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精選15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28W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1

20__年5月17日晚8點,《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四川木裡火災中犧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當地撲火人員、我國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生產的拓荒者顧方舟、浙江省嘉興市盲人中醫師朱麗華、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來鳳支行離休幹部張富清等人獲得“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榮譽。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精選15篇)

感動一座城,感動一個國家,也感動了14億中國人,他們獲得“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榮譽,實至名歸。大半生獻給莫高窟的樊錦詩,“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功業凝成糖丸一粒”的顧方舟,載著新中國的孩子渡過病毒劫難,何其偉哉!“逾古稀而不辭,雖千萬人而往”的伍淑清,一顆心愛國愛港,是美心,更是良心;從不放棄,永不言敗,女排姑娘身上的精神激勵了一代代中國人……

《感動中國》節目被譽為“年度精神史詩”,就在於獲獎者展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精神。無論愛國還是敬業,無論誠信還是友善,無論積極進取還是崇德向善……他們身上的價值追求,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的價值座標,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標識。

看到那一幕幕細節,我們無法不感動。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嵐在濠江中學升起了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澳門迴歸祖國當天,已經87歲高齡的杜嵐,放下柺杖親自升起國旗,把對國家的愛傳遞給澳門濠江中學的孩子們。再比如,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畢業後回鄉工作的黃文秀,主動選擇當駐村第一書記,從幫村裡引進砂糖橘種植技術,到教村民做電商,帶領貧困戶脫貧,可惜壯志未酬——因遭遇突發山洪不幸遇難,年僅30歲。

每位獲獎者都是可敬的,他們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動了我們,還溫暖、鼓舞和啟迪了我們。

我們有理由向他們衷心感謝。“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每位獲獎者都在所處的領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們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讓我們生活的社會更有溫度,讓我們更有動力前行。比如朱麗華,她因傷失明,遭遇不幸,但不被命運擺佈,而是自學成為當地盲人中醫師,從事推拿工作30餘年,開創了自己的診所,為100多名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非常了不起。更可貴的是,朱麗華堅持做慈善,截至目前已資助貧困學生480人次,為希望工程捐款達373萬元。

恰巧,17日是第30個全國助殘日。朱麗華本身是殘疾人,靠雙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又為殘疾人提供了巨大幫助,不僅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發展,也讓這個社會更美好,可敬可贊。

我們有責任用感奮回饋他們。每位獲獎者身上都蘊藏著“精神富礦”,他們用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堅守,詮釋和定義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種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具有強大的感染力。特別在當下,更有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面對這場大戰和大考,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舉世矚目。比如,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以及各方面人員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廣大科技工作者展示了拼搏奉獻的優良作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同樣的邏輯是,從獲獎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我們就更有勇氣走過苦難,走向勝利。

我們也有必要感悟人生。獲獎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點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們永遠無法企及,比如在戰爭年代立下赫赫戰功的張富清,再比如拿了十個世界冠軍的中國女排。但是,他們對國家的熱愛,他們的責任感,他們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義。換言之,我們達不到他們的高度,但可以像他們一樣頑強奮鬥,可以像他們一樣把個體命運與國家需求結合一起。

獲獎者中有一名美國人,名叫潘維廉,1988年起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後來成為福建省第一個拿到“中國綠卡”的老外。潘維廉令人感佩之處在於,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他熱情地為廈門、為福建代言。他帶給我們的啟發是,無論在哪裡,能夠做推動社會進步、推動國際合作的事,就是有價值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是無盡的。”如果說主流媒體發力道德模範宣傳報道,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體現了媒體責任,那麼從中不斷獲取精神的力量,把這種力量融進工作崗位中,則是我輩責任。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2

愛是什麼?它給人的感覺往往是浪漫,純真和真誠。其實,它也許是人身上的一種沸騰的血液,鮮紅,奪目;也許是一種感觸,啟用人身上的每一個細胞,使人們為之所動;它也可能是一種縹緲的空氣,充塞著人們的生活和心靈。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再沒有心的沙漠,再沒有愛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卻步,幸福之花處處開遍。”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

這是一首唱遍了大江南北,也唱進我們愛的心靈的歌。它震撼著我,激勵著世界,也鼓舞著愛的天地。

父母的愛是無私而寬大的,它甚至可以諒解你的每一次錯誤,用愛的空間包含著你,它是無言的,它是永恆的。它可以為你奉獻一切,任何殘酷的代價與愛相比簡直就是微不足道,如果說愛是宇宙,那麼代價卻不及它的無數億萬分之一。所以,我們說:愛是無價的,愛是博大的。

老師的愛,是偉大的,是默默無言的。在每一個瞬間表露無疑,在每一個剎那,每一句溫馨的話語,每一個關愛的眼神,將愛體現得淋漓盡致。使我明白了,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像春蠶,毫無保留的吐盡最後一口絲。是無言,是無私。

在寬廣而平凡的大道上,有著許多“不平凡”的人,他們有的在某個遙遠的地方,資助著某個身心殘疾的學生,那一封封的書信,是愛的載體,是美麗的無言。它們或許使貧窮的學生,擺脫困擾;或許使傷心的孩子揚起希望的風帆;或許使怯懦的人們展翅飛向夢想。不平凡的人們,給予他們愛的滋潤和碩大的精神支援,讓他們成為充滿信心的國之棟樑。

在平凡與高尚之間,在高雅與粗俗之間,是關愛,是愛的奉獻決定了他們的差別。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是無私的奉獻;愛是美麗的港灣;愛是純潔而又善良的;愛是寬容而又和藹的……總之,愛是公共的,只要你真心付出,就可以擁有它。

它彷彿人間的春風,又宛如生命的源泉。世界因擁有愛而美麗,只要我們獻出真誠的愛,只要讓愛充天塞地,這世界將變得幸福美滿……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3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20_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蹟個個都那麼震撼人心。但是最讓我感動的還是“爬”遍青山送醫上門的夫妻周月華和艾起。

周月華,女,43歲,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西河村鄉村醫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華出生後8個月被診斷為先天性小兒麻痺症,左腿殘疾,這一切並沒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憑著自己的執著,周月華完成了中學學業併成功從衛校畢業。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周月華因身體殘疾而四處碰壁。後來,看到鄉親們每次都要步行幾個小時才能到鎮上醫院看病,她就動了行醫的心思。

周月華將平時省吃儉用下來的200元加上家中僅有的600元儲蓄作為開診所的啟動資金,又把家裡堂屋修整了出來做場地,藥品採購則靠兩個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華的“柳蔭鎮西河村衛生室”終於正式掛牌營業了。

“我喜歡我的工作,喜歡我現在所做的一切。”周月華說道,“住在偏遠地方,農民看病要走上好幾小時。所以我現在做多一點,讓鄉親們少跑一點,少花一點,自己會感到很開心。”

最開始行醫時,周月華右肩挎的是藥箱,左肩杵著柺杖在山間艱難行走,這種行醫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條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華和艾起結婚之後,無論上山涉水,颳風下雨,只要有出診,艾起便會攬起周月華的手,用寬闊的後背將她背到病人家裡。“揹你一輩子,我無怨無悔!”這個男人用20年的行動,默默支援著妻子的事業。

二十多年來,她硬是靠著柺杖和丈夫的後背,“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為轄區近5000村民帶去了醫療服務。

“沒有他,這麼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華說道,“他是我這輩子的第二條左腿。”“我揹著她走了18年。我說過要揹她一輩子,就要實現這個諾言,永遠都不放棄。”周月華的丈夫艾起說。

一條路,兩個人,二十年。我祝願這對夫妻好人能有好報,能夠幸福美滿的過完一生。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4

人為萬物之靈,而我們能夠生而為人,更是幸運中的幸運!

其實,我們應當明瞭,大自然是一個殘酷競爭的世界,每天不知有多少動物被獵殺,更不知有多少動物餓肚子,所謂順利的情況是甚為少見的,更多的則是不順利、挫折,也就是說,挫折是大自然的常態,順利則是異態。做為大自然一部分的人類,究竟還有多少可以值得報怨的事情呢?

是故,做為人類的我們,實在有太多的情形值得感恩,而不是抱怨。我想,我們應當能夠做到:別驕傲。我們人類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東西,我們的所謂發明,發現之類,不過是大自然早已存在的事物,人類不過機緣巧合,適時發現了奧祕所在而已。別抱怨。我們的生命只在呼吸之間,理當把握當下,誠意生活。別仇恨,這是一種太過危險的人類獨有的不良情感,我們可以因需要而殺死動物,而不應當因仇恨而殺戮,更不用說同類相殘了。別貪婪,一個人的生命歷程是十分短暫的,所需有限,生命的死亡不可能帶走任何東西。別虛偽,虛偽或者可以獲得一時的好處,卻會給自己的一生帶來揮之不去的陰影。別……別讓許多的別……存在。

有些人似乎天生地會感恩,令人感佩不已。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陸續撿拾領養了十幾個孩子。近幾年每到年關,都會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帶著救助金上門慰問。老人一概拒絕:感謝政府和社會的關心和關注,但我們能夠自給自足,不需要救助;我和我的孩子們生活充實,感覺幸福。一位失去了雙手,又失去了母親的孩子,因偶然的原故,成為一所學校的“編外生”——不用繳書學費,也沒有學籍。國小畢業考試竟為全縣第一,但她並不能夠上中學,卻毫不抱怨,反而寫了一篇作文《我最幸福》,裡面有的是感人的感恩話語,卻沒有一句抱怨。她勤奮自學,能夠用腳做所有該手做的事。後來作文在一次徵文中獲得一等獎,她的事蹟也上了電視,最後為一所大學破格錄取。

我想,人們都應當象上面的這兩位普通人一樣,常懷感恩之心。人類只是自然的一個部分,人類應當理性地看待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學會善待自然,善待其它生物,其實,這也就是善待人類自己。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5

如今,作為我們跨世紀的一代,面對未來祖國前途無限光輝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和樹立報國之心。當遠訪國外參加演出的同學為了中國的主權毅然放棄時,我們不禁要對他們的行為肅然起敬;當我們的學生聞聽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後,上街遊行以示抗威時,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學生高昂的愛國熱情,再一次從他們的身上感到了流淌著的愛國熱血;當看到一個個海外歸來的遊子們,用他們的知識報效我們祖國時,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情操的巨大動力。它才真正代表著一個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個民族的象徵。它不是與生俱來,但它是後激勃發;它不是上帝,但它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亡;它不是利劍,但它永遠是對外最有利的武器。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愛國的豐碑,其實國家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真的不會奢求我們多少回報。當身邊的同學需要幫助時,我們能伸出自己的雙手;當貧困山區的孩子在飢寒交迫時,我們能夠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當社群的爺爺奶奶在孤獨寂寞時,我們能夠主動聯絡身邊的同學一同去給與問候和幫助,讓我們用一顆愛國之心,一顆感恩之心,向我們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6

愛因斯坦說:“人生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麼。”

人生的價值貴在奉獻。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們都在奉獻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白先禮老人在他74歲的時候開始靠蹬三輪車的收入幫助貧困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這一幫就是幾十年。他在十多年間共捐款35萬元。300多個孩子因此圓了大學夢。

一個普普通通的下崗老人,為什麼如此慷慨?因為他有一顆奉獻的心。

98歲的胡佩蘭20年來每天出診六次,對患者極有耐心,給病人開藥,很少超過一百元,20__年7月,98歲的胡佩蘭心臟病突發,經搶救後,第二天仍準時到醫院坐診。

她是仁醫,看的是病,開的是藥,結的是情。她無怨無悔地為他人,為他人奉獻,數十年如一日,是醫者的典範。

兩彈一星元勳,核物理學家朱光亞在核領域奉獻了大半輩子,向科技基金會共捐出幾十萬元。林俊德入伍52年,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沈飛集團董事長羅陽在執行任務時以身殉職。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月裡不知疲倦,勞心勞力,幾乎沒有一刻休息。

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國防科技工作者的愛國奉獻情懷,為中華民族鑄成銅牆鐵壁。我們需要更多的朱光亞,更多的林俊德,更多的羅陽。他們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祖國奉獻一生。

艾青說:“即使我們是一支蠟燭,也應該‘蠟炬成灰淚始幹’;即使我們只是一隻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即使我們死後屍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馬克思說:“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達到自身的完美。”

可見,人需要奉獻,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7

中國女排姑娘們力克一場場“勁敵”,頑強拼搏,從“開門紅”直至“十冠王”,提前衛冕排球世界盃冠軍。她們執著與堅定、微笑與樂觀,他們落後不落敗、掉分不掉氣,她們團結與拼搏、篤定與從容。是什麼,讓她們一次次從一個巔峰走向另一個巔峰?

立思想,抓長遠。團結奮戰、勇於拼搏的中國女排在輝煌中跌宕,在唏噓中奮起,始終傳承著優秀的女排精神。面對勝利與目標,“鐵榔頭”郎平教練說,我們的目標是升國旗,奏國歌!面對落後的分差,女排姑娘團結一心,隊長朱婷一句“拿回來”,激起全隊士氣。每一次的暫停,備戰的國手們化身“服務員”,幫忙擦汗、遞水、鼓勁、出謀劃策。就是這樣一個有強烈的愛國心、團結心、進取心、奮鬥心的團隊,才能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蹟,一次又一次被世界矚目,一次又一次被世界尊重。

立功底,抓基礎。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朱婷的暴扣、丁霞的“二傳”、袁心玥的扣球,每一次看,內心都會蹦出一個“爽”,每一次的勝利都會讓人熱淚盈眶。看似輕鬆的3:0取勝,實則是女排姑娘們經歷質疑與失落、摔倒與疼痛後的涅槃重生,十幾年的青春年華,紮實的基本功,健康的品格與心理,才能讓她們在賽場上力克強敵,破繭重生、成就輝煌。她們從久久為功地堅持和勤勤懇懇地苦練中走出,用汗水與苦痛度過了天真爛漫的童年,用理想與成就豐滿瞭如詩如醉的花季,在成年書寫了為國爭光的美好畫卷。

立職責,抓協作。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僅僅依靠幾十年如一日奮戰在排球一線的郎平教練,也不足以抵擋一個團隊的智慧;即便是“全能王”朱婷,也扛不起一支隊伍的猛烈攻擊。只有教練團隊、醫療團隊、女排隊員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練就過硬的本領,化作一團和氣,才能凝聚最強大的力量,畫出最大的同心圓,實現偉大的夢想。她們都是各自“功能區”的孤膽英雄,更是團隊的“強力膠”,發揮著自己的最大潛力,緊緊抱作一團,朝著下一個目標全力以赴。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8

蠟燭在人們的眼中是非常平凡的,非常微不足道。只有在偶爾一次停電時蠟燭才會被人們從那十分不起眼的,潮溼的角落裡拿出來點亮它。

這時,它在人們的心目中才有地位,等到不需要它時,它又被遺忘在了那個角落。

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蠟燭雖然平凡但又是那麼的偉大。它就像老師一樣平凡,默默的為人們送去光亮,直到自己的生命燃盡。

去年的一天,我在家裡玩電腦,正當我玩得津津有味時,我家突然停電了。頓時,我感到十分掃興。這時,爸爸從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裡拿出了一根蠟燭點亮了。

伸手不見五指的房子裡有了一點點光亮。如果是在平時,這點光亮簡直算不了什麼。可在這時,這一微弱的光顯得格外耀眼。

我趴在桌子上,目不轉睛的看著那根正在燃燒的蠟燭,蠟油一滴接著一滴的落在放蠟燭的紙板上,蠟燭的長度也隨著蠟油的落下悄悄的,靜靜的開始變短,不久,一根長長的蠟燭就變得只剩下一半了。

這時,我突然覺得有一個職業和蠟燭那種默默奉獻的精神十分相像。蠟燭的身體就像生命,隨著火焰的燃燒而變短,老師何嘗不是這樣的呢?他們為了學生能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生身上。

他們定的付出不求回報,這不跟蠟燭是一樣的嗎?頓時,我對我的老師和眼前的這根蠟燭肅然起敬。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9

凋零的花瓣透出的是生命的終結,枯萎的落葉宣告的是生命的停息;雍容的牡丹彰顯的是生命的華貴,繁盛的大樹凸現的是生命的粗獷。生命不僅給生物以形體,還賦予它無可比擬的華彩,因此,我們要對生命感恩。

感恩生命,感謝她給予我們靈巧的雙手。男耕女織,搓繩捻線,做飯煮菜,用雙手創造了文明的未來;梳頭洗臉,打獵捕魚,搏鬥娛樂,真真切切,為所欲為,把我們所想到的都付諸現實。

感恩生命,感謝她給予我們敏捷的耳朵。聽,波濤洶湧,海浪拍岸,風號雷鳴,山呼海嘯;聽,林間天籟,蟬鳴鳥語,猛獸咆哮,虎嘯猿啼;聽,絲竹管絃,鐘磬鼓樂,合奏清音,吹拉彈唱……聽萬籟聲音,感節奏華美。

感恩生命,感謝她給予我們明亮的雙眼。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枝繁葉茂,花開葉落;看,名山大川,峻險陡峭,奇葩異草,繽紛多彩;看,江河湖海,奔騰不息,靜謐深邃,浩蕩無垠;看風花雪月,春華秋實;看時序更迭,滄海桑田……我們用清澈的雙眸還原物體的本質原貌,一個五光十色、繽紛斑斕的世界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欣賞華美,我們也洞悉醜惡。

感恩生命,感謝她給予我們豐富的感情。喜怒哀樂,悲思憂懼,灑灑脫脫,原原本本,痛快淋漓,無拘無束;喜而笑,怒而吼,悲而泣,表露我們最真實的心跡,抒發我們最本真的情意。

感恩生命,感謝她給予我們一個聰明的大腦。思考疑難的問題,生命的意義;讚頌真善美,批判假惡醜。記住精彩的瞬間,激動的時刻,溫馨的情景,甜蜜的鏡頭。生命賦予我們特有的靈性。

……

存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我們正在經歷的生命、身邊的生命,悉心呵護,使其免遭創傷。感恩生命,為了報答生命的給予,我們實在不應該輕視和浪費每人僅有的一次生命歷程,浪擲青春,一生庸庸碌碌,而應該讓生命達到新的高度,體現出生命的價值,讓生命更有意義,顯出生命本應擁有的精彩。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10

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隨著轉動了千年的歷史車輪,便沉澱出了愛國文化。歲月讓愛國文化催出了醇香,我不禁陶醉其中。

主席曾經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就寄託在你們身上!”每當憶起這番話,內心便是止不住的熱血沸騰。心中也暗下決心,決不能辜負了一代領袖對我們後輩的期望。我們正屬於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階段,為何不去開拓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那就從現在開始努力吧,為了祖國,為了自己的未來!從現在開始就努力吧!

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愛國主義”毫無疑問成為了我們中學生做人的基準,愛國、一個多麼神聖而又莊嚴的“舉動”,事實證明:一切有崇高理想的人視愛國為第一任精神支柱,誠然,因為他們知道國家的是與自己的前途緊密相連、休慼相關的。脣亡齒寒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霍去病“不滅匈奴不為家”,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乃廣為傳揚之佳話,秦檜賣國求榮,吳三桂引兵入清,則遭萬世之唾罵。遵循客觀規律,人們自是尊敬“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痛恨奴顏婢膝的賣國之輩。如果讓你選,你會怎麼選呢?相信你不會傻到去做個遺臭萬年的“害蟲”吧!

雖然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但是愛國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也可以通過每件事當中體現。我們要從小樹立一個愛國的思想,努力學習,掌握本領。自信自強,無私無畏。只有這樣,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愛國就是救災官兵救人時的奮不顧身,就是志願者在災區的一個眼神,一處幫助,就是全國億萬群眾捐款捐物的熱情。在奧運會舉辦之際,愛國就是運動健兒在競技場上的奮勇拼搏,就是志願者的一次微笑,就是國民不亂丟垃圾,文明現看比賽的行為……

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成為世界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看心得6

“愛國”,是一個從古說到今不變的話題。一說起它,讓我們想到的是許許多多的愛國英雄。古有懷抱一腔愛國熱情自投汨羅的屈原,近有為救國而甘灑熱血的譚嗣同,今有為祖國強大而默默奉獻的許多風流人物。

“河山只在我夢索,祖國已多年未親近……”聽到香港歌手張明敏的歌聲,多少人流淚了。這僅僅是普通的淚花嗎?不!它是一種化身,一種超越時間、空間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它有一個崇高而偉大的名字,叫“愛國”!

它,是一種感情。我們是炎黃子孫,生在長城下,長在黃河邊,聽著長江的濤聲成長。這片黃土地,曾孕育出對人類影響偉大的“四大發明”;更有“長征”運載火箭噴吐烈焰,直刺藍天;還有“神舟5號”發射成功……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沖刷不去的是炎黃子孫建樹的功勳。我們用血肉築起長城,用生命譜寫壯歌。這種感情,使多少海外遊子常常心懷一腔鄉愁,盼望落葉歸根;這種感情,使多少身在祖國的人們,深感熱土難離!因此,無論天涯海角,我們對祖國的感情,始終是那個執著、堅定。

它,還是一種信念。這種信念植根於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裡。黃山黃河長江長城,在我們心中重千斤,心底深處總是澎湃著中華的聲音,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歷史。愛國是我們的傳統,更應該是炎黃子孫的美德。誰不愛國就會愧對列祖列宗,失去作為炎黃子孫的資格。

它,更是一種責任。當今的社會,需要的是祖國事業的一代實幹家,而不是僅會說空話的旁觀者。因此,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僅應體現在愛國之情,愛國信念上,更重要的則應體現在擔負起振興中華的責任上,體現在報效祖國的具體行動中。

愛國,是一種深切的感情,是一種堅定的信念,是一種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只有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能自強不息,才能具有偉大的凝聚力與生命力!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11

燃起愛國之火童年對每個人來說並不是永恆,因為當你一生下來,死亡也跟著你一起生下來,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動,所以我們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

賀拉斯告訴我們:每天都想象這是你最後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將越顯得可歡戀。這句話是讓我們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殊不知,生命是殘疾的。微觀看,人生短暫,僅那麼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麼意外,恐怕還活不到那麼久,然而這中間有多少人是真正為自己活著?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為向上爬絞盡多少腦汁?為掙大錢煞費多少心血?

其實,與其說你賺了大錢,倒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著怎樣的韌性,其實我們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們更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試失敗,晉升受挫,鄰居失和,家庭矛盾,戀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許多雞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亂而導致生命危機:自殺或殺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總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後都嘆說生命何其脆弱。

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話船板下面是地獄。只是一板之隔,生死兩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隨時隨地都會遭到災難的可能。我們若有這種覺悟,心中存著現在是生命最後的一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也不會驚慌失措。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12

“白雲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朋友,白鴿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長夜,我拿什麼奉獻給你……”聽著優美的歌,我不禁想到了那些為祖國捐軀的戰士,那些為別人而奉獻自己一切的人………

那是個偏遠的山區,有一條河橫在村莊和國小校之間。每逢下雨,河水上漲,孩子們就無法自己渡河,一個男教師主動擔任送孩子渡河的任務。他艱難地揹著每一個孩子過河,用自己的背搭起一個堅實的人橋。男教師因此受到表彰,升職調走。繼任的是一位柔弱的姑娘。孩子們在雨天又沒法過河了。家長們只得去學校背自己的孩子過河。女教師因此決定為孩子們建一座永久的橋。她奔波於政府的各部門之間,費盡口舌,甚至自己掏錢送禮,請客。在她長期不懈的努力下,一座鐵橋連線了河的兩岸,孩子們再不必為過河而擔心。女教師沒有因此得到提升,她在那個國小裡默默耕耘了一輩子。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我生活中,也有很多平凡的人都在默默的奉獻,只是他們沒有要求回報,所以沒有人認真的去體會他們的奉獻,也沒有人去覺察其中所包含的愛心,這就註定了奉獻者一生的平凡。我想,很多人會為女教師而感到不平:她付出那麼多,為什麼沒有回報?其實大可不必這樣,不僅僅因為無私付出的人很多,更主要的是,我相信,那位女教師並無怨言,反而我感覺她活得很充實,很快樂,當她決定為孩子們建一座橋的時候,她的心裡只想到那是她的責任,只想到為孩子們去做點什麼,她實現了自己的心願。

因為奉獻,她得到了快樂。看著孩子們過橋時輕快的身影,看到家長們放心的笑容,她擁有的是最真實的快樂和滿足。至於,有的人還為她在山村工作一輩子而感到不平。我想說,不要用我們自私的思考方式判斷她的生活,當她有願望成為一名山村教師,當她紮根在那片貧瘠的土地,當她選擇無私奉獻,盡職的工作,當她決定用自己的生命,擦亮那一雙雙稚嫩的眼睛的時候,她已明確了快樂的意義,找到了生活的目標,用一生的時間,換取山村孩子們美好的未來就是她的理想和心願!

最大的幸福是莫過於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也許我們都應該像著名的法國作家蒙田說:“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久。”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13

中國女排讓全中國人苦苦等了二十年。在一九八四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女排拿到一金後,時隔二十年,在希臘的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在陳忠和的帶領下,在小組賽中出線了,在半決賽打敗了古巴隊,又打敗了在小組賽的手下的手下敗將——俄羅斯隊。奪回了世界第一的位置,這枚金牌非常沉重,因為他讓全中國人苦苦等了二十年。

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中國女排總教練——陳忠和。陳忠和是二千零一年擔任中哦功能過女排總教練,開始陳忠和就以軍訓的方式來鍛鍊她們的體能,然後然她們練:接、發球,二千零一年的釜山亞運會,中國女排就得了銀牌,這說明了中國女排有能力拿第一名的水平。據陳忠和自己講;他與拿來是給運動員擦地板的,逐漸當上了副總教練,最後在二千零一年當上了中國女排的總教練,在新聞釋出會上,他說:既然國家和社會這麼信任我,我就不會辜負國家和社會對我的信任。正如他所說的一樣,就在希臘的雅典奧運會上,陳忠和帶領著不服重望的中國女排,在最後一場比賽上,重現輝煌,這麼大的動力,來自哪裡呢?來源於從地板工到總教練,他把每位教練的優點相加。這就是陳忠和,一個把國家利益放在眼裡的人。

中國女排的精神值得我麼你去學習,應為她們奮力拼搏,用爭冠軍。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14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

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甘心做沉默的砥柱;高齡孤寡“五保”老人劉盛蘭,殘年風燭,拖著病弱的身軀,拾荒助學子,高貴的心靈在人間寫下大愛;只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守住誓言的陳俊貴;帶領村民致富,甘做老百姓貼心人的段愛平;35年培育出產量高的油菜品種的沈昌健;為了讓雅魯藏布江邊、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門巴族孩子有學上的格桑德吉;20年來堅持每週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胡佩蘭;為孩子留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絕症母親姚厚芝;在輪椅上度過青春,卻固執地相信善良,絲毫不悔的方俊明;從青春歲月到耄耋之年,一生追隨革命、愛情和信仰,輾轉於戰場、田野、課堂的龔全珍……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可以說,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於自己的內心,緣於愛。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疲於張開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眼前,就在處理中心,處處都有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獻、踏實嚴謹的老前輩,也有積極進取、鑽研努力的年輕人,有關懷體恤員工的領導、也有相互關愛的同事,無論是精誠合作,永不言敗的團隊精神,還是拔得頭籌,閃耀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在一點一滴中都流淌著感動,撞擊著我們的心靈。張開眼睛,去發現身邊小細節中隱藏的,被忽略的感動吧!

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詩人曾經說過:看一眼鳥兒的飛翔,就可以減輕心靈的重壓,能啟用潛藏在內心的某種渴望。感動,是我們內心被開啟時的那一道優美的弧線。

看到那些人面對信仰和追求的義無反顧和淳樸,我們幾度眼淚汪汪。或許對今天習慣於功利也擅長於鑽營的我們大多數來說,他們很傻。的確,他們傻的讓我們為他們價值觀的單一感到不可思議(尤其文化多元的當下),因為我們習慣於對社會發牢騷、對他人無盡抱怨、也常常在對國家的指手畫腳中和麵對社會事件時那犀利的言辭中尋找存在感。

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也包括我自己在內),就在你唾沫橫飛地做個憤青的時候,就在你以為世界都欠你的而你將所有的怨憤化為對社會的抱怨的時候,而有些人卻在為改善這個世界而努力,不單為了自己,更多的是為了將來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堅守……所以,請不要抱怨了,美好的社會不會因為袖手旁觀而變好,它需要我們指出不滿的同時還更需要我們行動,請相信好的建議和有聲的監督遲早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請不要將一味犀利的批判當成自己獲得存在感的工具,真的,那隻能獲得一時的口舌之快,我相信,在被吹捧和被轉發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之後,你也只能徒留一地無聊和滿心的空虛。而真正的高興,唯有發自內心的喜悅才給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悅的來源,但付出後的喜悅更持久(想想自己獻過愛心和做志願者的經歷吧)。請相信,文明和道德也是可以“裝”出來的,裝得久了就是你的習慣,也會內化為你的氣質和品行,如果整個社會也跟著我們一起裝的話,那它們最終會成為一個民族的品質和精神!所以,請相信那些美好吧,相信它們,你和我也會變得更加美好!還有,請在可能的時候,做個理想主義者吧,既為我們自己也為了身邊的人。

做個理想主義者,首先對自己而言,證明我們是活著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繼續活下去和將會活得更好的希望和期待。其次對身邊的人而言,遠離現實和功利的我們會帶給他們更多陽光的生活態度;當然也會讓擔心我們的人兒夢裡不再有囈語,能睡個安詳踏實的覺……如果我們還沒有那樣博大的胸襟,也沒有高尚的奉獻精神,請你(當然也有我)不要氣餒,真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要那麼高尚,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高尚,但是,在積極的道德和消極的道德里面,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和精力踐行積極的道德,那麼我們可以先從消極的道德開始,選擇不傷害、不破壞、不賤踏。所以,請做個溫暖的人吧,你溫暖,身邊的人就溫暖,世界也會有溫暖!這個社會需要理想主義者,也需要可敬的傻瓜,有些事兒從相反的角度看,會是另一種結果,有些傻瓜就是忠誠和毅力的代言人不是嗎?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心得 篇15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但人們往往主重於物質文明的發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設。我覺得兩種文明的發展都源於無私的奉獻。因此,奉獻在兼顧個人利益的同時已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

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阿里。他們以無私的奉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世人稱頌。其實還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獻,獻出自己的力量,構建社會文明的大廈。

有人認為奉獻是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豬抱怨的目的也正是為了獲得人對它的讚揚。恰恰相反,奉獻的本質在於它的無私性。現在有許多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老戰士,他們從不張揚自己輝煌的功績,不向國家伸手搞特殊。他們這種無私的精神,同樣是奉獻。這種奉獻更深沉,更偉大。

奉獻是積極主動的。個人的奉獻在於主觀願望的偉大體現。豬在生存之時,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積極地勞作奉獻,死後實現同豬一樣的貢獻。因此,它得到人們更多的稱讚,同時也將它喻為勤勞、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時,它的貢獻已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的奉獻,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獻。

現在大批的作家、文藝工作者、思想家,他們也在奉獻著自己的思維,奉獻著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國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大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這正是精神文明為經濟建設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由此可見,精神力量的奉獻不可忽視。

我們常把老師的奉獻比作“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人間最偉大的奉獻也在於此。教師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無私傳授給學生,一批批的學生成為國家棟梁而奔赴社會建設的洪流。當老師們放下手中的粉筆,滿頭銀絲時候,感嘆桃李滿天下的時候,他們才真正感觸到奉獻之後的欣慰。

奉獻不是為了索取,奉獻應是自覺自願的。讓我們新世紀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樂於奉獻的革命洪流中,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讓奉獻這棵常青樹,永遠蔥籠、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