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血戰鋼鋸嶺觀後心得感悟(精選5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43W

血戰鋼鋸嶺觀後心得感悟 篇1

在師父的推薦下,又看了一部電影《血戰鋼鋸嶺》,導演梅布森所創作的幾部電影,都善於通過直白狠辣的創作風格,訴說著屬於男性的追求和信念。《血戰鋼鋸嶺》講述的也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熟悉導演吉布森的人都會知道,他執導過的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和“信仰”發生著關聯,甚至將“信仰”作為情節的驅動力。吉布森寫實的執行和狠辣的風格最終還是服務於“信仰”這一終極議題,通過信仰拷問人性,這是他的思考點所在。

血戰鋼鋸嶺觀後心得感悟(精選5篇)

縱觀吉布森的幾部片子,《勇敢的心》呈現的是對自由的信仰,《耶穌受難記》表達的是在苦難中堅守信仰,《啟示》思考的是文化衰落下的信仰崩塌過程。而《血戰鋼鋸嶺》又用了與眾不同的方式詮釋信仰——一個具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到底能堅守信仰到何種地步?這種堅持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影片最後針對一些原型的採訪中,道出了影片主題:“有信仰的自我才會擁有真實的自我”。確實,一個人擁有並堅持守護自己的信仰,真的才可能實現真正的自我,免除被社會流俗價值觀的影響,變成被他人和環境所塑造或異化的人。但問題是:這個“真實的自我”到底是什麼?誰能確保它就是真實的?它真的存在嗎?拋開這個深度的議題不論,不管怎麼說,道斯的信仰堅持都值得欽佩,道斯所最終贏得的尊重,來自於他的不殺人而只救人的生命至上觀,我尊敬的不是他的信仰本身,而是他對自己的信仰的踐行內容。而且,我覺得這部影片不是謳歌對宗教的信仰,而是祈禱圓滿的人性---對生命至上的信仰。

《血戰鋼鋸嶺》還算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好萊塢電影。為了守住信仰而堅持不懈的個人奮鬥精神,符合好萊塢電影個人英雄主義的一成不變的主題。引發事件、情節點、中段事件都能如期而至,戰爭場面真實慘烈是好萊塢的長項,也是梅爾·吉布森特色。邊看電影邊想,在當今的中國社會,面對激烈的市場、社會與生活的種.種壓力,多少人喪失了自己的信仰與信心,從而喪失了對人生的原則和信條,進而為了名利而屈尊於了他人或環境。於是,我們需要這樣一部美國片子來喚起我們早已喪失的真實自我。我們渴望勇氣,渴望英雄,渴望信仰,渴望奇蹟,渴望生命的自由,這部電影滿足了我們內心的需求,因此,引起很大的反響。

我們一直在呼喚信仰,因為我們沒有信仰,幾千年來,我們都信奉著“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樣一個極其入世乃至玩世的實用主義價值觀。這樣一個缺乏反思意識的民族事實上很難建立起真正具有出世意義的信仰,於是,我們就用“道德”替補了信仰缺失的位置。於是,我們很少看到關於信仰的奇蹟和信仰的力量。因為我們是芸芸眾生,聰明的芸芸眾生,我們都只是平凡人,我們成就不了這樣的信仰奇蹟,我們很容易被大環境干擾,忘了做真正的自己。其實,一切的一切和信仰無關,和宗教無關,只是和人性有關。和生命有關,因為說到底,真正的信仰不會掛在嘴上,也不會貼在牆上的,信仰只是人自己對自己的生命所作出的期許和承諾。

對於梅爾·吉布森來說,《血戰鋼鋸嶺》是一次巨大的人格魅力的勝利,如同故事的主角、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導演和角色一樣,經歷了事業的挫敗和精神的低潮,經歷了巨大的人生起伏,但是,因為內心未曾泯滅的火焰,他最終證明了自己,讚美了信仰的偉大勝利,創造了藝術的瘋狂魅力。鋼鋸嶺是太平洋戰爭最後一戰,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人生的最後一站,《血戰鋼鋸嶺》很可能也是具有高度爭議性的電影人梅爾·吉布森的最後一次機會。於今,電影圈和觀眾發現,他們都證明了自己。《血戰鋼鋸嶺》以深沉熱情的眼光,審視了一個偉大的不可思議的救助者的故事。拒絕持槍的戴斯蒙德·道斯,在最後一次戰爭中,獨自救下了75個戰友,在這孤絕的對生命的救助中,他也拯救了自己的靈魂,忠實的做了一把自己。

血戰鋼鋸嶺觀後心得感悟 篇2

走出電影院,心緒還是難平,無數個問題在強烈的敲打著自己,我的信仰是什麼?戰爭原來是如此殘酷的,日本鬼子不是我們鬼劇裡面的那麼弱智啊?和平是那樣的珍貴,愛情是多麼的美好,生命在戰爭機器面前只是一剎那。這樣的電影,帶給自己的絕非只是震憾、慘烈,它更多的是改變了自己過去的一些錯誤認識,讓自己站在人性的角度去深深的思考,我的思想我的靈魂該怎樣走?如何去樹立自己的信仰?樹立怎樣的信仰?它如一股清流,浸潤著全身。

這個冷冷的冬夜,心卻異常的火熱,走出電影院已是七點,華燈初上,腹內空空,但我竟然毫無坐車的慾望,走回家去吧,趁著這顆未靜的心,趁著這般火熱。自己總是認為,把一切看淡便是信仰,苦攻術業便是追求,從來沒有真正去重視信仰,更沒有好好的在心目中重視它的存在,沒有讓它成為自己思想的導師,行動的指南,沒有認識到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可貴。不可否認,一部好的電影真的可以給人無限力量,它如一盞明燈,忽然照到你的面前,讓你眼前一亮,它又如靈魂導師,一個巴掌讓你瞬間醒悟,一部好的電影真不是簡單的娛樂,它更是一場教育一次啟迪。國家改革開放,同樣是將自己置於競爭世界中,取長補短,互進互促,人生接觸的人多了,其經歷其思想其觀念自然多元廣博,學習是豐富自己的唯一視窗。

電影前一段描述了多斯的家庭生活及如何追女孩談戀愛,到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決定參軍,上演戀人因為戰爭而又不得不暫時分手的傷感畫面,這些場景中讓人感覺到沒有戰爭的生活,人們是如此美好,如此安居樂業,一片和諧社會的後面卻是前方軍人的浴血奮戰,卻是無數個軍人用自己生命換來的安寧。在中段中,主要描述了多斯在軍隊中因信仰而絕不摸槍、絕不殺人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畫面一進入到軍營,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機器的“轟隆”聲與訓練的吶喊聲交織在一起,場面的真實性,一張--人的面孔,都讓人感覺到氣氛的嚴肅,新兵訓練的殘酷。教官霸道的問話,氣勢凌人的作風,讓人感覺到軍隊不僅僅熔鍊人的意志,還有絕對服從的思想,絕對忍耐的個性,在那個連空氣似乎都凝固的氣氛中,個體服從的意識凝固成了一臺強大的戰爭機器,而這樣的一臺機器在捍衛自己國家安寧的同時,卻又何嘗不是在毀壞另外一個家園,在無數個家庭燭光中團圓,情侶月光下溫柔時刻,或許軍人就在那剎那已灰飛煙滅,人類之間的相互殘殺,你爭我奪,他到底基於一種什麼樣的動機?國家、國家,可是人類是先有社會才後有國家,生存、生存,偌大的一個地球,足以養活人類,同處一個地球,因為強大的國家概念而把星球支離破碎,相互守著自己的地盤互相提防著,一種恐怖的動態平衡在支撐著這個世界,只要這個世界還有國家概念,將來就一定會有戰爭。

無論是西方的信仰還是東方的思想,都只是強調了個體的懺悔,個體的善良,把拯救這個世界的重任交給了上帝,真希望有那樣一天,人們樹立星球一家的思想,破除國家的概念,能者多勞、智者多慮,世界人們互幫互助,那樣才能真正遠離戰爭,遠離個體的痛苦,遠離那個為了大多數犧牲極少數的戰爭機器。

要上戰場了,多斯這個看上去文弱的軍人卻異常的勇敢,戰爭場面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慘烈,猛烈的槍炮聲,坦克的轟鳴聲,呼嘯而過的子彈隨時都可以結束一個人的命,生命在戰場上如此的不堪一擊,槍林彈雨中那些個訓練時強壯的身體,此刻顯得那麼的脆弱,“呯”應聲倒地,“轟”血肉模糊,一具具屍體,一個個耷拉著的腦袋,一雙雙睜開的再也不動的眼睛,都在猛烈詮釋著戰爭的殘酷,戰爭的無情。多斯穿梭在其中,“來,壓住這裡,沒事的,相信我”,“多斯,救我,救我.....”一個個鮮活強壯的身軀就這樣被瞬間摧毀,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瞬間可能失去,多斯成了戰場上勇敢的醫療兵, 部隊撤下山去了,多斯醒來後,看著慘不忍睹的戰場,一個人展開了救援,一個一個拖至或背至山邊,再一個一個用繩子放下去,累至精疲力盡時,一個信念依舊在支撐著他,“再救一個”,“上帝啊,讓我再救一個”,冒著敵人清掃戰場的危險,機智而又勇敢的從戰場上救回一個個傷員.....

這樣的戰爭場面,如此真實的展現在眼前,毫無做作又毫無誇張,既沒渲染自己的偉大,亦沒矮化敵人的無知,聖經帶給多斯的影響,信仰帶給多斯的力量,以及日本人衝鋒時高喊“為天皇效命”時的無畏衝鋒,日本指揮官戰敗毅然切腹時那樣堅定的眼神,都讓我看到了一種精神,一種信仰。甚至於找到了為何日軍能鐵蹄錚錚蹂戮我中華的原因,這真是一個可怕的民族,尊重對手才能嬴得對方,我們那些個腦殘的編劇們天天戲弄著老百姓,把日本小鬼子描述成弱智的毫無戰鬥力的民族,這樣的教育除了麻痺一個人的思想,增添仇恨,還能起到什麼作用?將來我們的軍人上戰場了,滿腦子都是敵人的無能,如何去打敗敵人?真希望腦殘們多看看這樣的電影,多一點民族的責任心,少一點功利市場的心機,正確的引導人們。

我真的應該樹立自己的信仰了,樹立怎樣的信仰呢?回首過去所走過的路程,一張張面孔,一次次挫折,一段段人生不斷在腦海裡浮現,我想起了20--年西藏之行時,那些沿途百姓一步一叩向前走的場景,想起了大昭寺周圍那個將額頭叩到堅硬的水泥地上而起了繭的12歲小孩,想起了20--年在歐洲教堂裡的肅穆,有序排隊一個個虔誠懺悔的場景,我該懺悔什麼呢?過去的積累與沉澱,心中留下了很多的營養,卻也同樣滲雜著雜質,把心靈清空,還原人性本真,找回那個真正快樂純淨的自己,那該多好。

悠揚的琴聲傳來,這個暖暖的週末讓人舒暢,這一方飄著書墨香的空間讓人如此痴戀,濃霧籠罩著大地,但心中的明燈已然開啟,這個生機盎然的陽臺,這樣溫馨舒適的畫面,不就是自己畢生的追求嗎?!

血戰鋼鋸嶺觀後心得感悟 篇3

美國片一直擅長聚焦於某個角色去闡釋人性的內涵。《血戰鋼鋸嶺》雖然也是另類的"英雄主義",卻著實振憾到了我。美國很少拍歷史戰爭片,此片應該算是經典。從述事方式和節奏都控制到位,戰爭場景復原感強烈,拍攝角度鮮少夾入政治觀點,中心思想與故事脈絡十分清晰。戰爭場景烘托出的情感是:感動、善良、正義。弱化了對立感,雖然畫面十分殘酷,給人一種撕裂的疼痛與恐懼,卻無法升起仇恨。只有深深的疼惜…

這些都不是我要談的重點,我想聊聊影片中幾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第一個片段,是多斯在打鬧中誤傷了他哥哥時,父親與母親的不同反應。我們能感受到多斯望著牆上圖片時深切的悔意,那是他第一次面對生命。試想,如果那個時候他父親的鞭子真的抽打在他身上,估計我們見不到後來那個拯救生命的英雄了。真正的善能引發善,洩憤的父親只會收穫一個反抗和充滿憎恨的孩子。我很敬佩母親對待這件事的智慧,她能感受到孩子內在的懺悔,並且在那個時候不僅是安慰和撫慰,而是告訴她對待生命的正確態度。在強烈的情緒下,語言便成為強大的武器,可以摧毀一個人,也能強悍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正面語言,是多麼重要的一門功課!

當談及父親暴力的虐待,母親的回覆是:他不是憎恨我們,許多時候他是憎恨他自己。--歲的孩子雖不懂這些話語的內涵意義,卻也在他心裡種下了一個叫做"理解與善意"的種子。在他後面被戰友熟睡時群毆,他的反應上有看到如出一轍的對戰友的理解與善意。的確,沒有經歷過戰爭,怎麼能理解一個在戰爭中死亡線上趴出來的人?戰火的創傷,比任何生命中的疼痛都更甚。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你不知道未參戰前的他有多好。"多斯母親這一句又隱含了戰爭的凶殘,多斯父親雖活著回來,卻已經讓自己的靈魂死在戰場。多年來,一直生活在戰爭的創傷中不能自拔。

第二個鏡頭,是多斯在法庭上。他看著法官真誠訴說自己的信仰:"現實世界已經支離破碎,我只是想努力拼湊一些自己的完整。難道這也有錯嗎?"法官聞此言都有些動容。軍隊中最講究執行力,違抗命令是無法被接的。如果我們用這個角度來看待他的上司,或許更能理解他為何一定要讓多斯離開。而不會覺得他是個冷酷的人。的確,軍隊中有那麼多的上帝信仰者,為什麼只有你不肯拿槍?實質上,多斯內在的價值體系並非只來源於上帝的教育。多數來源於家庭的教育與母親的愛。他的支離破碎更多來自家庭的體驗,母親的溫暖善良和帶著心靈創傷的父親,一戰的疼痛在這個家庭裡久久不散,支離破碎。母親的價值觀被嫁接到他身上。

第三個境頭,他在戰火紛飛中,不顧自己生死,透支體力的拯救生命。那一個信念一直在支撐他:求求你,讓我再救一個!他把所有的痛苦,都化作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惜。不是對自己,而是對所有人。所以當他對敵方日本人施藥時,聽到"山上還有個神精病一直在救人,還救了兩個日本人下來…"時我禁不住落淚。被這一份對生命的平等與尊重深深憾動…沒有分別心,沒有評判的愛。同時,升起一種羞恥感,為自己的那些小情小愛,小情緒感到羞愧。我們能為這些事煩惱,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生活得太幸福,才能有時間去折騰。生命那麼脆弱與無常,去愛一切生命吧!

美國片對人性的解析真的是深刻露骨,卻不顯生硬。人不是生而為善或惡,成長中的各種體驗造就了一個人的內在世界。而外在世界,則是他原來思維模式的體現。而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去了解自己呢?

專心做一件事情,專心愛一個人,都是一場修行。必須熬住那些寂寞孤獨的時光,扛過各種不被理解的折磨與苦難。如同多斯的信仰……專心愛一個人需要做很多事,專心做一件事需要愛許多人。於是,我想花心一點,專心做一件事:智慧地去愛每一個人。我無法確定能否達到終點,卻可以讓自己一直在路上……

血戰鋼鋸嶺觀後心得感悟 篇4

說說電影吧,電影的名字叫《血戰鋼鋸嶺》。一部美片,是我喜歡的那種。可以說是戰爭片子吧,因為畢竟戰爭的場面還是很大的,主人公是戴斯蒙德,這是一個真實的人物,說的是太平洋戰爭,戰爭地點是沖繩,一場美日戰爭,主人公給人的印象是很純良厚道的那種,說起話來笑的很甜。但是他的骨子裡卻是一個讓人敬佩的男人。所以這是我其中有感的一點,一個真正的男人,絕不是他的外表有多英俊,身體有多強壯,而是他是否真正擁有男人那樣的血,和鋼鐵般的意志。在這個世界上,意志力絕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值得尊敬的標誌。接著往下說,主人公像其他男孩一樣,追求著自己喜歡的人,擁有他自己的愛情,然後又像其他男孩一樣應徵入伍。但是這一點他的家庭是極力反對的,因為他的父親就是一戰的老兵,他經歷的太多了,身邊的人都不在了。自從退伍後就變了一個人。整日用酒精麻痺自己。對家人也是暴力不斷,有一次,他喝多了,手裡拿著槍,跟多斯的母親 吼叫,這時,成年的多斯衝出來,奪過槍,指著父親的額頭,他說那一刻,在他的心中,他已經將父親打死了。然後他發誓,再不碰槍了。他是個---徒,他一直信守著自己的誓言。這是第二點我想說的,一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一些事情總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或是愛或是恨。當多斯入伍後,他一直堅持著自己,他入伍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救人,這是他的理想,但是沒有人理解他,從軍官到士兵,大家都認為他是懦夫。大家欺侮他,打他。但是他不恨大家,他依舊堅持著自己的信念,這一點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一個男人是應該堅持自己的,無論他遇到什麼樣的打擊和挫折,他都不能認慫,這就是男人。這是我要說的第三點。當然還沒有那麼簡單,當大家發現不能排擠他,讓他自動離開軍隊的時候,領導開始難為他,不准他假期,導致他悔了婚約,但是他有一個好的未婚妻,她堅信著她的愛人,這就是幸福的根源。幸福就是自己給自己的,因為你相信了,因為你堅持了,因為你守護了。就是這樣,你擁有了幸福。這是我要說的第四點。然後多斯終於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因為他拒絕服從軍隊的命令,他不持槍,不完成有關射擊的考核。這下沒有人能救他了,他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認錯,這樣,他將被軍隊開除。他在社會上將再無顏面。二是他堅持著自己的想法,這樣法庭會判他坐牢。這時他的未婚妻來勸他。當他要改變自己的主意的時候,他的父親來了,他的父親向自己的老上司請來了最高指示,同意多斯加入軍醫,可以不用持槍。這下子大家的心才都放下。 這說明什麼,在最關鍵的時刻,無論怎樣,爹都是兒子的後盾,當兒子有事的時候,是要爹來平的。這是我想說的第六點。後面就是這部影片最高潮的部分,戰爭的開始,多斯憑藉自己的毅力,在死神面前搶回來幾十條生命。一下子大家對他肅然起敬,他也成為了英雄。整體影片到這裡就結束了,後面都是當時與他有關的戰友或是上司拍的紀錄片。一個真實的人,一段真實的故事。一個不朽的精神,那就是堅持。

血戰鋼鋸嶺觀後心得感悟 篇5

昨天我沒有發文章,因為週五的晚上,我要給緊張了一週的自己放一個假,我和老公去電影院了看了《血戰鋼鋸嶺》。

這個名字聽上去很血腥,我其實是很牴觸的,是老公執意要看,我也就陪著一起了。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電影是根據二戰時期沖繩登陸的真實事蹟改編拍攝的,更因為這份真實,才更加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我們趕到電影院的時候,電影已經開場了快三十分鐘,像很多美國的好萊塢的電影一樣,導遊花費了很多的敘事在一開始的烘托和鋪墊上,即便我是上演了30分鐘的時候才進場,都不影響我對這個電影的前期情節的基本推測和判斷。

一個瘦瘦高高的,體力不佔優勢的小夥子,在一個一站退伍老兵的父親的威嚴和家暴下長大,做著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有一個理想中的未婚妻,似乎他這輩子就這樣平平淡淡下去,漫長而幸福而已。

但是,珍珠港事件發生以後,全美國青年的愛國參軍熱情被調動起來了,包括故事主人公的哥哥和本人。儘管爸爸平常看起來怪異和冷酷,但是在面對兩個孩子都要參軍到前線,生死未卜的選擇,他表現出了一個父親的不捨和內心極度糾結的痛苦。這一幕戲,扮演爸爸演員表演很到位,尤其是他的微表情,因憤怒因痛苦而扭曲,伴著顫抖的嘴脣,確實將父親的深沉的愛表現的淋漓盡致

故事主線先抑後揚,節奏在主人公進入新兵營開始變得沉重,由於他不能說服自己去違背自己對上帝的誓言去拿槍射擊,他面臨著被軍事法庭審判的可怕後果,他也受到了新兵營裡其他新兵的排擠和人身攻擊,大家紛紛指責他是懦夫,因為一個下士,不能使用武器,不能打擊敵人,也不能保護同一個戰壕的兄弟,儘管他有自己堅定不移的信仰,也難免顯得他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但是他並沒有因為大家的反對,妥協和屈服,即便他的未婚妻來勸說,他的長官前往他的牢房勸說他退伍,他都沒有接受,他堅信自己是無罪的,能夠在妥協和後退之外,堅持找到第三選擇-選擇堅持自己的信念

電影的第一個高潮出現在軍事法庭審判的時候,小夥子在法庭上改變了自己認罪退伍的立場,堅持認為自己可以既在戰場上為國服務,也不需要自己親手用槍殺害敵人。當他的倔強而怪異的爸爸穿著一戰期間的美國軍服出現在軍事法庭,將他請求當年的戰友,現在已經是美軍的高階將領撰寫的求情信轉交給法庭的時候,父子倆的眼睛裡有一瞬間的對視,我看到了他倆的冰釋前嫌,父對子的愛,即便知道兒子不帶著槍上戰場有很多危險,知道兒子那驕傲的自尊不會接受被強迫退役的心情,儘管自己的從軍生涯給他帶來永遠不會抹去的痛苦,但是為了讓兒子有堅持自己理想的權力,他選擇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我覺得這個情節是電影從前期冗長的鋪墊拖沓裡走出來的一個轉折點,當主人公道斯從一個機槍手轉變成了一個醫療兵,他勇敢而傳奇的經歷就開始了。其實,從馬後炮的角度來看,主人公能最後英勇無比的從死神手裡拯救出那麼多戰友,也有些註定的成份,因為他是一個可以為了自己的信念不顧一切的人。

在鋼鋸嶺的激戰,我看完以後最震撼的是作為一個弘揚主旋律的大場面電影,導演除了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像絞肉機一樣血腥的人間地獄。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對交戰雙方的描繪的角度,在我看來,導演其實並沒有特意的拔高誰,也沒有特意貶低誰,即便是面對日本士兵的瘋狂反撲,我們都看到了日本士兵的英勇的一面,狡猾的一面,聰明的利用地道優勢伏擊;以及忠於國家的一面,在任務失敗後最高指揮官切腹自殺。在展現正義的一方的英勇頑強的同時,真實還原了敵對方的客觀情況,這一點,在國內的很多抗日神劇上,是很難找到的。

當然,戰爭是人類歷史裡面一個個篇章裡最悲劇的情節,讓個人的生命和價值顯得無比渺小。前一秒,你看到的還是那個和你插科打諢的活生生的人,下一秒,就已經被炮彈炸的血肉橫飛。戰爭,也放大了很多人性的善良,醜惡,懦弱和恐懼,作者在描述個體的心理情緒方面,顯然是遊刃有餘的

關於人性的善良,在攻佔鋼鋸嶺的第一次衝鋒時候,連隊傷亡慘重,當傍晚時雙方熄火的幾個小時裡,主人公作為醫療兵要去尋找和檢視傷員,這是個很危險的工作,因為隨時都會有埋伏的敵兵、狙擊手和流彈。他的一個戰友主動說,我來陪他去吧。他們在坑道里談心,敞開心扉,主人公和戰友倆一來一往的小玩笑,以及主人公和戰友講述自己家暴的父親導致他對於拿槍有著很深的罪惡感以及永世不碰槍的誓言。戰友對他的心情的理解以及對他的真誠道歉,表達對自己之前的誤解的懊悔,還有戰友主動讓他先睡,戰友會幫他放哨這樣的小溫暖,都給這個發生在殘酷戰場的故事鑲嵌了亮色。

關於人性的醜惡,我更願意相信,之前在新兵營的時候,兄弟們對於主人公的欺負,人身攻擊,都基於普遍根植於人性的仇視,怨恨,而且隨著主人公強大的信念堅持和感染,都會被感化。

電影的敘事風格是儘量用很多詼諧的對話和語言,來化解壓抑的戰場的痛苦和對人性的抹殺,這一點也是很難得的,有點類似於笑著哭的感覺吧。

以前,我們學古文的時候,背過關於士氣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鋼鋸嶺之戰,真實的印證了前兩句,但是第三句被逆轉,逆轉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道斯的驚為天人的信念和努力,所有的倖存士兵都轉變了之前的觀念。依舊那麼狡猾和勇猛的日本兵,在他們看來,也不是堅不可摧的了。

連隊最初進駐沖繩戰場的時候,除了長官以外,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要面對什麼。但是當一輛輛軍車從前線撤下了,車上裝滿了慘不忍睹的屍體,一個個年輕的生命以一種可怕的樣子終結,新兵們被震撼了,在他們之前進攻鋼鋸嶺的連隊幾乎被全軍覆滅,他們最為補充兵員,馬上要投入戰鬥。

作為戰役的第二次衝鋒,實際上只是他們的第一次實戰,恐懼茫然和不知所措的空氣瀰漫著,他們被神出鬼沒的日本兵伏擊的毫無抵抗之力,損失慘重。

作為醫療兵的道斯手無寸鐵,在主力部隊全部撤退之後,堅守戰場,赤手空拳的和日本兵周旋,將75為戰友救下,一個個的找到,一個個的或背或拖到懸崖,一個個用繩子將戰友從懸崖高處吊下,道斯早已精疲力竭,但是他靠著信念的力量一遍一遍的對自己說:請賜給我力量,讓我再救一個傷員吧。直到救最後一個傷員,被日本兵發現,千鈞一髮,他還是先將士兵用繩索放下,之後自己再爬下,日本兵追趕至懸崖,道斯差一點就丟了性命。最可貴的是,他在救傷員的時候,還救下來3個奄奄一息的日本兵

後來,在道斯的回憶錄裡,他把自己的英勇都歸功於信仰,但是在我這個沒有信仰的人看來,其實用信念更合適。這種看似虛幻的東西,能產生巨大的不可想象的力量,讓普通人做出常人不可及的事情。此時此刻,沒有任何人再認為道斯是一個懦夫了,他雖然不能扛槍和敵人硬碰硬,但是他用智慧和勇氣在敵人的眼皮底下,拯救了75個生命,這個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看似瘦弱和文靜的道斯做到了,他的勇氣給所有的倖存的但卻沒有勇氣重返戰場的士兵重新注入了強大的力量,他們在沒有增兵的情況下,重返戰場。

這一次,他們不再恐懼,不再懦弱,他們彷彿是批了鋼衣鐵甲的不死之軀,他們冷靜的找尋機會,智慧的找到敵人藏身的地道,給敵人致命的打擊

狡猾的敵人在即將失敗的時候,還用了詐降,在受降的時候,趁著美軍的人員放鬆警惕,日本人向人群投擲了手榴彈,希望能夠魚死網破,幸好達斯及時發現,他用腳將手榴彈踢飛,但是手榴彈在空中爆炸,達斯的腿被炸得血肉模糊。

鋼鋸嶺戰役結束了,道斯用自己的不凡的行動,讓世人展示了什麼是真正的勇敢。勇敢不同於匹夫之勇,勇敢是衝破一切恐懼和質疑,還能堅定自己的信念,勇敢不是靠殺戮,勇敢是認定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事情,並且拼盡全力去做,一直到最後。勇敢不是瞻前顧後,而是一種奮不顧身,是不惜犧牲自己,也要成全別人的信念。勇敢還是克服一切困難,敢於堅持做自己,敢於和世俗對抗,敢於聽從內心聲音

道斯是勇敢的,他在軍事法庭審判的時候,即便受到人身的拘禁,受到親人長官的勸說,但是他仍然沒有改變自己認定正確的觀念;

道斯是勇敢的,他在戰場上,選擇用自己醫療兵的方式拯救別人的生命,手無寸鐵地和敵人周旋;

道斯是勇敢的,多虧他在敵人詐降的最後一刻挺身而出,將手榴彈踢飛,救了大家,身負重傷。

看了這個電影回來的路上,我還在回味裡面的細節。其實,這是一個情節簡單的主旋律電影,我並不會被傻瓜式的洗腦,我更多的是在思考,道斯這樣的英雄,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英雄的定義的區別:

他不是靠殺戮多少敵人而立下戰功,是靠拯救他人性命,是靠著強大勇氣和信念做下了不平凡的事情

如果我們可以像道斯一樣,在面對生活的挑戰的時候,利用信念的力量,自我激勵,願意持續的付出艱辛的努力,直到努力的程度無以復加

如果我們可以像道斯一樣,在面臨兩難選擇的時候,選擇犧牲部分個人利益,成就別人,放棄些執念,做適當的讓步

那麼,我們的人生,是不是就會是另一個樣子,海闊天空,志存高遠,水到渠成,別有洞天呢?

可是,生活中我們沒有那麼多如果,我們只能在每一次有且就有一次的選擇裡,選擇勇敢堅守信念義無反顧或者選擇繼續安於現狀

好在,在遇到了道斯之後,我知道了,現在的我和以前的我的區別在於,我多了一顆選擇勇敢的心;我知道了,人生的戰場似乎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普通人如我,也可以用信念和勇氣,加上持續不斷的堅持,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