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兩會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99W

2010年兩會學習心得:教育公平首列國策

兩會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促進教育公平”首列國策

醞釀了一年半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月28日起面向全社會發布徵求意見稿。該稿明確提出,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由2008年時的3.48%提升至4%。有學者向本報表示,按此預計,2012年的財政教育經費將增加2,000億至3000億元。

另外,意見稿還提出“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首次明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

本次徵詢意見的新教改綱要是中國進入21世紀以來的第一個教育規劃,也是中國政府通過問計於民,為未來10年勾勒出的教改“路線草圖”。該意見稿共22章、70條,約27000字。

資源傾斜農村 確保機會公平

對於該意見稿中首次明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部長袁貴仁2月28日表示,教育公平應當說是社會公平的基礎,是人生公平的起點。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個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而關鍵是機會公平。

他表示,要重點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其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在政府,全社會要共同促進教育公平”。

綱要提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切實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問題,保障殘疾人受教育權利。

財政部4措施 確保投入提升

針對政府財政教育支出佔GDP比重遲遲未能實現17年前提出的4%目標的問題,財政部副部長丁學東2月28日表示,近年來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在不斷增加,其中04年到08年,財政教育支出從4,000多億元增加到9700多億元,增速高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同一時期,財政教育經費年均增長23.7%,佔GDP比重從2.79%提高到3.48%,年均提高0.17個百分點。

丁學東又表示,中國正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求財政重點保障的支出專案比較多,因此要實現4%的目標,難度不小。為了保障這一目標,財政部將有四項具體措施:

一是增強公共財政有效財力。今後幾年要加強稅收徵管,保持財政收入的穩定較快增長,為實現4%的目標打下堅實的財力基礎。

二是進一步協調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在年初財政預算安排中,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教育支出增長幅度都要明顯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的幅度。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還要根據財政超收的情況增加教育經費。

三是大力籌措其它財政性教育資金。通過採取足額增收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等措施,逐步建立政府多渠道籌措財政性教育經費的長效機制。

四是要全面推進教育經費的科學化管理。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讓增加的投入發揮出最大效益。

一紙綱要 還不足夠

溫總理曾說過,教育改革要“讓人民看到希望”。近10多年來,內地教育產業化大行其道,讀書上學卻越來越多地被與金錢掛鉤。富家子可以大把甩錢揀名校,但很多貧家子弟卻因交不出學費而被迫輟學。這種現象令人失望。

西方發達國家,教育產業的確能為政府“搵真銀”(指帶來實際的經濟利益)。因此,產業化本身沒錯,但應有一個前提,就是本國公民已能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在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在貧困家庭為籌措子女學費發愁、農民工為自己的孩子無書可讀絕望的時候,一味強調教育產業化,似有本末倒置之嫌。長遠來講,更將影響中華民族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