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精選29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51W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就這樣,周老師留在了桐林國小給孩子們上課。她那種貼心孩子們的教學方式,那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使孩子們都感到特別的溫暖,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明顯提升。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精選29篇)

有一個智障女孩叫何菲揚,其母親都要遺棄她,可週老師對她厚愛一層,熱心呵護,目前變化較大。民眾看在眼裡,打心眼裡佩服周老師的熱心和苦心。

她時不時的在朋友圈裡發一些當地教學的真實情況和感受,卻無意引起了在朋友圈的廣泛關注和傳播,大家紛紛點贊,並用實際行動支援周秀芳。周老師的行動感動了孫紹富先生,他就做周老師的堅強後盾,和周老師結伴而來,然後回到寧波搞組織發動,積極宣傳漵浦山區孩子的需要和周老師的愛心支教行動,動員更多的周老師的學生、自己的部下與朋友、和許多愛心人士加入到愛心支教的團隊中來。

當時遠在美國洽談業務的上海閥門廠老總張剛,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昔日恩師周秀芳愛心召集後,完成業務就直奔漵浦南站,專程從上海趕到北斗溪去看望周秀芳。

“房子的門都關不住,風一刮裡面冷得刺骨。並且房子看上去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晚上四處都是黑咕隆咚的,看著都害怕。”當張剛看到破爛的校舍、簡陋的課桌椅和落後的教學條件,看到年邁卻毅然選擇在貧困地區支教的老師時,他的靈魂被深深地感動了,他當即決定捐資30餘萬元重建桐林國小,並配齊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20xx年4月份,桐林弘盛希望國小開始動工了。周老師在當地一邊教書,一邊監督建設進展。“老師的大愛情懷深深感染著我,作為學生我一定會把這種大愛無疆的精神傳遞下去。”張剛回去之後,把周老師的事蹟告訴了身邊朋友和大學同學,有感於周老師的無私奉獻,大家決定再在當地捐款建一所希望國小。就這樣,你出5萬,我出10萬,一共湊了35萬元。與當地政府和學校聯絡後,決定修建前進希望國小。去年9月,這兩所三層樓高的希望國小全部建成,學生們全部搬進了新校舍。不僅如此,在張剛和他的交大校友的支援下後來又捐修了撻溪國小和鳳型國小。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前不久,周秀芳牽線,由我市愛心人士捐建的鳳來石浦岑玉希望國小落成,周秀芳和部分師生合影。右一為周秀芳。

她非湘人,卻一心行善,舍家離子,千里馳援湘西南;她年已古稀,二次奉獻,支教扶貧,三年募款建九校……日前,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評選揭曉,我市李惠利國小70歲的退休教師周秀芳入選“感動湖南人物”前三甲,並將代表湖南參評央視“感動中國”,組委會寫給她的頒獎詞也隨即火遍湖南漵浦縣。

20xx年9月,67歲的周秀芳前往貴州省惠水縣蠻納村小支教。20xx年3月,周秀芳又前往湖南漵浦縣支教。記者去年5月前往漵浦採訪周秀芳,瞭解到周秀芳的很多感人故事。

周秀芳初到漵浦時,住在一所廢棄的房子裡。白天,她或在借來的教室給孩子們上課,或頂著烈日去監督新學校施工;晚上,她常和村幹部一起,或與村民商量,解決建校中遇到的問題。施工車輛進出的地方需要平整,周秀芳自己動手;給施工人員做飯,也是周秀芳自己來。

為了省下錢用於助學,周秀芳在漵浦縣過著清貧的生活。一張木板床,一個電磁爐,一隻行李箱,就是她在漵浦縣九溪江中心國小宿舍的全部家當,常常一碗米飯一個菜就是她的一餐。但周秀芳為孩子們花錢卻很大方,走訪貧困學生時,她常送上幾百元錢;留守兒童過生日,她常買來生日蛋糕。周秀芳特別關心留守兒童,她募集資金給當地學校買來電腦,使留守兒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視訊通話。

在周秀芳的感染下,寧波數千人助學漵浦。用這些錢,周秀芳已經在漵浦建起5所希望國小。

“一個好漢三個幫,我一個人幹不了這麼大的事,是寧波人太有愛心了,使我有物資可以搬運到貧困山區。”周秀芳謙虛地說,她搬運過去的物資,是3000多名寧波愛心人士“眾籌”來的,有的人捐出一所學校,有的人捐出一件衣服,有的人捐出5元壓歲錢,不管多少,都是一分心意。

周秀芳目前已經籌款近300萬元,為山裡的孩子建成5所希望國小,還送去價值上百萬元的物資。昨天,記者聯絡上了周秀芳,她說,最近,她又聯絡到了大筆寧波愛心資金,準備在漵浦縣再建4所希望國小,她希望通過本報,向助學漵浦的寧波愛心人士道聲謝。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就這樣,周老師留在了桐林國小給孩子們上課。她那種貼心孩子們的教學方式,那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使孩子們都感到特別的溫暖,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明顯提升。

有一個智障女孩叫何菲揚,其母親都要遺棄她,可週老師對她厚愛一層,熱心呵護,目前變化較大。民眾看在眼裡,打心眼裡佩服周老師的熱心和苦心。

她時不時的在朋友圈裡發一些當地教學的真實情況和感受,卻無意引起了在朋友圈的廣泛關注和傳播,大家紛紛點贊,並用實際行動支援周秀芳。周老師的行動感動了孫紹富先生,他就做周老師的堅強後盾,和周老師結伴而來,然後回到寧波搞組織發動,積極宣傳漵浦山區孩子的需要和周老師的愛心支教行動,動員更多的周老師的學生、自己的部下與朋友、和許多愛心人士加入到愛心支教的團隊中來。

當時遠在美國洽談業務的上海閥門廠老總張剛,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昔日恩師周秀芳愛心召集後,完成業務就直奔漵浦南站,專程從上海趕到北斗溪去看望周秀芳。

“房子的門都關不住,風一刮裡面冷得刺骨。並且房子看上去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晚上四處都是黑咕隆咚的,看著都害怕。”當張剛看到破爛的校舍、簡陋的課桌椅和落後的教學條件,看到年邁卻毅然選擇在貧困地區支教的老師時,他的靈魂被深深地感動了,他當即決定捐資30餘萬元重建桐林國小,並配齊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20xx年4月份,桐林弘盛希望國小開始動工了。周老師在當地一邊教書,一邊監督建設進展。“老師的大愛情懷深深感染著我,作為學生我一定會把這種大愛無疆的精神傳遞下去。”張剛回去之後,把周老師的事蹟告訴了身邊朋友和大學同學,有感於周老師的無私奉獻,大家決定再在當地捐款建一所希望國小。就這樣,你出5萬,我出10萬,一共湊了35萬元。與當地政府和學校聯絡後,決定修建前進希望國小。去年9月,這兩所三層樓高的希望國小全部建成,學生們全部搬進了新校舍。不僅如此,在張剛和他的交大校友的支援下後來又捐修了撻溪國小和鳳型國小。

從個人到社會愛心接力大合唱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周奶奶的支教故事,不斷感化著大家,她總是強調,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她只是一個愛心搬運工。在孫紹富和學生張剛的鼓動和宣傳下,不少寧波人也紛紛伸出了愛心援手,越來越多的人集聚在周秀芳周圍,形成了一個愛心團隊,寧波和漵浦也結下了“不解之緣”。很多人通過電話、微博、微信等方式聯絡到周秀芳,通過她在需要修建教學樓的村級建明亮的教室,通過她找到需要助學的兒童,在她的牽線搭橋下,愛的火焰在漵浦已燃起燎原之勢。

江東區退休教師協會就是其中的一股力量,該協會會長王煥臣告訴記者,他們知道周秀芳的事蹟後,都很感動,就發起了捐助活動。前後共收到捐款25600元,全部買成了書,快遞到了周老師支教的地方。

來鳳村地理條件有限,資源不足,學校基礎設施薄弱,無法滿足師生需要。經過周秀芳的引線搭橋,寧波象山石浦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傅萃拿出自己教書以來省吃儉用的20萬元捐修來鳳石浦岑玉希望國小。20xx年10月19日,該學校建成時,傅萃來到了現場,她說,自己也是農村出生,作為一名教師沒有什麼比看到山裡的孩子們擁有明亮的教室、乾淨的桌椅歡呼雀躍,能擁有一雙追求夢想的翅膀而感到由衷的開心了!

“我要代孩子們向各位好心人深深地鞠上一躬。”在來鳳石浦岑玉希望國小建成典禮上週秀芳說,她只是一支愛心助燃劑,將家鄉人的愛燃燒到貧困山區,讓山區孩子感受到異鄉親人的溫暖和深情。據瞭解,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周秀芳愛心團隊先後在該鎮牽線建了5所高標準的村級希望國小,讓1700多名孩子搬進了新教室,穿上了新校服,背上新書包,有了新文具。並結對幫扶30多位貧困生上學,累計資助達280萬元。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4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一套首播,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國小教師張玉滾當選“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這是“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舉辦20xx年來,第16位河南人獲此殊榮。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他是張玉滾,是培養出22名大學生的山村教師。

“今天我願做十八彎山路上的一輪明月,來照亮孩子們的前程,希望孩子們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為了改變山裡娃的命運,張玉滾一干就是20xx年。紮根黑虎廟國小20xx年,先後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出16名大學生。當地人把他的事蹟編成歌曲傳唱,感動了無數人。

鄉村教師,又苦又累待遇又差,只有經得起引誘,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有一顆甘為孺子牛之心的人,方得始終,向張玉滾老師致敬。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5

提到中國體育”三大球“最佳團隊,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國女排。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就是中國球迷的驕傲,如今中國女排再次入圍”感動中國“評選名單。這也許是在整個名單中最沒有爭議的獎項獲得團體。

中國女排在特殊時期撐起了中國的民族自尊心

上世紀80年代,祖國的國力尚不十分強盛,在那個特定的時期,中國女排幾乎是唯一一支能夠給中國體育迷,給全中國人民帶來民族榮耀的集體隊伍。”女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女排姑娘們,也激勵著整個民族努力向前。

郎平是中國體育界活著的傳奇

在中國女排,乃至世界女排界,郎平指導都是傳奇人物。她是中國女排的精神象徵,也是活著的傳奇。在郎導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中國女排精神的傳承,也能夠看到作為一名主帥敢於擔當,勇於任事的精神。”鐵榔頭“是中國女排的領頭人,也是中國女排永不放棄,永遠爭勝的精神源泉所在。

屢陷低谷卻最終重返巔峰,中國女排不僅僅因為成績才感動中國

如果我們為中國女排獻上”感動中國“的獎盃僅僅是因為近些年來中國女排再次回到巔峰,僅僅把這座獎盃作為中國女排奪冠之外,錦上添花式的褒獎,那隻能說明我們對於女排精神沒能領會精髓。沒有一支團隊能夠長盛不衰。中國女排的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明知道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為最終的目標竭盡全力。有了這樣的精神,縱使女排暫時陷入低谷,也定然能夠重登巔峰。

中國女排在國慶節用冠軍為祖國獻禮,但中國女排能夠感動中國,絕不僅僅因為她們奪取了冠軍!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6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6月16日在山洪中不幸遇難,年僅30歲。她從貧困山區走出來,又回到家鄉從事扶貧工作,用生命詮釋了她的初心和使命。

通過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蹟,讓我明白了基層是艱苦的,只有心懷信仰,才能成就芳華。努力、陽光、熱情、真誠、有追求,是黃文秀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誠的初心,質樸的奉獻融入貧困群眾,擔當起脫貧攻堅重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一脈相承的信仰,奉獻與犧牲的信念,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量,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黃文秀同志在入黨申請書中寫到:“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加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更有意義,生存更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貢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黃文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她短暫的一生,為老百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

鏗鏘誓言猶在耳,壯志未酬淚滿巾。黃文秀同志走了,帶著百坭村的扶貧重任和群眾的脫貧願望、帶著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群眾的無限深情,匆匆離去。在她短暫的生命裡,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以信仰鋪設腳下芬芳。雖然黃文秀同志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貧路,也將激勵著千千萬萬扶貧幹部不懈奮鬥,繼續前行!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黃文秀同志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在今後的基層工作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一往無前的毅力和決心,助力黨和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融入基層,深入脫貧攻堅戰主戰場,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奮鬥,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踐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虛心學習,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紮實的工作能力貢獻青春力量。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8

1970年8月30日,在西南大山深處的“909”基地,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研製的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順利達到滿功率,發出了中國第一度核電!這意味著,新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心臟——核動力裝置開始運行了!

這一天,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自主核動力技術的國家,大家欣喜若狂,而總設計師彭士祿卻在悶頭大睡,在這之前,他已經連續五天五夜沒有閤眼。

彭士祿這個名字,鮮有人知。直到1988年9月27日,中國導彈核潛艇發射運載火箭成功,他才作為中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第一個核動力裝置的主要設計者,走進人們的視野。而在這之前,他隱姓埋名30年,他的名字和他從事的工作一樣,都是中國的最高機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無產階級革命家、烈士彭湃的兒子。

時隔50年,又是一個8月30日,重溫歷史,致敬這位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

“他是個大人物,全家都要為他隱姓埋名”

1925年,彭士祿出生在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是彭湃的二子。上世紀二十年代,出身工商地主家庭的彭湃,衝破階級的“枷鎖”,成為“中國農民運動的第一個戰士”。

“一個漆黑的夜裡,奶媽揹著我逃難。”這是彭士祿關於人生最早的記憶。1928年,他3歲,母親蔡素屏不幸被捕,英勇就義。1929年,彭湃在上海被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高唱《國際歌》,慷慨赴死。那一年,年僅4歲的彭士祿成了孤兒。儘管彭士祿才4歲,他就已經成了敵人的“眼中釘”、全國懸賞搜捕的“通緝犯”。

為了躲避國民黨的“斬草除根”,彭士祿過起了姓百家姓、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生活。他先後在幾十個貧苦百姓家生活過,每到一家,他都要改名。8歲時,彭士祿被國民黨當局抓進監獄。在那裡,他吃的飯裡滿是沙子、蟲子,渾身都是蝨子、疥子,晚上睡覺蓋的是破麻袋。

1935年,在獄友們的掩護下,在監獄受了一年苦、差點被餓死的彭士祿終於出獄。之後,他從監獄轉到廣州感化院,患重疾又差點病死。10歲時,他開始沿著鐵道流浪,一度靠乞討度日。後來,彭士祿再度被捕,這一次,祖母周鳳將其營救出獄。此後他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在香港、澳門學習和生活。直至1940年,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彭士祿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和鄧穎超。周恩來見到彭士祿時凝視了一陣子,親切地拉著他的手說:“終於把你找到了。你爸爸是我的好朋友!”“要繼承你爸爸的遺志,好好學習,努力工作。”

後來,15歲的彭士祿來到了延安,於194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回顧過往,彭士祿總是飽含深情地說,“坎坷的童年經歷,磨練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我對人民永遠感激,無論我怎樣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報他們給予我的恩情。”

“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

1951年,彭士祿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留學蘇聯的名額,前往喀山化工學院化工機械系學習。

1954年1月,美國東海岸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巨大而靈巧的“黑色水怪”轉眼潛入太平洋,遊過墨西哥灣、蕩過南美洲、橫穿大西洋,途經歐亞非三大洲後又回到了美國東海岸,而這一切所消耗的全部動力來自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鈾燃料。如果換了石油作燃料,需要整整90節車皮的石油,訊息一經公佈,舉世震驚。這就是繼原子彈之後再度震驚世界的美國核潛艇“鸚鵡螺”號。

1956年,陳賡大將到蘇聯訪問,正準備回國的彭士祿被密召到中國駐蘇大使館。陳賡問他:“中央已決定選一批留學生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你願意改行嗎?”“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彭士祿堅定地說。

“從未在晚上12點以前就寢過,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一頭扎進去,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見了湖泊那樣。當時,那種奮進不息、為祖國奪取知識制高點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回憶這段時光,彭士祿這樣說道。也正是這段時光讓彭士祿與核動力結下了一生的緣分。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赫魯曉夫傲慢地回答:“你們中國搞不出來,只要我們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他甚至提出,在中國設立長波電臺,建設供蘇聯的潛艇停靠的基地。

1962年2月,彭士祿開始主持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裝置的前期開發。然而,當時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想要造核潛艇,簡直比登天還難!無圖紙資料,無權威專家,無外來援助,包括彭士祿在內的所有人,誰也沒見過核潛艇長什麼樣,僅有的參考資料,是從報紙上翻拍的兩張模糊不清的外國核潛艇照片,和一個從美國商店買回來的兒童核潛艇模型玩具。在這種狀況下搞核潛艇不得不全靠“自教自學”。

“那時候,條件艱苦啊,我們都能夠幹出來,不容易!”彭士祿深知,僅憑一腔熱血是不夠的,需要把自己和別人已有的經驗和技能進行轉化,同時大量吸收新的前沿知識。

彭士祿針對全室大多數人只會俄語不會英語、而外文資料又大多為英文的狀況,組織了集體英語學習。大家從早晨5點多鐘起床就背英語單詞,甚至上廁所時也在背,夜深了也要背上幾遍新學的單詞才去睡。這樣邊學英語,邊看與各自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經過兩年的努力,全室基本上過了英語閱讀關,並且摸清了國外核電站、核動力裝置的基本情況。

“那時候,交通不便,我們吃住都在工地上。那裡陰暗潮溼、毒蛇蚊蟲肆虐,生活非常艱苦。我們是吃著窩窩頭搞科研的,連窩窩頭都吃不上時,就挖野菜和白菜根吃。沒有電腦,僅有一臺手搖計算機,大家就拉計算尺、打算盤,那麼多的資料都是靠這些工具沒日沒夜地算出來的。”彭老回憶說。

就這樣,通過邊學習邊實踐,他們逐漸紮實地掌握了核動力裝置的基本原理及各系統、各專業間的內在關係。默默攻關,這些“門外漢”悄無聲息地站到了核動力科學研究的前沿。

“我來簽字,我負責!”

尖端科學講究精細嚴謹,但彭士祿偏偏“大膽”。

在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裝置開發前期,許多人對核動力的知識都幾乎為零,他們有學電的、有學化工的、有學儀表的,對某個技術上的問題意見不一致,甚至經常發生激烈的爭論。出現這種情況,他就對研究人員說“不要吵,做實驗,用實驗結果說話。根據實驗結果,我來簽字,我負責!”

1970年7月,反應堆開始緩緩提升功率。每提高一檔功率,出現的險情也越多。問題不斷增加,反對繼續提升功率的意見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彭士祿力排眾議,繼續提升功率,8月30日,他決定實現主機“滿功率”。這一天,實驗現場圍滿了人,負責資料運算的黃士鑑並不知道彭士祿滿功率的計劃,下午六點多鐘,黃士鑑發現,竟然滿功率了!他以為自己算錯了,繼續算第二遍、第三遍,第三遍,他才確定。

彭士祿的“大膽”,並非有勇無謀,“拍板”也並非胸中無數。有一次,有人問他:“為什麼敢於拍板?”他說:“其實,有個祕訣,一定要用資料說話。”牢牢掌握實驗資料,是他大膽決策的科學依據。也有人問他,“在潛艇核動力研製過程中,那麼多次拍板,有沒有拍錯的時候?”彭士祿毫不掩飾地說:“有啊,怎麼可能沒有。錯了,我就改過來,再繼續前進。只要三七開,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就可以幹,不然,都準備好了,要我們幹什麼?”

就在核潛艇進行最後除錯工作時,劇烈的胃疼襲來,彭士祿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醫生診斷為急性胃穿孔,這一次手術,彭士祿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那一年,他才49歲!他說:“我喜歡這個工作,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1988年,彭士祿又擔任了秦山核電二期工程董事長,成功實現了我國核電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彭士祿曾在自述中寫到:“也許因是屬‘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勁精神,不做則已,一做到底。活著能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群體團結,是合力,至關重要,最怕‘窩裡鬥’,分力抵消,越使勁越糟糕,最後變成負力,悲矣!儘自己的力氣去做正功,沒有白活。”

大國重器,以命鑄之。他們在祖國貧弱的年代,創造出了蔭護萬代的財富,用自己堅挺的脊樑,給了整個民族以力量。幾十年後,中國大地上已建起了一座座安全、高效、清潔的核電站。一代又一代核工業人不弛於空想,不鶩於虛聲,將青春年華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潛艇、澎湃動力的核電站,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9

這些平凡又偉大的普通人,無愧於殊榮。他們用善意、勇敢、毅力、使命,昇華了自身,也標註了新時代的價值座標,又匯聚成溫情的海洋,讓人動容,催人奮進。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裡,從國家到個體都引以為傲的精神豐碑。

從他們身上,有人讀出了文明的傳承。一個文明的民族,不僅要有經濟的進步發展,也要有精神的高度和厚度,我們要做的不只是給文明以歲月,還要還歲月以文明。如此,便離不開對一個個心動瞬間的記錄,對生活中溫暖與感動的銘記與傳承,在漫長的歷史中始終迴應著時代的價值渴求與信念堅守。學會銘記才有文明,有文明才有希望,精神的力量翻滾升騰,環抱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便會傳遞著心靈的方向感與歸屬感。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30多年來,女排姑娘有過成功登頂的榮耀與輝煌,也有過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彈就有多強”,正如主教練郎平所言:“中國的女排精神與輸贏無關,不是說贏了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有。要看到這些隊員努力的過程。”堅守為國爭光的夢想,永葆求新求變的精氣神,不忘初心,與時俱進,用專業素養提升實力,以開放包容博採眾長,靠苦幹巧幹贏得競爭,這是新時代女排精神的豐富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啟迪所在,也正是新長征路上的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力追上時代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

歷史是現在跟過去之間永無止境的問答交流。今天的中國,時代正開啟一幅全新的場景,衝頂更需要堅強的意志、精神的偉力。面對決勝全面小康的艱鉅挑戰,面對困難眾多的經濟新常態,我們依然要發揚歷久彌新的女排精神,去解決眾多“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去化解“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風險,去應對暮氣日長、銳氣漸消的挑戰,為民族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動力。

“再難的逆境也絕不言棄”,“可以被打敗但是絕不會被打倒”,“哪有什麼洪荒之力,不過是在咬牙堅持”,中國女排正是憑著這樣的執著勇毅去拼搏去奮鬥。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頭,涉過經濟轉型升級的險灘,都需要發揚女排精神,去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夢想化作風帆。

壯哉,女排精神!加油,中華兒女!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節目,裡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動不已。有被稱作氫彈之父的物理學家于敏老先生;有在貴州貧困山區支教20xx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婦;有為了孩子學習而與孩子同桌20xx年的陪讀母親;也有敢於與暴恐分子作鬥爭的警察叔叔木培提;還有為了遠赴非洲抗擊埃博拉病毒的醫務人員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于敏老先生,當主持人宣讀頒獎詞,於老先生的兒子接過獎盃的那一刻,距離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3個月,前蘇聯用了6年3個月,英國用了4年7個月,法國用了8年6個月,中國人只用了2年8個月。朱光亞院士稱,在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的過程中,于敏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于敏幾乎是唯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

那是一段蕩氣迴腸、催人淚下的一代物理學家的故事。1966年12月28日,我國進行了首次氫彈原理試驗,為確保能拿到這次試驗的測試結果,于敏頂著戈壁灘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刺骨嚴寒,檢查和校正測試專案遮蔽體的擺置。核試驗基地都是在條件惡劣的高原和大漠上,當時40歲的于敏身體虛弱到這樣的程度:從宿舍到辦公室只有百米的距離,有時要歇好幾次,上臺階要用手幫著抬腿才能慢慢地移步。由於過度操勞和心力交瘁,他曾多次休克在工作現場。但在那樣高難度、高輻射的條件下,於老先生仍以命相搏。經過無數次的測量,中國的氫彈原理實驗成功了!

於老先生這一輩子為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他這種為國家奉獻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要學習他那寬大的胸襟,堅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有人曾說:“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這的確是真理。人生需要奉獻,正是每個人無私的奉獻構成了和諧的社會,使世界越來越美好。

奉獻讓家庭溫暖。

一個溫暖的家庭離不開親人的奉獻,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的奉獻者。每天早晨,當我還縮在被窩中睡覺時,她他早已起床為我準備早飯;中午放學後,又是她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午餐為給我享用;晚自修回家後,又是她等待我,對我噓寒問暖。日常生活中,媽媽總是默默地包攬所有家務,無私地為我和家人準備好一切,她的奉獻讓家庭充滿了溫暖,讓我們的心情總是沉浸在快樂之中。媽媽的奉獻向我們證明了奉獻能讓家庭溫暖。

奉獻讓社會美好。

清潔工,這是一份普通到讓人忽略的是工作,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可卻還有一群人在這艱苦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數個日夜,他們頂著寒風除去街上的髒物,又在烈日之下清理堵塞的水溝,他們摸黑早起打掃街道,直到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清潔工人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做著最髒累的活,卻毫無怨言。他們為城市帶來了潔淨,這亦是一種奉獻,這是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石街道清潔,使人們的生活方便,也使社會更加美好。清潔工的奉獻告訴我們,奉獻能讓社會美好。

奉獻讓國家富強。

的科學家錢學森年輕時赴美留學,在美國取得相當大的成就,美國政府給予他優待,想要讓他留在美國效力。但錢學森在得知新成立的祖國需要自己後,義無反顧地決定回國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將自己的所有知識和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為中國導彈和航天計劃做出重大貢獻,也讓中國因此更加強大,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錢學森的故事說明奉獻能讓國家富強,正是許多像錢學森這樣的先輩無私奉獻,中國才能達到如今的富強。

由此可見,不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國家都離不開人民的奉獻,“生命的價值用奉獻計算”,人生需要奉獻,只有學會奉獻,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有人曾說:“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這的確是真理。人生需要奉獻,正是每個人無私的奉獻構成了和諧的社會,使世界越來越美好。

奉獻讓家庭溫暖。

一個溫暖的家庭離不開親人的奉獻,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的奉獻者。每天早晨,當我還縮在被窩中睡覺時,她他早已起床為我準備早飯;中午放學後,又是她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午餐為給我享用;晚自修回家後,又是她等待我,對我噓寒問暖。日常生活中,媽媽總是默默地包攬所有家務,無私地為我和家人準備好一切,她的奉獻讓家庭充滿了溫暖,讓我們的心情總是沉浸在快樂之中。媽媽的奉獻向我們證明了奉獻能讓家庭溫暖。

奉獻讓社會美好。

清潔工,這是一份普通到讓人忽略的是工作,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可卻還有一群人在這艱苦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數個日夜,他們頂著寒風除去街上的髒物,又在烈日之下清理堵塞的水溝,他們摸黑早起打掃街道,直到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清潔工人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做著最髒累的活,卻毫無怨言。他們為城市帶來了潔淨,這亦是一種奉獻,這是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石街道清潔,使人們的生活方便,也使社會更加美好。清潔工的奉獻告訴我們,奉獻能讓社會美好。

奉獻讓國家富強。

的科學家錢學森年輕時赴美留學,在美國取得相當大的成就,美國政府給予他優待,想要讓他留在美國效力。但錢學森在得知新成立的祖國需要自己後,義無反顧地決定回國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將自己的所有知識和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為中國導彈和航天計劃做出重大貢獻,也讓中國因此更加強大,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錢學森的故事說明奉獻能讓國家富強,正是許多像錢學森這樣的先輩無私奉獻,中國才能達到如今的富強。

由此可見,不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國家都離不開人民的奉獻,“生命的價值用奉獻計算”,人生需要奉獻,只有學會奉獻,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內地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創辦人,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世界貿易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香港中華青少年曆史文化教育基金執委會主席……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之女、71歲的伍淑清,但她現在最看重的是“園丁”的角色。

多年來,她一直以促進青少年教育健康發展為己任,為香港及內地青少年的交流發展作出諸多貢獻。她深深憂慮當代香港青少年在成長中因缺乏國家觀念而被誤導、被利用,希望通過各種方式讓香港青少年全面瞭解國家的文化及歷史發展,增加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並運用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平臺,讓他們樹立正確而全面的世界觀。

位於香港小西灣的中華基金中學,是伍淑清示範教育理念的基地。該校自20__ 年辦學以來,一直提倡“立根中華文化,開拓國際視野,五育並重,發揮個人潛能”。位於校舍六樓的“中國資料中心”是該校學生學習中史科的最佳地點。這裡既有豐富的圖書,也有先進的影音播放器,擺在架子上的書大多是伍淑清親自從北京帶回來的,分成“香港概況”、“一帶一路”、“改革開放”、“中國概況”四個部分,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瞭解歷史。

國民教育須有“香港特色”

“之前,董建華先生來參觀中國資料中心時很受啟發,回去便邀請我就幫助青年認知自身國民身份、為國家培育人才等方面做研究討論。”伍淑清說,“我在香港迴歸之初,便跟特區政府提議要從小培養香港學生的國民意識,開設中史科,推行國民教育等,但香港教育局遲遲未落實這項工作,許多學校也對國家發生的事不夠了解,加上某些媒體的不實報道,很容易使香港青少年被誤導和利用。”

伍淑清看到香港最近發生的風波,此前的“佔中”事件,以及“反國教”的參加者許多都是年輕人,十分痛心。她說:“香港之前作為英國殖民地,迴歸後應該讓香港本土長大的孩子們明白自己是中國人,是香港居民。正是迴歸初期沒有重視國民教育,才在青少年的身份認同上暴露出各種問題。現在,香港社會中出現這麼多棘手的事情,政府也算‘自食其果’了。”伍淑清看問題深刻,言辭犀利,也不失幹實事的決心。她直言,香港因特殊歷史和制度,在國民教育上也必須有“香港特色”。

組織港青少年赴內地學習

什麼才叫“香港特色”?伍淑清雖出生在殖民地時期的香港,但祖國情卻深紮在她心中。她在兒時讀的義大利修女學校,牆上雖然掛著英國女王畫像,還是會教學生中國歷史、中國古文。“我的國文老師大多是從北京、上海過來的,他們也帶來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那時候讀的孫中山、岳飛等書,都給了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愛國教育應該是細水長流、潛移默化的。那些偏頗的、非理性的成分,都不是真正的愛國。”伍淑清認為,香港與內地實行的是不同的政治制度,培養的人才各有側重,愛國教育也應有不同,要拋棄鴕鳥精神,也要抵制懶政思維。

個人的力量雖勢單力薄,伍淑清卻堅持“香港特色”的愛國教育。1998 年,她成立了“中華青少年曆史文化教育基金”,每年組織香港青少年到內地參觀學習,如帶學生回北京、西安等地,除了參觀天安門、長城之外,更讓他們全方位地體驗當地文化,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十幾年來,組織的香港“交流團”已有100 多個,不少香港青少年通過了解國家歷史,增進了對祖國的歸屬感。20__ 年,她先後自費組織香港專家學者,編輯了適合香港青少年閱讀的歷史簡明讀物《國史百聞》、《香港百聞》等書籍,目前已成為香港青年瞭解歷史的重要參考書。

培育有全球觀中國心的人才

除了理性全面地認識國家現狀,伍淑清也強調,香港既面向世界,又背靠祖國,香港青少年要運用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平臺,開拓國際視野。“香港沒有國際教育和外交知識教育,很難分清國家和國際的關係。”她自掏腰包,先後在中華基金中學舉辦芬蘭、日本和德國的學習考察團,讓師生們與當地院校互動,又安排和當地的企業、中國駐當地領事等傑出人士交流,開拓師生視野。

她翻開學校紀念冊,指著一張照片說:“當時,我們學校與芬蘭的大學有合作,帶著學生去參觀中國駐芬蘭大使館,孩子們就在國旗下和大使握手拍照,他們都很懂禮貌,出去了才能明白國家是什麼概念。”她又指著另一張照片說:“冰島在運用地熱能源上十分先進,我們當時帶著學生去學習,受到冰島總統的接見。他帶孩子們參觀自己的家,我的學生們落落大方地跟總統用英語交談。”不難看出,伍淑清對中華基金中學培養的孩子十分驕傲。她指,學校的校長和老師都很優秀,她從未指示他們怎麼辦學,而是告訴他們要培養視野全球化、做事情國際化、心是中國心的人才。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心中的英雄蘇炳添作文7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位英雄,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心中的那位英雄,就是被稱為“亞洲飛人”的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蘇炳添。

蘇炳添的成績舉世矚目:20__年8月26日的雅加達亞運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2的成績打破亞運會紀錄;20__年2月21日凌晨舉行的20__國際田聯室內巡迴賽中跑出6秒49的成績奪得冠軍……那賽場上像離弦之箭一樣飛奔向前的他也因此獲得了“亞洲飛人”的稱號。

當我們驚羨蘇炳添這些驚人成績的時候,是否想過:這些成績的背後浸透了蘇炳添奮鬥的淚泉,灑遍了蘇炳添犧牲的血雨?

蘇炳添每天都堅持進行訓練。每一次訓練時,他總是先慢跑熱身,接著做小步跑,踢腿等準備活動。一切都準備就緒後,蘇炳添換上了釘鞋,細心地用捲尺進行起跑器的除錯,隨後蹦跳了幾下,深吸幾口氣,便來到了起跑器的前方,單膝跪地,做好準備。他兩隻手的大拇指與其他四指呈八字,緊緊地壓在起跑的白線後。大約過了幾秒,蘇炳添後腳猛地一蹬,頓時像一支離弦的箭般衝了出去,步頻越來越快,直到衝過終點才慢慢減速,整個跑步過程令人歎為觀止。跑步結束後,蘇炳添拿出一個小型攝像頭,上面記錄著他跑步時的視訊,只見他在觀看過程中不斷嘆氣,不斷搖頭,嘴巴還不時嘀咕幾句,並且要反反覆覆看很多遍,訓練才結束。

蘇炳添專注訓練,不受干擾,是一種智慧;努力拼搏,科學追求,是一種能力;永不放棄,是一種寶貴的品質。這幾點,恰好是我沒有的,是我需要的。他永遠是我的榜樣,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這完美地詮釋了蘇炳添的一生,保持專注、努力拼搏,永不放棄,是開啟成功之門的三把鑰匙,也是永遠指引著我們前進的動力與信念!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20_年2月17日,感動中國20_年度人物名單公佈,有“當代愚公”之稱的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支書毛相林入選。“能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我再苦再累都值得,未來我們還要發展生態旅遊,讓每一個農戶都吃上旅遊飯,過上更好的日子。”當天晚上,談及獲獎感受,毛相林激動地說。

毛相林曾帶領村民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他又積極培育產業,種植了臍橙、西瓜等特色農產業,收穫的果實通過“絕壁天路”源源不斷地運往山外。20__年,下莊村在巫山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__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1.2萬餘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17日晚,在央視播出的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典禮,通過VCR再現了毛相林絕壁鑿路的事蹟,當看到大螢幕上毛相林不懼艱難,帶領村民向大山、向貧窮一次次發出挑戰,終於鋪就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康莊路時,臺下觀眾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在之後的訪談環節,央視主持人白巖鬆關切詢問了村民們如今的出行情況,毛相林自豪地回答:“村裡70%的農戶都有了小轎車。”臺下,再次響起陣陣掌聲。

當晚,巫山縣組織了當地黨員幹部集中觀看頒獎典禮。“毛相林不等不靠、敢想敢幹的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向毛相林看齊,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做好群眾關心的每一件小事。”巫山縣集仙社群支部書記李自培說。

“敢向絕壁要天路,毛相林用苦幹實幹書寫了當代愚公精神,為我們樹立了標杆。接下來,我們將對照榜樣,以絕壁修路的勇氣和決心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落地見效,真心為群眾辦好每一件實事。”巫山縣扶貧辦主任朱欽萬說。

如今的下莊村,依託下莊村精神和下莊獨特地理、氣候條件,打造鄉村旅遊,建設集生態田園觀光、民俗節慶活動、鄉村文創、戶外運動拓展、鄉村康養旅居功能於一體的具有三峽山村特色的休閒度假勝地,正在走向更加美好的文明富裕幸福路。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今年七月,華坪女高將送走它的第十屆畢業生。20__年大學聯考,華坪女高118名畢業生一本上線率達到40.67%,本科上線率82.37%,排名麗江市第一。建校至今,已經有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走進大學。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她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10餘種疾病。6年前,因為胳膊疼得抬不起來,張桂梅停止了授課,轉而當起學校的後勤。她是校長,也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上課,順道趕走路上的蛇。張桂梅沒有自己的家,她就住在一間學生宿舍裡,日夜守護著校園。

“再堅持一下,”張桂梅說,“我也自己想辦法找一些止疼藥,先止疼,後面再說。現在也不想去檢查身體了,越檢查毛病越多。”儘管疾病纏身,張桂梅還是儘量讓自己顯得精神一點,她堅持對每個學生進行家訪,把文化擺脫貧困的理念帶進大山。

張桂梅的心思很細膩。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學校只能網路授課。她擔心老師一個人在教室講課會孤獨,便坐在教室門口陪著她們。長時間久坐使她疼痛難耐,張桂梅乾脆在門外支了張床。教學樓晚上熄燈,只有講課的這一層才通電,張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靜靜地陪著正在講課的老師。

十二年裡,張桂梅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等榮譽稱號,她把全部獎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資共計一百多萬元一同捐獻給了教育事業。

張桂梅說,當她走進華坪、走進民族中學、走進孤兒院這群孩子當中,本以為一兩年之後就會離開,沒想到一陷進去就沒拔出來。

“不管怎麼著,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後面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20__年8月26日的朋加諾體育場被中國紅點燃。備受關注的“飛人大戰”結果終於揭曉,在亞運賽場最受矚目、最激動人心的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中,中國男子百米飛人蘇炳添以9秒92新的亞運會紀錄摘得金牌,引起了全場沸騰。“中國飛人”蘇炳新增冕“亞洲飛人”,其9秒92的成績不僅重新整理亞運會紀錄,與亞洲紀錄也僅有0.01秒之差,他也是參加決賽的8人中唯一一個跑進10秒以內的選手。蘇炳添帶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和榮耀。

決賽前,蘇炳添的外教蘭迪·亨廷頓曾說:“如果比賽的氛圍、環境和氣候都合適,加上運動員感覺良好的話,蘇炳添能在雅加達給中國帶來一個奇蹟。”外教在訓練場上信心滿滿地留下這番話,而蘇炳添果然也不負眾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的驕傲。

在本屆亞運會前,蘇炳添兩度跑出平男子100米亞洲紀錄的9秒91,追平了卡達選手奧古諾德創造的亞洲紀錄,成為“跑得最快的黃種人”。帶著這樣一份輝煌的成績單第三次來到亞運會賽場,蘇炳添的目標很簡單——拿到男子100米的金牌。最終以9秒92的成績奪冠,蘇炳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說:“我覺得今天已經破了我的魔咒,作為男子百米選手訓練了十幾年,我參加的所有運動會都沒有嘗試過拿一個冠軍。29歲,我終於在亞運會上證明了自己。”手捧亞運金牌,蘇炳添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飛人”。是的,蘇炳添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中國速度不容小覷。

2020__年初,那些關於“蘇炳添退役”的新聞不脛而走,蘇炳添的確動了這個念頭。然而,蘇炳添不甘心就這樣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於是,他堅持了下來,日復一日訓練比賽。數年如一日的封閉訓練,肩上積攢的各種壓力,局外人統統無法體會。正是這樣的堅忍不拔、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精神才成就瞭如今的亞洲飛人。

在整體水平依然無法與歐美抗衡的亞洲,亞運會百米飛人大戰的意義不言而喻,正如蘇炳添所言,“這是打破魔咒、揚眉吐氣的'一晚”。輝煌背後總是藏著無人言說的艱辛,不過還好,蘇炳添堅持下來了,用辛勤和汗水成就了自己也鑄就了中國的驕傲亞洲的驕傲。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切緬懷黃文秀同志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激勵廣大黨員幹部見賢思齊、奮發作為,努力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20xx年7月29日下午,離退處全體黨員幹部參加了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組織收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自治區黨委政府共同舉辦的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

報告會上,黃文秀生前同事、親人、同學和媒體代表分別從不同角度深情回憶黃文秀感人事蹟。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蔣丹丹以“紅土地上的生命之花”為報告主題,講述了黃文秀對駐村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和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真情期盼。百坭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以“永遠的第一書記”為主題,講述了黃文秀走村入戶、鬥志昂揚,為百坭村群眾謀幸福的故事。黃文秀的研究生同學陳麗美說:“文秀總是把微笑給了別人,把堅強給了自己。”在姐姐黃愛娟的心目中,妹妹愛家人、有擔當,對一切美好事物都充滿好奇與熱情。廣西廣播電視臺記者湯婧在採訪中一步步走進黃文秀的真實世界,祈願這份感動永遠陪伴我們溫暖前行。

觀看視訊結束後,離退處全體黨員幹部結合實際,交流了學習體會和工作建議。

一致認為,黃文秀同志是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湧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在她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致決心,要認真學習黃文秀同志堅守初心、不改本色、樸實純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的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勇於擔當作為,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老幹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積極發揮老黨員、老同志獨特的優勢和作用,為發展改革工作增添正能量。

一致表示,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初心融入到為老同志辦理每一件事情當中去,用耐心、細心、誠心做老同志的貼心人。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豐碩成果轉化為心懷感恩,用心用情服務老幹部的具體行動,轉化為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工作狀態,努力做到讓老幹部滿意、讓委黨組放心,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時下,電影《中國女排》正在進行上映前的集中宣傳。說到女排,不得不提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曾是時代的主旋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新時代更需要大力弘揚女排精神。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女排創下了世界排球的第一個“五連冠”,自此,“不拋棄、不放棄”的女排精神被人們廣為傳頌。一代又一代中國女排身體力行,傳承豐富女排精神,奪得了一個個驕人的戰績,形成了以“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為內涵的女排精神。這種精神曾影響了幾代人積極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當中。

弘揚女排精神,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如果說在國際賽場上升國旗、奏國歌是中國女排的理想,那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我們的信念。1981年11月,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冠軍後,受“女排精神”鼓舞的北大學子喊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音。事實上,女排精神從一開始就超出體育競技範圍,而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起到了激勵、感召和促進作用。今天,我們更要從女排精神中汲取力量,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頂住壓力、衝破阻力,不忘初心,不懈奮鬥,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邁進。

弘揚女排精神,要大力倡導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心底無私天地寬”。沒有私心雜念、敢於奉獻的人,才能做到“忘我”、“無我”,寵辱不驚、臨危不懼,才能集中精力,迎難而上,勇闖難關,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地培養這種為實現國家和民族利益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不計個人得失,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甘當“螺絲釘”,甘於奉獻。

弘揚女排精神,要大力倡導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改革開放初期,全國人民學習女排精神,為民族崛起和社會主義建設而努力奮鬥,而今雖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位,但我們仍要居安思危,像女排一樣,以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不畏艱險,敢啃硬骨頭,接續奮鬥,永不言棄,在推進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接力賽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0

“參與比取勝更重要”,這是奧林匹克運動廣為流傳的名言,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體現。一個運動員的成就,不僅僅是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塊獎牌,還在於是否體現奧林匹克精神,是否做到自強不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我崇拜的奧運英雄蘇炳添就是這樣的選手,也許他與金牌無緣,但創造的歷史值得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銘記。

蘇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於廣東省中山市,暨南大學20__級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研究生,中國男子短跑名將。

20__年2月6日,蘇炳添以6秒43奪得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迴賽男子60米冠軍,並重新整理亞洲紀錄。之後蘇炳添多次比賽中都成為百米大賽最有力的競爭對手!而且蘇炳添也著實讓世界短跑名將博爾特驚訝到了,博爾特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飛人,連續三屆拿到奧運百米金牌。可是博爾特也被蘇炳添驚到了:沒有想到站在身邊的小夥子居然反應這麼的快,起跑的那一瞬間讓他不知所措。

博爾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槍聲一響,我身邊的小夥子就飛奔出去,我有點不知所措,結果就失足了。”他對於蘇炳添的實力也是非常的認可,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後面才會拼命追趕上去。

能進入百米決賽是每個亞洲人都不敢幻想的奢望,只有跑進10秒才有希望。為此,蘇炳添20__年底,選擇了一個比較大風險的決定:就是把起跑腳換了。為什麼要換?是因為想要得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新的節奏,這樣的話在100米才可能會有一個突破。

而做這個改變和選擇太難了,改變之前問了很多的專家:不做出一些改變的話可能很難突破10秒,參考了劉翔的“八改七”,所以蘇炳添最後狠下心來做出了這個改變。就像剛開始是用右手吃飯,突然間變左手,你夾都夾不到,怎麼不難呢?蘇炳添剛開始,連起跑怎麼發力都完全不會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三組對決過後,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成功入圍男子100米決賽,也成為首位闖進奧運會百米決賽的中國人。而在奧運賽場上,9秒83也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成績。20__年裡約奧運會,博爾特奪取金牌的成績是9秒81,蘇炳添只比博爾特僅僅慢了0.02秒。32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通過多年以來的努力,終於站在了100米跑道上面。

蘇炳添一戰打破了三個紀錄:

首先,新中國從1984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到現在37年的歷史上,首次有中國男性運動員打進到100米決賽的賽場,絕無僅有,這個意義不亞於當年劉翔闖進奧運會決賽並且奪冠。

第二,在1932年的奧運會上,曾經有一位日本運動員打進到奧運會男子100米的決賽圈,但他不是第一名,而且那個時候是用手計時的時代,跟電子技術時代差的還比較多。

第三,亞洲國家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在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也就是第2屆奧運會上,到現在121年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位亞洲運動員以100米半決賽第1名的身份進入到世界最頂級的百米飛人大戰的決賽。

這是史無前例的偉大榮耀,屬於偉大的中國,也屬於亞洲。年過30的蘇炳添,靠著頑強的自律,靠著超強的意志品質,成功的打進到了100米的決賽當中,為全亞洲人長臉。就連中國田徑名將劉翔在微博上也發文祝賀蘇炳添:“封神!9秒83!”

此前展望半決賽時,蘇炳添強調,半決賽就是自己的決賽:“對我來說,能夠進入決賽就算完成任務。如果能夠突破10秒大關,進決賽應該沒問題。”

看了比賽,真是激動得哭了!太不容易了!簡直是一戰封神!正像劉翔所讚揚的那樣,這是中國奇蹟和中國速度,這也是亞洲奇蹟和亞洲速度!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每一次踏上賽場,蘇炳添的腦海裡都只有一件事:竭盡全力跑出“中國速度”,為祖國添彩!能打破亞洲紀錄,打破黃種人的極限,站在東京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所有的夢想都在這一瞬間變成了現實!

把半決賽當成決賽。是啊,人生路上關鍵的每一步都需要這種精神,我要向蘇炳添學習,他是我最崇拜的奧運英雄。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1

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1981年至1986年,中國女子排球隊在世界盃、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上5次蟬聯世界冠軍,成為世界排球第一支連續5次奪冠的隊伍。

中國女排堅定“為國爭光”的信念,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她們隊訓練中所造成的苦痛從不叫苦叫累。憑著堅韌的毅力,她們練就了過硬的技術本領,形成了以快速多變為主體、兼備高打強攻的獨特風格。中國女排,不屈不撓,克服重重困難,完美地詮釋了頑強拼搏、團結奮鬥、無私奉獻、為國爭光的中華體育精神。中國女排奪冠後,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國歌一次次奏響的場景,讓中華兒女熱血沸騰。一時間,各行各業掀起了學習女排精神、發揚女排精神的熱潮。“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響徹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象徵。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為我國體育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激勵著中華各族兒女不斷奮發向上,追求卓越。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2

1979年1月份,中國與美國正式破冰,當時確定了中美通航的相關議程。不過在通航的談判過程中,美國提出中美航線的配餐必須符合國際標準。為了建交,當時中國答應了這條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當時的首都機場,其為航班所提供的配餐還只是一個僅僅只有30多個人的小配餐間,是根本無法達到美國所提出的國際標準的條件。

到了1980年3月份的時候,中國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而真正為其解決這一難題的,其實還是伍淑清和她的父親伍沾德。同年4月12日,伍沾德拿到了許可證,並在5月1日的時候正式成立中國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這家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註冊號為001,一手促成這一偉大事件的伍淑清也被人譽為001號小姐。

據伍淑清回憶,由於當時沒有外資進入內地的先例,所以公司的審批手續一直辦不下來。此外,當時國內的經濟狀況其實還是十分緊張,民航局的負責人當時還直接找到了伍淑清的父親伍沾德,並對他說了句“我們都是中國人,您個人能不能幫忙先墊付費用?”就是因為這句我們都是中國人,伍沾德在一分鐘不到的時間裡就決定自己先墊付500萬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說伍沾德考慮了一分鐘不到,是因為當時的他也不懂普通話,翻譯之後,伍沾德才立馬因為那句我們都是中國人而決定出資500萬港元。許多人並不知道的是,當時伍沾德做出這一決定的時候,沒有籤合同、沒有擔保,他願意拿出這500萬港元其實完全是因為一句話。

北京航食成立之後,伍淑清便一直深耕內地市場,而北京航食所帶來的利潤也被伍淑清再次合資成立了富華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航空地毯廠等16家合資企業。此外,伍淑清在中信集團內部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北京中信大廈落成之後,伍淑清就在中信大廈的頂樓開了一家港式粵菜餐廳,這家餐廳被人成為“世界之窗”。後來,伍淑清還在上海雁蕩大廈開了另外一家世界之窗。雖說目前伍淑清仍舊沒能登上富豪榜,但估計她早已賺到了億萬身家。只可惜的是,如今已經71歲的伍淑清仍舊未婚,她將自己人生中大部分的時光都奉獻給了北京航食這傢俱有跨時代意義的企業。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3

朱麗華,女,1957年10月出生,1994年10月入黨,大專文化,現任嘉興市南湖麗華推拿診所所長。

朱麗華同志是一位盲人推拿中醫師,一級視力殘疾人,但她身殘志堅,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精神可嘉,在黑暗的世界裡創造了一份光明的事業。

不言放棄,把推拿做成事業

由於意外事故,一個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和希望的少女,再也看不到藍天白雲,看不到綠樹紅花,看不到彩蝶飛舞,五彩繽紛的世界從此變成了無法抹去的黑色,當時她感覺人生如跌落萬丈深淵,極度失望,一度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在痛苦和絕望的掙扎中,她終於迎來了希望。1985年,組織上送她去參加全省盲人按摩技能培訓班學習,培訓期間接觸了與她有著相似命運的盲人朋友,他們身上自強不息的精神讓朱麗華又看到了新的希望。這次培訓使她不僅學到了技能,還使她開闊了眼界,思想豁然開朗,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她發誓要成為一名按摩醫生,自食其力,為病患解除痛苦,為廣大群眾服務。她堅信自己雖然沒有視力,但卻不能沒有事業,一定要發奮努力工作,在有生之年多幫助別人。

學成回來後,她被分配到嘉興福利院工作。1986年,在福利院的支援下成立了康復室,全身心治療院裡的幾個腦癱患兒。在她的精心治療下,這些不能走、不能站立、不能坐甚至連哭都不會的孩子半年後居然能夠慢慢站起來,甚至會說話了。由此,福利院康復室的名聲越來越大了,盲人推拿按摩醫生朱麗華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社會上的腦癱患兒紛紛被送到朱醫生這裡治療。隨著收治病人越來越多,1992年,在嘉興市殘聯的關心和幫助下,朱麗華擴大了康復室的規模,成立了福利院推拿按摩康復中心,並將診所列為正規的醫療醫保定點單位,還接收盲人徒弟學習按摩推拿技術,為廣大病人服務。至今,已有200多名腦癱患兒經過她的治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復,有部分腦癱患兒甚至能與健康小孩一起上幼兒園,給患兒家長帶來了無比的快樂和安慰。但朱麗華並沒有滿足,她希望能有更多殘疾人體會到她的快樂,20xx年來,她陸陸續續帶了38個盲人徒弟。帶盲人學推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缺少視覺上的感受,很多人對動作力度、位置拿捏不準,朱麗華就拿自己當試驗品。很多回,她的面板在一次次教學中被搓破,但她沒有一句怨言,而是讓徒弟們換個地方,繼續練習,直到學會了才停止。在她的盲人推拿診所學習上班的盲人徒弟,不僅解除了殘疾人就業難的後顧之憂,而且每月有20xx多元的收入,在自食其力的同時還能為家裡增加收入。

她20xx年如一日,始終把診所當作自己的家,視病人如親人,節假日也從不休息,刻苦鑽研推拿技能,不分白天黑夜為病人治病。她內病外治,為一個個腦癱孩子推拿按摩,先後有百餘患兒在她手下站立起來;她自學成才取得大專文憑;她白手起家辦診所,解決了近10名殘疾者就業……從事推拿職業至今,累計接受其推拿按摩治療的患者已達16.8萬餘人。

不忘感恩,用愛心回報社會

朱麗華永遠記得,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各級政府、各級殘聯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援下,她才一步步走到今天。飲水不忘挖井人,多年來,她始終不忘回饋社會,熱心公益事業,用愛心溫暖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為全市的公益事業作出了諸多貢獻。“有生之年多回報社會,多幫助別人”,朱麗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xx年夏,正值市福利院推拿診所成立20週年,朱麗華為回報社會對她個人和診所的關愛,毅然將自己多年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5萬元錢捐贈給南湖區的20名貧困學生,鼓勵他們不要因貧窮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每位學生得到助學金2500元。20xx年6月,在全市開展的“我為南湖增光輝”活動中,朱麗華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在捐出2個月工資的基礎上,又主動捐獻1萬元,以實際行動支援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建設。20xx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平時省吃儉用的朱麗華第二天就到銀行捐了1000元,幾天後在單位組織的捐款活動中又捐了20xx元,一直從廣播裡瞭解災情的她得知這次地震帶來的巨大損失後,又取出多年積蓄10萬元,作為“特殊黨費”全部交了出去。為了讓更多的人蔘與公益事業,她創辦的推拿診所成為第一批96345社群服務求助中心加盟企業。當“96345”組織加盟企業和社群中有一技之長服務者進社群、下鄉鎮開展公益活動時,朱麗華總是率診所員工積極參與。有一年夏天開展“黨員奉獻日”義務服務活動,朱麗華不顧行走不便,冒著攝氏37度酷暑,打的來到活動現場華庭街為市民服務。目睹此景此情,周圍市民十分感動。熟悉她的人說,朱醫生生活十分簡樸,卻把幫助他人視作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內容。朱麗華每年至少把3個月收入捐贈給社會,貧困孩子、病弱殘疾人更是朱醫生資助的物件。有人說她傻,但朱麗華卻始終認為,愛心是需要傳遞的,自己有多少能力,就要盡多少義務,儘可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她開辦的嘉興市南湖麗華推拿診所現有推拿師8名,且全都是盲人,唯一操作電腦的工作人員也是位殘疾者。業內人士說,如此全是殘疾人的推拿診所在全國也是很少的。作為嘉興市醫保定點單位,南湖麗華推拿診所每年接待患者4萬多人次。

不遺餘力,讓社會關注殘疾人

朱麗華在從事盲人按摩的同時,還積極主動投身於殘疾人事業。1998年,由於對殘疾人事業的熱心和傾情,她被推選為嘉興市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副主席、嘉興市盲人協會主席。擔任盲人協會主席以來,她協調起草制定了《盲協內部管理條例》及《盲協組織機構工作規範》,使盲協的組織工作有了更具體的規範章程,指導盲協工作更快走上正軌。在她帶領下,嘉興市盲人協會進一步完善了組織建設,形成了網格化管理,為殘疾人溝通交流、拓展知識、開闊視野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她還組織協會成員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業餘交流慰問活動,多次幫助協會中生活困難的成員解決難題,使他們的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她還多次組織協會成員學習盲文,參觀市圖書館盲人閱覽室,使大家增長知識,豐富生活,快樂地面對人生。她心中時刻裝著盲人,同盲人交朋友,把愛心無私奉獻給了這個特殊的群體。盲人哪裡有需要她就出現在哪裡,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朱麗華在當選嘉興市政協委員期間,積極參政議政,為維護殘疾人利益積極獻言獻策,做了大量的工作。作為殘疾人協會的代表,針對前期市區盲道被侵佔現象嚴重和盲人乘公交車難等問題,多次在有關場合呼籲有關部門加強盲道管理,提出對盲人實行免費乘車照顧等建議。在她的積極奔走呼籲下,這些問題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並得到較好解決。

在嘉興,每當人們提起盲人按摩中醫師朱麗華,除了豎起大拇指敬佩其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之外,對其評論更多的是她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面對困難毫不畏懼、面對挫折毫不氣餒的拼搏勁頭、心存感恩無私奉獻社會的崇高品格。她時時刻刻在用心去點亮人生的軌跡,影響和感動著身邊的每個人。她挑戰坎坷的命運,憑著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擁有了今天的這份事業。

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朱麗華打點著嶄新的每一天,抹亮著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感動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她讓她的人生不再有黑暗,她點亮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心靈,更讓這個社會充滿光明。

朱麗華先後被評為浙江省百名優秀工人、嘉興市學雷鋒先進個人、嘉興市殘疾人自強模範、嘉興市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等,連續四屆當選嘉興市政協委員。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4

黃文秀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畢業後回鄉工作,20xx年擔任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家庭並不富裕,父親身患重病,重重壓力之下,黃文秀總是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從進村開始,黃文秀就努力融入當地生活,挨家挨戶走訪,學會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時間,她幫村裡引進了砂糖橘種植技術,教村民做電商;協調給每個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黃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88戶,村集體經濟專案收入翻倍。黃文秀駐村筆記中寫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裡很快樂。”20xx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遭遇突發山洪不幸遇難,年僅30歲。

黃文秀以滿腔的青春熱血走上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把個人價值與黨的事業相對接、與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相連線,腳踩大地,胸懷祖國,用青春紮根基層、把深情奉獻鄉土、以行動詮釋赤誠,用短暫而精彩的一生,作出令人景仰的時代回答。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5

“醫生,警察,電工,老師,快遞員……”這些職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當我們大家在休息的時候他們在工作,他們付出了自己的時間,來換來我們幸福的生活。

醫生每天在醫院裡忙碌著,用盡全身的力量來救助一個個的生命,就是為了讓每一個人都健健康康的,也是付出了不少。凌晨,深夜他們一刻不停,就是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他們的心靈都住著一個天使,善良。

老師對我們的成長也付出了很多,一路走來老師對我們學生也付出了不少。每天用心講課,批改作業,熬夜備課,為的就是讓我們學生有一個好的未來,在記憶裡也有一個好的老師。

冒著嚴寒,風雨,每天奔波在路上的外賣小哥。把東西送到客人的手裡是他們的責任,為了讓顧客好,自己可以不吃飯,可以冒著嚴寒冒著雨也要為顧客服務。

警察可能是很多人心裡的英雄,他們英勇無畏,為人民除害,每天做著最危險的工作,儘管危險,他們也沒有被嚇退,而是勇敢的去解決。

很多人都在為我們默默奉獻,我們要感謝他們,好好對待他們。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6

20xx年,王婭偶然看到清華大學教授趙家和成立基金會,捐助甘肅貧苦學子的報道,深受感動。王婭立即給基金會發去電子郵件,詢問賬務公開情況。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會理事長陳章武教授的回信。隨後,王婭很快將6000元助學金打入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賬戶。這樣的舉動讓陳章武記住了這個普通的天津退休女工,因為基金會的捐贈者大多數都是陳教授熟識的朋友和同事,像王婭這樣沒見面就直接捐錢的並不多。

20xx年3月,央視《朗讀者》節目紀念趙家和教授的錄製現場,陳章武第一次見到了王婭,王婭也第一次見到她資助的學生白雲。陳章武回憶說:“那天在拍攝現場,我想請王婭女士作為愛心人士的代表上臺出鏡,可她堅決不同意。王婭女士跟我講,見到那些孩子我就心滿意足了,不要讓孩子們有什麼負擔。”這次見面後,王婭成為基金會的一名志願者。家訪、審查學生資料、走訪受助學校……她全身心投入,把這當作退休後的事業來經營。

去年4月,一向守約的王婭卻失聯了。那天本是王婭約好和基金會工作人員一起去甘肅考察受助學校的日子。直到幾天後,陳章武才收到她的資訊:“非常不湊巧,去紐西蘭旅遊與助學活動的時間衝突了。”又過了幾天,一筆3萬元的捐款匯到基金會賬戶上。

讓陳章武沒想到的是,彼時的王婭根本沒去紐西蘭,而是躺在了天津腫瘤醫院的病床上。胰腺癌晚期,在癌症中屬於最凶險的一類。命運給這個鉚足勁做公益的人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搶跑!倔強的王婭一邊和病魔抗爭,一邊加快捐資助學的腳步:5月,還在病床上的王婭不忘為基金會匯去早已準備好的捐款;8月,她停掉全部放療,拖著乏力的身體踏上奔赴甘肅的家訪,因為她知道“再不趕快去,就再也沒力氣去了。”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7

鮑峰,是馬鞍山師專的一名思政課教師,同時也是和縣人。在他的同學當中,有幾位是葉連平老師門下畢業的學生,因此很早以前,他就從同學處聽說過關於葉連平老師的先進事蹟。幾年前,有一次學校請葉老來校給青年教師作報告,鮑峰也第一次當面聆聽了葉連平老師的講述,知道了他更多的生平故事,為之感動。

鮑峰認為,葉老既是他的鄉中先賢,也是他的同行前輩。學習葉老敬業樂業和奉獻精神,自是應有之義。“葉老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崇德向善的師德,葉老是我們和縣人的驕傲,也是我們年輕教師學習的榜樣和楷模。”鮑峰表示,葉老關心留守兒童的學業成長和身心健康,自費成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把孩子們聚攏起來,無償施教。又把有限的收入掰成幾瓣花,組織學生出外學習參觀,擴大視野,甚至自費發放獎學金,鼓勵孩子們的每一個進步。傾其所有,以個人之力,先後培養輔導千餘學生。

“沒有仁愛精神,是難以做到這樣的傾情付出,更別說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鮑峰說。

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鮑峰認為,他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仁愛精神不可或缺,放下身段接觸學生,瞭解學生,關注他們學習生活情感需要,如此才能贏得學生家長的信任,教學之中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鮑峰還認為,葉老的精神還表現在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教師不僅僅是個職業,更是學生靈魂的引路人。”鮑峰說,“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為學生的人生‘扣好第一粒釦子’,指引他們走好人生的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有這樣的覺悟,好在有葉老為我們做了榜樣。”

提及對自身的未來規劃,鮑峰表示,他將以葉老的精神為指引,補精神之“鈣”,不斷武裝頭腦,強素質、提本領,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立足崗位查詢不足,強化學習,提振精神,不斷加強看家本領,耕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和責任田,向葉老看齊,爭當先進模範,立足崗位做貢獻。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8

朱麗華雙目失明,卻為他人帶來光明未來。20xx年來,她捐款373萬元,資助了寒門學子480人次,還帶動了100多名殘疾人就業。她先後獲得了“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道德模範”“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等30多項榮譽。

9月21日,初心榜樣朱麗華的事蹟見諸報端,朱麗華用初心書寫的大愛故事震撼了嘉興人。“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讓幫助過的人活得有尊嚴,是我最大的快樂。”“我的財產、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將捐獻給社會。”她的肺腑之言,溼潤了讀者的眼眶,也映照了一個紅船旁六旬黨員的信仰之光。

9月29日下午,嘉興市委書記張兵專程來到南湖區麗華推拿診所,看望慰問盲人黨員朱麗華,並向她送上了鮮花。

10月10日,中共嘉興市委作出決定,在全市廣泛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的活動。嘉興全市掀起了一股向朱麗華學習的浪潮。

從報紙到電視、新媒體,朱麗華這個名字被印刻在人們眼中、耳中、心中。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心有大愛、樂於奉獻的她,成了全社會的榜樣。市委書記張兵先後兩次就朱麗華的報道作出重要批示,倡導全市共產黨員和各級幹部認真學習。

10月16日開始,朱麗華一次又一次走上宣講臺,將她的初心和她的夢想娓娓道來。從市區到縣市,從機關到學校,從部門到街道……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被她感動,熱淚盈眶。

被她的事蹟吸引而來的,還有新華社、央視、中新社、浙江日報等省級主流媒體,她的事蹟也從嘉興,傳播到全省,乃至全國。

10月27日,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在嘉興開幕。朱麗華的事蹟在殘疾人之間口口相傳,國務院和中殘聯、人社部等國家相關部委的領導接見了朱麗華。

褪去榜樣的光環,朱麗華依然是殘疾員工的好所長,是貧困學子的好媽媽。有人想來診所看望她,都被她一一回絕,“如果聽了我的故事有感觸,不妨將愛心傳遞,多關注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11月14日,朱麗華在前期捐款333萬元的基礎上,向嘉興市民政局發起的“暖巢行動”匯去了第一筆40萬元善款。40萬元,相當於她為顧客推拿6600多次。她要為低保家庭改善生活環境,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而她對於自己,依然苛刻,不論走到哪裡都穿著同一件紅色外套。

愛心使者,是她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她給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11月19日,朱麗華獲評第六屆“浙江慈善獎”。手握愛心形狀的獎盃,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將堅守初心,繼續傳遞溫暖和愛。”

喜訊接連傳來,朱麗華入選了感動中國20xx年度候選人物。她和中國女排、張富清、黃文秀等先進人物一起,出現在了感動中國候選人名單上。這一次,她不僅僅感動你我,感動嘉興,也將感動全國。

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秀芳老師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9

如果說起令國人自豪的體育專案,除了乒乓球之外,中國女排必然是不二之選。從五連冠時代開始,中國女排給剛剛走上崛起之路的中國體育帶來了無數的激情與榮耀。時至今日,“女排情結”、“女排精神”依然詮釋著國人對這支隊伍的偏愛。

早年間,為看一場女排的比賽萬人空巷,如今,國人再一次為中國女排血脈賁張。在里約奧運會半決賽上,中國女排3-1力克荷蘭隊,成功闖入決賽,距離再次登上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只差一步。可要知道,中國女排從第一場小組賽開始走到今天,是多麼的不易。

奧運會前,稚嫩的女排大名單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誰也說不好這支年輕的隊伍能在競爭殘酷的奧運會走多遠。小組賽3負2勝的戰績似乎印證了大家的擔憂,主教練郎平默默地承擔著壓力,她在等待,等待著這支年輕的隊伍化繭成蝶。因為她知道,只有這些小姑娘邁過怕輸這道坎,才能真正釋放她們的“洪荒之力”。

淘汰賽第一場,郎平終於等到了姑娘們化蝶之時,中國女排似乎如鳳凰涅槃,在巴西觀眾山呼海嘯般的噓聲中把東道主淘汰出局。賽後,女排姑娘們盡情地歡呼,壓抑了5場比賽的悶氣終於得到釋放。里約當地時間18日晚,中國女排面對小組賽曾經擊敗過自己的荷蘭隊,落後、扳平、被逆轉、再扳平,最終將勝利攬入懷中。連續兩場勝利固然值得高興,但真正令人振奮的是這支打不死、衝不垮、壓不倒的中國女排又回來了。

我們總是用“女排精神”來褒獎一代又一代的取得輝煌成績的女排姑娘,郎平卻說:“女排精神與輸贏無關。”

的確,“女排精神”不僅僅是一句“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自強不息”的口號,也不是運動員胸前金燦燦的獎牌,而是融進每一位女排隊員血液中的傳承,正是這種傳承讓我們為之感動。當我們看到女排姑娘在賽場上忘我的拼搏,不管比賽輸贏,都由衷地想為她們喝彩,也正是“女排精神”讓中國女排總能在低谷中觸底反彈。奧運還未結束,比賽仍在繼續,8月20日的小馬拉塔納體育館將迎來中國女排的終極一戰,希望“女排精神”再次見證中國的姑娘們登上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