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警察跟班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95W

警察跟班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在市局黨委關心愛護下,我們這批年輕新任副主任科員來到看守所輪訓輪值,20xx年2月17日,當我們踏入這座由電網與高牆組成的“圍城”,所門口那副大大的對聯吸引了我們眼球:“建文明學校,萬眾一心,育特殊之人才;構和諧監所,全警協力,抒監管之志氣”,這是一處怎樣神祕而特殊的場所,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了與看守所裡的老師們共同生活與工作的十四天,短暫的工作經歷後,卻給我們留下終身難忘的記憶。以下談一點個人學習體會和感悟。

警察跟班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印象深。因為長期工作在打擊刑事、經濟犯罪環境中,經常提訊及辦理關押犯罪嫌疑人,對看守所並不陌生,可那僅僅侷限於第三道大門外,對於第三道大門內的世界還是極其神祕的。來到所的第一天就參加了所裡的周例會,讓我印象深刻,感受到在這裡無論是從所領導還是民警都有一種忘我拼搏精神。

每個大隊長在會上都彙報一週的工作情況,餘所長事無具細地處理所裡大小事宜。看管無小事,因為長期領導監管工作,豐富的監管經驗,高度的負責態度,成就了餘所長謹慎細緻的性格。如在一次巡查中,餘所長髮現了監室裡有一個方便麵的盒子,上面有一根不長的塑料繩,餘所長當時收繳了這根塑料繩,並將值班的民警狠狠地進行了批評,當時我和大家一樣還覺得他是不是有點大驚小怪,心裡不以為然。事後餘所長在會上提出此事,並分析給大家聽,我也第一次明白了為什麼他一直常說看守所是一個“高風險”的地方。一節小繩子,背後可能就是一條生命,對監管民警可能就是追究刑事責任,嚴是愛,寬是害,監管民警必須做到心細如髮,毫不懈怠。

當班所領導每天堅持與值班民警進監室對每名在押人員進行巡查,及時發現和處置問題。他們的工作量之大超乎我的想像,雖然工作量大,但他們仍然一絲不苟地按規定執行每個細節,每一個操作流程,從收押檢查、出入監檢查到調監調號檢查,每一項工作她們都很細緻、認真。看到看守所裡的每位民警都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套用餘所長所說一句話,“每位看守所的民警都是一隻勤勞的螞蟻,腳踏實地、忙忙碌碌、不厭其繁,重複同樣的工作!”細微之外見風格,長期單調重複的工作,並沒有磨滅監所警察積極向上人生價值,更能體現他們熱愛工作的拳拳之心,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亮點多。在看守所裡,餘所長帶領我們學習監所的相關知識,讓我們瞭解隨著國家民主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社會各界對看守所工作也有著更新更高的期待。為了使看守所工作更好地適應形勢發展要求,全面提升執法管理水平,公安部決定從20xx年至20xx年,在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看守所勤務模式科學化、執法行為規範化、管理方式精細化、監管手段資訊化、設施保障標準化建設工作。

為了抓落實,求實效,促管理,保安全。淮南市看守所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讓全體民警充分認識到開展看守所“五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五化建設”的要求,全面查擺差距和不足,以更加堅實的態度,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嚴格的標準,努力打造 “五化建設”監所,全力推動監所工作跨越式發展。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確保“五化建設”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加強對民警的執法安全教育,樹立“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崗位請放心”的觀念。這些充分體現在所裡的許多地方貼著警示語,時刻提醒每位民警,繃緊思想這根弦,監管安全大如天。

在加強安全的同時,教育感化在押人員又是監管民警一大職責,看守所民警就是用關心愛護在押人員身心健康促使他們反醒罪責,重新做人。隨著氣溫回暖,為確保在押人員身體健康,看守所結合工作實際,在加強對全體在押人員預防春季常見疾病知識教育工作的同時,加強監區防病防疫、開展監區消毒工作,對監區、監室及辦工區噴灑無毒製劑,進行徹底消毒。針對部分在押人員出現感冒症狀,為防止在押人員互相傳染,徹底消除病菌,淨化監室環境,準備了無毒製劑,對監區和辦公區進行噴灑消毒。同時,醫生加強巡診力度,對所內感冒、發燒在押人員及時採取措施進行積極治療,保障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確保監所和諧穩定。

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更注重他們的思想動態。管教民警對在押人員分門別類,因人施教。做為管理女監事民警,我的老師針對大多數女犯人均為激情犯罪,思想波動較大的特點,每天都用4個小時時間,逐一與她們談話,深刻剖析犯罪根源,從歷史,從現實,從生活,從理想與她們進行心靈溝通,重塑她們的生存理念,為其將來走出監所大門,不再走上犯罪之路成為有益社會人員打下堅實基礎。

再悟路。半個月實習既將結束,一天一天走過,我不再覺得看守所的生活就是值班睡覺,乏味單調的生活,而是重新打開了一扇警察公平正義、為民執法廣闊的大門。馬上又要回到原來崗位,繼續在我深愛的打擊經濟犯罪崗位進行拼搏。整理一下半月來的收穫,總是覺得心裡沉甸甸的,過去的眼界太低,正如井底之蛙,今後的路還長,要充分發揮在看守所裡學到的豐富的人生經驗,謹慎細緻的工作作風,敢做磚石的如海胸懷,智勇雙全的偵查謀略,在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實地,不驕不躁,為實現公平正義的警察夢,以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全部的才能和力量。

警察跟班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在信訪室跟班學習已近三個星期。都說信訪室的“老金”是本書,“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但我認為他不僅僅是書,更是一本字典。從他身上不僅僅學習到業務知識,關鍵還學習到他如何運用所掌握的“三懂四會”開展群眾工作。兩週時間雖短,但感觸頗多,收穫亦多。

“下醫治病後,中醫治病中,上醫治未病”,半個月的信訪室工作中接觸到的一些在原來崗位上不曾接觸到的群眾。不由得想起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件事:某村張姓與李姓兩家世代鄰居,相處融洽。因焚燒垃圾發生糾紛,後雙方又因圍牆搭建發生衝突相互毆打,導致張某輕傷。張某要求公安機關追究李某責任。在將案件調查清楚的基礎上,雖然刑事案件一般不進行調解,但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兩家的問題,我們從兩家的矛盾糾紛著手,積極主動幫助兩家化解焚燒垃圾、圍牆搭建等矛盾,後雙方認為事情解決好了,主動要求公安機關撤銷案件。後來,李某還主動拎著滋補品看望張某,兩家終於重歸於好。該案件的處置預防了張李兩家再次發生矛盾糾紛,再次說明了“上醫治未病”的必要,更印證了我們深入排查、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的必要。如果我們責任片(區)民警能夠中要求的及時排解類似的鄰里之間的小矛盾、小糾紛,提前介入,“上醫治未病”,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切實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升級,張某李某也不會發生打架,更不會造成“民轉刑”的案件發生,我想這也是公安機關開展“三排查三促進”活動的真正意義所在。

劉廳長曾說過,群眾“沒有安全感,哪有滿意度”,不安居,哪談得上樂業呢?所以夯實我們的公安基礎工作,解決基層群眾的矛盾與糾紛是一項長期的、非常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一是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多為群眾考慮,傾聽群眾呼聲。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農戶走到家,感情聯到家,意見聽到家,實事辦到家”,要切實掌握我們的群眾想什麼,盼什麼,要抓住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紮紮實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化矛盾,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援,贏得我們的基礎,使得化解群眾的矛盾與我們的工作形成良性迴圈。我們的宗旨觀念永遠不會改變,我們的群眾路線永遠不會改變,這是我們工作本質的要求,也是警察個人素質的基本要求,群眾當然也希望與歡迎我們下基層,進其家、上田頭為其解決糾紛。

不論群眾找你什麼事,你能辦到的或是不能辦到的,都得為他們記上一筆,體現出我們尊重他們,有些事他也知道我們沒有能力為他解決,但是我們耐心聽了,給他記下了,他們的心情也會好些,牢騷也會少些,雖然解決不了,他也高興。群眾能高興,我們何不樂於為他們去動動筆呢?不要踢皮球,能辦的事就許諾他,不能辦的事盡力與之解釋清楚,要反對說 “哦,這個事情我也不清楚,你去問問某某人看看”、“這個問題開會時我不在,你去問別人”,說這種話的人,看似很有道理,也很有禮貌,但其實這是一種搪塞,說這話的人是對群眾沒有真正的感情,不能體會群眾疾苦的人。現實農村中,窮的人還是佔了不少的比例,他們不關心世界格局變化,不關心社會體制改革,不關心宣傳廣告,只關心身邊的農作物長勢,只關心豬狗雞鴨何時產仔生蛋,只關心血漢錢怎麼花不算白花,他們是人類群體中的弱勢群體,他們碰到難事,糾紛往往尋求解決找不到路子,我們叫作“提水找不著埠頭的人”,對這類群眾,我們更不應該驅而避之,而更應該同情他們,同樣地尊重他們。我們還要了解農村與社群,熟悉農村與社群的基層組織的設定與執行,我們要做多做細群眾的思想工作,正如汪勝局長所要求的:真正做到“沉”下去並撲下身子去幹,積極妥善地化解一切不穩定因素,只有這樣工作才能幹得更好,為群眾、也為我們自己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

二是必須要有強烈的“公僕心”,注重行為養成,管理服務並重。不要漠視群眾根本利益,傷害群眾感情,甚至侵犯群眾利益,工作中杜絕“冷、硬、橫”和“慢、拖、推”,杜絕以管人者自居。殊不知,服務群眾的工作與公安管理工作是相輔相存,辨證統一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當中的少數人接到案件的報警或群眾的求助後,往往只是簡單地瞭解一下情況,不做進一步有責任心的操作與調查,致使工作被動與群眾不滿,影響了公安機關的形象與威信,甚至造成了群眾“一有問題就信與訪”的被動局面,更談不上群眾為我們打擊破案提供線索了。如果我們為他們解決了一個細小的問題,他們會一生中都記得你這個好同志,因為雖然是我們看似小事,但對他們來說,則是一生中的大事,會影響他一生心情的。似一塊心病的大事,解決了,這個結散了,他們能不快樂嗎?能不安份守己,勤勞耕作嗎?所以說我們所做的事,都是關係著群眾切身利益的事,稍有失誤或稍有失忽都會給群眾造成利益上的損失。群眾的法制觀念與維權意識日益增強,我們的所行所言都會引起群眾對我們的看法。所以我們要堅持多為群眾服務,做到自省、自律、自警,做到慎獨、慎微、慎初。

三是必須要有積極的“上進心”,學好業務技能,增強群工能力。要做好工作,就得掌握好業務,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業務水平、法律水平,用心去做工作,用心去與群眾溝通,隨著我們自己素質的提高,自己態度的改變,群眾對我們不好的看法也會隨之改變。要藉著我局“三年(學習訓練年、作風建設年、執行落實年)”活動的契機努力把自己煅煉成為學習型、服務型、實戰型的“多功能警察”,架起政府與基層的連心橋,深入基層宣傳各項政策,反饋群眾的心理情緒,靈活地、有效地貫徹我們的各項工作,做到合法、合理與靈活、有效相結合。

我們的工作基礎在於群眾的信任與支援,主動排查與化解群眾的糾紛與矛盾,不是為了單純的防止群眾上訪的第一道防線,而是為了我們的基層基礎建設,“三排查三促進”提出的第一個促進就是“促進我們公安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為了去夯實我們的工作基礎,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講得就是群眾需要的是實惠,我們要不遺餘力地去化解矛盾,解決糾紛,實實在在地為群眾排憂解難。

一個月的時間匆匆又匆匆,我已知道我該做些什麼……

警察跟班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在信訪室跟班學習已近三個星期。都說信訪室的“老金”是本書,“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但我認為他不僅僅是書,更是一本字典。從他身上不僅僅學習到業務知識,關鍵還學習到他如何運用所掌握的“三懂四會”開展群眾工作。兩週時間雖短,但感觸頗多,收穫亦多。

“下醫治病後,中醫治病中,上醫治未病”,半個月的信訪室工作中接觸到的一些在原來崗位上不曾接觸到的群眾。不由得想起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件事:某村張姓與李姓兩家世代鄰居,相處融洽。因焚燒垃圾發生糾紛,後雙方又因圍牆搭建發生衝突相互毆打,導致張某輕傷。張某要求公安機關追究李某責任。在將案件調查清楚的基礎上,雖然刑事案件一般不進行調解,但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兩家的問題,我們從兩家的矛盾糾紛著手,積極主動幫助兩家化解焚燒垃圾、圍牆搭建等矛盾,後雙方認為事情解決好了,主動要求公安機關撤銷案件。後來,李某還主動拎著滋補品看望張某,兩家終於重歸於好。該案件的處置預防了張李兩家再次發生矛盾糾紛,再次說明了“上醫治未病”的必要,更印證了我們深入排查、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的必要。如果我們責任片(區)民警能夠中要求的及時排解類似的鄰里之間的小矛盾、小糾紛,提前介入,“上醫治未病”,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切實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升級,張某李某也不會發生打架,更不會造成“民轉刑”的案件發生,我想這也是公安機關開展“三排查三促進”活動的真正意義所在。

劉廳長曾說過,群眾“沒有安全感,哪有滿意度”,不安居,哪談得上樂業呢?所以夯實我們的公安基礎工作,解決基層群眾的矛盾與糾紛是一項長期的、非常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一是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多為群眾考慮,傾聽群眾呼聲。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農戶走到家,感情聯到家,意見聽到家,實事辦到家”,要切實掌握我們的群眾想什麼,盼什麼,要抓住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紮紮實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化矛盾,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援,贏得我們的基礎,使得化解群眾的矛盾與我們的工作形成良性迴圈。我們的宗旨觀念永遠不會改變,我們的群眾路線永遠不會改變,這是我們工作本質的要求,也是警察個人素質的基本要求,群眾當然也希望與歡迎我們下基層,進其家、上田頭為其解決糾紛。

不論群眾找你什麼事,你能辦到的或是不能辦到的,都得為他們記上一筆,體現出我們尊重他們,有些事他也知道我們沒有能力為他解決,但是我們耐心聽了,給他記下了,他們的心情也會好些,牢騷也會少些,雖然解決不了,他也高興。群眾能高興,我們何不樂於為他們去動動筆呢?不要踢皮球,能辦的事就許諾他,不能辦的事盡力與之解釋清楚,要反對說 “哦,這個事情我也不清楚,你去問問某某人看看”、“這個問題開會時我不在,你去問別人”,說這種話的人,看似很有道理,也很有禮貌,但其實這是一種搪塞,說這話的人是對群眾沒有真正的感情,不能體會群眾疾苦的人。現實農村中,窮的人還是佔了不少的比例,他們不關心世界格局變化,不關心社會體制改革,不關心宣傳廣告,只關心身邊的農作物長勢,只關心豬狗雞鴨何時產仔生蛋,只關心血漢錢怎麼花不算白花,他們是人類群體中的弱勢群體,他們碰到難事,糾紛往往尋求解決找不到路子,我們叫作“提水找不著埠頭的人”,對這類群眾,我們更不應該驅而避之,而更應該同情他們,同樣地尊重他們。我們還要了解農村與社群,熟悉農村與社群的基層組織的設定與執行,我們要做多做細群眾的思想工作,正如汪勝局長所要求的:真正做到“沉”下去並撲下身子去幹,積極妥善地化解一切不穩定因素,只有這樣工作才能幹得更好,為群眾、也為我們自己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

二是必須要有強烈的“公僕心”,注重行為養成,管理服務並重。不要漠視群眾根本利益,傷害群眾感情,甚至侵犯群眾利益,工作中杜絕“冷、硬、橫”和“慢、拖、推”,杜絕以管人者自居。殊不知,服務群眾的工作與公安管理工作是相輔相存,辨證統一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當中的少數人接到案件的報警或群眾的求助後,往往只是簡單地瞭解一下情況,不做進一步有責任心的操作與調查,致使工作被動與群眾不滿,影響了公安機關的形象與威信,甚至造成了群眾“一有問題就信與訪”的被動局面,更談不上群眾為我們打擊破案提供線索了。如果我們為他們解決了一個細小的問題,他們會一生中都記得你這個好同志,因為雖然是我們看似小事,但對他們來說,則是一生中的大事,會影響他一生心情的。似一塊心病的大事,解決了,這個結散了,他們能不快樂嗎?能不安份守己,勤勞耕作嗎?所以說我們所做的事,都是關係著群眾切身利益的事,稍有失誤或稍有失忽都會給群眾造成利益上的損失。群眾的法制觀念與維權意識日益增強,我們的所行所言都會引起群眾對我們的看法。所以我們要堅持多為群眾服務,做到自省、自律、自警,做到慎獨、慎微、慎初。

三是必須要有積極的“上進心”,學好業務技能,增強群工能力。要做好工作,就得掌握好業務,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業務水平、法律水平,用心去做工作,用心去與群眾溝通,隨著我們自己素質的提高,自己態度的改變,群眾對我們不好的看法也會隨之改變。要藉著我局“三年(學習訓練年、作風建設年、執行落實年)”活動的契機努力把自己煅煉成為學習型、服務型、實戰型的“多功能警察”,架起政府與基層的連心橋,深入基層宣傳各項政策,反饋群眾的心理情緒,靈活地、有效地貫徹我們的各項工作,做到合法、合理與靈活、有效相結合。

我們的工作基礎在於群眾的信任與支援,主動排查與化解群眾的糾紛與矛盾,不是為了單純的防止群眾上訪的第一道防線,而是為了我們的基層基礎建設,“三排查三促進”提出的第一個促進就是“促進我們公安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為了去夯實我們的工作基礎,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講得就是群眾需要的是實惠,我們要不遺餘力地去化解矛盾,解決糾紛,實實在在地為群眾排憂解難。

一個月的時間匆匆又匆匆,我已知道我該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