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家國情懷演講稿(通用5篇)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1W

家國情懷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家國情懷演講稿(通用5篇)

大家好!

很多同學都喜歡過節,但是大家是否有想過節日是怎麼來的呢?對於即將迎面而來的端午節,你是否去了解過它的來源呢?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我們要多去了解一些中華文化,慢慢的積累起來,我們就能在自己的思想上提升一個高度,也讓自己成為一名更加內含底蘊深厚的華夏兒女。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感受端午節吧!

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和大詩人屈原有關聯的,屈原是一名振振有名的愛國大詩人,他愛國,最後投身於汨羅河,最後人們為了紀念他而在端午節這一天向河裡投粽子,以此來紀念他,愛戴他。其實更早大家是在端午節這一天祈求身體健康,祛病除災。直到今天,我們依舊繼承著以前的習俗,每每端午,就在耳朵背後帶上一片艾葉,話說這樣就不會感到頭痛了。所以我也總是在這一天早早就帶好了艾葉,為了祈求一個健康的身體。

我相信大家的家庭在端午這一天,也有很多不同的習俗。這些習俗雖然看起來簡單也不太符合實際,但是確實我們一筆非常豐厚的財富啊。在文化上,我們是需要去尊重和繼承的,這是我們每個人身上的責任。不管是紀念屈原,還是為了祈求一份健康,我認為大家都應該把這樣的習俗和文化傳承下去,不至於到未來的世界丟失了這些美好的文化。所以在這裡,我熱烈的號召大家,端午佳節,請在平常粽子的同時,多去了解一些鄉俗文化,為我們文化的繼承傳播一份力量!

端午節,希望大家可以在家裡開開心心的包個粽子,體驗勞動的快樂,也體驗端午給我們帶來的成就感。也希望大家帶著一份赤誠的心嘗一顆粽子,去紀念我們屈原詩人的愛國情懷,也為我們良好的傳統文化接力傳承!同學們,端午節就這樣到來了,在瞭解了節日文化的情況下,讓我們衷心的為我們的端午祝福,為我們的祖國祝福,也為我們綿延不斷的中華文化祝福吧!這一個端午節,是一個你我安康的節日,也祝願不遠的未來,我們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即使這是一個紀念性的節日,但是也希望能夠帶來一些未來的希望,讓你我,在這條道路上共同前行,共同健健康康的成長!

家國情懷演講稿 篇2

端午節現在似乎只是個簡單的節日了,吃粽子,吃完了,端午節也就完了。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既然是傳統就還有著相應的文化。我們在過節的時候只忙著吃了,卻忽略了相關的文化。為什麼要吃粽子?它有什麼背景?我們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挖出文化來,我們要靜下心來,去發掘,結合地方特點、時代特徵去創新!如果我們繼續忽視傳統端午文化,可能不久的將來連吃粽子的傳統也會丟了,現在不是有許多年青人都不知如何包粽子了嗎?因此有必要大呼一聲:捍衛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記念伍子胥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

端午節已過,相關的話題卻還很多,在諸多言論中,屈原和粽子是兩大熱門詞語。端午節當然與屈原有關,也是要吃粽子的,這是我們的老傳統,祖宗的東西,還是不要輕意丟棄的好。問題是,我們說了說屈原、吃了吃棕子,是不是就真正的明白了端午節,是不是就真的傳承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

家國情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__:

大家好!

人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及貢獻。新時代,新徵程,吾輩新青年更應肩負起時代的責任與使命:為時代揚帆,為國家築夢。方能不負青春,不負此生芳華。

回往歷史的波瀾壯闊,我們不禁憶起那一位位為國家擔當的有志青年,宛如閃耀在時代中的星火,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社會動盪,一位位思想家敢於向時代發聲,“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那動盪年代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猶如一粒火種,在中華文明中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無數的遠方和人們,都與我有關”,時代的重任肩負在以筆為劍、深刺黑暗胸膛的魯迅先生手中;肩負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成功的周總理身上:“吾輩生於積弱不振之中國,安忍坐視不一救耶?”總理向時代發問,向青年號召,要將民族復興的責任與使命,牢記心中。

動盪年代的責任意識彌足珍貴,而和平年代的家國情懷也同樣值得讚頌與敬佩,“時代楷模”程開甲,隱姓埋名十數載,為國鑄重劍;“人民的生物學家”鍾揚,將生命獻給種子,在高原上綻放生命;“耶魯大學”高材生齊玥飛腳踏泥濘俯身躬行,在棘刺和田壟中拓荒,埋下的是種子,收穫的是理想;為貧困人民脫貧,他始終奔赴在攻艱前線;為邊疆和平奉獻,守望在時代前線的駐邊戰士;不辭勞苦把責任和細緻融入生產、融入生命,他們是無私奉獻,具有責任和擔當的大國工匠……

一代代青年將責任牢牢握緊,把握時代的航舵;一代代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責任宛如時代的星火在空中閃耀。

回望改革初期,在那個改革大幕初啟,中國奮力追趕世界的時代,激盪夢想,四十年已過,中華大地轉瞬已是滄海桑田,可新時代新青年更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馳空想,不騖虛聲,以自身的力量為時代發聲;改革開放天地寬,砥礪奮進正當時。

新時代的追夢人,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團結起來。為時代揚帆,為國家築夢!

家國情懷演講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著“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著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

家國情懷演講稿 篇5

家,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溫馨的字眼。對於戲耍的孩子,家是黃昏的炊煙、遮雨的屋簷,是噴香的菜飯、是爸爸慈愛的笑臉媽媽懷抱的溫暖;對於離家的人兒,家就是漂泊後的歸宿,疲累後的港灣,是遊子心底的歸依,是白髮人葉落歸根的夙願。

隨著歲月的遷移,伴著成長的腳步,走出家門,媽媽是家的牽掛;走出國門,華夏兒女炎黃子孫長江黃河泰山崑崙,家是相同的血脈,是傳承的文化,是五十六個民族,是我們的大中華;而縱觀歷史的變遷生民的轉換環境的演變,地球天下宇宙又何嘗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

家是永遠的牽掛。李白仗劍天涯,飄逸瀟灑,仍會“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灣《次北固山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把對價的思念託付給北歸的大雁;“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家是杜甫顛簸流離、骨肉離散的思念。

然而遭遇離騷的屈原,在放逐的過程中,無論遭遇多少苦難,他都可以戴高冠,佩長劍,行吟“九歌”。而一旦郢都被攻陷,國破家亡之時,生命便無從附著。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誰能懂得辛棄疾這個遊子那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呢?“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的愁思,也只是悲劇詞帝“李煜”對南唐故土一席的懷念。

有國才有家,國泰然後民安。國家是皮,家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翻閱中國的近代史,回望我們的昨天,我們曾經歷過那麼多的苦難和考驗,百年屈辱,八年抗戰,洪水,非典,雪災,還有20xx,5,12大地震的汶川……我們一次次被*在地,然而更一次次挺起腰桿,明天我們或許會面臨著更多的苦難、更大的考驗,然而背靠960萬平方土地的祖國,面前是13億雙手的溫暖,我們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度過?

作為我們,新時代的驕子,應該怎樣成長,才能無愧於“未來中國的脊樑”?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講究修身、治國、平天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我出發,飽讀詩書,站在文化的前列,站在世界的高度,然後我們才能一步步走出小家,心懷祖國,放眼天下。

今天終將成為歷史的昨天。我相信,只要我們在心中長久地懷有這份厚重的家國情懷,他日回望,生命定能書寫出最輝煌的篇章,我們一定無愧於中國的脊樑!

請讓我用幾句歌詞來結束我的演講,題目是:《用愛寫的家》:

誰說識字憂患起偏偏是世代書香人家

博古通今以明志淡泊寧靜自高雅

滿屋的經史哲論一張口家國天下

指點江山五千年激揚文字論華夏

並非採菊東籬下不過是尋常百姓人家

燕子飛過屋簷下炊煙裊裊映丹霞

少不了家長裡短說不盡酸甜苦辣

心中明月清風坐看風雲變化

都是一樣的路啊一樣的雨雪風霜

一樣的世事冷暖一樣的春秋冬夏

都是一樣的情啊一樣的真真假假

一樣的悲歡離合一樣用心寫的愛

用愛寫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