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八年級愛國演講稿(精選3篇)

欄目: 愛國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2.29W

八年級愛國演講稿 篇1

奧運會上的一次次奪冠,“神十”的成功飛行,“十二大”的勝利召開……這些祖國驚天動地的大事件,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夢。

八年級愛國演講稿(精選3篇)

中國,一個僅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卻蘊含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時代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國經歷過多少風風雨雨,但它最終還是站起來了,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痛擊那些曾經對它冷嘲熱諷的人。是的,發達國家固然強大,但緊隨其後的,是中國這頭精神充沛,不甘示弱的巨龍。

每當我們站在操場上立正敬禮的時候,望著鮮豔的五星紅旗,聽著莊嚴的國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懷有一箇中國夢。或許它是崇高的,或許它是渺小的,但在我們的心中,它們都一樣重要。

當我鋪開白紙,充滿稚氣的寫下“我的夢想”四個大字時,我就已經確定了它。“我的夢想事當一名老師。”我寫到:“我認為能傳授別人知識是一種幸福。”現在,很多年過去了,我的夢想還沒有變,我想作一名老師,來幫助祖國教育後代們,我會把他們培養成祖國的棟樑,讓他們為國家建設獻出一份力。我的夢想雖然只是滄海一粟,但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是這“一粟”的話,這麼多人一定能夠填這片大海的。

中國夢,是希望國家富強。

還記得中國百年來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嗎?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不夠強大,所以當今,應把祖國富強作為中國夢的第一項。現在的中國,已經發展的非常迅速了,煤炭、鋼鐵、發電量、汽車等產量居世界首位。

中國夢,是期待人民幸福。

經濟水平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不但物質上要滿足,精神上更要有凝聚力。比如20xx年的汶川大地震,就充分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好精神。有的人捐款,有的人獻血,有的人幫助尋找受難者,有的人幫助運送物資……全國的人無不懷著真誠的心來祝福受難者們。

中國夢很大,因為它發自於億萬中國人的心中;中國夢很近,因為它起始於每個人的願望。無論我們在中國本土上還是身處異國他鄉,我們都還能唱著中國國歌,心懷著祖國,銘記這中國夢,力創美好未來!

八年級愛國演講稿 篇2

輕輕開啟一扇窗,緩緩咀上一口茶,憶往昔之邦,觀今日之國,我沉思了……

何為愛國?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

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

嘆——壯志無聲

獨立汩羅江畔,看滔滔江水,訴己愛國之情,嘆己報國之志,屈原仰天長呼:“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見壯志難酬,你縱身一躍,鉤勒了一道最完美的弧線,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你的愛國之情是支天立地的擎天柱,可惜君王昏庸無能,社會黑暗腐朽,縱有滿腹愛國熱情,又何處施展?惟有一死,以顯其志。你的選擇,可悲可嘆,讓我不僅感慨:“愛國之情,不得釋懷,悲劇也。”

慨——為國捐軀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炮火紛飛的戰場,無論是抗日還是抗戰,敵我撕殺的場面,早已定格成歷史的一頁頁紙張,無數的戰士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構建了新中國的根基。在北京刑場上,一代抗日名將、共產黨人吉鴻昌以樹枝作筆,大地為紙,疾書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在長征的途中,無名戰士用生命儲存下來的七根火柴為革命再續火種……生命誠可貴,愛國價更高,這是一種蓬勃的情懷,更是一種至高的境界。

八年級愛國演講稿 篇3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笛柳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十里長亭,月下相送。千百年來,多愁善感的中國人總易引發款款別緒深深長情。除卻斑斑冷月、依依楊柳,連交通工具與此也是有著神祕的不解之緣的。 古時,人們靠雙足走遍天下,以腳掌的長度感受著古老中國大陸的寬度。一場僅僅數百里的旅途在徒步行走中被拉長了,無疑也使得相思更加綿長。一次離家,一次出行,家人的留戀牽掛都濃濃密密地縫進衣裳納進鞋底,藏在臨行時絮絮叨叨的囑託裡。夕陽下奔走四方的浪子因為家人的“臨行密密縫”,被寄託了“意恐遲遲歸”的牽掛,腳步沉重。遊子的歌聲在蒼茫的地平線上繞著夕陽沉沉墜去。 後期,人們開始使用馬為代步工具。逸詩有《驪駒》篇雲:“驪駒在門,什夫具存:驪駒在路,什夫整駕。”馬行過處,驛站被賦予了離別的詩意與哀傷。詩人們在驛站依依不捨,詩不盡離情。“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馬蹄揚起,友人相離,不知那古道驛站曾見證了多少人的離別淚眼。而送行者旨在身後落寞地數著噠噠的馬蹄,獨吟“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流水岸邊,輕雨微風拂楊柳,依依。朦朧煙雨,泊船岸邊,悽切的寒蟬伴著送行者數著無緒留戀。去去千里煙波,一河流水便載動著別緒。河水日復日、年復年沖刷著渡口I,聽著那許多人在船伕催發之時所說的“此去經年”,千種風情便付於一水,悠悠不斷,一直追隨離人而去。岸邊的踏歌之聲,不捨的依依之情,在悽風涼雨中更濃了。 近代,工業革命後,汽輪在煙霧瀰漫中拖著長長的汽笛聲從大洋彼岸直直開進了中國海域。同時轟隆隆的火車也開進了新修的鐵軌。朱自清曾在《背影》一文中盡訴與父親在火車站離別的複雜情感,父親在月臺蹣跚的步履、孤獨的背影在列車“哐當——”馳過後被打上思念的長結深埋於朱的內心。不敢想象,匆匆的鳴笛是如何讓離人的淚水在眼眶中漲潮。嫋嫋的黑煙從火車尾噴出,不知弄花了多少了送行者本涕淚縱橫的臉。但長長的鳴笛聲又是否又可以掩蓋住一些送行時的哭聲與留戀?又或者是那聲聲鳴笛震響耳膜,把心刺刺撕裂開來。 現代交通工具大概是以飛機為主,但在享受快捷舒適的同時,無疑會使別愁減輕些。但不知道這同時是否也少了些什麼,大概是思念、離別的美感。儘管大多數人認為思念必是憂傷難耐的,但離別之後的下次見面,重逢故人,必定又是一番難以言喻的喜悅。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相思美感,在距離的不斷拉遠之後,遙寄心意,將所有的回憶與人事反覆思量最終就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更加深厚了,這就是跟釀酒必要經過長久的窖藏之後才芳香醇洌是一樣的了。只可惜現今已不會有人在離別時看著離人遠去,淚眼婆娑,喑啞地道著驪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回,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車轍重碾,相思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