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精選16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83W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1

《弟子規》全篇先是“總敘”;然後分為“入則孝、岀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精選16篇)

我學習了《弟子規》,當我讀到了“入則孝”這個部分,就讓我深深地感動了。

“冬則溫,夏則凊”。說的就是“黃香溫席”的故事。黃香這個小孩子因母親早逝,只能和父親相依為命,他雖然小,卻非常懂事,夏天天氣炎熱,每天晚上他都會給父親扇枕蓆,以便父親安歇,冬天天氣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褥焐熱。黃香小小的年紀就有這樣的孝心。

我回憶了一下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我曾經看見媽媽幫我把房間收拾整齊。把我床上的衣服全都塞在了洗衣機裡面洗。我覺得父母幫我做這些事情是應該的。

但是我學習的《弟子規》後,我懂得了我們不能依賴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時間的話還要幫父母呢!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我早早起了床,裝了一杯熱騰騰的水,然後煎了一隻荷包蛋放在飯桌上。媽媽一起床,就看見了我做的早餐,她吃了我做的早餐以後。還一直誇我孝順,我卻不好意思地說:“黃香比我更孝順呢!”

我讀了《弟子規》,心有體會,決心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2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真正瞭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以下是我閱讀此書後的點滴體會。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麼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非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領導佈置做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這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領導批評。在讀過了《弟子規》後,我終於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後能按照它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3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是我們每位教師追逐的夢想。教師的幸福是什麼?教師的幸福是一種精神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一種幸福;受學生愛戴,是一種幸福;得家長信任,是一種幸福;被同行敬重,是一種幸福;教師的幸福從哪裡來?從理解與尊重中來,從溝通與合作中來,從博愛與智慧中來。讀了《弟子規》之後,我對幸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也從書中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之道。

一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要有孝敬之道。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周朝以孝治天下,國運昌盛八百年。“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們都知道教育學生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可是卻忽略了德為先,甚至我們自己都說不清楚品德好的具體表現是什麼。我們看到“孝”字,是“老”和“子”為一體的,孝順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師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學業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組成,即文載孝道,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教書育人也必須孝敬父母做好學生的榜樣,而教育最好的辦法也是自身作則的身教而不是言教。那麼如何盡孝,《弟子規》給了我們很好的行為準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另外還包括諸如:出有告,返有面。親好力為,親惡謹為等,教師可對照自身是否有做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孝順父母,孝順的心才能傳遞給學生愛和幸福。

二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要有教育之道。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弟子規》雲“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意思是老師不深入研究學問,不在人品上紮紮實實的落實,不在道德上提升自己,又如何教育別人呢?所以我們要懂得修身養性,認識到以身作則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教育好學生。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許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平時的工作中,除了教給學生知識,拓寬學生視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對學生應更多一些情感撫育、人文教育,繼而教會他們如何做人,讓他們從我們身上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因此,我們既要教會學生懂得“長者立,幼勿坐。長著坐。命乃坐”“過猶待,百步餘”的禮節,又要讓學生擁有“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的良好心態。學生是有思想的人,他們對教師不但聽其言,而且要觀其行,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

三、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要有勤奮之道。

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就要勤奮、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對此,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非淺的。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如有時對於手頭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這樣的工作效率肯定不高。在讀過了《弟子規》後,我終於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後能按照它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四、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要有處事之道。

作為生活中的一份子,單位中、家庭中做人處事的方法關係到我們與同事與家人是否融洽。“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讓我進一步明白了一個道理,便是對待工作和生活應該在把握節奏的同時要保持正確的態度;“話多說,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誡我們言多必失,做人應該謹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們要想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必須做到德才兼備,而絕非什麼御人之術。謹、信、仁三點告訴我們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麼事情都要時刻謹慎,而且要遵守承諾並且要對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誠相待。立身處世謹言慎行,做人處事實事求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業務水平的提高,從容面對各種工作和壓力,從而感受到快樂。

總之,學習《弟子規》不僅是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我們對於《弟子規》的學習,絕不能停留在學習的層面,而重在落實餞行,我們要在平時的不斷的學習中形成良好的習慣,不斷地豐富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好屬於自己的每一件事: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激情滿懷地上好每一堂課,循循善誘地講透每一道題,精心批改好每一次作業,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張試卷,安撫每一顆受傷的心,幫助每一個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規劃,反思每一次得失。現在的學生最大的特點是思維活躍、自我意識強、行為習慣差、抗逆能力弱,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未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社會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人格素養和知識素養,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先做到,而且還要做的更好。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4

《弟子規》的內容,是聖人對學生的訓斥,讀了它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教敬還有不滿。

《弟子規》告訴了我們不僅要孝敬父母,還要尊重老師,如《弟子規》裡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有的人甚至因為自己的爸爸媽媽催自己搞複習,從而覺得討厭,卻不知道父母是為了他們好,還有的人被老師批評或是責備了,很憎恨老師,上課開小差,卻不知道老師的良苦用心啊!

《弟子規》中的“規”是規範的意思,還寫道做人要懂得誠實,感恩,《弟子規》還有一句“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的就是既然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凡事從口裡說出來的話,一定要以守信為基礎。

說到感恩,父母、朋友、老師為我們付出了這麼多,我們也是應該好好回報下了,在家裡,哪怕幫爸爸媽媽整理家務,在朋友身邊,遇到困難時,幫助他們一起解決,在學校的走廊上,如果碰到了老師就說聲:“老師好!”在課堂老師為我們在黑板上寫了那麼多粉筆字,浪費了那麼多的口水,說聲:“老師,您辛苦了。”這些都是感恩,讓我們一起去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親人,感恩傳授我們知識的人,感恩曾經與我們一起拼搏奮鬥的人,感恩那些曾批評我們的人吧!

《弟子規》讓我懂得了不少深刻的道理,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按照弟子規的條件去做好每一件事,社會將會是快樂的社會,世界將會是和諧的世界。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5

從今年開始,我們學校全體師生共讀經典《弟子規》,上下齊心,共同品讀,共同欣賞,共同學習。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做人的一些規範和道理。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事勿忙,忙錯多,勿畏難,勿輕略。”這一句。意思是: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否則容易出錯,不要怕困難,也不能隨便敷衍了事。

先看“事勿忙,忙多錯。”

忙,一個心加一個亡字。心亡為忙。我們祖先在造字之始,就已經把這個字的意思說得極明白了。當我們希望做好一件事情時,會說“用心去做”。當我們已經心不在焉之時,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中國人講用“心”,西方人講用“腦”。“心”幾乎可以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感知事物、判斷事物的出發點,如同一臺照相機的鏡頭,鏡頭如果受損了,就不可能真實地反映任何事物。

所謂欲速則不達。從前,有一位農夫挑著一擔橘子進城趕集。太陽已經偏西,農夫必須在城門關閉之前趕到,否則便會白忙活一場。農夫焦急的跑著,正巧前面來了一位過路人,農夫立馬停住了腳步,氣喘喘吁吁地問道:“大哥,我是否能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到城裡?”可這位過路人卻說:“你慢慢地走還來得及。”農夫一聽,十分氣憤,扭頭就走,心想,那照你這麼說,慢走可以到達,那快走就不行了嗎?不以為然的農夫越走越快,越走越快,結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橘子散了一地,農夫只好一個一個地撿了起來。這時,天色已晚,當農夫到城門時,城門早就關閉了。可想而知,這位農夫最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因此,我們做任何事情,應該從容不迫,要有充裕的時間去稍微計劃,我們的事情應該怎麼做,免得事到臨頭,擠在一起忙,亂在一堆,這個都很不好;而且個性很急的人,他愈是容易忘記這一句話。從古至今,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這樣的親身體會,當自己很忙的時候,就會愈來愈緊張,緊張到最後變得幾乎完全沒有頭緒,導致錯誤百出。

誠然,“事勿忙,忙多錯。”就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心裡都要先有一個計劃,循序漸進,最後才有可能成功做好這件事。什麼是優先次序?我們都要明瞭,哪一個應該先做,哪些比較重要我們應該要先做。千萬不可以等到時間非常緊迫的時候,才匆匆忙忙非常緊張的來把它完成。結果事與願違,往往會做得不好,也很容易出差錯,而且也會影響整個團體。如果是團體行動的話,你的緊張、你的忙亂都會讓人家情緒整個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內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事情很多就忙亂得沒有頭緒。

為人父母的在家裡也應該教導自己的子女,可以從簡單的學習和勞動中去磨練孩子的心志,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比如,擦桌子,教他們怎麼擦,從哪裡擦起,擺碗筷怎麼擺。飯後,教他們怎麼收拾;收拾完以後,要教導他們如何洗碗。像這一套,做父母的千萬不要把孩子學習的機會全部剝奪了;也不要因為孩子的功課很多,這些學習的機會,都讓他沒有機會來做。你沒有機會讓他做事情,他就沒有做事的這種經驗;沒有經驗,一旦碰到事情很多,他就很難料理,往往都會忙成一團。且不說做家務,我們單看孩子做功課,有許多孩子因為沒有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功課累積了很多,一旦要考試,就匆匆忙忙的臨時抱佛腳,結果肯定是考不出好成績的。正因為“事勿忙,忙多錯”忙亂中就容易出錯。所以,我們不要凡事都顯得匆匆忙忙,而是要有計劃的進行,循序漸進,最終一定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再看“勿畏難,勿輕略。”

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要畏懼困難而猶豫不前,也不可以草率,隨便應付了事。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堅持就是勝利。但凡經歷過失敗最終獲得成功的人對這句話都會有更深刻的領悟,正因為失敗後的堅持,因為懂得自己總結經驗教訓,並接受別人有益的建設性的批評和建議,再經過自己冷靜思考,所以他們最終克服了困難,獲得成功。

心態決定命運。無論是工作或者學習,我們要有不畏困難積極樂觀的心態。我想,每個人往往都會想要挑好做的去做,碰到困難的大部分都會畏縮,不敢前進,或者乾脆抱著僥倖心理等待事情的轉機。也正因為大多數人都有這種心態,所以成功的人總是少數。為此,我們要想成功,就要有超越自己的能力和信心,要有勇於面對困難,努力戰勝困難的決心,並且持之以恆,直到成功。

我們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往往還沒有算就先投降,就說:這道題太難了,我不會,算不出。然後就把題目推到父母那裡,請父母或者哥哥姊姊幫忙。當我們長大後,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知道小時侯那樣的行為是畏懼困難的一種表現,為此我們開始教導自己的孩子為人要先把自己懼怕困難的心理去除,要冷靜思考,要有勇氣克服困難。只有這樣,我們最終才能將失敗轉化為成功。

記得讀書的時候,讀到《中庸》裡頭的一段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老師便舉例告訴我說:當別人的聰明智慧比我們好很多的時候,可能他一次就會了;但是我們如果用一百次的功夫來反覆的訓練,自己也一定可以達到,一定也會了。如果人家用十次功夫就會做到,就能達到,我們如果差一點,沒有關係,我們就不要怕困難,我們用一千次,說不定就可以完成。

當然,智商比別人更高的聰明人,也不可以有驕慢的心態。現在有很多小朋友從小就被父母送去上才藝班,或者其他培訓班,總之他是上學前就已經學習過了,到後來學校再有同樣課的時候,他往往就會比較傲慢,就會認為自己已經都學會了。這樣所表現出來的就是輕慢,不懂得謙虛,更不會努力去學習,這種不謙虛的人做事往往就容易草率,隨便應付了事。

如此,“勿畏難,勿輕略”更是告訴了我們為人處世的一種心態,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種鼓勵,要鼓勵自己不要怕困難,要經常勉勵自己,向自己挑戰。因為,我們每個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成功。果能如此,經常向自己挑戰,你的才學就會慢慢的進步,得以提升。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6

暑假裡我把蔡禮旭老師講的《弟子規》從頭到尾看了兩遍,深感相見恨晚,為什麼我們小時候沒有學老祖宗留下來的這麼寶貴的精神遺產?我對現在的教育模式,價值體系產生了很大懷疑。

《弟子規》講述的是看似很淺顯的如何待人接物和修身養性的生活習慣,可這些貌似淺顯的語句做起來很不容易。如果從小時候就學習《弟子規》,會對孩子一生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即使小時候不懂具體的意思,會在以後生活中慢慢領悟到《弟子規》的正確性。《弟子規》是幫助孩子大好人生根基的很好的基石。

我感悟最深的有這幾句話:“道人善,即是善”,“揚人惡,即是惡”,“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言”,“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道人善,即是善”,“揚人惡,即是惡”——現在網路也好,電視也好,為了一己私利,充斥著許多色情暴力,奇奇怪怪的新聞與廣告,變相的宣傳了“惡行”,他們要為社會大眾負責啊!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武力是智者不忍,不屑於使用的,因為他往往是沒有效果的工具。

後面兩句是教人不要惡語傷人,不要多嘴多舌,俗話說禍從口出,要人小心處世。

還有許多句子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並踐行,《弟子規》真是簡單話明大道理,體現的是中國老祖宗的智慧。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7

《弟子規》是接受倫理道德教育的、養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讀物。是學生必讀名著。至此,讀《弟子規》半個學期了,感受尤為深刻。

我感悟最深的是“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意思是: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齊清潔,不在於衣服的昂貴華麗,要符合自己的身份穿著,也要依照家裡經濟狀況。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懂得“節儉”。我們學生崇尚的應該是節儉,而不是奢侈。我非常贊同學校的做法:每天都要穿整潔的校服。這樣可以減少學生之間對昂貴華麗衣著攀比。我們要注重衣服的整潔,而不是價值昂貴外表華麗。穿著校服,要注意衛生,保持校服乾淨,並且穿校服要是穿一套。我們同學之間可以攀比衣著,可比的是誰的衣服更整潔,更樸實。這樣,不僅使得學生們更有素質修養,更顯得校風嚴謹。

假期時間,不在校,不穿校服,我們也不能過分打扮自己。如穿華麗的衣服,跟隨潮流買流行衣服,吵著使父母給你買“牌子”衣服。其實,穿著一件樸實的衣裳,只要一身潔白整齊,也能穿出不一樣的美感,穿出自身內心的美麗。

這就是我的感受。我會向這方面努力,也希望大家學習《弟子規》,多多瞭解《弟子規》。它對內心素質昇華有著很大作用。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8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每讀到此句,就想到父母現在年歲已大,最大的希望是兒孫能經常陪伴在左右,承歡在膝下,於是儘量帶上孩子多回家看公婆,也不忘打電話問候爸爸;每逢節假日陪伴完公婆也抽出一個時間回老家看看爸爸,雖然來去匆匆,也能感受到爸爸的歡心滿足。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以前在用餐時,不懂得謙虛禮讓、長幼有序,開飯就吃,而且選自己認為較方便的位置入座。現在用餐時我會等公婆、姐姐姐夫落座後我才近桌前,選一個不太好取菜的位置坐下,等公婆、姐姐姐夫動筷後我才舉筷。行走時也是儘量讓長者先行、將方便留給他們。這樣做下來我感覺自己收穫到的是一份自在與心安。

衣貴潔,不貴華。隨著同事們衣著越來越高檔,價格越來越貴,我也學會了買衣服進出高檔商場,講品牌,比價格,生怕穿差了會被人瞧不起。現在學了傳統文化,學了《弟子規》,我不再去商場買衣服,也不講究名牌,更注重經濟實惠,買的衣服既便宜又得體,心裡更歡喜,而且不需要的衣物再便宜也不買。改掉了奢華的作風,也為家裡節省了不少錢,真好!

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以前碰到發生點什麼事,我也想去看個究竟,聽同事、朋友背地裡說三道四,我也想問個清楚,現在我會盡量避而遠之,少看少聽。反觀下來我也並未損失什麼,倒是落得一身清靜,還少了一些因感慨而生的煩惱。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學了《弟子規》,我學會了不隨便亂說看到的事情,也不亂傳聽到的事。明白看到、聽到的未必就是事實,也少了很多是非、紛爭。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當看到別人有了不好的言行時,我會覺察下自己:我有沒有?如果發覺自己也有,就在心中暗自提醒:我也是同類,一定要改正,不可再犯;如果自己沒有,則警醒自己不能犯那樣的過錯。漸漸發覺自己自我覺察、自我反省的能力變強了,也不再象以前一樣看到別人的不是就在心裡隨意評判,包容心也增強了些。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去。以前也會喜歡聽到讚美之詞,聽到批評就會不高興、生氣甚至反駁,現在我會盡量用平和的心態去接受批評之詞,用心去體會別人的批評、檢討自己的過錯;聽到讚美也不象以前那樣心生歡喜,而是一笑置之。我收穫到的是對我說真話的人多了,跟同事、朋友的關係近了。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我有一個毛病——上班愛遲到,其實心裡很想改,可還是時有發生。以前單位實行抽查制,如正好抽查那天遲到,我總是想盡辦法逃脫掉,不被處罰。現在單位實行指紋打卡,我也學了《弟子規》,我選擇勇敢面對自己的遲到,不找任何藉口,直面錯誤,並在行為上徹底改正。雖然這樣的結果是在公司範圍內通報、罰款,會引來別人的非議,也會遭受經濟上的損失,但會換來我行為上的真正改過;我知道我仍然有機會找理由、編藉口改變這個結果,但那樣我還會心存僥倖,遲到仍會繼續伴隨著我,我心裡還會欠下一份掩飾的債。兩相比較,我選擇了前者——改過,讓遲到不再發生,讓自己真正做一個守規則的人!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別人的隱私,我不會去輕傳,但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有時還快言快語脫口而出,現在我學會了看到別人的短處不說出來,在腦中一閃而過,聽到或看到別人的隱私,更不會說,並隨即將之忘卻掉。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當明白稱讚別人的善行也是一種美德時,我開始儘量去表達對別人的讚美,鼓勵他的善行,也增加對方的自信,讓其更善更美。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以前遇事總愛報怨,而且抱怨時總是放大怨恨的事卻忘掉或縮小了也曾受過對方的恩惠,因此生氣傷身也傷了與對方的和氣。現在我牢記了此句,並時常用來提醒自己,我會在發生不愉快時儘量去想對方曾給予我的恩惠,去感恩他、理解他,化解掉一時的不快。幾次用下來,感覺這句話的效力可真大,能迅速化解怨氣,恢復平靜。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智。自從學了傳統文化,我看傳統文化的書、視訊,聽愛和感恩的歌曲,參加各種傳統文化的學習班,佔去了幾乎我所有的業餘時間,以前熱衷的心理學書籍對我也失去了吸引力。因接觸了傳統文化,我堅持了近五年的心理學的學習也黯然失色,我欲放棄將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傳統文化的學習上來,我不想破壞我的心志,受到任何干擾。現在電視、肥皂劇更是遠離了我的生活,我覺得看電視簡直是浪費時間;電腦也只是我聽愛和感恩的歌曲、看傳統文化的視訊,學習傳統文化的工具。這樣下來感覺自己的生活更充實、更豐富,而且樂在其中!

最令我欣慰的是,我發現老公、兒子也有了悄然變化。以前家裡的大小事宜有兩位姐姐、姐夫張羅,作為家裡的長子,老公很少參與,是能不操心就不操心,對此我心有不滿,可對於家裡多年形成的習慣我又無從表達。這次婆婆住院,我發現老公變了:在醫院的告家屬通知書上,老公主動從他姐姐手中搶過寫上了自己的名字、電話(有事急呼);中秋、國慶休假期間老公每天都去醫院看望婆婆、送飯,一天也沒間斷。這些變化雖然微不足道,但看在眼裡讓我非常感動,我看到了老公在力圖扭轉一個在家裡延續多年的習慣和作為兒子的擔當!兒子的變化也讓我很感高興。上高中的兒子可支配的時間更少了,所以每次放假都惜時如金,不肯將他玩的時間挪用一點。這次在國慶放假前兒子主動問我國慶節有什麼安排,我告訴他奶奶住院我們要去看望,並得知兒子班上十幾個同學相約國慶節那天一起去看一個會展。我認為這對於很少跟同學相約出行的兒子來說是一個跟同學相處的好機會,建議他可答應跟同學出行,改日再去醫院看奶奶,結果兒子作出了自己的決定:在國慶節這個節日裡看奶奶為重,推掉了同學的相約出行。他認為看奶奶、盡孝道更重要!而且看完奶奶之後還主動跟我一起趕回老家看了外公,兒子有近兩年沒有回外公家了,是“要盡孝道”讓兒子選擇了將放假玩的時間拿來看望長輩,以表孝心!

以上是我學習、力行《弟子規》很膚淺的一點心得體會,還望老師多多包含和諒解!雖然接觸傳統文化時間不長,但它給了我一種找到根的感覺,並強有力地吸引著我。它能揭開覆蓋在心靈上層厚厚的東西,直達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喚醒最初的、本來的最真最善最美的東西並讓它散發出來!同時讓我更有力量、信心去面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我堅信傳統文化的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好,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9

我很欣喜的通過尚學路上圖書室這個平臺,讀了我們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從這本書中我受到了許多啟發。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讓我感到十分慚愧。記得有一次,媽媽在染頭,不小心染膏進眼睛裡了,喊我幫忙。我卻只顧玩電腦,很久才慢吞吞地應答。害得媽媽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點滴。現在想起來,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要知道,媽媽頭上那一絲絲銀髮是因我而生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愛護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對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這些以後,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東西,我都會惦記給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從不一個人享用。家裡人都我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也一直以我為榮。在和表弟相處的時候,我還學會了寬容別人,學會了體諒父母。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清晨要早起,晚上要遲睡。人的一生很短暫,轉眼間從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此時的寶貴時光。我們所知道的魯迅先生,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他在課桌上刻的“早”字至今還印在我的腦海中。地球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經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要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我的座右銘,所以我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要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平時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選定的職業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輕易改變。以前我去哪裡玩,都不告訴父母,回來的時候也不聲不響的。自從我知道了這句話後,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做一個讓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還有一件事對我的觸動也很大。和我一起學琴的鄰居家的姐姐一開始對彈琴十分喜愛,而且她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一個曲子幾天就能練完,有些曲子都不用老師指導,她就能自學彈下來,琴班老師非常喜歡她。可是在她媽媽給她買了一臺價格不菲的電子琴之後,她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再也沒有往日那股學琴熱情了,再後來她就乾脆放棄了,無論老師家長怎樣規勸,就是打動不了她的心思,老師也為她感到惋惜。我想:我一定要按照《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決不輕易放棄!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對於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會營養不良。吃東西要適可而止,不要過量,過量會損傷脾胃。我有一個姐姐,她吃飯十分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倒是天天小零食離不開她的嘴。每天不是吃可樂雞翅,就是吃方便麵或西紅柿。從來沒見她吃過一口青菜。一到冬天,感冒發燒天天伴她左右,身體也十分虛弱。雖然她是我的姐姐,比我大一歲,但是每當我們兩個人走在街上,大家都認為我是姐姐,她是妹妹。因為我個子比她高,身體比她結實。我一定要把《弟子規》這本書推薦給姐姐看,讓她和我一起健康成長。

我們班同學趁中午吃午飯時,總喜歡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結伴去買零食吃。尤其張悅同學特別喜歡吃油炸串,天天買炸串吃,常常吃得肚子溜溜圓,直打嗝。那天中午,我們又在有說有笑地吃飯。突然,只見張悅臉色蒼白,眉頭緊鎖,捂著肚子,還不時發出呻吟聲。同學們見狀,趕緊問她怎麼了。她結結巴巴地說:“我——我肚子疼,哎呦哎呦。”幸虧老師及時把她送到醫院。醫生說她得的是急性胃腸炎,主要就是因為吃東西沒有節制,胃受不了,才得了這種病。為此張悅同學休息了半個多月,耽誤了很多課程。我們同學個個引以為戒,再也不敢暴飲暴食了。

對照《弟子規》,我每讀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規》真是我的良師益友,和它朝夕相處,我就會成為一個既懂事又快樂的好孩子。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10

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畢竟,文化是一個連續的傳遞過程。就好比我高中的一個歷史老師講的“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山野村夫,無論略識文字還是一字不識,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顯現儒家文化的教養”。這句話,我是感受越來越深。一種思想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了幾千年,這裡的人民哪裡還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呢?雖然傳統文化在近代屢遭浩劫,她還是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強的生命力。

我的父母曾經在這方面教育了我很多,為人處世,以及一些禮儀都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範。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範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

特別是現在,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籲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建立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我記得老師曾經說過:“你憤怒嗎?讀《弟子規》吧!你痛苦嗎?讀《弟子規》吧!……”大意如此。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難免產生幾分懷疑的心態。

是的,音樂可以使人平靜,放鬆;運動可以使人忘記煩惱,心胸開闊;閱讀能使人忘記現實,醉心於與先哲的時空中。《弟子規》這一本小書,又有多大的能耐改變一個人的`心情的功用呢?可就是那麼一次,我受到了《弟子規》的啟發,改變了心態。一個晚上熄燈後,同伴講靈異故事,我被嚇得出了一身的冷汗。故事結束後,一個上鋪的兄弟慢慢走到我床頭,猛的大叫一聲“啊……”。

我以為出了什麼事,被嚇到了,也歇斯底里的大叫起來。過了幾秒鐘才發現是他惡作劇,我是憤怒的靈魂出竅了,忍不住罵了他幾句。雖然馬上語氣緩和了下來,可我還是一直沒有睡著,彷彿鬼魂一直在我身邊,冷不丁可能就拉拉我的頭髮,摸摸我的腳什麼的,而一些恐怖片的情節也在我頭腦裡閃個不聽,長髮遮面的白衣女子,僵直的胳膊,冰冷的手指,死魚般的白眼……

越想越怕,禁不住心理暗暗恨這個捉弄我的這個人。最後,我想起《弟子規》的“泛愛眾”,想起了“我生活我的生活。我愛所有的人,即便他傷害我欺騙我,我都會原諒他,因為他是我的同類,因為我相信他身上殘留的人性”,這些我多年前寫給自己的格言。

不禁心情越來越平靜,後來就不知不覺的睡著了。第二天,又看見這個兄弟,雖然依舊心理上有些障礙,但是敵意已經沒有了。現在,已經好如當初了。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11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從上學期開始,我們一遍遍誦讀著琅琅上口的《弟子規》,一次次聆聽著《弟子規》給我的深刻的'教育,《弟子規》作為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給了我很多收穫,很多啟發。

《弟子規》中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的親切教導,下面,我就來談談讓我體會最深刻的一條吧。“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教你的時候,你應該及時回答;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時,你不可以拖拉;父母教育你時,你應該靜靜地聽,即使父母錯了,也不能責怪他們。但對照我的行為卻常常相反:晚上,我正在看電視,媽媽叫我去吃飯,我一直沒有應聲,直到媽媽走過來,我才及不耐煩地答應了。但是,自從我學習了弟子規之後,就再也沒有這樣過了,因為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道理。

是啊!弟子規就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教育著我們,默默地開導著我們,讓我們健康的成長著。讀了《弟子規》,讓我獲得了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指引著我們的人生道路,豐富我的知識,充實我的生活,讓我沉浸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

除了這些,《弟子規》中的許多地方也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感悟、體會的,只要同學們認真體會,一定會悟出其中蘊藏的許多“瑰寶”!

同學們,讓我們來細細地品味《弟子規》吧,他會教導我們怎樣學習,怎樣做人,它就是我們身邊的良師益友,是我們的校園沉浸在《弟子規》的洗禮中!!!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12

《弟子規》那本金色的小書,短小而精悍。傳承著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凝聚著一輩輩人。

那一個笑聲與淚水交織的夏天,別了母校,剛摘下紅領巾,滿帶稚氣的我考上了華泰。剛開學,學校就發了一本小小的書——《弟子規》,還要全文背誦。剛開始,我只是應付著讀著。一天早上,家中停了電,出於無聊,我隨手拿起那本小書看了起來。漸漸才發現它——《弟子規》的內容如此精彩。

我讀它、品它,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弟子規中的的《入則孝》後,讓我感到十分慚愧。原以為為父母做幾件家務事就是“孝”了,現在才發現其實什麼是“孝”我一點都不懂。反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想方設法的滿足我,還反倒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甚至有時候他們對自己過於擔心還覺得他們很煩,討厭他們。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記得有一次,吃飯的時間到了,媽媽喊我吃飯,而不聽話的我卻始終沉迷於精彩的電視節目中不肯離去,媽媽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應付,等到爸爸媽媽都吃完了,我也沒有去。等到節目結束了,我有感覺肚子餓了,走出房間一看,桌上已沒有飯菜了。我氣憤極了大喊:“媽媽,我要吃飯,怎麼沒有了呢?”媽媽急急忙忙的從房間走出來:“沒有了!你要吃飯?我給你去做。”於是媽媽急匆匆的為我去做飯……。而我還在埋怨著…。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太不應該了。

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當我們蹣跚學步時,是他們用他們溫暖的大手緊握你的小手;當我們生病時,是他們將我們擁入他們暖和的懷抱;當我們學習遇到困難時,是他們為我們耐心的講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對我們無私的付出。你們發現過嗎?他們頭上已悄悄爬上歲月的痕跡——因我們而生——那一絲絲銀髮……

感恩父母,他們只需要你以後過得好就好,他們只需要你在他們工作勞累時在他們耳邊輕輕說的那一聲:我愛你們。

品讀《弟子規》,品讀《入則孝》,實踐《弟子規》實踐《入則孝》。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做人基本準則——《弟子規》吧!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13

它,總如清泉,每感茫然之際,滌淨他們身上的塵埃;它,總如輕風,每處苦悶之時,驅除他們心中的煩擾;它總如明燈,每在迷惘之時,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

在東方燦爛皇冠寶座上,矗立著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他,憑著那份理念,那份信仰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隨著春雷的一聲巨響,他實現了祈望了幾千年的夢,而那引領古老的中華民族衝破暗夜,探索前行的最大功臣莫過於《弟子規》了。

古人云:“百事孝為先。”那“孝”是人的根本吧!

周朝的文王為父親安適開止,每天雞初鳴,天未亮就向自己的父親請安並讓父親臉上充滿笑容,天天如此,從未感到一絲疲倦或是不耐煩。

一代君王都能捨其金軀之身,忘其金貴之體,有如此孝順之心,何況是平凡的我們呢?也許正因為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地,使其開創了國家八百年的基業,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長久的朝代。我們不能不說他所依靠的就是他的聖德啊!而作為當代的我們,面對著為我們奉獻了自己一切的父母,面對著他們所給予我們無私的愛,試問我們又怎麼能輸作文給古人呢?

“凡出言,信為先。”孔子曾說過,“假如一個人沒有守住信用,就不知道他有什麼可以算得是人的了。”由此可見,“信”乃做人之本。

我們的大文豪魯迅先生宣稱要“棄醫從文”,決心要揭出幾千年來的民族劣根,以引起療救的注意。於是乎,他為自己的信念用辛辣的筆來喚醒麻木的中國人,指引清醒的人們與一切惡勢力進行頑強不屈的對抗。最終,他堅定了人們心中的信念。

然而,多少年後的今天,物慾的橫流衝掃著社會的腹地,人類的良知在水深火熱之中痛苦的徘徊。於是,歷史的洪鐘叩響渾厚的激音,穿越時光的洪流,震撼了今人的靈魂。21世紀的我們,被譽為有高素質的知識分子,又怎能失去做人之本“信”呢?

在科技發達社會進步的今天,從物質享受的高度發達到精神世界的極度衰敗,這個世界變成了一片慾望的海洋,充斥著競爭、鬥爭、戰爭的價值觀,充滿了刺激、享受,縱慾的人生觀。而中國以五千年傳承不息的中華傳統文化驗證了《弟子規》必將以其燦爛的火焰,為我們的人生照亮一片坦途。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14

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非淺。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幾點體會:

首先是〈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和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裡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釦,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們應感恩老師,因為老師開啟我們智慧的大門,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在我們的成長曆程中,濃濃的師愛一直伴隨左右。

要感恩國家,今天如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施政,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安定的社會裡。一個對國家、社會有責任心的人,才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

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15

各位朋友,雖然我們生活在今日的太平盛世,物質文化等生活不斷豐富,樂多數的為人父母卻對子女的家庭教育甚感疲憊。往往一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在學習上不求進取,在吃穿上相互攀比,一味追求新的時尚,迷戀與娛樂場所,交些無意之友,在社會上招惹是非。令父母大動肝火,搞得家庭不安等。我認為多數源於父母整日忙於工作和家庭生活,而忽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所致。因此我要將自己讀書感悟和見解全盤托出供大家參考和借鑑。

通過讀《弟子規》使我深刻領悟其內涵和重要,此書全面系統地闡述做人、處事、交友、尊老、愛幼等道德行為規範。對當今建設文明和諧社會是百益而無害。它能勝於法制強行,它能在人的心靈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約束,它能喚起人們的“仁愛”“慈悲”之心,從而能樹起人生的正確座標,遠離是非避邪之路。俗話講:山有根,水有源,人的品行好壞確實與家庭教育有關。比如:孔融四歲能讓梨、黃香九歲為父暖被窩等。都是聖賢教育的結晶,然而,現代的一些為人父母實在是忽視這方面的聖賢教育,肆意寵愛,嬌慣孩子。出門坐客惟恐孩子吃的少,兒子吃這個吧!要那個吧!逛商場先讓孩子挑玩具,逢人先談自己孩子怎麼調皮怎麼乖。有的甚至在孩子生日時大擺宴席,收合理。致使孩子有一種高傲唯我獨尊的感覺,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奢侈腐化的種子。

在處事交往中總是愛上便宜父母,朝思暮想提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孩子能好好學,可以竭盡全力不惜一切地達到孩子的所求慾望。而忽視了正確的聖賢教育遺棄了道德行為地約束,導致有的孩子走出大學校門後還為報答父母多年來對自己的養育之恩而走上違法之路,真是可悲可嘆!為此,我建議做人父母的要重視和培養道孩子的品德素質,從《弟子規》學起。讓他們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育,令其明辨是非,善惡,尊老愛幼。自己要以身作則,處處為孩子作好表率,引導和啟發孩子們的“孝心”、“愛心”和“感恩心”開拓孩子們的道德智慧,為他們傳授聖賢教育的典範。總而言之我認為《弟子規》是聖賢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適用於家庭教育,並且還適用於各階層不同年齡人的學習和效仿。是正規人生糾正錯誤的良方。從都應以《弟子規》為準則規範自身的言行舉止。希望所有的為人父母依照《弟子規》教育好下一代,讓古聖先賢的智慧在孩子們心中萌芽生根,為將來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使所有的父母都能體會到聖賢教育帶給社會與家庭的和諧與幸福。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質 篇16

女兒的學校最近開展了一項特色教育----親子共讀《弟子規》。當時心裡很奇怪,一般都學《三字經》怎麼突然鑽出一本《弟子規》。上網查閱了一下,發現自已這麼多年真是自以為“讀書破萬卷”,結果才是只“井底之蛙”,這麼優秀的精神財富我居然從來沒有聽說過。

瞭解之下才知道《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它本來是古代中國學童們的生活規範,但是在目前的現代社會裡,很多東西都是我們必須要學習和遵循的。雖然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們出生於這個年代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是非常恰當的。學習《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在我沒讀《弟子規》這本書之前,一直認為我在生活和學習中做得很好,直到看了《弟子規》這本書後,才明白了什麼是正人君子的品行。發現了我在生活中的不足之處,特別和女兒一起閱讀後,我更加發現這本書不僅是我們的生活規範,也是我在生活中的指南針,讓我和女兒從內心的明白“孝”,並努力的做到“孝”。而且天天一起閱讀,互相找出缺點後,我覺得我們之間更親密了。

書裡還告訴著我們,社會中的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和別人有矛盾的時候,如果你只想著矛盾發生後怎樣去正確的處理,那麼我想法就是錯誤的。《弟子規》中的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一句具體給我們指出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倘若你把身外的錢財物看輕點,少計較,朋友之間、家人之間就不會產生怨恨; 講話時不要太沖動,傷感情的話要能忍住不說,那麼再多不必要的衝突怨

恨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現代生活的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心理壓力增大,就業困難,面臨金融危機,失業率高,子女教育困難,鄰里關係緊張,同事之間互相猜忌,夫妻之間相懷疑。面對這些問題,每個人總是想盡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擺脫以上煩惱。可是,最後的結果只是顧此失彼,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如果每個人都能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和發揚咱們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話,構建和諧社會,開拓中華未來肯定是指日可待的。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盡到我們自己應盡的那份責任,大力弘揚《弟子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