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在上海青年理論學習年會上的演講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84W

青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在上海青年理論學習年會上的演講

一個社會的青年文化發展的健康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處的時代的巨集觀背景。從總體上看,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青年的整體發展演進,就呈現出與國家發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相一致的基本特徵。

回顧改革開放30年來青年對經濟、社會改革的政治參與,就大體經歷了下列幾個階段:

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這是第一次思想解放後充滿激情的時代。當時中國青年以“老三屆”為主體。源於1978年以真理標準討論為契機的思想解放運動,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為一個民族的復甦和振興奠定了理論基礎。青年無可爭辯地充當了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鋒。北大、清華學生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這兩句口號,反映了當時中國青年要求參與社會、參與改革的熱情。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隨著城市改革的全面展開,當時青年關注的主要課題是,如何將個人奮鬥與報效祖國統一起來,以實現理想和個人抱負。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對社會變革的實踐參與,展示出青年關注國家、關注社會的憂患意識以及富有朝氣的改革精神。1984年北大學生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表達了青年一代對改革開放路線的積極認同。同時,在改革開放程序中青年也曾經歷過迷惘與尋找。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之後,尤其是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開始被廣大青年所接受,青年對我國社會發展的總體評價明顯變好。90年代中期青年價值取向變化的鮮明特點是:由原來激情式地參與轉為務實地參與。

進入新世紀,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極大提高,以80後一代為主體的獨生子女全面進入社會並開始“反哺”成人社會。尤其是經歷了XX年的幾大公共事件----奧運火炬海外傳遞受阻、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不僅使我們看到了可愛、充滿希望的新一代,也使青年一代看到國家通過做出符合民意的決策來證明國家對於國民的意義,這很好維繫了青年一代對於國家的最大認同。而這種國家與青年之間的良性互動與呼應,使每一個人的自由發展都將被納入國家發展的視野中,這恰恰是維持社會進步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動力。

總之,30年的改革開放,賦予了今日中國青年一代新的品質和特徵、新的優勢和不足,而價值觀的變革也使其成為了獨特的一代人。

儘管在一個社會的整個文化系統中,青年文化常常因其鮮明個性而引人注目,但無論其與社會主文化有著怎樣的不同,青年文化總是預示著社會發展的未來。青年總是擁護改革並跟著改革者走的,青年是未來社會的主幹,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因此,能否充分地認識今日這代新青年,無論對於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日中國,還是對於一個不斷立於變化與發展中的未來中國而言,都極為重要。

獨生子女時代已經到來

任何時代都有獨生子女,但是在城市中整整一代人與下一代基本上是獨生子女,這無論如何是我們必須刮目相看的新情況。

每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特定年齡的生活經驗的影響的。而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記憶體驗往往比後來的經驗具有更強的影響。因而,一代人共同經歷的具體事件,會使他們進入一個“代單元”,從而形成一代青年特定的價值取向和行為選擇方式。以社會學代際理論的觀點來看,一個獨生子女社會的時代已經到來。很多人可能到現在也沒有在心理上準備好與整整一代獨生子女共事,但是他們已經推門而入。

如今城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這是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新一代,在世界範圍可能也找不到先例。他們對“兄弟姐妹”這些詞彙只有語義上的瞭解,他們在家庭中居中心地位,他們已經長大,他們肯定與下一代、上兩代人有不一樣的地方。自從1980年中國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以來,獨生子女家庭的比例越來越高。全國現有3億多個家庭,已有7000多萬獨生子女。任何時代都有獨生子女,但是在城市中整整一代人與下一代基本上是獨生子女,這無論如何是我們必須刮目相看的新情況。而如果要探討並歸納這一代新青年的特點與變化,人們俗稱的“80後”是其中的主體。

80後一代是一個新族群。他們沒有統一的豪言壯語,只有各自喜好的髮型、五花八門的服飾和不加掩飾的神情。他們不再追求螺絲釘的價值,卻要把自己的大腦變成電腦,將新知識不斷“錄入”。他們生長在一個越來越開放、自由的經濟社會裡,他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道德標準、美學趣味、價值追求、時空觀念,都與前幾代人不同。所以,你不能用舊尺度來量度他們的行為規範,也不能用舊眼光來看待他們的生活方式。否則,你會因為80後身上種種似乎對立卻又共存得如此自然的矛盾而深感困惑。比如,80後一代沒有父輩那麼強烈的進入社會主流的慾望,但緊緊追逐時尚潮流;他們很願意與眾不同引人注目,卻又並不介意一種邊緣狀態,更不大會把一些區域性的瑕疵理解為全域性性的問題;他們對社會的評價十分積極,對當下這一時代的看法估計遠比老一輩樂觀;他們思維獨立、具有批判精神,市場經濟意識和競爭意識都很強,但在具體的工作中,通常不會有太強的權力慾,願意在一些具體的崗位上做一些具體的工作,喜歡簡單的人際關係。除此之外,接受新事物的意識和能力非常強,有較強的公民意識、平等意識、環保意識、契約意識,相信事實、做事認真、有原則等,都可以說是這一群體身上的閃光點。

當然,在肯定當代青年發展的合理性和優勢的同時,我們也要客觀地看到獨生子女一代青年身上存在的明顯不足。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顯示,這一代青少年一是缺乏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艱苦奮鬥的勇氣和忍耐力,心理比較脆弱;二是顯示出較強的攻擊性,喜歡公開批評他人、情緒波動較大;三在勤儉節約、生活能力和勞動習慣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此外,在他們中間,有的對傳統價值和道德資源認知度較低;有的儘管遵奉公共倫理行為,卻又存在著一定的“知行不一”傾向;還有部分獨生子女在自我接納上存在障礙,15%左右的新新人類不滿意自己的健康、性格、相貌和外形,11%的孩子感到自卑。據統計,獨生子女最具代表性的感情體驗是孤獨和心理壓力增大。大約只有三成的孩子能“經常感到學習的快樂”、“總想弄懂不明白的問題”、喜歡所學的科目,49%的人感到一定程度的壓力。相當一部分青少年認為自己的童年“幸福而不快樂”。

價值觀變化下的未來

隨著社會化程度的進一步加強,獨生子女一代中的大多數將努力使自己的選擇與社會規範要求不發生正面衝突,逐步走自我實現與服務社會相統一的明智之路。

那麼,以上種種特徵將意味著怎樣一幅青年未來發展的圖景呢?關鍵要看這一代青年的價值觀。根據全球青年價值觀變化趨勢和中國改革開放、社會發展的目標,中國青年價值觀未來發展呈現出如下走勢:

第一,從時空的角度來看,當代中國青年的價值結構具有“時空壓縮”的特點,即在當代中國青年的價值結構中,傳統、現代和後現代這三個不同的東西,已壓縮到同一時空之中。一方面,傳統價值觀中的一些因素並未如某些學者所預期的那樣,隨著現代價值觀的興起而消失,而是與現代價值觀同時並存於青年的價值結構之中。比如,有研究結果顯示,在個人生活方式上,中國青年人表現出強烈的個體本位取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明顯地屬於個體本位型別。但與此同時,在政治與社會生活領域,他們仍然保持著明顯的集體取向,大多數青年人表示願意為國家做貢獻。此外,在對待中西文化的態度上,同樣是一種雙重結構:既接納西方文化,又對傳統文化持認同態度。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序的加快,網際網路在中國迅速發展,儘管我們還處在現代化程序之中,但發達國家在高度現代化之後才出現的後現代價值觀,比如對以物質因素為特徵的“生存因素”和以各種非物質因素為特徵的“發展因素”同等重視、懷疑科學萬能、支援環保、珍視友誼、重視閒暇等,在當代中國青年中業已出現。

第二,從對主流的滲透與價值的擴張角度來看,青年亞文化的反哺功能、“社會年輕化”趨勢日益顯現出來,且正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建立而加快。市場經濟要求有成千上萬有獨立意識且懂得自主決策、自負盈虧的市場經濟主體,而當代青年在行為過程中追求獨立與自我支配、自主決策,在精神上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這些都與市場經濟的主體要求相一致。市場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先進理論和科技知識的創造與傳接,也總是最先在青年中進行或得到最快最廣泛的響應。而且,面對社會多方位的變革,青年的機會成本較低,他們將成為參與支援和擁護改革的最積極的社會力量。

如今,“年輕化”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姿態。比如,以往無論在世界各地,公司在給員工升職時重視的往往是資歷。而現在,日益增加的全球競爭壓力已迫使保守的歐洲公司為保持公司的活力而提拔年輕人。隨著更多的年輕人擔任高階管理人員,歐洲公司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雄心勃勃的年輕人如果在一家公司掙不到滿意的薪水,就會跳槽到另一家願意重用他們的公司。而這批在45歲之前就已得到公司最高職位的年輕管理人員,將有充裕的時間對其所在的企業、行業產生持久的影響。

第三,中國新一代青年價值觀將在延續多元化的豐富性的同時,又呈現綜合、迴歸和趨同態勢。也就是說,一方面,隨著當代青年群體的主體分化愈發明顯,不同主體的不同需要和同一主體不同側面的需要使價值觀念呈現多元豐富的特徵。在一個多元化時代,每個人都有權利和機會按自己的理解與價值追求來表達生活、演繹生命。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已經逐步明確並將得到進一步完善,各方面法律法規隨之完善,各項社會規範進一步穩定與有效,發展創新將成為主導的價值取向,這樣的社會氛圍也會促使青年對整個社會的價值追求有日趨基本的認同。與此同時,隨著世界一體化時代的到來,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由於共同關注的焦點的存在,全球青年主體間的價值目標也將相對靠近。諸如如何將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納入到人與人的價值關係的總體圖景中,使環境倫理得到合理定位;如何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區域發展戰略與全球性發展部署的關係;如何理解文化差異性與共同價值、如何處理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係等,都已成為全世界青年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

隨著社會化程度的進一步加強,獨生子女一代中的大多數將努力使自己的選擇與社會規範要求不發生正面衝突,逐步走自我實現與服務社會相統一的明智之路。也就是說,既不是完全以“為社會作貢獻”來考慮自我的價值取向,也不是完全脫離市場的需要,以絕對自我導向來衡量自我價值。這種取向可在擇業觀、婚戀觀、知識觀等諸方面體現出來,也是全球青年價值觀變化的一個重要趨勢。除此之外,未來世界青年價值目標取向將在以下幾方面趨同:政治觀、經濟觀上的現實性與理智化;主體價值選擇上自我實現與服務社會趨於整合;青年對接受教育、工作崗位需求越來越高;更加註重消費和生活質量的改善等。青年人的交往行為將更趨向文明交往、講究互幫互利原則,交往手段則將更趨現代化,無論範圍、速度、效率都將發生鉅變。

從戰略高度認識青年發展

當前我們應該從“大視野”、“大時段”來認識青少年發展戰略的重要性,並從制度建設層面上將青年發展擺在未來社會優先發展的位置。

未來15到20年仍將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也意味著社會將給這代青年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選擇機會。20年後,今天0到15歲的兒童少年將陸續進入青年期,成為實現中國現代化的生力軍。如今獨生子女一代的綜合素質狀況,將直接影響到我們未來50年中國的命運。更何況,青年作為一個承前啟後、充滿活力、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代群,其發展程度往往是衡量一個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有鑑於此,當前我們應該從“大視野”、“大時段”來認識青少年發展戰略的重要性,並從制度建設層面上將青年發展擺在未來社會優先發展的位置。鼓勵有創新思想的一代青年脫穎而出,為他們的發展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制度環境,以實現青年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雙重目標。

無疑,學校、家庭和整個社會應當承擔起對青年正確引導的責任,但由於當前這種教育已身處傳媒發達的網路時代中,因此,無論其形式、內容、方法、手段都應該全面革新。

首先,我們的價值觀教育應與社會生活接軌。在社會結構、經濟結構、生活方式都在變化的時代裡,在人們的價值取向出現多元化、多層次的現實生活面前,價值觀教育如果只強調精神的價值、理想的價值,而忽視物質的價值、現實的價值;只強調價值認知,而忽視價值評價;對所有的物件只用一個標準,而忽視主體的差異性和層次性,就無法收到應有的效果。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他們的邏輯起點,他們的視野和所接受的資訊量,遠遠勝過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青少年,所以,我們的引導與評價要有全新的理念和方法。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再把青年僅視作被教育的物件。我們在指出青年身上不足、引導他們的同時,也要努力改造社會本身,克服成人價值系統本身可能存在的“知行不一”現象。

其次,加強青年價值引導和“品性教育”。如今,“品性教育”模式已成為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其代表人物利克納(lickona)曾指出,“在社會道德日趨敗壞的情況下,學校一定要做一些事情教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教師無法迴避傳授道德和價值觀”。“品性教育”反對道德相對主義,認為某些道德價值觀,如關愛、誠實、公平、責任、尊重自我和他人等是帶有普遍性的,而學校道德教育的任務就是要用這些核心價值觀來促進學生的道德發展,最終減少人們的道德混亂。個人認為,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西方發達國家成功的道德教育經驗值得我們借鑑,而且在當前,尊重與責任應成為學校培養青少年道德價值觀方面的兩項核心。事實上,其他優良素質大都可從上述兩項美德中衍生。

第三,改革應試教育,建立新的評價標準,使當前學校教育從“精英教育”理念向“平凡教育”理念轉變。基礎教育要在徹底改革“分數第一”、追求升學率的“片面性”、處理好知識傳承與人格教育關係的同時,不再使德育成為“運動戰式”的應急教育。學校德育改革與發展的價值取向應始終堅持生活化,把培養中國小生日常行為習慣和行為標準滲透到他們的坐立行走、言談舉止、衣食住行之中,以貼近學生的內容,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提升學生及校園的文明層次。使學生確實感到德育的蘊涵,文明就在身邊。

再則,要重視家庭教育在獨生子女成長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家長的心態變化導致家庭教育問題突出。一方面,由於獨生子女的唯一性,使這代家長對孩子的成敗帶有“下賭注”的感覺,對孩子的培養表現出過高的期望、過分的關心、過多的呵護。另一方面,不少家長不能根據時代變化和孩子的需要因材施教,儘管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比過去幾代多,也比前輩講民主,但存在較多誤區、過失以及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因此,提高家長素質,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當前家庭教育的核心。

從世代傳遞的角度看,一代總要勝過一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但離開了上一代的文化傳遞,就會出現文化斷層,就會造成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文化上的失教。同樣,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如果沒有一個被大家所認同的主導文化或核心價值,那這個社會將是“一盤散沙”。因此,在向青年人學習的同時,學校、社會不能放棄對青少年的正確引導。我們確實不能再用以往的框子去套現在的青少年,用自己“想當然”的好心去“引導”和“教育”他們,而應當去接觸、去傾聽、去理解、去掌握他們的“話語”和“祕密”。在認識這一代青少年優勢和不足的同時,也要了解他們在求學、求職、生活等方面的煩惱和困難。用他們理解和可接受的方式,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這是成人社會應盡的責任。

思想者小傳

楊雄社會學博士,現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兼任上海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社會調查中心主任、《當代青年研究》雜誌社總編輯、上海青少年教育協會副會長、xx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上海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著有《青年文化:回溯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