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文明道德演講稿十篇

欄目: 文明禮儀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7W

文明道德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同志們:

文明道德演講稿十篇

大家好!

有人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是歐洲人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的

世紀,而二十一世紀則是中國人的世紀。我們自豪,因為振興中華的夙願將在我們手中實現;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這風雲際會的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提高語調,激昂慷慨的)

在這激昂逐夢的二十一世紀,在這輝煌生動的二十一世紀,(反問要有力度,語速要逐漸加快)有誰不想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有誰不想書寫壯麗燦爛的篇章!?又有誰不想真正成為這個世紀的主人!?而要想實現這些期盼,就讓我們先從“知榮明恥”開始吧!(堅定的)

在剛剛過去的那個妙曼迷人的春天,理論既出,應者如潮。如今,認真學習和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活動,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每個角落,在古老神奇的龍的故鄉的山山水水,如火如荼,蓬勃開展。

那麼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人民的公僕,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懇切的語氣,並停頓一下,吸引聽眾注意)

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曾諄諄教導我們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足見行動的重要性。同樣,在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要重視行動!(激昂的)(下面要稍快一些)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以“螞蟻啃骨頭” 和“愚公移山”的執著精神激勵自己,身體力行,率先垂範,用切實的行動來詮釋“八榮八恥”的內涵,來彰顯“八榮八恥”的實質。具體說來,就是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認真寫好三個詞:(停頓要長,設定懸念,吸引聽眾)

第一個詞:責任。(有力的)黨委的工作,上要對黨中央、國務院負責,下要對區內二千多萬名人民負責。如果說黨委的工作是一臺車,那麼所有機關工作人員,就是車上不可或缺的部件,只有每個部件都高效運轉,才能確保整車的良性執行。所以,別看我們機關的工作很平凡,卻肩負著重於泰山的責任!(堅定、有力的)談到責任,我不由得想起美國前總統林肯的一句話,他說,每一個人都應該

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自信的)在工作中,我們也必須要敢於負責,要主動承擔責任,(提高語調)要確保本職工作不在自己的手裡出差錯;確保領導交辦的事情不在自己的手裡延誤;確保辦理的檔案不在自己的手裡積壓,克服懶惰和浮躁心理,以超前的意識,務實的態度、創新的精神,積極主動做工作,書寫我們平凡但卻激情澎湃的歲月。

第二個詞:學習。(有力的)“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迅猛發展的時期。而要達到“身在最高層”的境界,要真正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唯一的途徑就是學習!唯有持續不斷地學習,才能使我們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唯有持續不斷的學習,才能使我們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唯有持續不斷的學習,才能培養我們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我們要向領導學習、向同事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在學習、實踐、總結的迴圈往復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理論素養、人品修養和業務能力,成為豁達開朗、博學多知、業務精湛、品行高尚的合格公務員。

第三個詞:律己。(有力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聚成灰淚始幹”。我們是人民的公僕,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對大千世界的流光溢彩和浮華躁動,我們不為所動,甘願做春蠶、做紅燭,克己奉公,默默奉獻。因為我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著個人,更關乎我們政府的形象,關係百姓對政府府的信任與評價。有人曾經戲稱我們是黨委機關的“標籤”,我覺得這個比喻非常形象生動。就讓我們以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為畫板,以“八榮八恥”為座標,緊握慎獨律己之筆,飽沾無私奉獻之墨,描繪出一張張最為靚麗的標籤吧!(激情的)

同志們,連綿逶迤的萬里長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見的人工工程”。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縮影,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徵,更是炎黃子孫的驕傲與自豪!(充滿自豪感)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續寫這

一驕傲吧!讓你、我、他,我們大家,以自己“行榮拒恥”的實際行動,在我們的心頭築起堅不可摧的道德“長城”吧!(慷慨激昂,烘托整篇演講的高潮)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道德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家,禮儀之邦。“禮儀廉恥”之中“禮”排在首位,可見文明禮儀之重要。

自從學校開展了“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以來,我不斷加深了對文明禮儀的理解。在學習和生活中應堅持一些基本的原則:一是敬人。就是要求在運用禮儀時,務必將對交往物件的恭敬與重視放在首位,切勿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二是自律。就是要克己,慎重;就是要在運用禮儀時,積極主動,自覺自願,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允許妄自菲薄,自輕自賤;也不能人前人後不一樣,生人熟人面前不相同。三是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求在運用禮儀時,既要掌握普遍規律,又要針對具體情況,認真得體,掌握分寸,不能做得過了頭,也不能做得不到位。四是真誠的原則。應用禮儀,必須誠心誠意,待人以誠。這樣去才易於為他人所接受。

現在全社會都在倡導講文明的風氣,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不斷開展,社會上也湧現出許多文明禮儀的標兵。但與此同時,仍然有許多不文明的行為發生。這是否我們的個人意識有問題呢?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

講文明,不應停留在口頭上,重要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管住自己的嘴,不說髒話,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把文明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讓文明禮儀伴隨我們成長。

文明道德演講稿 篇3

從踏進這個校園開始,每天我們呼吸著她馥郁的芬芳,採擷著知識的花粉。美麗的校園需要每個人共同努力來建造,需要我們做文明的中學生,在良好的言行下為學校增添光彩。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的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的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才能提高。不愛護公物,亂扔紙屑,大聲喧譁,不守紀律,不講衛生等,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到整個學校的形象和正常的秩序。生活中隨處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些身強體健的年輕人在公交車上,對站著的`老人熟視無睹;一些中學生高談闊論時不時從嘴裡吐出髒話;一些人隨手亂扔垃圾;也許有人撞了你一下,若無其事地揚長而去……每當我看到這些情形時,我總是覺得這些人嚴重影響了一個地方的形象,也許有的同學會為自己辯護:“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有這種思想的

同學,我想告訴你們:“你們完全錯了。”劉備曾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老子也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細節決定成敗。相反,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校的環境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同學之間友好相處,校園整潔優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講文明、懂禮貌的心,哪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會很融洽,也不會發生衝突,那麼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和平、更美麗。

同學們,現在是我們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而良好的習慣和文明的言行能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水平,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麼即使我們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人,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才能有正確的道德選擇。 同學們,青春的歲月一晃而過,讓我們在陽光下接受洗禮,在風雨裡迎接磨鍊,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小生,做一個講文明的好少年!

文明道德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日常生活中,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在生活中,有許多舉手之勞都可以養成文明的習慣:撿起一張紙屑;隨手關燈;不踐踏草地;遵守交通規則;見到老師問好,這些都是文明禮儀的表現。

我們在學校見到老師要向老師問好,這樣既尊敬了老師,我們的心情也會很愉快。

我們在家裡要尊重父母,父母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父母讓做的事一定要做到。

在生活中要看到紙屑就把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裡;自己吃完的垃圾也要扔到垃圾桶裡,否則地上會變得很髒、很亂。你知道嗎?44萬平方米的天安門有著80萬個口香糖殘渣,這與天安門的神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並且如果垃圾多了,環衛工人們也會很累。

我們也不能說髒話。不僅我們不能說,而且看到別人說髒話,我們要馬上制止,並且耐心的教導他,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處處充滿文明禮儀。

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的生活成為文明禮儀的世界!

文明道德演講稿 篇5

各位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長城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載體,它涵蓋的面非常廣,把整個文化載體當中豐富的內涵,通過具體的活動都展現出來,這無疑對增進海峽兩岸之間,對中華文化理解,特別是對中國臺灣年輕人一代弘揚中華文化傳統,都很有意義。當前,島內臺-獨勢力非常囂張,特別是島內推行“文化臺-獨”、“去中國化”,通過修改教科書,歪曲歷史,割斷兩岸之間這種不僅是血緣,特別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紐帶。

前段時間,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的會上,有一位叫朱巨集(音譯)的中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他提供的論文就是《海峽兩岸歷史教科書的比較》,其中,比較當中,就有怎麼樣介紹長城。現在中國臺灣新修改的教科書當中,在介紹長城時,基本上淡化歷史所含的資訊,只是從建築方面來講到的。這本身就反映出,我們的活動對中國臺灣島內宣傳中華文化的意義,應該是潛移默化,通過非常生動和具體的事例來引導,來教育中國臺灣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

從文化上來講,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講,我們都是年青一代,是後來人。

從中國傳統的古文字學來看長城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實際上長城的概念是到了秦以後才出現的。城防以前就有,城的雛形在商代就有,它最早基本上是一種疆界的劃分。真正長城雛形的概念,一個字就是“疆”。從象形來講,疆字裡的“田”就是被夯實的土塊,中間那兩橫是板,或者就象我們漢長城看到的那種用蘆葦或木塊墊起來,一層一層。板築是中國最傳統的築城方式。70年代農村打牆時,還用這種最古老的方法,兩個門板,一層一層地夯實,放上蘆階節,一層一層,那麼這個疆,也就是中國最早、最傳統的牆。疆、牆一聲,從文字學來講,也是一音之轉。那些與疆相關的概念包括田地的田、城垣的垣,都是板築的形式。所以,板,後來又稱為版圖。版圖的意思就是以牆為界,你所控制的範圍和地域。可以說,從我們先輩在文字中創造的東西就可以看出我們最早長城建設當中的文化意涵。甚至包括邊關的邊,繁寫的“邊”也指敵樓很高,下面是土方,還可以綿延不絕。古老的長城,西方翻譯成“GREETWALL”,非常準確的翻譯。長城最早就是牆,後來變成疆界,界的意思是上面夯實的土,下面用木頭搭建的一種結構。所以,現在我們邊界的界也是與夯土建牆直接相關的。

許多學者認為,長城建了以後它基本是一種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分界,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分界。說生產方式的分界也好,說生活方式的分界也好,說種族劃分也好,總而言之,它是一種文明生存狀態的隔閡,這既是一種隔閡也是一種融合。從戰國時代,這種邊界方式在中國各地都有,包括戰國當中在中國的內陸,也都存在這種防禦式的邊界,到了秦,就具有了很大的政治意義和文化意義。因為,秦作為一種統一,“書同文、車同軌”,修長城也要把整個的疆域統合起來。到了漢,圍繞河西走廊基本上是維持漢代的交通線。交通線是為了維持飛地,哪一塊飛地?就是沙洲,是敦煌。敦煌又是控制整個西域的一個漢人聚居的地方。它北邊有匈奴,南邊有北狄,處在夾縫中。河西的長城是沿著河西走廊修築的,是一條軍事交通孔道,一條補給線,同時它也是敦煌的交通線,長城維繫了絲綢之路。這一段的長城,我們感覺與明長城有很大的區別,實際上一個意義——攔馬牆,因為遊牧民族在軍事上最厲害的是馬。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車戰的方式已經拋棄,學用一人一騎這種戰術。這種戰術突擊能力非常之強,而遊牧民族主要靠騎兵征服農耕民族。修長城,無疑是這樣,你人可以過來,但馬過不來,馬過不來,你戰鬥力就沒有,你打不過漢人的步兵。河西走廊這段漢代長城起到了一個攔馬牆的作用。明代長城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它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它是一個文化載體,它周邊的人文設施,包括民俗、宗教、人文的各個方面,很多很多。

還有一點,清朝的長城政策實際上是值得我們研究的。清是“修一座廟,勝養10萬兵”。所以,承德是清朝濃縮的一個長城,它是精神上的長城,是把中華民族多民族融合在一起的一個長城。我認為清朝的民族政策是最成功的,是和長城的思想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長久以來長城防禦思想的一個積極體現——通過民族的融合。

到了今天,我們去研究長城,就是要發揮這種精神。長城是中華文化連綿不絕的象徵;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侮,不屈不饒的象徵;又是中華民族團結融合共同發展的象徵。還是中華民族改天換地創造能力的象徵。我想,這些都是長城的文化意義。當然,它還有更深的文化內涵,從考古,從文化,從歷史,包括農耕和遊牧之間的區別,包括地理、軍事,包括交通這些方面。圍繞長城有許多需要進一步開發的,包括民俗民居,兵營文化,當地的集市,當地的宗教信仰,關公信仰。此外,長城的軍事佈防還有一線、二線梯次配置。實際上,古代軍事思想與現代的軍事思想是一樣的,雖然冷兵器、熱兵器不同。這些方面都應該充分挖掘。

現在,中國處於一種發展狀態,同時,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顧炎武在《馭戎論》中講過三段話,很有啟發意義。他說:“巨集大公之度,以開其向化之心。”雖然你修了長城,但有的時候,你要敞開胸懷,要懷柔的政策,包括對待世界的文明,你要開“向化之心”,要“巨集大公之度”。第二句話是“蓄不測之威,以消其先事之詐。”就是積極的防禦。你沒有防禦,有不測之威,你就要受人欺負,長城也有這方面的作用。第三句話:“嚴必然之防,以綏其窺伺之禍。”我個人認為,我們新的長城精神,首先是中華民族5020xx年連綿不斷的精神價值;第二,我們民族新的長城精神應該是我們綜合國力和綜合國防的強大;第三,我們新的長城精神,應該是一種開放的、包容的,一種多元的,一種融合現代世界文明發展的精神。有了這些,我們整個長城文化就能歷久彌新,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使中華文明在世界上更能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文明道德演講稿 篇6

人們時常感嘆生命短暫,時光來去匆匆,誰都渴望和平安寧的生活,誰都期待陽光燦爛的景色。然而現實卻難隨人願。走出校園,充滿耳目的常常是暴力、行竊、吸毒、貪汙、受賭;弱者無肋,壯力血流;大街汙水滿地,人嘴髒話漫天…… 凡此種種,讓人感覺道德巳被扭曲,人進已經喪失。

三月的一天,我親眼目睹了這樣一件事,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中午,在我家門口的三岔路口上,兩位滿頭日發的老人攙著一位同樣衰老的病人走來,病中的老人低著頭,垂下的一絲絲白髮在風中飄動,兩腳拖在地面,劃出一道道印痕,隨後趕來的一位老婆婆雙手不停揮動,招呼著來往的車輛,喪地呼喊回蕩繁體的大街上:“救救他吧!救救他吧!”

可是一輛接一輛車從老人身邊絕塵而去。我分明看見,那滿是皺紋的臉上寫滿了悲衰。還有一次在報上看到這樣一則訊息,南京一時很久未出門的老夫婦興致勃勃來到市區,準備好好看看家鄉這幾年來的變化,怎料因行動緩慢被走在身後的一位年輕市民拳腳踢和辱罵,氣得老大悲憤欲絕,以頭撞牆,走老伴的勸阻下,才顫抖著離開了這傷心之地。令人揪心的一幕幕讓人恐不信吶喊:良知何在?道德何在?

假如長此下去,可以設想:世態炎涼,人間冷淇,社會大亂,人心變態,身臨其境,人人自危。無數先烈壯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成果將毀於一旦,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善良的眾呼喚著正義現身,呼喚著良知發現,更呼喚著道德迴歸。

一位哲人說過:“道德普遍被認為是人類最崇高的目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道德是國家民族興旺的基礎,一個國家應該有一個國家的精神脊樑,一個民族應該有一個民族的孔繁森,李素麗更是道德的表率。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眾展示了忘我為民的風貌,如一縷春風,暖人心。

每一個人都渴望擁有美好的明天,生活在鮮花盛開的大地渴望不是等待,幸福美滿的生活必須創造和擁有以人與人的道德標準為標誌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文明道德演講稿 篇7

大家好:

曾向我們組工幹部提出這麼一個問題:“進組織部是為了什麼?在工作崗位上幹了什麼?在幹部群眾中的形象如何?”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向我們提出了組工幹部的價值取向和價值理念問題。對此,我們每個人都要深入思考。

加強組工幹部自身建設,我認為,關鍵是要解決三個問題,就是想不想、能不能、敢不敢公道正派的問題。首先,對於想不想公道正派的問題,我認為,最根本的是要加強我們的黨性鍛鍊。具體地說,一要牢記黨的綱領和宗旨,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這是我們堅持公道正派的精神支柱所在。二要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在任何時候都要做到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作風紮實,為人正派,處事公道。三要經常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以堅強的黨性、優良的作風為黨和人民把好選人用人關。

對於能不能公道正派的問題,我認為最根本的是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實際本領。學以立德,學以立志,學以增智,學以致用。使自己成為組織工作的行家裡手,不斷開闢幹部人才工作的新境界。

對於敢不敢公道正派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我認為,第一,要抵得住誘惑。只有不斷強化自己的法紀觀念,才能抵禦來自方方面面的誘惑。第二,要經得起委屈和誤會。

當一些幹部自認為應該被提拔卻沒有得到提拔時,往往會責怪組工幹部。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我們沒有一種忍辱負重,甘為人梯,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境界,那怎麼辦呢?第三,就是要養成言必行、行必果的嚴謹的工作作風。

文明道德演講稿 篇8

尊敬的:

陽光明媚,和風拂面,忙碌的車輛如過江之鯽,一輛、二輛、三輛快速駛過那沒有安裝紅綠燈但設有斑馬線的馬路,但沒有哪位車主會去留意斑馬線兩側要過馬路的一對母子、一位學童己等候很長時間,更沒有哪位車主會為他們停下匆匆疾駛的車輪而禮讓他們過馬路。

夜色迷離,燈火闌珊,歸家的小車川流不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讓我能尋找到光明,但卻沒能給我安全走過斑馬線的自由心情”,因為沒有哪位車主留意到斑馬線兩側要過馬路的一位大爺、一位姑娘己等候很長時間,更沒有哪位車主會為同樣要歸家的他們停下匆匆疾駛的車輪而禮讓他們過馬路。

在鋼筋鐵骨的車流面前,那一對要過馬路的柔弱母子、那手拉手的三口之家、那位剛放學的孩童、那位腿腳不便的大爺、那趕著上班的姑娘小夥,他們望著滾滾不息車流無奈而又無助的身影何嘗又不是我們每個人自身的縮影?

改革開放讓玉山經濟騰飛,發展日新月異,馬路越來越寬廣、汽車一部比一部靚,可這一條寬不過十米或三米的斑馬線卻讓我們看到不是每一位玉山人都有那明德知禮、謙遜平和的品行!

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越來越好,天在變藍、鳥兒在飛翔;樹兒更綠、空氣更清新;路在變寬、出行更順暢。而交通管理部門若能在目前不斷加強交通執法力度、在所有有直行車道和右轉彎車道的路口用交通水馬將兩個車道物理分割開來,以確保右轉彎車道的車不受直行道的車影響而迅速安全駛離,以防止某些要走直行車道但跟在後面的車借道右轉彎車道而向左插尖搶隊;我自己路過這些斑馬線時會站在路中間,左手示意機動車稍停,右手示意要過馬路的老人孩子趕緊通過。

而各位有車的朋友,若您駕著愛車行駛時能為要過斑馬線的行人停停您的車輪而不讓他們在烈日下、在寒風中、在雨水裡繼續著急和無奈的等待,您在遠遠看見行人要過斑馬線時能緩緩停車而無須介意您身後沒品行的司機按著蒼白無力的喇叭,若真能如此,生活在玉山這塊熱土上,無論是來自哪裡的您和我才是真正明德知禮、遵章守法的文明現代玉山人!

謝謝大家!

文明道德演講稿 篇9

在這次市人行組織我市銀行機構會計工作開展“遵規章、講誠信”活動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為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所題的校訓,“不做假帳”四個字。朱是絕少題字的人,但他卻為上海會計學院題了這四個字。這看似一句很普通的大實話,然而仔細體味,卻寓意深刻,一方面反映了當前會計造假已成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並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表達了全社會要求會計人員不做假帳的強烈願望。

前段時間,美國以“安然”公司為代表的假帳醜聞,導致很多公司破產,數萬名職工失業,很多老人失去了養老金,政府信譽受到損害。在我們國內,也有紅光實業,黎明服飾,銀廣廈等做假帳的典型案例。而在我們信用社,前些年的不少案件都與假帳有關,這主要在於我們的工作人員沒有遵規章,忽視講誠信的結果。

與之相反,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一些講誠信的企業,通過講誠信促進了經營大發展,比如園林工程公司,由於講誠信,金融部門願意為其服務建設單位願意和其發生業務,公司由小到大,由弱變強。

“遵規章”就是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會計準則,內控制度;說到“講誠信”,信者,言之實也!“講誠信”就是恪守承諾,說實話,辦實事。當前,我們信用社正在風風火火開展“農村信用工程”,在各部門支援下我們建立了更多的信用農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從而大力推廣我們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為農民弟兄的生產發展提供動力的同時也為我們尋找到了新的效益增長點。這一活動一方面要求他人講誠信;另一方面也是信用社對自身講究誠信的一種承諾。

在我們平時工作中,我們怎樣自己自覺帶頭講究誠信,在金融系統內形成一種講誠信的氛圍,以贏得社會的信賴,促進業務的發展呢?我想,信用社講誠信最基本就要做到不做假帳,要杜絕做假帳的現象,必須標本兼治,整改並舉,落實到會計日常工作中去:

首先,必須遵守國家法律和會計法規,同時深化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主體,使會計人員即站的住又頂的住,這是會計講誠信的基礎。

其次,加強會計人員的陪訓,特別是要響應市人行組織的這次“遵規章、講誠信”活動,學習有關會計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深刻認識講誠信的重要性,這是會計講誠信的保障。

再次,加強監督管理,狠抓原始憑證,從源頭上防止造假。為我們的經濟核算提供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的會計資訊,這是會計講誠信的關鍵。

最後,我謹代表縣農村信用聯社所有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向我社的廣大的社員、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保證:我們將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帳。”

文明道德演講稿 篇10

法官是正義的使者,是公平的化身。他社會地位崇高,倍受人們的尊重和敬仰,獨立裁判,生殺予奪,不怒自威;他集淵博的學識、敏銳的思維、清醒的頭腦於一身,一生致力於維護法律的公正和威嚴;最重要的是他具有各行各業中最崇高的職業道德,品行高潔,襟懷坦蕩,弘揚美德,匡扶正義,以一身浩然正氣傲然挺立在人生潮頭,象泰山絕頂令人仰止。

然而冷靜衡量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看一看我們身邊無數個普普通通、勤懇工作著的法官們,不能不感受到“崇高”二字的沉重。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市場經濟的多元性、開放性、利益性,也產生了道德觀的眾多選擇。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對著高貴和庸俗的碰撞,清貧和金錢的較量,寂寞和繁華的鬥爭:一邊是我們勤勉辛苦、加班加點的工作,一邊是不法商人投機偷稅,大發橫財;一邊是我們捨身求法、為民解憂的萬丈豪情,一邊是無法逃避的行政干預、人情困擾、執行難、地方保護各種頑疾;一邊是我們每月平均千元以下的微薄的工資,與此相對應的窮盡半生積蓄購置的兩居室、三居室,一邊是同樣通曉法律的知名律師,代理一次大標的訴訟即可獲得的數萬薪酬,還有他們與此相對應的坐落在綠林芳草間,出入均為高階轎車的所謂高尚住宅區。

當民主和法制的建設尚未完全跟上社會變遷的腳步,當我們的社會對奉獻和高尚只限於提倡卻沒有給予有力的保護和慷慨的回報,對卑劣的言行只限於指責卻沒有給予迎頭的痛擊和嚴厲的懲罰,那麼卑劣就得到了縱容而顯得務實,道德就受到了冷落而越發飄渺。我們的優秀法官們,其法律功底和敏捷的才思比那些知名律師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什麼不去做出現實的選擇,是什麼一種精神力量讓法官無怨無悔地承擔著這麼沉重的社會良知,執著地把守道德的高地?

我的回答是:是的,是有一種精神力量支援著我們,讓我們必須承擔,必須把守,必須安於一生的清貧,這份清貧甚至要延續到我們的後代。我們必須如此,因為我們是人民的法官,道德和良知的守護者,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高尚的道德,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美德,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醫生有醫德,教師有師德,律師有執業紀律,企業有競爭準則。但是有些行業與社會公眾切身利益關係不大,即使從業人員素質很差,公眾也能容忍,期待他們慢慢改正。法官卻不同,我們每天所接觸的是一類特殊又敏感的人群,我們永遠處在各種利益和衝突的尖銳的糾結點。以我們現在的國情,普通老百姓絕對不會因為樓下放音響時間太長了,睡不好覺就毫不猶豫地起訴他;老百姓不到萬不得已是不願意撕破臉皮鬧到法院來的。很多人來到法院時早已經心灰意冷,怨氣十足,抱的是“不蒸饅頭爭口氣,這官司我非贏不可”的激進態度,對訴訟結果的強烈關注使他們對法官的言行十分敏感,只要法官實體或程式上處理得稍有偏差,或者僅僅是言辭上有冷漠和厭煩,當事人就會認為法官不公正。社會公眾對法官的職業道德要求之高,遠遠超過了普通的道德標準。難怪有人說:如果社會上追求完人的話,那麼法官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