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國小科學培訓學習心得(精選3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12K

國小科學培訓學習心得 篇1

局組織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smile專案夏令營”國小科學學科遊戲化教學的培訓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改變了以往自己對學科教學的一些偏見,讓我對科學學科教學方式又有了新的認識,活動更重視學科知識的學習。本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對自己在今後工作中認真上好科學學科知識,不斷充實自己,發現自己,完善自我,爭做一名優秀的科學老師有著深刻的意義。

國小科學培訓學習心得(精選3篇)

通過這次培訓,我感到收穫很大,下面我就此彙報一下我本次培訓學習的感受:

一、聽講座,明目的。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尚俊傑博士作了《遊戲進課堂》的專題講座培訓,講座中,尚老師具體講述了學科知識中如何設計遊戲、組織學生進行遊戲,如何處理“教與學”的有關問題。聽了講座後,我明白了科學課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以及“以學生為主體,探究活動為核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做到:“學中玩,玩中學”,讓學生在有規範的玩中學習科學知識,感覺科學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作為科學課的重點是科學實驗,科學實驗是研究自然現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科學課的這些探索性實驗,除了堂上的科學實驗,還應延伸到課外的小製作,科學老師應注意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結果,不僅有利於拓寬學生視野,更有利於學生深入領會課本的.理論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學得主動,而且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豐富了學生的課堂、課餘生活。

二、 遊戲中,見效果。

在具體的遊戲培訓和指導學生遊戲中,深深感受到學生對遊戲的痴迷和喜愛,在遊戲中,學生都積極參與:積極思考、積極配合他人、積極動手、積極分享成果。在遊戲中不知不覺,下課鈴響了。

三、悟精髓,化奇蹟。

白天,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學生帶領學生通過遊戲,不論是快速把自己介紹給本小組其他成員,並在30分鐘內把其他成員名字熟記於心,還是在一箇中午組織學生完成一個節目的編排。都讓參訓老師開了眼界。晚上,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參與晚間活動:動手玩轉紙質卡片遊戲、電腦上玩過關遊戲、觀看動漫電影。都是學生喜愛的東西。90分過去了,學生還沉浸在遊戲之中,大有不願離開遊戲室的舉動。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活動,我收穫很多,得到了很大的啟發和學到些許具體操作的經驗。今後,我要不斷地學習,以便適應時代的要求,爭做一名學科知識教學方式多樣的教師。讓學生真正得到“學中玩、玩中學”。

國小科學培訓學習心得 篇2

20xx年5月18日,我帶著對教好國小科學這門課程的渴望,滿懷激動的參加了山東省國小科學“十二五”課題培訓學習。首先我要感謝姜老師和校領導給了我這樣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在這次培訓過程中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都能聽到不同型別的講座,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收穫。下面我將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從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兩方面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學習之處:形式多樣化,課堂更精彩。

目前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很多時候讓我無所適從,特別對於像“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這些難度較大的課更是讓我束手無策,而這次培訓學習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窗,特別是以下幾節課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學會了如何去選用合理的手段、方法去上好這樣的有難度的課。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抓住學生的心理,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

在講《骨骼》一課的內容時,齊河縣實驗國小的莊震老師,在保持他原有幽默、風趣課堂風格上又加入了童趣、活波的遊戲活動,讓學生通過雙手的觸控,去感知骨骼結構和作用,再通過遊戲“我來說你來指”“快速拼拼圖”看哪個小組拼的又快又準的活動,緊緊抓住學生好奇、好動、好強的性格特點和心理,通過以上兩個活動,讓本身比較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形象起來。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既加深了對人體骨骼組成的認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積極性和相互合作的意識。

又如:煙臺海陽市新元國小的修俊麗老師在講授《密切聯絡的生物界》一課時,緊緊抓住學生愛看動畫片的心理,首先通過播放動畫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以形象生動視訊向學生展示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絡,再通過尋找我們周圍的生物間存在的食物關係,讓學生感知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絡。讓學生在玩中發現科學,找到科學的學習方式,本節課中最大的亮點是以《獅子和鹿的故事》引發的辯證會,在這個活動中,修老師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持,以支援方與反對方進行辯證大膽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做法是否正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積極發言大膽猜測,雙方的辯論十分的激烈,這個環節的設計培養了學生能對事物作出自己的判斷,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辨證中去體會我們不能以人為的意識去破壞這種平衡,認識到生物之間是相互聯絡的。最後修老師把課上學生存在不同的觀點,用虛線標出留到課下繼續研究,讓這個小小的問題輕輕一點,一石激起千層浪,把課上的知識拓展延續到了課下。

2、多媒體應用到位,幫助學生渡難關。

“遺傳和變異”雖然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但相對於國小生來說還是較為抽象一些,要想讓學生在40分鐘裡自己發現並總結出這一部分的內容有很大的難度。濟寧市霍家街國小的焦彤老師在講授《我像誰》一課時,多媒體的使用恰到好處地幫助了學生渡過難關。首先焦老師出示了一些明星及其父母的照片,通過“為這些明星找父母”這樣一個小活動,讓學生通過對比外形上的相同之處,初步接觸與遺傳有關的相關內容。接著再出示圖表,讓學生拿出自家的“全家福”對照全家福,找出自己與父母的相同於不同之處,讓學生從自身出發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個環節既鍛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然後是焦老師這節課最大的亮點之處。伴隨著優美的音樂,一張張各種各樣可愛的小動物與父母的圖片和不同顏色的植物花草的對比圖片的出現,讓學生在美得欣賞的過程中認識到生物界中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當然還有《航海家的發現》、《生物的啟示》等很多這樣的好課,在這些優秀的課中,每位教師都在儘可能的使出渾身解數向科學探究靠攏。通過講故事、做遊戲、辯證會、動手做手工等不斷變化的教學策略,始終讓學生對新學習的內容存在新鮮感。在維護著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活動水平“由易入難”,讓學生在快樂、愉悅的課堂中,不知不覺的完成學習探究知識的過程。

二、不足之處:

1、環節繁瑣,重點不突出

一節好的科學課,一定要符合、突出科學的教學規律。我們的科學課不是為了帶領學生解決了多少問題,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動腦的探究的能力。繁瑣的環節讓學生認識不到本節課的重點是要做什麼,不如讓我們的課堂環節大一點、少一點,內容深一點,老師講得少一點,學生說的做的多一點,要比眉毛鬍子一起抓、一問一答牽著學生往前走好得多。例如在《太陽家族》一課的設計就較為繁瑣,本課設計了:認識恆星、認識行星、認識衛星、完善太陽系四個大環節。在前三個環節都是以:提出問題——總結概念——談談認識——知識拓展這種步驟進行的,讓人感覺這節課非常的單調、呆板,你不用去想就知道他的下一步會做什麼,就像一杯平淡的白開水品不出它的味道,只有單調。為什麼不把前三個環節合成一個大環節呢,讓學生在恆星、行星、衛星的對比中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總結出概念,既能鍛鍊了學生觀察、總結能力,又減少了繁瑣零碎的回答,這樣效果不會更好些嗎?

2、對學生的問題和發言沒有做出及時的回答及評價

提出問題、對問題作出判斷是對學生的一種訓練,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學生彙報的自己的觀點,我們老師要給以處理的和做出及時的評價。在《生物的啟示》一課中,有的同學曾說出這樣的觀點:人類是地球的統治者。對於學生出現這樣的思想,這位執教老師卻表現出置之不理的態度。還有一些教師在課堂中學生作出的回答和提出的問題沒有給以明確的評價。孩子是單純的,他們想得到老師的肯定,沒有評價的答案只會導致兩種後果:一是學生認為自己的觀點是錯的,不再敢回答問題或說出自己的想法,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另一種就是他的小手始終會高高舉起,等待你的回答。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們應該怎麼辦?

也許學生提出的'提出的這個問題並不是我們這節課所要探究的重點,所彙報的觀點和認知並不科學、合理,甚至已經超出了我們老師所瞭解的知識範圍,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對它置之不理。我們可以選擇性的選取問題,對於本課不需處理的問題,我們應給予學生不處理原因的說明。你可以告訴學生:我們以後在哪一課或哪一冊會遇到這些問題;或者告訴學生因為條件有限我們的儀器不全,所以你所提出的問題我們無法完成,但你的想法是值得鼓勵的;你也可以告訴學生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或觀點太深奧了,老師也拿不準我們課下一起探究這個問題好嗎……這樣做並不有失我們教師的尊嚴,反而讓學生在你身上學到了謙虛。對於學生不正確的觀點,我們要委婉的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樣即對他給予了認同又保持了他們善於發現提出問題的好奇心,同時也促使學生課下自主的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開拓學生的知識面。

全國國小特級科學教師應飛老師,把學生與老師比做了一隻蛋與溫度的關係。學生好比一隻受精的雞蛋,老師就是那42℃適宜的孵化溫度。如果雞蛋沒受精,溫度在適宜,也不會孵出小雞;同樣雞蛋受精了,但老師這個溫度不適宜低於42℃,同樣也孵化不出小雞來。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的外因刺激到位了,學生的主體才會發生變化,同樣如果學生不發揮自己的作用,教師再引導也沒有用,所以說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是相互的。因此我們要想上好一節課必須要注意教師自身的素質與修養,不斷學習、發現、創新自己的教學手段,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同時也要摸透學生的心理與愛好,掌握如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他們對科學的新鮮度。只要做到這兩點我們的科學課堂才會真正快樂起來。

國小科學培訓學習心得 篇3

經過了這次培訓活動,我在各個方面收穫甚大,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創新性學習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與前瞻的意識。在科學課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這種意識的作用,使兒童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經歷了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有太多的知識需要我去學習,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