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院長演講稿

欄目: 教師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1.58W

站在大學開學典禮上,我想說大學的生活是一個面,不僅僅只有讀書,除了讀書之外,一個大學生要參與社會公益,鍛鍊自己的體魄,學會與別人相處,知道為人處世的道理。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推薦大學教授開學典禮院長演講稿,希望你喜歡。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院長演講稿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院長演講稿 篇【1】

各位同學,非常高興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那麼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文學院全體師生,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20xx級的各位新生,向你們並通過你們向你們的家人問好,祝你們中秋節快樂。我今天的講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想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文學院的一些基本情況,第二部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作為一名老學長的讀書經驗,第三個部分,我想作為一位在大學裡一路走過來的學生和大家分享對大學生活的理解。

第一個我想向大家介紹文學院的這個情況。我們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0xx年,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建立了國文系科,是全國較早創辦的中文系學科之一,在這一百多年的辦學歷史上,有不少很傑出的學者都在這裡工作過,所以從歷史來看,我們學院是擁有比較悠久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傳統的,這是第一點,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今天的學院擁有一系驕人的成績,亦可說是具有標誌性和高顯示度的一些指標,比如我們有一個國家重點學科,就像我昨天和各位的新生家長們介紹的那樣,福建省除了廈門大學有13個國家重點學科之外,福建省只有四個國家重點學科,一個是福大的化學工程,一個是農大的植被保護學科,還有一個是華僑大學的數量力學,再有就是由我們福建師範大學汪文頂教授領銜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是一個學科實力高度和顯示度的體現,這也是福建師大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學科,所以這是我們文院的第一個重要指標。第二個重要指標是我們學院有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兩個博士後研究站,我們的其中一個博士後研究站即中國語言文學是在20xx年拿到的,當時福建師大還沒有多少博士站,那麼我們中國文學的一級學科博士點是在20xx年通過國家國務院審批的,是當時學校第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那麼,文學院在辦學歷史上曾經創造過很多“第一個”,比如國家重點學科、一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博士點,一個一級重點學科以下還涵蓋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也就是說同學們未來深造可以選擇古代文學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也可以選擇語言學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準,也是我要介紹的第二點。那我要講的第三點是我們學院擁有一系列國字號的重要專案。我們有國家級的特色專案和教學團隊,有國家級的人才培養實驗區,還有全國的模範教師,福建師大的歷史上現在是第二位產生的全國優秀模範教師。還有我們連續兩屆拿到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有一千兩百多所本科院校,幾萬個專業,國家總共舉辦六屆教學成果評比,四年評一次,其中,特等獎兩項,一等獎50項,二等獎40項,我們學院是拿到三屆二等獎,其中第五屆和第六屆是連續獲獎,所以這是我們學院又一個具有高顯示度的專案成果。

那我要像大家報告的第二方面是我們學院整體的一個師資隊伍是非常強大的。我們學院教職工人數雖然不算全校最多,但是我們的教授比例在全校一定是最多的,而且我們的教授隊伍中有很多教授相當有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孫紹正教授,還有在座的幾位年輕院長都是很著名的學者。你看,從復旦大學博士回來工作的李小榮教授,他是做敦煌學研究的;從中山大學來福師大工作的林志強老師,他是做文字學研究的;葛桂錄教授,從南京大學回來,做比較文學研究;還有餘岱宗教授是文學理論研究,更重要的是他還是一名小說家。此外,以下坐的還有來自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的很多非常年輕但是非常具有創造力的學者教授。所以我們具有一個很高階很強大的師資隊伍,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師資團隊都非常敬業,福建日報還專門刊登報道了辜也平教授的一個先進事蹟,這是我要報告的第二個方面。

第三個方面是文學院具備獨具特色和亮點的學院文化,大家都知道每個學院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文化,我想作為文院的文化特色,有兩個很重要的標準表現在一是能說會道,二是能妙筆生花。所以我們非常注重這種口語的交際,我們更重視一個學生的創作能力好寫作能力,針對寫作能力的培養,我們有個刊物叫做《閩江》,這是從1958年開始創辦的,一直到今天,我們曾於20xx年將閩江所有作品整合出版一般書叫做《沙漏無言》,昨天的報道點也有展出。我們每年都會舉辦文學創作的大獎賽,把在大獎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作品收集起來正式出版,我們現在在餘岱宗老師的帶領下正在打造一本書刊叫做《閩水泱泱》,擬收錄從本科到博士的師生作品。在座的同學有創作熱情和創作興趣的,都歡迎踴躍提交你們的作品,我們進行審查通過後都可以納入這本文學作品集。那這本書的規格很高也很正式,她的第二個面向是面向我們在職的所有老師,第三個還面向我們文學院已畢業的校友,我想我們很多校友在走出校園之後仍然堅持文學創作,我認為這是很好的傳統,我們要把它發揚光大,傳承下去,所以推出《閩水泱泱》,現在已經出來50本,以後有機會還可以再出更多,這樣把創作事業不斷傳播開來,不斷髮揚光大。我想一個學院大家都可以唱歌跳舞,但一個學院必須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好比現在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就啟動了一個叫做“創意無極限,無創意我享受”的大型創意活動,所以我們希望在校園裡把我們的學院文化辦出特色並將這種特色積累成一種傳統予之發揚光大。

第六個方面在於文院具有很強的學院認同感。我們學院很多校友在畢業之後無論在事業還是各方面上有所發展後,他們想到的是如何回報母校,來回報這片曾經愛過他,他愛過的土地和老師,因此我們學院有很多獎學金是校友創辦的,有的也許錢很少,但是都是校友們的心意。其中有一位是79級的,是張鳴老師的同學,他本身是個自由職業者,自己賺了一點錢,他非常感念他學生時期的一個老師,現在這位老師已經去世了,他為了這個老師捐出了一筆錢創立了一個獎學金,獎勵對文學創作有熱情的學生,雖然數目不大,但是這後面包含著深刻的感情,這都是我們校友非常醇厚的文學夢和感恩之情,這是非常醇厚的文學認同感,這種認同感的形成絕對不是單獨一屆兩屆的,而是無數文院學子精神脈絡的延續,精神脈絡的一種接力,只有這種精神脈絡不斷接力,一個學院才會形成她的醇厚認同感,我希望大家來到文學院可以產生這種認同感,並在未來走出學院依然保持。那這裡我想向大家報告的一些學院情況大致如此。

那麼第二個我想與同學們分享的是我作為一個老學長的讀書經驗。首先,我覺得讀書是一種結緣,是我們與他人結下的一種緣分,大家從五湖四海來到這裡,這已經是一種緣分,其實每個人內心都很孤單,正式我們這種內心的孤單,我們才需要彼此相距,才需要彼此的聯絡,你有時候會覺得人走在熙熙攘攘尤其是喧囂的地方,愈是熱鬧,我們愈覺得孤單和緊張,比如機場、火車站,正是人們心中有這樣的情感,我們需要結緣,尋找依存,這也是人性的訴求,也就是西方所說的想象共同體,小到我們是一個家庭成員,大到一個國家的公民,這都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正式因為這種想象的共同體,我們需要與人不斷產生聯絡,才能產生社會的凝聚力,才能產生一種集體的親和力,才能產生彼此的吸引力,但是現實生活中人要與他人結緣有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但是你在書海的世界裡你可以非常自由的和任何人結緣,他跨越了諸多障礙,和文化思想史上眾多傑出的精英和智慧的人士結下只屬於你內心祕密的緣分,所以讀書是一種結緣,這是我要講的第一個。

第二,讀書是一個明辨的過程。今天尤其強調明辨,現在是個資訊化時代,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每天都在面對海量的資訊,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甄別,今天的人判斷他是否睿智與廣博不是看他擁有多少資訊,而是看他是否具備對資訊明辨、整合和在創新的能力。昨天和學生家長交流過程中,家長朋友們關心的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我們文院女生比較多,最近有接連出現女大學生失聯資訊,希望同學們要時刻保持聯絡,夜晚結伴而行,注意人身安全。其次就是手機,我們現在很多孩子都是手機控,我們也不能夠限制大家對手機的使用,因為這不符合法律,也不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但是我們提倡一種合理的有節制的使用手機,面對海量的資訊我們要學會明辨真假,如果被資訊充斥包圍乃至迷惑喪失,那我認為這不是一個聰明人,當下,一個聰明人的起碼是會明辨是非,而如何做到明辨,我認為讀書是很重要的。每年閱讀量多少,是衡量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標準,所以即使呆呆地看著書,這個姿態也是很有詩意的。讀書是讓內心變得很安靜的選擇,這是我關於讀書經驗的共享。

下面來談談我對大學生活的理解,大學生活是一條線,每一天都是構成這條線的點。這條線是不可重複的,不可再來的,因此每一天都很重要,一條線畫的方向是什麼,指向哪裡,你這條線畫的是曲折的還是平滑的。歪歪扭扭還是一條筆直的線,取決於你的每一天的努力。我時常說要用入學時的想象來規劃四年的生活、來塑造四年之後的你。

大學的生活是一個面,不僅僅只有讀書,除了讀書之外,一個大學生要參與社會公益,鍛鍊自己的體魄,學會與別人相處,知道為人處世的道理,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現在的孩子不太經常運動,我在運動會和女生一起跑三千米,我發現很多人跑不過我,比較之下,我認為是大學生鍛鍊得少的原因。把自己的體魄鍛鍊得更加強壯,讓自己心智更加健全,也是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學的校園是一片湖,如果你在大學渾渾噩噩,你就是湖面上漂浮的一片樹葉,一陣風來你就隨波逐流,如果你深刻地在生活用心地在生活,你可以成為湖中堅硬而晶瑩的鵝卵石。除了輔導員對你們生活管的很多之外,其他生活學習待人接物都需要你們獨立地去摸索去形成。我的老師曾經和我說過一句話:“你可以把大學生活過得很深刻,你也可以過得很膚淺。”,直到很多年之後,我才瞭解這句話的辯證的價值。如果你是一片樹葉,你就記不住校園,記不住生命的四年時光,只有過得深刻,你才可以記住生命中最美麗的時光在這個校園度過

大學的知識是一堵牆,所有的大學教育都是為你們壘一堵牆,但是這個牆上要架什麼樣的樑和裝上什麼樣的窗都是由你們決定的。比如說,有人很困惑:文祕專業和文化產業專業要學什麼呢?就是給你們初步的知識和技能,有了這些之外,你們要施展什麼樣的才能,完全取決於你們職業的方向,你們的積累。我們非常強調學生在文化方面的知識和基礎要紮實。我舉個例子,我曾經跟別人說過,你們工科的國際貿易專業要與廈門的國際貿易專業不一樣,在綜合性的學校裡有他自己的一種思路,在工科的學校裡也有自己的思路:就是要有很好的工科的訓練和基礎。所以,在文學院裡辦文祕專業,是要令這些學生,能夠在文化知識和文化分析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地方。

這就是我對大學的理解,用了四個關鍵字來解釋:他是一條直線是一個面,是一片湖,是一堵牆。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院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來賓、各位同學、各位家長: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同翻開歷史的一頁新篇章。

南科大是國家教改的綜合試驗校。教育部,深圳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們“總結三十年來改革開放的經驗,辦一所高水平的體制創新的研究型大學。”

新辦這樣一所大學是深圳市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是香港科大和許多國際一流大學的成功經驗,更是我國高教改革和回答錢學森之問的必要探索。它受到國內外教育界的高度認同,也受到全體深圳人民的熱烈企盼。

雖然南科大要迅速地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學的目標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大學開學典禮演講稿5篇。但是改革的目的就是克服困難,不斷進取。在過去三十年改革的歷程中,深圳精神就是“敢闖”。南科大把“自主招生”、“自授文憑”作為教改先行先試的內容,在大家的支援和共同努力下,我們邁出了自主招生的第一步,今天的典禮標誌著第一期教改實驗班正式起動。

南科大的教改實驗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大學能自主招生、自授學位,才有真正的辦學自主權,才能推進我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建設,這是我國高教改革的必由之路。

目前南科大隻有45位學生,和差不多同樣多的教職員工,但是她像初生的嬰兒,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南科大將探索如何迴歸大學的辦學自主權,為我國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探路。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已經制定並上報了“南方科大管理暫行辦法”和“南方科大理事會章程”,一旦批准,我們將“依法治校”,不再以行政權力治校。

南科大的校風和文化,一是“崇尚真理,追求卓越”,我們要用開放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心,獻身於對真理的追求。在我們的校園裡,誰掌握真理就聽誰的;每個人都憑自己的知識,能力和貢獻受到尊重,而不是靠他的權力和級別;二是“以學生為本”,因為任何學校辦學是否成功,歸根結底是看她培養的學生對社會的貢獻。在今年的“兩會”上,一些政協委員就建議,南科大不要只培養科學家和工程師,也要培養一些未來的大學校長和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

南科大不僅要向學生們傳授一流的知識,而且要幫助同學們培養起健全的人格,以及好奇心,興趣,想象力,直覺和洞察力這些創新人才必需的能力,也要培養批判和獨立思考能力,不僅僅要獲得這種能力,更要運用這最可寶貴的能力來確立自我。

同志們,同學們,承載著全國人民,特別是深圳人民厚望的南科大今天啟航。在中國高教改革中,南科大邁出的一小步,將是我國高教改革的一大步!我們熱烈歡迎有理想的同學們參加第一期教改實驗班!你和我們一起度過的四年時光,必將成為你終生驕傲的經歷和人生寶貴的財富!

衷心感謝所有支援,關心和幫助南科大的領導,朋友和家長!特別要感謝招商銀行馬蔚華行長和羅堅,王加中和郭繼東先生,你們給南科大的捐贈是在引領社會文化!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開學典禮院長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很榮幸和全體師生員工一起,歡迎你們加入清華大學——期待你們用蓬勃朝氣,激盪水木清華的人文日新;見證你們以青春夢想,砥礪百年學府的自強不息。

和去年一樣,我在給新生的邀請信中希望大家獨自來報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現場,看到很多同學都是自己帶著行李來的。新疆的再木然·烏斯曼同學一個人坐了40多個小時的火車;廣西柳州也有四個同學,說服父母,結伴而行。在這裡,我要向你們開始學會走向獨立表示讚賞和敬意。

同學們,你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此時此刻,你們或許仍沉浸在旅途的興奮和成功的喜悅之中,或許還在為終於擺脫應試教育的文山題海而如釋重負; 當然,你們更多充滿了對大學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訴你們,大學迎接你們的不僅有夢想、榮譽、激情和浪漫,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經歷挫折、經歷失敗。第一次班會,你會發現自己思想不深、視野不寬,不再是群體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課,你會感到節奏太快、難以適應,不再是老師目光的焦點;第一次考試,你可能成績靠後、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於是,你們可能會開始懷疑以往的讀書方式、學習習慣,甚至懷疑自己的專業選擇和能力潛質。同學們,挫敗感是走向虛空沉淪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嶺。經歷挫敗,從挫敗中學習,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必經之路,也是大學的必修環節。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懂得反思、學會堅守。長期以來,你們接受的大多是中規中矩、有標準答案的教育,你們習慣於做“聽話”的好孩子。作為知識的傾聽者和接受者,你們無疑是優秀的。但大學是什麼?大學是要為你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基礎,為你們走向成熟、走向社會做好準備。大學培養的不僅是已有知識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創造者和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大學教給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著成功。面對更多更復雜的選擇和沒有預設答案的探索,你們難免會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敗中重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社會,重新定義什麼是成功、什麼是榮譽、什麼是價值,不斷追問生命的意義。學會堅守,就是在挫敗中堅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內心深處始終保持對未知的好奇、對真理的渴望,在風險挑戰面前始終堅持做人的原則、崇高的信念和遠大的目標。同學們,只有懂得反思、學會堅守,你才能在挫敗中把握自我、擁抱青春、走向成熟。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尋找自信、挑戰自我。挫敗會讓人迷茫。很多人會在挫敗中喪失自信、迷失自我,來清華之前還是“夢想家”,來清華後,可能會 “夢” 沒了,只剩“想家”了。特別是看到各種知識、資訊、機遇迎面而來,身邊的“學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會更加迷茫和糾結,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學生活就是一個尋找和發現的過程,只有在挫敗中發現自己的目標、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張朝陽當初在清華唸書時,也對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很有挫敗感,考試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開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裡游泳,或者每天繞圓明園跑上幾公里。正是經歷了這種挫敗,讓他逐步增強了自信,敢於直面各種挑戰,不斷開拓自己的事業。同學們,清華園緊張充實的生活會讓你慢慢認識到,成功不取決於你過去的成績和基礎,也不依賴偶然的機緣巧合,而是來自對自我的挑戰,來自挑戰中的成長和成熟。面對挫敗,只有那些不斷壯大自己內心的人,才能戰勝自我、找到自信,從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挑戰權威、塑造人格。在中學裡,面對會考大學聯考的壓力,你們難免養成依賴課本、相信權威、聽從安排的習慣,努力在既定的路線上比別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學,你們可以聽到很多精彩的講座報告,接觸到很多學術大師。權威值得我們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從。去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來我校演講,介紹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個實驗。演講的最後,在談到自己不斷取得新成果的體會時,他說:科學就是多數服從少數,只有少數人把多數人的觀念推翻之後,科學才能向前發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校長本薩森來訪,我們說起猶太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雖然沒有什麼著名的宮殿建築,卻在思想、文學、科學等很多領域創造了不朽的輝煌。猶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卻獲得了20%多的諾貝爾獎。交流過程中,談到猶太民族和當今中國教育的區別,我說,在中國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中國學生回家後,家長一般會問“今天老師問了你什麼問題”;而猶太學生回家後,家長會問“今天你問了老師什麼問題”。我問他,是不是這樣?本薩森校長說,不僅如此,猶太家長還會問“你問了什麼問題老師沒答上來?”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是猶太文化的一個祕密,也是猶太民族保持巨大創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創造者,只有勇於質疑,敢於發現前人的侷限,才能養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形成對世界本質的認知和判斷,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獨立的人格;只有打破傳統,敢於挑戰權威的思想和理論,也才能激發新的思想、創造新的正規化、建立新的理論,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同學們,挑戰和超越的接力棒現在已經傳到你們手中。希望你們經過四年的學習,畢業時帶走的不止是老師教的知識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問題。祝願你們在反思中學會批判,在挫敗中經歷成長,在挑戰中贏得未來,在美麗的清華園度過不曾虛度的青春時光!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