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精選12篇)

欄目: 誠信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2.48W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1

《說文解》中對於“誠信”一詞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由此可見,“誠信”一詞的本義就是: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騙,反對假冒偽劣,反對弄虛作假。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精選12篇)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是出自《論語》裡的一句話。在孔子的思想學說中把“信”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要守信,二是要受人信任。“信則人任也”只有收人信任,辦事才能成功。

孔子把“信”與“忠”並提,認為“信”與“忠”乃是人的基本原則。“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另外,孔子認為“信”體現在治國為政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孔子提出為政者務必要“恭、寬、信、敏、惠。”《論語》裡有這樣一則事,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請教治國之道,孔子說:“足食,足兵,足信。”意思是人民要有飯吃,軍隊要強大,為政者要講誠信。弟子又問如果要去掉一項,那去掉哪一項?“足兵”。弟子又問,那要是再去掉一項呢?“足食,民無信不立。”可見在孔子的心目中“信”比溫飽問題還要重要。

不光儒家思想中把“誠信”看的很重要,法家思想中更是把“信”看作是依法治國的必要條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國主張變法的時候就曾“城門立杆”樹立起“言必行,行必果”的形象,這才使得接下來的變法能順利實施。秦國也因此變得強盛了起來,從眾多諸侯中脫穎而出,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也為後來的秦國“掃六合,平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誠信,是人的基本原則,是道德體系的基本準則,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保障。有句話講到:“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校園,是學知識的地方,是學做人的地方,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地方。因此培養誠實守信的品質就應該從校園做起,我們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棟樑,是註定要“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因此請大家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做一個講誠信、受人信任的人。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2

所謂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說話算數,講信譽,重信用,履行自己應承擔的義務。

誠實和守信兩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聯絡在一起的。誠實是守信的基礎,守信是誠實的具體表現,不誠實很難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難說是真正的誠實。“誠實”是真實不欺,”信”也是真實不欺。誠實側重於對客觀事實的反映是真實的,對自己內心的思想、情感的表達是真實的。守信側重於對自己應承擔,履行的責任和義務的忠實,毫無保留地實踐自己的諾言。

我國是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歷來重視誠實守信的道德修養。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說:“信,誠也”,古代的聖賢哲人對誠信有諸多闡述。“君子之言,信而有徵”。徵,為證明,證驗之意,“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就是說人說話要算數。“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說講誠信,是天下行為準則的關鍵;孔子也多次講過誠信,如:“信則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孟子論誠信:“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荀子認為“養心莫善於誠”。墨子也極講誠信:“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誠信作為人生行為的重要準則:“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莊子也極重誠信:“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誠之極至,不精不誠,就不能感動人。這就把誠信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韓非子則認為“巧詐不如拙誠。”總之,古代的聖賢哲人把誠信作為一項崇高的美德加以頌揚。

因此,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誠實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永被傳承!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3

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天。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來更是以誠信佇立。社會需要誠信,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更加需要從小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

俗話說的好,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沒有誠信的人是社會的危險品。誠信,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貴財富。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不誠信的故事,對我教育很深刻。還記得那天我和伯伯去他家打掃房間,我掃得特別認真,伯伯說要請我吃麥當勞,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去麥當勞大吃一頓。正當我蹦蹦跳跳的想去麥當勞時,伯伯打電話徵求姑姑的意見,姑姑叫我接電話,她說:“不能幫助了別人就向別人要報酬,小朋友在放假期間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應該的。我昨天就答應你星期六去吃麥當勞,今天不能去吃。”我也答應了姑姑,可我的眼淚卻在眼眶裡打轉。伯伯見我如此失望,便悄悄地對我說:“要不我們去偷吃一頓,誰也不說!”我破涕為笑,說:“好!”

我們吃完了麥當勞,就回了家。我就像懷裡抱了一隻小兔子,心“怦!怦!”直跳。我們剛跨入家門,姐姐就盯著我,問:“有沒有吃麥當勞呀?”我生怕被發現,就遲疑了一下才說:“沒有!”可這一切卻逃不了姐姐的“火眼金睛”她一下子就知道我們吃了麥當勞。可就是這樣,我還是堅持說沒有。吃飯時,姑姑端了一大碗的稀飯,伯伯問了一句:“吃得下嗎?”,我心想:完了!完了!露餡了。姑丈也聞了我的手有雞腿堡的味道。唉!最終還是被發現了。這時我的腦海裡想起了姑姑平時給我講的一些誠信的道理及故事,我覺得很慚愧。姑姑告誡我說:“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輕易去答應,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講誠信的人就會讓人認為你是一個有素質有道德的人,別人也愛和你打交道,因為人人都喜歡與講誠信的人在一起。今後你長大了,不管做什麼工作或開店自己當老闆,誠信都非常重要,所以從小講要養成誠信的好習慣。”可我把姑姑的話當成耳旁風,經常被“誠信”打敗了。我的經歷告訴我,如果你不誠實、不守信,也許會得到暫時的好處,但你所付出的代價可能會遠遠超過你所得到的好處,失信是非常可怕的事。因此,從今天開始,我決心改掉缺點——撒謊,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4

大家好,我十分的榮幸的站在這裡,能夠跟大家談談關於大學生誠信的問題。首先大家都看到了,我這張臉長得就像是一個大學生的臉,其次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大家,我是不夠誠信的。但是作為一個不夠誠信的人,我怎麼站在這裡跟大家講講這個“又紅又正”的誠信呢?

我剛才說的我不夠誠信,那是按照社會的標準,但是就我自己的標準而言,我覺得我是一個誠信的人。首先我們要知道誠信的定義是什麼,我也沒查字典,但就我吃了這麼多大米飯的經驗來說,所謂誠信就是指一個人遵守承諾,說實話,不做偷雞摸狗的事情。我們不妨模仿蘇格拉底研究問題的方式,來探討一下誠信這個問題。好既然遵守承諾、說實話、不做偷雞摸狗的事就是受誠信,那麼假設同學借了我兩百的生活費,然後我只能一個星期吃饅頭就老乾媽,當我媽媽打電話問我生活的還好嗎的時候,我說好極了,吃好喝好睡好玩好。這時候你能夠說我不誠信嗎?所以誠信這個東西是要辯證的去看待的。下面我們就舉一個*的例子來詳細論述一下誠信問題。眾所周知,上大學除了吃喝玩樂外,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考試不能掛科。因為你的一切吃喝玩樂的基礎就是科科都過,但是考試並不是安排在吃喝玩樂的前面而是在吃喝玩樂之後,這可怎麼辦。。於是很多同學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作弊。從此老師和學生的戰爭便開始了。但是你能夠說一個*的學生一定是個不誠信的學生嗎?蘇格拉底說過“知善行善”的觀點,蘇格拉底認為,如果一個人口頭上說自己知道某個行為是善的,但卻不去做,甚至做著相反的事,說明他並不是真正的知道;一個人如果真的認識到善是什麼,就一定不會作惡。比如說,一個人口頭上說他知道誠實是一種善,但他卻在考試的時候作弊,這就說明在他心目中,考試得高分才是善,是比誠實更重要的東西,所以他才會*,因此,這個人根本沒有認識到誠實是善,如果他真的認識到誠實是善,就不會把考試得高分這件事擺在比誠實更重要的位置上。

在古希臘智者派都是些律師、政客,他們全副心思都放在怎樣巧妙運用辯論和演講擊敗對手,哪怕把黑說成白,把是說成非也在所不惜,他們認為,只要能夠說服社會大多數人接受一個觀點,那麼這個觀點就成了真理。但我認為,是非絕不能根據社會上有多少人認同來判斷,辨別是非只能依靠人的理性。在人的靈魂裡面本來就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存在,依據這些原則就能正確認識是非。其實教育從來不應該給學生直接灌輸什麼觀點,而是要通過反覆提問、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理性中埋藏的這些基本原則,從而自己獲得辨別是非的能力。

但是既然上面說到既然認為作弊並不是不誠信,那麼為何作弊的時候好要擔驚受怕呢?如果一個人出現這種情況,說明他僅僅是從“社會慣例”的角度來理解不作弊這件事。他只知道作弊是社會規則所不允許的,他感到驚慌僅僅是因為害怕被別人發現。他認為只要不被抓到,作弊就是有好處的,即使長遠來看有害,但至少在眼下是有一定益處的(比如多得兩分就可以獲得嘉獎或免受懲罰),所以他才會冒著風險作弊。由此可見,他沒有真正認識到不作弊是出於善的要求,如果他真的通過自身的理性認識到誠實是一種善,他就會知道,不作弊並不僅僅是出於社會習俗的要求,不論是否被抓到,作弊都沒有任何好處,沒有任何理由去作弊。

我想通過上面的論述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其實我並不想告訴大傢什麼,只是希望大家有自己的感悟。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正誤與否是需要大家的判斷的,我就不再多說。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高興能與大家共同探論誠信這個話題,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重新談起誠信這個詞,讓我覺得既熟悉有陌生。熟悉是因為它有著溫潤如玉的面龐,而陌生是因為它卻流露出冷漠譏諷的表情。從小到大,關於誠信的名言、故事總是不絕於耳,傳統的教育更是把其作為最重要的做人準則。這個極高頻的詞彙,以隨風潛入夜的方式滴滴敲打著我們的心靈。然而可笑的是,我們卻生活在一個誠信缺失的時代,從三聚氰*毒奶粉事件到飯店使用地溝油的曝光,再到王家嶺礦難營救的造假質疑,誠信開始冷眼旁觀於這個世界,我們也開始在矛盾中遺失道義的光輝。以至於,當我站在這裡談誠信,總覺得有高談闊論之感。是因為他太崇高而使我們產生距離感,可望而不可及?還是因為整個時代信仰的缺失讓我們失去了重拾誠信的信心?以下我將帶著這兩個質疑,談談我對重樹誠信的看法。

(一)“你”一直在我心中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不知道大家聽完後是否會引起共鳴。前幾天,我去圖書館還書時,管理員告訴我,我原先借的書已超過了期限,要上交3毛錢的罰金,可是那天我恰沒帶錢包,身無分文,於是我請求管理員寬限,說自己會在下次來圖書館時補交罰金,當管理員笑言“我怎麼相信你”時,我竟脫口而出:“因為我是大學生,會講誠信呀。”我從未想到我會以這種方式把誠信擺於檯面,更無刻意的用它當作籌碼換取信任,我也不知自己哪來的勇氣,如此自信的肯定了大學生的誠信,我也為自己的這句話感到震驚。管理員被我嚴肅認真的承諾逗笑了,他說因為你的真誠所以我相信你。這件事帶給了我許多的感動和思考。首先它讓我發現原來誠信的觀念,一直埋藏於我的心中,根深蒂固。只是有時它會暫時被塵土掩蓋,我需要做的只是別忘記,時時清理內心的陳雜,讓誠信能在需要的時候流光溢彩。其次我要感謝那位管理員的信任,他讓我為自己的承諾感到驕傲,他也讓我堅信:大學生本來就應該是誠信一族。

雖然近幾年關於少數大學生拋棄誠信的例子已屢見不鮮:拖欠助學貸款,*取消學籍,造假申請助學金等等。但社會對大學生道德品質的期許仍舊充滿了希望,多數大學生對誠信的追逐也從未停歇。所以我還是願意相信那些喪失誠信的大學生只是瞬間被利益矇住了雙眼,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定會喚起他們心中沉睡的誠信品質;只要我們自己時時堅持“反身而誠”,誠信就可以被塑造為不可*的信仰;而當信仰根深蒂固,誠信就不再是理想主義高高在上,而是形成完善的體系,使之成為真正的國*識。

(二)慎獨於心

小說《山楂樹之戀》講述了*時期一個真實、純潔的愛情故事,在那個真理無立足之地的時空下,在那個政治壓抑文化,文化遮掩人性的時代,小說真實還原了人們失去誠信後,社會的種種現狀:人情淡漠,人性扭曲,道德淪喪。讀史明鑑,時代在進步,人的修養又怎能倒退?我們難道要使“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嗎?小說之所以震撼人心,還因為即使在如此的環境下,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依舊發生了,男主人公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仍堅持君子慎獨的品性更令人稱讚。聯想起我們這個時代,有很多人抱怨缺少誠信的氛圍;在金錢和權利包圍下,不能以冷靜的頭腦明辨是非;在看到他人喪失誠信時也就隨波逐流。但我想說的是:時代背景如何與自我慎獨並不矛盾。我們無需大力討論是否這個時代造就了人性的倒退,也無意義去深究物質進步的利弊,我們完全可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慎獨於心,是自我的一種選擇,也是對外界的無聲*。也許我們不能成為指點江山,改造時代的英雄,不能像魯迅“為肩起黑暗的閘門而擁有一顆黑暗的心”;也不能像司馬遷,為了誠信而與強權作殊死鬥爭。但只要我們慎獨於心,就是在為這個時代誠信的重樹儘自己的一份力。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國家、公民也在為重建當代人的誠信信仰做著點滴的努力,以我所學的新聞領域為例,我看到:新聞界對媒體新政的嘗試;公民維護自己接收真實、公開新聞的權利;新聞發言人制度的趨於完善;媒介對誠信宣傳的高度重視……甚至包括今天的演講,這個主題本身就表明:時代對重樹誠信的孜孜追求。而我們又怎能對此失去信心呢?

(三)真誠於自己

要誠信待人,真誠處事,自我慎獨,首先要學會真誠於自己。我們常常活的面目可憎,是因為我們連完全忠實於自我都時時沒有勇氣,何談忠實於他人?想起這樣一句話“生命本身就是一場幻覺,存在才是真實的瞬間。”我們為什麼要在短暫的生命裡,帶著虛偽的面具營營狗狗,為什麼要讓曾經心靈的傷疤結成鎧甲,為什麼要讓防禦的目光鑄成刀劍,為什麼要讓笑靨掩蔽陷阱,請真實的袒露自己,承認自己對溝通的渴望,承認自己孤獨的心在戰慄,請用真誠與信任去孵化你與他人看似堅硬的外殼;請愉快的告訴自己: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最後我想以孟子的話結束我今天的演講,也希望這句話能在追求誠信的慢慢征途中,時時陪伴諸位放眼光明——“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6

“表姐表姐,誠信是什麼呀?”表弟跑到我跟前問我。

我愣住了,心中微微一震,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

記得有段時間,班上颳起一陣流行風波——毛筆字。一下課,我們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討論毛筆。我說:“我最近在練柳公權的《玄祕塔》,柳公權的字寫得很好呢!”……

在同學們一番激烈的討論下,我一個最好的朋友說:“我在柳州練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

說完得意的接著說:“我還買了一大沓書法宣紙……”她見我一臉疑惑,便放大了聲繼續說,“下次給你們帶來看看!”我並沒有反駁,我想,既然如此,就讓她帶來看看。

就這樣,這個諾言在經歷了一個嚴冬的寒冷,早已被我們漸漸淡忘。

而練毛筆的潮流早已過去。在我看來,同學們對此只有三分鐘熱度罷了。

初春的風,寒冷中帶著絲絲溫暖,溫暖中又帶著幾分涼意。我揹著書包,搓著手,來到班上。我能清晰的感受到班上有一種淡淡的宣紙書香味。讓我有點神清氣爽。

我看見朋友一瞥見我,便拿著一本影印的《蘭亭序》給我看。一邊滔滔不絕地說些什麼,一邊捧著一疊宣紙送給我們。她給我這個幹嘛?噢,對了,我記起來了。過年前,她似乎是這麼說過,給我帶宣紙……

緩過神來,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誠信——是什麼?誠信,其實就是你不經意間說的一句話,卻不管過多久,都能清楚的記得,並去兌現。”

“懂了嗎?”“嗯!”他似懂非懂地點著頭……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7

所謂誠信,就是指誠實守信,表裡如一,言行一致。

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孔子曾經以言警世:“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明代學者也有這樣的表述:“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就是說,行為不正的人,不被人信服;言語不誠實的人,不必與他人共事。

一個誠信的人,是一個胸懷坦蕩的人,是一個有高尚品德的人。“無誠則無德,無信事難成”。在社會主義文明高度發展、人與人相處難見真情的今天,誠信品質尤為重要。

誠信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生存的必備條件。一個國家政權的真正強大,並不完全取決於財政收入,也不完全取決於軍隊的力量,而是取決於社會的品質。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品質是誠信。誠信的社會品質,是一個民族強大的動力源泉。高尚的品格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魅力所在,是一個國家和社會走向強大的理由。

誠信是上天賜給世人的一種考驗。有許多人不能通過這場考驗,逃匿了;也有許多人通過了這場考驗,戴上了桂冠。逃匿的人隨這時間的消逝而消逝,沒留下些什麼;通過得人也會消逝,但他們卻仍活在人們的心中,人們會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誠信是道德建設的根本,也是非常寶貴的資源。社會之所以成為一個整體,誠信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古人眼裡的“一諾千金”可以說價值連城。缺少了誠信這種寶貴的資源,人們的能力、智慧、正直、善良之心就難以維護,這個社會,這個人也就缺少了存在的依據和發展的空間。

試想,如果社會缺失了誠信,每個成員都將生活在恐懼、步履小心的懷疑境地:早上起床吃早餐你會問,牛奶是不是病奶牛產的?包子裡面的肉是否可靠?聽到某著名公司產值大增的新聞報道,你不禁要問是媒體虛假宣傳還是公司的戰略浮誇?去銀行存錢,營業員把你遞的錢從驗鈔機裡過了一遍又一遍,看是否有假幣;去超市買東西,對找你的錢看了又看,擔心遭到暗算……

“人不信於一時,則不信於一世”。誠信對一個人而言,有時候與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缺失一種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誠信,實際上,誠信只有一次,只要你有一次喪失了誠信,你的信任度就會下降,甚至還會出現信任危機。

然而,在我們身邊缺失誠信的事情卻時有發生:虛假廣告橫行天下;劣質商品充斥市場;考生作弊現象嚴重;“豆腐渣”工程造成無數人間悲劇……難怪時常有人對某些真實的訊息產生懷疑,甚至有調查顯示,“信用危機”已成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

“重諾守信,人必近之;狡詐欺矇,人必遠之”。我們應該遠離而虞我詐,圓滑世故,多一份真誠,多一點信任,腳踏一方誠信的淨土,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

願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誠信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誠信的人生散發出金子般的人格光芒,夯築起人生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高一(2)班的郭海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立身,友善待人》。

誠信友善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是陰雲遮不住的一片晴空,是巨大痛苦中的一劑良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面閃亮旗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是當代青年正確的價值取向。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我們毫無疑問要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立身,友善待人。

高爾基曾經說過,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一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這正是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大力宣揚的道德品質。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這讓我想到河南一位賣雞蛋的大哥,任慶河。他原來的店鋪拆遷了,他擔心拿著店裡雞蛋票的顧客找不到店家著急,因此在店鋪舊址一等就是三個月。這個看似平常的等待,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和讚譽,他也因而在網路上被網民稱為“誠信雞蛋哥”。其實誠信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個人品質和一種契約精神下的道德垂範,更是一個可以改變現實的“技巧”。中國傳統文化講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誠信其實便是一個最好的例證。所以,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言出必行,誠信對己,誠信待人。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春天沒有爛漫的花朵,就不會有繽紛的大地和誘人的香氣;如果人間沒有誠信,那世界就會充滿蒼涼和荒蕪。誠信,如同一縷陽光,帶給人們光明與希望。誠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誠和信任,贏得的是友誼和尊重;誠信如一束花朵的芬芳,能打動有情人的心。無論時空如何變幻,都散發著誘人的清香。有了她,生活就有了精彩,有了她,人生就有了希望。

那麼,究竟何謂“誠信”呢?顧名思義,誠實守信。人與人的交往中,言出必行、坦誠相待就是誠信。美國前總統華盛頓,頗得百姓的喜愛,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從來是那麼誠信。小時候,華盛頓不小心砍倒了了父親心愛的櫻桃樹,但他沒有逃避,勇敢地承認了錯誤並得到了父親的諒解。擁有了誠信,等於應有了一切財富、名譽和快樂。

而現在,大地上的誠信之花是少而又少,為了錢財,給饅頭加點洗衣粉;給豬喂點瘦肉精;給雞打點速成藥水。這些我們也許早已司空見慣,可這樣,誰還敢吃東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又會去哪裡?明日的地球還會美麗嗎?再看看我們,答應別人的事不去做,明明自己做錯反之推給別人。難道我們不感到內疚嗎?

我曾讀過《中彩那天》,父親的誠信打動每一個人,母親的一句話也感動著我——“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這可不是嗎?誠信勝於一切,有了誠信,你的生活就會光彩有力!誠信其實就在我們平時為人處世的風格中,它不是天方夜譚。無故不缺課就是“誠信”,考試不作弊就是“誠信”,說話負責任就是“誠信”。不要懷疑,別再迷茫,從你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建立自己誠信的檔案,換取我們燦爛的明天。

誠信是春天的花朵,只有開了花,才能結出累累碩果;誠信是泥,沒有了泥,就沒有堅固的大樓;誠信是水,有了水,植物才會茁壯成長。

誠信是耀眼璀璨的陽光,他的光芒普照大地;誠信是廣袤無垠的大地,他的胸懷承載山川;誠信是秀麗神奇的山川,他的壯麗淨化人的心靈;誠信是最美麗、最聖潔的心靈,他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誠信,如同一輪普照明月,驅盡人間的陰影;誠信如同一束芬芳的玫瑰,扣啟有情人的心扉。只有誠信,才能得到老師的信任和賞識;只有誠信,才能得到同學的欣賞和讚揚;只有誠信,才能得到朋友的尊敬和信賴。誠信無處不在,無處不需。

靚麗的人生有“誠信”的裝點,才會更加絢爛,美好的社會有“誠信”的灌注,才會更加和諧。同學們,朋友們,從這一刻起,讓誠信與我們同行,讓黑暗變得光明,讓社會變得溫暖,讓生命充滿活力。同學們,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 堅守住我們“誠信”的陣地。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這天輪到我做課前三分鐘的演講。

《清稗類鈔·敬信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兩黃金,沒打借條。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把一千兩黃金還給他。但朋友的兒子很驚愕,堅決不受,笑道:“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留給我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有這事。”蔡嶙說:“借條就在我心裡,不在紙上,心中的誠信才是根本,你父親明白我是個講誠信的人,才沒有告訴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豈能失信呢”最後還是把黃金還給了他。該故事發人深思之處在於蔡嶙所言,借條、契約、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約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誠信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沒有道德上的“慎獨”自律,就可能去鑽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義務於不顧。

人們對道德規範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就應怎樣做”的問題。“我就應怎樣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就應怎樣做事二是我就應怎樣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後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透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聖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構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於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齊來,構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範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取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十分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就應追求真實無欺。到達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儘性知天併到達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透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並透過儘性知天的途徑,到達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儘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11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孟信的人,家裡很窮,無米下鍋,只有一頭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將牛牽到集市上賣了。孟信回來後非常生氣,責備他的侄子不該把病牛賣給人家,並親自找到買主將錢如數退還,牽回了自家的病牛。

透過歷史的煙塵,我們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緊緊牽住的絕不是一頭生病的黃牛,而是一條健康與高尚的道德纖繩,它將一個人的人品、修養引入了純潔的聖地。這就是誠信的力量。

有人說,在現代社會,商品經濟風起雲湧,道德淪喪如決堤之水,誠信缺失也就隨之氾濫成災。我們誰都無法否認市場經濟中存在嚴重的誠信危機,但我們更無法否認誠信永遠像一朵不凋零的鮮花,它的芬芳宜人,它高雅迷人,一直吸引著完美的靈魂向它靠攏。

20xx年5月份,《揚子晚報》刊登過這樣一條新聞:安徽滁州一位50多歲的老農民來到南京,等他打算回家時才發現口袋裡的錢買車票還差5元。他在南京舉目無親,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向玄武區某民警借了5元錢。5元錢,也許誰也不會放在心上,更何況是一個被人們認為素質低下的農民借去的呢?但第二天一大早,這位農民就將5元錢給這位民警送來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沒什麼曲折離奇、扣人心絃的情節,但它透露出來的質樸,折射出來的誠信,卻不能不震顫人的心靈,它在拷問每一個在誠信危機重壓下的人們,難道我們真的就應該背信棄義、惟利是圖,視誠信如糞土嗎?難道我們就真的應該將誠信摧殘得面目全非、無地自容嗎?也許你會說我們整天生活在平靜如水的校園,這些事情離我們很遠。誠然,這類事情離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但誠信卻近在我們的身旁,它一直在我們的心中埋藏,它時時在我們的耳畔吶喊。

近幾年來,大學生償還助學貸款的問題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牽動著社會各界人士的心。據湖南大學和中國勤工儉學線上網的一份調查顯示,有3.5%的貸款學生承認從不考慮還貸問題。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的負責人表示大學生的拖欠貸款率已經高達20%。一個在新時期成長的大學生,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個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接受國家幫助的人,居然在順利畢業之後,把貸款一事忘得乾乾淨淨,將誠信二字踐踏得粉身碎骨……

誠信是耀眼璀璨的陽光,他的光芒普照大地;誠信是廣袤無垠的大地,他的胸懷承載山川;誠信是秀麗神奇的山川,他的壯麗淨化人的心靈;誠信是最美麗、最聖潔的心靈,他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

誠信演講稿中學學生 篇12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中,對人生幸福最重要的莫過於真實、誠意、守信和廉潔。

——(美國)富蘭克林真誠守信,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來說至關重要。社會學家們曾經對世界10大民族做過抽樣問卷調查,題目是:你認為人類的美德有哪些?在回收的問卷中,雖然不同民族對人類美德所列的種類及排列順序有所不同,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誠實守信都被排在其中的前三位之內。

儘管這只是抽樣調查,但說明了一個普遍的真理:全世界各民族都一致認為,對人真誠和講究信用是人類必不可少的首要美德。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與人和睦相處的良方。

在社會交往中,虛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友誼,真誠才是人際關係最寶貴的財富,失信可以極大地敗壞一個人的名聲,守信才能贏得人們的讚譽和信任。

有些年輕人剛剛踏入社會時,特別是走進職場後,常常都有這樣一種誤解,即認為一個人的誠實信用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的;只要是資本雄厚的有錢人,就一定有信用。

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對的。與萬貫財富比起來,高尚的人格、坦率真摯的品德、卓越的才幹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無疑更重要、更可貴。這些才是誠實信用的真正基礎。

在西方市場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裡,銀行在每貸出一筆款子之前,都一定會對申請人的誠實信用狀況仔細研究一番,專門派出職員進行認真、深入的調查。只有覺得對方確實可靠、沒有問題時,才肯把款子貸出去。

有很多非常有眼光的銀行家,他們對那些資本雄厚但品行不端、不值得信任的人,決不會放貸一分錢,他們反而願意把錢借給那些資本不多但肯吃苦耐勞、小心謹慎、坦率真誠、時時注意商機的人。由此可見,即使在冷酷無情、波詭雲譎的商場上,真誠信用也是人的立身之本。

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誠實守信,並將這種品質向別人充分展現出來呢?美國一家大雜誌的主編約翰·格林先生,曾經從以下幾點給出具體的建議。他說:

“第一,他必須注重自我修養,善於自我剋制;做事情務必懇切認真,建立起良好的名譽,他應該隨時設法糾正自己的缺點;他的行動要踏實可靠,做到言出必信,與人交往時誠實無欺~這是獲得他人信任的最重要條件。誠信是做人之本“第二,一個想要獲得別人信任的年輕人,必須老老實實做出業績來讓人看,證明他的確是判斷敏銳、才學過人、富於實幹的人。在這個企業和職業都越來越向專業化發展的社會,學有專長的人更加具有竟爭力,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格外受人重視。

“第三,良好的習慣是建立誠實守信這一形象的最可貴的資本。有良好習慣的人,永遠比那些沾染了各惡習的人更容易成功。世界上有不少人本來已經快要跨入成功的門檻了,但是因為一些不良習慣,使得別人始終不敢對他抱以信任,他的事業因此而中途受阻,無法再向前發展。那些沾染了各種惡習的人,往往自己都是不太清楚的,但那些與他發生交往的人卻看得十分清楚,因為人們大多是很看重這類問題的。”

約翰·格林特別強調了良好習慣對建立個人誠信的巨大作用:“一個人的品格大都是經過他的習慣來培植成功的。有些青年原來品格優良,但後來因為沾染了某種惡習,結果再也沒有出頭之日。很多年輕人一開始就不注意自己的的習慣,覺得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久而久之,他就可能因一些惡習而被別人輕視,受人排擠。當事情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時,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因此,他建議說:“一個有志成功的青年,為了自己的前途,無論如何都要抵制各種不良習慣的誘惑,在任何誘惑面前都要堅定信心,不為所惑。他必須永遠善於自我剋制:不飲酒、不賭博、不弄虛作假、不因毫無意義的專案而舉債。否則,只要稍動念,他就會一下子毀掉自己的信用、品格和成功。如果仔細去分析一個人失敗的原因,就會發現多半是因為那個人有著種.種不良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