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精選10篇)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2.94W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精選10篇)

大家好!

年已到末,新年在即。無數的遊子正在回到家鄉,無數的老人在等待著孩子回家。這一幕幕的場景正組成了過年最為美好的風景。這,正是最好的年味。

今年又是忙碌的一年,我隨著父親坐著10小時的車程回到家鄉。老房子中傳出陣陣香味,正是小時常吃的外婆菜的味道,而我,已經許久未曾嘗過。角落還有鞭炮放過痕跡,空氣中還瀰漫著火藥的味道,想必弟弟們剛剛放過吧。這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正組成了我心中最為純粹的年味。

到家時已到夜晚,家家戶戶已經燈火輝煌,傳出陣陣飯菜香,而我們也快要吃年夜飯了。桌邊坐滿了平常各奔東西的親友們。在上海打拼的叔叔,在杭州工作的哥哥……大家其樂融融的乾杯談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彩。這時,我們將平日的壓力全部放下,盡情享受這屬於家人的這一份時間。我想,這就是年味吧。

夜半,我與弟弟們坐在門檻上,呆呆的看著夜空。鄉村的夜晚總是比城鎮的美麗,群星璀璨。哥哥,你今年想必過的很不順心吧,弟弟如此說道。是啊,大學聯考失利,決心復讀,又如何順心。今年發生了太多的事,遇到了太多的人,但在這一年的末端,我卻只能想起那些開心的事,和那些令人感動的事。在這星空之下,在這年味之下,一切不開心的事彷彿都煙消雲散了。“不啊,今年過的很開心啊我如此笑著回答道。

門外突然傳來陣陣鞭炮聲,原來是隔壁的孩子也開始放放起了鞭炮。回想起我好像多年未放過鞭炮了。今天突然童心大發,從房中拿出弟弟的煙火。只聽一聲巨響,煙火已在空中綻放。空氣中的火藥味,雖有點燻人,卻是最正宗的年味。看著空中綻放的煙火,我的內心突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

過年,正是家人團聚的時候,正是總結過往的時候,更是展望未來的時候。年中的飯菜香味,火藥的氣味和濃濃的人情味,組成了最為純粹的年味。年味正是這春節中家人團聚的象徵,也是我們對於未來最好的期盼。也正是在這年味中,我斬除了對於未來的迷惘與慌亂。因為在年味中,我知道了我要為什麼而奮鬥,為了什麼而奮不顧身。

為了這其樂融融的年味,為了這片美麗的星空。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春節,一大早外面就鞭炮聲一片混亂,大家都捂住耳朵,面對面笑。來迎接春節。春節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此時的我在老家。大門上貼著喜慶的春聯。到了老家,我便就不及待的'討紅包。我接過外公外婆的紅包,連聲說謝謝。這是我今年第二個紅包,第一個紅包想知道是誰給的嗎?當然是我的父母,好了我們回到正題。過年要有紅包的地方,才有年味兒。這個紅包真是精緻又漂亮,我滿心喜悅地打開了紅包,數了數有六張。頓後時,我的臉都笑開了花。然後,我小心翼翼地把紅包放到最裡層格子裡。

過年放鞭炮也少不了,一個天還沒亮的早晨,震耳欲聾的巨響讓我無法繼續安睡,迷糊糊的我,醒了過來,原來是鞭炮聲。現在外面正在挨家挨戶的放鞭炮。其實過年放鞭炮也有很大的意義,寓意是:驅走年獸、辭舊迎新、新的一年大吉大利,也有平安的寓意。雖然放鞭炮吵的我無法安睡但今天的確是個特殊的日子,已經過年了我就不一般計較了。我等了好一會,鞭炮聲才停。終於可以繼續睡覺了。

天很快就亮了,洗冼漱漱就該吃早飯,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今天的早飯是餃子,每逢過年都要吃餃子,餃與交有諧音所以有喜慶團圓吉祥如意的意思。熱乎乎的餃子端上來了,這次是什麼餃子餡兒呢!我心急地夾著一個餃子就往口裡塞又吐了出來,好燙啊!一股熱氣進入我的鼻孔,我馬上知道了餃子是什麼餡兒的是芹菜餡兒的,芹菜餡的餃子就代表了勤財之意。是勤勞的意思,吃餃子真是太有趣了!我吃了整整一大鍋的餃子。

拜年,是我最樂意去做的一件事。因為可以討紅包。來到舅舅家門口兩邊都掛著又紅又大的燈籠。那兩個大燈籠吸引了我,你個大紅燈籠上還有花的剪紙。我好奇地問舅舅為什麼過年還要掛燈籠呢?舅舅說在家門口掛上燈籠是為了避免怪獸,因為怪獸怕紅光。舅舅看我對燈籠有很大的興趣,準備教我做燈籠。只需要一張長方形紅色卡紙,先將卡紙兩邊各留出零點五釐米,然後分好等分再用介紙刀切開接下來捲一捲卡紙使卡紙變成弧形然後剪成條形,再貼上繩子燈籠就做好了。舅舅拿出紅包,我連聲說三聲謝謝。今年的新年我依然過的很開心!

年味是一家人能夠團圓,年味是有紅包,年味是放鞭炮,年味是吃年夜飯。我不由得感嘆了一聲過年真好!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 篇3

“過年了”,隨著一聲聲歡叫,新年向人們走來。每次過年都是媽媽和奶奶包餃子,今年我決定讓奶奶休息,我和媽媽來合作。

媽媽先揉好了面,我挽起袖子正準備開工,媽媽卻說:“先洗乾淨了手才能包呢。”我趕緊洗手,心想:“包餃子的禮儀還真多,我可要認真學。”洗完手,我迫不及待的拿起擀麵杖向一小麵糰發起進攻。

我先用擀麵杖朝一個方向擀,不一會兒,一個長長的“牛舌頭”出來了,再向另一個方向擀,沒想到擀出的麵皮奇形怪狀。媽媽笑了笑說:“應該這樣擀。”說著便動手教起我來。我知道了,擀的餃子皮要外薄裡厚,還要轉著圈擀。擀完了餃子皮,接下來就要包餃子了。我先讓媽媽教教我,我再包了一個,但是怎麼看都不像一個餃子,像是一片被壓扁的樹葉,薄薄的,失敗了。我一看,不好,她已經包了好幾個了,我要努力才行啊。我又包了一次,可能是餃子餡放太多了,還沒等我放下就破了。我靈機一動,拿起一塊麵皮就粘上了。我鬆了口氣,沒想到它卻不給我爭氣,又破了,我又粘上了一塊麵皮。看著它,我有點哭笑不得,乍一看,有點像戰場上打敗的士兵,傷痕累累。又像一個挺著將軍肚的上校。

下鍋了,不一會兒就煮好了。我從盤裡找到了那個“小胖子”,我夾起來,吃了一口,好香啊!我終於吃上自己包的餃子了。

以後每逢過年,我就可以和媽媽包餃子了。我學會了包餃子是多麼開心的事呀!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 篇4

春節快到了,我想這不是學包餃子的好時機嗎?

終於盼到了除夕這一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洗刷完畢,我走進廚房,只看見奶奶端著一個竹篩子坐在那兒包餃子。我高興極了!心裡想著:我正想學包餃子呢,呵呵,今天就遇到了這麼好的時機!“奶奶,我也想包餃子!”我乖巧的走到奶奶身邊,拽著她的圍裙說。“你不會包,別搗亂我哦!”奶奶阻止我。“我想跟你學學嘛!”,說著就伸手就去拿面片,奶奶啪地打了一下我的還沒有拿到面片的手。經過再三請求,奶奶才同意。我先穿上小圍裙,戴上了小帽子,顯得很神氣!洗完了手就開始包餃子了。奶奶很快地包完了一個又一個。我非常羨慕!我拿了一個面片,也學奶奶的樣子,舀了一勺餡放在面片裡,然後用兩手將面片對摺,用力一捏,噗!面片鼓鼓的,快要脹破了,好像青蛙媽媽的肚子一樣!把奶奶都逗笑了。

我也哭笑不得,只好再加工了一下,勉強沒有讓餡漏出來。終於包完了第一個,把它放在奶奶包的餃子一起,比比一看,我包的餃子又長又扁,像一個個懶惰的娃娃。我不耐煩了,心裡想;你躺著舒服,可把我累壞了呀!奶奶看到我垂頭喪氣的樣子,知道了我的心思,笑著走來,拿過笑勺說:“不會做飯的人來學做飯,總是要一步步慢慢來學的。”只見奶奶拿了一張麵皮兒放在手心上,然後用勺子舀了一點餡放在面片中央,再將面片對摺,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一捏,一個餃子就包好了。我照著奶奶的樣子,也拿起一張麵皮兒,放在手心,然後,舀了一小勺餡放在麵皮中央,再把麵皮對摺,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一捏,也包好了一個。雖然剛開始包的幾個餃子還是躺著的,但慢慢地,當我掌握了捏餃皮兒的技巧後,它們就慢慢地站起來了。“奶奶,快看我的餃子能站起來,耶!”我高興地叫了起來。奶奶仔細一看:“嗯,不錯,現在包的確實好看多了!你真棒!”。聽了奶奶的稱讚,我心裡樂滋滋的。

通過這次學包餃子,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熟能生巧,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什麼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菸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就是逛廟會看著舞龍吃著糖瓜兒彷彿又回到童年的一種享受;就是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就是家家戶戶都貼上喜慶對聯迎接新春,慶祝新的開始;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

美麗的霓虹燈,街上飄著飯菜的香味,飄著人們充滿幸福的話語,就這樣年味就漸漸濃厚起來了。俗話說“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一頂新棉帽”,說的就是我們那裡人們趕集的情景。我們全家一起出動,媽媽負責買過年的蔬菜、水果。爸爸就帶著我和姐姐去炮市買鞭炮,這裡噼裡啪啦響個不停,嚇的我和姐姐緊緊的拉著爸爸的手,那感覺真幸福。買完年貨,三十這天上午要貼對聯,爸爸帶著我們把家院子裡的大門,進屋的小門都貼上對聯。我們負責貼,爸爸在遠處指揮,“高了、低了、左邊在高點?”。

紅紙黑字貼完以後過年的喜氣氛圍就更濃啦!中午吃飯前要現放炮,我和姐姐爭著搶著要去放。沒辦法,爸爸只能給我倆一人分點鞭炮,一個在院子東頭,一個在院子西頭,在爸爸的監督下燃放起來。然後,媽媽準備的一大桌子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美美的吃一頓。晚飯後,春節聯歡玩會就開始了,姐姐和媽媽就一邊看春晚一邊包餃子,要把七年級一天的餃子都包出來。但春晚不是我們的菜,我們還有一群小夥伴等著熬夜呢。我們一群人走街串巷的嬉鬧,說好的一起熬三十,過了十二點就累了,一個個都各自回家睡了。大年七年級,天還沒亮就被媽媽叫起來了。穿上枕邊放的新衣服,新鞋子,起來吃餃子。這一鍋餃子只有一個餃子裡有奶奶包餃子時放的花生米,誰要是吃到花生就代表在新的一年裡最有福。我和弟弟就搶著吃,拼命吃,都想吃到花生炫耀一下。

也許這就是大人們所說的“年味”,家鄉的年味兒更甜,更醇,會永遠瀰漫在我的心裡,瀰漫在一個小小的城市裡。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年味?我想,就是在大雪紛飛的時候,在紅光的照耀下,與家人團聚,可能,這就是年味吧!

“桃符爆竹年將近,繡線書帷日間長。”走在大街上,地上的雪,瓦上的冰,與屋簷下掛的燈籠,門口的對聯,交相輝映,煙花爆竹的燃放,便和著方回寫的景象不離了吧!所謂年味,就是大街上火列的氣氛嗎?

而相比街上的冷清,家中則為歡樂,在網際網路時代,颳起了一波掃福的潮流,十幾個人坐在一起,聊天,玩耍,這便算是年味了吧,因為一年也沒有什麼很長的時間來見面,當然,肯定還會是有一些“不速之客”讓你的心剛認為溫馨、放鬆的時候,將你狠狠地被拍到地上,就像現在,“老妹啊,你今年是不是胖了,好肥啊!”“考的這麼差啊,怎麼讀高中啊!你看我兒子,可是門門都是九十分以上呢!”“看你這麼胖,是不是要減減肥啊!”雖然說令人感覺很溫暖,心裡面也都明白,他們這樣說都是好的。但難免也會有些傷心。

年夜飯,當然是過年中最有意義的一次,畢竟這麼一個吃貨而言,吃當然是最重要的年夜飯上的東西不僅多,而且很有意義,比如一道魚,象徵著年年有餘。又比如一碗豆腐,象徵著全家福。所以呀,年夜飯才能作為一個傳統流傳至今!所謂年味,就是親人們坐在一起,吃飯嗎?

過年最開心的,當然是我們了!可能的就是在那一天,無論幹錯了什麼事情都不需要被父母責怪,還可以盡情玩耍,不用擔心學業最重要的是可以拿壓歲錢啊!正如蘇軾所說的,“兒童強不睡,守夜須譁歡。”所謂年味,不就是和朋友們一起玩耍嗎?

今年的橘子洲頭在12點鐘聲敲響的時候,燃放的煙花依舊令人感到期待,雖然我想在12點鐘聲敲響的時候,自己放煙花,然後許下心願,但轉念一想似乎好像也沒有說一定要自己燃放煙花,所以我就拖著我妹妹跑到樓下,站在橘子洲頭的沿線風光帶上,拖著她“說我們一起許個願吧!”所謂年味,便是和自己的親人一起觀看煙花、許下吧!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睜開雙眼,一旁的手機不停的振動,檢視資訊時,發現的,便是準點發來的那一句“新年快樂”。所謂年味,便是朋友的一句祝賀吧!

年味,不就是這樣嗎?這大雪紛飛的時候,在紅光的照耀下,與家人朋友團聚,收到朋友的一句祝賀,和自己的親人在一起幹任何事!

我想,年味,便是這樣!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 篇7

尊敬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人潮的湧動和鞭炮聲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

北京人過年愛逛廟會;上海人過年會“拜灶神”;一些地區的農民在年前還會去趕集,置辦年貨。各地過年的習俗雖然各不相同,但總離不開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這些流傳已久的風俗。我們家鄉過年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跟我走一趟,去感受我們家鄉的年味吧!

臘月二十八一早,鄉里人就忙起來了,大家在門前支起一個個大灶,把處理乾淨的鵝放入大灶中,加入八角、川椒等配料熬製,做成我們潮汕地區特有的蘇南滷鵝。煮熟後便拿去祭拜祖先,之後它便成為在年夜飯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了。這可是我們潮汕地區特有的風俗哦!

我們家鄉的春節還有一大亮點,那就是正月七年級一早進行的由學校組織的拜年活動和鄉里組織的巡遊活動。一大早,活動的參加者就早早來到到相應的地方化妝,在這之前大家早已進行了多次訓練,把最精彩的一面呈現出來,把最美好的祝福送進千家萬戶。學校拜年活動的隊伍由儀仗隊、腰鼓隊和彩旗隊組成,從學校出發,到鄉里鄉政府和老年人活動中心給大家拜年。而巡遊活動隊伍相對來說規模就更大了。有花籃隊、舞獅隊、鑼鼓隊、西樂團等,今年還新加了一群活力十足的中年婦女腰鼓隊。別看她們年紀大,可舞起來卻一點也不比學校的學生腰鼓隊差。這兩個隊伍所到之處,人山人海,歡呼聲、鞭炮聲,隊伍的打奏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人們都趕著來參加這場屬於每一人的盛會。

春節,在這華夏大地有著悠久的歷史。許多過年的習俗也流傳已久。不管社會發展得怎樣,那股濃濃的年味始終不變……

謝謝大家!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 篇8

尊敬的:

家鄉的新年有著一股永珍更新的氣味,承載著悠久的中國文化傳統。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臨近臘月,故鄉那股濃濃的年味已經隨著冬天那一陣陣凜冽的寒風緩緩向我們飄來。剛進臘月,每村每家每戶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須在這段時間裡殺豬。這殺豬啊,是把一頭已經挑選好的豬,一個人拽著它的尾巴,兩個人拽著它的耳朵,往一個專制木板一放,一刀結束了它可憐的生命,只聽見一聲撕心裂肺的叫聲,然後再燒一大盆熱水,把這豬往熱水裡一放,再經過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臘八那天,家家的家庭主婦天還沒亮就起來,為著早上這一碗碗美味的臘八粥做準備工作了。臘八粥就是用各種米、各種豆、各種乾果熬製而成的,不過多久,一碗美味的臘八粥就出爐了。

在臘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春節的前奏。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頓飯,互相說說話,聊聊天,從這以後,全市戒備,大人們開始為辦年貨而操心了,而小孩子們也開始為壓歲錢能收多少而擔心了。在過年前家裡必須要經過一次大掃除,意味著除去這一年中不順心的事,還要把家裡的各種東西給擺出來。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團聚到一起,美滋滋的吃一個團圓飯。桌子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食物,什麼牛肉、土豆、青菜、蘿蔔樣樣都有,平時見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這過年期間它卻不怎麼感冒,沒有任食慾,這可能就是大人常說的年飽吧。在團圓飯中最重要的就是魚,它預示著年年有餘。這魚頭一定要對著長者,大人們喝點酒,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愛的飲料,大家互相說著祝福的話語,其樂融融,到處都有濃郁的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看春晚了。天剛黑,鞭炮聲便響個不停,在除夕夜的十二點左右,家家戶戶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禱新的一年自己能紅紅火火。那一夜整城幾乎徹夜未眠,一直響到接近凌晨。

正月七年級也是十分熱鬧。一大早各家各戶都在自己門口貼上嶄新的對聯和一個又大又紅的“福”字,男女老少也把各自過年的新衣服給穿了出來,臨近中午,就要開始拜年了,提上年貨便向目的地走去,這小孩想收壓歲錢必須得磕頭,大人則都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看熱鬧。

這正月後面幾天也就是到處拜年、吃飯,你有可能在到處拜年的途中收穫很多見識。

正月十五,到處張燈結綵,玩花燈的隨處可見。在這一天,廣場上真叫人山人海,廣場上人們專門留出一片燃放煙花的地方,只聽一聲巨響,精彩絕倫的煙花表演也拉開帷幕,紅的、黃的、綠的什麼顏色都有,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做著不同的姿勢,彷彿一顆顆璀璨的小太陽在空中熊熊燃燒,分外漂亮。過元宵必須要吃湯圓啊,那甜美的湯圓吃起來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春節正式結束了。因為學生們在這一天就開學了,大人們也開始正常上班了,雖不捨,可這春節也已離我們漸漸遠去。

謝謝大家!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何為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菸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就是逛廟會看著舞龍吃著糖瓜兒彷彿又回到童年的一種享受;就是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就是家家戶戶都貼上喜慶對聯迎接新春,慶祝新的開始;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就是走在街上鄉里街坊見面道著過年好的那種氛圍……這就叫年味!

但是,現在的我們真正的能夠感受年味嗎?現在的年味和傳統的年味相比顯得更加冷清。有許多的子女都不回來過年,在外面打工賺錢,想要給父母和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他們不知道父母最想要的不是錢,而是陪伴,是子女的幸福快樂。

我記憶中的年是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嘮嘮嗑,打打牌,小孩子就在一起放一放煙花……現在的年是除了一家人吃一頓飯外,不管男女老少都是拿著手機,做一個“低頭族”。最有意思的是搶紅包,每個人都搶。搶到了的很開心,但是搶少了也會有點“鬱悶”(搶到的錢還沒有流量錢多),沒搶到的會發各種表情包來表達自己現在的“傷心”的心情。其實搶紅包比的就是手速和網速。雖然搶紅包能夠增添一點過年歡樂的氛圍,但是家人之間的溝通確是手機作為“溝通媒介”。真是驗證了那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陰陽兩隔,而是我在你面前,你確在玩手機。

有些人說我們的年味越來越淡了,可這是為什麼呢?春節年味的漸漸淡去,也許正在告訴我們已經到了從追求物質享受到追求精神享受的蛻變期了。不管怎樣,中國人的春節裡留下是始終是中國人自己的腳印。也許我們都對年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吧!就!春節晚會一樣,年年看,年年罵。其實細細想來它一直沒有變,只是我們的審美觀變了。因為時代潮流在變化,人往往都是跟隨潮流,隨大眾。所以我覺得年就是我們過去對生活的一個標準,現在達到了,所以我們要尋找一個新的起點。

所謂年味兒,大抵如此,不僅在於物質的充實、儀式的繁複,還在於平淡生活中的一段窮講究、折騰勁兒,在於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之間努力維持的真誠和友善,在於逐漸走遠的某種理想主義的價值觀裡。

關於年味的演講稿範文 篇10

尊敬的:

去年春節前十多天,爸爸說,我們還是回家鄉過年吧,深圳過年太沒有味道了,家鄉的年味要比深圳濃得多。我問爸爸,什麼是年味呀?爸爸說,年味啊,就是過年的味道。你回去就知道了。

我從小在深圳長大,對家鄉實在沒有什麼印象,過年呢,更不要提了,根本不知道家鄉的過年是什麼味道。於是,對於回家鄉過年滿是期待,恨不得一下就飛回家鄉。但爸爸說,離過年還早呢,我們慢慢玩著回去。我們由長沙再到湘潭再到邵陽,然後到了爺爺住的那個叫源頭的小山村。

沒有深圳的高樓大廈,沒有深圳的車水馬龍,沒有深圳的霓虹閃爍,故鄉有的是連綿的`群山,崎嶇的山路,稀稀落落的村莊。但是,在這裡,我確確實實體會到爸爸所說的濃濃的年味。

先說家鄉的打餈粑吧。故鄉習俗,過年是要打餈粑的。打餈粑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糯米用水浸泡好,然後放在蒸籠裡蒸熟。用木杓把蒸熟的糯米一杓杓倒在一個很大的石臼中,兩個身強力壯的男人用兩根比我小腿還粗的木杵往石臼裡使勁搗,大約幾分鐘後,糯米搗成了糊狀,就把它用木杵挑出來,放在一個簸箕裡,女人們就蘸一點米粉,把糯米糊揉成一小團一小團的,再把它壓扁,做成圓圓的餅狀,餈粑就做成了。打餈粑時,灶裡的柴火是紅紅火火地燒著,蒸籠裡的熱氣是撲撲騰騰地升著,男人們把石臼搗得轟轟的響,女人們手忙腳亂地揉著餈粑,我們小孩子呢,就在那裡亂竄著,笑著叫著添著亂,一派過年的熱鬧景象。

再說說殺過年豬吧。故鄉過年,不論家中富有或貧窮,都是要殺豬過年的。一大早,爺爺就請了兩個殺豬的屠夫過來了。大家把豬從豬舍裡趕出來,那豬可真夠肥大的,爸爸說,起碼有300多斤。一個屠夫上前抓住豬的耳朵,另一個屠夫從後面抓住豬的尾巴,把豬按在一條凳子上。這時,爸爸走過來對我說,你到屋裡去,太血腥了,兒童不宜。我滿心的不情願,但又怕爸爸罵,只好走進屋子裡面,耳朵裡卻聽見豬淒厲的叫聲。過了一會,豬不叫了,我又偷偷地跑了出去,看到豬已經被宰掉了。屠夫們忙亂著,把肉切成一塊塊的,放在桶裡醃著,爸爸說,這是用來熏製臘肉的。連村裡的幾隻狗都趕來湊熱鬧,在那裡亂竄,一個屠夫飛起一腳,把一隻狗踢得汪汪叫。就連空氣中都洋溢著過年的熱鬧氣氛。

當然,年味最濃的還是放鞭炮了。我們知道,在深圳過年是不允許放鞭炮的。但家鄉就不同了,大家說,過年不放鞭炮,等於沒有過年。所以家家戶戶過年都要放鞭炮,放得越多越有面子。這可樂壞了我,從一回家,就跑到村裡的小賣部買了很多的鞭炮。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當然,我是經常有空的。我們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劃火柴一樣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還有點著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的沖天炮;晚上,我們就放煙花,放禮花彈。那時,恰好是我爺爺的70大壽,煙花爆竹多得不得了,讓我放得不亦樂乎。但爸爸說要我注意安全,少放為佳。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除夕的晚上,各個村莊的上空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煙花,耳朵裡傳來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那種熱鬧的情形,真是讓我興奮不已。

至於提著鞭炮去拜年,收到壓歲錢和無數的紅包,我就不多說了,總之,去年過年我真正體會到了爸爸說的過年的年味。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