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朗誦稿

冰心散文朗誦全集

欄目: 朗誦稿 / 釋出於: / 人氣:4.69K

要想成為口語表述與交際的高手,就不能漠視朗誦。冰心散文優美適合朗誦。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了冰心散文朗誦全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冰心散文朗誦全集

冰心散文朗誦篇一

一隻小鳥

─—偶記前天在庭樹下看見的一件事有一隻小鳥,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還未曾豐滿,不能遠飛;每日只在巢裡啁啾著,和兩隻老鳥說著話兒,

它們都覺得非常的快樂。

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兩隻老鳥都覓食去了。它探出頭來一望,看見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緻;它的小腦子裡忽然充滿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飛到枝子上,放出那讚美“自然”的歌聲來。它的聲音裡滿含著清—輕—和—美,唱的時候,好像“自然”也含笑著傾聽一般。樹下有許多的小孩子,聽見了那歌聲,都抬起頭來望著─—這小鳥天天出來歌唱,小孩子們也天天來聽它,最後他們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來了!它正要發聲,忽然嗤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下去。斜刺裡兩隻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它的血從樹隙裡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來。

從此那歌聲便消歇了。那些孩子想要仰望著它,聽它的歌聲,卻不能了。

冰心散文朗誦篇二

獨行的冰心

清夜獨坐的我,曉夢初醒的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偶然有一分鐘 一秒鐘感到不能言說的境象和思想的我,與課室裡上課的我,和世界周旋

的我,是否同為一我,也是一個疑問。

———冰心:《我》

仔細回想一下這個世紀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它留給個人的時間和空 間竟少得可憐。更多的情況下,人們被時代驅趕著前行,像趕赴一個個盛 大的集會,停不下來,也來不及思量。如我在一篇文章裡講到的:“在 20世紀中國,一般人恐怕不必指望去逃避歷史強加給他的規定性成長。” 我們只聽得到群體的口號,而聽不到個人的聲音。政治空間對心靈空間、 公共空間對私人空間的擠迫,幾乎成了本世紀的標誌性景觀。

而冰心,這位身著舊式旗袍的新式女性,自新文學發軔的第一天起, 就開始在荒蕪的心靈園林裡打掃塵垢,鋤草施肥了。她試圖以智慧的繁星 和純真的春水,焐暖世紀冰冷的胸膛。與名字相反,冰心是溫暖的,她沒 有染上那個時代的女子特有的閨閣式的自憐,而純然是一塵不染的潔淨與 正直。她外表的單薄與弱小,更凸顯出她精神的偉岸與不凡。

冰心與魯迅形成了一種“互補關係”。魯迅代表了新文化中陽剛的一 面,冰心則代表陰柔的一面;魯迅是一柄鋒利的社會手術刀,冰心則是慈 愛的靈魂佈道者。學者李吉力在論說《紅樓夢》時曾指出,女人是水性的, 男人是泥性的,“這兩種特性表明:女人是自然的作為審美向度出現在歷 史中的,而男人是社會的作為力量的象徵從事於歷史的創造的。”如果說 魯迅是荒野上的戰馬,冰心則是河流邊的水車,她承繼的是中國文化中嫻 靜的部分,依靠的全然是自然的力量,澆灌心靈的沃土;如果說魯迅是以 超人的力量肩起歷史的閘門,冰心則是於不動聲色中改造世道人心。冰心 的存在,豐富了“五四”文化的精神維度,使中國的精神啟蒙不是一種簡 單的線性結構或平面結構,而呈現出迷幻複雜的姿態。

遺憾的是,這樣的精神姿態沒能贏得足夠的發展時間而過早地夭折了。 當魯迅傳統生長為一株大樹時,冰心卻日益成為盆景園裡孤獨的標本。 “文革”中氾濫的獸行不是因為群體信仰的缺失,而是因為個體良心的泯 滅。那些閃爍著幼稚的眼光,本應從《寄小讀者》中汲取營養的學生娃子, 爭先恐後用《毛主席語錄》抽打作家的臉頰。還會有女孩,在無邊的暗夜 裡為遠行的人制作一盞溫暖的小桔燈嗎?

冰心依然被選進課本———當然,是很久以後。我最初便是在課本里 結識冰心的。然而,漫長的時間足以將所有美麗的外形浸泡得變形。那些 在時間深處長出綠苔的舊日文章,被工匠的巧手鍍上新的光芒,於是,冰 心筆下的“黑暗潮溼的山路”、“桔紅的光”,便神奇地具有了政治隱喻 性。嚴密的政治話語系統可以妙用每一個個體聲音———即使你有個體聲 音,它也會強行為公共所用。

茅盾在《冰心論》中寫道:“在所有‘五四’時期的作家中,只有冰 心女士最屬於她自己。她的作品中,不反映社會,卻反映了她自己,她把 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沒有。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她的散文的價值比小說高, 長些的詩篇比《繁星》和《春水》高。”茅盾是典型的政治型作家,他的 小說如社會學論文一般謹嚴縝密。他對文學價值取向與己截然相反的冰心 作出這樣的評說,絕對非同小可。

圈兒 《印度哲學概論》至:“太子作獅子吼:‘我若不斷生、老、病、死、優悲、苦惱,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不還此。’”有感而作。我剛剛出了世,已經有了一個漆黑嚴密的圈兒,遠遠的罩定我,但是我不覺得。漸的我往外發展,就覺得有它限制阻抑著,並且它似乎也往裡收縮─—好害怕啊!圈子裡只有黑暗,苦惱悲傷。

它往裡收縮一點,我便起來沿著邊兒奔走呼號一回。結果呢?它依舊嚴嚴密密的罩定我,我也只有屏聲靜氣的,站在當中,不能再動。

它又往裡收縮一點,我又起來沿著邊兒奔走呼號一回;回數多了,我也疲乏了,─—圈兒啊!難道我至終不能抵抗你?永遠幽囚在這裡面麼?

起來!忍耐!努力!

呀!嚴密的圈兒,終竟裂了一縫。─—往外看時,圈子外只有光明,快樂,自由。─—只要我能跳出圈兒外!

前途有了希望了,我不是永遠不能抵抗它,我不至於永遠幽囚在這裡面了。努力!忍耐!看我劈開了這苦惱悲傷,跳出圈兒外!

冰心散文朗誦篇三

閒情

弟弟從我頭上,拔下發針來,很小心的挑開了一本新寄來的月刊。看完了目錄,便反捲起來,握在手裡笑說:“瑩哥,你真是太沉默了,一年無有訊息。”

我凝思地,微微答以一笑。

是的,太沉默了!然而我不能,也不肯忙中偷閒;不自然地,造作地,以應酬為目的地,寫些東西。病的神慈悲我,竟賜予我以最清閒最幽靜的七天。除了一天幾次吃藥的時間,是苦的以外,我覺得沒有一時,不沉浸在輕微的愉快之中。——庭院無聲。枕簟生涼。溫暖的陽光,穿過葦簾,照在淡黃色的壁上。濃密的樹影,在微風中徐徐動搖。窗外不時的有好鳥飛鳴。這時世上一切,都已拋棄隔絕,一室便是宇宙,花影樹聲,都含妙理。是一年來最難得的光陰呵,可惜只有七天!黃昏時,弟弟歸來,音樂聲起,靜境便砉然破了。一塊暗綠色的綢子,蒙在燈上,屋裡一切都是幽涼的,好似悲劇的一幕。鏡中照見自己玲瓏的白衣,竟悄然的覺得空靈神祕。當屋隅的四絃琴,顫動著,生澀的,徐徐奏起。兩個歌喉,由不同的調子,漸漸合一。由悠揚,而宛轉;由高吭,而沉緩的時候,怔忡的我,竟感到了無限的悵惘與不寧。小孩子們真可愛,在我睡夢中,偷偷的來了,放下幾束花,又走了。小弟弟拿來插在瓶裡,也在我睡夢中,偷偷的放在床邊几上。——開眼瞥見了,黃的和白的,不知名的小花,襯著淡綠的短瓶。……原是不很香的,而每朵花裡,都包含著天真的友情。

終日休息著,睡和醒的時間界限,便分得不清。有時在中夜,覺得精神很圓滿。——聽得疾雷雜以疏雨,每次電光穿入,將窗臺上的金鐘花,輕淡清澈的映在窗簾上,又急速的隱抹了去。而餘影極分明的,印在我的腦膜上。我看見“自然”的淡墨畫,這是第一次。

得了許可,黃昏時便出來疏散。輕涼襲人。遲緩的步履之間,自覺很弱,而弱中隱含著一種不可言說的愉快。這情景恰如小時在海舟上,——我完全不記得了,是母親告訴我的,——眾人都暈臥,我獨不理會,顛頓的自己走上艙面,去看海。凝注之頃,不時的覺得身子一轉,已跌坐在甲板上,以為很新鮮,很有趣。每坐下一次,便喜笑個不住,笑完再起來,希望再跌倒。忽忽又是十餘年了,不想以弱點為愉樂的心情,至今

不改。

一個朋友寫信來慰問我,說:“東波雲‘因病得閒殊不惡’,我亦生平善病者,故知能閒真是大工夫,大學問。……如能於養神之外,偶閱《維摩經》尤妙,以天女能道盡眾生之病,斷無不能自己其病也!恐擾清神,餘不敢及。”因病得閒,是第一慊心事,但佛經卻沒有看。

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二日

冰心散文朗誦篇四

圖畫

信步走下山門去,何曾想尋幽訪勝?轉過山坳來,一片青草地,參天的樹影無際。樹後彎彎的石橋,橋後兩個俯蹲在殘照裡的獅子。

回過頭來,只一道的斷瓦頹垣,剝落的紅門,卻深深掩閉。原來是故家陵闕!何用來感慨興亡,且印下一幅圖畫。半山裡,憑高下視,千百的燕子,繞著殿兒飛。城垛般的圍牆,白石的甬道,黃綠琉璃瓦的門樓,玲瓏剔透。樓前是山上的晚霞鮮紅,樓後是天邊的平原村樹,深藍濃紫。

暮靄裡,融合在一起。難道是玉宇瓊樓?難道是瑤宮貝闕?何用來搜尋詩腸,且印下一幅圖畫。

低頭走著,—首詩的斷句,忽然浮上腦海來。“四月江南無矮樹,人家都在綠陰中。”何用苦憶是誰的著作,何用苦憶這詩的全文。只此已描畫盡了山下的人家!

冰心散文朗誦篇五

一朵白薔薇

怎麼獨自站在河邊上?這朦朧的天色,是黎明還是黃昏?何處尋問,只覺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間雜著幾條白薔薇。

她來了,她從山上下來了。靚妝著,彷彿是一身縞白,手裡抱著一大束花。

我說,“你來,給你一朵白薔薇,好簪在襟上。”她微笑說了一句話,只是聽不見。然而似乎我竟沒有摘,她也沒有戴,依舊抱著花兒,向前走了。

抬頭望她去路,只見得兩旁開滿了花,垂滿了花,落滿了花。我想白花終比紅花好;然而為何我竟沒有摘,她也竟沒有戴?

前路是什麼地方,為何不隨她走去?

都過去了,花也隱了,夢也醒了,前路如何?便摘也何曾戴?

冰心散文朗誦篇六:笑

雨聲漸漸的住了,窗簾後隱隱的透進清光來。推開窗戶一看,呀!涼雲散了,樹葉上的殘滴,映著月兒,好似螢光千點,閃閃爍爍的動著。——真沒想到苦雨孤燈之後,會有這麼一幅清美的圖畫!

憑窗站了一會兒,微微的覺得涼意侵入。轉過身來,忽然眼花繚亂,屋子裡的別的東西,都隱在光雲裡;一片幽輝,只浸著牆上畫中的安琪兒。——這白衣的安琪兒,抱著花兒,揚著翅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這笑容彷彿在哪兒看見過似的,什麼時候,我曾……”我不知不覺的便坐在視窗下想,——默默的想。

嚴閉的心幕,慢慢的拉開了,湧出五年前的一個印象。——一條很長的古道。驢腳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溝裡的水,潺潺的流著。近村的綠樹,都籠在溼煙裡。弓兒似的新月,掛在樹梢。一邊走著,似乎道旁有一個孩子,抱著一堆燦白的東西。驢兒過去了,無意中回頭一看。——他抱著花兒,赤著腳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這笑容又彷彿是哪兒看見過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現出一重心幕來,也慢慢的拉開了,湧出十年前的一個印象。——茅簷下的雨水,一滴一滴落到衣上來。土階邊的水泡兒,泛來泛去的亂轉。門前的麥壟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黃嫩綠的非常鮮麗。——一會兒好容易雨晴了,連忙走下坡兒去。迎頭看見月兒從海面上來了,猛然記得有件東西忘下了,站住了,回過頭來。這茅屋裡的老婦人——她倚著門兒,抱著花兒,向著我微微的笑。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遊絲一般,飄飄漾漾的合了擾來,綰在一起。

這時心下光明澄靜,如登仙界,如歸故鄉。眼前浮現的三個笑容,一時融化在愛的調和裡看不分了。

七百字的一篇短文,不施藻飾,不加雕琢,只是隨意點染,勾畫了三個畫面:一位畫中的小天使,一位路旁的村姑,一位茅屋裡的老婦人,各自捧著一束花。

沒有一點聲音,只有三幅畫面。三束白花襯托著笑靨,真誠、純淨、自然。然而,萬籟無聲中,又分明隱約地聽到一支宛轉輕盈的抒情樂曲。小提琴聲不絕如縷,低迴傾訴,使人悠悠然於心旌神搖中不知不覺地隨它步入一片寧謐澄靜的天地,而且深深地陶醉了。待你定睛尋覓時,琴聲戛然而止。曲終人不見,只有三張笑靨,三束白花,一片空靈。空靈中似乎飄浮著若遠若近的笑聲,那麼輕柔,那麼甜美,注溢著純真的愛。

於是,你沉入無限遐思,眼前見一片澄靜。“如登仙界,如歸故鄉。”恍惚間,你找到真、善、美——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