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通用9篇)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2.65W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 篇1

實事求是,頂住浮誇風,為紅旗渠建設儲備下最基本的糧食供應。修建紅旗渠,是林縣縣委在1959年底作出的決定。1958年大躍進,浮誇風比較嚴重,有些地方虛報產量,但林縣縣委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不虛報、不瞞報。1958年夏收後的小麥產量彙報會上,無論上級如何施壓,楊貴同志始終堅持林縣畝產小麥114斤。結果有些縣的糧食因領導的虛誇被徵走了,林縣除安排好群眾的口糧,各生產隊還留有儲備糧。1960年全國鬧糧荒,但是林縣因前幾年縣委敢於說實話,還積累了3000多萬斤儲備糧。所以在最困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林縣不僅沒餓死一個人,還敢向窮山惡嶺全面開戰。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通用9篇)

解放思想,深入考察尋找水源。最初,林縣縣委並沒有考慮從山西的漳河引水。因為林縣境內有四條河流,縣委當時認為只要充分利用河裡的水、挖掘地下的水、蓄住天上的水,就能徹底結束林縣缺水的歷史。所以一開始打了很多旱井,從1955年起還相繼修建了抗日渠、天橋渠、英雄渠和3箇中型水庫。但1959年一場大旱讓這些水利設施形同虛設,流經林縣的幾條河流全部斷流,這才逼著大家去找水。 1959年6月,林縣派出3個調查組順著漳河、淇河和淅河逆流而上,尋找新的水源。調查發現,淇河和淅河均為季節性河流,而漳河最大流量達7000立方米每秒,常年流量30立方米每秒,即使枯水季節也不少於10立方米每秒。正是這次調研發現了漳河是可靠水源,為紅旗渠成功修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敢於擔當,勇於發現問題、修正錯誤。工程啟動之初,林縣縣委提出了“大戰80天,引來漳河水”的目標,認為組織7萬群眾,每人修建長1米、寬8米、高4.3米的渠道,80天便可完成70多公里的總乾渠施工。可開工不久,就遇到了戰線太長、物資匱乏、無法統一指揮、技術力量不足等問題。一個月過去了,山上只留下了一些雞窩坑。在關鍵時刻,林縣縣委及時在盤陽村召開會議,客觀分析面臨的問題,廣泛聽取意見,對施工作出了調整:一是樹立長遠作戰的思想,原本所設定的大幹80天是不現實的。二是集中力量打攻堅戰,由全線鋪開改為分段施工。也是在這次會議上,決定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為“紅旗渠”,這也就是“紅旗渠”的來歷。會議作出的重大戰略調整,對紅旗渠建設的最終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因此,盤陽會議也被稱為紅旗渠建設中的“遵義會議”。大幹快上的思維,雖然反映了群眾盼水的焦急心情,但並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也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但以楊貴同志為代表的工程領導者們能夠廣泛聽取意見,勇於發現問題,及時修正錯誤,上下齊心,最終將工程保質保量完成。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 篇2

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紅旗渠精神,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體現了忠誠、乾淨、擔當的要求,歷久彌新。

對黨忠誠、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黨和國家生存發展的精神力量,是克難攻堅的制勝法寶,是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動力源泉。50年前,林縣人民之所以能夠在科學技術落後、沒有任何現代化施工手段、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靠一錘一釺“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在崇山峻嶺之間建成世界第八大奇蹟“人工天河”紅旗渠。正是因為有崇高理想、堅定信念的激勵和支撐,正是強大的精神力量譜寫了林縣的精彩華章。

服務群眾、為民造福的宗旨意識。強調“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修建紅旗渠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林縣人民祖祖輩輩期盼的吃水問題,修建紅旗渠的過程,是黨密切聯絡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生動寫照。在20xx年修渠過程中,30000多名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青年民兵衝鋒陷陣,30多萬林縣人民前赴後繼,創造了驚天動地的偉業。可以說,紅旗渠和紅旗渠精神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產物。紅旗渠始終在提醒著我們,只有抓住了群眾的根本需求,才能從群眾中汲取磅礴力量,才能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人間奇蹟;只有依靠群眾、廣泛聯絡群眾、走群眾路線,我們的各項事業才能成功而持久。

敢想敢為、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擔當大小,體現著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紅旗渠的修建既沒有可供借鑑的經驗、先例,更面臨著一些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修建初期,有人舉報“林縣不顧群眾死活,大搞工程建設”;總乾渠修至一半,有關方面下達百日休整檔案,要求建設中的大型工程停工;因為動用縣裡退賠款修建紅旗渠,上級派來了調查組。面對這些尖銳問題和困難,林縣縣委一班人沒有退縮回避,決心“重新安排林縣河山”,以無私無畏、忍辱負重的信念責任,經過深入討論和科學論證,毅然決然地繼續修建紅旗渠,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紅旗渠工程上馬的時候,正值我國陷入了暫時的經濟困難時期,林縣人民不等不靠不向國家要,埋頭苦幹,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削平山頭1250個,開挖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1座,挖砌土石方2229萬立方米,相當於從哈爾濱到廣州砌起了一道高3米寬2米的“萬里長城”。紅旗渠的修建過程,充分體現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體現了一種不畏艱苦、頑強抗爭、奮發向上的精神和氣節。

同甘共苦、以身作則的工作態度。“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各級領導幹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商量解決問題,領取補助比群眾少、完成任務比群眾多。“幹部能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幹部能流一滴汗,群眾的汗水流成河”,這個順口溜是幹群齊心築夢的最好詮釋。可以說,正是各級黨組織發揮了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正是幹部衝鋒在前、與群眾同甘共苦,才形成了建設紅旗渠的無聲無形卻強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嚴格自律、廉潔奉公的廉政意識。翻開50年前的紅旗渠工程賬本,賬單都有整有零、清晰可查。修渠物資分類管理,出入有手續,調撥有憑據,月月清點。糧食和資金補助嚴格按照記工表、伙食表、工傷條等單據對照執行。“把紀律作為管黨治黨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線”在紅旗渠建設中得到了生動體現。歷時20xx年的修建過程中,沒有出現一次請客送禮,沒有一處揮霍浪費,沒有一例貪汙受賄,沒有一個幹部挪用修渠物資、為自己親屬謀私利,體現出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廉政觀。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 篇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得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多麼鏗鏘有力的詩句呀!

這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於1935年十月滿懷豪情寫下的。這首詩生動的描寫了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高度讚揚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這首短短的七律詩濃縮了長征途中的艱險與悲壯,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在紅軍眼裡,只不過是翻騰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那樣雄偉,可是在紅軍眼裡卻只是腳下滾過的小泥丸。

在這首詩中我領略了共產黨人的革命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感受到了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更體會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要知道長征對於我們來說可是比登天還難啊!長征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帝國主義和走狗蔣介石是完全無用的。紅軍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二萬萬人民宣佈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撒佈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穫的!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要用“長征”的精神去征服學習,生活中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長大後為建設祖國貢獻出我們全部的力量!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輝煌吧,祖國燦爛的未來!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 篇4

修渠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發揮了表率作用和帶頭作用,凝聚了人心,形成了親如魚水的黨群幹群關係。群眾與廣大黨員幹部齊心協力,保障了修渠工程的順利開展和最後勝利。

工作高標準、生活低標準的無私奉獻精神。“工作高標準、生活低標準”,這是修渠工程指揮部給幹部制定的規則。所謂“工作高標準”是指幹部參加勞動時實行“五同六定”,“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商量。“六定”即給幹部定任務、定時間、定質量、定勞力、定工具、定工段。所有幹部參加第一線的勞動,任務只能超額,不能拖欠。除了堅持“五同六定”之外,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領導幹部先實驗,再給群眾定指標。”如果縣委書記一天能修5米,普通幹部的指標就定為4米5,群眾的標準比干部再少1米。幹部的工作量比群眾大,但口糧標準比群眾低,群眾一天定8兩,幹部就只能定6兩。有一次,楊貴同志餓暈在工地上,炊事員做了碗小米稠飯偷偷端給他,他非常生氣,說:“群眾吃啥我吃啥!”最後,他將這碗飯倒進大鍋裡,攪了又攪,讓大家一起分著吃。

幹部能夠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的示範表率作用。勘測水源時,縣委書記處書記周紹先帶著一個技術隊沿漳河西行,遇到山高路險,他總是不顧阻攔走在最前面。他說,誰讓我是領導呢,領導領導,就是要領好路,當好向導。副縣長、工程總指揮馬有金,紅旗渠修了十年,他在工地上整整幹了九年,患了嚴重的風溼病,腿都直不起來還跪在地上打釺,直到最後被抬下工地。凌空除險,是修渠中最危險的一個工種,共產黨員、除險隊長任羊成,為了大家的安全,每天帶領除險隊員用繩索捆住腰,飛崖下塹,凌空作業,排除險石。任羊成不但失去了四五顆門牙,折了兩次腿,還受了四次重傷差點丟了性命。多年之後,我有幸在紅旗渠幹部學院見到這位老英雄,他正在給學員們講述當年修渠的故事。有學員問他,任老,要是再讓您去修渠,您會選擇什麼工種?老人家說:“還去除險。”學員又追問,可是那太危險了,您怎麼還要去?不善言辭的任老憋了半天,只說了一句話:“入黨的時候,我可是舉過拳頭的!”黨員幹部給群眾樹立了好的榜樣和標杆,林縣的群眾就說,“幹部能夠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黨員幹部能流一滴汗,群眾的汗水就能流成河”。這句話,被用石灰水寫在了太行山的岩石上,至今清晰可見,給人啟發,催人奮進。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 篇5

修渠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發揮了表率作用和帶頭作用,凝聚了人心,形成了親如魚水的黨群幹群關係。群眾與廣大黨員幹部齊心協力,保障了修渠工程的順利開展和最後勝利。

工作高標準、生活低標準的無私奉獻精神。“工作高標準、生活低標準”,這是修渠工程指揮部給幹部制定的規則。所謂“工作高標準”是指幹部參加勞動時實行“五同六定”,“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商量。“六定”即給幹部定任務、定時間、定質量、定勞力、定工具、定工段。所有幹部參加第一線的勞動,任務只能超額,不能拖欠。除了堅持“五同六定”之外,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領導幹部先實驗,再給群眾定指標。”如果縣委書記一天能修5米,普通幹部的指標就定為4米5,群眾的標準比干部再少1米。幹部的工作量比群眾大,但口糧標準比群眾低,群眾一天定8兩,幹部就只能定6兩。有一次,楊貴同志餓暈在工地上,炊事員做了碗小米稠飯偷偷端給他,他非常生氣,說:“群眾吃啥我吃啥!”最後,他將這碗飯倒進大鍋裡,攪了又攪,讓大家一起分著吃。

幹部能夠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的示範表率作用。勘測水源時,縣委書記處書記周紹先帶著一個技術隊沿漳河西行,遇到山高路險,他總是不顧阻攔走在最前面。他說,誰讓我是領導呢,領導領導,就是要領好路,當好向導。副縣長、工程總指揮馬有金,紅旗渠修了十年,他在工地上整整幹了九年,患了嚴重的風溼病,腿都直不起來還跪在地上打釺,直到最後被抬下工地。凌空除險,是修渠中最危險的一個工種,共產黨員、除險隊長任羊成,為了大家的安全,每天帶領除險隊員用繩索捆住腰,飛崖下塹,凌空作業,排除險石。任羊成不但失去了四五顆門牙,折了兩次腿,還受了四次重傷差點丟了性命。多年之後,我有幸在紅旗渠幹部學院見到這位老英雄,他正在給學員們講述當年修渠的故事。有學員問他,任老,要是再讓您去修渠,您會選擇什麼工種?老人家說:“還去除險。”學員又追問,可是那太危險了,您怎麼還要去?不善言辭的任老憋了半天,只說了一句話:“入黨的時候,我可是舉過拳頭的!”黨員幹部給群眾樹立了好的榜樣和標杆,林縣的群眾就說,“幹部能夠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黨員幹部能流一滴汗,群眾的汗水就能流成河”。這句話,被用石灰水寫在了太行山的岩石上,至今清晰可見,給人啟發,催人奮進。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 篇6

在這個太行山菊更為豔麗的季節裡,我與一百萬家鄉同胞被來自10月的通訊——《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深深震撼,紅旗渠畔的兒女們踏著霜花,調整著步伐,給自己做了全新的定位。

我們西望太行絕壁上的千里長渠,回眸歷史,硝煙仍在,展望未來,慷慨激昂。因為,我們的血脈中傳承著祖輩半個世紀的創業情懷,我們的眸子裡高揚著一面獵獵的精神之旗,思想所到,無堅不摧。

老天沒有給林州人太多的福祉,甚至連一條像樣的河流都不曾給予;但老天又是公平的,他給了家鄉這方土地盤古開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氣魄巨集大的神話。不被命運屈服的林州人,在這些神話的激勵下,憧憬夢想,滿懷激情,用簡陋的工具書寫出只有如椽巨筆才能完成的巨集大詩篇。

那是一個放映時只有黑白兩色的時代,上一世紀六十年代,林州的十萬開山者,歷史十年,硬是在懸崖峭壁峭壁上,挖渠千里,從此,多山的林州地圖上多了一條代表水的藍色曲線——紅旗渠。

“渠道網山頭,清水遍地流,旱地稻花香,荒山果樹溝……”這是一個多麼浪漫的暢想,又是怎樣一個穿越時空的清晰的目視。紅旗渠水在林州的大地上流響了,那是1965年的時候。同時,一面精神之旗正在冉冉升起,傳承於民族精神的紅旗渠精神,閃著熠熠光輝,映紅了太行山的紫色巖壁。1969年,紅旗渠水系全部竣工,紅旗渠精神之旗堅毅地立在了太行之巔。創造紅旗渠奇蹟的祖輩們在新中國艱苦創業時代的厚重史冊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此,一條渠,一種精神,被世人做了跨世紀的仰望。

林州人是一個富有個性的群體,他們不甘落後,永不放棄追求,以許存山、郭變花支書為代表的時代先鋒,一脈相承60年代的激情,完成了家鄉由窮變富的巨集大特寫,100萬林州人的性格在13億中國人性格的背景中赫然卓然。改革開放,林州人富了、幸福了,也成就了“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鬥不息”的當代紅旗渠精神。她是時代精神的縮放,又是時代精神的領航。

10月的新華社政論,《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像60年代紅旗渠通水慶典一樣把國人的目光引向了林州,引向了“人工天河”紅旗渠,引向紅旗渠精神。精神再次被高揚,被謳歌,被時代深深頷首,默然讚許。不過,時代已經掀開嶄新的一頁,掀過黑白,掀到色彩逼真的全息一頁。

戀舊就沒有今天嶄新的林州,戀舊就沒有今天嶄新的課堂。希望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積極踐行紅旗渠精神,迎難克艱,奮發進取,讓林州教育的品牌標識一如紅旗渠精神一樣走出河南,走向中國。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 篇7

紅旗渠精神是太行兒女與自然抗爭從實踐到理論的昇華,又在指導林州經濟發展實踐中得到了檢驗,可以說是既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並將在林州“美太行”實踐創新中得到進一步豐富。作為林州人民的“傳家寶”,林州歷屆班子薪火相傳,奮鬥不息,把傳承紅旗渠精神作為每一位黨員領導幹部的歷史責任和政治擔當,並融入了每個林州人的血脈和靈魂,化作一種個性、一種文化、一種民風,並不斷賦予其更多全新的內涵。

一、在實踐中昇華

一定意義上講,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人類與自然災難進行不斷抗爭的歷史,而紅旗渠實質就是人與自然抗爭謀求生存空間的寫照,在不屈鬥爭中凝聚昇華了紅旗渠精神。

第一,太行兒女與自然的不屈抗爭是基礎。林州自古缺水,在古代,不僅是制約發展的問題,更是影響生存的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自古至今,林州的歷史就是圍繞“水”字展開。為了與自然抗爭,任村鎮桑耳莊村可以常年到7裡地外的黃崖泉挑水吃;為了與自然抗爭,每家每戶都修築了旱井,為的是存住天上的每一滴水;為了與自然抗爭,每家每戶都培養了能工巧匠,為的是修建好每一條“謝公渠”,修好每一條“愛民渠”。也正是這樣,才有了林州人民八十年代十萬大軍出太行,走向世界。林州人民對“水”的渴求,猶如太行“愚公移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蘊涵著一種悲壯、能夠賦予一個民族一種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意志力。

第二,黨的領導是修成紅旗渠的關鍵。縱觀林州歷史,新中國成立前,修不修渠,老百姓作不了主,不修很正常,修也是“清官”的恩賜。而在新中國,有史以來人民群眾第一次真正當家作了主人,可以自己作主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有權作主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修建紅旗渠必然凝結成人民群眾與革命幹部共同的決心和意志。修建紅旗渠的困難是非常巨大的,物力、財力、技術水平等現實條件非常欠缺,社會主義制度給修建紅旗渠提供了一個關鍵條件,那就是協作精神。跨省從山西引水,山西人民全力支援;為支援一線建設,人民群眾甚至把留給女兒出嫁的布拿出來,給修渠工人做成了衣服;整個修渠的工程隊,從領導到技術員,大家精誠合作,不計報酬。可以說,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將一盤散沙的群眾,擰成一股繩,才能成為一種力量,一種巨大的力量。

第三,群眾路線是修成紅旗渠的核心。只有為了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創造歷史。沒有群眾的願望和創造,不會產生修建紅旗渠的設想;沒有廣大群眾的苦幹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紅旗渠。紅旗渠精神是10萬人在大山深處苦戰十年,靠著人力和大自然艱難拼搏中孕育和鍛造出來的,它屬於人民,屬於群眾。這種和人民群眾在一起,一起苦、一起幹的精神,是我們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成功的法寶,也是林州近年來飛速發展的重要基礎。建渠2019年間,參加建設的民工約30萬人。可以說,每一寸渠道、每一個涵洞、每一個渡槽、每一座橋樑……都飽含著人民群眾的心血和汗水。建渠的2019年中湧現出了一大批英雄模範,先後有81位同志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將永遠受到人民的敬仰。

紅旗渠的修成,徹底改變了林州人民吃水難、農用地生產條件惡劣的狀況。通過修建紅旗渠,把千百年來這方水土賦予林州百姓的精氣神,昇華成一種精神,就是用生命和毅力鐫刻在太行山間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二、在發展中閃光

在紅旗渠精神激勵鼓舞下,林州人民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將傳統美德和市場經濟意識相結合,譜寫了“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三部曲,使林州從一個山區貧困縣發展為一個現代化新城市。新華社長篇通訊《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因此凝練和賦予了林州人民“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鬥不息”的當代紅旗渠精神。

今年是紅旗渠通水50週年。50年來,林州市總人口數由1964年的60.24萬人增加至的109.17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由5196萬元增至451.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由87元增至57208元,工業企業數由54家增至1535家,工業總產值由1486萬元增至1123.1億元,農業總產值由5366萬元增至41.3億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十強,是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科普示範市和省級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文明城市,剛剛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中西部縣域唯一的國家級開發區。對我們林州人來說,紅旗渠精神是我們立市之本,也是我們各項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最主要的、最有力的源泉和動力。

林州從“一窮二白”到躍居全省前列,靠的就是紅旗渠精神,充分證明了紅旗渠精神符合客觀歷史發展規律,對指導實踐具有積極指導意義,具有永恆的、強大的生命力。

三、在創新中繼承

紅旗渠是人與自然相處的表達,紅旗渠精神是對理想追求的實踐。50年前,理想是生存,我們與自然抗爭,修建了紅旗渠,初步實現了人民富裕。50年後的今天,理想是幸福,就是與自然和諧共處,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征途中,把“林州夢”體現在“中國夢”“中原夢”的創造細節上,在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中不斷豐富紅旗渠精神全新內涵。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在人民群眾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我們追求的發展目標就是天人合一、自然和諧,其實質就是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就林州而言,我們有著得天獨厚的紅旗渠、太行大峽谷和國際一流滑翔基地等自然資源稟賦,有著建築、旅遊、工業和金融等多元化發展要素。面對新常態,就是圍繞生態建設這個核心,加快改善自然生態、優化人居生態、構築人文生態,就是譜寫“美太行”第四次創業征程。美太行,其實質就是太行兒女與太行山這一方水土的和諧美,內涵不僅是發展之美、自然之美、民生之美,也是全面的美,和諧的美,囊括了從生態到產業、從城市到農村、從生產到生活、從素質到形象、從物質到精神各個層面的提升和跨越。這也是紅旗渠精神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具體體現。作為當代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和實踐者,我們始終不敢有絲毫懈怠,必將努力促進精神再昇華,力量再爆發,發展再跨越,讓紅旗渠精神這面旗幟高高飄揚、永放光芒。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 篇8

一個人活著,需要一種精神;一個民族的繁榮昌盛,需要一種精神;任何一項事業的發展,都需要一種精神支撐。全市機構編制系統於8月上旬在林州市開展了“弘揚紅旗渠精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筆者有幸作為紅旗渠幹部學院的一名學員聆聽了在《百家講壇》主講紅旗渠故事的李蕾作的紅旗渠精神講座,充分感悟和領會了紅旗渠精神的豐富內涵及時代價值。通過參加這次活動,筆者感受很深,感悟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

一是很受觸動。以前曾多次參觀紅旗渠景區,多次聆聽紅旗渠精神事蹟講解,觀看過很多有關紅旗渠的紀錄片,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接受紅旗渠精神事蹟教育,對紅旗渠精神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但是,通過這次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使我很受觸動。一幕幕觸動人心的情景,一個個無私奉獻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筆者面前。當年,新華社社長穆青在施工現場採訪一位一隻眼睛失明的民工時,穆青被眼前這位殘疾人的一句話觸動了。這句話就是:如果問我為何要修建紅旗渠,我就是懷著報恩的心在修建紅旗渠。面對艱鉅的工作任務、惡劣的生存環境,我們的勞模懷著報恩的心態去工作、去付出、去奉獻。他講的“報恩”就是報答黨和人民的恩情,報答社會的恩情。一個農民講的報恩很樸實,也很真誠,而作為我們黨的幹部應該受到更深的觸動,應該深刻反思:我們是抱著感恩的心在幹工作、在生活嗎?這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個考問。一位領導曾經講過,共產黨沒有虧待了我們,我們不能得過且過,更不能昧著良心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

二是很受啟發。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複雜的環境,越是困難的事業,就越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撐。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不斷髮展壯大、成就偉業的。這使筆者感悟到,全市機構編制工作沒有艱苦奮鬥和埋頭苦幹的精神,就沒有今天各項事業迅速發展的局面。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的幹部職工經歷了歷次政府機構改革,面對方方面面的利益糾葛,受到各種壓力和挑戰,特別是市編辦單設以來,領導班子率先垂範,發揚艱苦創業、敢為人先的精神,帶領全體幹部職工奮力拼搏、團結協作,認真細緻、紮實高效地完成了每項工作任務,在體制機制改革、機構編制管理、幹部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既鍛鍊了隊伍,又樹立了形象,無愧於我們的事業,無愧於組織和人民的重託。

三是很受鼓舞。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幟,催人奮進,是我們工作的動力,鞭策我們不能懈怠、不能偷懶。筆者所從事的機構編制工作,困難和挑戰很多,在工作中,更要發揚紅旗渠精神,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做到敢於擔當、勇於擔當。當年修渠時,正處在三年特殊困難時期,修建紅旗渠的決策者面對林縣大地顆粒不收的現狀,面對沒有外界的任何援助,面對不少人悲觀失望的情緒,面對需要穿越崇山峻嶺的艱苦條件,他們沒有退縮、沒有迴避,在關鍵時刻勇於擔當、敢於擔當,激發了全縣人民“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幹勁,經過十年苦戰,終於建成了紅旗渠。敢於擔當是黨的幹部必備的素質。強調,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擔當大小,體現我們的胸懷、勇氣、激情,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我們要具有敢於擔當的品質,對工作帶著激情,對生活滿懷熱情,對事業飽滿感情。一個沒有激情的人是幹不好工作的,幹事業就是要充滿激情。對組織安排給我們的工作,要積極去幹,主動幹好。紅旗渠的修建者對待工作和事業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這種有著飽滿感情的工作精神,為我們幹好本職工作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我們每個人把本職工作幹好,單位的整體工作就幹好了;每個單位、每個地區的工作幹好了,我們的國家就強大了,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範文2023最新 篇9

20xx年7月12號,我作為入黨積極份子,跟隨我們支行的黨支部到林州紅旗渠上了一堂令我受益匪淺的黨課,這次學習使我近距離感受當年林縣人民戰天鬥地的真情實景,使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改變,並從中領略到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經過導遊的講解,我瞭解到林縣是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貧困山區。“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是舊林縣的真實寫照。“引漳入林”是林縣人民多年的願望。經過豫晉兩省協商同意,後經國家計委委託水利電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級領導和山西省平順縣幹部群眾的支援下,在各級水利部門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縣委、縣人委組織數萬民工,從20xx年2月開始動工,經過十年奮戰才建成的,灌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萬畝。“人工天河--紅旗渠”是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史無前例的一大傑作;是新中國林州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它不僅是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此工程中,林州人民體現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美德和感人精神。這些資料如果只是聽聽而沒有身臨其境的站在這個偉大的奇蹟面前,是無法深刻的體會到的。想像一下林州人的過去,水可以和人命劃上等號,在這種情況下,林州人選擇的不是放棄,而是面對困難,戰勝困難,他們創造了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這些也正是我們這些年青人所要學習並具備的工作精神。要在工作學習紅旗渠精神,在工作體會紅旗渠精神,最後能在工作中表現出紅旗渠精神,這就是我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