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77K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15日下午,州委宣傳部、州總工會、州國資委聯合舉行召存信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州人大會副主任、州總工會主席刀金芬主持報告會並講話。她說,召存信同志是我州各族人民敬愛的“永遠的老州長”,他的崇高精神和先進事蹟感人至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近段時期以來,省委和州委分別作出了開展向召存信同志學習的決定。全州各級工會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和州委的決定,深入學習召存信同志先進事蹟,大力弘揚召存信同志崇高精神,掀起向召存信同志學習熱潮。學習活動要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州廣大職工,讓召存信精神走進千家萬戶,傳遍傣鄉大地;要把“認真”二字貫穿開展向召存信同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讓召存信同志精神入耳、入腦、入心,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要把召存信同志精神轉化為推進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的凝聚力,轉化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推動力,團結動員全州各族職工,為與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報告會上,報告團的5名成員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介紹了召存信同志對西雙版納解放、建設、改革和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與熱愛。

聽取報告的幹部職工深深地被召存信同志的先進事蹟所感動。勐海縣總工會負責人說:“老州長對黨忠誠和一心為民的情懷讓我深受感動和鼓舞。今後,我將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州、各縣市總工會,州直各部委辦局、企業工會委員、職工代表300多人聆聽了報告。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1949年那個難忘的金秋10月,全國四億五千萬同胞盼望已久的新中國,終於誕生了!

10月1日上午10點鐘,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天,北京市舉行了百萬人的群眾大會和慶祝遊行。

到了晚上,戰鬥在西雙版納的兒女,終於通過一臺老舊的、剛修復的收音機收到了北京的廣播,聽到了毛主席的聲音,知道了新中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首都是北京,代國歌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還收聽到了一首慶祝新中國成立的歌曲。大家心潮澎湃,熱淚盈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毛主席的這句話,表達了四億五千萬中華兒女的心聲,中國人民被壓迫、被剝削的歷史從此結束了。

10月2日,鄒塏夫、魯文聰、餘鬆等人分頭到各縣組織群眾慶祝大會和遊行。餘鬆被分配到車裡縣組織慶祝活動,他一方面派工作隊下去宣傳、發動群眾,一方面專門去景帕鈧找召存信商量如何發動群眾來參加慶祝活動。

召存信聽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誕生,中國人受壓迫、受剝削、受外國人蹂躪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西雙版納不久也將徹底解放,心情激動不已,握著餘鬆溫暖而有力的手,不知不覺地,他的眼眶裡噙滿了熱淚。

“新中國成立,是我們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特大喜事,我一定組織好群眾和頭人積極的來參加慶祝活動,餘主任,你就放心吧!”召存信激動地說。

召存信叫自衛大隊隊員分頭去通知村寨的頭人到他家開會,然後又擂響議事庭的大鼓,把上層頭人們叫到議事庭開會,他向頭人們宣傳了舊中國與新中國的區別,他說:“舊中國是國民黨、蔣介石統治的,各族人民只有當牛做馬、受壓迫受剝削的份。而新中國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誰也不壓迫、剝削誰,各民族之間,無論是人口最多的漢族,還是人口最少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誰也不歧視誰,各族人民同心協力,共同建設美好的新中國。我告訴大家,新中國的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定在北京,國旗是五星紅旗。新中國成立是全國各族人民最大的喜事,你們各村寨頭人、議事庭的頭人回去後,要開會好好動員群眾,10月5日早上到縣政府門前參加慶祝活動,不得有誤。!”

10月5日上午,天氣格外晴朗,金色的陽光灑滿了村寨、田野。召存信主持了慶祝大會,餘鬆講話。當餘鬆介紹了從廣播裡聽到的新中國已誕生、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以後,群眾歡聲雷動,振臂高呼:“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部隊鳴槍、民族自衛大隊放步槍、火藥槍,傣族群眾敲響鋩鑼、象腳鼓。歌聲、口哨聲、鼓聲、鋩聲夾雜著“水—水—水”的歡呼聲,車裡縣城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大家度過了第一個快樂的國慶日。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22日,召存信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勐海縣舉行,6位宣講團成員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召存信同志的感人事蹟。召存信同志一生忠誠黨的事業、心繫人民群眾、維護民族團結、無私忘我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動了與會人員。

大家認為,要學習召存信一生忠誠職責使命、殫精竭慮謀發展的公僕情懷,做到講黨性、顧大局,敢於擔當、勇於負責、奮發有為,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開展,紮實推進各項工作,為“十三五”開好局;要學習他獻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崇高精神,像珍愛眼睛一樣珍愛民族團結,把全縣各族群眾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為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作出積極貢獻;要號召廣大青年學習他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崇高思想,進一步樹牢“三個離不開”思想,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爭當向上向善的好青年,為建設美麗幸福的西雙版納貢獻青春力量。

報告會要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像召存信同志那樣,始終做到心中有愛,帶著各民族一家親的深厚感情,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兩個共同”民族工作主題,牢固樹立和廣泛宣傳“三個離不開”思想,紮紮實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確保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勐海縣建立工作取得新成效。要以此次宣講活動為契機,努力把召存信同志的崇高精神滲透到每一位幹部群眾的思想深處,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凝聚力量,形成共識,合力攻堅,為加快勐海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近日,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追授龍增剛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龍增剛,男,布依族,1968年5月出生,貴州貴陽人,1989年1月參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甕安縣鬆坪鄉黨委副書記、建中鎮鎮長、建中鎮黨委書記,甕安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等職。2019年8月13日,因積勞成疾,引發呼吸衰竭、腎衰竭,經醫治無效不幸去世,年僅47歲。龍增剛同志是優秀基層幹部的代表,是廣大黨員學習的榜樣,參加工作26年來,拼搏實幹,忘我工作,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做一合格的黨員,要學習龍增剛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一絲不苟落實黨組織決定的政治品格。我們要像龍增剛同志一樣,堅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把人生價值與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立足於群眾的根本利益。嚴守政治紀律規矩,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做一合格的黨員,要學習龍增剛心繫群眾、一心為民,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心甘情願與群眾共甘苦的公僕情懷。龍增剛長期紮根基層,心中始終裝著群眾,帶領幹部群眾建水庫、修公路、抓發展、創和諧,造福一方百姓,一摞厚厚的工作筆記記載了他為人民服務的堅定決心,心繫群眾的高尚情懷。

做一合格的黨員,要學習龍增剛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甘於奉獻、嚴於律己的高尚情操。龍增剛做人嚴實,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親屬謀取好處,清正廉潔、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重要體現,我們要像龍增剛同志一樣,為黨和人民事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紮紮實實工作,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作為基層工作者,我們要做的不僅是緬懷這位好黨員,更應該的是學習龍增剛同志精神,以龍增剛為鏡,用嚴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把淡泊名利、嚴於律己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踏實苦幹,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儘量把工作做到最好,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在“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征程中建功立業。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有幸學習了劉芳老師的感人事蹟,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禮,我深深地被他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吸引著、感染著、震撼著,她不愧是育人的模範、師德的楷模、我們的榜樣。在她身上,譜寫了一曲愛崗敬業的時代最強音。

學習劉芳老師使我更加認識到,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兩者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教書是育人的載體,育人是教書的目的。我們向劉芳老師學習就應該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研究教學物件,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帶動深入的思考,把教書育人提升到科研的高度,以此支撐和昇華教書育人的效果,增強教學內容的說服力和震撼力。教師崗位——執著的追求與奉獻教師的許多工作是無法量化的,是不可能通過工作量來反映的。執著的追求與奉獻是堅守教師崗位,做好教書育人必備的品格。劉芳老師把追求與奉獻當成一種責任,甚至當成一種享受。因此,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不論需要付出多大代價,她都能毫不動搖地常年堅持,以紮實的師德表現為我們鑄就了豐滿的師德形象,為我們做出了光輝的榜樣。從她身上所散發出的撼人心魄的師德魅力,必將召喚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奮發進取,以忘我的精神獻身教育。作為新時期的人民教師,我們要以他為榜樣,努力做到:

作為一名教師,要有無私的愛心、高度的責任感、人格的魅力和淵博的學識。要站在時代的高度,結合當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培養教育學生,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小事做好。為學、為人、為師,都要高度集中;平凡、平淡、平常,都要務實創新。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找一個理由為她喝彩,在平常的日子裡、在平凡的小事中善於捕捉他們的閃光點,給他們鼓勵與溫暖,及時送給她一縷“愛的陽光”,讓學生在老師的鼓勵、讚揚中快樂的成長。

從劉芳老師身上,我重新領悟了“人民教師”四個字的真正含義。“人民教師”就是一種責任,一種樂於奉獻、勇於承擔的精神,如同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將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向他學習,以熱心對待事業,以愛心對待學生,以真心對待家長,以誠心對待同事,以虛心對待榮譽,做讓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放心的教師。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幸福的生活從哪裡來,要靠勞動來創造……”當聽到這首歌時,我思緒萬千,心情無比激動。

以前,我不愛勞動,現在,我愛勞動了。為什麼呢?這還得從一件小事說起。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跟朋友丹丹出去玩。玩了一會兒,覺得有些渴,便去附近的便利店買水喝。到了便利店,丹丹進店買水,我站在門口等她。突然,我看見一位老奶奶在馬路旁撿垃圾。她穿的衣服很舊,衣服上還破了幾個小洞,連用來裝垃圾的袋子也是補了又補的。我猜這位老婆婆應該是年逾花甲了吧。這時,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我被嚇了一大跳,回頭一看,原來是丹丹。丹丹好奇地問:“想什麼呢?想得這麼入神。”“沒,沒什麼,只是覺得那位老奶奶到了這個年紀了應該是呆在家裡安度晚年了,怎麼還出來撿垃圾呢?真是不可思議。”“琳琳,你這麼想就錯了,那位老奶奶是住在我家隔壁的王奶奶,她沒兒沒女,每個月就只靠幾百塊的退休金來維持生活,儘管錢不多,她還是堅持每月捐出一部分給山區裡的貧困孩子。她希望在她的有生之年能為社會多做一點貢獻。每天,她天一亮就起來掃馬路,無論颳風下雨或是烈日當頭。掃完後,就撿垃圾……”丹丹說。“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走,我們去幫幫她。”

是啊,那些默默勞動、默默付出的人們,他們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能讓大家在一個健康、快樂、美麗的環境裡生活嗎?所以,我要像老奶奶那樣,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我暗暗地下定決心。從那以後,我愛上了勞動。

生活是如此美好,世界是如此繽紛,人類是如此文明……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人們艱辛的勞動。勞動是神奇的,勞動是偉大的,勞動是光榮的。勞動者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創造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們怎能不感恩呢?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8月8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師報》社聯合主辦的“健康中國中西合璧——後疫情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論壇”線上召開。張伯禮院士在會上發表主題報告分享了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疫情的貢獻。

“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民都看到了。”

大年八年級接到通知,大年九年級一早便到機場報道,雖然對當時的武漢疫情還是一種茫然未知的狀態,但張伯禮院士心中相信會戰勝疫情。

他表示,中醫抗疫有3000多年的歷史,有記載的大疫共有500餘次。祖先總結了很多經驗在書上,研製了很多藥在書上。“我們上前線前,知識在腦子裡。”西醫關注病毒,中醫關注證候、辨證論治。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醫專家很快確定了疫病的發病機理,寒、溼、毒三者結合為病,據此篩選總結了能夠充分體現中醫藥療效優勢的“三藥三方(三藥:血必淨注射液、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三方: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並廣泛應用,惠及患者,造福社會。

初到武漢,張伯禮院士發現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里人滿為患,形成了最佳傳染環境。後來他便提出提出必須將發熱的、留觀的、密接的、疑似的“四類”人員隔離開來,並對這四類人採取“中藥漫灌”的方式,效果非常好。這是他們打的第一仗。

第二仗是建立以中醫管理為主的方艙醫院。集中管理,分類救治,充分利用資源。在方艙裡,他們提出提出服務、撫慰第一,治療第二,採用醫綜合治療方法。當時方艙醫院比較冷,他們鼓勵患者練八段錦、太極拳,讓患者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溫暖。當時這家中醫方艙醫院收治的500多例患者中,無一例轉陽或轉重症,大大地降低了輕症轉為重症的比例。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釋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也充分肯定了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張伯禮院士總結道,世紀瘟疫肆虐全球,造成了人類重大死亡,重創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劇了百年之大變革的不穩定性,令世界動盪不安。疫考全球,也考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也考了人性,價值觀,更考了綜合國力。“今後,我們應總結經驗,補齊短板,加快建設應急反應和防控救治體系,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奪取抗疫最後的勝利。中醫藥還需再接再厲,再築輝煌。

“人民英雄”張伯禮先進事蹟心得體會2

“新冠肺炎有點狡猾。”這似乎是許多一線醫務人員的一種共識。

新冠肺炎的治療無章可循,臨床上更是沒有特效藥物可用,同時面對成千上萬的患者,張伯禮率領的中醫“國家隊”壓力山大。

關關難過關關過。為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體瞭解患者情況後,經專家組討論,張劉二人決定在江夏方艙醫院採用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使用西醫裝置檢測)的治療手段,對患者除了施以湯劑,輔之理療、按摩、灸法等,同時還教患者練習太極、八段錦,以利疏經活血。

在此期間,武漢疫情進展焦灼,因病毒較為陌生,即使疫情得到一定的緩解,真正痊癒出院的患者卻鳳毛麟角。患者焦慮,醫生著急,市民恐慌,疫情防控走向低迷。

就在此時,在張伯禮和劉清泉親自參與救治和指導下,2月3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首批以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8名確診患者康復出院。2月6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武漢市中醫醫院兩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的23位患者“組團”出院。

兩天31位患者的痊癒出院極大地鼓舞了醫療隊員的士氣,對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說更是一劑“強心針”。

中西醫協同救治的效果立竿見影。在新冠肺炎防疫治療最關鍵的時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中央指導組指導下,建立了中西協同救治巡診會診專家組,12個專家組每組配有一名西醫專家,一名中醫專家和一名武漢當地專家,對武漢所有住院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進行巡診巡查指導用藥。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巡診後,患者情況明顯好轉,死亡率逐步下降。

在臨床救治的同時,張伯禮與劉清泉還共同承擔了科技部應急攻關專項——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臨床研究,對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藥進行篩選與評價。通過研究發現:六神膠囊/丸、連花清瘟膠囊等多個名優中成藥顯示體外能夠顯著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病變。通過這些研究成果再結合臨床辨證論治的經驗作為參考,中醫藥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更有針對性地治療新冠肺炎。

冬去春來,武漢櫻花悄然綻放,武漢也終於迎來了新的生機,越來越多的患者符合出院標準。3月10日,江夏方艙醫院收艙那天,天空晴朗,陽光灑滿大地。26天時間裡,江夏方艙醫院收治的564名患者零轉重、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

據後來衛健委釋出資料顯示,在全國新冠患者治療過程中,中醫藥應用的病例高達九成以上,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服用中藥的比例更是達到了99.9%。

“中國沒有特效藥,但有特效的治療方案。這是中西醫協同救治的生動實踐。”江夏方艙醫院的“三零”答卷令劉清泉驕傲又欣慰。但他事後接受《醫師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回想起建艙之初立下的“零感染、零轉重”的軍令狀,自己頗感壓力。“當時沒覺得有什麼壓力,只想著趕快治病救人;事後仔細想想,要保證500多名患者零轉重有很大風險,真的很不容易。”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張桂梅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著、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堅韌執著、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後,張桂梅隻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並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為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餘力的細心照顧著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起居,為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為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著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臺上,只為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裡,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並自己掏醫藥費。總之,只要學生們缺什麼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並利用空餘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並不富裕,她只捨得吃饅頭、青菜、麵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獻身扶貧。張桂梅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她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並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扶貧先扶智,為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她心繫群眾,勤儉節約,幫助困難學生,帶學生看病,給學生添置衣物,對貧困家庭進行家訪,為孩子們爭取學習機會。她前前後後為山區的孩子們、為慈善和教育事業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給她治病的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並無怨無悔。

張桂梅巾幗不讓鬚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這種堅韌執著、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的英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在此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自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張某某同志始終堅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開拓進取精神,踏踏實實地履行著一名分行員工的職責,盡心盡責地為客戶提供高效服務,深受行內外好評。 該同志目前在支行營業部工作,身為支行營業部前臺櫃員,能夠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完成本職核算工作,積極幫助周圍同志,表現突出。該同志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遵紀守法,優質服務,在本職崗位上做出突出成績的;她認真遵守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敢於同一切違法亂紀行為作鬥爭,保守企業和客戶機密,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為我行的資產安全、效益提高做出一定貢獻的;她對推動分行業務創新、建立分行服務優良品牌有顯著業績的;她認真遵守職業道德規範,在本職崗位上工作效率高,服務質量優良,深受員工和客戶好評的;她在全年支行重大工作中有較為突出貢獻的,在支行直管的過程中,表現突出;在支行年終個人考評中,個人綜合考評結果優秀,在優質服務工作上無任何投訴。

該同志具體負責協助營業部經理處理各方面業務,處於直接與存款人打交道的第一個環節,服務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支行的形象。而文明服務與嚴格執行會計準則又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談到執行制度與服務的關係,張某某認為:執行制度是文明服務的另一個境界,作為一名銀行職員,不僅要嚴格地執行各種規章制度,而且也要切實做好服務工作,方便客戶。由於支行手較少,張某某在負責幾項具體工作的同時,也承擔起了部門經理助理的工作。在日常會計核算過程中,她在嚴格執行各項會計制度的同時,也不忘做好服務工作,並協助營業部經理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在支行的“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核算差錯”的“一升一降”活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促進了支行核算質量的大幅度提高。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疫情來襲,彷彿平靜的海水面突然起了一場運動,海底的魚浮了上來,水面的魚沉了下去。各種聲音爭先恐後:生氣的,指責的,罵人的,出離憤怒的,消極絕望的,抹黑的,洗白的,藉機發私憤的,還有明著暗著帶節奏的,說祖國怎麼怎麼樣……同樣,各種行為也都出來了。

身為一介凡民的我們,更多的是面對一日三餐,而不是家國大義。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請相信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我們自己;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能做的。

無論他人怎麼說,我們的國家就在這裡崛起。

她無烽火照狼煙,無戰火瀰漫,人民勤懇努力,國家繁榮昌盛。從一窮二白,白手起家,篳路藍縷,到國富民強,她是一步步,腳踏實地走過來的。即使她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可是她一直在調整自己努力的步伐,堅定地朝著星辰大海的理想穩步前行。這次的疫情,縱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的國,她仍舊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調動一切可調動的物資,動員一切可行動的力量,迎難而上,直面病魔。相信她,這次戰“疫”,她會贏。

無論他人怎麼說,我們的“戰士”都義無反顧。

當疫情襲來,最早判斷出疫情的張繼先,邊診治邊堅持上報;身患絕症的張定宇院長,與病毒賽跑;女醫生張旃,寫下“本來處處都是戰場”;三軍醫療隊,除夕夜奔赴武漢;堅守著“若有戰召必回”誓言的退役軍人,同樣衝鋒在前。多少醫護人員直接以血肉之軀擋在了最前面,多少無畏的子弟兵衝向了一線,多少基層工作者夜以繼日,堅守在村口門口。無數封印著鮮紅手印的“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請戰書,晝夜奮戰在火神山醫院工地的上千名工人,加班加點生產和服務抗疫產品的企業員工……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太陽的光芒,每一份付出都照亮明日的天空。正是各行各業的守望相助,義無反顧,為抗擊疫情提供了堅實保障。

無論他人怎麼說,我們都要做好自己。

人,不會因為摔倒一次就拒絕走路,不能因為一個不好的人就對所有人失望,同樣,更不能因為一次疫情就怨天尤人進而絕望。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當我們只能待在家裡,看起來什麼也做不了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清醒地看待這次疫情,不盲聽盲從,不信謠傳謠,自覺擔起責任,做該做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時回望自己的初心,整理行囊再出發。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讓我們一起面對,聚沙成塔,眾志成城,讓病毒在萬眾一心面前潰敗,讓春暖花開的日子早點到來!

相信我們的國家,相信我們的人民,相信我們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學習楊漢軍的“鐵骨柔情”

20__年8月9日下午,楊漢軍突發心臟病倒在辦公室,因公犧牲,人生定格在55歲。他是一位近30年的“老組工”,犧牲時任武漢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楊漢軍離開已經幾個月了,但是回憶起他的點滴,幹部群眾依舊有說不完的話。我覺得,幹部群眾念念不忘的是他那堅持原則不動搖的“錚錚鐵骨”和關心幹部群眾的“萬般柔情”。

公道正派、清正廉潔是組工幹部的立身之本。在一些人看來,組織部長位高權重又帶有神祕色彩,往往成為一些“想走捷徑”的別有用心者追隨、攻關甚至圍獵的物件。但對楊漢軍來說,始終堅守底線、樹立高線、築牢防線,在他面前歪門邪道總會吃“閉門羹”。在省委和武漢市工作近30年,幾乎沒有人知道他的家在哪裡,直到犧牲辦理後事時,許多幹部才第一次到他家。組織工作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和原則性都很強的工作,楊漢軍用實際行動踐行,組織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按政策辦事、按程式辦事、按規矩辦事,嚴於律已,防微杜漸,克已奉公。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不近人情的組織部長,卻對獅子型幹部“情有獨鍾”,為“小瑕疵”幹部撐腰鼓勁。從事業出發選人用人,他考慮的是“該用誰”,而不是“誰該用”。有衝勁有闖勁幹部到了“實改虛”年齡卻獲得重用,不因幹部考察中的小“瑕疵”而影響使用……用好一個人,激勵一大片;用錯一個人,打擊一大片。楊漢軍為組工幹部樹立了為敢於擔當者擔當、為敢於負責者負責的榜樣。

敢於堅持原則有“鐵骨”,對待群眾卻“柔情似水”。“我跟你一樣,都是給老百姓做事的”, 關心聯絡點的貧困戶,關心留漢大學生的創業就業,只要老百姓需求的、村居民反映的,都是他要解決的。對老百姓,充滿了感情;對選調生、大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來關愛;對人才,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家的溫暖。“官當得再大,終有一天要退下來。回首往事,最令人欣慰的不是當年有多大權力,而是你為黨和人民做了多大貢獻,幹了幾件實事。”我們學習楊漢軍要學習他的群眾觀,把為民服務作為工作的根本價值取向,以大愛之心,視群眾為親人,眼睛向下、身子下沉、心入群眾,為群眾辦好事、解難題。

鐵骨錚錚,公道正派,廉潔自律,敢於擔當。柔情萬般,以人為本,心繫群眾,追求卓越。以楊漢軍為鏡,比學習,比干勁,比實績,比廉潔,爭當為幸福奮鬥的先鋒!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座談會今天在北京召開。會上,中科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向全體新當選院士發出了向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學習的倡議。

白春禮呼籲,院士們要學習盧永根忠貞愛黨、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的優秀品德,學習他甘為人梯、提攜後學的大家風範。院士們要把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和精神品格,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對黨忠誠、為民造福作為根本的政治擔當,爭做新時代的明德楷模,不辜負黨、國家和人民賦予院士的崇高榮譽。

同時,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作用,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於當日發出倡議書,倡議廣大院士向盧永根學習,堅定理想信念,至誠愛國奉獻,無私教書育人,積極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功立業。

倡議書提到,盧永根熱愛祖國,信仰堅定,品格崇高,他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為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無私奉獻,是中科院院士愛國報國的先進代表,是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模範,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楷模。

倡議書指出,要學習盧永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盧永根出生於香港,1949年在高中時期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年輕時的學習和革命經歷,讓盧永根不斷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改革開放後,盧永根時時踐行著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近年來,他因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長期住院,無法正常參加支部活動,在他的主動要求下成立了“盧永根院士病房臨時黨支部”,每月定期在醫院開展組織生活,及時瞭解掌握黨和國家重要方針政策,按照要求學習黨的檔案與材料,保持與黨組織的密切聯絡。

倡議書指出,要學習盧永根獻身科教,勇於創新。盧永根在擔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期間,始終把黨的教育事業和師生利益放在首位。他頂住壓力,破格晉升優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員,打開了華南農業大學人才培養的新格局,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在科研方面,盧永根在1978年完成《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一書,成為我國水稻育種工作者最重要的參考書,同時也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盧永根勇於創新,他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倡議書指出,要學習盧永根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生活中,盧永根發揚共產黨員樸素節儉的優良作風,辦公室設施簡單,家裡陳設簡樸。與生活中近乎苛刻的節約形成鮮明對比,盧永根捐資助教卻毫無保留。__年3月,他撐著孱弱病軀和夫人徐雪賓將畢生積蓄880餘萬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業大學,設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滿室皆舊物,布衣好耕讀。積蓄八百萬,捐贈不遲疑。”這是盧永根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52年時間,魏德友始終堅守在兵團第九師161團二連,放羊、巡邊,他一直做著這樣看似平凡但讓人感動至深的事。連日來,魏德友老人巡邊的事蹟,在我區各族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魏德友的精神品質可歌可泣,堅定的理想信念、獻身黨的事業的赤膽忠心令人欽佩和敬仰,要以魏德友為標尺,立足崗位,為兵團事業發展不懈奮鬥。

兵團第七師131團號召全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魏德友為榜樣,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掀起學習熱潮,擬定學習計劃,組織1300餘名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先進事蹟,並組織召開學習先進事蹟專題討論會,通過討論加深對魏德友先進事蹟的理解,形成立足崗位學先進、見行動、比貢獻的濃厚氛圍。

兵團第十三師淖毛湖農場組織全場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魏德友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教育和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做像魏德友同志那樣理想信念堅定、富有責任擔當、甘於吃苦奉獻、矢志維穩戍邊的兵團人。

7月29日,看到《新疆日報》刊發的《向巡邊老人致以崇高敬意》的訊息後,塔城地區政協工委、地委編辦、地區紅十字會住裕民縣阿勒騰也木勒鄉阿勒騰也木勒村聯合工作組成員張春明說,魏德友老人屯墾戍邊的精神讓自己感動,心中有祖國、用心愛祖國,他的精神值得自己用心學習,而今自己的住村地點就與161團臨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今後會以魏德友老人為榜樣,立足基層工作,服務奉獻各族群眾,傾心盡力去完成“訪惠聚”各項工作任務,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161團職工張華說,魏德友老人身上所體現的愛國情懷值得大家深思與學習,裕民縣有全國聞名的小白楊哨所,魏德友老人就如哨所旁那筆直挺立的白楊樹,紮根邊疆、頑強生長,默默戍守著祖國的邊防,他吃苦就是為了大家生活的甜美,他做的事既是平凡的,又是偉大而光榮的,他永遠是各族幹部群眾學習的榜樣。

“同飲一方水,同在一片藍天下,魏德友老人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愛國愛疆的高尚情懷。”裕民縣哈拉布拉鄉居民徐長生說,哈拉布拉鄉與161團毗鄰,早就知道魏德友老人的感人事蹟。我們每個人都很平凡,但只要大家心有祖國,心有人民群眾,甘於奉獻,每個人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績。

裕民縣81歲的居民蔣超說,魏德友好樣的,他心有祖國、心有邊疆,為了巡邊而甘於奉獻,什麼時候,中華民族都需要這樣的偉大精神。雖然自己年事已高,但依然會以魏德友為榜樣,時時刻刻把祖國裝在心中,處處維護國家的利益,要能捨小家、為大家,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儘自己的一分力量。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英雄!”

“致敬!”“感動!”“功臣!”這兩天,一位巡邊老人引爆網路,成為網紅。他就是76歲的魏德友。在中哈邊境50平方公里的無人區,他和老伴守了52年,走了近20萬公里!他用自己樸素的方式詮釋著家國情懷。他的故事因《現代快報》製作的H5專刊《無人區?52載守邊人》迅速傳遍大江南北。

驕陽似火的7月,《現代快報》記者不遠萬里從南京專程來疆,走進無人區、走進守邊人魏德友的家,進行了一週的深入採訪。

7月26日,《現代快報》製作的H5專刊《無人區?52載守邊人》以及系列全媒體作品引爆網路,引起數百萬網友的共鳴。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以及央廣新聞、光明日報、騰訊、新浪等新媒體終端紛紛轉載,並在微信朋友圈裡被頻頻刷屏。不到30個小時,《無人區?52載守邊人》的點贊量超過60萬次,總閱讀量高達590萬次。

由現代快報社發起的“我陪老魏叔一起巡邊”網路行動,也得到了網友的廣泛響應,並從客戶端、微信,延伸到了微博、網站。

24歲響應號召,從北京軍區轉業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半個多世紀,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勸返和制止臨界人員千餘人次,堵截臨界牲畜萬餘隻,未發生1起涉外事件。這是怎樣的付出和情懷?

就在網友們熱烈討論究竟什麼才是“愛國的正確開啟方式”時,魏德友用一輩子的堅守,給出了自己的定義。

然而,魏德友卻認真地說:“我其實就是個普通人,什麼也沒做。我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在這裡一直幹下去。”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當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當家家戶戶正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喜悅和幸福中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卻悄然來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驚人的速度開始在武漢蔓延,並開始輻射全國。1月22日,接到上級關於全面防控疫情的通知後,南皮站站長李雪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緊鑼密鼓的安排、部署、再部署,動員號召全站上下,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精神,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抗爭到底。雖然是一名女站長,但是她作為全站的帶頭人,在這場“戰役”中,始終發揚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說在前面,更做在前面,帶領全站幹部職工,誓與疫情抗爭到底。

一、雷厲風行,迅速行動,全面佈防

接到防範疫情的通知後,面對疫情傳播的嚴峻形勢,李雪站長意識到此次疫情來勢洶洶,特別是收費站又屬於服務型單位,收費人員每天接觸天南海北的司乘人員,危險係數較高,防控工作迫在眉睫。於是,李雪站長立即召開班子會議,傳達貫徹上級指示,現場成立南皮站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工作專班領導小組,她擔任組長,並結合南皮站實際情況對疫情防控措施進行分析、研究,制定防控應急處置方案,從人員防控、各部位消毒、應急值守等各方面全面做好準備。事關每一名職工的人身安全,達成一致制定方案後,她安排各部門負責人立即行動起來,按照職責分工落實防控措施,安排辦公室搶購84消毒液4箱,噴壺10個,保潔人員每天對宿辦區消毒2次;針對收費人員每天與司機打交道,每天都接觸錢的實際情況,在為收費人員配發口罩的基礎上,要求辦公室為收費人員購買橡膠手套,收費人員上崗期間一律配備口罩、手套,切斷一切傳播途徑。同時,她要求在站職工每天測量體溫2次,休班人員在家也要測量體溫並上報,做到無縫監控。她不但每天嚴格做到自己測量體溫2次,同時還每天到辦公室檢視職工體溫測量情況,有一次,她發現一名職工的體溫登記表上沒有記錄,立即撥打電話詢問。經詢問,原來,這名職工正在家休班,已經測量體溫,但是忘記上報。李雪站長對這名職工的體溫進行了記錄,並教育她一定要高度重視,每天按時測量、按時上報。

二、隨時接收隨時傳達,疫情防控不分時間

“各部門、各班組,接上級緊急通知,南皮站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物資已經採購,請各部門、班組負責人立即到辦公室領取!”“各部門、各班組,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形勢非常嚴峻,所有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好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每天到辦公室測量體溫,在家休息人員務必做到儘量不出門,不出行,做好個人防護。”“各部門、各班組:接上級指示,每個人都要需要填寫個人近期情況報告表,各部門、班組負責人立即組織落實,不得遲報、漏報。”……這些天以來,站內的政務微信群可以說是最忙碌的微信群,而群裡最忙碌的人就是李雪站長。只要上級有最新指示,她就會第一時間推送到站政務微信群,並根據站內實際情況提出落實要求,有的時候,晚上十一點、十二點接到急文和指示,她同樣會第一時間將檔案傳達到群內,做到隨時接收、隨時傳達,讓每一名職工都第一時間瞭解到上級的最新指示。每天半夜醒來,她也會習慣性地看看手機,看看上級有沒有下發新的指示,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每天都要檢視手機微信群有沒有新資訊,這已經成了本能,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三、愧疚化為動力,無悔堅守到底

從年前在站值班以來,李雪站長已經在站上待了七天了,每天忙忙碌碌,一直在忙著收費保暢和疫情防控的工作。年幼的女兒無人照顧,年邁的母親也沒有去探望。母親已經快七十歲了,身體一直不太好,這也是她最放心不下的。大年三十晚上,她給母親打電話拜年,聽著母親熟悉的聲音,心裡特別不是滋味兒,眼淚不自主地流了下來,母親聽出了她的不對勁,忙安慰她說不要擔心自己,安心工作,工作幹好了就是對她最好的回報。作為女兒,她對母親是萬分的愧疚,作為母親,她對自己的女兒同樣是愧疚,女兒今年才11歲,但是因為工作,她同樣沒有時間照看女兒,聽話的女兒自己做作業,自己玩。她將對家人的愧疚化為工作的動力,繼續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硬仗!

疫情仍在繼續,堅守仍在繼續,作為全站的帶頭人,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李雪堅定了誓與疫情抗爭到底的信念,不斷給廣大職工打氣,帶領大家與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抗爭到

學習召存信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張楠生前是武警山東省總隊臨沂市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班長。入伍20xx年來,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愛軍精武、苦練技能、心繫使命、勇上一線,先後多次參加重大反恐處突行動。20xx年7月26日,他在擔負我駐索馬利亞大使館安全警衛任務中遭遇恐怖襲擊,獻出了年僅28歲的寶貴生命。武警山東省總隊追認他為革命烈士,武警部隊追授他“獻身使命的忠誠衛士”榮譽稱號以及“中國武警忠誠衛士”獎章,中宣部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報告會上,武警山東省總隊臨沂市支隊政委王榮茂、一中隊中隊長井躍華、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警衛小組隊員趙團軍、張楠的父親張聖林、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李芳,用樸實的語言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深情追憶、生動講述了張楠獻身強軍實踐、踐行“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價值追求的先進事蹟。

全國7000多個分會場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同步收看了報告會。官兵們紛紛表示,要以張楠同志為榜樣,自覺把青春和熱血投入到改革強軍偉大事業中去,堅定遠大理想,矢志精武強能,建功平凡崗位,勇於犧牲奉獻,用實際行動告慰和緬懷張楠這位身邊的時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