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通用26篇)

欄目: 文明禮儀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2.29W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通用26篇)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遠離陋習,親近文明。

人生因什麼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個答案一定正確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

校園因什麼而文明?校園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

文明是一種進步,是思想的科學,行為的端正,習慣的改善,修養的提高,品質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從教育成長的角度,文明是告別作日的無知和粗俗,是自覺的控制,是人性戰勝,戰勝不符合社會、法律、紀律、公德的本能慾望,是把自己從相互敵視、相互防範中解放出來,從心靈的戰爭中解放出來,從狹隘的功利的和世俗的羈絆中解放出來……

我們同學成長髮展的現實,需要呼喚文明的迴歸、重建和發展,環顧四同不文明的現象仍然頻繁地出現我們身邊。

例如:語言不文明,有些同學出口成髒,打架罵人的事件還偶有發生;

例如:環境不整潔,有的將垃圾放在樓道上,有的將垃圾由2樓作“高空投擲”,我們還沒有更多的老師同學伸手將身邊的垃圾揀拾起來,這些都映襯了我們衛生習慣差、衛生意識薄弱;例如有同學過度消費,總在不應該的時間進小店……

可見,文明與醜陋的衝突嚴重存在,要引起全校師生的重視,需要大家的行動。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學習的人。他總是對知識充滿渴望,在課內課外都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愛提問題、不怕困難。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講禮貌的人。禮貌用語在他嘴邊,遠離汙言穢語,他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為尊重他人與尊重自己同樣重要。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有著良好衛生習慣的人。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環境,不會隨便買零食吃,因為他懂得隨便買零食既浪費又不利於健康,他更不會亂丟飲料杯、面巾紙、塑料袋、紙片,而且會動手撿拾紙片等,因為他懂得環境是大家的環境,把美好留給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護公私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踐踏草坪,不會亂塗亂畫,更不會踢門、浪費水電„„而且會勸阻、制止破壞行為,及時報告。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遵守紀律的人。他會將自己的物品擺放齊整,會自覺排隊就餐,不會大聲喧譁影響別人的學習,會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敬師長和友愛同學,關愛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搞不團結,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長輩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滿懷憧憬,我們充滿激情,我們追求成長和長大,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親近文明,表現文明,實踐文明,做文明學生,創和諧校園!

謝謝大家!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上午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告別陋習,擁抱文明。

我國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禮儀之邦,這曾令無數炎黃子孫為之驕傲、自豪。但是,如今許許多多的事例,令我們感到難堪。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據報道,國外一些地方,如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

第二個例子:前年十一,新疆烏魯木齊一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很顯然,不文明行為給我國的國際形象帶來了較多的負面影響。

走在校園裡,隨處可見到各種不文明的現象:有人將塑料袋隨手扔在樓梯間、操場中,甚至校道上,以至校園中總顯得不太乾淨,各個教學樓後甚至滿地垃圾;有的人滿口髒話,開口稱老子,帶髒字,不堪入耳,完全不象一箇中學生;有的人在樓道里、宿舍內大呼小叫,追逐打鬧,引來周圍居民不少詫異的眼光;有的人躲在廁所裡抽菸、打架,遇到矛盾總是講狠,象街上的小混混、二流子;有人騎車橫衝直撞,完全不遵守交通規則;還有男女生在公共場所行為舉止過分親呢,旁若無人,沒有絲毫羞恥心;有人頭髮上花裡胡哨,染黃髮,還有女生燙髮。這些行為已經給我校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如果給我校的教學業績打個分,我打100分,因為我校的任何一項指標都可以名列全省前茅;如果一定要給我們的文明程度打個分,能打多少分?我看只能打70分,及格了卻還必須不斷提高。

知恥而後勇。正因為優秀,所以我們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我們不僅要贏在學業上,而且要贏在文明程度上。我們該怎麼做?

從今天開始,每個人要對自已和同學暗暗進行“三比三反對”,一比外貌,誰更端莊、清爽、衣著得體,反對留長髮、染髮、燙髮;二比語言,“請、你好、謝謝、對不起”這些禮貌用語,誰用得更多,反對滿口髒話;三比行為,誰更加講禮貌、有修養、守紀律,反對舉止粗俗。“三比”之後,我們就大致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了。

文明,現在已經成為社會進步的標誌,它是高貴、是修養、是禮儀、是風度。讓追求卓越的我們,遠離粗鄙,遠離庸俗,擁抱文明。謝謝大家!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3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之上,所以,個人文明才是根本。魯迅曾說過:“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舉。”所以首先要完善個人修養,人的文明修養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與美德同行,做文明之人

“嗚—嗚—嗚—”是誰一大早哭得這麼傷心啊?我走進教室,原來是我們班的開心果——洪欣!平時即使受了委屈,她也是嘴角輕輕一抿漾出倆酒窩,一副笑盈盈的模樣。今天這是怎麼啦?我關心地詢問,她嗚咽著告訴我:“我的„„十塊錢,放„„放在文具盒裡,不„„不見了!”哦,難怪她哭!十塊錢對於一個國小生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走,告老師去!”此時,就像溺水的人抓到了救命的稻草,她滿眼流露出希望的火花,似乎只要一告訴老師,老師定能像公安人員那樣循著蛛絲馬跡立馬揪出偷竊的“扒手”,她的十元大鈔就會失而復得! 老師知情後感到很為難!因為即使錢沒被轉移走還在教室裡,老師是沒有權利去搜查所有孩子的書包的,即使搜出那五十元鈔票,錢又沒有特殊的記號,也

不能斷定那就是洪欣的。沉吟了片刻,老師只能安慰她:“別哭了,錢掉了固然難受,但是可以賺回來;雖然拿錢的人現在舒服,但是丟掉的美德是永遠賺不回來的!”

班會課上,老師意味深長地說:“孩子們啦!古人云:‘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千萬不要讓傳統美德在你們這一代手上失傳啦!”可是事隔一天,班上故態復萌,又有一位同學新買的語文練習冊不見了,老師發火了:“這次查出來是誰幹的,我一定不會姑息!”很快,老師找到了拿別人練習冊的學生,老師指著練習冊問:“這是汪玥的練習冊對吧?”“不是,是我的。”那位同學爭辯著。“那為什麼前後字跡不一樣?”老師說,“為什麼我肯定這是汪玥的?因為每個同學的字跡我都認識。孩子啊!別人的東西再好,不能把它據為己有,因為這是不道德的行為。”老師說完,拿起手機,撥通了那位學生家長的電話:“你好!我是你兒子的老師,麻煩你有時間到學校來一趟。”電話那頭隱隱傳來搓麻將的聲音和不耐煩的聲音:“有麼事就在電話裡說吧。”老師把事情說了個大概,那位家長不高興了:“你是個麼意思?你敢說我兒子偷東西,我要扇你幾個大嘴巴讓你找不到南北!”老師堅定地說:“你不讓我找到南北沒關係,我不讓你的兒子找到南北問題就大了!你恐嚇也好,來真格的也罷,我是絕對不讓你的兒子迷失方向的!”

過了幾天,學校召開家長會,我班的主題是——學生有過錯,該管?不該管?怎樣管?會上家長與老師達成了一致的協議——肯定該管!為了讓孩子們能健康茁壯地成長,家長、學校雙管齊下,共同批評教育。針對此事,學校開展了“小手牽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的主題活動。老師還舉辦了《與美德同行,做文明之人》的主題班會。會上,老師講了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在美國有很多學校學生的午餐都是免費的,唯獨不供應中國學生。是美國政府歧視中國學生嗎?不是,是因為中國學生不僅吃了自己的那一份,而且還多拿走一份當晚餐,所以有的學生中午沒有午餐只能餓肚子。學校接到投訴,調查出是中國學生所為,於是停止對中國學生供應免費午餐。這個故事對我們觸動很大,我們明白了:不好的習慣不僅影響自己的人格尊嚴,有時還會影響國家的尊嚴。通過活動,我們深刻認識到不良習慣造成的嚴重後果,紛紛表示要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說文明話。 一個教育家認為:一個人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應該從小就加以訓練和培養。他說,人類的動作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些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質。做到行為習慣美不僅是對個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告別不良習慣,與美德同行,爭做文明之人。管好我們的口,不隨地亂吐;管好我們的手,不亂扔亂拿;管好我們的腳,不把花草踐踏;管好我們的心,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做一個品質高尚的中國人!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4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是x班的。

中國,自古以來就認為自己是禮儀之邦,但現在人們所做的卻早已與其不符。禮儀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禮儀是協調人際關係的基礎。人際關係具有互動性。這種互動性表現為思想和行為的互動過程。比如,當你走路時妨礙了對方,你表示歉意後,對方還之你以友好的微笑;當你遭遇天災人禍時,朋友會伸出友誼之手援助你。再比如,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原諒、互相謙讓等等。其次,禮儀也是人際關係的尺度。人們常以“遠”“近”“親”“疏”來形容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程度。

文明是自身道德的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文明禮儀之上。倘若一個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也不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

文明就像一陣風,輕輕地吹走那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文明更像一堵牆,擋住罵人的嘴打人的手;文明還是一個垃圾桶,把一切危害健康、汙染環境的陋習通通掃除,是啊,文明就是一個天使,她飛到哪,就會把幸福、快樂、平安傳播到哪。

謝謝。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

“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是一代代教育家的思想,他們為了讓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更加文明,繁榮,從而逐步培養我們對“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的好意識。在日益文明的生活圈中,誰不想樹新風呢?

談“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大家都知道,簡單地說,“選優汰劣”,既然大家都很明瞭,為何大家不能順理成章呢?我偶爾聽到別人說:“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的確是個好政策,好措施,能夠改善我們目前的狀況,加深我們繁華文明生活的程度,大大提高我國公民的文明水平,有立足於世界中的好模範。看來作用還小嗎?那以後幾乎沒有陋習後,世界似乎又有幾分和平,這不是一種好事嗎?有人卻不這樣認為,那些領導是故意整治我們的行為弊端的,縮小我們的自由空間,假如沒有陋習,世界也就太安靜和平,我們是不是讓世界活躍起身子呢?

你們知道現有哪些不文明的陋習嗎?哎!多得很,比如:不做作業,打架,破壞公物,私下與社會不良分子接觸,偷抄別人的有用資訊,上課講話,搞小動作,頂撞老師,威脅他人,打電子遊戲,打檯球,說髒話,上課不認真聽講,偷東西,抽菸,考試作弊,私自與同學夜不歸宿,整日東遊西逛等,這些嚴重地危害了我們的健康持續發展,給我們帶來了不良的後果,造成了不必要的弊端,這就是“除陋習”的重中之重。

你們知道現在有哪些新風嗎?比如:上課積極發言,按時完成作業,作好本職工作,積極參加各項課外活動,熱心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協助老師作好班上的各項工作,主動請教同學或老師,勸阻同學不因小事而發生糾紛,愛護公物,拒絕考試作弊等這些有利於我們健康持續發展的好事,這些會給我們帶來理想的空間歲月,會更好地讓我們的好模範源源流長。

“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我認為,它是一付好藥,一付治病救人的良藥,會給人家帶來健康和快樂,擺脫病痛的折磨,這不好嗎?它肯定是大家的心願吧!開展|“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活動開始的確困難重重,但堅持之後就會無限光明。真的,我挺佩服它,它對我們有作用,它能幫助各界朋友恢復健康,又能使祖國更加健康,這意味著它是一筆鉅額財產,難道你們會捨去嗎?讓我們大家來做“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的好模範吧!讓我們大家高興、快樂的健康成長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6

在校園裡有些學生在樓道上跑跳嬉戲,打鬧喧譁,雖經學生會和老師多次提醒也未見成效。其實,類似的情況之前就曾多次發生過,比如去飯堂時跑步、自習課隨意討論問題、宿舍內亂吼亂叫等,儘管學校常規已作了明文規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總是收效不明顯,或是經提醒有好轉,過一段時間又恢復原態。這是為什麼呢?究其根源,我認為,主要在於同學們沒有真正從內心認識到文明素養的重要性。的確,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生活的大環境裡,隨地吐痰、出口髒話、擅闖紅燈等不文明的行為屢見不鮮;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語和舉止的人已經日漸稀少。但是作為我們國華的學生,將來要成為社會的精英人才,我們就不能隨波逐流,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文明禮儀這個話題。

什麼是文明禮儀?簡單地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行為禮儀是外在的表現,而思想修養才是真正的核心,它不僅反應個人素質教養,也能體現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中華民族素來是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三顧茅廬、張良拜師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在現在的社會中,隨著科技文化的發展,國家經濟的騰飛,我們更加要講文明懂禮貌。提高文明素養,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我們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

文明禮儀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乘車讓座是文明禮儀,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禮儀,愛護公共財產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之中。曾看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位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科學家回答道:“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與人交流注視對方,上課發言清晰洪亮、開關門時輕聲慢步、儀態表情落落大方等等。總之,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文明禮儀貫穿於我們的一舉一動之中!

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而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對外交流的廣泛化,我們要想立於世界之林,就必須提高我們民族的文明素養。《北京晨報》曾報道說,有一個200多人的中國旅遊團去泰國,飛機上三次用中文廣播,呼籲中國乘客不要把飛機上的耳機、毛毯和餐具帶下飛機。令人尷尬的是,下飛機時還是有中國遊客把餐具偷偷藏起來,最後被發現不得不交給乘務員。“中國人走到哪裡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國外,有許多公共場所都特別用漢語赫然寫著“請勿大聲喧譁!”等字樣,用以提醒中國遊客。中國公民在境外的種種不文明表現,使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損害。相反,我們周邊的國家及地區在這方面卻做得比我們好,去年暑假,我有幸去日本參觀學習,一下飛機,就受到微笑與鞠躬的禮遇,讓我立即感到了不同國度的文明氛圍。在乘坐新幹線的時候,也頗有感觸,只見列車上的乘警在車廂內巡查時鞠一個躬,後退一步,又鞠一個躬,後退一步,這樣反覆直至退出那節車廂為止,神情十分嚴肅謙恭,絲毫不像中國的警察那樣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不僅日本,我們周邊的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也非常注重文明禮儀,而這些禮儀有許多就是從中國大陸傳承過去的,今天,作為文明禮儀的發源地的中國人,難道我們不應為此感到汗顏嗎?中國要走向世界,就必須重視國民的素質修養,塑造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美好形象。

“國家榮辱,匹夫有責”,做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有責任做中華文明的傳承者,用“謙謙君子”“大家閨秀”的標準要求自己,巨集揚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行動去感染身邊的人,用我們的真誠去打動他人的心。寒假即將來臨,同學們就將踏上回家的旅程,希望你們一路留下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有我們國華學子的文明素養和儒雅風度。謝謝!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

陽光明媚,和風拂面,忙碌的車輛如過江之鯽,一輛、二輛、三輛快速駛過那沒有安裝紅綠燈但設有斑馬線的馬路,但沒有哪位車主會去留意斑馬線兩側要過馬路的一對母子、一位學童己等候很長時間,更沒有哪位車主會為他們停下匆匆疾駛的車輪而禮讓他們過馬路。

夜色迷離,燈火闌珊,歸家的小車川流不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讓我能尋找到光明,但卻沒能給我安全走過斑馬線的自由心情”,因為沒有哪位車主留意到斑馬線兩側要過馬路的一位大爺、一位姑娘己等候很長時間,更沒有哪位車主會為同樣要歸家的他們停下匆匆疾駛的車輪而禮讓他們過馬路。

在鋼筋鐵骨的車流面前,那一對要過馬路的柔弱母子、那手拉手的三口之家、那位剛放學的孩童、那位腿腳不便的大爺、那趕著上班的姑娘小夥,他們望著滾滾不息車流無奈而又無助的身影何嘗又不是我們每個人自身的縮影?

改革開放讓玉山經濟騰飛,發展日新月異,馬路越來越寬廣、汽車一部比一部靚,可這一條寬不過十米或三米的斑馬線卻讓我們看到不是每一位玉山人都有那明德知禮、謙遜平和的品行!

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越來越好,天在變藍、鳥兒在飛翔;樹兒更綠、空氣更清新;路在變寬、出行更順暢。而交通管理部門若能在目前不斷加強交通執法力度、在所有有直行車道和右轉彎車道的路口用交通水馬將兩個車道物理分割開來,以確保右轉彎車道的車不受直行道的車影響而迅速安全駛離,以防止某些要走直行車道但跟在後面的車借道右轉彎車道而向左插尖搶隊;我自己路過這些斑馬線時會站在路中間,左手示意機動車稍停,右手示意要過馬路的老人孩子趕緊通過。

而各位有車的朋友,若您駕著愛車行駛時能為要過斑馬線的行人停停您的車輪而不讓他們在烈日下、在寒風中、在雨水裡繼續著急和無奈的等待,您在遠遠看見行人要過斑馬線時能緩緩停車而無須介意您身後沒品行的司機按著蒼白無力的喇叭,若真能如此,生活在玉山這塊熱土上,無論是來自哪裡的您和我才是真正明德知禮、遵章守法的文明現代玉山人!

謝謝大家!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8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們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9

“文明”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我國是一個具有5000多年優良傳統的文明古國。

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道德素質還有些欠缺,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不文明的人、不文明的現象。

記得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幾個同學相約一起去電影院觀影。買好票進入觀影大廳後,服務員提示大家:“電影馬上開始,請大家不要在場內來回走動、大聲喧譁,把手機調成振動或靜音,以免影響他人!”我和夥伴們都聽話的照做了,現場靜悄悄的。電影開始了,大家很快被精彩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可是才看了幾分鐘,叮鈴鈴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喂喂喂”我身旁的一位叔叔馬上接通電話,聲音還挺大的呢,嚴重影響了大家觀影!我鼓起勇氣,對他說:“叔叔,請不要大聲喧譁好嗎?”本以為他會改正,可他非但不改,還把我訓斥了一頓,嘴裡說:“小毛孩子,不要多管鬧事!”我很生氣,但卻也無耐。這時,旁邊有個大姐姐看不下去了,幫我說話,勸那位叔叔要講文明,場內有很多人也附和起來。那位叔叔覺得很不好意思,馬上掛掉電話,跟我道歉,然後靜靜觀影。

10月的一天,我聽爸爸說講了一個新聞故事。說是有幾個中國人到歐洲旅遊,在一處著名景點的牆壁上,寫下了“___到此一遊”的標記,被人拍照發到網上,引起了許多網民特別是外國朋友對中國遊客的不滿。據說這幾個人,還是我們十堰的呢,真給我們十堰人、給中國人臉上抹黑了啊!

其實這些行為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多走幾步路,多彎幾次腰,多些對他人的禮讓,多愛護下環境,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的美好

讓我們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爭做一個熱愛文明、講究文明的好公民吧!坐公交車不大聲講話,在商場自覺排除購物,不破壞公物,不打架不罵人,不亂寫知畫,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大小便,等待。我們國小生,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模範遵守校紀班規,遵守交規、珍愛生命……

竹山是我的家而且也是全國文明縣城,有許多文明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當下十堰市所提出的“外修生態,內修人文”的戰略,對我們學生來說就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家庭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把“竹山經驗”推向全中國,推向全世界,讓我們的家園處處鳥語花香,處處文明禮貌。讓文明之花常年盛開!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0

中國是擁有禮儀之邦美譽的世界五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與文明史。

在歷史中,有許多關於文明的故事流傳至今,例如孔融讓梨等,我們現代社會也一直提倡人們要講文明,懂禮貌,這不僅僅代表一個人的臉面,一個城市的臉面,也是一個國家的臉面。

然而當今社會上有許多不和諧的現象,如,高空拋物,踩踏草坪,隨地亂扔紙屑,隨地吐痰,講髒話,打架鬥毆等不文明的現象。大街上總是有一些果皮和紙屑,總是時不時的從樓上被人拋下一些垃圾。

就拿校園來說,操場上總是有果皮,小食品袋;下課自由活動時,有很多同學你追我跑,不做正當遊戲;走廊裡有許多同學大聲喧譁,走路推推搡搡,站路隊歪歪扭扭;有的同學還講髒話,打架;穿戴不整齊等,還有的同學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三年前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汙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不過,隨著國家的繁榮發展與進步,社會上的不文明行為越來越少了,。

校園裡,有許多同學主動把垃圾扔進垃圾箱裡,走廊裡安安靜靜,同學們路隊整齊有序,穿戴的也整整齊齊。

社會上,亂扔垃圾的少了,隨地吐痰的少了,公交車少投幣的少了,說髒話的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

我們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講文明,懂禮貌,注重一個細節,收穫一個習慣,我們要用文明來約束自己的言行,讓我們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文明的一舉一動做起,從說的每一句話做起,用我們的雙手創造文明的社會,用我們的言行舉止奏響文明的樂章。讓不文明的現象遠離校園,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開放!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建和諧校園!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1

一個國家需要擁有偉大的民族精神,一個城市同樣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整體形象。“海納百川、厚德務實”就是我們東莞的城市精神。“海納百川”說的是東莞像大海一樣可以容納成百上千條江河;“厚德務實”即具有寬厚仁愛的心性與品德,並講究實際、實事求是。

這讓我看到了東莞今天美麗寬敞的馬路上,來來往往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我的同學有來自香港的,中國臺灣的,湖南的,江西的,四川的……甚至有來自國外的。夜晚美麗的霓虹燈將東莞打扮得格外吸引人,紅綠燈將來往車輛指揮的很有序,人們在舒適溫馨的家裡看電視,看書,吃飯……這一切,都是我們身旁的叔叔阿姨們用講究實際,實事求是的精神換來的。

一個城市中人民最重要。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城市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但是現在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因為在我們身邊,在一些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常常都見到一些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等垃圾,甚至有的同學還覺得: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竟然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造成學校有損失。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影響到我們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大大提高自身的素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腳踏實地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代表民族,國家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怎樣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穫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一件小事。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我們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人民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城市。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2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我是 班的 。今天我演講的題 目是——《文明起,陋習滅》 。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曾經說過: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 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 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幸福、快樂。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 小,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裡的酵母不是很少麼?可是,僅僅是這一點酵母,就可以讓麵包膨脹數倍。所以,我們每一位同學 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 用。中國的歷史總是被匆忙地翻過去,但問題並沒有解決,豐厚 的遺產總是包裹著問題被永久寄存,而對未來的奢望必然註定了 挫敗的宿命。

中國,自古以來就認為自己是禮儀之邦,但現在人們所做的 卻早已與其不符。 禮儀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禮儀是協調人際 關係的基礎。人際關係具有互動性。這種互動性表現為思想和行為的 互動過程。比如,當你走路時妨礙了對方,你表示歉意後,對方還之 你以友好的微笑; 當你遭遇天災人禍時,朋友會伸出友誼之手援助你。再比如,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原諒、互相謙讓等等。其次,禮儀也是人 際關係的尺度。人們常以“遠”“近”“親”“疏”來形容人與人之 間關係的程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往往也根據不同程度,採用不 同的禮儀去交往。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 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 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 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不可置否, 我們的生活中還存在著許多陋習, 例如隨手亂扔垃圾,用詞不雅,浪費資源等等。儘管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改變些什麼,但是 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都攜起手來,任何陋習都可以解決。文明是自身道德的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文明禮儀之 上。倘若一個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 他也不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 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 明修養。正如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 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那麼,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告別陋習,走向文明。 謝謝。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青年朋友們:

大家好!

聽了張部長的重要講話,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爭當文明市民”對建設“和諧文明城市”的重要性,知道了作為青年團員在建設現代化文明城市中肩負的重要責任,也使我們明確了在“爭當文明市民,建設文明城市”活動中的基本做法,使我們堅定了培養文明學生的信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一定會努力踐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上級指示精神落實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

我們知道伴隨著徐徐微風,春天的氣息已悄然盪漾在祖國的北疆,松江兩岸的**大地正在書寫著氣勢恢巨集的美麗畫卷,繪製出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建立文明和諧城市的巨集偉藍圖,全市上下正在開展轟轟烈烈“爭當文明小市民”教育活動。我校團委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廣大青年學生中開展了 “讓文明走進心田” 的主題教育,向全校青年朋友發出了 “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創文明校,建文明城”的號召。圍繞這一活動主題,我校團委組織全校青年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一是 “坐下來議一議”,即召開“我讓文明伴我行”主題班會;二是“站起來講一講”,即開展“文明在我心中”主題演講比賽;三是“畫出來展一展”,即舉辦“家鄉更美好”書畫、攝影藝術作品展;四是“想起來寫一寫”,即舉行“爭當文明小市民”徵文活動;五是“動起來做一做”,即組織青年志願者行動起來,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渡過難關;走上街頭,撿拾白色垃圾;走進社群宣傳“爭當文明市民,建立文明城市”的重要意義。

時光如斯,匆匆而過,幾個月的時間瞬息而逝,自從我校開展“讓文明走進心田”主題教育活動以來,學生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文雅的舉止代替了追逐打鬧,文明的語言取代了粗魯、謾罵和喊叫;良好的學校風氣與日俱升:同學關係和諧,師生之間友愛,熱愛學習、愛護班級、助人為樂、團結友愛蔚然成風。建設文明城市是一項艱鉅、複雜、持久的工程,在今後一段時間裡,我校團委將一如既往的按照市裡指示精神,開展以爭當“五小”為主線的系列教育活動,即“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小幫手;在社會做文明禮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小標兵;在學校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於合作的小夥伴;在獨處時做胸懷開闊、心理健康、勤奮自立、勇於創新的小主人;在社群和公共場所做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的小衛士。”

奮鬥屬於過去,成績屬於過去。在未來建立“和諧”的文明城市活動中,附中團委一定按照上級關於“爭當文明市民,建立文明城市”的指示精神,嚴格按照建立文明城市的標準和要求開展教育活動,教育我們的學生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爭當文明市民,為我市建立和諧的文明城市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有機會坐在這裡,和大家探討一下關於禮儀的話題。

我來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想不想讓別人評價我們 “帥”、“美”、“ 漂亮”,這是每一位同學的願望,可是如何讓人誇我們美呢?禮儀就是教給大家向善向美的,有人把當代經濟稱之為“眼球經濟”、“注意力經濟”。“美”能吸引別人的注意力,使自己得到更好的評價。在北京職業禮儀大賽中,主持人問天安門廣場國旗班班長史濤,“當你在執勤的時候,你會朝女性看一眼嗎?”史濤的回答是“假如這位女性很美,我不僅看一眼,還要看好幾眼”,當時觀眾抱以熱烈的掌聲。他在這麼莊嚴而神聖的地方,都要朝美的人和事看,何況生活中的你我。比如撿東西,無論男女都應蹲下拾取,而不應直接站立彎腰拾撿,原因很簡單——把屁股翹起來示人,行為上不美,顯然不禮貌!

兩千多年前,東漢的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裡的解釋為:禮者,履也。是會意字,要重複前人走過的足跡。引申為我們要遵循前人立下的規矩。比方說今天你們應怎樣稱呼我:書娟就不合適,稱高老師就很好。今天我們講“禮”,實際上就是對前人優秀傳統的一種繼承。所以我欣賞一句話:知書達禮。

尊重別人就是心裡裝著別人。“心裡裝著別人”不是讓你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位外國人眼中的“尊重”,或許能對我們有所啟示。

由於時間關係,我主要給大家講了什麼是禮儀、學習利益的意義以及常用的校園禮儀,重點講述了尊重老師、友愛同學、孝順父母和保護環境四個方面,最後希望大家記住: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的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蕩才能坦然的生活在天地之間! ,在以後的學習生活裡學好文化知識,為將來生存立業打下基礎;同時學好學會禮儀知識,學會做人,學會與人相處,做一個東禮儀的現代文明人!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5

作為一名在區法院工作了20xx年的法官,我不得不靜下心來思考。其實,十七年來,陪伴我的不只是工作,還有麒麟區法院。那麼,作為法院的一員,在建立法院精神文明建設中應當怎麼做呢?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同樣,在一個法院中,作為法官的個人是這個法院的主體。法院文明建設,其實也就是要求每一名法官都應養成文明習慣,做文明法官,讓自己的一言一行,每個細節都代表著法院的形象。要促進法院文明建設,那麼必須得從我們法官個人做起,從看似不值一提的小事做起,提高我們法官自己的文化素養,努力完善自己,讓我們時刻與文明同行。只有這樣,法院的文明建設才能得以實現。

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的身邊,在一部分法官身上還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

先看看我們身邊發生的樁樁“小事”吧:接待當事人時,您著裝整齊嗎?態度和藹嗎?開車上班的法官您是否將車停到了指定的位置?接電話解答問題時能否耐心為之?外出時您隨手關燈了嗎?洗手後您及時關上水龍頭了嗎?開會時您能準時到場嗎?會上您打瞌睡了嗎?開庭時,您是否接聽手機了?就餐時,您排隊了嗎?您是否因為忍不住煙癮,在公共區域吸菸了呢?

類似這樣的小事離我們不遠,它就發生在我們這些法官的身邊,也許您就是這些行為的主體,也許還對上述現象進行過指責。一兩件這樣的小事絕對算不上什麼,當這樣的情況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我們便可稱其為一種現象了,確切地講是一種“不文明”現象。

形成這些不文明現象的原因看來多種多樣,但解決起來只有一條路,即每一名法官自我的約束和自身的努力。有人認為,對於人的管理應注重他律,但我認為法官應更多地選擇自律,一個以調整他人間行為關係為職業的人,能夠有效地約束自己是開展工作的前提。-

為什麼說起這些不文明的現象,每位同志都會大加指責,而輪到自己的時侯,卻以“下不為例”為藉口,選擇不文明呢?自己先方便,管他(他們)呢。孰不知,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這麼做,那不亂套了嗎?到那時每個人也就不方便了。

現實情況則是我們有很多人能夠做到按規則行事,就說明了這些規則不難做到,說到底是我們有些人不願去做。不文明行為的存在就是對那些老老實實做事的人的不尊重和褻瀆。因此消除不文明現象不應停留在每個人的口頭上,應落實在實際行動上。

我們深知,法院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消除這些日積月累形成的不文明現象也應分步驟、分層次進行。

目前我院已經有了良好的外部硬體環境,司法體制也正在改革和完善之中,這時最需要的就是法官們的自我完善。

我們也知道,一個法院的法官具有了良好的文明習慣,才能夠構建出文明的法院環境。麒麟區法院現在正處於法院文明建設的程序中,法官合唱團、麒麟區法院年報的創刊、各種各樣的文化娛樂活動等等,不管你覺得是集體活動也罷、是完成任務也罷,如果你願意細心地去體會、去感受,你會發現,逐漸成長的是一種精神和力量,一種讓我們值得為之歡笑、為之流淚、為之振奮、為之努力的希望。不要忘了你是麒麟區法院的一員,她的進步,有你的汗水;你的落後,也是她的牽絆。請記住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她也是你人格和品質的體現。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為官,不能僅做一個單純掌握法律知識技能的法律工匠,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只有我們每一名法官完善了自身修養,才可能促進法院文明的建設。

讓我們一同努力吧!熱愛工作,也熱愛麒麟區法院,為建設文明的麒麟區法院,讓我們與文明同行吧!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6

今天是星期二,我們開了一個班會的主題名叫‘做一個文明的西小人。

文明這個詞在我們生活中常會出現。文明是什麼?文明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不亂扔垃圾就是文明,不說髒話就是文明。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又有誰真正做到文明。連不亂丟垃圾都沒做到。大街上到處是垃圾箱,可是垃圾數不勝數。難道清潔工阿姨沒打掃,在偷懶、不是的,清潔工阿姨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工作,晚上夜深人靜清潔工阿姨仍沒休息。每天早晨6點大街一塵不染,可當人們陸陸續續起床出門,就沒講沒吃完飯的塑料袋,吃的隨手一扔。大街不一會又髒了好的環境是靠人們維持的。人們如果這樣,就算有再多的清潔工也無濟於事。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做一個文明的好市民,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吧!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7

同學們: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係。

作為具有50__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物件。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遊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裡,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視窗單位,視窗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麼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文明是一盞燈,照亮人們的心;文明是一本書,讓人們學會文明待人;文明是一粒種子,深深的紮根在我們心中。其實,文明無所不在,只要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文明就在你我身邊。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出去玩。公交車上擠滿了人,沒有一個空座位。這時候上來一位大概有七十歲的老奶奶,她滿頭的白髮,臉上佈滿了皺紋,拄著柺杖的身體走起路來顫顫巍巍,但這些不足以掩蓋她慈祥的笑容。

老奶奶上車後,站到我身邊。她拉著頭上的拉手,另一隻手扶著我的座位。我沒有在意,只是呆呆地看著車外。

過了一段時間車停了,這時起來一位青年人,她對著老奶奶說:“老大娘,您坐在這裡吧。”老奶奶說:“你坐吧,你上了一天班,肯定累了。”“我沒事,還有一站我就下車了,還是您坐吧。”青年人說。老奶奶見青年人這麼堅定,點點頭答應了。青年人把老奶奶扶到座位上,等老奶奶坐下後,自己扶著把手站著。

我看到以後,羞愧地低下了頭,心想:“我為什麼沒位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就在我的旁邊,我真是太不文明瞭。青年人的行為值得我學習,我以後也會為老人讓座。

文明就像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少一些。一個座位,對老人來說,是一種愛護;一句話,對別人來說,是一種體諒;一件事,對我來說,是一份教育。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19

青青和小賽既是鄰居,又是好朋友。一次,青青和小賽玩兒起了“踢石子”的遊戲,他們踢著踢著,小石子滾到了路邊的垃圾筒邊上,青青正準備揀起小石子,可一股讓人噁心的臭味兒迎面撲來。

青青就生氣了:“這麼大的垃圾筒在旁邊,這些丟垃圾的人也太沒公德了,竟然懶得把垃圾丟到垃圾筒裡!”

說著,便俯下身去把那一堆奇臭無比的垃圾用自己的小手捧進垃圾筒裡。青青看見小賽站在一旁呆若木雞,就說:“你快想想辦法呀!我們可不能天天來揀垃圾呀!”小賽靈機一動,從書包裡拿出筆和紙,在紙上寫了“文明——只差一步”的字樣。

青青和小賽把這張警示語貼在垃圾筒的“身上”。青青連連稱讚小賽:“你真棒!能想出這麼好的辦法來!這樣,應該不會有人亂丟垃圾了吧!”

路過的行人都停下了腳步,用讚許的目光望著這兩位好學生,青青和小賽的臉紅了,但這種紅絕不是羞愧的紅,而是自豪又羞澀的紅。青青和小賽感覺天更藍了,草更綠了,空氣也像過濾了一遍似的,清新了很多,也沒有臭味兒了。

小賽心想:“老師不經常教育我們:要保護環境,多為環保做貢獻嗎?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2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僅對路的內涵揭示的淋漓盡致,對現代文明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有人問,文明到底離我們多遠?我說,文明在身邊!

文明在身邊,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是很容易。為一位盲人指一次路,為一位外地遊客做一次嚮導,不吐甚至少吐一口痰,不踐踏一棵小草,不折一束公共綠地中的鮮花,多講文明語言,購物、消費時自覺排隊等等,都是文明的具體體現,都是點滴的小事。雖然是小事。可點滴之間見真情,只要我們事事處處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文明就會來到您的身邊,您就是文明使者,城市文明建設的標兵。

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公民是這個整體中的一員,而活動又是每一位公民與文明融合的介質,只有我們人人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事事處處為文明著想,文明的春風會從身邊揚起,文明會充滿整個城市。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21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新華社10月7日報道了一則新聞:“十一”黃金週的第二天,新疆烏魯木齊市南山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在遊覽途中看到景區垃圾遍地,便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參加集體撿垃圾的韓國遊客柳仁圭說:“野外應該是一片淨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麼漂亮的地方卻有很多垃圾。”

外國人到我們這兒來撿垃圾的事兒並非頭一遭:在咱們的城市街頭、園林景區以及長城上,都留下過外國人撿拾垃圾的身影。他們或是一人或是數人乃至數十人,為我們的環境保護充當“義工”。而我們國人亂扔垃圾,卻成了自然,因此即便到外地旅遊,也照樣與陋習一路同行。前不久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在迎客首日,內地遊客在樂園的非吸菸區肆無忌憚吸菸,橫躺座椅、胡亂吐痰、隨意插隊,種種陋習給迪士尼樂園留下了一曲不和-諧的音符。再比如到國外旅遊,中國遊客大聲喧譁,不排隊,不遵守公共秩序,沒有良好衛生習慣等在國內已見怪不怪的陋習,在外國背景的反差下更凸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中國人,我們在對外賓撿垃圾的行為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更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中國有讓我們引以為驕傲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天仍在,美好禮儀卻被一些國人丟得差不多了。

再來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吧。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裡,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髒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髮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譁,亂扔垃圾。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係!

其實,要想成為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還記得中央電視臺的一個公益廣告嗎?一個晨練的青年,一邊跑步鍛鍊身體,一邊幫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樹上的籃球,還把路邊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還還幫助一位費力上坡的三輪車老人推車,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樂了別人也滿意了自己。

還有,10月25日,由新華網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十大民間環保傑出人物”評選結果揭曉。當選者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女孩。說她“特別”是因為她是當選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今年只有15歲;說她“特別”是因為她是一個只有兩個手指的女孩;說她特別是因為她用僅有的兩個小手指,從10歲到15歲的5年時間裡,利用業餘時間撿了6000多枚廢舊電池。她就是潘娜威,營口的一箇中學生,是她以自己真誠的環保行為為遼寧爭得了惟一的“十傑”稱號。

還有美國汽車公司的巨頭——福特公司,它的總裁福特大學畢業後,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一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幾個人面試之後,他覺得自己沒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一進門,他發現地上有一張廢紙,便彎腰撿了起來,並順手扔進了紙簍裡。然後才走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麼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不僅看見了小事,而且你的文明行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福特就這樣進了這家公司,併成為了總裁,而且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佔居鰲頭。

所以,同學們清除陋習需要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髒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鬥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濃妝、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互幫互助;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不在桌椅上亂塗亂畫;不進網咖,提倡文明上網,科學上網;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影;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儉。

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同學們,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2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做子女的,年少時就應當學會尊敬師長,親愛同學,學習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禮節。

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觀念。

在我們的校園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比如:下課鈴聲響後,有些男孩兒便橫衝直撞地跑出教室,和其他同學大聲說笑,有時還說出一兩句髒話。還有的同學,可能因為一點口角紛爭而不依不饒,甚至拳腳相加。這些不好的風氣大家一定要制止、杜絕。

有些同學認為要好做到講文明,懂禮貌可真難。其實,從許多生活中的小事就能體現出來:在撞到別人時的一聲“對不起”;得到幫助時的一聲“謝謝”;在和他人告別時的一聲“再見”。只不過這些小事微不足道罷了。

文明禮儀不在於嘴上功夫,而是在於真真正正的實踐。我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諦。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做文明禮儀的小主人,讓我們的校園失去粗言,充滿歡聲笑語,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中萬紫千紅的盛開吧!

有時,一句誠實、有禮貌的語言可平息一場不愉快的爭吵;一句粗野汙穢的話可導致一場軒然大波。“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是這個道理。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過程中,我們做為二十一世紀的國小生,每個人都要學會使用文雅樸實、健康向上的語言,用文明語言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正體現新世紀國小生優秀的精神風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23

說起我的家鄉——巍山,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在這裡,有連綿的高山,有幽靜的古城,人們都說巍山——山美、水美、城也美,但我認為,這座小城裡居民們的心靈更美。

大家都知巍山文化根基深遠,這一點也不錯,而且,居民們都文明禮貌,呈現出一派和諧融洽、安居樂業的景象,最近,又掀起了“爭做文明公民”的熱潮,我在活動中發現——文明就在身邊。

在活動開展第一天,大夥兒都忙開了。有的在市場上分發自制的環保布袋,並告訴人們塑料袋的危害,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改用環保袋;有的四處分發宣傳標語,“文明公民標準”紛紛發散到群眾手中;還有的在草坪、花壇、水龍頭、電燈座等地豎起了宣傳牌,提醒人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而我呢,心有所動,卻不知道要做什麼。

第二天,我驚奇地發現,我家附近一條大河邊的垃圾沒有了,反而多了一個小坑和一棵小樹苗,那嫩綠的葉子在風中搖擺,閃耀著生命的光彩。

第三天的下午,河邊的樹苗又多了幾棵,土坑又多了幾個。接著,每天下午,樹苗都會多出一兩棵,沿著大河上游一直往下游栽種下去,土坑也隨著一個個增多。

一天下午,我又去大河邊看,正巧遇到一群小孩在挖坑種樹,我一看那些小孩像是才國小一年級,用兩隻小手一點一點地刨坑,一棵一棵地插苗。此時,我百感交集,一年級的小朋友都在挖坑種樹、美化家園,而我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我配做一個巍山人嗎?這時,我下了決心:做一個文明的巍山人!第二天,河邊的樹苗又多了一棵,那就是我栽種的,我想了想,在樹旁立了一塊木牌,牌子上端端正正幾個大字——“做一個文明的巍山人!”格外醒目,相信能引起人們的強烈反響。

巍山的古城裡,巍山的居民在悠悠地走;巍山的山林裡,巍山的居民在悠悠地走;巍山的溪流邊,巍山的居民在悠悠地走;巍山居民的心靈裡,“做一個文明的巍山人”在深深地紮根。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24

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太陽、月亮和星星組成了光明,同茫茫宇宙的黑暗做遙遙無期的鬥爭。同樣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這兩種不同的道德力量:一種是由無數的善良人組成的文明群體力量,另一種是無數個對自己言行舉止無拘無束、毫不在意的不文明道德群體力量。這兩種力量的鬥爭此起彼伏,有時不相上下,處於僵持局面。使我們生活的社會中出現不和諧音符。然而,邪不能勝正是大勢所趨,文明終將會一舉擊中不文明行為的要害,文明之風將會刮遍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文明行為將會成為社會道德的主流。

我校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以來,文明之風漸漸吹遍了校園。過去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不文明行為,漸漸得到了遏制。不經意間在我們身邊氾濫的紙屑、瓜子皮、一次性塑料袋,時時被不知姓名的同學悄悄拾起,送回他們的最終歸屬——垃圾桶。在不經意間,當髒話飛進我們耳朵時,總有人出來阻止——“請說文明語言”。每當不文明現象行為出現時,文明行為總是緊跟其後,出來阻止,甚至窮追不捨,使其喪失存在的土壤。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文明動作行為,人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是多管閒事,有些人把它當成了耳邊風,可是卻贏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簡簡單單的行為卻反應著一個人的品質。短短的幾句話,讓人心裡感到快樂,小小的一件事,短短的幾句話感悟到生活的真善美,關鍵就看你如何去對待。

其實,我們想成為一個文明少年,還是挺容易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每個人都有一個良好的願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只是有些人太過自卑,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會成為文明少年。有些人太過脆弱,缺乏堅韌的意志,難以拒絕誘惑,因此總是半途而廢。但是他忽略了,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一雙雙期待的眼睛在注視著你,一雙雙溫暖的手在等待著你,只要你主動了,一切問題終將不是什麼問題。對我們大多數同學而言,做一個文明少年不是什麼難事,一句問候,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可以讓人感到溫暖的。文明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文明就在我們身邊,不亂扔垃圾,不說髒話,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多使用文明用語,常說“請、謝謝、對不起、勞駕、請原諒”等等,文明貴在小行為,少一份自私,多一份寬容,換位思考,多從別人的角度著想,我們的社會難道還會不和諧嗎?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太陽,都是月亮,都是星星,都在為這個社會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文明和諧的社會還會離我們遠嗎?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2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是什麼讓我們變得彬彬有禮,溫文爾雅?是什麼讓我們的城市變得這樣的乾淨亮麗?又是什麼讓我們的社會變得這樣和諧美好?是文明!在今天這個美麗的世界裡,文明之花處處開,那麼,一個文明的中學生應該是怎樣的呢?

一個文明的中學生應該是這樣的。在家裡,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熱愛勞動;在學校裡,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勤儉節約;在公共場所,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在社會上,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時時爭做胸懷開闊,心理健康,勤奮自立,勇於創新的“小主人”,鍛鍊自己,發揮特長,塑造文明形象。

文明就像春風,溫暖人們的心;文明更像一劑良藥,除去陳規陋習,是啊,文明就是一個天使,給人們帶來幸福、快樂、平安。

最後,讓我們攜起手來,播灑文明種子,讓文明之花開放在校園裡,開放在祖國大土地上!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講文明拋陋習的演講稿 篇2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講文明講禮貌,是做人的起點。每個人來到世上,學習做人就是從講文明禮貌開始的。在孩子咿呀學語期間,父母首先教其文明禮貌,進入學校,老師教其文明禮貌,到社會上,時時處處都要求人們講文明禮貌。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在我們國家闊步走向世界的時候,文明禮貌已經成為投資環境、國家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開展廣泛持久的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自我教育應成為一個有機結合的系統,以強化人們講文明禮貌的自覺意識、公德意識,培養和完善公民的道德人格,形成無論在家庭、學校、單位、社會都能夠自覺自願地講文明、講禮貌的習慣。

因此,我們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做文明人,做禮貌人,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心中永遠牢記的是:講文明、懂禮貌。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