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行政公文 > 議案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精選17篇)

欄目: 議案 / 釋出於: / 人氣:1.26W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精選17篇)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1

重慶移動沈長富議案:構建健康網路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重慶公司總經理沈長富今年帶來的議案為《關於加強網路規範管理,構建健康網路環境的建議》。

他表示,“今年我的提案主要是以加強行動通訊網路的內容管理為主,對於網路環境的建設,一方面需要通過立法來加強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正面引導。”

沈長富在議案中提出,“由於網路發展存在的種種問題,以及因此可能給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加強網路的全方面建設,促進網路的健康、和諧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沈長富提出,“構建和諧網路、健康網路、法制網路,應從加強網路法制建設、道德建設以及加強網路監管著手,強化網路的法律規範、道德規範。”

應完善網路法制建設

沈長富認為,網路建設首先應完善相關網路立法,擴大侵權責任法與刑法的調整範圍。在民事立法領域,侵權責任法應該對網路侵權作出特別的規定;在刑事立法領域,應出臺相關的司法解釋,對新型的網路犯罪予以懲處。

沈長富提出,應建立網路監察隊及網民舉報機制,對查清的網路犯罪加以處罰。公安機關可進行定期網路巡查與不定期抽查,維護良好的網路秩序;可採取強行關閉違規網站,拘留犯罪嫌疑人等。

同時,應加強網路法制教育,普及網路法律法規。他認為,應加大網路法律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媒體,加大曝光網路犯罪事件,從而達到教育網民,普及法律的目的。

需抓好網路道德引導

沈長富在議案中提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在法律所不及的領域,需要道德的約束。

一方面,要樹立良好網路道德風範,表彰網路社會的先進事蹟,營造良好的網路風氣,規範網路新聞媒體的職業道德。

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道德約束機制,發揮群眾的輿論監督。利用網路充分發揮輿論導向的積極作用,給予網民正確的引導,使群眾自發對不良資訊及其傳播者進行譴責。

應完善網路監管機制

沈長富認為,規範網路管理,有必要在所有環節都織起一張“羅網”,將所有隱藏著不良行為的非法資訊都過濾在外,保護網民的安全。

應加強對釋出內容的審查、過濾,如設立違規資訊糾察、舉報機制以及網路用語分級機制等,對網路用語按一定標準區分為限制級、禁用級等,並根據使用頻率進行不同的處理,有的不良用語還可以直接遮蔽。

同時,應加強對資訊渠道的監督與規範,根據參與資訊傳導的渠道,在資訊傳導中的作用不同而分級,根據不同分級對其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承擔不同程度的監管責任。

沈長富進一步提出,應加強對資訊終端的規範,對電腦、手機等終端裝備具有一定識別功能的軟體。此外,應對部分網路娛樂等實行分時段開放的方式,既可豐富網民的業餘生活,同時約束網民,及時遏制沉迷網遊的不良之風。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2

關於進一步淨化網路環境、加快網路立法的提案

目前世界網際網路業發展迅猛,網路已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第31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xx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6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42.1%。可以說,網際網路已全方位、多層次地介入了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著日益廣泛的公共影響力。當然,網際網路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一方面,它作為全民的資訊釋出、接收和服務平臺,體現著社會輿論的公開化、多元化和直接性、便捷性的特點,促進社會民主化程序,督促有關部門及時瞭解民意,解決了一些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另一方面,由於網路具有開放性、隱祕性特徵,在資訊傳播便捷的同時,網路平臺上也存在著內在的缺陷和嚴重的隱患。

一、網路侵權行為嚴重。由於網路的匿名性,使人們在網路平臺上可釋出任何資訊,包括虛假資訊、散佈謠言,使網路成為發洩私憤、擾亂視聽、侵害他人名譽權、隱私權、著作權和肖像權的工具。

二、網路不良資訊氾濫。大量負面、攻擊、誹謗及黃、賭、毒資訊充斥網路,毒害網民,惡意中傷公民、企業和政府,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

三、以造謠生事、攻擊他人和組織、謀取非法經濟利益的“網路黑色產業鏈”甚至“網路黑社會”已成為社會毒瘤。“網路黑色產業鏈”、“網路黑社會”是一種有組織的網路犯罪團伙,對社會的危害性極大,引起全社會的深惡痛絕。企業、公民甚至政府疲於應付網路黑洞和陷阱,干擾了社會正常秩序,誤導了民眾情緒,損害著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經營行為,是目前網路亟需清除的毒瘤。

可以說,網路上的失德行為和違法犯罪活動導致網路平臺的權威性、公正性和合法性嚴重缺失。虛假的、不良的、惡意誹謗的資訊借“輿論監督”之名氾濫,使網路的某些空間成為違法犯罪的溫床,網路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社會公眾對雜象叢生的網際網路現狀表示擔憂,要求儘快淨化和規範網際網路資訊平臺的呼聲日漸增多。

目前,網際網路的規範管理已日益受到國內外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通過立法的形式加強網際網路的有效管理。從20xx年開始,我國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關於網際網路的經營管理辦法》等諸多“辦法”;20xx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會審議通過了加強網路資訊保護的決定草案。但是,這些辦法和決定尚未成為規範網際網路行為的正式法。由於相關規定不全面,法律效率較弱,使得一些網路違法犯罪認定原則籠統、量刑較輕、打擊力度不夠,因此,我建議在堅持管放結合、引導為主、依法治理的原則框架下,加快網路立法程序。

一、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網路公民身份認證體系,實施網路實名制。

根據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現狀,必須以立法的方式建立規範、有效、便捷的網路公民身份認證體系。該體系可以借鑑我國金融信用體系的經驗,由政府設立專門部門進行主導和管理,實行統一的公民身份標準、網路身份標準及各項相應的管理制度,為網際網路上相關的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的安全有效開展奠定法律基礎。

二、抓緊制定個人資訊保護法、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法、網路電子簽名法、網路輿論監督法等專門法律。

專門法律涉及到網際網路平臺的具體領域,各項專門法律的配套實施才能做到對網路平臺依法管理的全覆蓋,使網路環境的綜合治理有效進行。

三、從法律層次上明確界定網路違法犯罪的裁量標準。

網路違法犯罪是一種新的社會現象。為了客觀、公正、有效的甄別和打擊網路違法犯罪行為,必須有明確、公正、可操作的裁量標準。為此,應儘快建立公正權威的網路違法犯罪的執法體系。

四、將電子證據列入《刑事訴訟法》的證據種類。

由於網際網路的特殊性,網路違法犯罪一般是電子證據。而目前電子證據不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因此,網路執法存在著電子物證轉換的實際困難。這已成為淨化網路環境、打擊網路違法犯罪行為的軟肋。建議將電子證據列入《刑事訴訟法》的證據種類。

五、從立法層面加大對“網路黑色產業鏈”、“網路黑社會”的打擊力度,根除網路毒瘤。

網路立法要劃清個人違法犯罪和有組織的違法犯罪界線,制定相應的量刑標準,增強對網路有組織犯罪的震懾力和打擊力。

網路立法涉及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審慎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給網路監管一個法治的支撐點,使我國的網際網路成為自由、公正、合法的有效資訊平臺和網路生活空間,為弘揚社會正氣、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服務。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3

關於整治“黑網咖”淨化網路環境的議案

議案代表:韓繼高等10人

案由內容:

中國小校都開展過“遠離網咖”主題活動,主要以教育在校學生遠離網咖,健康文明上網,自覺抵制不良資訊為目的,讓學生能走進寬敞教室,回到溫馨家庭。經過學校、家庭以及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社會營業性網咖經過整改,大多規範經營。但是,校園周邊許多小區裡卻隱藏著私人開設的黑網咖。這些黑網咖,往往沒有營業執照,僅有幾臺電腦的規模,衛生環境很差,並且前來上網的人群主要是未成年中國小生。黑網咖藏在樓群中,建在學校旁,給有關部門的監管和查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代表建議:

黑網咖存在的現實情況,應引起極大的重視。有關部門應更多走進校園,走到學生及其家長中間,切實瞭解黑網咖運營的現狀,掌握其所在位置,運作方式,依法查處,嚴懲不貸,並將懲治結果公佈與眾,並提倡廣大群眾參與到舉報黑網咖行動中來。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4

海南省是全國唯一一個由中央批准建設的國際旅遊島,但目前仍然屬於欠發達農業省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於我省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保持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來,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新農村建設,投入大力的財力物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取得顯著成效。但由於種種原因,大部分農村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過度施用化肥,剩餘化肥成分排入流域水系,造成農村的水體汙染;過度使用農藥,破壞生態防護功能,增加了農產品的用藥殘留量;濫用飼料新增劑,催生速長禽畜,不僅使肉類品質下降,而且使用者遭到激素物質的汙染;禽畜養殖排洩物隨著養殖規模大幅增加,汙染周邊水體和大氣環境;農用塑料薄膜大幅增加,這些塑料薄膜,大部分以高壓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材料,需要200~400年才能分解掉,這些材料物品是一種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裡經久不爛,已造成土地結構嚴重破壞和地下水汙染。

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各級政府對農村環境保護不夠重視,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汙染、面源汙染、加工業汙染和城市汙染向農村轉移加速等環境問題。二是農民的環境意識還比較淡薄,對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係認識模糊,認為解決溫飽問題應該放在首位,消極對待環境汙染問題。三是村鎮建設未進行科學規劃,過度注重目前的經濟利益,對生態的長遠效益缺少考慮,致使在村鎮建設過程中出現“髒亂差”現象。四是農村環保機構普遍缺乏,目前絕大部分鄉鎮都未設環保專門機構,農村環保經費得不到保證,致使農村環保工作無法開展。五是市縣財政對農村環境治理投資嚴重不足,環境基礎設施不夠健全。六是農村沒有垃圾桶、垃圾池,垃圾距離處理場路途遙遠,清運成本偏高,垃圾無法集中堆放;對動物屍體、農藥瓶等,不經任何處理,隨意丟棄;對垃圾不進行分類,隨意焚燒。農村產業結構單一,面源汙染比較嚴重,這也是影響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

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實現村容整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妥善處理處置則是改善村容村貌的必要舉措。因此提高群眾的生活環境保護意識,改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是當務之急。為此建議:

一、提高對農村垃圾處理重要意義的認識。

抓好農村垃圾處理,是保護和優化生態環境,促進科學發展,實現綠色崛起的客觀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社會持久發展、協調發展、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證。海南的青山綠水,是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品牌,是發展的最大優勢、後勁和潛力,也是海南人民最引以為榮的巨大財富。我們有好的生態環境,但不能在自豪中陶醉,更重要的是擔負起保護好青山綠水的歷史責任。如果海南的生態環境在經濟發展中被破壞了,給子孫後代的生存和長遠發展帶來危害,我們今天的發展不僅會失去價值,而且還會成為歷史的罪人。因此,各級政府要把農村垃圾處理擺上重要日程,本著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迅速採取切實行動,大力推進農村垃圾治理,使廣大農村衛生環境有一個大的改變。

二、科學規劃,合理佈局。鎮村建設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取得長遠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規劃不合理,勢必影響農村的後序建設與發展。建議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鎮村規劃工作,將其納入政府工作的大盤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真正實現城鄉規劃管理一體化。要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結合農民生產生活實際,綜合考慮道路、水溝、公廁、公共場所、公益事業設施、綠化美化等多種因素,體現人文特色和生態特色,高標準搞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城建部門及鎮、村兩級要加強指導,強化服務,使村莊建設科學合理、整潔雅觀。要重新審視和完善現有規劃,對已實施的不符合要求的鎮村建設應儘快制定整治方案,迅速予以實施,以彌補規劃滯後帶來的缺失。

三、多方籌集資金,建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保障體系。資金問題是制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瓶頸,關係到環境衛生整治的長久和成敗。政府要“花錢買環境”,可通過群眾集一點,村自籌一點,鎮收集一點,縣財政補一點,向上級爭取一點辦法,多渠道籌集資金,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政府要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除安排資金購置垃圾處理設施裝置外,還按每人每年5-10元標準安排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經費,解決農村生活填埋場處理問題。另外政府可出臺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收費管理辦法,分別向鎮區各單位和門店、企業收取垃圾處理費,確保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凡是有集體收入的村,每年從集體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環境衛生整治,各自然村通過“一事一議”村民自治方式籌集垃圾處理經費,確保農村垃圾處理可持續進行。

四、建立長效機制,確保整治成果。一是設立專門的長期管理機構,配備好專職人員,並綜合應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強對環境衛生工作的長效管理。二是進一步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對重點內容、重點部位要強化措施,一抓到底,不留死角,確保實效。三是強化考核,要層層建立年度目標責任制、督促協調機制和動態管理制度,並嚴格依據衛生村鎮標準採取明查暗訪、互查等多種方式進行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年度綜合考核掛鉤,推動整治工作長期有效開展。四是充分發揮村“兩委會”班子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的關鍵作用,切實加強村“兩委會”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為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五是以村為單位,建立起業餘的“農村環衛隊”,形成“村收集、鎮中轉、縣市處理”的垃圾處置模式。

五、以嚴格考核、嚴明獎懲為手段,在強化工作問責中建立環境整治“以獎代補、績效掛鉤”的工作機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細化部門責任分工,嚴明工作獎懲,強化工作問效,做到目標同向,工作同心,節奏同拍,行動同步,形成工作合力。對認識不到位、工作不落實的按照“垃圾不清清幹部,服務不下幹部下”的原則,直接追究主要責任人的責任,用鐵的紀律確保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成立農村環境整治督查工作組,成員由縣委辦、縣紀委、縣衛生局、縣電視臺等單位組成,開展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暗訪曝光。

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環衛知識水平。一要充分發揮電視、宣傳欄等媒體的作用,通過組織參觀學習,使環衛知識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努力營造全民動手,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二要深入開展“改陋習、樹新風”和健康教育活動,大力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群眾樹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為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三要對農民進行培訓,學會分類處理垃圾,掌握正確處理垃圾的各類方法,鼓勵農民建設沼氣池,推廣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5

沙漠化是我國乃至世界威脅人類生存的嚴重危害之一。虧夏回族自治區是我國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65%的土地是荒漠化土地。多年來, 自治區黨委、政府一直把防治荒漠化和保護建設生態環境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封山禁牧等一批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取得了“人進沙退”的可喜成績。

在這一改天換地的偉大工程中,湧現出了像寧夏鹽池縣花馬池鎮的白春蘭、王錫剛,靈武市郝家橋鎮狼皮子樑村的李玉芬等治沙勞模。他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自籌資金,承包治理荒沙地,經過幾十年不懈的艱苦努力,昔日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變成了一片片綠洲,沉睡多年的荒漠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他們為國家造綠,為人民造福的英雄壯舉,被中央和地方新聞媒體廣泛傳播,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稱頌。可是,由於治沙投入大,週期長,經濟效益非常低下,目前,這些治沙勞模“種樹越種越犯愁,治沙越治越貧困”,負債累累,生活窘迫,有的甚至淪為貧困戶,處於欲罷不忍、欲幹不能的兩難境地,讓人心酸和嘆息。

鹽池縣花馬池鎮沙邊子行政村村民白春蘭,1980年響應政府號召,開始治沙創業。她24年如一日,憑著頑強的毅力與拼命的幹勁,治理沙漠2300畝,共計種樹50多萬株,成活10多萬株,封山育林1000多畝,被授予全國治沙勞模、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光榮稱號,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多次接見。為了治沙造林,白春蘭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和積蓄,還先後向銀行貸款60萬元,目前貸款已逾期,拖欠利息9萬餘元,卻無力還本付息。由於負債累累,這位生態富有但生活拮据的治沙勞模,面對無法兌現的“綠色存款”欲哭無淚。和白春蘭一樣,鹽池縣花馬池鎮硝池子村農民王錫剛,從1986年開始,傾其所有帶領全家承包治理沙荒地3000多畝,18年來共計造林30多萬株,使昔日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變成了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的綠洲,他因此而獲得國家林業部、自治區政府的表彰。18年來,他累計投入造林款60多萬元,其中的20萬元銀行貸款逾期無力償還,沉重的債務負擔成了這個樸實農民的“心頭病”和巨大的精神包袱。眼看著“綠色銀行”兌不了現,王錫剛卻天天被銀行追著要還貸款。他現在僅靠編柳笆子賣錢來勉強維持眼前的生活。今年58歲的李玉芬是寧夏鹽池縣高記場村的一名普通的農家婦女,1982年,她和丈夫馬漢章拖兒帶女,來到毛烏素沙漠南緣的沙邊子村治沙。到目前為止,李玉芬已在狼皮子樑治理純沙漠荒地8000畝,植樹40萬株,造林2245畝,種草1200畝,該地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在這10多年時間裡,李玉芬共向沙漠投入了300多萬元,在當地農業銀行貸款150萬元,她還通過自己的影響和全國勞模的“品牌”,民間借貸80萬元。為了治沙,她把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了。目前本息已累計170多萬元,還款期已到,銀行催要多次,至今分文未還。她目前的生活主要靠救濟,經常是吃了上頓下頓不知在哪裡。

這些治沙勞模敢為人先,在為社會作出突出貢獻之後,自己卻陷入困境,生產生活難以維持,這種現象發人深思。無論是什麼原因,面對他們付出的艱苦努力與今天的所處困境,我們都沒有理由對此視而不見或袖手旁觀、無動於衷。否則,不但嚴重挫傷了農民治理荒漠的積極性,也失去公平社會最起碼的價值標準。怎樣才能讓這些治沙勞模們不再流淚,不再辛酸?建議中央有關部門及各級黨委、政府認真研究這個問題,盡一切可能幫助他們擺脫困境。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建議國家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收購治沙勞模所營造的林木。按驗收達到質量要求的造林儲存面積,以造林的實際投入和略高於社會平均利潤確定收購價格,使造林變為一種投資行為,並縮短生產經營週期。對收購後的林木,繼續委託勞模管護,簽訂管護協議,明確管護責任,並從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中重點保證,補助標準可適當提高。要想取得國家生態環境的結構平衡,就必須對生態改良的貢獻者,給予基本補償甚至是超過投入成本的補償。只有生態效益完成了最大最快的經濟回報,作為承包主體的農民才有二次綠化開荒的動力和社會責任,進而避免“造林-毀林-再造林-再毀林”的悲劇。

二、建議將獲得省部級以上的治沙先進集體和個人用於治沙造林的銀行貸款利息,按中央和地方財政合理分擔的原則,全部予以貼息。鑑於西部欠發達省區比如寧夏,地方財力有限,中央財政承擔的貼息應不低於70%,以體現對西部省區的支援。對獲得國家表彰的治沙勞模和先進集體,用於治沙造林的貸款本息,經嚴格評估核實,確無償還能力的,比照企業破產的相關規定,從銀行處理呆壞帳儲備金中予以核銷。對積極投身生態建設、植樹造林的民營企業和個人,在造林任務、補助資金的安排上要與國有單位、集體經濟組織同等對待,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的治沙先進集體和個人在造林任務上要優先安排,資金補助的標準可適當提高,使其更好地發揮示範、輻射、帶動作用。

三、建議研究建立幫助支援治沙勞模擺脫困境的長效機制。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形成合力,把幫助、支援勞模作為部門長期工作狠抓落實,引導他們把長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結合起來,走綜合立體開發之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在安排扶貧、種植、養殖、林業、治沙以及優勢特色產業等專案和資金時,對具備條件、具有潛力的勞模優先安排,重點支援,引導勞模發展多種經營,增加經濟收入,增強自我滾動發展能力,形成良性迴圈;在推行農村合作醫療時,優先考慮勞模,並大幅度提高標準;對生活困難的勞模按當地城鎮居民標準納入低保、救濟、養老統籌範圍,消除勞模的後顧之憂。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一個優待勞動模範的政策導向和良好氛圍,鼓勵和引導人們爭當勞模,使勞模不僅精神上受表彰,而且經濟上得實惠,不僅是一時光榮,而且是終身受益,不僅有政治榮譽,而且有生活待遇。

四、建議國家研究發揮“生態銀行”長效機制的作用。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投入產出相當的公共原則下,幫助他們從國家的“生態存摺”裡儘快取出錢來,使承包開荒的集體或個人從生態投入的“無底洞”中,先拿到摸得著的眼前實惠。具體說,就是讓農民的種草種樹與種糧種棉沒什麼本質區別,如同享受農業貸款那樣享受林草貸款。這就要求農發行改革只“支糧”不“支林”的貸款機制,從“生態銀行”的長效遠景出發,儘快幫助那些有經驗、有實力的種草種樹的治理大戶向公司化、效益化轉移,並專款專戶給予跟蹤服務和考評,真正形成誰能帶來最大生態效益,誰就能得到最大貨幣補償的政策機制。特別是在生態建設任務繁重的西部地區,國家更應發揮政策銀行的支農優勢,防止因“合理補償”只停留在表面而造成的生態治理反覆,建議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將“農業發展銀行”改為“農林發展銀行”。

五、建議取消至少也應放寬對非公有制林業經營者林木採伐的限制性政策。按現行的採伐政策,林木採伐實行限額審批、憑證採伐,對生態公益林限伐甚至禁伐,而且對不同所有制的林木實行同樣的政策,從保護森林、改善生態環境的角度是可以理解和必要的,但從法律的角度,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長期實行“誰種誰有”的林業政策,個人所種植的林木歸種植者個人所有,當屬個人財產,限制個人所擁有的林木採伐,實際上限制的是私有財產的處置權、收益權。自己的財產卻不能自行處置獲得收益,侵害了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應該取消至少也應放寬採伐限制。國家若從保護生態環境角度考慮,對生態區位重要區域內個人所有的林木限制甚至禁止採伐時,可借鑑林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實行國家收購或必要的補償。如果政府能從那些“治沙勞模們”的手裡買下修復的生態環境,或者入股經營、擴資、增值,使之成為國有資產目標下的公共財產,那麼,農民們得到的就不僅僅是一級政府的親民愛民政策,而是整個國家世世代代難得的休養生息大環境。從這個角度出發,生態建設就能良性迴圈,就能實現“雙贏”和“多贏”。據瞭解,沙漠面積也很大的澳大利亞,有很多專業的治沙公司,專業就是栽樹和管護。政府通過減稅等措施鼓勵民間投資者治沙。投資者買到荒沙之後,就可以交給治沙公司治理,自己只用負擔種苗費和每年的管護費。等到林地可以間伐收益的時候,投資者可以逐年收益。這樣一來,投資者和治沙公司得到經濟效益的同時,政府不用付錢就得到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有關專家指出:“治沙勞模的精神讓人敬佩,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學的。我國沙漠面積這麼大,年年還在增加,僅靠用奉獻精神來幹,永遠也治不完。單獨由國家來投資也遠遠不夠。只有建立責權利明確的市場機制,才能扭轉荒漠化趨勢。”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6

提案理由:雖然目前海南省已經建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路,全省的公路交通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於部分市民交通法規意識淡漠、不遵守交通法規等原因,使得城市交通秩序較亂、問題很多,不僅對人民群眾的安全造成隱患,對海南“國際旅遊島”形象也造成影響,如:部分市民過馬路不看訊號燈、不走人行橫道、跨越欄杆、不走人行天橋;部分司機開車,不繫安全帶、吃檳榔、打電話、亂扔東西;部分車輛拐彎不打方向燈、強行加塞、行駛中長時間開遠光燈、會車開大燈;部分市民騎電動車在馬路中間亂穿、急拐、佔道搶行等等。為解決以上問題,著力提高廣大市民交通安全意識,提出建議如下:

提案建議:

一、建議進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宣傳的力度,增強市民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加大報紙、視聽等新聞媒體宣傳交通法規的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到社群、延伸到學校、延伸到交通現場、延伸到機關企事業單位,把交通法規宣傳當成一項社會的綜合工程,提高全體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切實增強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

二、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鼓勵市民“綠色”出行。財政支出進一步向公共交通傾斜,降低公共交通系統運營成本,延伸公交車站點的覆蓋面,儘量做到市民居住較集中的地方有站點,方便市民出行。在市民公交出行的同時,倡導市民徒步出行、自行車出行。建議進一步增加提供自行車出租服務的站點,力求通過提供自行車出租服務解決到達公交車“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三、建議科學規劃道路交通設施。投入資金建立更多的人行過馬路的訊號燈,合理設定道路隔離欄和安置紅綠燈、高清監控攝像頭。

四、建議加大懲罰力度。對違反交通法規、明知故犯的行人和司機,除批評教育外,還要經濟懲罰,堅決維護交規的嚴肅性。充分利用好道路監控攝像頭,將一些捕捉到的案例在媒體上充分暴光,以達到教育他人的目的,同時積極弘揚遵守交通文明典型,促成市民良好交通習慣的養成。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7

一、議案背景:

素來具有“宜居之城”的美譽,憑藉山海相擁、氣候宜人的環境優勢,以及“生態優先”、“資源節約”的科學發展模式,在近幾年眾多適合退休養老城市的民意調查中,始終遙居榜首。然而,我市養老事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困難。為此,我們就目前xx市養老機構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結合《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35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粵府)25號檔案對養老服務建設的總體方針及政策規定,認為目前需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統籌利用醫療、保險等資源建設公辦民營型養老機構,提供多樣、靈活的養老服務,確保xx人人享有基本的養老服務。

二、養老發展現狀:

從x年起,我市除橫琴新區外,其他區已全部進入輕度老年化社會。一方面是當地老年人口的持續上漲,另一方面由於多年來實施特區人才引進政策,新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齡化的程序,但其父母也不同程度地隨之遷至本地生活,使得我市實際和潛在的養老需求均在不斷加大。

雖然,我市剛進入老齡化社會,但多年來我市採取了機構養老、社群養老、居家養老、資訊化養老等多種方式促進養老事業的發展。按省的養老床位統計口徑,我市x年養老床位3700多張,比x年增加了380多張,每千名戶籍老年擁有床位26.5張,我市養老機構的養老床位使用和空置率各為50%,其中西部地區的養老機構空置率過60%;即使在以民辦養老機構為主的香洲主城區,大多仍有空置的養老床位,對一般老年消費者而言不存在“一床難求”的情況。在民辦養老機構現有的入住老年人中,有20%左右的老年人為非本市戶籍老年人。

金灣有3家鎮級養老院,斗門有7家鎮級敬老院和1家區社會福利院,香洲區則分別有3家民辦和18家公辦養老院;平均每家養老院床位80左右,民辦養老院中床位最多為200張;基礎設施建設相差較大,民辦養老機構提出“醫院式管理、酒店式服務”的服務理念,託老、養老模式靈活多樣,但仍存在管理、服務人員素質層次不齊的情況,而公辦養老機構則存在周邊環境及衛生條件差,管理主體不明確,服務人員不到位等現象。

三、養老機構存在問題:

經調查走訪,發現養老機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使得有需要的家庭和老人不願意選擇養老院進行養老。

1、基礎設施較差,配套服務跟不上。部分養老院地處鄉鎮,環境閉塞,周邊環境及衛生條件不理想,生活設施和娛樂設施不齊全。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老年人對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日益凸顯,新興的娛樂活動(攝影、美術、音樂、旅遊等)逐漸代替傳統的娛樂活動(運動、棋牌類),而養老機構在該類配套服務方面還遠遠跟不上,與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務需求相差較大。

2、服務隊伍薄弱,專業化水平欠缺。多數養老機構沒有按照國家和省的規定配備管理和服務人員,從業人員匱乏,專業素質偏低,持證上崗制度尚未建立。尤其是中高階養老護理員、心理諮詢師、康復人員和社會工作者基本上是空白。現有養護人員基本上是下崗職工或外來打工人員,沒有工作技能,年齡偏大,大多也只是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等一些基本服務而已,很難提供有針對性的全方位的高質量服務。

3、管理主體缺位,監管模式不健全。目前xx90%的養老機構為鎮級公辦,由鄉鎮街道辦組織管理。而養老機構的經營管理卻涉及民政、工商以及衛生等多個部門,養老機構管理主體仍不明確,致命傷分佈不均等,出現相互推諉的情況,從而使得養老機構監管工作不到位。

4、政府力量有限,資金投入不靈活。公辦養老機構目前資金來源於政府投入和社會捐助,社會民營力量投入不足,資金使用不靈活,服務專案發展具有較多限制。

5、公辦機構與民辦機構優劣參半。公辦養老機構在設施建設、資金使用、專業人員配備方面均優於民辦機構,而民辦機構開展服務靈活多樣,更加市場化,能滿足老年人多元需求。

四、主要對策及建議:

綜上所述,必須要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社會活力,鼓勵和支援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引進專業護理保健管理專業團隊機構入院經營,探索靈活的養老機構辦設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樣、品種豐富的養老服務產品,滿足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我們將圍繞建立適度普惠型老年人福利制度,重點夯實基本養老設施和基本養老服務,促進我市養老事業的發展。思路及舉措如下:

1、大力建設醫養結合的社群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根據國家醫療養老結合的政策要求和部署,應以衛計部門牽頭出臺我市醫養結合實施方案,推動我市醫養結合工作的開展;各區政府(管委會)應結合社群(農村)衛生服務中心加快建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康復服務、養老照料服務、居家服務、老年活動、社工服務為一體的社群型醫養服務設施(平臺),市財政部門應加大對社群醫養服務設施(平臺)建設的補貼力度,以實現省政府規定的20xx年養老服務設施覆蓋城市所有社群和60%以上的農村,滿足社群老年人在熟悉的社群環境下就近享受到健康養老服務。

2、大力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名區政府應切實轉變公辦養老機構傳統的建設管理的觀念,本著公開、公平和保持公辦養老機構公益福利性質的原則,大膽引導社會力量、社會資金和管理技術,破解當前公辦養老機構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管理技術低下的突出問題,特別是香洲前山社會福利中心、南屏社會福利中心和高新區金鼎社會福利中心應加快公辦養老機構設施建設步伐,將公辦養老機構打造成為以介護、介助為主的醫護型、護養型的養老實體,重點解決和滿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和特困人員的養老服務需求。同時,斗門區、金灣區、高欄港區要積極探索和總結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大力推廣和深化公辦養老機構的公建民營管理體制,加快設施建設和裝置更新步伐,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提高床位利用率,將公辦養老機構建設成具有農村生態特色兼具健康養老功能、並以此為服務平臺將養老服務延伸至廣大農村社群和居家老人。

3、建立養老服務標準。市民政部門應抓緊質量標準部門制定機構養老、社群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標準,並以服務標準評價養老服務主體的養老服務質量,規範養老服務行為,促進養老服務質量的提升。在標準的基礎上,要探索建立養老服務機構綜合等級評估制度,公開養老服務機構的評估等級,讓有養老需求的老年人或家屬從公開的等級資訊中自主選擇養老服務機構;

4、建立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市財政、民政部門應按保重點、保基本的原則,儘快制定我市戶籍經濟困難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補貼政策,減輕經濟困難老年人的養老服務經濟負擔,使經濟困難老年人能夠平等地享受到養老服務,體現社會經濟成果與經濟困難老年人共享的政府保障經濟困難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服務的實施理念。

5、創新養老模式,打造醫療、康護、旅遊型養老示範區。創新、優化養老服務,機構選址上結合地理環境優勢,營造自然條件優美、適宜居旅的養老環境,周邊醫療、商業設施配套齊全;醫護方式上按需提供,如特別護理、全護理、普通護理以及心理陪護、臨終護理等等;託管形式上多樣化,日託、全託相結合,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同步進行;服務型別上多元化,傳統型和現代型娛樂活動均需開設,與時俱進,滿足當代老年人需求。努力實現醫療、康護、旅遊型生態養老示範區。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8

案由:關於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的建議

提案人:唐媚媚

內容: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人民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創業創新,工業化、城市化程序加快推進,社會經濟建設突飛猛進,尤其是工業的異軍突起,使我縣人口、產業得到了快速集聚,大批省內外務工農民湧入我縣就業,在為我縣經濟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帶來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難等問題。雖然,縣委、縣政府高度關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讓外來務工子女同樣享受到城區優質的教育資源,盡最大努力促進教育起點公平,出臺了《青田縣城區暫住人員子女就學招生辦法》等一系列政策,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享受同城同待遇。但就青田目前情況來看,還需進一步去研究和解決。 一、存在問題

(一)城區校舍嚴重不足,不能滿足所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近入學。具體表現在:

1、城區校舍不足,鄉級校舍閒臵。我縣農村學校學生逐漸減少,逐步流向縣城或集鎮,給縣城或集鎮學校帶來很大的招生壓力,同時也產生鄉校閒臵的現象。如吳坑鄉、貴嶴鄉、小舟山鄉三鄉最多學生總數達1600餘人,而今年吳坑鄉等三鄉學生總數不足200人。

2、務工人員子女就學人數急劇增加,國小生就學難尤其突出。隨著工業化程序的不斷推進,外來務工人員劇增,如意爾康集團就有6000多務工人員,他們子女的教育問題自然就落在城區、集鎮學校的肩上。目前,青田共有在校國小生29432人,其中外來務工子女有12679人。且絕大部分分佈在縣城或集鎮。例如今年縣實驗國小、東山校區、城東國小、塔山國小、城西國小、水南國小共有學生7887人,其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有5099人,佔總人數的64.7%。溫溪鎮第一國小、第二國小、第三國小、第四國小、洲頭校區、沙埠校區共有學生4848人,其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有3268人,佔總人數的67.4%。

(二)學生人均用地、綠化面積等指標低下,未達到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標準

在《浙江省九年制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評定標準(試行)》中明確規定:“三類中國小校園用地面積指標36個班級為9.64平方米/生,18班級為10.43平方米/生”。青田縣城實驗學校校園用地面積11552平方米,36個班級,學生人均用地面積為5.89平方米/生;城東國小校園用地面積7453平方米,36個班級,學生人均用地面積為4.29平方米/生;溫溪鎮第二國小校園用地面積是2658平方米,18個班級,學生人均用地面積2.77平方米/生,溫溪高中洲頭校區校園用地面積675平方米,10個班級,學生人均用地面積1.42平方米/生。上述數字表明,我縣部分學校硬體設施未能達到義務教育標準化要求。 (三)學校專用教室嚴重不足,跟新課程背景下的素質教育不相符

部分學校因缺少多媒體、音、體、美、計算機房等專用教室,無法開設最基本的課程,基本的課外活動得不到保證。到目前為止,部分學校的上課模式還停留在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學生一天六節課,除了教室上課,還是教室。多媒體、音、體、美教室、計算機房、400米環形跑道,這些本來是學校必備的,可對他們來說,卻成了難能實現的美好願望。就目前青田縣各國小情況看,還有大部分學校專用教室嚴重不足,跟新課程背景下的素質教育不相符。 二、幾點建議

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推進城市化建設的迫切需要,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儘管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明顯,但要讓每一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有書讀、讀好書,相關部門還須進一步調查研究,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協調發展,統籌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使他們安心在我縣工作,為我縣的經濟騰飛注入新的活力。 (一)統籌規劃,合理利用,進一步優化學校佈局

1、科學規劃,解決外來務工子女入學工作。根據經濟發展行政區劃調整的趨勢和城市建設的需要,以及和諧、兩化一新等新理念融入同時,建議政府要充分考慮當地人口增減、城市發展、產業升級後外來務工人員流動趨勢,較為準確預測每年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人數,及時調整我縣教育規劃,適時新建、擴建校舍,合理配臵教育資源,從更高層面、更寬視野來考慮城鄉架構、產業的分佈、功能配套及教育佈局。

2、充分利用閒臵教育資源,緩解城區、集鎮學校的招生壓力。我縣部分鄉校校舍閒臵,教育資源未能有效利用,建議將這些閒臵學校可以由城區學校實行“一拖一”的管理模式,統一招生,統籌安排教師和學生,以達到教育資源的共享。如杭州、衢州均有成功的辦學經驗,值得鑑賞。 (二)規範管理,因人施教,讓務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

1、規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工作。實行“入學綠卡”制度,陽光招生,保證農民工子女方便入學。為加強對農民工子女的入學管理,建議申辦農民工子女“入學綠卡”,有計劃的接收農民工子女,如凡在本縣務工就業的外來務工者,根據暫住地和施教區域,憑暫住證、勞動用工合同、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等材料,到就近學校為子女申領“入學綠卡”。 只要持有“入學綠卡”孩子,就能跟本學區的孩子同等待遇地到規定學校入學。為了保證學校接收外來學生的積極性,政府可設立相應的補助制度,對於接收農民工子女入學的學校,除了政府按學生實際人數撥足事業費和公用經費外,還實行一定數額的經費獎勵性補助。學校憑“入學綠卡”結算。 2、民工子女評優考學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實行混合編班教學。混合編班是“和諧共進”的基礎。首先,我們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學生混合、統一編班,這是實現“和諧共進”的第一步,這同一個班級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學生朝夕相處,在生活和學習上相互照應,使外來民工子女在短時間內融入主流,讓其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三)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努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1、在發展工業的同時,有計劃的預留標準化的學校教學用地,參照浙江省九年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的標準建設高標準校園。把學校標準化建設納入到了全縣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之中,採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大教育建設投入,通過完善教育資產管理、優化資源配臵等途徑進一步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進度。

2、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學校佈局新的標準,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標準化校園: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語言教室、計算機教室、勞動教室等專用教室和輔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圖書室、科技活動室、心理諮詢室、體育活動等公共教學用房及其輔助用房,有一定比例的綠化場地。 3、隨著我縣城市化程序不斷加快,外來民工子女就讀的人數將會越來越多,其義務教育問題將會日益突出,為此,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解決好外來民工子女就學問題,並按照確保教育優先發展,推進教育均衡發展,豐富教育內涵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實施素質教育,深化學校內涵發展,紮實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教育優質化程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我縣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9

一、目的

每個學生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相對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護及獨立生活的能力,帶這樣一群學生在外活動,既要保證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感悟生活、展示才藝有教育意義,又要保證學生安全,這就要求組織人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把學生安全放在首位,保證活動內容在安全基礎上順利完成並提升品質。

二、成立安全工作組織機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相關教師、家委會成員、兼職醫務人員一名

三、活動前的安全準備

1、學校提前和班主任及家委會商議,根據活動目的認真詳細擬定方案。

2、根據活動內容對學生進行外出安全常識培訓和自理能力教育,做好資料留存。

3、學校制定詳細的安全應急預案,利用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教育

4、活動前以班級為單位合理進行學生分組,按照年級發放聯絡方式,準備藥品,配備應急車輛一臺。

5、活動前考察活動現場,做好安全隱患的排查,對可能發生的事故做出充分估計,並做好應急措施,做到有備無患。。

6、向金東方總部遞交活動申請,徵得書面同意。

7、建議生病學生和特異體質學生不要參加。

8、班主任進行自護能力培訓和安全預案的演練,確保安全出行。

9、出發前檢查學生所帶物品,消除不安全隱患。

10、每個年級配備中隊旗,學生統一著裝,統一標識,便於組織。

四、活動中的安全工作

1、隨時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自我控制,自我約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和自救的能力。

2、提示學生錢物攜帶安全,根據當天氣候,指導學生穿著,注意提示學生在消防方面的安全。

3、電話保持暢通。

4、年級負責人督促按計劃進行。

5、活動場地相對集中。

6、提醒學生注意飲食衛生安全教育

7、活動過程中是事故多發時期,告訴學生不要隨便和陌生人交往,實行組長負責制,以小組

為單位活動,要求學生聽從指揮,服從安排,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8、隨隊兼職醫務人員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備有足夠的常用藥,保證學生髮生疾病時得到治療或緩解病情。嚴重時要送往醫院治療,並及時通知家長。教育學生活動中感覺身體不適要及時報告。

9、一旦走失,老師要帶人尋找,必要時與當地派出所聯絡,求得幫助。

10、一旦發生火災,首先要撤離火場,報告帶隊領導,由教師具體安排應急措施。不組織學生參加有危險的救火行動。

11、活動中時刻關注天氣變化。活動前若遇到大雨,要及時改變活動計劃。教師要組織學生互相幫助有秩序地撤離,絕不能在不明情況的山洞或破舊房屋以及大樹下避雨,以免發生危險。

五、活動後的安全工作

1、打掃清理活動場地,保護環境衛生。

2、集合清點人數,清點物品。

3、有序上車,保持安靜。

4、返回學校,親自交給家長。

年月日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10

食品安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社會和諧和政府形象,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民生工作。近年來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出臺工作制度,簽訂管理責任狀,規範責任機制運作,開展專項整治,實施信用體系建設等,全市食品安全狀況明顯改善,食品安全形勢總體趨好,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飲食安全。但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市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一、問題和不足

(一)源頭汙染尚未根治。在種植、養殖環節中,非法使用違禁藥物還時有發生。目前我市有為數不少的種、養殖基地,但農產品生產多以農戶為單位,這使得從源頭保證農產品安全、真正實現農產品全過程質量監控,帶來了較大難度。

(二)生產加工存在隱患。我市還有較多的家庭式小作坊,這些單位具有小、散、亂等特點,裝置陳舊、衛生不達標、生產工序不合規範,生產人員達不到相關要求,大多不具備生產合格食品的必備條件,有些還造假、濫用新增劑等,食品安全事故隱患較多。

(三)流通消費環節還欠規範。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偽造標識、濫用標識,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現象也時有出現,魚龍混雜使消費者深受其害。食品批發市場的檢測手段和質量控制措施仍

需完善。此外,餐飲業點多面廣,農村家宴、鄉村學校和民工食堂、快餐店和城鄉結合部流動飲食攤點,已成為食品安全的薄弱環節和食物中毒的多發點。

(四)農村監管有待加強。農村、城鄉結合部等,由於資訊相對滯後、部分群眾自我保護意識較差等原因,給 “黑窩點”和小作坊生存的空間;同時,也由於食品安全投入、配置不足等原因,監管力量尚不能實現農村的全覆蓋,使農民的權益受到了最直接、最嚴重的侵犯。

(五)監管制度尚欠完善。現有的規章制度還不能有效地涵蓋從農田到餐桌的各個環節,行政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往往出現無法可依甚至有法難依的情況。歷數近年來出現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蘇丹紅、瘦肉精、阜陽“大頭娃娃”、毒奶粉“三聚氰胺”、地溝油、“毒豆牙”等的曝光,面對屢屢曝光的食品行業危機,一次又一次地考驗著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和容忍度。

二、幾點建議

1、創新監管思路,加強監管合力。一方面要按照“依靠政府、協調部門、健全機制、完善網路、宣傳引導、全民參與”的原則,加強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平臺建設,政府要加大投入,真正為社會公共安全、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既要在流通、監管、維權老“三網”的基礎上,健全和完善互聯、資訊、協作新“三網”,又要鞏固市政府與各縣區、各鎮(街道)、各監管部門的責任平臺,積極主動進行情況分析,搭建資訊平臺。另一方面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通過開展食品安全綜合監管規範化

建設,以確保規範執法、規範督查,對現有的監管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加大聯合執法力度,擴大聯合監管領域,營造聯合探討氛圍,從而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效率。

2、推進制度建設,以機制完善來促進長效監管。實踐證明,抓好食品安全,要靠完善的監管制度來保障,要靠健全的監管體系來維護。因此,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關鍵是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一要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從監管體系和制度上查詢漏洞,強化治本措施,以制度管安全,用制度保安全。二要堅持監管與自律並重的原則,加快食品信用體系建設步伐,加強企業自律,規範市場行為,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信用責任意識,逐步形成“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食品安全大格局。

3、加大幫扶力度,以產業發展帶動食品經濟。做好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相結合,在對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品種和重點物件進行整治的基礎上,堅持科學監督、發展產業的原則,科學制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食品產業發展規劃,並通過有效監管來促進企業發展,用發展成果來檢驗監管成效。

4、加強輿論宣傳,以全民參與確保食品安全。要充分利用以下幾個層面進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使劣質食品成為過街“老鼠”。一是部門宣傳。各主要食品監管部門要積極利用報紙、電臺、網路等媒體,通過圍繞食品安全主題活動以及宣傳月、宣傳週、知識競賽,下縣區、鄉鎮,進社群、上學校巡迴宣傳,並組織群眾視察團等多種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同時,要進一步運用食品安全資訊釋出會暢通舉報投訴渠

道。二是行業自律。結合正在開展的食品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以褒獎守信、嚴懲失信等手段,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自我規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功能,生產優質食品,銷售放心食品。三是社會監督。對於食品違法行為和不良現象,群眾要敢於揭發、檢舉。尤其是新聞媒體,更要宣傳先進典型,曝光違法行為,正確引導群眾合理飲食。通過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打好食品安全的持久“保衛戰”。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11

關於提高村(社群)幹部養老待遇的議案

村(社群)級組織是黨的最基層的一級自治組織,是黨和政府各項工作的最終落腳點。作為在一線工作的村(社群)幹部,責任大,任務重,待遇低,困難多。加之辦公經費不足,同時,黨報黨刊費、差旅費和其它的應急工作等方面費用的支出存在擠佔社群幹部工資的現象,致使很多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目前,各單位的臨聘人員都要求購買社保,但由於村(社群)幹部工資低,養老待遇政策沒有落實,都沒有交納養老保險金,也沒有享受到養老保險政策,造成很多村(社群)幹部思想不安、人心不齊、隊伍不穩。為了進一步健全完善村(社群)幹部激勵保障機制,解決村(社群)幹部後顧之憂,充分調動幹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懇請縣財政、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制定可行性方案報縣人民政府審定,切實解決村(社群)幹部的養老問題。

建議:一是縣財政籌備專項資金,為各村(社群)幹部辦理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提高報酬、經費、獎勵“三個”標準,全面提升村(社群)幹部待遇水平。二是實行績效考核,提高報酬標準。對村(社群)幹部實行績效考核,其報酬按職務“基礎補貼+績效補貼”發放。三是加強監督管理,提高經費標準。建立健全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的經費保障和監督管理機制。四是發展集體經濟,提高獎勵標準。建立和完善村(社群)幹部業績和收益掛鉤制度,規定村(社群)組織在完成黨委、政府確定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比例的前提下,每年可以提取部分村(社群)集體經濟收入作為幹部獎勵。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12

關於交通道路建設的建議

說到汽車已經是家喻戶曉,汽車的出現不僅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方便,也加快了生活節奏的步伐。但令人煩惱的是在外出行時,時常發生道路交通的擁堵現象。甚至有導致安全的引患。建議:1.主要的交通道路加強執勤或安裝指示燈。如:府前路與向陽街的交叉口、府前路與文昌街的交叉口、向陽街與真武路的交叉口、向陽街與北苑路交叉口、文昌街與北苑路交叉口。2.雖然在西苑街、北苑路、東苑路、向陽街、府前路、真武路有所拓寬,但遠遠跟不上人們的需求,經常形成非機動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而人身安全引患時常發生。其根本原因是:機動車道太寬與汽車的實際車身不相符。因此需將機動車道進行適當調整。3.在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還有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新增防護欄。4.無規矩不成方圓。必須加強執法制度。對於違規的車輛行人給予一定的懲罰教育。如非機動車闖紅燈罰10——30元或執勤一小時。

為建設和諧深澤、美麗深澤,讓我們共同努力!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13

田某、冉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保險合同解除與保險人拒賠

【要點提示】 保險人未在法定期間內解除合同,喪失保險合同解除權。保險人以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為由拒絕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援。3 《解釋(二)》涉及條款:第八條 保險人未行使合同解除權,直接以存在保險法第十六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的情形為由拒絕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援。但當事人就拒絕賠償事宜及保險合同存續另行達成一致的情況除外。

【簡要案情】 小田系田某、冉某之子。20xx年6月21日,田某與某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合同約定:投保人為田某,被保險人為小田,保險受益人為田某、冉某,投保險種為終身保險,保險期間為終身,保險金額為2萬元,如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將按基本保額的三倍給付身故保險金。合同簽訂後,田某按前述保險合同約定按期向保險公司繳納了20xx年至20xx年的保險費共計4500元。20xx年11月23日,被保險人小田因患肺結核死亡。田某認為屬於保險責任事故,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保險公司於20xx年12月25日向田某出具《拒絕給付保險金通知書》,該通知書載明的主要內容為“……經調查核實我公司發現投保前已患疾病,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和保險合同條款,……本次事故我公司不承擔保險責任。……該合同效力終止,……退還保單現金價值2116.74元……”。田某、冉某遂訴至該院,要求保險公司共同賠付保險金60000元。另查明,小田於20xx年和20xx年接受過肺結核診治。20xx年6月19日,田某在申請投保時,在填寫個人保險投保單告知事項第7條C項:“被保險人是否曾患有或接受治療過哮喘、肺結核、肺氣腫……等疾病”時,投保人田某及被保險人小田均填寫為“否”。

【法院判決】 法院認為,田某在投保時就被保險人小田曾患“肺結核”的事實未向保險公司盡到如實告知義務,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根據在案事實,保險公司於20xx年12月25日作出《拒絕給付保險金通知》,該載明的內容可以確認,從20xx年12月25日起保險公司就應當知道有解除事由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14

市人大代表關於建設生態城市的建議議案

關於建設生態若干建議

生態城市是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分享其公共承載力份額的可持續子系統,它是基於生態學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諧、社會公平和經濟高效的複合系統,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與人工協調、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理想人居環境。在生態

以發展迴圈經濟為核心、以加強環境立法,提高環境管理效率為手段,作為我市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立足點。

2、要規劃好生態城市建設中的幾個問題

建設生態城市首先要做好規劃,在規劃中要根據我市生態現狀和發展目標,優先考慮生態城市建設的城市經營成本問題、人力資源轉化問題、區域生態安全問題、以及增長空間控制問題,從而使城市生態設計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礎上。

3、要加快形成五位一體的生態城市建設基本思路

把培育生態文化、塑造生態主體、構築生態產業、優化生態環境、創新生態制度等方面作為生態城市建設抓手,綜合全方位考慮才能真正又快又好地推進生態城市建設。

4、走均衡城市化之路建設生態城市

社會經濟城市化存在三種類型:滯後性城市化、均衡性城市化、超前性城市化。唯有均衡性城市化才能既確保資源充分利用,城市發展水平符合城市承載能力,又能避免用地緊張、環境惡化、大多數人生活水平下降等“城市病”的出現。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15

xx縣人民政府督查室相關工作人員就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提出的“關於進一步保護好南水北調沿渠線鄉村道路建設,從而讓沿線群眾更好的服務護渠工作”的提案答覆市政協委員時天範。

xx縣人民政府在答覆中談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xx段過境長60.794公里,途徑8個鄉鎮,65個行政村,122個村民小組,是中線工程過境最長的縣級單位,其中獨樹鎮涉及8個行政村、19個自然村。為最大限度減輕工程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自20xx年開始對涉及群眾影響較大的出行道路、灌溉設施等專案進行摸底排查,並通過設計計劃,先後投入資金4370萬元,對沿線組生產道路、管理道路和灌溉設施進行了復建,基本滿足了沿線群眾生產生活需要。提案中涉及的韓莊至孫窪道路被毀問題,經核實該道路屬村村通道路,南水北調因工程需要在韓莊規劃一處土料場,佔地673畝,涉及韓莊、孫窪、馬庵三個行政村,為便於施工,xx段第八標專案部借用了韓莊至孫窪村道路並導致原瀝青路面嚴重破損,根據地方道路“誰借用、誰恢復”原則,八標專案部承擔復建任務,在縣政府的高度關注下,現已完成修復。

為確保北上渠水常清永潔,暢通北流,進京入津,從幾年前中線開工即開始謀劃,尤其是20xx年9月以來,xx縣委、縣政府在南陽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緊密圍繞高標準打造“生命之渠、生態之渠、景觀之渠”的要求,全力精心規劃建設南水北調中線生態廊道,使之成為民心之渠,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時天範委員指出:南水北調工程是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工程浩大存在各種不利因素,確保工程建立在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要努力把可能造成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南水北調工程成為可持續發展工程。xx縣縣委、縣政府要保護好南水北調沿渠幹線鄉村道路建設,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從而讓沿線群眾更好的服務護渠工作,把南水北調工程真正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年月日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16

兩會之關於大學生誠信教育的議案誠信是一個社會賴以存在的道德基礎,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人在活動中相互聯絡的道義憑藉。當代大學生群體中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堅守誠通道德,把誠實守信當作人生的第一要義,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一是大學考試中的舞弊;二是大學生學術研究中的誠信危機,包括畢業論文抄襲剽竊,偽造各類技能證書;三是大學生經濟信用問題,如惡意拖欠學費,不履行助學貸款承諾等;四是大學生求職信用缺失諸如虛假求職,頻繁違約;五是大學生的社會生活的信用危機。

鑑於此,從學校的角度探索大學生開展誠信教育的對策,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出瞭如下建議,可以說頗具使用價值。

第一,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幫助學生樹立“人無信不立”的信用道德觀念。

第二,建立健全大學生誠信檔案。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道德教化的教育層次上,還應當在實施教育的動態過程中,適時把握學生的誠信狀態。內容應包括:大學生本人承諾書、學生的個人基本情況、品行說明、學習成績、健康狀況、經濟狀況、信用記錄等。

第三,建立切實可行的誠信評價體系。基於誠信檔案,對學生誠信狀況按級別科學分類,定出可操作的量化考核標準,建立誠信測評體系。

第四,完善的誠信監督和懲罰機制。高校的紀檢部門建立科學完備的監督制約機制,用制度約束學生的行為,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誠信品質。每年定期檢查、核實相關職能部門對學生誠信品德的評價狀況,收集師生反映的情況彙報。

總之,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是一項長期、艱鉅而又緊迫的任務,需要全民參與。全社會要形成統一的道德風尚,柔性的道德要與剛性的法律,維護公共道德秩序,約束非誠信的行為,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形成良性教育迴圈的格局。

關於網路環境的議案 篇17

陶某於20xx年2月20日入職某工貿公司,任廚房工,雙方簽訂了20xx年2月20日至20xx年1月15日的勞動合同。該工貿公司未為陶某繳納工傷保險費。20xx年8月17日上午10:00左右,陶某在廚房端菜時摔傷,工貿公司支付了住院費和醫療費,陶某出院後沒有去公司上班。經大興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陶某的傷情被認定為工傷,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陶某的工傷達到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標準七級。20xx年6月9日,陶某以工貿公司未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為由提出與工貿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工貿公司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和傷殘就業補助金、20xx年8月18日至20xx年8月17日停工留薪期工資30 000元、20xx年8月18日至20xx年6月3日生活費33 000元、勞動能力鑑定費200元、20xx年2月至20xx年1月未籤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另一倍27 500元。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某工貿公司未為陶某繳納工傷保險費,陶某發生工傷,故某工貿公司應承擔陶某的工傷保險待遇賠償責任。陶某的傷情已達到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標準七級,陶某為此支付了鑑定費200元。陶某於20xx年8月27日以工貿公司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為由提出與工貿公司解除勞動關係,工貿公司應向陶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以及勞動能力鑑定費。工貿公司應當支付陶某20xx年8月18日至20xx年2月17日停工留薪期工資。20xx年2月18日至20xx年6月3日,雙方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工貿公司未給陶某安排工作,應當支付陶某上述期間的基本生活費。

最終,法院判決工貿公司支付陶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基本生活費、勞動能力鑑定費、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等各項賠償共計2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