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精選14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75W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1

課改使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進入了全新的階段。讓每一個困惑中的語文教師眼前一亮,看到了新的教育理念給語文教學帶來的希望的亮光。新一輪的語文基礎教育課程要求教師確立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改變了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教師要對多年習以為常的課堂模式要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同時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隨著課改的深入,我們將發現學生的語文素養呈現出顯著的提高。在課改進行的這些年中,我校國中語文教師堅定不一地走新改之路,堅持在“改中學,學中改”。既穩紮穩打,又大膽開拓,勇於嘗試。幾年的課改,可謂幾多的艱辛,幾多的欣喜,雖說付出了無數的汗水,但也有頗豐的收穫和感受。現將課改中的一些體會總結如下。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精選14篇)

一、堅持在“改中學,學中改”,轉變教學觀,走進新課改。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要求: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為了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一目標。我校國中語文教師努力做到:

1、教師觀念的轉變。變課堂的管理者為組織者,改過去獨霸課堂的佔有者為參與者。新課改使教師真正地覺得解放了自己,走下了“講”壇,走進了學生學習知識的引領者的角色,還時間於學生,學生會的不講,書上有且一看就懂的不講。真正落實“精講精練”,使教師從“累”而不討好中走了出來,真正地融洽了師生關係,開語文教學另一番新天地。

2、教學方式的轉變。新課改使教師們的教學方式也悄然發生著變化,老師們也光明正大地、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研究教學方式方法,非常注重學生學法的鑽研。一改過去上課“一隻粉筆,一張嘴”的只注重講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變重知識傳授為重學生的發展變化,變重教師“教”為重學生的“學”,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重統一規格教育為重差異性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上課的新形式,新方法,一改過去傳統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講,學生記;老師講,學生做”的老套路,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躍,學生踴躍參與進課堂中來了,真正第一次做起學習的主人,表現在:或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教學形式上,力圖改變把學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堂裡、日復一日地重複單調枯燥的教學狀況,採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營造亮點。突出重點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輕重主次,在整體感知上對課文重點進行區域性的深入探究或知識的遷移,最後再歸結到整體上來,深化對文章的認識。

而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是疑問的聚焦點,思維的交匯點,教學的創新點。學生掌握了些許學習方法,並運用它延伸到課外的學習當中去。最可喜的是學校中又有了“教研”的氛圍,教師們又有“教研”的動力,尤其是我校與重慶巴蜀中學捆綁發展後,我校派出了大量的語文老師到巴蜀中學學習,借鑑巴蜀中學國中語文組對新課改的做法,學習了他們集體備課的先進方法,同一年級的語文教師集體先備課,再上課.這樣使得教師資源共享,形成了師資的優勢,教學備課時思維的優勢,教學方法進行了一個集體的大討論和切磋.教師教研的氣氛濃烈,教學方式的交流熱烈,教師的教學熱情再次被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被激發,語文教學生機重現。

3、新課改下,激勵教師對教材正確的解讀。語文課程性質與地位決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強調“工具性”,忽略“人文性”,或重視“人文性”,淡化“工具性”,都是對語文教育的曲解。我校國中語文教師在課改中,經過備課組集體討論,一致認為在教學中,應注意了處理三個方面與教材的關係:

①語文基礎知識與語文能力的關係。

②文字的閱讀和課外延伸的關係。

③語文知識的傳授和學生思想情感教育的關係。

4、在新課改下,教師行為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善於學習,善於積累,善於借鑑,是我校國中語文教師進行新課改所依靠的有力工具。善於學習,取他人之長,使老師們新課改的理念更新;善於積累,使老師們推行新課改的方法更圓熟。善於借鑑,使老師們在進行課改時,猶如插上一雙飛翔的翅膀。老師們深信:引領學生走進語文天地,不是靠發號施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更不是靠題海戰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亦不是靠蒼白無力的說教。要讓學生愛上語文,學好語文,靠的是教師自身豐富的學識及嫻熟的教學技能。如果缺少文化、文學底蘊,課堂語言將空洞貧乏,學生的胃口調不起來,對語文毫無興趣。新課改,使老師們明白在當今現代化的教學中,不僅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與時俱進,而且要善於積累,善於借鑑。現代社會的教學決不是孤立存在的。

二、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由單一變為多樣化,更為多姿多彩,生動活潑。

1、課改前,我校語文教師大多采用傳統的講授課的模式,一講就是整節課,是典型的“滿堂灌”的方式。課改後,都在注重學情,注重班情,因勢利情,因勢利導上下足了功夫。變盲目的“一刀切”的教學形式為注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因此,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增強了,興趣激發了,積極性被調動了,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使我校近幾年來的會考語文成績有了質的提升,連續幾年都位於我區的前茅。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上課時更注意方法的傳授,注重學生的接受、理解、掌握和運用。講讀課、閱讀課、自主學習課、探究課等課型相繼走進課堂。

2、新課改,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課改前,學生課堂學習的模式是單一的聽、記、做,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的基本手段是走單兵作戰式的題海戰術。而現在,在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的前堤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方式變得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習慣得以進一步的形成。如規規矩矩寫字,清清楚楚說話,仔仔細細讀書,認認真真寫文,踏踏實實練習。不動筆墨不讀書。懷疑善問。時時處處學語文等。

三、在百花開放、繁榮似錦的新課改的大好局面的背景之下,也有語文教學的迷失。

1、是“形而上學”。新課改,追求創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為了讓學生動起來,於是有不同於傳統的層出不窮的教法,花樣迭出的課型。於是不乏有歪曲語文的做法,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美其名曰的多媒體現代化教學,熱鬧非凡的活動課,脫離教學實際,追求形式,花裡胡哨,誤導學生。這是沒有真正領會新課改的初衷。

2、是否定傳統。認為新課改就是敢於打破一切“罈罈罐罐”,推倒舊的從來。不重視讀書、寫字,不重視學法,忽視習慣的培養,忽視語言的訓練。基本功不紮實,基礎知識浮光掠影,一股浮躁之氣充溢於教學中。這是有悖於語文的教學規律的。

3、教師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應,甚至把新課必當作一種出名的手段。針對上述現象,我們作為一名真正的語文教學者,應正視語文教學中出現的迷失。真正領會新課改的真諦,一切為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為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為了追求語文教學之道的真、善、美。我們應從新審視自己的語文課堂,從而真正地走進新課改。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2

數學教學不僅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的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數學的價值,加強對數學的理解,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3、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4、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3

在此,將我校圍繞課改所作的嘗試做一小結,並將下一步的課改工作向大家彙報,以期得到各位的批評批正!

過去一年的課改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教師的教育觀念變了。

新課改不僅是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的變革。因此,要推動課改工作,首先要幫助廣大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使教師們從思想觀念上認同新課改,跟進新課改的理念,然後才會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育改革實踐中來。

一年來,我們將課改理論作為學校宣傳和教師業務學習的中心和重點。除了配合縣教委對全體教師進行了兩次新課改的集中學習之外,堅持每週例會學習一篇教改文章,堅持每兩週在教研組內進行一次課改學習的交流活動,要求教師業餘加強自學,每月寫一篇課改學習心得體會,學期末每位教師寫一篇以課改為主題的專題論文。學校還利用例會、宣傳欄、廣播等途徑及時傳達上級有關課改的檔案精神,介紹課改文章和研究成果。此外,我們積極選派骨幹教師參加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的舉辦的課改學習培訓和研討活動,通過這些課改的視窗,大家瞭解到課改的新理念、新資訊、新動向。

通過學習和宣傳,我校營造了較好的課改氛圍。當初,教師們對課改可謂一無所知,敬而遠之。現在,課改逐漸成為教師談論的熱門話題,大家樂於探討,並且還有了自己的見解,對課改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能提出自己的主張,還寫出了頗有見地的課改論文。在今年暑期的課改培訓通識會上,教師們積極參加,認真學習,小組討論時暢所欲言,廣徵博引,觀點新穎,氣氛熱烈,成為多年來教學研究過程中難以見到的火爆場面。與過去相比,教師更注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方法的訓練,更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更在乎學習的過程,教師的教學和教科研的熱情也更高了。新課改,改變的不僅是教師的教育觀念和學生的學習狀態,它還將改變教師們長期以來的平庸守舊、不思進取的工作狀態。

二、加大教改力度,課堂教學方式更活了。

新課改是理論與實踐並進的過程,作為實驗區,我們更不能坐等觀望。我校抓住縣教委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年”活動的契機,大膽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改變過去的“填注式”“滿堂灌”的傳統方法,積極引入“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教學方法;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入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改變過去“一切從老師出發”的教學思路,轉變為“一切為了學生”,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教學,將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改革的基本方案是:先在部分年級學科試點,取得經驗,全面推廣。

我校首先在七年級八年級年級的語文、英語學科進行改革試點。鼓勵教師在把握教學大綱的基礎上,以新課改的理念為指導,靈活處理教材,大膽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體現自己的教育思想,上出自己的課堂教學特色。通過近一年來的嘗試,一些教師的教學已初現成效,主要表現為:1、將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分析、討論、操練、質疑,在學生的的不斷活動中(動口、動手、動腦)完成課堂教學。2、小組討論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3、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4、將課堂向課外延伸,除了課外閱讀、課外練習、課外思考題之外,還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科活動,如讀書小組、社會調查等。其中王佔林老師七年級語文“讀、說、寫一體化”教學、劉麗老師八年級英語的“情境操練”教學和李玉梅老師八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融入課外閱讀”試驗都頗具特色,深受學生歡迎。

教改之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教學,樂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學生舉手提問和回答問題的人多了,觀點更新更多了,同學之間和同學與老師之間的爭論多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了,課堂氣氛更是空前熱烈,學生開始覺得他們成了課堂的主人。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有了改觀,更為自覺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主動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積極地查詢學習資料。學生學習成績的進步也是明顯的,在上學期的末考中,七年級八年級年級的語文、英語成績都有較大提高。

三、轉變評價觀念,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有了。

教育評價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調控器”,“有什麼樣的評價就有什麼樣的教育”,因此,我們要求全體教師儘快轉變評價觀念,樹立發展性評價的理念,弱化教育評價的選拔、甄別功能,強化評價的激勵、發展功能,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進步,看到學生的發展,著眼於學生的未來,並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互評,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使評價成為學生髮展的自我需求。

首先,我們在課堂教學上大力推行即時評價,要求教師善於在課堂教學中捕捉到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允許學生在犯錯誤之後去改正自己的錯誤,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其次,完善過程評價,開展每月一次的“合格中學生評比”,對學生每月的思想、紀律、衛生、學習等情況進行一次評價,結合學生自評、小組評價、班級評價三個方面的結果予以綜合評分,期中各班開展一次“學習彙報”活動,給學生更多的評價機會,讓學生更及時的瞭解自己的發展狀況。再次,改革終端評價,要求全體班主任給學生寫“鼓勵性”評語,結合學生期末、期中、平時成績和學習態度來核定學生的期評成績。另外,學校不再向學生公佈考試成績排名,期末除對“三好學生”和各項積極分子進行獎勵外,還設立了進步獎、守紀獎、優秀團員獎、優秀學生幹部獎和各項文體書畫競賽優勝獎,獎勵在各個方面取得成績的同學,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轉變了評價機制,學生在學校和老師的評價中獲得了自信,發現了自己的優點,發展了自己的特長。課堂上,學生踴躍發言;主題班會上,大家就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外,同學們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興趣小組和學科活動。學生的興趣有了,勁頭更足了。上學期末,七年級八年級年級分別有十多位B層班的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考進了A層班。上學年,我校輟學學生三人,輟學率僅為百分之三點五,是我校開展“兩基”工作以來輟學率最低的一年。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4

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已成為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英語教育成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我國國小英語教學受到了高度的重視,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國小生學習和掌握英語成為現在很熱門的話題。那麼,怎樣教學農村國小生學習英語呢?畢竟,農村孩子接觸面窄,英語基礎幾乎為零,怎樣去教育好學生學習、使用英語,是我們教師的任務。

一、語言學習的基本條件:

1、 語言環境。要有大量真實的語言輸入。2、使用語言的機會。3、使用語言的動機。4、教學條件。教學條件是我們教者要把握的基本條件之一,從四個方面去把握:(1)學生需要有足夠接觸語言的機會。首先是每週應至少安排3課時的英語課。課上教師與學生活動時間要充足,還要利用其他教學資源(如視聽、聽、讀、校園環境)。(2)學生需要有在不同環境中接觸同一語言結構和詞彙的機會:不要孤立地記憶單詞,應是片語和短語。如restroom衛生間,go ahead前進,幹吧,走吧;同一結構和詞語在語境中運用,如guy傢伙,人,口語常用,但有時在特定語境中理解為夥計們;文化的內涵不一樣,good morning早上好,上午好。(3)學生需要在有意義的語境中使用語言的機會:[1]真實的語境;[2]為了達到一個結果或做成一件事情;[3]表達個人的想法和喜好。如,Do you like apples /…?(4)學生需要有多種不同感官接觸語言的機會。通過視聽、聽、圖片、讀、寫、唱、畫、遊戲、TPR等活動,讓學生多方面去接觸學習英語的機會。

其實,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特定的場景,脫離了社會情境,語言就難以恰當地表達,生硬的語法解釋,機械的朗讀會使豐富而生動的語言黯然失色。而將教學目標外化為學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有直觀的形象可把握,有濃厚的情緒氛圍可以感受的情境教學,能活躍國小英語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具體情境中所傳遞的資訊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表達思想的慾望,從而促進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思維的能力。

三、四年級為基礎階段,其A、B、C板塊設計Let’s learn /talk /make等和語言活動主要採用的是符合國小生認知特點的TPR活動和大量生動活潑的語言遊戲,其目的是為達到能聽、說、唱、演、玩。讓他們在做中學,在唱中學,在表演中學語言,(Learning English by doing / singing / acting…),為培養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任務型活動和評價貫穿教學中,通過給學生佈置簡單的小任務加強語言的運用,使他們的語言交際活動空間更大,更具有真實性、生活性。

國小英語課堂教學重點教學方案評價,教師要抓住幾個重要方面:1、教學目標,把握是否準確,重難點是否突出,是否實現?2、教學過程,是否體現了學習的過程?3、各步驟(活動)目標是否明確,層次是否合理,難度是否合適?

教師把握準這幾方面的問題,則一節生動、有趣的英語課就會給學生帶來知識和快樂。

二、確立新教學觀、教材觀、教學方式。

我們的教學改革首先提出了改革原有的教育觀念,要求教師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

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提倡教師“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有所選擇,科學地進行加工,合理地組織教學過程。

(一)以豐富的活動設計調動學生英語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不斷探尋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建構起相應的知識結構。在新課匯入部分,為了讓學生主體得到充分展示,以發展個性,體現英語交際的特性,教師通過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act ,Let’s play ,Listen and do 等多種活動方式達到培養興趣、形成語感和提高交際能力的目的。例如,適時安排Guessing game ,不僅可以達到複習舊知的目的,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可以得到充分體現;演唱英文歌曲,一首節奏明快、旋律優美的英語歌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並保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朗誦英文小詩短小精悍,讀起來極易上口,節奏感強,既能增強學生的語感,形成良好的的語音語調,又能培養積極情緒,擴大語言資訊的輸入,深受他們的喜歡。尤其是那些動作性強的歌曲和小詩,是國小生學習英語極好的入門學習內容。再如,一位教師通過摺紙遊戲呈現新課內容。十分別具一格。她用一張彩色紙折出了三樣東西:shirt ,pants ,又由小褲子折了幾下,疊出了小紙船,紙在教師手中的變化過程極大地吸引了學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渴望學習本課的教學內容,並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以真實的情景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英語教學方式更多樣,形式更豐富,學生的活動性、參與性更強。在呈現新知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往往會採用實物或圖片、肢體語言、多媒體、遊戲、簡筆畫等多種手段來創設真實的情景。

例如,在“I can ……”一課的教學中,一位教師的導語和設計十分精彩:T:“Ok , children you like magic ? I can perform magic .”教師設計了小魔術的遊戲,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真實的語言情景。當教師表演完魔術後,問學生:“Can you do this ?”引出了本課的重點句型,在學生充滿好奇、情緒興奮之時轉入新課的學習中。

這樣的設計,可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來學會語言,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使他們在興趣盎然的心理氛圍裡同教師一起進入新知的探索學習過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以多樣的評價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進取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

1、讓學生參與評價。 課堂上教師往往根據自己學生學習的反饋情況做出言語的評價。但是我認為課堂評價不但只由教師來當裁判。在一節三年級的英語課例中,我看到,每當學生或小組完成一項任務時,教師總要問大家:“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學生能馬上用英語給予比較準確的評價和評價等級:Just so-so ! Good ! Very good ! Support ! Great ! Excellent ! Cool ! Wonderful ! 教師再進一步鼓勵學生說出原因。這樣學生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逐漸培養了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2、課堂評價能激勵學生學習。 在一節四年級的英語課上,一位老師在教服裝一課,每當學生有出色的表現時就獎勵一件紙的服裝,例如,jacket , shirt , skirt , vest , dress , jeans 等學生對拿到這樣的獎勵感到十分新奇,更獨特的是教師在最後的教學環節,讓學生用拿到的小服裝在小組內共同完成一個裝飾“模特”的任務。可見教師巧妙地把紙服裝既當作評價工具又當作學生的學習工具。教師的設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學生的創意和想象力得到提升和張揚,收到了較明顯的效果。

3、課堂評價能培養學生的進取心。 有的教師將遊戲引進課堂,這不僅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同時也可以成為一種評價手段,為學生平時的學習提供競爭的機會,在給他們建立期望值的同時,通過勝敗的評比,激發他們取得成功的動機,從而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

(四)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合作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培養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合作是教學活動中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又一重要內容。在合作學習的培養中,我們教師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使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目的是什麼:2、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技能的培訓與指導;3、科學組建合作小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組內有事可做;4、設計出可供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容,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組內的活動中來,體現出學生參與、體驗、實踐、經歷學習的過程。

下面課例就是通過體現人人蔘與原則的合作學習活動設計的。四年級Unit 5 A部分Let’s Learn ,教師設計購物超市,讓學生們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給學生們一份飲食表,到小售貨員跟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如rice , noodles , fish ,hot-dog , vegetable , milk ,……生生之間交談:“Can I have some …,please ?” “Sure , Here you are .”這樣的設計有利於促進學生動腦思考,有利於集體研究,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實質性合作。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必須有分工,並從不同實踐經歷、不同結論的展示過程中發現和優化學習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生生互動,通過相互協作、配合來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5

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對青少年未來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學習英語不僅有利於他們更好地瞭解世界,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傳播中國文化,還能為他們提供更多接受教育和職業發展的機會。

一、課程性質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就人文性面言,英語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

二、課程理念

(一)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髮展的價值。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髮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

(二)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

義務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應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資源等方面應全面考慮學生的發展需求。

(三)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的持續性

英語學習具有明顯的漸進性和持續性的特點。

(四)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

(五)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要通過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的發展水平。

(六)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渠道

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

三、課程設計思路

英語課程的總體設計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國情,充分考慮我國英語教育的發展現狀,從義務教育階段起,建立起一個以學生髮展為本、系統而持續漸進的英語課程體系。

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

二、分級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的分級目標指學生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應達到的綜合行為表現。

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諂笑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力示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髮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好基礎。同時,促進學生整體人文素養的提高。

(一) 面向全體學生。

(二)注重語言實意,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的能力。

(三)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

(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

(五)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合理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合理地取捨。

(六)合理利用各種資源。

(七)組織生動的課外活動。

(八)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努力適應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評價建議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編寫教材建議

(一)思想性原則

(二)科學性原則

(三)趣味性原則

(四)靈活性原則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

(一)開發與利用教材資源

(二)開發與利用學校資源

(三)開發與利用網路資源

(四)開發與利用學生資源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6

學習新課標最切身的體會就是教師教育理念和師生角色的轉化!

1、教育理念的轉化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為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於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2、要正確認識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為學習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責任,有助於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於形成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力提倡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是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

總之無論我們多麼習慣和喜歡從前的教學模式,無論有多大的艱難險阻,新課標已經為我們指明瞭新的方向,只有跟著新課標的方向,我們也才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7

新課程要求教師角色轉變,由傳授者、“裁判員”、“演員”、“家長”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研究者、指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要虛心、誠實、真誠地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走近學生的“心田”。儘管這對於教師來說很難,但是教師們卻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勇氣,在教學思維、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求變的意識。我們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的知識,嘗試新的教法,勇於創新,自我反思,改變過去的、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是學習者和知識之間的中介者,不光是傳授知識,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等,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學生學會了新的學習方法之後,教師應幫助學習者回顧學習中的每一步驟,使他們在脫離這種結構化的情境之後,仍然會使用該方法。並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評價新方法,讓學生自己決定方法的有效性。

實施新課改必須改變固有的評價模式。已有的對學生的評價模式只是對學生的課業學習情況通過考試分數來評價,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品質的評價,評價方式呆扳,不利學生的發展,打擊了一批學生的積極性。而新課改要求在評價學生時,不是隻看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品質、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質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要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評價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不是以一次考試的成績論成敗,評價方式要科學、全面、客觀,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愚見,不足之處懇請專家和同仁批評指正。

新形勢下我必須充分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投身新課改,作為當代新形勢下的教師要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以新理念新觀念,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駕御課堂的能力,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及時汲取營養,豐富自身的素質,提高自身能力,力爭在新課改中有所作為。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8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從學生的作文中,能看出學生的語文水平。寫作文,是個別學生最頭疼的事,大多數學生感到無處下筆,無材料可寫,針對學生怕寫作文,不願寫作文,我近兩年嘗試把作文教學融入語文課堂中去,經過幾學期的實施,效果很不錯,學生不怕寫作文了,願意寫作文了,作文水平明顯的提高了。

在課改的大潮之下,我雖從教二十多年,也不甘落後,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銳意改革,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在教育教學中新課改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老師們遇到了全新的挑戰。課堂教學的改革,關鍵是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充滿創造,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在語文課程改革中我嘗試了把作文教學融入到語文課堂當中去,語文課堂上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課堂練習本,學到課文的關鍵地方我就藉機會,就讓學生寫幾句話心得感悟,我們學過《七根火柴》和《凡卡》後,王棟同學寫了一首小詩 :

幾根火柴,反映了窮苦兒童的悲慘;幾根火柴,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一封信,寫出了凡卡的命運;一封信,寫出了凡卡的痛苦生活。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裡,有辛勤的園丁教育我們,有慈愛的父母鼓勵我們,有知心的朋友陪伴我們。我們何嘗曾想到過生活在痛苦中的賣火柴的姐姐和可憐的凡卡弟弟啊!晚上,我希望,夢兒趕快飛進我的被窩,我要把童年的快樂送給他們,我要把幸福送給他們!

學過江口渙的《鶴群》中的一個情節兩隻大鶴救助傷鶴後,孟凱霞同學寫了這樣幾句話:此時此刻,讓人多麼潸然淚下啊,為了一隻傷鶴,兩隻大鶴用自己唯一的希望——翅膀來救助傷鶴,然後各自奮力扇動單翅飛回高空的佇列,本來飛上空中是很容易的,但是對於又增加了一隻傷鶴的重量後,飛上去就更加困難了,但是為了同伴,他們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同伴的性命,這正表現了鶴有正義,有感情。無論生命多麼渺小,只要有一線希望,在困難的事也可以成功。在生命即將消失的那一刻,是同伴給了自己以希望,從而勇敢的活了下去。不僅讓我想到生命因為朋友的幫助而精彩,生命因為小事而感動,生命因為快樂而多姿多彩,在生活中帶給自己的往往是感動,往往是那永不忘懷的友誼和親情。

學過《遊恆山記》,張新月寫道:北嶽恆山,奔騰起伏,莽莽蒼蒼,橫自塞上,巍峨聳峙,氣勢洶湧,從文中可得,恆山的虎風口是多麼險峻,但也寫出了作者徐霞客勇於打破傳統觀念,不安於現狀,大膽實踐,不怕一切艱難困苦,勇高峰的精神。

要想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生動活躍起來,關鍵在於教師觀念的轉變。願全體語文教師著眼與學生的未來,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己任,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來關注學生的寫作吧!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9

自20xx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在學習和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收穫的更多。除了各級教師培訓中接觸最新觀念和了解學科前沿,觀摩其他老師研究成果外,學校組織的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也為我們的常規教學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指導著我們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我們也因此能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斷豐富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此談談自己的幾點感想和收穫,希望能夠引起老師們共鳴。

一、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開發自身潛力,發揮自己能力的機遇。每一位教師在這場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認識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改進自己的教學。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老師們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尋求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我是學英語的,擔任地理教學,在知識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學經驗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通過每週的教研活動以及自已的不斷學習,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覺已經能基本勝任地理教學了。

二、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因材施教是一項古老的教育教學原則,全面、深入地瞭解每一個學生,是實施因材施教,進行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師需要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堂和課外活動,關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瞭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基本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是學生適應教師的過程。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重在學生怎麼學而不是老師怎麼教,活動過程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成功與否,關鍵取決於是否讓學生主動參與了學習的過程,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各種能力。例如,在講解地球公轉時,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果教師只是憑空講理論,學生聽得雲裡霧裡,總是認為很難很難。我在課前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道具,就能讓學生直觀地分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用兩根細鉛絲綁成垂直狀態,一根表示晨昏線,另一根用紅線繞起來且可上下移動,表示直射光線。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晨昏線的相應移動。讓所有學生隨意拿兩支筆就可做同樣的演示。演示過程中學生就能看出:晨昏線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相應移動,而晨昏線的移動引起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同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讓學生領悟地球公轉的意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動嘴動腦,全部精力集中於學習中,一次性就能帶動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在迎刃而解的基礎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三、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係

師生關係的和諧,首先在於教師對學生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愛是溢於言表的,是沒有對學生的隔閡,也沒有偏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馬斯洛健康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健康人心裡都有一些需要,當滿足了基本需要,一個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現。當學生滿足了師生間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學生才會因此發展了自尊、自重。當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在和諧的學習環境裡,感到自身的價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認,才會輕鬆地、愉快地投入學習,避免了無謂的爭端、煩惱以及恐懼。

四、團結協作,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嘆,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裡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並肩作戰,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善於與人交往。

五、在欣賞中引導學生學習彼此的長處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著以下三層含義: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和牽掛;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我們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段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我們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幫助學生建立愛心、同情心、責任感。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可以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可以是同學的優秀作業的相互觀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欣賞同學的優秀作業更有價值。因為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模仿同學更勝於模仿老師。這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於模仿。我們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起討論、評價,取長補短,這樣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欣賞有的是課前的,也有課後的。我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為這樣可以學習到別人的繪製過程和技巧,利於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極有意義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以後的路還長,我的教學經驗還是很不夠的,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水平,我會繼續探索、繼續努力。著名教師李鎮西曾經說過,教師“首先是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開創事業的人才”,我會以此為鑑的。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10

為了使課改推向新的階段,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我校組織我們赴課改之前沿陣地的太谷觀摩學習,取經解惑。而今實地感受,確是印象深刻,觸動頗深。那裡的課堂改革搞得真是熱火朝天,如火如荼。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下面就談談我的收穫和體會。

一、促進了我的認識。

1、新教學觀念。

通過學習和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我逐漸認識到教學的本質不再是傳統教學中教師單向的灌輸和講解,而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是交流的過程,是探究的過程,是師生合作,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關注的是以學生形成積極進取樂觀的人生態度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不僅要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更要強調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新課程觀念。

通過學習和聽課,我逐漸認識到課程是體驗和感受,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的整合。教材不是教學內容的唯一載體,課堂也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場所,教師更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教師要懂得只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學生觀念。

通過學習,我領悟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承認不同學生具有獨特性,併為其創造成功的機會,教師要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相信學生,熱愛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新的感受。

1、挖掘教材,精心編寫導學案。

大家都知道,在新課改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主體作用首先體現在導學案的編寫上。課改以來,他們認真鑽研,靈活挖掘教材,重組教材中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通過多種形式的問題設計,把散亂的知識,語言,語法變為簡單有序的知識系統,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導學案,在設計導學案時,集體備課,集體研課,並裝訂成冊,為上好不同型別的課打好基礎,作好鋪墊。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很值得我們學習。

2、充分展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改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則是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個平臺。一直以來,他們堅持使用學案課堂模式來進行英語教學,儘可能的將課堂交給每一位學生。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大膽放手,耐心指導。

在課程改革的教學中肯定會失敗。面對失敗,不要氣餒,而是用平和的心態和學生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然後鼓勵他們繼續大膽的向前邁進。在展示環節中,要一改過去每節課都是優等生在發言的狀況,規定每個學習小組的每個成員必須輪流上臺展示,主講或當小老師。放手讓他們用各自喜愛的方式來嘗試,來體會,然後耐心地指導他們用更全面的方法來改進,來創造。在展示過程中,有表現得非常到位的,也有表現得特別欠缺的。但即使再展示不好的學生,也要靜靜地等待他們展示完,絕不要中途打斷他們。因為一旦被完全否決,他們的信心將倍受打擊,其他的後進生也會因此產生恐懼的心理,教學又會回到由優生主宰課堂的原路上。“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只要耐心的指導,放手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去嘗試,去探索,去總結,不用著急教學內容是否能及時完成,不必擔心教學質量暫時是否受到影響,只要讓所有的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功便指日可待。

第二,多點獎勵,少點批評。

在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態度,儘可能較多的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的真好!你懂得真不少!語音語調相當漂亮!真有創意!等等。並在教學當中採用激勵性評價,如加分或髮卡等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3、反饋檢測,落實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課改過程中,反饋檢測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檢測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和學生通過學習體驗成功,享受快樂的有效環節。內容主要以口語檢測和筆試相結合,形式可以多樣。時間充足的話,可對學生進行當堂檢測;也可利用早自習或晚自習對部分學生進行綜合抽測;還可在課餘時間,讓每組的小組長對本組的學生進行簡單的測試;每天的導學案檢查也是一種方式。及時發現學生在知識掌握或口語表達方面的不足,並及時進行補充講解,不讓一個學生因此而掉隊。

三、我的收穫

在經歷了這兩天的思想洗禮之後,增強了我們課改的動力。促使我們努力在教學中嘗試,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上充滿了笑語,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爭著回答問題,小組合作的非常好,真正做到了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儘量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單詞到句子,再從句子到短文,從對話表演到知識點講解,儘量讓學生說,講;儘量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讓大家都懂得如何分工協作,如何團結友愛;真正讓學生體會到課堂是他們獲取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四、我的反思

在觀摩回來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回憶我們走在課改的旅程上,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中存在著許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如課堂秩序較難維持,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內容難以完成,教學進度緩慢;課堂用語母語使用過多,語音語調不夠準確;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持久,積極性出現差異等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把課改工作做得細之又細,每一個環節都要穩紮穩打,落到實處,要把課改作為一項持久的工作,不厭其煩地去做,同時還要求我們善於總結得失,及時修正,及時完善,讓我們的課改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11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很高興參加本次英語學科骨幹教師的培訓,也很慶幸能夠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層次的研究。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怎樣依據新課程標準,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最終讓孩子走向成功呢?通過本次網上培訓,我受益匪淺。

一、進一步加深對《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的領悟

新《標準》頒佈以來,我曾經進行系統地學習過,可以說每學習一次都對它有一次重新的再認識。通過本次學習,我進一步瞭解了英語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所取得的成績和麵臨的若干問題。

那麼沒有反思就沒有改進和提高。作為我個人,我覺得我還需要通過學習培訓進一步提高自已的英語專業水平。進而不斷的提高課堂的教育質量和效果。 我還了解《標準》修訂的指導思想,原則和要點。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儘量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儘量真實,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促使學生獲娶處理和使用資訊,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積極鼓勵學生把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二、如何運用《新課標》指導教育教學活動

學習了新課標後,如何更好地運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成為英語教學的重心所在。在學習中,具體體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一)、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髮展的價值。

(二)、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

(三)、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四)、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五)、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六)、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

另外,要把學習策略列為英語課程目標之一:

1、使用學習策略能夠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

2、發展學習策略有利於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3、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相互促進

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對於良好的教學非常重要。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為此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讓他們多說多做,培養興趣,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公平的對待沒一個學生,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

一。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我們應做到: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制訂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或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設計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

三、學習《標準》後的感悟

通過這次學習,以後我要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國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國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教學與評價的要求等。綜合各方面,我感覺到教師應該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要以學生為主體;其次,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的方式,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必須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學習新的知識,發展新的教學策略,研究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文化知識,通過英語課程促進學生積極的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只有不斷地和時代共同發展進步,瞭解新一代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與學生進行溝通和教育。

總之,“教學相長”,“學,然後知不足。”研讀新課標,落實新課標,會使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12

昨天,房濤主任進駐我校,進行為期一天半的課改指導工作。今天上午房主任結合昨日兩節轉課、兩節全程聽課,特別是結合我校八年級語文教師徐文思老師講的《陋室銘》一課對我校課改方面存在的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諸多問題,給我校的高效課堂改革進行了全方位的指導,讓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老師,在講課前一定要明細如下四個問題:1、打算教給學生什麼?2、如何教會學生?3、多長時間讓學生學會?4、知道多少學生會,多少學生不會?不會的學生怎麼辦?也就是目標、方法、效率、結果四個方面。房主任主要講了前兩個問題。

教學目標是學生學習的方向、指南,所以每節課目標的設計尤為關鍵。目標設計不能隨意,要參照課標、教材、學情、考綱、教參。一定要準確、恰當、分層、可測。

針對我校普遍存在老師講不完課的現象,房主任重點講了方法問題。獨學環節要五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指導明確、時間明確、層次明確、反饋及時。獨學時學生要找出不會的。此時學生應學會了50%.不會的內容學生經過師友互助又解決了25%,剩下的25%拿到組內交流,又解決了20%。剩下的5%怎麼辦?發揮精英組的優勢,(每組1號)老師給精英組講解,他們明白後回到組內給其他成員講解要比我們現在在班級內組織的大展示效果要好得多。我們每節課也是嚴格遵循導、學、展、點、練、測六環節進行的,但效果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落實到實處,形式的東西太多。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受益最大的就是明白了主題閱讀如何操作。每個單元只精講1篇文章,自學x篇文章,閱讀幾篇與本單元主題相同的文章,然後進行主題寫作。這樣一輪下來,學生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兩方面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了。

如果將房主任的講座落到實處,我相信就能真正地減輕學生與老師的負擔,讓學生快樂成長、教師幸福工作,真正實現新課改,踐行好素質教育。

這次培訓時間雖然很短暫,但卻帶給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給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充電機會。但可以明顯地看出老師們的感受也是非常深刻的,相信,在每一位老師的思想認識中,已經進行了翻天覆地的洗牌,都在認真地分析著房主任的講座帶給自己的思考。

學習是短暫的,但收穫是充實的,以上就是我參加這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對於學習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長流,我將會銘記這些,並將振奮精神、激勵自己,在語文教學天地中走得更寬,更遠。路漫漫其修遠兮,爭取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做得更好。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13

經過一年的培訓學習及教學實踐,聽取了學景專家們的指導和介紹,在課改的道路上我又成長了一步。學景專家們異彩紛呈、深入紮實的專題講座,豐富多彩的課堂實講讓我受益匪淺。通過學習先進地區的教育經驗和課改新理念、新舉措、新方法,總結了三點心得體會:

第一,必須轉變教育觀念,適應課程改革;第二,必須轉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第三,必須轉變教師角色,做課堂的引領者而不是包辦者。

課堂教學改革不僅僅是教師教學方法的改變,而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什麼是學習方式?學習方式不是指具體的策略與方法,而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時,基本的行為和認知取向;不是指學習的具體小策略,而是指學習的大趨向。因此,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目前學生總是被動、單一的學習方式。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實踐、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可以按以下方式進行操作:

1、創造性地運用教材,為學生自主創新創設條件。在教學前,教師深入地鑽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實質的基礎上,能創造性的設計教學,彌補教材的某些不足,改變傳統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通過精心備課,設計出適合學生學習方式的教案。

2、營造自主創新的氛圍,鼓勵學生嘗試。創造力是沒法教的,所謂的創造力教學,指的是學生要真正有被鼓勵展開並發表他們想法的機會,如此才能發展他們富於創造力的才能。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情景創造機會,鼓勵學生敢於標新立異,敢於嘗試。

3、以“合作學習”為核心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共同創新,把“合作學習”延伸到課外。

4、讓學生在生動的實踐活動中探索創新。活動是學生學習乃至培養創新意識的最根本途徑,我們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依據“思維從動作開始”的規律,為學生創設一個活動、探究、思考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面對同一難題,有的學生採取獨立探索的方式,有的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最終都很好的解決了問題,可見學生依據自己的能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完全可以達到很好效果。

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在的教學由於教學進度的要求,基本上以教師、課堂和書本為中心,過度練習,學生很少有機會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獲得知識與發展,學生追求惟一的正確答案。教學內容偏難、偏多,學生對書本知識關注比較多,而對情感、態度關注比較少。

2、課堂提問在教學中經常要用到,教師不自覺地把每一個要教學的內容,分得很細很細。這樣不利於學生思考,不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採用“大步驟”提問方法,多留點空間和時間給學生思考,讓學生探索其中的奧祕,讓學生體驗探索的樂趣。

3、有時課堂內的討論與交流,流於形式。由於教學進度的要求有些討論時間時間過少,學生在嘰嘰喳喳地說,誰也聽不清楚。課堂討論效果有限。

4、展示積極,但是廣度和深度不夠,沒有達到所有人都參與的效果,並且學生們還沒有深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時代在改變,社會在進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每個教師都不希望自己的課堂規規矩矩、死氣沉沉,而是希望還課堂一派生機與活力。努力改變我們教師自己,積極探索適合我們學生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有效學習的學習方式,是所有教師應當努力去做的!

關於新課改學習心得 篇14

這些天,我認真學習了英語新課程標準。對於像我這樣剛入教壇不久的青年教師來說,課程標準為我的教學指明瞭方向,規範了我的教學行為,給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幫助。

新課程標準20xx版是教育部為適應當今我國英語教育現狀,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根據20xx版課程標準改編修訂而來。新課程標準在20xx版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刪減了部分不合時宜的內容,也適當提高了對學生的部分要求。更能適應新世紀多元化人才培養的需求。

新課程標準在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實施建議,教材編寫等各方面都做了具體要求,結合自己教學實際,我有很多感悟。

課程標準強調語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英語課程有利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矗學生通過英語課堂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發展基本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與他人交流能力。同時英語課堂也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學生通過英語課程開闊視野,豐富經歷,形成良好地品格和正確人生價值觀。根據新課程標準,在自己今後教學中,我不僅要注重教授好語言知識,讓學生會運用語言,也要注重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讓學生能在各方面健康全面地發展。

新課程標準注重素質教育。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主要目的是為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他們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因此,在教授語言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到語言既是交流工具,也是發展思維的工具。英語課程學習要能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有助於他們認識多元化的世界,增強愛國情感。在平時教學中,我不僅教好學生語言知識,也很注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弘揚學生的愛國主義。比如,我們在學習不同國家的時候,我給學生講了很多國家的文化,並告訴他們一定要學好英語,才能增進與別的國家交流,特別是英美髮達國家。才能更好學習別人的先進文化,我們國家才能更昌盛。學生聽得很認真,不斷點頭。他們也明白了學英語的道理,很多學生端正了學習態度,不再像以前那樣漫無目胡亂學習。

新課程標準提倡語言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習者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義務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應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思想,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應考慮全體學生髮展需求。因此,我們英語教師的教學要能指導學生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活躍思維,拓展視野,展現學生的個性。也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個體需求。在我平時的教學中,很注重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培養。我們在農村中學,學生成績普遍較差,學生也參差不齊。我知道由於學生在年齡,性格,認知,生活環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他們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老師要不斷想辦法,儘量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要求,才能讓他們每個人學到最好。一開始我們班成績不好,很多學生不學英語,通過觀察我發現九年級學生恐懼英語的罪魁禍首是對英語不感興趣,沒有入好門。因此,我接手他們的時候沒有天天去惡補語言知識,強制他們記背,而是提高他們英語學習興趣。我從最簡單的知識點入手,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出發,表演話劇,看電影,進行競賽機制,講故事等等,運用了一系列措施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成績。現在,他們英語成績有了很大提高,而且開開心心越學越有勁。 新課程標準要求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課程標準將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目標設為九個級別,旨在體現國小,國中,高中英語具有循序漸進的特點,保證英語課程的整體性,漸進性,和持續性。我們英語教師應從教育的整體目標出發,充分發展各個階層學生的能力,達到各階層目標要求,併為學生下一步學好英語打基矗我在學校是英語教研組長,我經常跟組裡人說英語教育要從整體目標出發,做好各階段的英語教學,保證英語學習的持續性,漸進性。每個階段都要打好基礎,這樣學生才能在下一階段學得更好,我們學校的英語教育才能有本質的提高。

英語課程標準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各種語言知識的呈現和學習都應從語言使用角度出發,為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服務。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脫離交際情景單獨教授語法專案,要注重提高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我平時很注重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講授各種語言點都是創設各種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知識,並學會靈活運用,然後通過一系列有趣活動檢測學生學習效果。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再覺得英語學習是死的,他們明白了語法點在不同場合的運用,學得也很有趣。

新課程標準還要求英語教師加強學習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們要意識到義務教育階段,步培養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對於提高學習效果十分重要。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教授他們學習好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學習的方法。想到自己平時的教學,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還應該加強。此外,新課標在課程目標,各級分級標準,教師實施等方面都做了詳細表述。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不斷反思總結,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

沒有學習新課標之前,我覺得自己取得了不少成績,沾沾自喜。但通過這次認真研讀新課標,我發現自己很多標準還未達到,新課標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後教學中,我一定要再次好好學習新課標,嚴格按照新課標標準實施教學,與時俱進,為人民的教育事業交上一份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