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員工勵志演講稿3篇

欄目: 勵志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51W
本文目錄員工勵志演講稿員工勵志演講稿範文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範文

【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

員工勵志演講稿3篇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有付出以後才能有回報,所以人一定要勤奮。那麼人應該怎樣付出,付出在哪裡?這一點很重要,勤奮的道理也一樣。所謂走捷徑或找機會就是講這個道理。因為一個人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腦力也有限。老天爺是公平的,對每個人的時間也是一樣的,你用在什麼地方,或一段時間內在什麼地方付出,回報就會出現在那裡。

第一,要專心做一件事。由於人的時間、精力、腦力有限,老天對每一個人的時間是公平的,一天24小時大家都一樣。所以當你在一生或一段時間內選擇一、二個目標時,就應該把所有時間、精力、腦力用在這方面。社會上有一些專才或專家,他們連一般的生活常識也不清楚,但他們對某些專業方面比一般人都在行。這就是因為他節約了其他付出的時間,專心做一、二件事,他們在這一、二個方面花的時間比其他人多得多,所以成功了,在這方面有了比人家更多的回報,這也是一種捷徑。我看到一些人,當你在談論或與他講一些與他無關的話題時候,他的臉上沒有一點反映,也不接一句話,好象根本沒有聽見,這種人很知道節約時間、精力和腦力,少與他人討論沒有意義的事情也是一種節約,這種人很能夠成為成功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階段專心做一件事,其他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完成以後再設定一個新目標。

第二,金塔原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最終結果是少數人贏了多數人,冠軍只有一個,金塔永遠是上面少下面多。股市也流行一句話,“一人贏,二人平,七人輸”;做生意也是這樣,少數人賺了多數人的錢。那麼,在商場上就出現一個奇怪現象,當多數人做同一件事,或想同一件事的時候,他們往往成為輸家,其實他們做的、想的都不錯,錯在他們成為金塔的多數面,市場經濟的規律就是物以稀為貴。當人們可以大量生產名牌汽車以後,你用手工生產一臺1XX年前的老爺車肯定比名牌汽車要賣得貴。發財致富是人人的夢想,不過只有那些不斷製造新產品、設計新服務的人,才能成為新一代的富人,所以現在流行的“反向思維”、“眾人皆醉我獨醒”等等都是講這個道理。運用金塔原理也可能是一種捷徑,當多數人做同一件事,哪怕他們是對的,你也反做;當多數人想同一件事,哪怕他們有道理,你也反想;當多數人舉手贊成某一件事,哪怕他們符合常理,你應考慮反對。但是這種思維方式儘可能用在商場,因為如果在生活和社會中採用,你會很痛苦,你會與大家不能相處。何必呢,人也應該放棄一些非原則的東西,隨大流而生活,有得應該有失,關鍵你要什麼。

第三,機會第一。帶著中國走進富裕的鄧小平曾經不斷地提出機遇理論,不斷要求中國人抓住機遇,在他眼裡,機遇比什麼都重要。當我們不斷與外國人交往以後,又發現他們講機會比講錢講得多,機會在他們眼裡也比什麼都重要。在我們生活工作環境中,有些人很有才幹,但是就是沒有給他們發揮的機會,沒有給他們合適的崗位,有人稱這是命運,又有人說這是機會。可見機會確實比什麼都重要。首先機會比水平更重要。許多人一生都在學習,讀了大學讀研究生,讀了研究生再讀博士,這些人水平和專業素質確實很高,但是一生沒有機會,沒有一個發揮水平的機會。其實機會也很公平,人人都有過機會,但是許多人錯過機會,沒有抓住機會。就拿數數來說,一般人只會順著數數,從一數到十。如果其中四和八暫時沒有,他們就數不下去,只會等待,等出現四再數五,數出現八再數九,最後結果是數十。只有少數人會跳躍數數,在沒有四和八在情況下,繼續數到九,等四和八出現後加進去,結果是十。這種思維方式的人很少,多數人會等待條件都具備以後再去做某件事情,去爭取機會,這樣往往會失去機會,因為機會不會等你,機會往往一閃而過,許多人就錯過了機會。找機會和等機會。除了那些錯過機會的人以外,好有二種人:一種是等待並且能夠抓住機會的人,還有一種就是找機會、搶機會、創造機會的人。前一種人也是高手,他們懂得機會,善於等待機會,以靜制動。在動物世界中,就是狼和老鷹,這種動物不會沖沖殺殺,它們在高處觀望,等待機會。特別是狼,它與狗還不同,狼在高處不斷在原地走動,鍛鍊筋骨、鍛鍊腦子、鍛鍊水平,一旦機會來了,他們就能夠發揮。而狗不是這樣。另外一種人是找機會、搶機會、創造機會的人,他們的機會往往比前一種人多,但是也可能錯過好機會,同時付出的代價也大。權衡利弊,因人而言。如果你一直很幸運,也可以做等待機會者,但是不能出現失誤,否則就成為第一種人,因為機會不會很多。你要想清楚,機會來了,你會不會因為那天身體不好、情緒不好、其他不好等等,或者因為面子、環境等原因錯過機會?因為人的機會不是很多,特別是大機會。否則,你還是用你自己的勤勞去找機會,用你的勇氣去搶機會,用你的智慧去創造機會。其實在人的一生中,對一些大的事情,大的問題應該做找機會、搶機會、創造機會的人,特別是關鍵時刻,其他事情可以做等機會者,如做生意、買賣股票等等,這種機會很多,不用天天去找機會。但是選擇你的工作崗位、選擇你的配偶、選擇你的生活環境等大事情上,應該做一個找機會、搶機會、創造機會的人,因為這三件事都可能改變你的一生和命運。機會來時要用足。機會不可能總是給你一個人,所謂風水輪流轉是有道理的。炒股票是這樣、打牌也是這樣、人的機會也是這樣,高手會運用這個道理。牌運不好的時候就壓小錢,牌運轉好時候就壓大錢,好運來時會連續一段時間。人的機會也是這樣,機會來的時候會連續一段時間。這個時候你應該用足,不能休息浪費,這就是抓住的道理。

第四,跟著成功者走。跟著人家走要比自己探索更省力,這也叫走捷徑。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跟著成功者走,這樣就少走彎路,這叫貴人指路。但是不同的人,優點和特長不一樣,人的運氣也不一樣。有些人官運好,他的優勢會做官。如果你想做官,那麼你就跟著他,向他學習,你也會成功。有些人財運好,很會賺錢,如果你想賺錢,那麼你就跟著他,向他學習,你也會成功。有些人讀書好,你如果能夠跟著他,你的成績也會好。根據這一條道理,你可以走捷徑。你想抄股票,就跟著抄股票成功者買賣股票,他雖然也會輸,但是總體是賺錢的。你想做生意,你就跟著做生意成功者。但是一定要記住二條,先要觀察誰是成功者,不是一次二次的成功,也不是樣樣東西都成功。還有就是要堅持跟著成功者,不是跟一段,如果跟一段有可能正好遇到他失敗。當然如果你能夠避免他的失敗,你就是一個更成功者。

第五,腳勤不如手勤,手勤不如口勤,口勤不如耳勤,耳勤不如眼勤,眼勤不如腦子勤,腦子勤最重要。在這世界上確有些看似不合理的地方,有些人一生拼搏、一生勤奮,就是回報很少;而有些人座座辦公室,接接電話,吃吃飯能賺大錢,於是有人稱它為命。“三分命,七分拼搏”命確實在,但同樣拼搏,拼搏方式卻不同。勞力者跑來跑去,白辛苦、白忙,我們說因為跑不到點子上。手勤的人能有一技之長,比白跑要好一點。會問會學的人,比盲目動手的更好,可以學人家一技之長。但是生活中有本事的人往往不肯把本事交給你,要付學費。有一句話叫聽話聽音。所以會聽音比問更重要。在人類事物中,觀察的功能又比聽更廣泛,習慣觀察的人一般來講,肯定是一個成功者,而且是成功最低,效果最好的學習者。然而所有這一切都不如自己動腦子,腦子勤,比一般人腦。以前有一句話,講勞心者治人,講勞力者治於人,或許也是講這個道理。其實勞心者比勞力者更辛苦,勞心者時時要付出,沒有上班時間的限制,特別在競爭壓力很大的今天。而勞力者就是上班時間付出。同樣拿踢足球來說,用腳踢足球的人與用眼睛踢足球的人不一樣,要腦踢足球和用心踢足球的也不一樣,當然結果也不一樣。用眼睛看東西只能看到一面或二面,用腦子看東西就能夠看到六面,上下左右前後。同樣用腦子,有人只有想一步二步,有人能夠想五步六步,而且能夠成為習慣。所以一個成功者的習慣就是在開口問的時候,先用自己的腦子想一想,自己有了答案以後再問,問人僅僅是與人家確定一下,頭腦長在自己的肩膀上,而不是人家的肩膀上。

第六,挫折是財富,失敗是機會。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就更少,因為人人討厭挫折和失敗。在角鬥場上,那些打不倒的人是真正的勇士,他們一直戰到死,很厲害,使人看到害怕,所以他們成功的機會比人家多。同樣在商場上那些打不倒的人也是最能夠成功,一次又一次經歷失敗和困難,但是還是打不倒,這種人很厲害,總有一天會成功,老天很公平,總會給他們機會。美國人具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創業失敗後還不斷嘗試,這是美國經濟動力的源泉。在80年代,他們的學生--- 日本在經濟上超過了美國,把美國許多大的樓房和公司全買下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講要把美國的自由女神披上日本人的合服,但是美國人沒有講什麼賣國主義,抵制日貨,而是拼命發展高科技,最後又把老大拿回來,再用更低的價格從日本人手裡把那些樓房和公司全買回來。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企業文化如果在失敗和挫折時候,不去講理由、不講人家的不是、不埋怨天和地,而是埋頭去奮鬥,那麼這個人、國家和企業就是成功者。在天地之間,沒有人、沒有做什麼事情不會遇到失敗和挫折。哪個偉大人物沒有經過失敗和挫折,幾起幾落?哪個富翁沒有經過失敗和挫折?所以成功者把失敗和挫折作為是汽車必須經過的車站,在達到終點站之前必須經過失敗和挫折的車站。勇敢者把挫折當成財富,失敗當作機會,他們認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有挫折和失敗的經歷,這些經歷不是你想要有就有,所以早些、多些、大些經歷挫折和失敗,就可以早些、多些、大些獲得成功,不要到年紀大了、老了再經歷挫折和失敗,精力和能力就不夠。所以成功者應該經常要講一句話:沒有人能夠打敗你,只有你自己,失敗是暫時的,除非你放棄,否則你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成功。

員工勵志演講稿範文員工勵志演講稿(2) | 返回目錄

體驗決定深度,知識決定廣度。你的人生是什麼呢?

我有個有趣的觀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歲的白領,40歲以上的員工很少,二三十歲的外企員工是意氣風發的,但外企公司40歲附近的經理人是很尷尬的。我見過的40歲附近的外企經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後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說,唐駿。外企員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並非個人的成功,西門子的確比國美大,但並不代表西門子中國經理比國美的老闆強,甚至可以說差得很遠。而進外企的人往往並不能很早理解這一點,把自己的成功90%歸功於自己的能力,實際上,外企公司隨便換個中國區總經理並不會給業績帶來什麼了不起的影響。好了問題來了,當這些經理人40多歲了,他們的薪資要求變得很高,而他們的才能其實又不是那麼出眾,作為外企公司的老闆,你會怎麼選擇?有的是隻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強幹精力充沛的年輕人,有的是,為什麼還要用你?

從上面這個例子,其實可以看到我們的工作軌跡,二三十歲的時候,生活的壓力還比較小,身體還比較好,上面的父母身體還好,下面又沒有孩子,不用還房貸,也沒有孩子要上大學,當個外企小白領還是很光鮮的,掙得不多也夠花了。但是人終歸要結婚生子,終歸會老,到了40歲,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藥,要有人看護,自己要還房貸,要過基本體面的生活,要養小孩……那個時候需要掙多少錢才夠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遠一點,一時的誰高誰低並不能說明什麼。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不太贊成過於關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沒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這在剛剛出校園的學生中間是很常見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 35年,這好比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和真正的馬拉松比賽不同的是,這次比賽沒有職業選手,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要知到,有很多人甚至堅持不到終點,大多數人最後是走到終點的,只有少數人是跑過終點的,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去搶領先的位置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剛進社會的時候如果進500強公司,大概能拿到3k -6k/月的工資,有些特別技術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問題是,5年以後拿多少?估計5k-10k了不起了。起點雖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後面的年輕人追趕的壓力越來越大。

我前兩天問我的一個銷售,你會的這些東西一個新人2年就都學會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卻只是你的一半,到時候,你怎麼辦?

職業生涯就像一場體育比賽,有初賽、複賽、決賽。初賽的時候大家都剛剛進社會,大多數都是實力一般的人,這時候努力一點認真一點很快就能讓人脫穎而出,於是有的人二十多歲做了經理,有的人遲些也終於贏得了初賽,三十多歲成了經理。然後是複賽,能參加複賽的都是贏得初賽的,每個人都有些能耐,在聰明才智上都不成問題,這個時候再想要勝出就不那麼容易了,單靠一點點努力和認真還不夠,要有很強的堅忍精神,要懂得靠團隊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長遠的眼光……

看上去贏得複賽並不容易,但,還不是那麼難。因為這個世界的規律就是給人一點成功的同時讓人驕傲自滿,剛剛贏得初賽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贏得的僅僅是初賽,有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大多數人都會驕傲自滿起來,認為自己已經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學習了,他們會認為之所以不能再進一步已經不是自己的原因了。雖然他們仍然不好對付,但是他們沒有耐性,沒有容人的度量,更沒有清晰長遠的目光。就像一隻憤怒的鬥牛,雖然猛烈,最終是會敗的,而贏得複賽的人則象鬥牛士一樣,不急不躁,跟隨著自己的節拍,慢慢耗盡對手的耐心和體力。贏得了複賽以後,大約已經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職業經理人了,當上了中小公司的總經理,大公司的副總經理,主管著每年幾千萬乃至幾億的生意。

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範文員工勵志演講稿(3) | 返回目錄

大家還記不記得意見箱裡的第一封建議是什麼嗎?我覺得導致這個建議最終流產的因素很多,可能是因為那段時間我們的表現確實不太好,也可能是市場不夠景氣,或者這個建議只是大家的一種期望,大家也並沒有當真。而現在,這個期望居然真的來了,說真的,很讓人高興,畢竟很多人已經忘記了這個事。既然來了,我們就好好開心一下,當然,我們可以用鼓掌方式來慶祝一下。還是那句話:只要我們做的夠好,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有誰不信的話,可以來試試。

而我覺得自己就是這麼一個例子:我很喜歡和老員工一起聊工作,因為總能在老員工的身上獲得一些見識,特別是萍姐,我很喜歡聽她講那些與地理旅遊有關的事,所以常常問她一些與地理旅遊有關的問題,並且搞笑的是我的問題大多看起來都是那種很讓我這個人顯得極度無知,或者說是可笑的問題,並且聽了過後我又常常忘記,可能還是要多親自走走那些地方才能真正記住。因為xx在xx算是很有資歷的一名員工,所以那段時間總愛和她聊一些關於工作,關於生活上的事。我還清晰的記得,我和她聊過關於個人發展的事情。後來王婷也和萍姐也聊到了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和我,還有xx一樣,在人生中都要面臨這樣的問題,畢竟我們大多都是90後,可能更看重個人的發展。

很高興,如今我做到了,這並不能算成功,可能用進步一詞更為合適。要知道,在一個並不那麼感興趣的行業中,卻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這真的應該值得慶幸。我對我現在的崗位很滿意,因為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有人可能想知道我是怎樣獲得這一步階梯的,是不是用了某種“卑鄙手段”,當然,在這卑鄙手段四個上面要加上引號。而我想說的是:在認真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思考和創新。其實我們和公司一樣,包括那些世界500強,如果沒有思考和創新,那就一定沒有進步。

如果老闆給了我們一個崗位,而我們只是把這個崗位該做的做好,該管的管好,那自己可能會長時間的在原地踏步或者進步空間很小,我們必須要有創新或者展現出自己比別人優秀的某種能力,這樣才能加快我們自己的步伐。雖然機遇很重要,但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去抓住這個機遇,或者說沒有準備好去住住這個機遇,那我們還是將在原地踏步。所以我的工作理念是:在做好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思考與創新。當然,這只是自己的一些觀點。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

在這段工作期間,我同樣犯了很多錯,包括一些在別人眼裡看起來是那種很低階錯誤,但我還是犯了,同時我也間接感受到了別人對我的批評或者不滿。即使是這樣,我還是很相信自己,並且因此更加堅信自己是可以做的更好。如果問我收穫最大的是什麼,我的回答是:自信。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當中,對於我來說更多的是學習,不管我是否能做好這個崗位,但我努力過了,即使沒做好,留下了什麼遺憾,也總比沒去做過而感到後悔要好的多。在以前我一直都很羨慕xx,因為他有忠實的顧客,在那個時候我就下定決心,我也要擁有這樣的忠實顧客,而如今,我想我已經做到了。就像xx一樣,他能自學設計,不管這是工作需要,還是他本來就很喜歡,這對於他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事,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xx的思維邏輯有問題,但我並沒有這樣認為過,反而他是我在xx最欣賞的人,在我看來他是一個思想極為豐富的人。說這些並不是希望大家學習他什麼,而是希望大家都能用心去和每一個同事相處,用心去感受每一個同事。那句話說的真的很好:記住一個人的好,往往比記住一個人的壞要好的多。

有人問我的工作職能究竟是什麼?而我的回答是:因為公司有這樣的戰略需要,所以由我來承擔一些相應的事務,我的定位主要是在部門與部門之間或者同事與同事之間作為一種溝通的橋樑(雖然這個定位有些含糊,但卻是xx所面臨的一大問題,我媽前幾天給我講了一個事,他說:在工作中,不是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領情,不要在工作中太過善良,在那次談話中,我還反駁了我媽,我說:你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勢利,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只要我覺得我是用真心在對他好,那他一定能感受到,後來我發現我錯了,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畢竟有些人會太過敏感,這樣下來就會把你對他的好當做一種批評,甚至嘲笑。在上次的培訓課上,老師說的很對,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最不能否定的東西就是自己。在xx,我從來沒有害過誰,即使被別人誤解,我也只是一笑而過,畢竟很多事不是我一個人所能做完的,自己的路還是需要靠自己來走),然後再負責一些公司的整體事務(包括協助各部門的培訓工作,組織活動,寫一些公司檔案和處理一些瑣碎的事等等),在這期間我需要去發現公司每個部門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後一個一個解決掉,並且想辦法加大各部門的執行力度,不管這種力度給大家帶了什麼不便之處,但回頭看來,公司總體是在往好的方面發展。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同樣會把自己的理念融入xx,盡力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一切。我在xx一直留給自己一句話:希望因為有我的存在,xx能有那麼一點點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