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節約資源的演講稿(通用3篇)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3.09K

節約資源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節約資源的演講稿(通用3篇)

大家下午好!

在座的各位一定從小就會背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我們就知道要節省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的思想一直貫穿於中華民族的進步史中。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即使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講究檔次,國家也鼓勵消費。但我要說的是鼓勵消費,更要嚴禁消費過程中的浪費,別忘了“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更別忘了“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勤儉節約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榮辱觀,人生觀。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使命。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不得不勤儉節約。李商隱有句名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也反覆證明了這個道理: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啊,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可以看到全國自上而下都在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而努力。就拿正在召開的政協會議來說,本著節儉和環保的原則,將會期縮短到了8天半。政協委員的食宿都安排都力求節約。集中住宿,減少車輛往來接送造成的浪費;委員們下榻的房間內,也沒有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為了節約紙張,儘量減少紙質檔案的傳送和列印,而將提案用電子文件傳到委員們的電腦上。

有人問:“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對,就是這麼簡單!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們洗臉刷牙、洗頭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掃衛生的時候,是不是在意的節約了一滴水?在我們使用電燈、空調、電腦、飲水機的時候,是不是刻意的節約了一度電?在我們影印列印檔案的時候是不是把紙張兩面使用,節省了一張紙?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一張紙開始。日子久了就會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節水,是國情所迫。一場大旱,舉國關注,因為抗旱關乎13億人的“吃飯”問題。不僅立足當下抗旱,還需著眼節水才是長遠之計。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千方百計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增加抗旱水源。可還是有一些農民家庭已經註定糧食要顆粒無收了。合理利用水資源,開源節流已經是農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還有,在我國西北的嚴重缺水地區,有很多家庭每天的用水要依靠肩擔手提,甚至趕著牲口走幾十裡山路駝運。洗臉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大家也知道有的地方人一輩子只洗一次澡。幸好從20__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了“母親水窖”行動,修建水窖10萬多眼,幫助120多萬老百姓的擺脫了生存困難。面對這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節約用水。

今後在當你眼睜睜的看著水龍頭滴答滴答沒有擰緊時,你是不是能伸把手把它擰緊?在你下班離開辦公室時,會不會檢查一下關沒關電腦、印表機?不過現在已經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許多人養成了兩面使用列印紙的習慣;大家都很樂意使用節能燈具;以前辦公室用紙發的通知、檔案,現在也改成了電子文件,推進了無紙化辦公。

最後我要說: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資源意識和節儉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為作出貢獻!希望我的演講能引起大家自發的自覺的節約意識。謝謝大家。

節約資源的演講稿 篇2

我國能源資源總量雖然較多,但人均佔有量少。人均淡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五分之一;45種主要礦產資源人均佔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近幾年,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對煤電油運和重要資源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價格大幅度上漲,一些重要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國重要能源資源短缺對經濟發展的制約進一步加劇。今後,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推進,能源資源需求總量還會增加,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矛盾將長期存在。節約能源資源,大力促進能源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迴圈利用,是緩解能源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以煤為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均佔其排放總量的80-90%。目前我國環境形勢嚴峻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已經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汙染,許多城市空氣汙染嚴重。生態破壞呈加劇之勢,水土流失量大面廣,草原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大力節約能源資源,減輕能源資源消費增長給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的巨大壓力,關係到國家民族的生存與發展。

經濟全球化為我國廣泛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創造了條件,但面臨的競爭也更加激烈。節約能源資源,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從源頭上減少汙染,使企業生產過程和產品的原料成分、能效、回收、廢棄和處置等都能夠符合環境標準,關係到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和外貿可持續發展。

實踐證明,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難以為繼,必須儘快加以扭轉。但上半年經濟增長達到10。9%,而能源消費增長超過經濟增長速度,與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的目標有較大差距,形勢十分嚴峻。節約能源資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根本上緩解資源約束、減輕環境壓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節約資源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日,我演講的題目是“人人節約,社會和諧”。在黨的16屆三中和四中全會上,中共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決定。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應該是物質文明和道德文明和諧的社會。節約型社會是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因此,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倡導節約,樹立節約意識,培養節約美德。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有言“克勤興邦,克儉於家”。對於勤儉節約,中國人自古有著深刻的認識。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曾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唐朝詩人李商隱指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明代朱柏廬在《治家格言》中寫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多少年來,一滴水,一根火柴,一張紙的節約精神,輝映著一個民族的美德和靈魂。毛主席的被子、周的睡衣、朱總司令的扁擔,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令我們為之感動,為之景仰。上世紀60年代,節約更成為我國度過政治和經濟難關的法寶之一。在物資極度短缺的情況下,政府把節約上升到政治高度,並以此安排物資的供應、生產,可以說,那個時代的中國就是節約型社會。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早就成為我國公民的一種道德標準。

近20xx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節約意識似乎漸行漸遠,鼓勵消費的宣傳鋪天蓋地,什麼“首富”、“金領”、“豪宅”、“極品”,等等等等。有的人為了緊跟“時尚”,不顧自己和家庭的實際情況,超前消費;還有的人出現了認識上的誤區,認為節約即吝嗇,既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應該講闊氣,講派頭。在他們的心目中,艱苦樸素、勤儉建國、勤儉持家的好傳統、好風氣,早已成為過時的東西。浪費可恥變成了浪費光榮。在這種不正確的消費觀念的影響下,一些人為了達到自己奢靡消費的目的,不惜鋌而走險,侵佔公私財務,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我曾多次同爸爸媽媽一起外出吃飯,經常看到飯店裡剩下了大量的飯菜,有些菜甚至沒動幾筷子就被整盤倒掉,多麼可惜呀!這可是多少個農民伯伯日日夜夜辛勤勞動的果實呀!難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他們都忘了嗎?再看看我們身邊,浪費現象無處不在:教室人去燈不熄,紙上寫錯一個字就撕掉,水龍頭的水常流,麵包、蘋果咬了一口就被扔掉……這裡,我粗略地給各位算一筆賬: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那麼我們中國每天就能節約2600多斤米,足足可以供一家三口吃兩年;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分錢,那麼我們中國每天就能節約1300萬元,可以讓多少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溫曾說過:“在中國,一件小事加上十三億人就是大事。”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日看來,更顯得意義深遠。節約就是充分利用資源,能夠增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然而,自然界提供的物質和能量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要實現人類一代又一代延續,就必須合理地使用資源。遺憾的是,長期以來,人們盲目地追求經濟發展,無節制地向大自然攫取,在創造大量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付出了環境惡化和生態失衡的代價,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受到了嚴重破壞。面對這樣的狀況,如果能夠注意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保護自然與實現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就能不斷增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節約就是尊重他人,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表面上看,儉樸或奢侈只是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似乎無可厚非。其實不然。在資源日漸稀缺的情況下,節約就意味著把有限的東西讓給別人用、留給後代用,因而是一種克己利人的高尚品德。同時,任何物質財富的創造無不凝結著勞動者的辛勞。充分利用每一樣物品,自然就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珍惜,就是對勞動者的尊重。人們之間相互尊重彼此的勞動,才能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進而平等友好地相處,對抗和衝突才會減少,包容與和諧才會增加。

節約就是弘揚社會正氣,能夠增進社會自身的和諧。節約,對個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整個社會來說則是一種精神風貌。有一次,訪問友國時,穿著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有記者問他:“主席先生,以您這樣的身份,怎麼還穿這樣的大衣哪?”微微一笑,回答到:“如果我一年穿一件大衣,那麼十年就穿十件大衣,如果我十年只穿一件大衣,那麼就省下了九件大衣,我將這些大衣捐給災區人民,就有多少人在寒冷的冬天不受苦受罪。”由此可以看出,節約關係著更多人的溫暖和幸福,關係著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人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中。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希望變成現實,離不開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而節約正是我們對社會履行責任的方式之一。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們現在還小,做不了什麼大事。”其實,只要時時用心、處處留意,做到節約並不難。比如,隨手關燈關電腦,兩面使用影印紙,水重複利用一次,空調溫度調高一度,等等。節約是一種遠見、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創造,和諧是一種默契、是一種愛心、是一種力量。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以節約的實際行動來增進社會的整體和諧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