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勤儉節約我能行演講稿

欄目: 勵志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83W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物質生活不富裕的過去,需要勤儉節約;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也不能丟掉勤儉節約的品質。下面我們來看看勤儉節約我能行演講稿,歡迎閱讀借鑑。

勤儉節約我能行演講稿

勤儉節約我能行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列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會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穿了20xx年,補了73次。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水果、魚、肉。上世紀60年代,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結束,他留大家吃中午飯,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吃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人們作出了表率。那麼,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毛澤東一樣勤儉節約呢!

節約要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日常生活中時刻謹記勤儉、節約。如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糧食,要將衣、食、住、行等方面製為節用之法。不奢侈,奢侈就是浪費。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多少年來,在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時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都作為一種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傳統美德、提到倡導,保持和發揚。這也是我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重要因素。

是啊!艱苦樸素的生活雖然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裡節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渡過難關;富足時將華奢侈,困難時將難以生存,所以說勤儉節約這一美德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勤儉節約我能行

在生活中,吃零食、小吃……似乎已經成了同學們的“習慣”,沒擰緊水龍頭、白天開電燈等在同學們眼中也不算什麼大事。可是你們的父母的錢財與國家的資源都要因此而受到“威脅”。勤儉節約在我們的眼中永遠像一粒米、一棵草,那麼不起眼,不值得去想……

勤儉節約是什麼?雖然一直把這個詞掛在嘴邊,但是你們真的做過勤儉節約的事嗎?你們真的理解了這個詞嗎?讓我們先來說說錢物吧!

父母的錢都來之不易,有打工的,也有的是日夜奔波到客戶家裡推銷產品的、出差到好幾個月才回一次家的……而因為你的貪吃、貪玩,這些血汗錢都被一點一滴的“吞噬”,而父母的生活也得因為你而變得艱難,哪怕你的家境多麼富裕,因為你的隨意揮霍,這些錢財總會花光的。所以,我們要將那些買零食、買遊戲卡、玩具的錢攢起來。一天、兩天、三天……你總會攢到很多錢的:十元、一百元甚至一千元!你會變成一個“小富翁”!小時候的成功,會對你未來的事業很有幫助,錢物上的節約,請千萬要記住哦!

再來說說資源吧。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使用的資源也不斷的增多,資源也更加短缺。我們在生活中洗手完水龍頭有擰緊嗎?我們出門了有把空調還一直開著嗎?仔細想想,我們肯定有過這樣的事兒,你、我、他,應該都有吧。可是我們曾想過這會對世界資源造成影響嗎?沒有吧!我們只是想:管它的呢,一個水龍頭而已,流也流不了多少水,頂多讓爸媽多交點水費吧……如今世界資源的緊張,環境的惡化,將節約提到了一種新的境界——社會節約,就是以多數人甚至所有人的人生幸福為目標,追求社會整體效益、力避各種浪費的社會運動。你,做到了嗎?

如果你還在揮霍你的父母的血汗錢,如果你的廁所水龍頭還沒關,房間電燈還沒關,那麼請你伸出你的雙手去把它們關了,把自己準備買的不該買的東西的錢贊起來,我想這很容易做到吧?伸手、攢錢不是太麻煩吧?要知道,沒了這些資源與生活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麼辦呢?

勤儉節約我能行

節儉是一種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擁有的品質。但在今天,隨時隨地,我們都能夠看到一些人浪費的可恥行為。每到這時,我都不禁替那些人深深的惋惜:他們不僅浪費了糧食,還使自己的心靈沾上了汙點,這是多麼可悲啊。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外出去吃飯,吃到最後,爸爸碗裡還剩下許多,我和妹妹勸爸爸趕快把飯吃掉,不要浪費糧食,可爸爸一再推說自己飽了,吃不下了,就好像我們是在無理取鬧一樣,卻從來沒有想過糧食的來之不易。唐朝詩人李紳說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每一粒糧食都是用農民伯伯的汗水和心血換來的,我們怎麼能浪費?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如果全中國上下13億人每人節約一粒糧食,那麼這些省下的糧食足夠5萬人吃一天。這是一個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啊,可見,節約是非常重要的。

節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例子。如:及時關好水龍頭,把飯吃乾淨,不要扔還沒有用過或還沒有壞的生活用具……

有一天,我們出去散步,透過一家餐廳的玻璃看見一個孩子委屈地站在椅子旁邊,嘴裡結結巴巴地說著什麼。剛開始,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後來過去一看,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孩子的母親和一些人吃飯,吃完飯要求把剩菜剩飯全部打包,可是孩子覺得很難為情,所以央求媽媽不要打包了,免得讓人笑話。幾番爭執後,母親生氣了,要求孩子把《憫農》背一遍。孩子背得結結巴巴,不甚流利,眼神中有埋怨母親的意思。背完後,母親對孩子自然是少不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大教育”,那母親說:“孩子,你知道嗎?這些菜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的,不能糟蹋它們,如果糟蹋它們就是不尊重農民的勞動。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並且不浪費一點兒糧食。”看來那孩子也明白了,低頭向母親認了錯,這件事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節儉是重要的,浪費是可恥的,作為21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決不能喪失節儉的品質。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公民。

勤儉節約我能行

我到了學古詩的年齡的時候,我學到的第一首古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遲到的事物都是由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那時候我就覺得,在舊社會裡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我們這些孩子幸福,但是他們有一種我們現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他們在困難中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為我們都是家中的寶,是吃著蜜糖長大的,從小就養成了浪費的習慣,根本不懂得什麼叫節約,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出席的人,成為一個貪婪的、不會勞動的人。那些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孩子,他們即會辛勤的勞動,又不會太浪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其實節約很簡單的,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就能讓貧窮的人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變得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就能讓喝不到水的人們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上學,也能讓那些捱餓挨凍的人們得到食物與溫暖,還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回到家園,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說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約,全國人民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那在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什麼饑荒、水資源不足、電荒、油荒。

節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約更要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約就是一種文明。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牢記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勤儉節約我能行

節約對於80年後出生的我,似乎沒有實質的概念,因為從小我就是溫室中的花朵,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即使學前受到些雷鋒、焦裕祿精神的教育及薰陶,但也只是懵懂的印象,沒有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任何體驗。

懂事之後,當看到食堂整桶的剩菜剩飯,水房裡嘩嘩的流水,走廊裡長明的電燈,甚至電視中災區兒童渴盼的眼神時,心中也會有一絲痛楚,明白了浪費的可怕,節約的可貴。

在我們的校園內,有些同學對教室裡的“無人燈”、公共廁所滴水的水龍頭視而不見,對每天浪費的糧食滿不在乎;有些同學花零用錢出手大方,同學間請客比闊,不珍惜錢物,追求高消費。同學們,你們可知道,你們用於比闊的錢物,是你們那可親可敬更為可憐的父母親用了多少血汗換來的嗎?

水,人們對它是那麼熟悉。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天都利用,洗臉、洗衣服、洗菜……天上降雨,地上存水,我們似乎沒有什麼可悲的,因為它舉手可得。可是,它卻已經被人類用“完”了。

我國也是世界上缺水的大國之一,所以我們必須引起重視,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我國有12億人口,如果人人都能節約用水,我們的蓄水量將會以萬、億來計算。對用水的緊張,也能起到緩解的作用。希望大家都節約每一滴水吧!

水不單是文明的基礎,更是人類的基礎,生命的基礎。在太空中,遙望藍藍的地球,與眾星相比,多麼可愛。水對人類如此重要,水對中國人就更無可比擬。試想有足夠的水,新疆可以成為沃野,河西走廊遍地青蔥,黃土高原換上新裝,平津工業迅速增長……然而,中國的水危機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更可怕的是,至今仍有不少人大手大腳地浪費水資源。同學們,當你看見一個沒擰緊的水龍頭正流出中國的淚水時,可否想到: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滴水!失去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一旦挫折和逆境來臨,我們便不知所措;令人擔憂的是,當我們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物質帶來的快樂上,人生的目標和趣味就會逐漸退化,從而疏忽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我想,無論生活富裕還是貧窮,環境優美還是惡劣,工作性質辛苦還是安逸,節約都是一種永不過時的美德,它不僅傳承著悠久的中國文化,而且還作為一種修養和品質影響每個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