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15篇)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7.37K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巨集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15篇)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xx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說,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絡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2

中國,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國家;一個具有傳統文化的國家;一個具有數億人的國家;

中國歷史傳統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時間長河的積累沉澱,已經是非常之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民間藝術;傳統節日等,但是,我最喜歡的有兩樣,一是節日,二是道德。

節日,這個詞語對我們華夏兒女來說非常熟悉,因為一年四季都有許多的節日、例如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重陽節等。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它是可以讓所有的親人團聚,也是擁有重要意義的節日。春節俗稱過年。每年過年,每家每戶都會吃團年飯,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每個店鋪旁邊都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揚,所有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的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眼睛裡包含著濃濃的關愛之意,這時,在廣場上每個人都會拿出許多的煙花、鞭炮來放。在晚上時,一起衝上深黑的天空,迸發出五顏六色的光彩,猶如彩虹般美麗。好看極了。

到了晚上8點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人們坐在電視前觀看。

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這一天人們會、吃元宵,猜燈謎。還會到公園裡觀禮。重陽節,是農曆九月九日,對於這個中國的古老傳統佳節,還讓我想到了一首詩,一首對他鄉兄弟思念的感情詩。那是唐朝時期王維的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當是重陽節時,就會想起王維那種思念他鄉親人、兄弟的情景,讓我也不禁地感傷起來。中國的傳統節日何其之多,每一個都有故事,述說了節日的來源。每個節日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它闡述了中華民族古人的智慧結晶。但是,現代又有多少人能夠完整的記住這些節日了。

每個人都差不多都覺得中國的節日低俗、無趣,只知道盲目的追求外國的節日。例如聖誕節、愚人節、情人節等,但是在他們心中是不是有想過,自己是不是中國人,是否能忘本。或許在他們心中已經沒有心裡的那份堅持,對於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的堅持,只知道一眛的效仿別人,反而捨棄了對於自己的民族來說重要的東西—文化。當然,不是一定要抵制外國文化,只要我們能夠取其精華,棄其糟耙,為自己所用,這是可以的,能夠讓我們借鑑他人的長處,來彌補己身的不足,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變得更加完美。

道德是一個底線,提醒我們做人的道理。我們人類為什麼站在食物鏈頂端,就是我們心中有那份道德。

學習爭先雖重要,文明禮貌也要好。

學校規定都遵守,見到老師要禮貌。

同學之間相友愛,友誼小手鎖的牢。

愛護動物放心上,樹立新風我做到。

這是一首文明禮貌歌。

禮貌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它的意義是: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意念和行為,是言談舉止對別人的尊重與友好的體現。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之間都離不開禮貌這個詞語。它代表了一個人的涵養標準,品性等。一個好的禮貌態度,留下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在小時候,父母總是說見到人一定要叫。小時候的我天真爛漫,很聽父母的話,一見到認識的人就會叫個不停,什麼叔叔阿姨啊,姑父姑母啊。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個高二的學生了,現在的我已經變得不愛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會開口叫人,一般的時候也就會見到熟人才叫一聲,這還是老媽一直在我耳邊嘮叨的緣故,這是禮貌問題。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在學校老師教導我們要守禮貌懂知識,見到老師要問好,遇到熟人也要打招呼,要做一個乖孩子。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可是現在的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大人了,嘴邊一直掛著叔叔、阿姨什麼的,會被我自己得朋友、同學笑話,會覺得自己仍然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子。這也是現代社會上青少年的通病。中國現代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各種商品日益更新。但是,很多東西已經在人們的心中失去。

但是,有好就有壞,人也有好人,比如說:“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兩彈一星鄧稼先”這些都是中國人的榜樣。為什麼他們都會被很多的人牢記,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對祖國的熱愛和心中的堅持。正是因為這份心他們能夠做出讓人敬佩的事,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從他們的身心上我學習到了一些十分可貴的東西—謙虛、待人友善,更是有著自己的道德底線。時刻要求自己做到心中的最好。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但是禮貌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它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國民精神,代表了中國人的自豪!

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禮貌能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是那些受人禮貌相待的人喜悅!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有禮貌的人,來繼續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3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始於上古先民的結繩記事,歷史相當久遠。

中國結所蘊涵的情致和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的一個體現。它有著複雜曼妙的曲線,它有著飄逸雅緻的韻味;它出自於太初年代人類生活的基本工具,同時,它也是數學奧祕遊戲的呈現。你可別小瞧中國結,它千變萬化,寓意多多!比如方勝結代表平安,如意結代表吉祥如意,雙魚結代表吉慶有餘……我知道,傳統文化不怕年代的推敲。中國結,也許以前並不起眼,但現在,人們看中了它這種東方神韻,把做成髮夾、耳墜、手鐲等等,讓它成為一種典雅飾品。

我看著有著千年歷史的中國結,彷彿看到了中國結的古色古香,千變萬化,它讓我神往,讓我遐想……中國結,它代表了中華民族遠古的神祕和東方人的靈秀。我愛中國結!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是全世界各種古代文明中延續至今而沒有中斷的文明。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巨集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無一不是把中華文化作為民族振興和獨立解放的精神支撐和動力。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待,需多措並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許多學者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光輝的著作,智慧的結晶,而且深入到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哲學、歷史、科學技術、軍事、政治、經濟、教育、醫學、農藥等各個學科都有無限豐富的寶藏;文學、戲劇、詩詞、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等領域的瑰麗成就為我們提供豐富的藝術享受,豐富著我們的精神世界,不斷的激勵著我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日常生活的風俗習慣、人際交往的禮儀、婚喪嫁娶、節慶活動以至各種美食,也都滲透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放開眼界,善於自覺得吸收營養,不斷地提高自己辨別美醜、善惡、是非的能力。

我們要不斷強化加大巨集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創新力度,打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才基礎。我們要把發展傳統特色的中華文化人才的工作,培養納入國家和社會和各級政府的發展規化中,並採取得力的措施加以落實。國家和地方從事專業傳統文化事業的單位,要勇於承擔起這個方面主力軍的作用,不斷探索人才的培養新路,不斷地培養出一大批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大家和各類專業人才。我們要加大對民間民族傳統文化的人才的扶持力度,從政治上關心,從經濟上支援,從業務的幫助提高,不斷培植我們發展民族文化的人才基礎。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地用當今世界上的先進的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和發展我們的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使我們的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與時俱進,使我們民族的精神家園永葆旺盛的生機和青春般的活力。

中華傳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值得我們所有人用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去發掘它的美好、燦爛的光輝。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為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築牢堅實根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最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歡迎大家來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5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她的名字叫“中國”。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身上流動著同樣的血,學習著同樣的文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著人類進步,為人類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我們中華兒女應該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我們的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家,愛護環境,尊老愛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們的美德。

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嗎?作為一個像孔融那麼小的小孩,就懂得了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道理,就已經不錯了,這就是中華民族所要培育出的子孫,所要培育出來的一部分傳統美德,難道這不應該讓我們學習嗎?

一提到中國人雷鋒,這可能都是婦孺皆知的事情吧,中國的軍人們,都是具有像雷鋒一樣的品質,都是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我們頭頂一顆閃亮的紅五星的軍人們,有著時刻關心我們的軍人們,難道你沒有看過關於我國的軍人們的連續劇嗎?個個都是那麼的嚴肅、莊嚴、樸實、勤奮、英勇的人,都是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關愛人民的精神,這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吧!

保護環境也是我們中國人所追求的,現在我們中國愛護環境的人也更多了,祖國也變得更美麗了,像我們得學校,也變得更乾淨,更美麗,更漂亮了。

要做到我們中國這樣的傳統美德,就像一個有愛心,有思想,有文明的人。要堅強,要誠實,要守信,勇敢,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了。

愛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多少愛國英雄為保衛祖國,為國家的榮譽,犧牲自己的利益,貢獻祖國。1851年,吉鴻昌將軍赴美“考察”。那時候,中國人被西方人看作“劣等民族”,有些中國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有一次,吉鴻昌將軍去郵局寄包裹,郵局的職員知道他是中國人,竟輕蔑地說:“‘中國’在哪裡?我不知道”。隨行的人也埋怨他不該暴露自己是中國人,還說:“只要說‘我是日本人’,就什麼事都好辦了。”吉鴻昌將軍頓時怒不可,當面斥責道:“什麼!你要自稱日本人?我吉鴻昌決不這樣做!我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他回到住處,當即製作了一塊木牌子,上面寫道:“我是中國人!”,並把它佩掛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好一個“我是中國人”,體現出了吉鴻昌的愛國心。

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我們的責任是認真學好科學知識,將來貢獻祖國。這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祖國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將來,我們不要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育,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6

中國結歷史悠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文化。它是由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推展至漢朝的禮儀紀事,在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及藝術。

周朝人隨身的佩戴玉,常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身影”,延續至清朝才是中國結真正,流傳於,民間藝術的時候,當時多用來室內裝飾,親友間的饋贈佳品及個人的隨身飾物。民國69年由中國臺灣和各個國家的一些熱愛結繩藝術的朋友,廣泛收集整理與研究,因為其外觀對稱精緻,可代表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

中國結的編制,要經過編,抽,修的過程。各種結的編法是固定的,但是抽可以決定結體的鬆緊,耳翼的長短,線條的流暢與工整,可以充分表現出藝術和技巧的修養。編用的線材,除了棉。麻。絲。尼龍和皮線之外,還有金銀等一些金屬線材可以搭配,更增強中國結裝飾的作用和作為美觀而又好看的裝飾品。

中國結不但歷史上非常悠久,而且造型上特別優美,耳翼美觀大方,廣泛受到人們的喜愛。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7

為促進學生提高禮儀意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弘揚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我中隊在本學期開展了“文明伴我行,禮儀伴我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具體是:

開展“我身邊的禮儀”故事比賽,“校園競開文明花”演講比賽,“畫身邊的文明禮儀”等活動。

利用國旗下講話、週會、中隊會等時間,對學生深入開展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大力推進文明禮儀。

通過活動,我想談幾點體會:

1、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會影響到學生,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2、建立文明監督小隊,各小隊要認真實施監督任務。

3、在學生中開展 “做文明學生,做合格小公民”。比一比,誰能在校勤學識禮、關心同學、尊師愛校,遇到師長要問好、行鞠躬禮,同學之間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做一個好學生;能在家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愛惜東西、自覺做家務勞動,做一個好孩子;能在社會敬老愛幼、愛護公物、遵守交通規則、遵紀守法。

4、結合每週的升旗儀式,我們把它作為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一次莊重而嚴肅的教育活動。在升旗儀式過程中,開展看誰站最筆直、行禮最標準、歌聲最嘹亮的比賽,我們應該把愛國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禮儀養成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既莊嚴實在、又有教育效果。5、把樹立典型與帶動全面結合起來。

我們要弘揚先進,樹立典型。定期開展評比“文明小標兵”、“文明好學生”、“雛鷹爭章評比”活動,每月評比一次。表揚先進,鼓勵後進。6、把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學生的禮儀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應該經常和家長取得聯絡,和他們多交流,爭取他們的支援和理解,共同教育好學生。鼓勵學生爭當文明小標兵,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要最大限度地落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相配合,使學校的禮儀教育從學校延伸到家庭。

相信,通過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學生勤學、知禮,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會進一步養成,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8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距今七萬至十萬年前,就有中國結了。

中國結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從唐代開始,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開始給結命名。尤為一提的是北京申辦20__奧運會的標誌也是中國結。它用奧運五環的顏色組成五角星,相互環扣,象徵著世界五大洲的團結,“結”字之所以在這得到了昇華。如果大家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市場上賣的中國結樣式很多,但結式基本上都是盤長結。“結”字象徵力量、和諧、充滿溫暖的人際關係,給人以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中國結無論從起源和發展來看都是與手工密切相關的,由於中國人年復一年的創造,不斷地改進編法,“結”字才發展成為今天這異彩繽紛的樣式,中國結才具有它真正的意義。

中國結優美的造型,豐富的色彩,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資產。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9

今天一起床,我看了看論語日曆:2月14日,星期六,七九第一天,西方情人節。我換上昨天就選好的唐裝背心,媽媽還給我紮了配唐裝的髮型。為什麼呢?因為今天我們蘋果小隊的八位同學要在我們家開展“傳統文化代代傳”的小隊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首先,媽媽說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先把客廳裝扮得有中國味兒。於是,我找出了串串裝飾彩炮,三羊開泰圖,彩色亮片蝴蝶,福滿家門的祝福牌,我寫的書法作品“仁以為己任”“福”等。想到我們班的同學們平時就在有濃厚的國學氛圍的教室裡誦讀論語,我就拿出了寒假裡挑戰胡老師要背的《學庸論語》,平時我最喜歡的一套書《最美的中國童話》,還有爸爸小時候的一本古書《唐詩三百首》:它和現代書可不一樣,裡面是繁體字,而且是從右往左翻頁的,是中華書局出版的,20xx年9月新1版,20xx年6月第13次印刷的,定價0.57元。整個客廳頓時喜氣洋洋了!

爸爸去奶奶家把我的阿太接來了,九十三歲的阿太教我們小隊隊員包粽子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重頭戲。媽媽小時候放寒假會跟著她的阿太和她的外婆洗棕葉包粽子,我還從來沒包過粽子,今天我也可以體驗媽媽小時候的寒假生活了。阿太今天穿著花棉襖,她紅光滿面地告訴我這可是老底子的緞子棉襖,叫真絲織錦緞呢。哈哈,阿太真好看!同學們也都準時到了我們家,大家都打扮成了標標準準的中國娃娃的模樣。媽媽們說看著阿太和我們八個中國娃娃,真有一種以前大戶人家過年的感覺呢。阿太教我們包的是赤豆紅棗粽,只見她左手拿起一張粽葉,右手將粽葉折出一個角,放進赤豆糯米和紅棗,再將粽葉蓋住米後一折一彎,抖出棉紗線後把粽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後覺得不難,也開始做了起來。雖然我也把粽子五花大綁了,但是我包的粽子卻會漏出米來,我問阿太是不是我的粽葉破了,阿太看了後笑著說:“粽葉沒有破,是因為你沒有摺好粽葉的緣故。”我看了看旁邊的呂昱萱,她已經成功包好了一隻,我仔細地琢磨了她的成功之作,又和自己的粽子比了又比,看了又看,終於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我確實沒有翻好粽葉,才讓米成了漏網之魚啊!最後,我包了三個粽子,趙愷瑞第一名,他竟然包了七個粽子呢!不光小朋友,還有好幾個媽媽也興致勃勃地學著包了幾個粽子呢。

我們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進行了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問答,交流了寒假學習《國學》第6冊的心得體會,誦讀論語,讀唐詩,猜字謎,寫書法。最後我們八個還親手學著包了湯圓燒給爸爸媽媽們吃,我們包的湯圓有的大有的小,但爸爸媽媽們說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湯圓。湯圓真是為我們蘋果小隊的這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啊!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0

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是我校鮮明的辦學特色。我們伴著《弟子規》成長,《論語》《孟子》《學記》《孝經》等文化經典,陶冶著我們的情操,塑造著我們的性格。特別是《傳承傳統文化,共築精神家園》一書,對我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原來我們的古代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燦爛輝煌,我從中汲取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我覺得中華文化的核心就是強烈的愛國精神,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的精神之源泉。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中斷一直髮展到今天的就是華夏文明,華夏文明之所以長盛不衰,靠得就是中華文化中的愛國精神。

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驚天動地、氣貫長虹,留下了一段段佳話:陽高犒師,屈原投江,楊業碰碑,蘇武牧羊,岳母刺字,秀夫跳崖,關天培長鬚飄飄、血染戰袍,左宗棠抬著棺木進軍_q。正是強大的愛國精神,才使中華民族五千年屹立於世界東方!

中華民族是一個傳統的農耕民族,歷史上它在不斷的受著異族的侵略。但是有兩種結局,一種是被我們打跑了,一種是被我們的文化同化了。野蠻的匈奴族被我們趕到了歐洲,強悍的突厥族被我們趕到了西亞。鮮卑族、羯族、氐族、女真族、蒙古族、滿族都被中華文化所同化,最後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到了近代,西方列強想瓜分中國的美夢依舊被我們的愛國精神打碎。日本對我國發動了兩次侵略戰爭,最終被我們愛國精神打敗。

今天,我們正在走在民族復興的路上。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願意讓我們崛起,在不斷遏止我們。炸燬了我國的駐南聯盟使館,在南海上空撞毀了我們的戰機,藉口朝鮮核實驗,聯合韓國、日本,在我們家門口大搞軍事演習,航母編隊耀武揚威開進了我國的南海。日本把我國的領土釣魚島國有化,又是修改和平憲法,又是海外派兵。菲律賓、越南也跟著美國跳腳,不斷侵佔我國的南海島礁。

我奉勸美國及其走狗們,翻開歷史看看,你們想征服中國,那是白日做夢,痴心妄想。歷史上無論北方的草原狼,還是歐洲的森林狼都在我們面前俯首稱臣。匈奴突厥厲害吧,被我們打跑了;倭寇厲害吧,被我們打跑了;美國厲害吧,在朝鮮、在越南,被我們打服了!讓一切虎豹豺狼,在中華民族偉大的愛國精神面前發抖吧!

我們也應該看到,通向民族復興的道路充滿艱險,而實現民族復興的大任,將要落在我們肩上。但是,我們很多的青少年,不思進取,玩世不恭,遊戲人生。他們貪圖享樂,遊手好閒,向父母要吃要穿。假日裡,他們整天拿著手機刷屏,坐在電腦前打遊戲。在學校,他們得過且過,不願刻苦用功。他們完全不知強盜們已武裝到牙齒,就要殺進我們的家口。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民族復興,我們重任在肩,任重道遠。我們要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我們要深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我們要通過“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孝經》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我們要孝敬父母,關心集體,報效國家,建功立業!

我們要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發揚傳統的愛國精神,樹立遠大的報國志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刻苦學習。當有一天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我一定會昂首挺胸,勇往直前!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傳統,是不能忘記的”。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中華世紀壇的壇序為我們描述了中華文化的傳統風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卓越輝煌。”而中華文化走了幾千年也是歷經風雨,“閱歷五千年滄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但不變的是中華文化始終如大河般流淌,從未停息。文明的聖火亦從未熄滅。

當新中國進入21世紀,新的發展機遇使中國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時期,經濟由簡單的溫飽向小康邁進,政治更加民主,國際話語權更加給力。然而,當今的人們卻彷彿忘了中國一些本質的東西。中國的經濟條件在變,無論是在什麼經濟政策下;中國的社會生活在變,無論社會改革有什麼變化,但總有一種變化,總是使人難以忘記,是整個中國有著發展的根本動力,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這裡面記載著中國的歷史,從三皇五帝的創世傳說,到秦始皇勵精圖治在戰國烽火中統一全國,繼承大統,再到唐宋之際經濟繁榮、政治清明、萬朝來賀。這裡歷史長河,始終是華夏兒女的記憶中抹不掉的。所以,我們針對我們寶貴的傳統文化,必須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傳統,是不能忘記的我們必須繼承傳統。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一提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們就會想到江南的煙雨朦朧,想到那個落魄的詩人,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尋找他的心靈歸宿;一提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們就能想到明月之下多少離別、多少淚,希望月亮那一頭的家人、朋友一切安好;當提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有多少人真的望望遠方的月,千里的家。而這些都絲絲牽動著我們的神經。這就是因為,傳統文化中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這記憶中有憧憬、有希冀、有夢想、有未來。即使“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傳統文化都跨過了千年的山高水低,牽動著我們的情絲。

傳統文化更是血脈聯絡。辛棄疾在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就曾經譴責“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這種忘記國家恥辱的祭祀行為。我們自古就有祭炎黃,封孔廟的習俗,正是由於我們奉黃帝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我們才被稱為“炎黃子孫”,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文化行為恰恰是我們血脈聯絡的象徵。東南沿海自古就有祭祀媽祖的習俗,而隨著華人的遷徙,東南亞各地都有了媽祖的印記,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是血緣的聯絡。有了傳統文化的支援,我們才有了對彼此從血緣上的高度認同感,即使身處異鄉,有著黃面板、黑眼睛的陪伴,到哪裡都是自己的家!

傳統文化蘊涵著五千年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再到水排、風排《天工開物》,無論是綿延萬里的長城,中國北方的屏障;千年難解的都江堰,天府之國的源泉還是耕種良田,開荒僻野。那些古時的勞動者們與天抗衡,與天共生,譜寫了一曲傳唱千年的精神讚歌。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來看,傳統文化更是蘊含五千年先人們偉大實踐的精華。於是,孔子與儒家的禮仁和,老子與道家的灑脫辯證,墨翟與墨家的兼相愛還有易經中的奧祕,被永遠相傳,猶如春風跨越了幾千年的山高水低,至今仍在我們的耳畔迴響。即使在印度誕生的佛教,如今印度已經銷聲匿跡,在中國仍然寺廟林立,香火鼎盛。我們的歷史在不斷地改寫,幾千年來,不停地改寫著。一切過去的痕跡都被擦去,不論是光輝榮耀還是淚水屈辱都輕輕地被時間所掩埋,就連我華夏千百年的燦爛文化都可以被時間湮滅,更何況那條寂靜的江南小徑,更何況那深山之中渺小的杏花村!還有誰記得那清明時節的紛紛細雨究竟是何種味道?還有誰記得那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坐落於何方?還有誰記得江南古道上那落魄詩人的感慨與憂思?人心不古,物慾橫流,在這清明時節,有誰能夠真正靜下心來緬懷先祖,寄託哀思?我們的很多東西都已經變得不是我們的了,韓國的端午節,日本的茶道,是否有一天,我們的祖先只有別人去祭奠?我們的文化還有多少可以流失?清明的時候,我們又何顏面對先祖,有何顏面告訴他們泱泱中華的燦爛文化已被我們喪失殆盡。為此,百年之後我華夏將何以為傲?

所以,無論當今的社會如何,歐洲快餐、韓國泡菜是如何麻痺我們的感官,美國大片、日本文化是如何迷惑我們的靈魂。我們都不能忘記我們的本,不能丟掉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讓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是每一個後來者的責任!

對於我們更是如此,我們是中國的年輕的一代,我們如何青春,如何放蕩,都不能怠慢中華文化,更不能成為“垮掉的一代”。同時還是未來教師的我們,用教育的種子將中華文化傳承下去更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中國夢,我們的青春夢,真希望未來站在講臺上可以和同學們一起暢談,暢談青銅銘文激揚的乾坤,青花瓷裡婉約的神韻,敦煌壁畫靚麗的彩繪,還有神奇太極裡與日月同輝天人合一的永恆。我想語文課堂上也應該是朗朗的讀書聲,雖不能“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卻可以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佔據學生眼球的可以是秦時明月,而不是X戰警、盜夢空間!

著名作家張潔說過:愛是不能忘記的,對於我們來講,責任是不能忘記的,而傳統文化更是不能忘記的。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2

二千多年間,中國人養成了一種社會風尚,形成了泱泱大國的民族精神,過去中國人的生存,及其民族生命之開拓,皆賴於此。這種精神,一為向上之心強,一為相與之情厚。

歷代以來,中華民族湧現了一大批具有向上之心的仁人志士。宋代“精忠報國”的岳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明代抗擊倭寇的戚繼光;清代從荷蘭殖民地者中誓死守衛,和敵人同歸於盡的鄧世昌;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用筆作抗戰,喚醒民族的魯迅、老舍等人。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大批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建設祖國奉獻自己的青春,相與之情深厚。“兩彈元勳”鄧稼先,“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的錢學森,他以過人的膽魄,讓新中國發出最強音!鑄就“五載兩彈成,千秋功,萬古績。丹心照日月,憑軒向高峰”的壯美詩篇。榮獲20__年度“國家科技最高獎”的師昌緒。因為有了他們的加入,中國才逐步成為今天的軍事大國。他們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不朽貢獻,無怨無悔的給予,不求回報。

自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群眾都可以感受到的是,從溫飽邁向小康,生活的富裕程度大大提高了。但同時,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市場經濟和文化多元化,人人都向“錢”看。怎樣傳承中華文化已成為我們現如今面臨的新課題。“哈韓族”“哈日族”,愚人節、情人節、聖誕節搶先過,對李敏鎬、灌籃高手如家數珍,信手拈來;而問他們“王孟組合”“唐宋八大家”卻支吾半天都說不上來。我們該怎麼做?以往的向上之心,曾經的相與之情與我們漸行漸遠。

二十一世紀,人類第三次站在了世紀的起跑線上,未來的中國面臨嚴重的挑戰,迎接跨世紀的挑戰,關鍵在於人的素質。試想一下如果未來的接班人連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說什麼“齊家、治國、平天下”了。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認為,雖然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我們千萬不能迷失和放縱自己。現如今生活好了,人民安居樂業了。我們更應該飲水思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沉澱讓中華文明散發著悠久的韻味,有著聞名於世界的科學技術,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崇禮重德,尊師重道是傳統美德。先祖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足以讓我們受用終生。傳承和弘揚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

所以,從現在開始,樹立“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向上之心。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的相與之情。努力學習優秀文化,傳承傳統美德。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築中華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傳承中華美德,做文明少年》。

時間如水,生命如歌。21世紀的朝陽已冉冉升起,歷史飛越,譜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在這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昂揚銳氣,“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等等。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來,中華傳統美德就熔鑄在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我們不能忘記!

無數的中華兒女,一代接一代,傳承著中華美德,傳遞著中華民族奮進的聖火。在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不難看到道德規範的實踐者。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環侍老。

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貴於獸者,從有禮也”的孔融讓梨。

忘不了“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的陶母拒魚。

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朱衝還牛。

……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已經深深的植根在我們現代人的身上發芽、生長。

君不見生死關頭捨生忘死救學生的最美女教師張麗麗,用無私大愛譜寫著人生的讚歌。

君不見在死亡旅途的汽車上,肝膽破裂的吳斌,危急關頭,強忍劇痛。你用生命中的最後1分16秒完美的詮釋了作為一名普通司機的責任與擔當,用生命為我們樹立了堅守崗位、捨己為人的光輝榜樣。

君不見航空報國英模”羅陽,鐵肩擔起報國志,用生命詮釋航空情懷!

……

然而,在傳承美德的路上,我們也不難發現諸多難堪與困惑。

某些人總是感嘆“世風日下”,在這個經濟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道德是否真的一再貶值呢

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勝天、銳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等,始終是我們民族脊樑們在不斷變化著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

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義不容辭!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4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後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裡,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祕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采,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我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

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5

老師,同學們,上午好!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做好弘揚中華美德,這是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老師問好,有禮貌,於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約,在社會中,多為他人做好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一定會做到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現在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中華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秀精華髮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鬢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侵蝕著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我國國情不符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當前我們這樣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要求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們中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醜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急需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麼,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名利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

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成為社會建設的骨幹,因此我們必須有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健康的社會美德。讓我們一起奔向現代化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

Tags:演講稿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