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在“迎接孩子的青春期”家長會上的發言

欄目: 家長會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2.82W

作者:一葉一沙

在“迎接孩子的青春期”家長會上的發言

首先非常感謝班主任羅老師和各位家長們,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前天接到羅老師的電話,讓我在家長會上發言,我第一反應是很緊張。因為六年來,一直是羅老師在細心照顧、幫助我的孩子和我,從來沒有讓我做過什麼。第一次接到老師交代的任務,生怕完成不好,辜負老師的信任。但是,羅老師給我的命題又讓我很興奮,她讓我講一講如何關注孩子的思想變化、如何想辦法解決問題,特別是我們的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這讓我覺得羅老師真是深諳教育的精髓——提前做好準備,迎接孩子的成長。所以,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值得珍惜的機會,一方面能促使我自己認真學習相關知識,為更好的度過孩子的青春期做好準備;另一方面如果我的分享能夠使大家有一點點收穫,也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我只是國小一個普通孩子的家長,在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方面並沒有多少實踐經驗。曾經也因為和孩子溝通不好而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後來是在羅老師等好老師、好朋友的幫助下,讀了很多家教方面的書,又通過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的考試,這才感覺到教育孩子是一件多麼細緻多麼需要學習的工作。以下是我的一些讀書體會,今天和大家分享下,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青春期的孩子的特點

下面先請大家看一段視訊,名字叫“90後的壞女孩”,時間約30分鐘。

90後的壞女孩_clip(2)

看了這段視訊,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受,而我最強烈的感受是這一句話:“我們90後的孩子,真沒有一個願意學壞!”對此,我深表贊同。90後壞女孩的那些不好的行為,其實是孩子在青春期都有可能出現的典型特徵,只是她身上體現得更為集中。90後壞女孩,現在已經19歲了,剛剛度過12-18歲的青少年期,在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下她的生活已經走上正軌。而我們的孩子,是所謂00後,即將進入青春期。

從視訊中女孩的轉變我們可以看到,不管青春期的孩子行為有多麼不可理喻,只要引導得法,他一定會回到正軌。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堅定地相信這一點,真是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只要教育引導得法,每個孩子都會有很好的未來。

如何教育引導青春期的孩子?首先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孩子12-14歲,身體發育上進入青春期,心理髮育上也進入第二次反抗期。由於身體和心理的成長髮展速度不一致,青春期的孩子出現暴力、敏感、情緒化、叛逆甚至嚴重的會有自殺傾向和行為,中學階段是人一生中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人的個性將在這一時期初步定型,很多心理問題也會在這一時期顯露出來,並將影響其一生的心理髮展。如果這一時期,孩子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那很容易演變成孩子的性格缺陷,並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活和幸福。童年時期的孩子特別崇拜父母和老師,認為他們的話全部都是對的,有一套別人幫他們建立的價值體系在指揮他們的行動,孩子的心理一般比較平穩、思維簡單,沒有什麼煩惱。而青少年開始運用抽象思維能力,能提出合理可行的假設並進行驗證,知道事物的發生有多種可能性。以前由外界(包括父母、老師、傳媒等幫他們建立的一套價值體系開始逐步受到他們的重新評估、判定。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發現舊價值體系裡面的一些東西是錯誤的或不合理的,於是他開始懷疑這套舊的價值體系,父母和老師的權威地位在他心目中也慢慢下降。這會使他常感到矛盾,體驗著焦慮。青春期的孩子,表現出來莫明的煩惱、脾氣大、愛衝動等等特點,其實是一種內心的掙扎和痛苦,也是成長所必經的過程。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情,要比兒童時期更寬容、更關注孩子的心理世界、更注意交流的方法。

二、父母如何引導青春期的孩子

(一) 溝通技巧

由於青春期孩子很明顯的特點是孩子變得不願和父母交流。對於孩子這種不願交流的情況,如果父母放任不管的話,那麼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有的孩子甚至會因為一直得不到正確的指導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因此首先給大家說點溝通技巧,做父母的要努力開啟孩子的心門,使青春期的孩子也能夠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我介紹一本書給大家,書名是《7-8年級改變孩子一生的關鍵》,是一些從事教育多年的老師們共同編著的。我在讀的過程中,覺得很有收穫,現在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內容。

1. 認真傾聽是有效溝通的開始,不要馬上反駁孩子的觀點,而是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教會孩子控制情緒,合理的表達憤怒。很多時候,孩子向家長訴說,僅僅就是想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並不想要得到家長的幫助,所以在聽孩子訴說的時候,家長不要想著要指點孩子。如果一定想給孩子提出建議或者幫助,要先徵得孩子的同意。家長只要扮演一個耐心傾聽的角色,孩子的心情就會平靜下來,自己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 選擇合適的溝通場所和時機。古代父母對孩子有“七不責”。1、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 2、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了,大人就不要責備孩子了。 3、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此時責備他,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要麼夜不成寐,要麼噩夢連連。 4、飲食不責:正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我自己對這一點就深有體會。 5、歡慶不責: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時,經脈處於暢通的狀態,如果孩子忽然被責備,經脈就會立馬憋住,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6、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7、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這七不責,是對所有父母的要求,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更要特別注意。

3. 增加與孩子共同做事的機會。關注孩子正在關注的事情,做孩子的“粉絲”。比方說孩子喜歡周杰倫,喜歡漫畫書,您不能一味排斥,而是也要去了解,去學習,這樣才會和孩子有共同的話題,才能創造出交流溝通的機會。比如和孩子一起去書店選書,與孩子共同聽歌,讓孩子一起幫忙做家務等,找到一件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與他們一起做,重點放在活動上,一邊活動、一邊交談,雙方也不必相互看著對方。這種非面對面的談話方式會讓家長和孩子都感到輕鬆自在。家長與孩子的談話內容,最好是根據孩子的個性和特點進行,多一些如何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等。

4. 增加與孩子使用非語言溝通的頻率。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賓有個著名的溝通公式:溝通的總效果=7%的語言+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因此,正確的非語言溝通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對父母說一些事情的時候,父母應該用專注的神情來面對孩子,放下手中的家務,給孩子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給孩子一個充滿愛意的擁抱,或者親切地拍拍孩子的肩膀,都會讓孩子產生無窮的信心。

5. 向孩子說說自己的心理話。做父母的都知道,養兒方知父母恩。人到中年,進入了人生中最忙碌的一段時期。家長不僅要了解孩子,也要讓孩子瞭解自己。只有雙方互相理解,才能更好的度過孩子的青春期和自己的更年期。家長向孩子說說心裡話,要找好時機,不能不講,也不能動不動就說。只有讓孩子瞭解了家長的一片苦心,孩子才懂得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好,才懂得好好與家長相處,才懂得去關心、疼愛家長。這對於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很重要。如果到了這個時期,孩子還不懂得去理解、關心自己的父母,他長大後與他人相處就會成為問題,也會成為孩子成功路上的一大障礙。

6. 與孩子的好朋友保持溝通。青春期的孩子很奇怪,心裡有事情,寧願講給陌生人聽,也不願意講給父母聽。國外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12歲以前的孩子很願意和父母交談他們的想法,但之後卻有明顯的變化,儘管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一如既往,但孩子有了問題和想法,他們更多的會和朋友交談。青春期的孩子是很注重朋友的,他們很願意幫助朋友解決問題,尤其是當朋友把心事告訴他們之後,有時他們甚至會主動地幫朋友解決這些問題。父母和孩子的好朋友保持溝通,就會多一個瞭解孩子心理變化的渠道,為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打下基礎。

(二) 升國中前的指導

1. 我們的孩子即將進入國中的學習階段,在升學之前的這段時間裡,父母的正確指導可以幫助孩子更快適應國中的生活和學習。書裡介紹了這樣一位媽媽,孩子每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她都會閱讀大量的教育書籍,她是這樣做的。(p006頁)

在孩子升入七年級之前的那個暑假,她有意與孩子溝通:

“你說到了七年級之後,要學的科目將近十門,比以前都要多一倍了,你會感覺有壓力嗎?”她好象無意間與孩子提到這個話題。

“對呀,媽媽,到時候這麼多科目我要忙不過來怎麼辦?”孩子也有點擔心地說。

“不過我問過那麼年級比你高的同學們,他們說如果在學習時能夠做到有所測重,就會輕鬆很多。比如在自己擅長的科目上少花時間、在自己不擅長的科目上多下點工夫等,這個問題就很好解決。”媽媽輕鬆地說。

“這些問題我要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去探討一下。”孩子認真地說。

從國小六年級升入國中,雖然孩子的年齡只長了一歲,但孩子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國中知識難度的突然提升、國中科目的增加、國中老師教學方法的改變等,都有可能使孩子產生不適應的感覺。但如果家長提前把這一切告訴他們,併為他們推薦可行的解決方法,那孩子面對這些問題時,就會從容得多。

2. 家長還可以利用七年級這個“新開端”,讓孩子重建信心。國小的學習和表現都已經成為過去,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一切都是新的開始。如果家長能在此時幫助孩子建立了“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優秀孩子”的信念,七年級很有可能成為孩子人生的轉折點,成為孩子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時間。

3. 教孩子學著列學習計劃。孩子剛剛升入中學,往往會陷入迷茫之中。如果此時父母能夠引導孩子列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孩子就不會再為科目繁多而憂愁。

4. 要與老師和孩子都多交流。升入七年級後,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要經歷一個適應期。孩子們之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這個適應期短則半學期,長則一個學期。為了幫助孩子快速度過這個適應期,家長首先要做到與孩子和老師多溝通。因為在新學期剛開始的時候,老師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七年級剛開始那段時間,班主任是最忙的,還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每個孩子的心理。因此,這段時間,家長只要發現孩子的情緒或心理有不對的地方,就應及時與班主任取得聯絡、及時溝通。

三、最後的話

前面說了這麼多技巧,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一天忙工作,忙家務,哪裡記得住這麼多條條框框。我覺得也是,中年人在事業上都是骨幹,在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確實很辛苦。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有什麼事情會比孩子的成長更為重要呢?不管你擔任了多重要的職務,你最終會退休的。不管你積累了多麼巨大的財富,你最終是帶不走的。只有做父母這一職務,你永遠都不能退休。即使你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有你的孩子,他會留在這裡,懷念著和你曾經共度的點點滴滴。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根源於愛,而愛是永恆的。如果你記不住這麼多溝通的技巧,其實也沒有關係,教育就是愛,只要你會愛孩子,就足夠了。

可什麼樣的愛,才叫會愛呢?

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長時間。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很愛孩子、很關注孩子的成長,但是在孩子讀2-3年級的時候,孩子感受不到我的愛。他以為,媽媽只愛那個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優秀的孩子,所以他只告訴我好事情,而把不好的事情、給他壓力的事情深深藏在心底。後來通過學習,我才知道,真正的愛是無求。我傳遞給孩子的資訊應該是:你是個好孩子!不管孩子有什麼樣的個性特點,我都必須尊重他,我都會竭盡所能愛護他。真正的愛是象陽光雨露一樣,只給孩子成長過程中真正需要的一切(而不是給他我想給他的或者我能給他的)。真正的愛是真誠的愛,也是正確的愛。做為父母的愛,真誠是毋庸置疑的,但正確卻未必。一定要尊重孩子,因為孩子只是通過我來到這個世界,他有他自己的使命和命運。做父母的曾經自以為對的事情,如果放在時間的長河裡檢驗,其實並不一定真的是對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要努力糾正,同時更要注意方法,如果採取的方法沒有效果或者效果不佳,那麼就去尋師訪友或者查閱書籍,直到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一定要把孩子暫時出現的不良行為和孩子這個人的本質區分開來,不要因為孩子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行為,就認為孩子不好。一定要堅信,每個孩子本來都是天使,孩子犯了錯,上帝都能原諒,何況是父母呢。

自從改變自己的態度以後,我的孩子才願意把自己傷心的事情、難過的事情、擔憂的事情和我分享,因為他知道,媽媽不會指責,只會有理解、同情和幫助。只有讓孩子放心地說,家長才會有機會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走上正途。

以上是我一點淺薄的體會,請大家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