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精選28篇)

欄目: 文明禮儀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02W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

中國是擁有禮儀之邦美譽的世界五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與文明史。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精選28篇)

在歷史中,有許多關於文明的故事流傳至今,例如孔融讓梨等,我們現代社會也一直提倡人們要講文明,懂禮貌,這不僅僅代表一個人的臉面,一個城市的臉面,也是一個國家的臉面。

然而當今社會上有許多不和諧的現象,如,高空拋物,踩踏草坪,隨地亂扔紙屑,隨地吐痰,講髒話,打架鬥毆等不文明的現象。大街上總是有一些果皮和紙屑,總是時不時的從樓上被人拋下一些垃圾。

就拿校園來說,操場上總是有果皮,小食品袋;下課自由活動時,有很多同學你追我跑,不做正當遊戲;走廊裡有許多同學大聲喧譁,走路推推搡搡,站路隊歪歪扭扭;有的同學還講髒話,打架;穿戴不整齊等,還有的同學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三年前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汙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不過,隨著國家的繁榮發展與進步,社會上的不文明行為越來越少了,。

校園裡,有許多同學主動把垃圾扔進垃圾箱裡,走廊裡安安靜靜,同學們路隊整齊有序,穿戴的也整整齊齊。

社會上,亂扔垃圾的少了,隨地吐痰的少了,公交車少投幣的少了,說髒話的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

我們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講文明,懂禮貌,注重一個細節,收穫一個習慣,我們要用文明來約束自己的言行,讓我們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文明的一舉一動做起,從說的每一句話做起,用我們的雙手創造文明的社會,用我們的言行舉止奏響文明的樂章。讓不文明的現象遠離校園,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開放!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建和諧校園!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2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講文明、守禮儀,做一個文明的人。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自小受到的教育。禮儀不僅體現出豐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同時更富有時代的新。講文明禮儀,傳優良美德,建和諧社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於金錢;如果你失去了文明與禮儀,那你就是真真正正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基準。

講到文明,有人會問:“文明是什麼?”其實文明很簡單,它是路上相遇時的一次禮讓或一個微笑、是見到親人時的一句真誠的問候、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看到垃圾之後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手之勞等等。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說到禮儀,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講究禮儀的國家,那麼,“禮儀”是什麼呢?我們在這裡可以這樣理解:禮,是表示尊重的意思;儀,是人的容貌以及舉止。整個來說,“禮儀”就是尊敬他人的一種行為規範,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種意識體現。比如說:我們每天早晨能穿著整潔的按時上班、見到同事和領導能熱情地打個招呼,這些都是我們工作的基本禮儀。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祝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裡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中華民族是世界公認的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是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繼承傳統、倡導文明、講究禮儀、樹立新風是當代每一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是一個人有氣質、有素養、有道德、守規範、成為高尚的人的需要。做人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尊重懂禮貌,講禮儀的人,佩服能競爭,善合作的人,喜歡能寬容,懂尊重,講平等,善體諒的人,更崇尚講文明,懂禮儀之人。

講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儀教育是培養人的教養,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與他人相處,更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

文明禮儀是我們工作、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基矗做文明人,禮讓他人,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社會處處盛開。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行隊禮)我是三(4)班的許可涵。此時此刻,我站在這裡,要感謝老師對我的信賴,感謝同學讓給我這個機會,更要感謝你們前來聽我演講。你們這些小小的舉動,對我來說卻是莫大的恩惠。這種恩惠,正是文明的體現。所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從“斜開始,做一個文明的人。

我們生活在文明的國度

從人類的祖先以葉蔽體的文明開始,文明之風已傳承至今。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了文明的“斜事,才能成為高貴的“大”人。這種高貴的“大”人歷來有之:從清正廉明的“包青天”,到只做好事的雷鋒叔叔,再到今天我們學校拾金不昧的何州同學他們用實際行動為我們詮釋了文明,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生活在這樣一個文明的國度裡,我們怎麼好意思不去做一個文明的人呢?!

假如沒有文明

假如沒有文明,到處都將是隨手丟棄的垃圾;假如沒有文明,路上的汽車橫衝直撞;假如沒有文明,師生之間便沒有問候,父子之間可能相鬥,同學之間冷若冰霜,你我之間形同陌路《晏子春秋》裡有這樣一句話:凡人之所以貴與禽獸者,以有禮也。意思是說:人,之所以高貴,是因為有了文明和禮貌,假如沒有了文明,我們便如同於禽獸,我們的社會也就變成了動物世界,今天的演講比賽豈不成了“動物大會”?沒有文明是如此的可怕,難道我們沒有責任去做一個文明的人嗎?!

文明只需從“斜做起

做一個文明的人,只需從小事做起:離開父母時說聲再見;坐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遇到老師問個早,看到同學問聲好;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對他人給予祝賀、安慰、寬容與微笑這所有的一切,無一不是文明。今天,為了演講,我特意讓媽媽給我換上了乾淨的校服,繫上了鮮豔的紅領巾,這表達了我對老師和同學們的尊敬,這,是我的文明;當我站在演講臺上,你們投來鼓勵的眼神,保持了會場的安靜,讓我感到信心倍增,這,是你們的文明。文明,如此簡單,如此美妙,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做一個文明的人呢?!

所以,我號召全體同學:從小事開始,從小時候開始,做一個文明的人吧!我的演講完了,請各位老師和同學給予我文明的掌聲吧!謝謝!(行隊禮)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4

5月10日上午9點30分,我們學校3000多名師生集結在美麗的操場,隆重舉行“蔚藍天空綠色校園——向亂扔垃圾行為宣戰”啟動儀式。由此拉開了“告別陋習,牽手文明”專項活動的序幕。

朋友——你可曾想到,你多走了一步,將垃圾丟在垃圾桶內,是你文明進步的體現,朋友——你可曾想到,你少走了一步,隨便將垃圾丟在地上是你低素質的本質,也許你會說這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我要說在我們現代文明的社會裡,人們會看不起你。

我們學校,隨地吐痰恐怕沒有多少,可是亂扔紙屑、包裝袋及打架罵人的陋習就有很多人染上了。有時教室和校門口打掃得乾乾淨淨,可是,沒過多久,地上就滿是紙屑了。從這一件事上就可以反映出同學們亂扔紙屑的陋習。

自從舉行了“蔚藍天空綠色校園——向亂扔垃圾行為宣戰”的啟動儀式,學校裡面垃圾幾乎沒有了,連校門口的垃圾也少了很多。

亂扔垃圾是經常可以看到的現象,可能還有些人不知道,這樣下去的話,自然環境會遭很嚴重的破壞。我們計算一下,假如全世界的人每天都亂扔一次垃圾的話,可想而知這個地球會怎樣。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我叫 ;是孟莊鎮孟墳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我於20xx年到孟墳工作。三年來,每當我走入孟墳村,看到整潔寬闊的馬路,綠樹成蔭的院落,功能齊全的文化大院;看每個村民臉上洋溢的幸福和喜悅,我就打心眼裡羨慕他們。十幾年來,孟墳村在黨支部書記曹治立同志的帶領下,堅持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走富民強村之路,硬是把昔日的後進村變為全國文明村。如今的孟墳,富裕、文明、和諧、美好,儼然一處現代化的鄉村都市。20xx年9月,原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前來該村視察時,高興地揮筆題詞“抓文明建設,建富裕新村”,勉勵他們要再接再厲,繼續當好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去年1月,盧展工書記親自到孟墳村參觀調研,給予高度評價。短短几年時間,就有兩位省委書記到我們孟墳村,這給了孟墳極大地鼓舞和無窮的動力。下面,我把我們孟墳村近年來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立農村精神文明的情況向在座的各位進行一下彙報。

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鄉村,貧瘠易旱產量低,村民度日如年,吃飽穿暖成了孟墳人的主要追求。

早在1975年,村裡憑藉充足的白乾土資源優勢,辦起了地蛋窯水泥廠,村民們指望水泥廠脫貧致富。但囿於資金限制,只是最簡陋的“地蛋窯”。1999年4月,曹治立同志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當過兵,當過工人,跑過運輸,辦過預製廠,任過多年主管工業的村支部副書記,工作作風果斷,工作經驗豐富。在一次修路中,他經常去路兩旁的村民家坐坐,每到一家,都是空蕩蕩的,只有四面牆,啥也沒有。曹治立說:“說實話,當時我是越看越難受,雖說我的日子好過了,可大家都這麼窮也不是個事。從那個時候起,讓老百姓富起來就成了我的心願。”

如何讓鄉親們擺脫貧困過上好生活?村兩委認為,首要是“發展集體經濟,壯大村辦企業,走以企富村之路”。為了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曹治立決定建設機立窯生產線。沒有資金就先拿出自己家的積蓄;缺乏人手,就自己堅守工地連軸轉;不懂技術,就自己先帶頭學。就靠這種“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先後投資1400多萬元,興建了5條機立窯生產線,使不足1萬噸生產能力的村辦小廠變為年產20萬噸的骨幹企業。

在水泥廠的帶動下,村裡又先後興辦了編織袋廠、建築隊和成品加工廠等集體企業,個體企業也像雨後春筍般的發展起來。村民興辦私人企業11個,運輸車輛發展到180部,全村勞力個個有活幹,人人有錢賺,在我們村沒有揹著鋪蓋到外地打工的現象。

在我們村振新水泥廠的帶領下,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到20xx年,全村集體固定資產2.4億元,人均純收入7000元,年上繳稅金670多萬元。振新水泥廠已成為輝縣市水泥建材行業的支柱企業。

在夢墳村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的時候,如何降低生產水泥所帶來的粉塵汙染也日漸成為曹治立思考的問題。恰逢20xx年國家水泥產業政策調整,機立窯需要全部關停,轉化為粉磨站。怎麼辦?重開機立窯不符合政策,只開粉磨站,雖然一時無虞,但不是長久之計。此時,大多數村民認為反正我們也不缺錢,廠子維持一天是一天,實在不行就算了。一時間,曹治立舉棋不定。難道就這樣結束振新水泥廠?

答案是否定的。幾經鬥爭,曹治立在隨後召開的村民大會上這樣說,“不錯,我們現在是比之前有錢,但眼光還是要遠一點,可不能只富一時,要富長遠”,並提議立即上馬符合國家政策的幹法水泥生產線。

為使新專案按時竣工,曹書記親自到該公司掛帥任董事長,並決定兵分兩路,一是依靠外購熟料球繼續從事水泥生產,二是組織建設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然而,一個經濟實力並不十分強大的農村,要上投資2億元搞一個大專案談何容易!錢從哪裡來?為了這個專案,曹書記幾乎跑遍了輝縣所有銀行,但沒有一家銀行願意把錢投到這個小小的村莊。為此曹治立夜不能寐。最後他決定發動鄉親們集資建廠。於是他和他的助手們早出晚歸籌措資金。曹書記患有嚴重的糖尿病、高血壓和腎炎,但為了能讓水泥廠早日開工建設,他每天都是從兩早忙到深夜,體力嚴重透支,腿上一按一個坑。為了不耽誤工作,他時常趁夜深人靜打針輸液,對此他習以為常。醫生建議他住院治療,可他的心思全在專案建設上,哪能放下這決定孟墳今後命運的大事。曹書記託親訪友自籌資金100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幹部和村民們共湊集資金1.7億元,終於湊齊了啟動資金,新專案可以如期開工了。

立磨是迴轉窯生產的關鍵裝置,但當時立磨是緊俏貨。為了購買立磨,村裡先後派出幾名業務人員均無功而返。20xx年5月,曹書記親自出馬,隻身前往瀋陽生產廠家求援,但廠家的回答是:沒貨。曹治立明白,立磨不及時到位不但會延誤工期,而且經濟損失巨大,僅貸款利息每月就要支付200萬元。200萬元是個啥概念,考慮到此,聲淚俱下的曹書記,撲嗵一聲跪在了比他年輕10歲的女經理面前!俗話說上跪天、下跪地、中間跪父母,為了集體他打破常規跪別人。這一跪,跪得女經理熱淚盈眶。這一跪,跪出了對方的理解、信任和支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曹書記用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廠家,他們答應一定用最快的速度給你們生產裝置,保證儘快讓企業投產執行。

20xx年2月2日,對於孟墳人來說,是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在這天,孟墳村依靠自己的力量,興建的幹法水泥生產線就要進行試車了。這一天,他們沒有請任何單位的領導,可這一天,全村的男女老少,和鄰村鄉親們把整個水泥廠圍得水洩不通,因為這裡有他們投進的錢,為湊集資金,有的村民乾脆把給兒子娶媳婦,和女兒出嫁所用的箱底錢也拿了出來,他們把全家的一切和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這裡……

辛勤的汗水,換來成功的喜悅!日產3000噸熟料幹法水泥生產線一次點火成功,鄉親們高興得熱淚盈眶!他們笑了,因為他們看到了孟墳的希望;他們哭了,因為他們看到了曹書記為此付出的心血和淚水…..

水泥廠的順利投產振奮了孟墳村每一個村民的精神,同時也意味著孟墳村開始步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緊接著,他們又上了一座純低溫餘熱發電電站,年發電量3852萬Kwh,年節約標煤13105.4噸,每噸熟料球可降低生產成本12-15元。

水泥廠和發電站兩個專案的建成,標誌著振新公司已成為輝縣市規模以上企業。企業做大做強,大是手段,強是目的。村裡與公司領導決定向管理要效益,將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引入企業,堅持完善和規範以質量為中心的各項管理。產品先後順利通過了水泥產品質量認證,生產的振新牌水泥深受使用者好評,暢銷省內外。目前,旋窯水泥生產線生產順利,年產水泥可達150萬噸,年上繳稅金20xx多萬元。

企業發展了,村兩委決定拿出大量資金反哺農業,讓村民從農業生產解放出來。村裡先後投資350萬元進行農網改造,完善通訊、網路電視設施,修渠修路打井,使全村耕地實現了河水自流澆灌和井水灌溉雙配套,並實現統一供種、統一耕種、統一施肥、統一收割,既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又減輕了村民勞動強度。

有人曾問起曹書記,為什麼孟墳村的變化會這麼快、會這麼大?原因何在?曹書記一語中的。他說:“為啥孟墳變化怎麼大?主要是我們認識到精神文明幹不好,啥事也幹不成。孟墳不是最富的,但孟墳最和諧。”

孟墳的和諧不僅體現在集體經濟的壯大和村民腰包的富足,更體現在政通人和。

大家知道,一個村、一各單位必須有一個好班子、一個好帶頭人,如果帶頭人不言傳身教,群眾就會看不起你。曹治立自從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在工作中,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村兩委十分重視班子的自身建設,為防止出現富了口袋子,窮了腦袋子的現象,制定了“五不準”制度:不準在工作時間喝酒;不準用公款鋪張浪費;不準借集體名義辦私事;不準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為個人撈好處;不準參與任何形式的賭博活動。多年來,他們始終堅持過組織生活,靠民主來凝聚班子活力。班子成員帶頭講廉潔、講奉獻,堅持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不斷線、同步抓。開展了黨員設崗定責活動,黨員、村幹部包路段衛生建立活動。教育黨員在各個崗位上當先鋒、作表率,充分體現了先進性。20xx年汶川地震,正值振新公司集資建迴轉窯,村民囊中羞澀,為支援汶川地震災區,村上和企業領導人均交納特殊黨費1000元,老黨員曹哲剛和琚家運均年過70,一個老伴患有精神病,一個和孫女相依為命,但均交納特殊黨費200元。村民們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救災場面所感染,寧願少吸一包煙,少喝一瓶酒,少吃一次肉,慷慨解囊籌措善款15萬元,全村共支援地震災區30萬元。

在農村,出現一些家庭不和、鄰里不和的事是常見的。但在孟墳村,為了營造和諧文明的生活氛圍,村裡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提高村民素質、改變鄉風村俗的一件大事來抓。在組織群眾制訂村規民約約束村民行為的同時,還開展了爭創“十星級文明農戶”、好青年和優秀共產黨員等系列評比活動,每年評選一次,實行動態管理。在“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系列評選活動中,有一個晾被子鏡頭,就是把老人被子乾淨與否作為評比好媳婦的重要指標。對於評比出來的好媳婦不但榜上有名,而且由村婦聯會組織,敲鑼打鼓放鞭炮,到好媳婦孃家報喜祝賀。一個好媳婦,讓孃家婆家都光榮。現在,爭當“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在孟墳村已蔚然成風。

“窮不學習,窮根不斷。富不學習,富不長遠。”這是孟墳村的村訓。為了實現村上和企業幹部知識化,每月抽出一天時間到新鄉市大專院校聽課。為了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村裡先後建起了圖書室、閱覽室、文化大院和老年活動中心,讓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的人各得其所,通過讀書看報開闊眼界豐富知識。為了鼓勵在校學生好好學習,對本村國小給予資金補貼,對老師住房進行特殊照顧,對考上高中和大學的學生進行獎勵。從20xx年春節開始,多次邀請在外工作和上學的孟墳人,舉辦“綠葉對根的情意”討論論壇,讓在外地工作、學習的孟墳籍有識之士,對家鄉的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出建設性意見,吸納多方面建議,促進孟墳發展,展示孟墳形象。其中,大學生曹祖橋提出的“我們孟墳水泥廠灰塵很汙染環境,以後要辦環保型的企業”建議,就被曹書記牢記在心,這也是他為何堅持要上幹法水泥生產線的一個主要原因。20xx年以來,每年都舉行科技文化周活動,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到村裡舉辦系列講座,讓村民們在享受飲食大餐的同時也享受精神大餐,滿足村民的自我充電需求。村民們詼諧地說:“電動車不充電跑不動,人不充電走不動”。

長期以來,村上在關注民生上做了一系列工作。為讓老人安度晚年,村裡出資15萬元,修建了老年活動中心;給老人提供補貼,定期對45歲以上村民進行免費體檢,每年春節給村民發放大米、大肉、花生油和白糖。村民蓋房每戶補貼10噸水泥,對所有農戶蓋房統一標準統一規劃。十分關心弱勢群體。對員工受傷,身體有殘疾者在工作給予特殊照顧,安排適當工作。如年過半百在振新公司上班的範家池同志,20xx年身患重病住院治療基本康復後要求重返工作崗位,按照病情嚴重者不再允許上班的公司規定和本人該病易復發的情況本應拒之門外,但公司領導考慮到該職工家庭成員合成較為特殊,經濟確實困難,決定破例讓其上班擔任門衛工作。女青年裴希枝20xx年其丈夫因車禍致死,村委會派人前去處理後事,並讓其到企業上班,還為她全家祖孫三代五口人辦妥低保待遇。村幹部的關愛使裴希枝深受感動,她說,以前覺得村委會沒啥用,現在認為離了村委會就不中。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如今,孟墳村環境優美,鄉風文明,家庭和睦、鄰里和諧,村民安居樂業,10多年來,全村無一例偷盜、打架、鬥毆現象,精神文明蔚然成風,實現了世世代代農民夢想的鄉村都市生活。每到夜晚位於街心花園中央的廣場上,彩燈璀璨,引人注目;村上的文藝戲曲愛好者,吹拉彈唱,為村民和員工們營造了溫馨、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如今的孟墳猶如一顆鑲嵌在共城大地上的明珠!20xx年,孟墳村被命名為“省級文明村”,20xx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村鎮建立工作先進村鎮”。 20xx年,實現社會總產值2.4億元,集體固定資產2.8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8500元。先後榮獲全省先進五好黨支部、省級文明村、河南省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鎮創造工作先進村鎮等稱號。

孟墳村經歷了七十年代起步,八十年代起跑,九十年代起跳,新世紀駛入快車道的發展過程。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快速發展的目標。雖然,孟墳村在壯大集體經濟、農村精神文明建立活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時代發展要求相比,與領導的期望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當前,我市加快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規劃開始揚帆起航,我們孟墳村將以裴春亮、範海濤、張榮鎖等模範典型為榜樣,以省市領導對孟墳人提出“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文明新農村”為動力,一心一意謀發展,創先爭優當先鋒,千方百計惠民生,努力讓生活在孟墳的群眾更有優越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我們相信,孟墳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遠離陋習,親近文明。

人生因什麼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個答案一定正確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

校園因什麼而文明?校園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

文明是一種進步,是思想的科學,行為的端正,習慣的改善,修養的提高,品質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從教育成長的角度,文明是告別作日的無知和粗俗,是自覺的控制,是人性戰勝,戰勝不符合社會、法律、紀律、公德的本能慾望,是把自己從相互敵視、相互防範中解放出來,從心靈的戰爭中解放出來,從狹隘的功利的和世俗的羈絆中解放出來……

我們同學成長髮展的現實,需要呼喚文明的迴歸、重建和發展,環顧四同不文明的現象仍然頻繁地出現我們身邊。

例如:語言不文明,有些同學出口成髒,打架罵人的事件還偶有發生;

例如:環境不整潔,有的將垃圾放在樓道上,有的將垃圾由2樓作“高空投擲”,我們還沒有更多的老師同學伸手將身邊的垃圾揀拾起來,這些都映襯了我們衛生習慣差、衛生意識薄弱;例如有同學過度消費,總在不應該的時間進小店……

可見,文明與醜陋的衝突嚴重存在,要引起全校師生的重視,需要大家的行動。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學習的人。他總是對知識充滿渴望,在課內課外都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愛提問題、不怕困難。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講禮貌的人。禮貌用語在他嘴邊,遠離汙言穢語,他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為尊重他人與尊重自己同樣重要。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有著良好衛生習慣的人。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環境,不會隨便買零食吃,因為他懂得隨便買零食既浪費又不利於健康,他更不會亂丟飲料杯、面巾紙、塑料袋、紙片,而且會動手撿拾紙片等,因為他懂得環境是大家的環境,把美好留給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護公私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踐踏草坪,不會亂塗亂畫,更不會踢門、浪費水電„„而且會勸阻、制止破壞行為,及時報告。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遵守紀律的人。他會將自己的物品擺放齊整,會自覺排隊就餐,不會大聲喧譁影響別人的學習,會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敬師長和友愛同學,關愛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搞不團結,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長輩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滿懷憧憬,我們充滿激情,我們追求成長和長大,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親近文明,表現文明,實踐文明,做文明學生,創和諧校園!

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502班的汪心願。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講文明,樹新風》。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我們身為華夏民族的一員,在一個講究文明禮儀的國度裡生活,就應該以身作則,自覺地講文明,更應該將這文明之花帶進校園,帶進自己的家。

然而,在我們的校園還存在這樣的現象,這樣的少數同學,比如:語言不文明,出口成“髒”;下課起鬨,追逐打鬧;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亂扔包裝袋;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等等。特別令人惱火的是:每天我們的校園剛剛打掃乾淨,就有家長或者同學吃完早點,把袋子隨手一扔,破壞我們的勞動成果。實際上只要多走幾步,就可以把包裝袋塞進垃圾桶。可別小看這幾步路,這就是他們與文明的距離。

為了還校園一個潔淨的環境,學校開展了專項整治活動,做出了很多新規定。比如不準帶早點和零食進校園,每兩週舉行一次全校大掃除,對亂扔垃圾的行為進行通報批評等等。這幾天,大多數同學都自覺遵守規定,地上的垃圾明顯減少了,校園教室變得乾淨了許多。這件事證明:講文明其實很簡單,就像不亂扔果皮紙屑,只不過是舉手之勞;這件事還證明:文明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努力的事情。

一則公益廣告上說:“只要人人都為文明邁出一小步,整個社會就會邁出一大步。”在此,我向全校同學發出呼籲:大家都行動起來,講文明,樹新風,從點滴小事做起,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8

荀子呢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大概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去學習禮儀就沒有辦法在社會中立足,如果一個人缺少了禮貌,禮節那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成。古人在幾千年前就教導我們,作事做人都要講求禮貌,禮節,如果你不去這樣做就有可能一事無成。

中國呢是一個擁有著幾千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化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了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

一、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二、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三、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四、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援,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五、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1.關注發展發展是第一要義,學生的發展是和諧校園的主要議題,主要任務,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是學生髮展的基礎。作為學生,既要關心自己的發展,還要關心學校、學院各方面的發展;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2.要注意處理好校園內各種人際關係:要注意處理好同學關係,師生關係,舍友關係、老鄉關係,朋友關係、戀人關係,上下級關係等等。

3.要注意嚴守校規校紀:校規校紀是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的最低要求和基本保障,凡違犯校規校紀事件,將勢必影響學校相關工作的正常開展,當事人將受到相關處罰。不僅影響自己的發展,也勢必影響校園的和諧。

4.注意愛護校園環境中的一草一木的:要愛護公共財物,愛護環境衛生,尊重別人的勞動,要養成文明行為習慣,追求真善美,反對黃賭毒,積極創造美,展示美,傳播美;讓校園成為一個充滿愛心的場所。

5.要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大學生,作為國家和家庭的被供養者,社會財富的消費者,一方面自己要注意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慣,平時注意節約一粒糧食、一滴水、一度電等,另一方面,要積極倡導社會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迴圈經濟、綠色經濟,為自己、集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我們相信!我們可以!

我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能從生活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努力改善自身的行為規範,做一個懂文明、知禮儀的大學生,為建設和諧文明的校園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麼,我們學校這個大家庭也會越來越和睦、彼此相處也會越來越融洽,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會更加的美好!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9

作為一名在區法院工作了20xx年的法官,我不得不靜下心來思考。其實,十七年來,陪伴我的不只是工作,還有麒麟區法院。那麼,作為法院的一員,在建立法院精神文明建設中應當怎麼做呢?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同樣,在一個法院中,作為法官的個人是這個法院的主體。法院文明建設,其實也就是要求每一名法官都應養成文明習慣,做文明法官,讓自己的一言一行,每個細節都代表著法院的形象。要促進法院文明建設,那麼必須得從我們法官個人做起,從看似不值一提的小事做起,提高我們法官自己的文化素養,努力完善自己,讓我們時刻與文明同行。只有這樣,法院的文明建設才能得以實現。

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的身邊,在一部分法官身上還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

先看看我們身邊發生的樁樁“小事”吧:接待當事人時,您著裝整齊嗎?態度和藹嗎?開車上班的法官您是否將車停到了指定的位置?接電話解答問題時能否耐心為之?外出時您隨手關燈了嗎?洗手後您及時關上水龍頭了嗎?開會時您能準時到場嗎?會上您打瞌睡了嗎?開庭時,您是否接聽手機了?就餐時,您排隊了嗎?您是否因為忍不住煙癮,在公共區域吸菸了呢?

類似這樣的小事離我們不遠,它就發生在我們這些法官的身邊,也許您就是這些行為的主體,也許還對上述現象進行過指責。一兩件這樣的小事絕對算不上什麼,當這樣的情況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我們便可稱其為一種現象了,確切地講是一種“不文明”現象。

形成這些不文明現象的原因看來多種多樣,但解決起來只有一條路,即每一名法官自我的約束和自身的努力。有人認為,對於人的管理應注重他律,但我認為法官應更多地選擇自律,一個以調整他人間行為關係為職業的人,能夠有效地約束自己是開展工作的前提。-

為什麼說起這些不文明的現象,每位同志都會大加指責,而輪到自己的時侯,卻以“下不為例”為藉口,選擇不文明呢?自己先方便,管他(他們)呢。孰不知,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這麼做,那不亂套了嗎?到那時每個人也就不方便了。

現實情況則是我們有很多人能夠做到按規則行事,就說明了這些規則不難做到,說到底是我們有些人不願去做。不文明行為的存在就是對那些老老實實做事的人的不尊重和褻瀆。因此消除不文明現象不應停留在每個人的口頭上,應落實在實際行動上。

我們深知,法院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消除這些日積月累形成的不文明現象也應分步驟、分層次進行。

目前我院已經有了良好的外部硬體環境,司法體制也正在改革和完善之中,這時最需要的就是法官們的自我完善。

我們也知道,一個法院的法官具有了良好的文明習慣,才能夠構建出文明的法院環境。麒麟區法院現在正處於法院文明建設的程序中,法官合唱團、麒麟區法院年報的創刊、各種各樣的文化娛樂活動等等,不管你覺得是集體活動也罷、是完成任務也罷,如果你願意細心地去體會、去感受,你會發現,逐漸成長的是一種精神和力量,一種讓我們值得為之歡笑、為之流淚、為之振奮、為之努力的希望。不要忘了你是麒麟區法院的一員,她的進步,有你的汗水;你的落後,也是她的牽絆。請記住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她也是你人格和品質的體現。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為官,不能僅做一個單純掌握法律知識技能的法律工匠,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只有我們每一名法官完善了自身修養,才可能促進法院文明的建設。

讓我們一同努力吧!熱愛工作,也熱愛麒麟區法院,為建設文明的麒麟區法院,讓我們與文明同行吧!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0

八禮四儀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們有些人也忘記了這個傳統的美德。今天說的故事就是我親身體驗的事。

五一長假的一天,天氣格外晴朗。我和家裡的親戚朋友們去綠博園遊玩。還沒到公園就讓我吃了一驚,怎麼這麼多啊!停車位全滿了怎麼辦呢?就在這時一個警察叔叔來幫忙,只見他麻利地把一輛一輛汽車疏通好,不一會兒功夫我們就有了停車位。再看看警察叔叔已經汗流滿面、大汗淋淋,身上的衣服全溼了。我們全家人由衷的感謝這位警察叔叔為我們的服務。

一進公園大門,一股清香撲面而來,到處是五顏六色的花朵,小河裡的魚兒們也不時地探出頭來感受這春天的氣息。樹上的鳥兒也在與我們打招呼,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開開心心地走在大路上,突然我看見一個大花圃裡站著一個人在照相,只看見那裡有一大片花朵都被她踩踏了,我心疼的朝她的方向走過去,就在這時一對爸爸和兒子,叫住了一個老爺爺讓他幫忙照個全家福。當老爺爺拿起相機時,嘆了口氣說:“你們是開心了,但有沒有想到我們的環境被你們破壞了。你們是孩子的“鏡子”啊!只有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難道你們不知道這個道理嗎?這家人紅著臉低下了頭向大家道謙。我豎起了大拇指向老爺爺表示敬佩!

公園是人們最喜歡去的公共場所。大家的文明行為就更重要了。做個文明遊客,就能讓我們的公園更加美麗。通過以上兩件事,讓我感受到了八禮四儀的重要性。我們都應該做文明人。從我做起,我們要向警察叔叔和老爺爺學習,讓世界更美好。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朋友,你知道文明是什麼意思嗎?文明就是懂禮貌、講道德的意思 。有道德的人就是文明的人。生活中,我就遇到過很多文明的人,他們都是我的榜樣,我學習的目標。

記得那次,我的鋼筆沒有墨水了。那時我們正在練字,真是關鍵時刻掉鏈子呀。沒辦法,我只有向附近的同學借鋼筆了。一開始我向龔鯤鵬借,不巧他也沒有剩餘的鋼筆了;我又向張貴翔借,他的鋼筆墨水也不多了;最後,我不得不向我的”冤家“毛文暉借(說他是”冤家“是因為 我們常鬧小矛盾)我心想:”他一定不會借給我的,唉!“可沒想到他居然把鋼筆大大方方地借給了我。”謝謝。“”不客氣。“ 接過鋼筆,我的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小小的鋼筆,傳遞著愛心。

還有一次,我在校園裡看見每天都要按時關樓門的李爺爺在學校裡撿垃圾。於是,我跑過去問道:”李爺爺,你天天撿垃圾幹咋呀?很髒的!“他看了看我說:”髒是髒了點,可是這麼多的垃圾不僅可以賣錢,而且能夠使校園變得乾淨,這不是一舉兩得嗎?!“多麼樸實的話語!我望著這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甜甜的笑了。

生活中文明的事,也有不文明的事。比如:有人在電話亭上亂帖廣告;有人把泡泡糖粘在公用長椅上;有人說髒話;還有有人亂折花草……我們要向文明的人學習,要勇敢的幫助不文明的人改正。總之,我們要播撒愛心,傳遞文明!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2

青青和小賽既是鄰居,又是好朋友。一次,青青和小賽玩兒起了“踢石子”的遊戲,他們踢著踢著,小石子滾到了路邊的垃圾筒邊上,青青正準備揀起小石子,可一股讓人噁心的臭味兒迎面撲來。

青青就生氣了:“這麼大的垃圾筒在旁邊,這些丟垃圾的人也太沒公德了,竟然懶得把垃圾丟到垃圾筒裡!”

說著,便俯下身去把那一堆奇臭無比的垃圾用自己的小手捧進垃圾筒裡。青青看見小賽站在一旁呆若木雞,就說:“你快想想辦法呀!我們可不能天天來揀垃圾呀!”小賽靈機一動,從書包裡拿出筆和紙,在紙上寫了“文明——只差一步”的字樣。

青青和小賽把這張警示語貼在垃圾筒的“身上”。青青連連稱讚小賽:“你真棒!能想出這麼好的辦法來!這樣,應該不會有人亂丟垃圾了吧!”

路過的行人都停下了腳步,用讚許的目光望著這兩位好學生,青青和小賽的臉紅了,但這種紅絕不是羞愧的紅,而是自豪又羞澀的紅。青青和小賽感覺天更藍了,草更綠了,空氣也像過濾了一遍似的,清新了很多,也沒有臭味兒了。

小賽心想:“老師不經常教育我們:要保護環境,多為環保做貢獻嗎?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3

文明,就是一個人的美德,它可能在你的身邊,只要你仔細觀察,就能找到。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看到了一件很不文明的事件。一個大人買了一件東西,他開啟塑料袋檢視東西時,直接隨手把那個塑料袋扔在地上。我連忙過去撿,結果一個路人過來撿起塑料袋,扔到垃圾箱裡。又對那個人說了幾句話,笑容慈祥,開心地走了,我想一定是說:“下次不要再扔地上了,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家園啊!”之類的話,這時我心裡就想:我一定要向這個主動撿起垃圾的人好好學習,做一個文明的人,講文明話。

文明就是身邊的一點一滴,我們要做一個文明人,開口講文明話,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驛城會因我們的文明而美麗。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

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裡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

我叫李凱,來自*班。

我演講的題目是“告別陋習,豐富校園文化。”

最近,報紙上頻頻報導武漢科大“食堂浪費“現象,已愈演愈烈,以此為鏡,近觀我們的餐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一個同學平均浪費五毛錢,有多少個同學,有多少天,又有多少頓,這個數目能算下去嗎 我曾問過我們食堂的阿姨,我們每頓倒掉的飯菜有九桶左右!同窗們:

站在青春的起跑線上,我們“應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而來!

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知浪費可恥!

不要把浪費當成瀟灑,你揮霍的是一種修養!

也不要把節儉當成尷尬,你培養的是一種美德!

要爭做文明,我們就要從點滴做起,提高愛美意識,豐富校園文化。

可一些人,正以前所未有的決絕態度被判著與他們有著血脈之親的文化傳統,他們不再進行深度思考和理性追問,不再有反思生活意義與考問靈魂的閒暇與平靜,我們要以此為恥,多一份歷史責任感,多一份文化擔當。

我們的大學生應該成為人類大腦的精華,應該成為人們思想感情的寶庫,成為時代良知和智慧的火焰,照亮愚昧和黑暗,驅散迷霧和困惑。

那些於我們校園不相稱的東西應徹底消失!

我們是高雅的一代,應杜絕低俗。

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應蓬勃向上。

我們是文明的一代,應做文明天使!

爭做文明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風度,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品格。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讓我們: 從現在做起,做一個不文明的終結者。

從小事做起,做一個文明的守望者。

少扔一片紙,多創一份美。

少一些粗話,多一點友善。

少一些浪費,多一份美德。

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行動感召行動,使自己成為“真的種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幟,愛的化身。”

做到“人人知榮而為之,個個知恥而不為。”

讓我們的校園 綠化 美化 文化 俯拾皆是

樹香 花香 書香 撲面而來

爭做文明,義不容辭!

建立和諧,勢在必得!

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6

古人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知識水平的外表;可對祖國來說,禮儀卻是生活習慣、品德的反映。

文明禮儀是中國傳統的美德。古代的《孔融讓梨》講述的就是文明禮儀的故事。東漢末年,孔融的父親買了一些梨回家,父親特地選了一個最大的梨給孔融,可孔融卻搖搖頭說:“這個梨應該給哥哥吃,我是最小的,應該吃最小的梨。”父親聽完後十分驚訝,小小年紀的孔融竟然懂得謙讓,這讓父親很欣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應該懂得謙讓,文明禮儀應該從小做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文明禮儀也是無處不在:在公交車上,給別人讓座、撿起一張不起眼的紙屑、不踐踏草坪、隨手關燈、遵守通交規則、見到老師熟人問聲好······都是文明禮儀的表現。在請別人幫忙的時候,加個“請”字,事後說聲“謝謝”,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給別人留下了好印象。

可是,在校園裡,總有些不文明的行為經常出現。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文明需要大家來參與,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來營造,讓我們從我做起,讓文明禮儀伴我行。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7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講文明,除陋習,爭“三好”。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是一個溫文爾雅、謙恭禮讓的文明之邦。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學習首先要學習做人,其次是學習知識、兼學做事。一個人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著他的氣質與素養。只有從小時候做起,做個健康向上的人,將來才能真正做到文明自強、信念如剛。

我們這個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群體,長輩們重智力輕德育,重學習輕良好習慣養成,認為只要學習好,其它皆可拋,忽略了健康文明教育,導致了部分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務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不聽老師教誨,不以勤奮學習、開展學習競賽為榮,卻以奇服異服為時尚,以欺壓大小、滿口髒話、亂扔垃圾為炫耀,以比富鬥勇、盜物爭強、網咖電遊為資本……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與文明學校的要求格格不入,是我們健康成長的大敵。

其實,要想成為一名文明的時代少年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究竟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與現在良好習慣和行為養成密切相關!中央電視臺不是有一個公益廣告嗎?一個晨練的青年,在跑步鍛鍊的途中,幫助小同學拿下了樹上的籃球,把路邊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幫助上坡的老人推三輪車,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樂了別人,高興了自己。許多許多的,都說明了一個道理——愛心能使自己高尚、快樂,能讓別人愉悅、享受;做好事其實是舉手之勞,長期堅持下來,既能塑造健康的品質,如太陽下的花朵,活得“陽光”快樂,學得高尚真實。

同學們,清除陋習同樣不是很難的事。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尊師重教,見了師長主動問好,不講粗話、髒話;遵守校規校紀,按時到校,按時回家,不去網咖,不曠課、不遲到、不早退;要團結友愛,與人為善,互幫互學,不挑撥是非,不打架鬥毆;要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不在課堂上喧譁吵鬧;要養成文明習慣,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要整潔大方,不穿奇裝異服;要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不在亂貼亂畫;要提倡文明上網,自學科技知識,培養科技興趣,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光碟;遵守交通規則,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尊敬長輩,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儉……很小的事兒,不要不好意思去做,做了正體現你素質的提高。

做為一名國小生,不要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要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參與到“講文明,除陋習、爭三好”活動中來,要正確認識自己,挖掘並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培養高尚情操、健康人格,確立向上精神、理想信念、追求目標,在目標的指引下,逐步努力實現”。只要我們循序漸進,沒有做不好的事情,沒有達不到的目標。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從攜手共進中獲得精神愉悅、心靈滿足。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文明之花開滿校園,為把“西校”建成武威的一流名校而努力奮鬥!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8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聯絡到前些日子法國時尚大牌店由於部分中國遊客大聲喧譁影響其他顧客購物而不歡迎中國遊客,十一期間天安門廣場日清理垃圾量達2噸,廣州地鐵為搶坐血戰,武漢航班旅客為拿行李群毆……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而在我們同學身上也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有時會見到廢紙屑、食品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粗話等。文明習慣的養成,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會是良好而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建出優良的學習氛圍。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

中華民族是世界公認的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是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繼承傳統、倡導文明、講究禮儀、樹立新風,是美麗和諧寧靜校園建設的需要,也是一個人有氣質、有素養、有道德、守規範、成為高尚的人的需要。做人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尊重能寬容,講平等,善體諒的人,更崇尚講文明,懂禮儀之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請讓我們每一個人管住自己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杭十四中處處盛開。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19

荀子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大概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去學習禮儀就沒有辦法在社會中立足,如果一個人缺少了禮貌,禮節那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成。古人在幾千年前就教導我們,作事做人都要講求禮貌,禮節,如果你不去這樣做就有可能一事無成。

中國呢是一個擁有著幾千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化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了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

一、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二、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三、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四、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援,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五、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1.關注發展發展是第一要義,學生的發展是和諧校園的主要議題,主要任務,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是學生髮展的基礎。作為學生,既要關心自己的發展,還要關心學校、學院各方面的發展;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2.要注意處理好校園內各種人際關係:要注意處理好同學關係,師生關係,舍友關係、老鄉關係,朋友關係、戀人關係,上下級關係等等。

3.要注意嚴守校規校紀:校規校紀是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的最低要求和基本保障,凡違犯校規校紀事件,將勢必影響學校相關工作的正常開展,當事人將受到相關處罰。不僅影響自己的發展,也勢必影響校園的和諧。

4.注意愛護校園環境中的一草一木的:要愛護公共財物,愛護環境衛生,尊重別人的勞動,要養成文明行為習慣,追求真善美,反對黃賭毒,積極創造美,展示美,傳播美;讓校園成為一個充滿愛心的場所。

5.要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大學生,作為國家和家庭的被供養者,社會財富的消費者,一方面自己要注意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慣,平時注意節約一粒糧食、一滴水、一度電等,另一方面,要積極倡導社會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迴圈經濟、綠色經濟,為自己、集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我們相信!我們可以!

我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能從生活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努力改善自身的行為規範,做一個懂文明、知禮儀的大學生,為建設和諧文明的校園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麼,我們學校這個大家庭也會越來越和睦、彼此相處也會越來越融洽,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會更加的美好!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20

說起我的家鄉——巍山,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在這裡,有連綿的高山,有幽靜的古城,人們都說巍山——山美、水美、城也美,但我認為,這座小城裡居民們的心靈更美。

大家都知巍山文化根基深遠,這一點也不錯,而且,居民們都文明禮貌,呈現出一派和諧融洽、安居樂業的景象,最近,又掀起了“爭做文明公民”的熱潮,我在活動中發現——文明就在身邊。

在活動開展第一天,大夥兒都忙開了。有的在市場上分發自制的環保布袋,並告訴人們塑料袋的危害,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改用環保袋;有的四處分發宣傳標語,“文明公民標準”紛紛發散到群眾手中;還有的在草坪、花壇、水龍頭、電燈座等地豎起了宣傳牌,提醒人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而我呢,心有所動,卻不知道要做什麼。

第二天,我驚奇地發現,我家附近一條大河邊的垃圾沒有了,反而多了一個小坑和一棵小樹苗,那嫩綠的葉子在風中搖擺,閃耀著生命的光彩。

第三天的下午,河邊的樹苗又多了幾棵,土坑又多了幾個。接著,每天下午,樹苗都會多出一兩棵,沿著大河上游一直往下游栽種下去,土坑也隨著一個個增多。

一天下午,我又去大河邊看,正巧遇到一群小孩在挖坑種樹,我一看那些小孩像是才國小一年級,用兩隻小手一點一點地刨坑,一棵一棵地插苗。此時,我百感交集,一年級的小朋友都在挖坑種樹、美化家園,而我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我配做一個巍山人嗎?這時,我下了決心:做一個文明的巍山人!第二天,河邊的樹苗又多了一棵,那就是我栽種的,我想了想,在樹旁立了一塊木牌,牌子上端端正正幾個大字——“做一個文明的巍山人!”格外醒目,相信能引起人們的強烈反響。

巍山的古城裡,巍山的居民在悠悠地走;巍山的山林裡,巍山的居民在悠悠地走;巍山的溪流邊,巍山的居民在悠悠地走;巍山居民的心靈裡,“做一個文明的巍山人”在深深地紮根。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21

同學們: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係。

作為具有50__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物件。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遊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裡,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視窗單位,視窗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麼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22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榮幸能在這裡和大家交流一下孩子的禮儀教育,禮儀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可見,禮儀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應該從小培養,幼兒時期文明禮儀培養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求孩子具體要懂得多少禮儀知識和做到多少禮儀行為,而是培養他遵循文明禮儀的習慣。孩子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我們大多數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卻都忽略了這個問題,等到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會想到沒有教育好孩子,幼兒園正好為我們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那麼我們家長應該做的就是配合幼兒園,來把禮儀教育做的更好。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一:家長是孩子的模仿物件和榜樣

孩子除了上幼兒園,每天與家長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家長的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因為現在的時期孩子的模仿性是最強的時期。例如:這幾個周幼兒園發給孩子的就餐禮儀,生活禮儀等等,其實上面的每一條都是我們家長知道的,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次,所以趁著這次機會,我陪著孩子一塊兒把每一項禮儀每天都邊說邊做,不但讓她複習了禮儀知識,我們大人也真正的規範了自己的行為,這樣就比我們家長自己不做專門讓孩子自己做效果好很多。

二、對孩子不當言行應及時糾正

有時候孩子的言行欠妥,他本身並不知道,如不及時予以糾正,他下次還會如此。例如有一次我帶孩子去一家店買東西,她著急出去玩兒,於是開門後也不管門怎麼樣了,手一鬆門“轟”的一聲關上了,當時我就把孩子叫了回來,告訴他這樣做很不禮貌,也容易把人家的店門給損壞了,告訴她以後應該開門後手扶門輕輕的關上,並讓他對店員阿姨說了對不起。這樣下次再開門他就會記住應該怎樣關門。孩子每一個錯誤,家長都應該明確的指出來,這樣孩子才知道自己錯在那裡,她也知道以後應該怎樣做。比孩子犯了錯誤,你批評一頓,打罵一次有效的多。有時候不方便當場糾正的,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糾正,這樣才能最有效的幫孩子糾正言行的不妥。

三、培養孩子文明禮儀的習慣不能急於求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一種習慣,不是一下子、一句話就能形成的,要慢慢的培養孩子文明禮儀的自覺性。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培養他的習慣,習慣成自然。如果孩子做得好,應該及時表揚,我個人相信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家長應該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讓孩子形成良性的迴圈。如果一次孩子做不好就又批評又打罵,那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和牴觸心裡,所以下次他還會犯錯,或者他怕犯錯而更加小心,卻更錯,這樣就形成了惡性迴圈,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培養孩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往小處說,目前能夠使孩子交際能力更強、學習更順利,往大處講,將來能夠減少他要做出一番事業時遇到的人為阻力。以上的孩子禮儀教育方面的認識未必正確,當作交流,歡迎指正。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2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文明是一盞燈,照亮人們的心;文明是一本書,讓人們學會文明待人;文明是一粒種子,深深的紮根在我們心中。其實,文明無所不在,只要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文明就在你我身邊。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出去玩。公交車上擠滿了人,沒有一個空座位。這時候上來一位大概有七十歲的老奶奶,她滿頭的白髮,臉上佈滿了皺紋,拄著柺杖的身體走起路來顫顫巍巍,但這些不足以掩蓋她慈祥的笑容。

老奶奶上車後,站到我身邊。她拉著頭上的拉手,另一隻手扶著我的座位。我沒有在意,只是呆呆地看著車外。

過了一段時間車停了,這時起來一位青年人,她對著老奶奶說:“老大娘,您坐在這裡吧。”老奶奶說:“你坐吧,你上了一天班,肯定累了。”“我沒事,還有一站我就下車了,還是您坐吧。”青年人說。老奶奶見青年人這麼堅定,點點頭答應了。青年人把老奶奶扶到座位上,等老奶奶坐下後,自己扶著把手站著。

我看到以後,羞愧地低下了頭,心想:“我為什麼沒位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就在我的旁邊,我真是太不文明瞭。青年人的行為值得我學習,我以後也會為老人讓座。

文明就像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少一些。一個座位,對老人來說,是一種愛護;一句話,對別人來說,是一種體諒;一件事,對我來說,是一份教育。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24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做個文明之人》。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裡最重要的事,它比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謝謝大家!

於講文明的演講稿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講文明,懂禮貌》。

談吐舉止,簡單說,就是人們相互交往中的語言與行為。

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中,馬上可以憑直覺判斷出他的修養、素質,以及他性格特點中的某個側面。語調深沉,條理分明,言語準確、有分寸,不難看出這是個精明能幹、頭腦清醒的人;言辭幽默,一語破的,足以察覺此人思想深刻,且有超人的智慧;步伐堅定,透出他十足的自信;東張西望,步履輕浮,臉上似笑非笑,一副玩世不恭之態;眼盯著地,小步地挪走,表露出他的自卑與懦弱……

談吐舉止可以說是人的外殼,它有美醜之分,雅俗之別。那麼,什麼樣的談吐舉止才是美好而文雅的呢?我的回答是:真誠和自然。

一切美的言行皆出自“真”,美的談吐首先應該是真誠的。違心、虛假的“禮貌用語”,並非禮貌;一個偽君子的彬彬有禮,只能讓人感到不舒服,沒有半點兒美可言。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優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讓你一生都將受用不盡,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優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美。讓我們每個人都做一個講文明,守禮儀的新世紀新青年吧!

只要我們每個人跨出文明的一小步,相信社會會變的越來越好。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文明之花處處盛開。同學們,讓我們全校上下都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25

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壯大,這對我們青少年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讓文明文化進班級、進教室、進寢室,努力佔據學生的心靈,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校園做起,建設文明九江。

針對這個號召,我有如下建議:

1、"十一國慶"前夕,舉辦以"燃燒的青春"為主題的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有團的知識學習宣傳及開展徵文評比、向希望工程捐獻課桌椅活動、自制服裝秀、網頁設計大賽、校徽徵集活動等,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展示才智的空間和舞臺,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2、以建立"衛生寢室"、"文明寢室"、"高雅文化進寢室"系列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宿舍的文化建設。各寢室做到每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每月評選衛生寢室之星,在《學生工作簡報》上公佈;每個月評選和表彰"文明寢室"、"優秀寢室長"、"優秀樓長";

3、團委、宿管科辦《學生之家》之類的小報,以寢室為單位免費發行,反映學生心聲。

4、班幹部成立學生團員服務站,以為學生服務為宗旨,喊出了"有困難找幹部"的口號,每天課外活動和節假日安排班幹部和入團積極分子值班,負責接待有困難的學生或直接幫助解決難題;

5、舉辦各類棋類比賽、安全知識講座、呼啦圈比賽、拔河比賽、疊被子比賽和校園吉尼斯大獎賽等活動,使校園內外一年四季洋溢著健康文明、團結友愛的良好氣氛。

我呼籲大家:同飲九江水,共建文明城,同是九江人,做文明學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26

今天,我看到一幅漫畫,這幅漫畫使我思緒萬千。

漫畫是這樣的:有一天,小紅和小張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聞到一股噁心的臭味。小紅和小張趕緊跑開,可臭味讓小紅和小張都很難受。小紅看了一下四周,看見一個垃圾桶旁全都是垃圾,就跑過去,將垃圾全都撿進垃圾桶。小紅撿完垃圾,心裡還是不高興,她和小張說:“要是還有人亂丟垃圾怎麼辦呀?”小張機靈一動,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在地上寫了起來。寫完後,他將宣傳語粘在垃圾桶上,小紅看了,豎起大拇指誇小張真聰明。之後,小紅和小張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看完這幅圖畫後,讓我想起了許多人不文明的事,比如:有些人有飯館裡,在地上隨地吐痰,嚴重影響人們的食慾;有些人在地上隨地大小便,汙染了空氣,破壞了環境;有些人隨意踩踏花草,破壞了景點,在出去遊玩的公物上隨意亂刻亂畫,還在地上亂丟果皮紙屑;還有一些在遊人們觀賞的湖泊上亂丟垃圾,給湖水裡的魚兒造成了多大的危害;有些人在公共場所吸菸,給大家的健康帶來了危害,甚至在車上抽菸,這是種多麼危險的行為;還有人在海邊游泳,將廢棄物隨處亂扔,使得海底居民四處逃竄,因為它們不喜歡骯髒的家。

是啊!有時只需一步,我們就可以把垃圾穩穩妥妥地扔進垃圾桶;有時只需要一份謙讓,就會減少一些爭吵;有時只需要一句“對不起”,就可以減少一些矛盾……

人人需要文明城市,城市需要人人文明。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27

在校園裡有些學生在樓道上跑跳嬉戲,打鬧喧譁,雖經學生會和老師多次提醒也未見成效。其實,類似的情況之前就曾多次發生過,比如去飯堂時跑步、自習課隨意討論問題、宿舍內亂吼亂叫等,儘管學校常規已作了明文規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總是收效不明顯,或是經提醒有好轉,過一段時間又恢復原態。這是為什麼呢?究其根源,我認為,主要在於同學們沒有真正從內心認識到文明素養的重要性。的確,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生活的大環境裡,隨地吐痰、出口髒話、擅闖紅燈等不文明的行為屢見不鮮;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語和舉止的人已經日漸稀少。但是作為我們國華的學生,將來要成為社會的精英人才,我們就不能隨波逐流,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文明禮儀這個話題。

什麼是文明禮儀?簡單地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行為禮儀是外在的表現,而思想修養才是真正的核心,它不僅反應個人素質教養,也能體現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中華民族素來是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三顧茅廬、張良拜師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在現在的社會中,隨著科技文化的發展,國家經濟的騰飛,我們更加要講文明懂禮貌。提高文明素養,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我們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

文明禮儀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乘車讓座是文明禮儀,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禮儀,愛護公共財產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之中。曾看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位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科學家回答道:“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與人交流注視對方,上課發言清晰洪亮、開關門時輕聲慢步、儀態表情落落大方等等。總之,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文明禮儀貫穿於我們的一舉一動之中!

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而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對外交流的廣泛化,我們要想立於世界之林,就必須提高我們民族的文明素養。《北京晨報》曾報道說,有一個200多人的中國旅遊團去泰國,飛機上三次用中文廣播,呼籲中國乘客不要把飛機上的耳機、毛毯和餐具帶下飛機。令人尷尬的是,下飛機時還是有中國遊客把餐具偷偷藏起來,最後被發現不得不交給乘務員。“中國人走到哪裡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國外,有許多公共場所都特別用漢語赫然寫著“請勿大聲喧譁!”等字樣,用以提醒中國遊客。中國公民在境外的種種不文明表現,使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損害。相反,我們周邊的國家及地區在這方面卻做得比我們好,去年暑假,我有幸去日本參觀學習,一下飛機,就受到微笑與鞠躬的禮遇,讓我立即感到了不同國度的文明氛圍。在乘坐新幹線的時候,也頗有感觸,只見列車上的乘警在車廂內巡查時鞠一個躬,後退一步,又鞠一個躬,後退一步,這樣反覆直至退出那節車廂為止,神情十分嚴肅謙恭,絲毫不像中國的警察那樣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不僅日本,我們周邊的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也非常注重文明禮儀,而這些禮儀有許多就是從中國大陸傳承過去的,今天,作為文明禮儀的發源地的中國人,難道我們不應為此感到汗顏嗎?中國要走向世界,就必須重視國民的素質修養,塑造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美好形象。

“國家榮辱,匹夫有責”,做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有責任做中華文明的傳承者,用“謙謙君子”“大家閨秀”的標準要求自己,巨集揚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行動去感染身邊的人,用我們的真誠去打動他人的心。寒假即將來臨,同學們就將踏上回家的旅程,希望你們一路留下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有我們國華學子的文明素養和儒雅風度。謝謝!

學生關於講文明的演講稿 篇28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是x班的。

中國,自古以來就認為自己是禮儀之邦,但現在人們所做的卻早已與其不符。禮儀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禮儀是協調人際關係的基礎。人際關係具有互動性。這種互動性表現為思想和行為的互動過程。比如,當你走路時妨礙了對方,你表示歉意後,對方還之你以友好的微笑;當你遭遇天災人禍時,朋友會伸出友誼之手援助你。再比如,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原諒、互相謙讓等等。其次,禮儀也是人際關係的尺度。人們常以“遠”“近”“親”“疏”來形容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程度。

文明是自身道德的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文明禮儀之上。倘若一個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也不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

文明就像一陣風,輕輕地吹走那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文明更像一堵牆,擋住罵人的嘴打人的手;文明還是一個垃圾桶,把一切危害健康、汙染環境的陋習通通掃除,是啊,文明就是一個天使,她飛到哪,就會把幸福、快樂、平安傳播到哪。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