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感謝祖國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通用3篇)

欄目: 愛國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2.23W

感謝祖國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1

我的祖國從版圖上來看,像一個雄雞,象徵著像雄雞一樣勇敢,像牛一樣威猛,像我們的母親一樣溫柔,我生活在像雄雞一樣的祖國,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

感謝祖國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通用3篇)

感謝祖國,讓我看到了一場在我們自己國家舉辦的精彩的奧運會,圓了我們中國人的百年夢想,讓我心裡感到無比的自豪。

感謝祖國,雖然汶川大地震發生了那麼大的災難,但是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們的災區人民都堅挺過來了。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尤其是解放軍叔叔從一個個危險地區奮力搶救生命的場景,溫爺爺親自趕到現場對災區的孩子們說“孩子們,堅強一點,我們祖國需要你們,全國人民都支援你們!”的時候,我不由自主地想說:“祖國,您真好!”

感謝祖國,給了我這麼良好的學習環境。您為我們減免學費,為我們建設美麗的校園,為我們培養的老師,讓我們得到的素質教育……

感謝祖國,給予我無憂無慮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戰爭;讓我擁有我最想要的玩具和書;讓我每年可以去最想去的地方旅遊;讓我的爸爸媽媽擁有一份良好的工作……

感謝祖國,感謝您賜予我金色的生命!讓我的身體裡留著炎黃子孫的熱血!

感謝祖國,感謝您給予我優美的環境!讓我在這青山綠水中自由地徜徉!

感謝祖國,感謝您傳授我淵博的知識!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地遨遊!

感謝祖國,感謝您所給予我的一切!千言萬語,匯成一句:感謝您,我的祖國母親!

感謝祖國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話明月?迎中秋》。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箇中秋節即將來到了!今年的9月19日,是農曆的八月十五,就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它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被認為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遊子,都會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現在,我想問問大家:你們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嗎?

“中秋”一詞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現,而中秋節的盛行開始於宋朝。為什麼叫“中秋” 呢?因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還有許多稱呼:“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等。中秋節原來是豐收的節日。過去,人們在豐收的季節裡,總要大事慶祝一番,慶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豐收的喜悅。中秋時節雲稀霧淡,月光皎潔,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此外,中秋節還有許多美好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這些無不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雖然中秋佳節是團圓的日子,但還有好多人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與家人朋友相聚,於是他們就把自己的種種情思寄託在明月中,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句。現在,我就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知道多少。我說前半句,你們來接後半句,好嗎?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5、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7、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8、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看來大家的學識還真豐富!最後,我衷心地祝願我們每一位同學、每一位老師: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感謝祖國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你們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傳統節日嘛?(端午節)對,是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xx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訊息後,紛紛划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便把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據說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後來,為了防止飯糰被蛟龍吃掉,人們便提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辦法,這便是粽子的原型。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著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最後,預祝大家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