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挪威的森林》觀後感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74W

人總是可以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無法自拔。失去的、得到的、和從未擁有的,很多事情無法把握,很多人或事無力迴轉,放手也許是最好的解脫。所以我開始相信這句話:只有手是空著的,才有能力抓住經過身邊的幸福。

《挪威的森林》觀後感

如果不是因為春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我想我這輩子永遠都不會想著要看《挪威的森林》這部電影。確切的說來,我是因為小說尋上這影片的,我愛書裡面作者描寫的那種美,讀起來如詩一般的浪漫,所以,起初我是懷著欣賞美景的心情來看的,但是,在看的過程當中,我越陷越深,思緒不再受我的控制,往既定的方向走。

電影裡展示的命運,連我自己也無法自拔了。

這是一部關於青春,關於愛情,關於人生的影片,從頭到尾,基調都是那麼的悲涼,裡面的每一個人,愛得深而且真,事實上,他們愛瘋了。

電影的開始,是1976年的春天,小鳥的叫聲在濃密、綠得發亮的的樹葉的過濾下,顯得那樣的悅耳,幾點淡紫色的花兒,安靜的插在綠葉中間,矜持而且羞澀。一如穿著深紫色連衣裙的直子,帶著淺淺的微笑,漫著悠悠的步伐,含羞的看著在樹蔭下打鬧的兩名少年,一個是她最愛的人——木月,一個,是她最愛的人最好的朋友——渡邊。

不管誰愛的是誰,他們的命運都被分成了一段一段,然後交叉著重新拼湊,少了誰,都是無法挽救的失去。

影片在開頭所選用的景色是非常唯美的春色,直到木月自殺,一切都被蒙上了悲情而且壓抑的色彩,對青春與命運的恐懼,開始如同聚集在頭頂的空氣,密度變得越來越大,壓力也隨之而來。

木月的死,無論是對於直子還是渡邊,都是致命的打擊,他們原本可以朝著完滿的方向前進的青春,開始逐漸偏離了原來的軌道,失去木月,對他們來說就如同失去了半個身體。即使有更多的美好,也都是殘缺。

電影所要表現的悲情,在這一刻之後,彷彿一團團從一個缺口裡湧入的濃霧般,緊緊的籠罩住了他們的世界。

渡邊在木月死後,離開了原來的地方。

在他打算離開的時候,他是這麼說的:木月死了之後,我的心裡好像留下了一團揮之不去的鬱結的霧氣,我想離開這個城市,想到一個誰都不認識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把一切都忘掉。

渡邊是一個非常內向的男孩,在電影裡並沒有太著墨於對他感情的描寫,但是,他是一個令人看了就壓抑的人,總是以一種悲傷的姿勢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即使沒有明確的表現,也能感覺到他濃重的憂傷。他是一個內心脆弱的人。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在面對失去的時候是迷茫的,他不能接受好朋友的去世,所以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逃離。

但是,當命運給了你一個傷害,就不可能停止,它要捉弄你的時候,完全就是一個全球定位系統,不管你躲到哪個角落,都逃不出它的火眼金睛,在災難這位不速之客面前,我們無處可逃。

原以為自己的生命就這樣平靜下來的渡邊,還是這樣陰錯陽差的遇上了直子。當時直子的精神已經有些不正常了,兩人再次見面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言語,也看不出有多大的哀傷。

從那以後,他們打電話,散步,在一起的時間裡,他們都絕口不提已經不在了的木月,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們還是沒有能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來,特別是直子,曾經那麼純淨而且溫柔的女孩,在失去木月之後,總愛暴走,有時候連渡邊都跟不上。

如果說木月的死是一個轉變,那麼,直子過二十歲生日的時候,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

那天,陪在她身邊的是渡邊,搖曳的橘色燭光映著她美麗而且年輕的臉,就像鍍金的天使一樣,散發著迷人的光芒。一切都是那樣的浪漫、溫馨,和屋外下個不停的冷雨、泛著青色的寒光的天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同希望一般的蠟燭被直子吹滅了,屋子裡頓時變得同外面的顏色那樣,寒冷陰森開始肆虐,伴著瀟瀟的冷雨,陰沉得使人找不到解脫的出口。

就在渡邊吃著蛋糕的時候,直子一直隱藏的痛苦和壓抑突然爆發了。

她說:二十歲的生日什麼的,有點像在開玩笑,迎接二十歲的準備,我還一點都沒有做呢,這感覺很奇怪,就好像有誰從背後硬推了我一把,我曾想過,人的年齡應該定格在十八歲到十九歲之間,過了十八歲就是十九歲,過了十九歲再回到十八歲,那樣的話,那樣的話,很多事情就能輕鬆一些了。

那種對成長的彷徨、無奈、害怕,以及對過去的懷念不捨被表現的淋漓盡致。她說完後,渡邊笑了起來,可見,他還是沒能懂眼前的這個女孩,關於她內心的悲涼與隱忍,他像一個旁觀者般,無從得知。

她還是沒有能放下對青梅竹馬——木月的愛。對她來說,如果年齡真的像鐘擺一般來回晃動,她就不會失去木月,就可以永遠的停留在當初的美好裡,不用面對殘酷的現實,她不能失去木月但又不能再擁有木月的現實。

接下來,兩人做愛了,就這樣,直子陷入了更為為難的境地,她不能容忍自己對木月的背叛。對於成為直子的第一個男人的這件事,渡邊也不能原諒自己,但是,對於直子,他還是保持著最堅固的責任,其實,他也愛她。

渡邊回到自己的住處,直子也離開了,過了很久,渡邊才有直子的訊息,而這次,直子真的因為精神問題進了療養院,在這段還沒有完全瘋掉的日子裡,直子確信自己是愛著渡邊的。

然而,在直子不在他身邊的時候,和直子完全不同的綠出現在渡邊的世界裡,她是一個開朗可愛的女孩,如同春天的生命一般,在帶給渡邊陽光的同時,也給了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享受。

她帶著勃勃的生機闖入了渡邊已經波瀾不驚的世界,她是那樣的坦率直白,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感情,即使是想和渡邊做愛,在她說出來的時候也沒有絲毫的忌諱,相反,她的神情是那樣的自然,彷彿在述說著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渡邊就這樣,在努力的堅持著自己還是深愛著直子的同時,無可救藥的偏向了綠,但是無論在綠的面前還是在直子面前,他都表現出深愛直子的樣子,或許就像他去療養院看望直子回來後所說的那樣,他沒有辦法像木月那樣丟下直子不顧。可見,他對直子,不僅是愛,還有責任。正是因為這樣,在綠面前,他才不能那麼直白的表露自己的真情實感。

冬天如約而至,漫天紛飛的鵝毛大雪,給直子即將離去做了充足的鋪墊,原本的青青草地,變成了一望無垠的、沒有生命跡象的雪原,所有能看到的東西,除了活著的人,再也看不到生命的存在,世界一片蒼白。厚得讓人窒息的雪,開始把直子的生命引向了陌路。這部影片與生俱來的悲劇,開始被濃墨重彩的渲染,即使作為觀眾,我也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種濃得化不開的憂傷,在看似平靜的雪域之下氾濫成災,就等著找到一個突破口,然後所有隱性的或是顯性的,都排山倒海的湧現出來。

渡邊答應了直子的要求,在下雪天去看望她,在離別的時候,他完全沒有感受到,直子就要永遠的離開了。

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是在雪地裡,這又給原本就緊張的環境添上了憂鬱的一筆,渡邊離開的時候,鏡頭固定在他的背影上,從直子的位置看,渡邊遠離的身影先是從兩根大樹幹之間慢慢移動,這也暗示著兩人之間的阻礙還是沒有消除,反而根深蒂固,直子內心這份不可撼動的堅持,完全是出於對木月堅定不移的愛戀與眷念,接著,渡邊在茫茫大雪中的身影越來越小,彷彿被吞沒了一般,看不見路,也沒有方向。

渡邊回來後,直子已經接近了崩潰的邊緣,在幻聽到木月的聲音之後,和木月一樣,最終都選擇了自殺,蔓延到天邊的雪,是她的葬禮。

接受了直子的死後,渡邊一個人躲到海邊,悲痛欲絕的祭奠他對直子的愛。在狂怒的海浪前,他顯得那樣的渺小,給人的感覺就是隨時都有可能被吞噬,就如同他在愛情面前,無法把自己從鋪天蓋地的傷痛中拯救出來的那樣,面對暴怒而無垠的大海,人的力量與存在是如此的渺小,在愛情面前,何嘗不是這樣。

然而,他始終沒有被海浪吞沒,這也預示了他不可能被愛情帶來的傷征服

“我要更好地活著”

這是他說的。

果然,從海邊回來後,他聯絡了說過會一直等他的綠,在接到渡邊的電話後,綠還是一如既往的自然,接電話的過程中,她一連換了四個位置,這絕不是偶然。

首先,她在一個狹窄的閣子裡拿起電話,這個閣子只有一個供人出入的小門,這樣窄小的空間本來就會給人壓制的感覺,所以這說明綠此刻的心,本不是那麼明朗。

接著渡邊說想要見他,這對於喜歡渡邊的綠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於是,她抱著機座從閣子裡走了出來,外面是一個陽臺,暖暖的陽光照了進來,表明她正因為這句話而充滿期待。於是渡邊說想要和她開始,但是,渡邊又說:我要你別無所求。

一個男人這樣對一個女人講話,女人怎麼可能不生氣!所以,綠又走進了另一個閣子裡,裡面擺放著生活用品,這下,幾乎是她的頭部佔滿了整個鏡頭,她神情失落而洩氣的站著,空間顯得更為的擠壓,光線暗了下來,暗示綠的心情有了稍微的波動。

過了一會兒,渡邊說了一句:我愛你。

在感受到渡邊的真情後,綠嫣然一笑,從閣子裡走了出來,回到陽臺上,陽光依然明媚。於是,她問渡邊:你現在在哪裡?就這樣,渡邊懵了,他頓了一下,茫然的看著四周,有些驚恐的說道:我現在在哪裡呢?

這句話,可能是說給他自己,也可能是說給綠,在不知所措找不到方向的時候,真心相愛的戀人,也許能給對方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吧。

在通話的整個過程,從綠這邊來看,是白天,但是在渡邊那邊,光線很暗,彷彿黑夜一般,可見,他還是沒能從容的面對發生的或是還沒發生的一切。

這也印證了他在海邊所說的話:失去心愛之人的悲傷是無法治癒的,無論怎樣的哲理,無論怎樣的真誠,無論怎樣的堅韌或柔情,都無法治癒那種悲哀,我只能在悲傷中徹底悲傷,並從中領悟到什麼,可領悟到的東西,在下一次悲傷到來的時候,卻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或者,在人生跟前,從來都沒有一條明朗朗的路,我們只有走過了之後,才能看清來時的腳印,關於未來,永遠躲藏在黑暗當中,在我們到達每一個站點後,才能點燃驛站的燈塔,才能看清,到底有什麼。

在渡邊的問話中,電影結束了,黑色的序幕逐漸升起,渡邊最後留下這樣一句話:隨著季節的轉換,我離死者的距離越來越遠,木月停留在十七歲,直子停留在二十一歲,永遠。

對很對人來說,這個結局很倉促,顯得不完整,但是,完整的青春實在太少,更何況,他們的青春本來就是痛苦和殘缺。留給人的思考,也將延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