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精選21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8W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

讀完關於張思明教育教學藝術的系列報道,他的童年經歷,他對學生的深切之愛以及對數學教育教學的孜孜以求讓我為之感動,深受震撼。他的淡然、堅韌、仁愛、思辨更讓我清晰的看到了一個在自學中崛起,在三尺講臺上揮灑,在奉獻創造中孕育快樂的教育家的形象。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精選21篇)

從教二十多年來,張老師刻苦鑽研教育理論,不斷開拓創新,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已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學風格。他在繼承、借鑑、發展的基礎上,總結了"導學探索、自主解決"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他結合高中數學知識,積極開展數學建模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無論是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上,還是在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張思明老師總結的"導學探索、自主解決"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開放的教學模式,有以下五個環節:

引導創設問題情境——師生平等探索討論——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自我評價鞏固成果——求異探新延伸問題鏈

他注重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深層次參與中,通過自主的"做"和"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也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往往呈現這樣一種教學流程:“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啟發提出問題——探索學習新知——” 所謂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需要,學生解決的矛盾問題帶到一定情境中去。一個好的教學“情境”,本身就是以學生髮展為本,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參與動機,有利於引發問題意識,能使學生主動地融入問題中,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圍中,也能夠化解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創設生活情境,可以直觀的再現問題,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激發學生探索規律的興趣,新課程標準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的培養。新《課標》還強調“要讓學生在現實、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體驗和理解數學知識”。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感,學生能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特別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轉到國小學習,愛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課上40分鐘難以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如果將數學知識教學穿插於遊戲活動和故事情境或生活情境中,學生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這樣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鬆、學得主動、學得深刻,很多知識點可以在玩中得以習得、鞏固並深化。例如我在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一課時用小猴吃桃的故事引入,創設故事情景以激發興趣,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將小猴吃完桃用0表示——出去找桃——沿途遇到阻攔小朋友幫助解決——邀請小朋友做客……貫穿始終,並將大部分情境用多媒體展示出來,讓每個孩子在視覺上充分的感知形成有意注意,在此基礎上他們便樂於參與教學活動,將自己融入於情境之中,師生間的互動順利進行,在互動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提問題意識和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多變的情境中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始終體驗著學習的成功與樂趣。從而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既有所學,又"樂在其中"。所收到的教學效果也較為滿意。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數學課都要採用“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啟發提出問題——探索學習新知——。”這樣一種流程呢?從上學時的觀摩課到現在的教學實踐,在很多時候不管是計算課、概念課、應用題課還是實踐活動課,都有一個“情境的創設”。以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性和民主性,課堂教學活動卻成了“口語交際課”,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力、想象力,提出了無數個自己的觀點,有時自己真的駕馭不了課堂,甚至出現教學內容無法完成的情況。曹福海和郭立昌兩位老師在總結張思明的教學風格時提及了“主體探索與教師引導相結合。”張思明老師總結的"導學探索、自主解決"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開放的教學模式。在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創造的活動中,對於教師的主導作用,他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把教和學有機地融為一體。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創設好的問題環境,激發學生自主地探索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就勢必要求教師也應具有高素質和高能力。正如張思明所說:“只有教師的創造力,才可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只有教師自己不斷學習,自主地鑽研探索教學規律,才有可能影響學生自主的學習和鑽研;只有在充滿生命力與和諧氣氛的教學環境中,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結出創造之果。”可見,要實踐這種教學模式,其重要條件是教師必須對自己的素質和能力方面有高的要求,並達到高的境界。張思明老師的成功就是一個例項。無論在自學成才的道路上,還是在教育教學工作崗位上,張思明老師都有著很高的目標追求: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人,一個富有愛心和教養的人,一個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人,一個能夠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的人,一個能夠‘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他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不斷更新的活水,教師應終身學習。”

剛剛走上講臺不久的我要去學習的東西好多好多,張老師的堅韌給了我前進的動力,張老師的事蹟也讓我看到了前進的方向,不斷的充實自我,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學習新事物、接受新事物。在教育實踐中學會積累與反思,多向老教師請教,用心去投入。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2

上星期五例會上,包校長、馬校長領著老師學習張思明老師相關的教育教學理念,深受啟發,受益匪淺。張思明老師秉承“用心教學”的教育信念。用心就要把教育工作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斷地想著它、念著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張思明老師就是完全將他自己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聯絡在了一起。他有著崇高的師德,他的師德體現在對學生深深的、不圖回報的愛。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學生的成長的過程是需要愛、需要尊重與理解的過程。

我希望我校的教師都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僅愛學生、有方法、刻苦、付出,而且不滿足於學習借鑑前人的經驗,勇於追求導學探索、自主解決,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內動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急於將知識強加在學生頭上。

我希望我校教師能根據自己的特點、我校學生的特點、自己教學過程的特點來選擇一些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老師創造機會給學生更多的人生體驗,是遠比授業解惑更難也更重要的事情。”今後,我們要有張思明老師那樣的教育理想,用心做教育,真心愛學生,不斷地充實更新自我,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3

《張思明與數學課題學習》是20xx年1月1日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在慶祝教師節建立20週年之際,由教育部師範教育司組織編寫的《教育家成長叢書》出版了。《叢書》的出版,是教師向他們自己的節日獻上的一份厚禮,是教師節建立20週年來的一項成果展示。《叢書》的出版,集中體現了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的探索和創新實踐,從一具側面展示了教師節建立以來培養名師、名家的一系列重大舉措所取得的成效。

積累、探索、改革、創新、自成體系,可以說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成長規律。由於《叢書》的主要讀者物件是在職教師、師範專業在校學生和教師資格申請者,所以《叢書》從成長曆程、教育理念、經典案例、社會反響、成果體現五個方面展示了全國20位成長中的教育家的“成長”過程及成就。突出其可讀性和可借鑑操作性。總之,我們希望這套《叢書》能夠在教育改革與發展,特別是在全面提高教師素質中充分發揮作用,促進更多的教師成名成家。

目錄

我的成長之路

一、傻孩子,長大了

二、父親給了我什麼

三、生活的磨難是成長的加速器

四、“殘渣餘孽”也到過中南海

五、“站起來”的感悟

六、只爭朝夕,用心實踐,努力創新

七、永遠的角色

我的教育觀

一、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對數學教育的認識

二、作為一名教師,我對教育的認識

三、作為一名成長中的教師,我對青年教師成長的認識

四、從數學建模到課題學習——激發學生走向創造的想法和做法

五、尊重是前提,“四性”是要素,學科是特色——我做教育的感悟

六、用心做教育——我想對自己和大家說的話

走進課堂

一、課堂中的數學應用與建模——磁帶問題的案例與說明

二、結合立體幾何數學應用——“電視塔問題”課堂實錄摘要

三、課堂內的數學實驗——糧食堆的測量問題課堂實錄摘要

四、數學主題閱讀的設計——學生自學斐波那契數列案例

五、常規教學中應用設計——基本不等式的教學

六、引發學生創造的教學設計點滴

社會反響

一、搏擊中,你的天空最美

二、給你數學的美麗天空——記北京大學附中數學特級教師張思明《中國教育報》記者

三、數學可親育人無痕——記北大附中教師張思明《中國教育報》

四、教學生創造教學生應用——張思明老師教學風格淺析

五、一位中學教育家的教育生活——記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張思明《中國小管理》雜誌記者

六、責任和動力——在“張思明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 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

七、一點見識——在“張思明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首都師範大學

八、教學回歸生活,讓學生得到真正發展——對張思明教育教學藝術的理性剖析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附錄?教學科研成果

後記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4

學校組織學習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於漪的先進事蹟,於漪老師,上海市楊浦高階中學名譽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在教育的田野裡耕耘了整整60年。81歲的她,從教近60年,退休近20xx年,絲毫沒有停止過追求理想教育的步伐,仍在以各種方式,儘自己的最大能力影響教育、影響教師、影響學生。於漪老師有一句名言“如果只是教書,那麼你就是教書匠、知識的二傳手。不能忘記教書的目的是育人,這是大目標”。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是我學習的楷模。我將在這些先進教師先進事蹟啟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

我們應當學習於漪老師以學生為動力,以育人為首的精神。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老師必須具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不僅要規範學生的行為,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每一個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努力做到。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責任,教育學生是我們的神聖事業。對學生我們既要愛又要嚴,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老師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通過學習於教師的事蹟,我進一步體會到,教師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學生。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是我們老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讚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覺到在學校裡比在家裡的還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她不僅關注學生的成長,還憂心教師、關注教師、傾心教師。她認為教師應該站在“樹魂立根”的高度去思考和培養我們的未來接班人和建設者。有魂、有根、有脊樑,才是一個真正的人。教師應該代表最先進的文化,應該不懈追求真善美,抵禦假惡醜。的確,當今世界強勢文化的入侵太厲害了,思想淺薄、金錢至上、個人主義、垃圾文化等,對沒有生活經驗的未成年人是極大的威脅,所以作為教師的就要堅守思想的陣地,堅守育人的陣地。不論大環境怎樣,學校一定要有好的小氣候,因為它代表了社會主流的、健康的、向上的、先進的文化。

學習於漪老師的事蹟使我更加認識到,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是我對一名優秀教師的理解,做像於老師那樣的合格的人民教師,是我對自己的基本定位。教師崗位——特定的育人理念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兩者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教書是育人的載體,育人是教書的目的。

於漪老師的事蹟,感染人,鞭策人,激勵人。她的事蹟使我更感覺到,教師崗位是一種辛勞、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一種享受。既然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愛心把這份光和熱永遠延續下去。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恆,把僅有的光和熱傾注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中。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5

“萬紫千紅隨風去,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就是普通教師的高風亮節!我認為,教師應該是“我輕輕地來了,又輕輕地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應該是存留“一片冰心在玉壺”,一顆紅心,兩袖清風,志存高遠,堂堂正正教書,實實在在做人。

今年,南安市首屆“十大感動教師”先進事蹟宣講團到我校開展巡迴宣講活動。報告會上,南安一中黃沿海、蔣新徵,國光中學謝婉彬,僑光中學吳佳色、葉自強,成功初級中學傅文超,毓元中學莊中專,石井中心國小李美智等“感動教師”代表作了精彩的報告。他們用樸實的語言,真切的教育故事,敘述了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所作出的不平凡的業績,詮釋了新時期的師德新內涵。我校以學習“十大感動教師”先進事蹟為契機,要求以“十大感動教師”為榜樣,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為我校教育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感動教師”代表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現了我市廣大教育工作者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辛勤工作的良好風貌。我深深體會到: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在蛻變,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就是這個道理。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完善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燃燒的蠟燭”,教師是“人梯”, 教師是“永不枯竭的自來水”„„我什麼也不是,什麼也沒有,我只有一顆熱愛和忠誠於教育事業的心,是一頭愛生如子默默無聞奉獻自己的全部精力和青春的“孺子牛”,是一個把教學作為人生崇高職業理想事業最忠誠的人。十一年來,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熱血的青春和熾熱的生命譜寫著我的教書生涯。從執教之日起,我總是“好事攤不上,麻煩惹一堆”。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卻是艱辛的。我曾為學生不學習而痛心疾首;曾為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頭痛腦熱;曾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淚„„教師,日日在講臺上吟誦,月月在課堂裡歌唱,回報的,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更沒有眾口皆碑的名譽和萬眾矚目的地位,只有為學生取得一點成績而滿足,為家長的微笑和信任而自慰,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沾沾自喜。

聽完“十大感動教師”先進事蹟後,“感動教師”代表們執著的追求,默默為教育事業奉獻的精神,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成就感,我分明看到了人民教師頭上那頂無形的光環正熠熠生輝。我懂得了做老師的責任、愛心與人格,這三者構成了老師關注的研究範圍。作為老師,沒有人性就等於沒有絲毫的責任心,對學生負責任,這才對得起人民、對得起良心的事情;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那隻能是名不副其實,沒有人道主義精神可言;沒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也只能是對牛彈琴、無稽之談、空泛浮躁的課堂。尊重學生,研究學生,從而教學生做人的道理,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做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註定了你將踏上一條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

被許多機構評選為美國頂級教師的阿蘭·保羅·哈斯克維茨撰文分析了優秀教師最顯著的11個特徵:永不自滿;高期待,嚴要求;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知識淵博且瞭解學生;有洞察力;有幽默感;有靈活性;辦法多樣;精益求精;不循規蹈矩;溝通能力高超。我想,下面這位老師應該具備這樣一些特徵。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6

11月20日,我們集體學習了我校付麗老師和北完國小孫洪玲老師的感人事蹟,聽了她們的事蹟在座的老師都被感動了,會議事哭聲一片,她們也都是平凡的的教師,卻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這兩位教師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感覺自己與這些優秀教師相比還

有差距。下面從三個方面談以下本人學習優秀的教師的心得體會:

一、立足本質,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

這些優秀教師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於任何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母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

母,甚至勝於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

我們應當學習優秀教師以學生為動力,以育人為首的精神。語文老師必須具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不僅要規範學生的行為,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每一個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努力做到。

牢固樹立了教師的光輝形象,通過學習我有著很深的感觸,發覺與這些優秀教師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時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很累,現在我卻發現,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責任,教育學生子是我們的神聖事業。對學生我們既要愛又要嚴,時刻

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老師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教師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學生。

通過學習優秀教師的事蹟,我進一步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是我們老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讚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覺到在學校裡比在家裡的還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7

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種種現象五光十色,亂人耳目,對教育是極大的挑戰,對教師是極大的誘-惑。提出希望之一是“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提出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的論述不僅有廣泛的現實意義,而且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學習於老師的教學觀,如沐春風,沁人心脾。她淵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藝術無不使我為之折服。原來還可以這樣做教師、教師還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和境界、普通教師通過努力照樣可以成為教育家……。“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於漪老師用這句話鞭策自己。她說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是選擇了高尚。

漢代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說:什麼人才能夠做人師呢?做人的老師,他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就是“智如泉湧,行可以為表儀者”。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德才兼備,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艱難。 於老師認為做人師不是做教書匠,對孩子不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於言傳。因為我們的教育力量,只能從教師活的人格當中來,這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力量! 聽了於老師的報告,心中感受頗多,腦海中一直在問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教師?應先從哪些地方做起?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1.要能夠清醒的自我認識,首先要虛懷若谷。一個人只有虛心才能容納百川,人一輩子要不斷認識自己。做人也好,做老師也好,我們的手中要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來量別人的長處,另一把尺子來量自己的短處。說到底,我們可以向書本學習,可以向同行學習,可以向專家學習,還可以向學生學習。理論上模糊,事業上一定馬虎,工作中就會事倍功半。所以要廣泛的閱讀教育理論專著、學習名家的教育理論等來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用它們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豐富的理論作為基礎,那我們在工作中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向同行學習,同一篇課文不同的人對文章的把握不同,其教法與側重點也不同,他們在教學中的理念與做法也許正在自己在教學中所忽略的,或者是所沒有想到的。正向於老師說的那樣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才是無窮的,我們要善於“博採從家之長”。

2.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在實踐中反思自己的不足。“追求人格的完美,於漪的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用另一把尺子不斷地來量自己的不足。像於漪老師在每次課前都認真備課,鑽研教學,研究學生,把上課的每句話背出來,然後再口語化。即使這樣,在每次上完課後,她總是覺得這裡不行、那裡不行、充滿了不足和缺陷,於是於老師寫教後記,記下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和自己教的不足。於老師認為作為教師就要嚴謹治學,這也成為她不斷前進的內驅動力。她說“我教了一輩子,一輩子在反思”。

現在和於老師相比,自己真是慚愧。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待備課也很認真,確從沒像於老師那樣想那麼深,那麼細,從沒想過自己的學生怎樣學才能快樂。而於老師確對教材在深度上進行發掘,在廣度上進行開拓。自己的教學真是不及於老師做的那樣精細、那樣嚴謹。每次上完課也進行教後反思,但反思的內容只僅僅侷限在課堂的成功之處上,總是用尺子來量自己在這節課中所取得的成功之處,把這些記錄下,而很少對課堂中出現過的,模糊的知識點在課後向於老師那樣再去研究,去發掘。今後應該像於老師一樣,用尺子不斷地量別人的長處,讓自己在學中思,鍥而不捨。

從於老師身上,我認識到一位真正優秀的老師是要與時俱進,內外兼修的。我想,於老師正是把愛全部貫注於學生,才可以一輩子無悔於對教育事業的選擇。作為年輕教師,於老師這生動的一課讓我深深明白:全心的付出才無愧於教師這一稱號。尤其是於老師的一句:“你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高尚。”令人印象深刻。

“甘為紅燭燃自身,甘為泥土育春花。”特級教師於漪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詮釋了一代人民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內涵。她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意願,信任他們並對他們充滿期望。她把自己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每一位孩子,貼近孩子美好的心靈,與他們建立了理想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人與人關係最基本、最重要的關係,是對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響的特殊的社會關係。它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體現在師生生活的各個方面。於老師說:"我一輩子都是在錘鍊自己的感情!"在教育過程中,從開始的循循善誘到逐步引導,於老師的確是這樣做的。她雖然身體很不好,但是她克服重重困難,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每一位孩子,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的孩子的關心和愛護,感人之深,令人佩服。她瞭解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懂得和學生交流。在她執教的過程中,每每遇到差生,她總是以耐心地教育為主,把學生引上正路。在她的教育下,很多學生得到了轉化。

於漪老師的“三次備課”是很出名的,她上一堂課要經過三次備課過程,第一次備課不看任何參考書、教案、資料,全憑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寫出一份教案。第二次備課,則蒐集各種參考資料,看名家課堂教學設計,名家教學的教材分析,同時思考三個問題:哪些問題參考書上想到了,我也想到了;哪些問題參考書上想到了,我沒有想到;哪些問題參考書上沒想到,我想到了。第三次備課是在上同一個平行班之後,總結經驗,反思失敗,在備一次課。從她的“三次備課”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她一貫的勤奮和認真,更感受到了她堅持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和超凡毅力。

於漪老師絕對是心懷天下的。她多次強調我們的教育就是培養人,培養有中國心的現代人。要讓我們的學生有中國心、民族魂。我們花那麼多心血就是為了我們國家有好的後代,出棟樑之材。可以看到,於漪老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終將自己的工作與國家民族的發展緊緊聯絡在一起,身在講臺,心繫祖國。她說:“一個人,當他是‘我’的時候,是最渺小的;衝破了‘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祖國的時候,人才如登上了泰山之頂。”我們應該銘記她對我們的殷切希望:不僅要做一個稱職的合格的教師,還要有遠大的志向,做我們中國的教育家。於漪老師博大的胸懷和愛國熱誠,真是值得我們一輩子敬佩和學習。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8

近期,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劉海同志先進事蹟。劉海同志32年如一日,長期堅守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無論是普通教師還是基層校長,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他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踏踏實實工作,兢兢業業育人,始終堅守著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始終堅持著對教師職業的熱愛。他淡泊名利,專心工作,他對事業的不斷求索,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光輝形象。

他那愛崗盡責、教書育人的敬業精神,他那一心只為教育的先進事蹟深深地感動著我,震撼著我,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名教師,儘管我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奉獻、鑽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後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將在劉海同志先進事蹟的啟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為此,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一、端正態度

要想讓課堂有亮點,一要端正工作態度。態度決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課,能不能讓課堂呈現出更多的亮點,教學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再強,水平再高,缺少一個端正的教學態度,課堂也是很難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態度,把教育作為事業來做,把教學作為藝術來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質量的課,才能讓課堂亮點不斷閃現。不枉教師的光榮使命。

二、練好基本功

要給孩子一滴水,教師就要具有一桶水。所以,白天,我們不僅在學校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班務、搞教研活動,還要抓緊業餘時間外出聽課學習。晚上回家也許當別人在與家人聊天,朋友聚會,吃喝娛樂,享受工作之餘的悠閒的時候,我們還在為明天的的上課做準備,還在為某個學生的個體行為傷腦筋,還在為寫一篇論文而冥思苦想。是呀,可當我們看到學生的一丁點進步時,有家長向我們道謝時,自己課堂教學閃現出一丁點火花時,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肯定時,那種興奮與激動是難以言表的。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雖然漫長,可記憶力和精力最黃金的時期卻是有限的,現在的我倍感歲月的不饒人,眼看人生的黃金時間匆匆從腳下流過,如果還不努力學習,不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澱下一些經驗的話,可能確實就要來不及了,所以,我想:現在辛苦點,累點,雖然會失去一些娛樂時間,但我會得到一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解惑授業的經驗。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會收穫豐碩的成果,哪怕一顆青澀的小果,我也要為之努力奮鬥,心裡也覺得很甜。

三、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對待別人的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當我們希望別人怎麼教自己的孩子時,就一定得怎麼教別人的孩子。當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手上的時候,他們對我們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們要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真誠的愛他們,用積極的情感去感染他們,扣擊他們的心扉,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這是一種責任。我們要象慈母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孩子身體不適時,我們應該噓寒問暖;孩子有缺點或不足時,不歧視,不挖苦,不嘲笑,應該有顆包容之心,要想到:他們是孩子,擁有犯錯誤的權利;當孩子的優點或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加以肯定和鼓勵,……總而言之,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才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都說人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對老師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讓自己的腳步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最後,我用這句話跟大家共勉:既然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愛心把燃燒的蠟燭這份光和熱永遠延續下去。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9

張莉,天津市建築工程學校基礎科理化組成員。

“人是要有所追求的,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更須畢生致力於追求。我把教育當做自己一生的事業。”——張莉

7月,23歲的張莉老師從天津師範大學畢業,帶著滿腔熱情走上了三尺講臺。從第一天起,她就在心裡默默立下了“把教育當做自己一生的事業”的誓言。從此,她樂在其中,勤奮敬業,不懈奮鬥,在教育事業這片沃土上實現著人生的價值。在同事眼中,她是一位言語不多的實幹家;在學生心中,她是一位可敬的姐姐;在學生家長眼裡,她又是一位可以信賴、讓人放心的好老師。

“我愛每一個學生,願做良師更願成為學生的益友”——張莉

張莉老師在任班主任工作時,她注重全員參與,民主管理。接手一個新班,先和學生一起討論制定本班的《班級公約》。由於班規班紀是學生自己定的,所以他們也特別自覺地遵守。當然,她絕對不會無原則地放任學生,對學生既嚴又愛。對待犯了錯誤的學生,她的嚴厲能讓學生意識到所犯錯誤的嚴重,她的愛又讓學生對自己所做所為感到無地自容。有一次,自習課時間,班上的四個男生去網咖,她知道後,十分生氣,但她竭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給他們講述了上網打遊戲的種種危害和後果,四位同學深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並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責之深,愛之切”的摯愛之情。從此,四個孩子象換了一個人,刻苦學習,成績迅速提高。

“教學是教師的‘看家本領’,課堂是教師實現價值的舞臺。”——張莉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和主陣地,她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認真落實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步驟。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張莉老師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積極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努力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在化學教學中,她實行“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平等討論,課堂氣氛活躍,真正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英語教學中,她實行“對話交流型”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不要害怕發錯音,真正提高了學生進行口語交流的能力。

幾年的教學實踐,使她體會到學習先進教育理念、教學理論的重要,為此,

她擠時間加強學習,閱讀了大量教育理論書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撰寫論文,《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獲二等獎,《淺談化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滲透》獲二等獎,《淺析中等職業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獲鼓勵獎。

雖然在事業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張莉老師永不滿足,她說:“獻身教育是我無悔的選擇,追求更好是我一生的目標”。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0

7月6日,在朱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體老師學習了於杏文老師的感人事蹟,首先螢幕上出現主題“辛苦著,奉獻著,快樂著”,我看到這幾個簡單的詞語可是要做到那是多不容易啊,當時我其實還不知道於杏文老師的存在,也聯想不到世界上真的會有這種老師,經過朱老師的講解,我慢慢了解了她,她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她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愛。作為一個班主任,於老師能記得班中每個孩子的生日,並定時地給孩子送上一份生日禮物。並且學生在值周時經常能吃到於老師買的熱騰騰包子。哪個孩子有點傷風感冒的,拉肚子什麼的,於老師抽屜了有各種常備藥。於老師的舉動,讓我看到,一個默默耕耘著,以母愛之情呵護著學生成長的優秀老師。

向於老師執著的學習精神學習。於老師每個週日都會早早到校,迎接住校生的到來,然後自發在班中進行糾錯考試。同時,她和班中的學生一起學習數學、英語、科學等學科,和他們一起考試,並幫助學生輔導每門功課。 於老師讓我看到,一位老師在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一線的踏實堅守。她不僅注重手把手傳授文化知識,又注重身體力行強化思想品德教育,引導一株株稚嫩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

學習於老師的無私精神。於老師以無私忘我為核心,以勇於奉獻、不計得失為基準,樹立起高尚的師德標杆。作為一名教師,於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在瑣碎的小事中,創造了不平凡的感動。

因為於老師的事蹟感動著我回家也仔細看了她的所有報道,她還有“最真於老師”之稱。於老師愛崗敬業,同時有一種忘我的付出行為,雖然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但是我也應該學習她高尚的情操、樸實的情懷、良好的師德、忘我的傾注,她恪守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對學生的一種無私奉獻精神。

今後在這方面我將多向她學習,雖然可能做不到像於老師那樣高尚,我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盡力地做到最好。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1

杭州市民吳菊萍毅然接下從高樓掉落的嬰兒,被稱為“最美媽媽”,被稱為“最美女教師”,默默奉獻山區衛生工作,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什麼是使命的百丈鎮鄉村醫生王妙芳被稱為“最美鄉村醫生”,而我校教師於杏文老師以其超乎尋常的責任心和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心,並以樸實、真摯感動了餘杭,被稱為“最真於老師”。

我們常常對於老師望塵莫及,甚至認為她是“神”,既然成“神”,自然無法企及,因此一邊為她的付出、為她的執著欽佩不已,一邊又為自己的慵懶和鬆懈找藉口,認為於老師可贊不可學。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當我們靜心審視自己的工作和靈魂時,如果我們把於老師當作一面鏡子,也實在能起到“正衣冠、知得失”的作用。

感動她對學生全心全意的愛。因為於老師對每一位學生都是無微不至地關懷。不論是對學生的生活或學習,她總是忙裡忙外,哪怕是節假日或休息天,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敬佩她為孩子們無私的付出。每一次學生生活遇到困難,於老師都會關心備至,慷慨相助。為了使學生克服學科學習困難,她刻苦鑽研其它教材,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她總是利用課餘時間不厭其煩,悉心輔導。

學習了於老師的先進事蹟後,我感慨頗多,心情很不平靜,特別是於老師身上表現出的高尚道德風範,更使我感動不已。於杏文老師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於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對學生精心呵護,善待、寬容。讓學生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合乎情理的嚴格,更多的是充滿了人情味的關切。

於杏文老師的崇高精神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我有很深的感觸,與於老師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時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很累,現在我卻發現,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一個有高尚職業道德的教師要努力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對待學生有“愛心、耐心、細心”。於老師的舉動,讓人們看到,一位老師在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一線的踏實堅守。也讓人們看到,一個默默耕耘者,用青春年華澆灌著祖國的花朵,以母愛之情呵護著學生的成長,既注重手把手傳授文化知識,又注重身體力行強化思想品德教育,引導一株株稚嫩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2

我有幸參加了在桐鄉市崇德國小舉辦的“新課程課堂教學開放日”,共聽取了三堂體育教學觀摩課。

聽課後,感覺受益非淺,讓自己學到了一些實用的東西。如第一堂課《跨越式跳高》,在教學中運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通過趣味短繩,從而引匯出跨越式跳高。

再如《成橋》中,注重發展快樂體育,教學內容設計時層層推進、循序漸進,既讓學生學得紮實,又讓學生有新鮮感,體驗成功並獲得快樂。

這次來上課的三位教師,可以算得上是經驗豐富,他們的教學功底紮實,經驗豐富,揮灑自然,善於駕馭課堂,善於運用課堂獎勵機制,適時表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課堂教學中,三堂體育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可以說是達到情境交融,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1、課堂常規規範,學生精神飽滿。

從課堂中表現出的學生的精神面貌中,可以看出教師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很重視學生的佇列練習,無論是課堂中的原地三面轉法,還是原地踏步,齊步走,學生的動作到位,精神飽滿。

2、教師基本功紮實,課堂駕御能力突出。

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的身體姿態,語言表達,還是教師的教學風度,都表現的非常的出色,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在引導學生的自主活動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新穎的學習方法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知識的熱情。

教師都引導學生採用新穎的學習方法,注重全體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每一組裡的學生都在為了小組的勝利而努力。當小組比賽時,各組的加油聲更是此起彼伏,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被完全激發。

但是,我們也應當認識到,學習別人的東西,只能是去學習那些好的方法,好的經驗,不一定完全照搬,不能盲目的效仿,由於條件因素、地域環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們在應用的同時,必須考慮到當地的生活環境實際,班級基礎,學校授課條件等因素,不能一味地把那些條條框框照搬進來,因為地域環境不同,他們那裡適用的東西,到我們這裡未必就都用得上。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3

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裡,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裡,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坐下來,深入地思考。”這句話讓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更需要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源頭活水,滋潤學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讀書,我們才能生成新的資訊,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傳遞。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裡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這學期我找到了這本早已聽說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細讀了我感興趣的第2卷。這部文集,涉及內容很廣,包含《年輕一代共產主義信念的形成》、《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三部分內容。其中《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就將我的感受簡單地說一下:世紀老人冰心曾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完這一百條建議我發現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讀後讓人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書中作者以“建議”的新穎形式,懇切地與讀者談心,使人聽來毫無刻板、說教之感。全書皆為經驗之談,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讀來令人備感親切、深受啟發。讀著此書,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裡,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裡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我也希望與我的同仁共勉:在讀書中自我提高,走近學生,我們都將是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4

當我為自己不入流的文字難登大雅之堂,痛恨自己知識淺陋,當我為世俗雜務纏繞,借文字發洩,迫切地想在自己設計的文字圍城中力求突破與無力逃遁,心虛地向現實低頭時,當我一再強調,否定自以為是,而私下裡晾晒自己小得不能再小的清高自尊心,不能自拔時,葉靜老師向我走來。

接到老師的電話,我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嶽西縣有幾個葉靜,小鎮上有幾個葉靜,大一點,安徽安慶有幾個葉靜?嶽西網路上或是論壇上有叫“葉靜”的網友嗎?想了半天,還是不相信這是真的。(也難怪有的網友以為是誰打錯了電話,而錯過和葉老師交流的機會。)

這是真的。同樣幸運的還有六0後的長亭,開心龍,昌山,春曉大別山,各位長兄文友,再加上七零後的朱珠,163和我,更值得隆重介紹的是,茶痴(正好今天在安慶日報上讀到一篇文友寫他的文章)文痴錢局長,小說家張白雨先生。我們笑稱自己是“米粉”(米藍卡fans.其實我們更是百分百的“靜粉”,連米老師錢老師都是,他們的到來讓我等覺得,列入葉老師的“黑名單”倍感榮幸。

聚會總是美好的,163記錄了精華。不多說。

想像著才思敏捷大多情況下總是年輕人連在一起的,和散文家葉老師在一起,你錯了。難怪他寫出那些膾炙人口,芳香四溢的文字。

大家行酒令,最沒有“行規”不知“原則”的我,甚至激動得都忘了向老師們敬酒,心中只有自己,豎著耳朵每一位朋友傾心相告。當老師表示自己喜愛“荼縻花”,我們根本不知為何物,仔細想想,才隱約記得自己,讀過亦舒的一本小說叫這個名字,文友們也在思索,這花有什麼不同於尋常之物的?

葉老師的低調讓我們受寵若驚加上過份激動.我是第一個到的。和老師的手握在一起才驀然驚醒,葉老師真實地站在我的面前。五分鐘之後就發現和他的親切程度不亞於一起“水”的網友,一起“攝”的色友。

那天老師的“愚鈍”(“魚燉”)已申請專利,他對後輩或是我等小輩的關心愛護已在20xx年陽春三月申請了專利號。

“我和人喝酒,就得喝乾,不管多少,三分之一也好,四分之三也好,滿杯也好!幹!” 豪爽!

席間,葉老師拿著酒瓶蓋對我們平靜地說:中了,一臺電腦。

相信他的誠實,相信他的忠厚,相信他的質樸,相信他的善良,卻忘了這是另一個場合-----朋友聚會。朋友之間氣氛要的是放鬆和交流,友愛和諧。每個人都相信又有一大幸運在等著我們 。也是葉老師帶來的,當所有人驗證後,他接著說:中了,沒錯,下面有備註,電腦,火柴盒大小。不好分,我一個人要算著。葉老師的慧詰讓我們開心許久。

因為感受著大師級的關愛,我們分外珍惜這次相逢,上次和老師相見是在明堂山酒店大廳,他嘴中不停地說:不能喝,胃不行。文友一句“痛並快樂著”又讓他一飲而盡。文字的相聚是讀安慶晚報上的《皴》還有在嶽西網上的《一塊鐵》等篇章。

老師盛情不只是餐桌前的精言妙語,更給我們帶來了最實惠的禮物,是散發著芳香的《秋天裡的單音節》這本書,因為只有朱珠學姐和我兩位女性,我們勢在必得。葉老師帶的六本書,這下著實讓老師傷腦筋,比寫文章時苦惱百倍。到處書落誰家了?我現在還不十分清楚,看著老師拿筆寫下“敬贈”和“指正”,我心一緊一顫,老師謙卑讓我汗顏,卻讓我怎麼饒恕不了自己對文字曾有的態度。我心裡只覺得這是老師照顧我們文學愛好者可憐的自尊。可是老師虔誠地留下這難得的墨寶。

這珍貴禮物的封面是我們每個嶽西人熟悉 的村莊,房前的梨樹,屋後的竹林,屋頂上清晰可見的煙囪 ,小河上簡易的竹筏,和上空自由飛翔的鷺鷥......說實話,只讀了史小溪老師寫的序言和老師自己寫的後記,迫不及待地想要寫些什麼。因為這不是書評。

散文因為每個人文化程度,生活階層,學識底蘊,思想境界及寫作態度的不同而風格迥異。總體的“內容廣博,結構精巧,語言雅麗”都是我的缺陷,從一開始我就諱忌嫉妒她的完美,這種純文學的精髓,不是我們這些製造“網路方便麵”的人能一時半夥讀懂的,“思想性與審美觀是必須用心細細感受才能獲得藝術快感的。”史老師說的對,瞭解老師多年不懈地耕耘,如今春華秋實。帶領我們這些家鄉的晚輩一起“探索和追尋那些被人們淡忘的物事以及這些物事包裹著某種意義”,也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老師用苦良心,我們明瞭。

當我們餘興未了,有人提議去老師府邸去欣賞桃花源的風 光,葉老師的好友張老師道出天機“孩子上學,請勿打擾”,“月假有事。”是呀,這才是真實的為人夫為人父的葉老師。

在文學這片熱土上,有葉靜這位良師,我們更有信心“愛得起。” 葉靜老師是瞭解我們苦衷的,用一首流行歌來形容最為恰當:

因為愛著你的愛,夢著你的夢,因為苦著你的苦,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痛苦著你的痛苦,幸福著你的幸福.祝福著你的祝福。

這裡的“你”不是愛情而是文學,文字,文章。

用老師自己的話來詮釋:我們很難詩意地生活在紅塵俗世之中,但是我們可以懷著愛的激情去迎接每一個視窗上泛起成熟的蘋果色的早晨!

痛並快樂著是一種我們這些文學愛好者乃至有成就的作家,自己才能詮註的幸福。我將不再用文字抱怨世事不公,無書可讀,無病呻吟,這是對文字的褻瀆。願自己象也能老師一樣,厚積薄發,堅持不懈。

心在夢就在,絢麗燦爛的“煙花”,也許崩發開放會有時吧,但願吧。

寫到這裡,我似乎又聽見葉老師的歡聲笑語,看見他舉杯痛飲的瀟灑模樣。想像著李白“對影成三人”的落寞,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的無奈,哪有這樣幸福淋漓酣暢!與老師相識的幸福收藏在我的內心深處開花,無時不在回味.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5

7月6日,在朱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體老師學習了於杏文老師的感人事蹟,首先螢幕上出現主題“辛苦著,奉獻著,快樂著”,我看到這幾個簡單的詞語可是要做到那是多不容易啊,當時我其實還不知道於杏文老師的存在,也聯想不到世界上真的會有這種老師,經過朱老師的講解,我慢慢了解了她,她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她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愛。作為一個班主任,於老師能記得班中每個孩子的生日,並定時地給孩子送上一份生日禮物。並且學生在值周時經常能吃到於老師買的熱騰騰包子。哪個孩子有點傷風感冒的,拉肚子什麼的,於老師抽屜了有各種常備藥。於老師的舉動,讓我看到,一個默默耕耘著,以母愛之情呵護著學生成長的優秀老師。

向於老師執著的學習精神學習。於老師每個週日都會早早到校,迎接住校生的到來,然後自發在班中進行糾錯考試。同時,她和班中的學生一起學習數學、英語、科學等學科,和他們一起考試,並幫助學生輔導每門功課。 於老師讓我看到,一位老師在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一線的踏實堅守。她不僅注重手把手傳授文化知識,又注重身體力行強化思想品德教育,引導一株株稚嫩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

學習於老師的無私精神。於老師以無私忘我為核心,以勇於奉獻、不計得失為基準,樹立起高尚的師德標杆。作為一名教師,於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在瑣碎的小事中,創造了不平凡的感動。

因為於老師的事蹟感動著我回家也仔細看了她的所有報道,她還有“最真於老師”之稱。於老師愛崗敬業,同時有一種忘我的付出行為,雖然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但是我也應該學習她高尚的情操、樸實的情懷、良好的師德、忘我的傾注,她恪守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對學生的一種無私奉獻精神。

今後在這方面我將多向她學習,雖然可能做不到像於老師那樣高尚,我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盡力地做到最好。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6

杭州市民吳菊萍毅然接下從高樓掉落的嬰兒,被稱為“最美媽媽”,被稱為“最美女教師”,默默奉獻山區衛生工作,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什麼是使命的百丈鎮鄉村醫生王妙芳被稱為“最美鄉村醫生”,而我校教師於杏文老師以其超乎尋常的責任心和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心,並以樸實、真摯感動了餘杭,被稱為“最真於老師”。

我們常常對於老師望塵莫及,甚至認為她是“神”,既然成“神”,自然無法企及,因此一邊為她的付出、為她的執著欽佩不已,一邊又為自己的慵懶和鬆懈找藉口,認為於老師可贊不可學。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當我們靜心審視自己的工作和靈魂時,如果我們把於老師當作一面鏡子,也實在能起到“正衣冠、知得失”的作用。

感動她對學生全心全意的愛。因為於老師對每一位學生都是無微不至地關懷。不論是對學生的生活或學習,她總是忙裡忙外,哪怕是節假日或休息天,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敬佩她為孩子們無私的付出。每一次學生生活遇到困難,於老師都會關心備至,慷慨相助。為了使學生克服學科學習困難,她刻苦鑽研其它教材,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她總是利用課餘時間不厭其煩,悉心輔導。

學習了於老師的先進事蹟後,我感慨頗多,心情很不平靜,特別是於老師身上表現出的高尚道德風範,更使我感動不已。於杏文老師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於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對學生精心呵護,善待、寬容。讓學生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合乎情理的嚴格,更多的是充滿了人情味的關切。

於杏文老師的崇高精神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我有很深的感觸,與於老師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時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很累,現在我卻發現,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一個有高尚職業道德的教師要努力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對待學生有“愛心、耐心、細心”。於老師的舉動,讓人們看到,一位老師在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一線的踏實堅守。也讓人們看到,一個默默耕耘者,用青春年華澆灌著祖國的花朵,以母愛之情呵護著學生的成長,既注重手把手傳授文化知識,又注重身體力行強化思想品德教育,引導一株株稚嫩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7

暑假期間,我們學校學習了於老師的感人事蹟,她的精神確實值得大家學習。她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不平凡的事。

一、 立足本質,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

於老師崇高的人生追求,無私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通過學習,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位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事的時候,指導學生分析問題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母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一般,甚至勝似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 對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學習於老師以學生為動力,以育人為精神。老師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不僅要規範學生的行為,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每一位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要求別人 的,自己也必須努力做到。

牢固樹立了教師的光輝形象,通過學習我有著很深的感觸,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做到愛校如家,愛學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胡責任,教育學生是我的

神聖事業。對學生我既要愛又要嚴,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老師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教師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學生。

通過學習於杏文老師的事蹟,我進一步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是我們老師必備垢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胡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胡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讚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覺到在學校裡比在家裡的還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

讓愛充滿教育的生命底色,即是理性的思考,也是一種內功的修煉,它讓人產生覺悟,而這種覺悟,既是理性的修煉,也是感性到理性的提升,這種提升會讓人感覺到新聞背後的新聞,情節背後的故事,是直面事物後的哲理。

我相信,只要我們用豐富的愛心關愛著學生兒,用無比的信任期待著學生,用不懈的努力激勵著學生,那時明天會更加五彩斑斕。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8

暑假期間,我們學校學習了於老師的感人事蹟,她的精神確實值得大家學習。她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不平凡的事。

一、 立足本質,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

於老師崇高的人生追求,無私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通過學習,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位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事的時候,指導學生分析問題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母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一般,甚至勝似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 對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學習於老師以學生為動力,以育人為精神。老師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不僅要規範學生的行為,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每一位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要求別人 的,自己也必須努力做到。

牢固樹立了教師的光輝形象,通過學習我有著很深的感觸,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做到愛校如家,愛學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胡責任,教育學生是我的

神聖事業。對學生我既要愛又要嚴,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老師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教師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學生。

通過學習於杏文老師的事蹟,我進一步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是我們老師必備垢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胡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胡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讚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覺到在學校裡比在家裡的還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

讓愛充滿教育的生命底色,即是理性的思考,也是一種內功的修煉,它讓人產生覺悟,而這種覺悟,既是理性的修煉,也是感性到理性的提升,這種提升會讓人感覺到新聞背後的新聞,情節背後的故事,是直面事物後的哲理。

我相信,只要我們用豐富的愛心關愛著學生兒,用無比的信任期待著學生,用不懈的努力激勵著學生,那時明天會更加五彩斑斕。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19

葉靜老師幾乎在西藏傾盡了她一生的精力,為了邊遠地區的教育,更為了那兒可愛的孩子們。葉靜老師一定有很多的故事,我的好奇心推動著我在網上找到了很多關於葉靜老師故事的文章。在百度中搜索“葉靜 西藏”四字,跳出了數頁的搜尋結果。一位名叫大黃貓的網友在他的微博中寫下了這篇名為《我和葉靜老師》的文章,從文中的“西藏”“上海”“橋樑專家”等等詞語中我確定他寫的就是這位葉靜老師。其中充滿了愛和關懷,文章以“歲月如梭,過去的一些回憶成了定格,留在心靈的深處。”這句話作為結尾,這種感情我們必定無法體會,但是我感受到了其中的情深意切。

18歲進藏支援教育,幾十年的奮鬥史,非常人所能及的。拉薩實驗國小的今天有葉靜老師的一份辛勤耕耘,在上世紀物質缺乏、環境惡劣的情況下,葉靜老師勤於教書,勇於突破改革,使本來教育質量並不高的拉薩國小一步一步地向上前進著。為了西藏的教育和孩子們,無法分身乏術而百般無奈的葉靜老師沒能很好地顧忌到上海的家人,在父親去世的時候沒能陪在身邊,在心裡留下了永恆的遺憾。在一篇訪談錄中看到了“葉靜老師家的窗戶一年四季開著”,想到了老師提到過她因為患上了高山性腦缺氧引起的偏頭痛,痛起來很嚴重。為了教育,老師犧牲了家人,犧牲了自己的健康,我想問她一聲“這樣值得嗎?”其實,不問也應該得知她的答案,一定是“值”。她熱愛教育,用一句很常用的話就是:愛到骨子裡了。

現在美好的社會可能已經不給我們這樣的機會去重走葉靜老師的路了,可我們要學習的總是那一股熱情和那一種精神。“我很清貧,可我不懊悔,我在教育這富有前程的領域中找到自己的價值。”這句話是葉靜老師在一次訪談中說到的。葉靜老師不清貧,內心很富裕;因為這顆心中藏著很多的故事,我們聽到的可能只是故事的一部分,還有些是隻能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我想葉靜老師所說的自己的價值就是寄託於孩子們的希望,教育的前景之上的吧。所有的園丁不都應該是如此嗎?與你,與我,共勉之。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20

秀水清山"你曾對我說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綠色的河,你曾對我說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青春是綠色的河,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兒是年輕的太陽真誠也活潑.這是一首歌的歌詞,很喜歡,學習於漪老師心得體會。聽著於漪老師那時而舒緩時而又激揚的陳述,這個旋律開始不停地在耳邊縈繞。

心想,在於老師心中,教育又何嘗不是這樣一首歌。

於漪老師說,愛,是教育的全部。

於漪老師還說,做了一輩子教師,卻越來越感覺到的是一輩子在學做教師。

作為一位年輕教師,聽著於老師講述自己一生的教育,心中不禁汗顏。

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已經不錯,總是埋怨教師的心酸和辛苦,總是抱怨學生的調皮和笨拙,而一個老人卻說自己的一生在學做教師。這樣的反差究竟來自於何處?這是我在心中不停追問自己的問題。

突然再次看到樑衡評價居里夫人的那句話:"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大智之人,不耽於行,不逐於力,不持於技。他們淡淡地生活,靜靜地思考,執著地進取,直進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駕馭規律,而永葆一種永恆的美麗。"

我想,於老師或許就是這樣的一種境界。

我想,她首要的或許是真。

於老師經常愛說的一句話,就是陶行知老先生所得: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當然於老師也正是用自己的實踐來詮釋這句話。於老師並不是所謂的"科班"出身,但憑藉著為人師的一份良心,為了教給學生更好的有用的東西,自己不斷學習,探求知識的真諦,尋找真實有效的教法,不搞花架子,不學花名堂。這份執著不就是一份對知識的真切渴求,不就是對學生的真心付出嗎!最後,於老師在這條路上不斷探索,從而不斷明白,"真"其實永遠在追求之中,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學生,就會有著不同的教育。正是這份明瞭,讓於老師真切地體會到自己的所知竟是如此的短淺,自己需要學的竟然是許多許多。我想一輩子學做教師是於老師用最質樸的語言表達了自己深切的感悟。

其次,於老師一直在追求著善。

我們總說,真和善總是很難融合,我們有句俗語叫做善意的謊言印證著二者的難以統一。但在於老師身上二者有著高度的統一。因為於老師已經洞悉了真和善其實是相對的概念。從她的很多的故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資訊。比如,對於學生,於老師當嚴則嚴,這是真,但永遠給學生改正的機會,並不辭辛苦地幫助學生改掉自己的缺點。給他們以寬容,不放棄,不鄙棄。用愛來感化每一個學生,這足以融化金石的愛就是善的集中體現。而正是嚴中有愛,從而達到了真和善的完美統一。

美並不存在與具體的事物或結果之中,她往往在過程中潛移默化中呈現,她更多的是在追求真和善的過程中得以體現。於老師把教育當作自己一生可以做的是來做,並認真去做,用一顆愛心關注學生,用一雙慧眼關注教育,用責任之心感受社會。

於漪老師就是用這樣的真和善呈現著教育的美,用真和善詮釋著教育這首歌,也許有心酸,甚至淚水,但在一條河的轉彎之處,歡樂在緩緩地流著。

學習張思明老師體會 篇21

自參加縣教育局開展以“以德立校,為人師表”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月活動以來,我學習了方永剛、羅忠秀、鄭琦等先進教師的事蹟,聆聽了全縣“我最喜愛的老師事蹟報告會”後,深受感動,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獻身教育事業的信念,堅持不懈的決心,對學生滿腔的愛和責任心,所以他們才出色,才在平凡的崗位上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家長的尊重和社會的好評。

特別是我讀了羅忠秀老師的事蹟後,我感動得流下了敬佩的淚水。33年來,身殘志堅的羅忠秀,為了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可謂嘔心瀝血,殫精竭慮!33年,忍受著身體的痛苦、心靈的煎熬,她毅然選擇了堅強,選擇了教書育人的重擔。立志從教,隻手獨腳上講臺;面對學生們如飢似渴的目光,她多次放棄下山治療的機會,剜肉醫腳20xx年;掛念著課堂上的孩子,她掙扎著提前出院,病床上懸腿授課;她誨人不倦,偏遠閉塞的山溝溝,竟然走出了13名大中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她用傷殘的身軀,托起了一個個明天的太陽。她像一隻在風中折斷了翅膀的蜻蜓,看上去弱小,但永不放棄;她像一個不朽的精靈,在逆境裡唱著不朽的歌。

我們應該學習羅忠秀老師什麼精神呢?我認為每一名人民教師,就必須學習羅忠秀老師把獻身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通過學習,我對教師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認識更深化了。教師的職業非同尋常,她是神聖的事業,“傳道、授業、解惑”要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關係到千家萬戶,關係到國家建設事業發展的水平與後勁,肩上挑的是千斤重擔,要盡力,更要盡心,不能有絲毫鬆懈。每一個從事教育的教師要深刻理解教育的長效性。教師的活兒是良心的活兒。任何人只有一個青春,青春是無價寶,國家、社會、家長把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的學生交給我們培養,這是對教師的極大信任。

作為一名特教老師,不僅要以身作則,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殘疾老師羅忠秀盡心竭力教正常學生,那麼我們正常老師就應該盡心竭力教好殘疾學生,他們是處於社會邊緣的人群,是最需要受滋潤的人群,我們義不容辭地要把這個責任擔當起來,讓殘疾學生殘而有用,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怎麼做呢?一是塑造殘疾學生健全的人格。要讓殘疾學生認識到,殘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的殘疾,要正視缺陷,通過努力彌補自己的缺陷,因為人人都不足的地方,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要在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德育活動,讓殘疾學生獲得自信。二是認真搞好教育教學。它是教師的日常基礎工作,要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得到發展。三是當殘疾學生的“好媽媽老師”,做好學生的校內家長,真誠地關心殘疾學生,愛殘疾學生,讓他們在愛的滋潤下健康成長,這是我們的承諾。我將努力做到以上三點,努力做一名優秀的特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