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朗誦稿

古代散文名篇朗誦稿5篇

欄目: 朗誦稿 / 釋出於: / 人氣:3.11W

朗誦是一種比較精細、高階的有聲語言藝術。朗誦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要能分析欣賞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這是朗誦表情達意的前提。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古代散文名篇朗誦稿5篇,希望你喜歡。

古代散文名篇朗誦稿5篇

古代散文名篇朗誦稿篇1

愛蓮說 (宋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分析】

周敦頤(1017-1073)是我國理學的開山祖,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周敦頤從小喜愛讀書,在家鄉頗有名氣,人們都說他“志趣高遠,博學力行,有古人之風”。他的學問、氣度,也感動過許多人來追隨他學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頤、程顥兩兄弟,他們後來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學家。

公元1072年,周敦頤來到江西,創辦了濂溪書院,從此開始設堂講學,收徒育人。他將書院門前的溪水命名“濂溪”,並自號“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愛蓮花,便在書院內建造了一座愛蓮堂,堂前鑿一池,名“蓮池”,以蓮之高潔,寄託自己畢生的心志。先生講學研讀之餘,常漫步賞蓮於堂前。後造就一篇《愛蓮說》,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成為千古絕唱,至今仍膾炙人口。

古代散文名篇朗誦稿篇2

登泰山記(清 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餘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餘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鬆,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裡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古代散文名篇朗誦稿篇3

蘭亭集序(東晉 王羲之)

永和九年 ,歲在癸丑 ,暮春之初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修禊事也。群賢畢至 ,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一觴一詠 ,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遊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 ,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 ,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 ,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 ,靜躁不同 ,當其欣於所遇 ,暫得於己 ,快然自足 ,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隨事遷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 ,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 ,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嘗不臨文嗟悼 ,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 ,亦由今之視昔 ,悲夫!故列敘時人 ,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 ,所以興懷 ,其致一也。後之覽者 ,亦將有感於斯文。

古代散文名篇朗誦稿篇4

岳陽樓記(宋 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古代散文名篇朗誦稿篇5

秋聲賦(宋 歐陽修)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融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予曰: [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壯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廖;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籠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猶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於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餘之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