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家長怎麼與老師溝通(通用4篇)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84W

家長怎麼與老師溝通 篇1

一、與老師溝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家長怎麼與老師溝通(通用4篇)

父母的態度要主動,聯絡要適時適度。

有些父母誤以為主動聯絡老師會打攪老師的工作、生活,怕老師不歡迎。其實父母主動聯絡老師會給老師帶來便利,因為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一個個去家訪要很多時間,家長主動到來,可以瞭解很多重要資訊,可以交流商討教育方式,這是家長老師都樂意的事。

聯絡要經常,不要等到問題成堆或者問題嚴重再被迫去學校。

聯絡要適時適度,要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更要尊重老師的意見。聯絡太頻繁沒有必要,間隔太久,達不到效果。

二、與老師溝通要理性和明智

當老師反映孩子問題時,父母態度要冷靜。孩子在學校難免犯錯,老師通報給家長,讓家長在家裡注意糾正。家長如果當場責罵孩子,就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可能使孩子怨恨學校和老師。

對老師的看法,家長要做細緻分析,充分肯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幫助。當然,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會有看錯的地方。家長不必惟命是從,可以根據孩子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並設法讓老師意識到他的錯誤。

孩子有時為了逃避處罰而傳遞錯誤資訊,家長就更應該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當溝通渠道暢通,才會瞭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孩子的小聰明也不會耍了。

三、一些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

1.約定會面時間

作為老師,沒有什麼比在上課前、放學後或課間時間遇到家長開即興會議更糟糕的了。儘量尊重教師有限的時間,不要忽然間出現,老師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時間充分解決你的問題。

2.學會用各種方式溝通

包括面談,電話溝通,微信交流,電子郵件往來等,以達到經常與老師溝通的目的。

3.願意承擔你需要做的部分

老師們可能已經對現有的工作量感到沉重。說實話,一些老師對在滿滿的工作日程上再加一件事,會感到非常具有挑戰性。你需要確保老師知道你願意配合他們的工作,並在家庭裡支援他們。

4.與老師成為盟友

你和孩子的老師應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你可以嘗試通過一些非正式的聊天來建立關係。時不時的給老師帶杯咖啡。在教室裡做志願者或主動提出在家裡幫助做一些專案。如果你每次見孩子老師的時候都在抱怨或不停地言語攻擊,老師會開始躲著你或對你有所防備。請別忘了,你與老師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幫助你的孩子。

家長怎麼與老師溝通 篇2

一:家長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老師

很多家長之所以一提及老師就眉頭一皺,實際上大都被一些社會風氣所影響,特別是一些學校負面現象,比如有些家長經常會提及我給某某老師送了什麼禮物,給了老師幾張購物卡,給老師多少紅包,請老師在哪吃的大餐等等。事實上,這些現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教育的公平,墮落了部分老師的師德風尚。當這些因素被無限誇大後,以點代面的現象就會如瘟疫一樣傳染開來,大有一塊臭肉攪得滿鍋腥之勢。而絕大部分敬業愛崗品德好的老師的光輝則被那些骯髒的現象給掩蓋了,儘管老師們想證明自己是好老師,但是在瘟疫之下,又怎能說得清,道得明。

同時我們再把目光放在課堂裡,根據中國人“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心理,看看那些拿人手短,吃人手短的老師的所為吧,比如老師可以為送禮家長的孩子優先安排坐位,可以課上多提問這些孩子,可以多表揚一下孩子,可以包庇縱容一下違反紀律的孩子等等。這自然也會讓沒有送禮的家長心存憂患,總感覺欠了老師什麼,自然在面對老師時會缺乏底氣,既而影響到信心,甚至對老師缺乏好感。

在看到一些負面現象的同時,我必須提醒家長:不能靠猜測來面對老師,如果你帶著一種缺乏公允的目光去看待你孩子的老師,你可能會誤解老師。如果你真想客觀評價你孩子的老師,必須要主動和老師接近,還可以通過經常和孩子交流,瞭解孩子在校在課堂上的表現來側面瞭解老師,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到對老師心中有數。在瞭解老師的人品,性格,脾氣,能力之後,再去有針對性和老師談孩子的教育問題,我想可能會更理性一些。

二:家長要學會尊重老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想這句話每位家長都非常清楚,並且也知道其中的深刻內涵。既然老師是教學生明事理修品德學知識長本事的人,那我們做為家長就不能抱著懷疑的目光去面對老師,不能把社會上負面的評價強加給老師。如果你去做小人之事,以請客送禮等一已之私去滿足自己的願望讓老師為你孩子開綠燈的話,你的行為還算是尊重老師嗎?在面對利益的誘惑時,能說老師是主動伸手之人嗎?肯定不是吧?既然不是老師索要為先,那麼有這樣行為的家長你就得想想了,你實際上是在糟蹋著老師的良好形像呢,你是助長不正之風的罪魁呢。

讓孩子從小就受利益保護,不教孩子參與公平競爭,孩子的綜合能力何談培養和提高呢?所以,說這裡家長們就要想想了,你可能是眼前走了捷徑,孩子受到了照顧,但從長遠來看,你是在害你的孩子,你是地道的不負責的家長!

家長如果想尊重老師,你就必須要肯定老師的辛苦和付出。不僅家長要這樣做,同時還要引導孩子多想想老師每天教學的辛苦,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的付出。當孩子能體諒老師時,自然會對老師產生一種敬畏之感。當孩子懂得尊重老師的勞動之後,再引導孩子學會遵守課堂紀律,團結同學,熱愛班集體,我想自然會讓孩子慢慢學會如何做人。

三:家長要學會以平等的心態面對老師

經常會看到一些家長面對老師時心情比較複雜,實際上這是很多家長沒有擺正心態的緣故。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教育來說,都要經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種大的教育模式。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代表,老師是學校教育的代表,兩者從地位來講是平等的,而對於教育的目標來說也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學到知識,提高孩子的能力和道德素養等。為什麼有些家長面對老師時總會感覺自己矮半截呢?實際上這是家長家庭教育素養低造成的後果,大家想一下,如果你對自己所擔負的工作缺乏專業知識時,你怎能從容去應對和你處於平等教育地位的老師呢?這就相當於一個國小生和一個大學生對話時,時時有一種仰望的感覺。

家長怎麼與老師溝通 篇3

今天孩子來上中文課前,母親用微信與老師溝通。告知:今天姐姐剛完成牙醫檢查,需佩戴口罩示人,怕人嘲笑,心靈有些脆弱,望上課時得到額外呵護。

這樣,當孩子出現在老師家門口時,老師已有心理準備。

門鈴響,老師象往常一樣興奮地開門迎接她的兩位國小生。蹲下與孩子們平視。在給姐姐一個大大的擁抱時,語氣平和地說:“媽媽已告訴我,你今天牙醫檢查很勇敢。我們都為你而感到驕傲。今天的中文課,你可以量力而行,若嘴巴不舒服,無需講話。聽老師講故事就行了。”

姐姐得到老師的特別關心,欣慰地點點頭。

這時,老師也沒有冷落一旁等候的弟弟,並留意到弟弟的新發型。在給弟弟一個大大的擁抱時,說:“弟弟今天去見髮型師了吧?新發型很酷哦。”

弟弟感到老師的特別注意,也開始用中文夾帶英文講述今天剪髮的一些經歷。

老師與孩子們邊聊“今天”,邊進入“課室”。讓孩子們感到自然隨意的課室氣氛的同時,提醒孩子們課前的“例牌公事”:上廁所,洗手,抹乾手,選課文。

今天是弟弟選課文,老師遞給姐姐一本《繞口令》翻閱,使其在等候的過程中“有活幹”。

課文選好,開始講故事。老師儘量用溫柔的聲線講故事,以此“慰籍”課室裡的“小病人”。

當然,故事仍需講得精彩,眉飛色舞,帶動孩子們的想象力。讓其忘卻牙醫檢查時的“恐懼”。

畫故事,練寫字,這兩個環節,孩子們都自行完成得非常好。半年的學中文步驟,孩子們已習慣,並喜歡這套“按部就班”教學程式。

與往常一樣,姐姐很快地完成了畫畫和寫字。

老師再次語氣平和地建議:今天你可以選擇坐著看書,或者躺在沙發上閱讀。

姐姐再次感到額外的關心和呵護,選擇了她喜歡的書和電動真皮沙發。

於此同時,老師開始專注地輔導弟弟練習今天學習的漢字的筆畫。弟弟今天從早到晚的“奔波”,老師注意到其臉上的倦意。主動拿出他喜歡吃的開心果,幫他去殼後,放在他的旁邊,鼓勵他說:吃幾粒開心果,補充一下體力,弟弟的字將寫得更棒!

就這樣,弟弟也順利完成了今天的課程,並有時間享受他最喜歡的摺紙遊戲。

一小時後,母親來接孩子。為了讓“小病人”早點回家休息,今天的講故事環節取消。

送別孩子和家長,老師,孩子,家長的心情都是愉悅的。

總結:

1,老師與家長的事前溝通很重要。能讓老師有事前準備,以適當的表情和態度迎接孩子們的到來。

2,老師與家長讓孩子感到平和的氣氛很重要。特殊原因是需要特殊呵護,但不能過於呵護產生嬌氣。

3,老師可以給出需要呵護的孩子特殊的選擇,但不能把主動權讓給孩子提出建議,以免拒絕不合理要求時,使孩子產生沮喪的心情。

4,在呵護一個孩子時,老師和家長都不能冷落其他孩子的需求。要儘量公平對待。

5,學習並不是最重要的,關心和愛護孩子的需求,能使孩子更加主動地愛上學習。

家長怎麼與老師溝通 篇4

一個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長,僅靠學校或僅靠家庭都是不夠的:教師觀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也很難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現,需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合力,教育才會有針對性和連貫性。應該說,這是校園人際關係中難度較大的一種關係。因為家長的職業不同、層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觀念也不同,要讓他們都能與學校“步調一致”,真的很不容易,我深有體會。

比如:在我們班就有這麼一位家長,在我剛來弘德接這個班的時候,這位家長似乎就對我有些看法,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管我對他的孩子怎樣!她都不滿意。而且她還不和我溝通,電話接二連三的直接打到校長那,那麼校長就會找我談話,我覺得這是對我的不尊重,也會使我和這位家長以及這個孩子之間會產生更多地矛盾或者誤會。慶幸的是這件事終於在校長的調解下化解了,我和這位家長說明了直接和我溝通比和校長溝通更合適的重要性,而這位家長也知道了以前的做法是很不妥的,最後我們達成一致要互相溝通才會使孩子在各個方面表現的更好,學習更有進步!

看來,家長和教師互相溝通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對孩子各方面最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