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30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58W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李兆雄同志始終牢記黨的囑託,對黨忠誠,對事業孜孜以求,對工作兢兢業業,他用生命詮釋了忠誠、乾淨、擔當的含義,他是紀檢監察戰線上的時代先鋒和英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學習他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履職盡責、敢於擔當的敬業精神;學習他嚴於律己、淡泊名利的廉潔本色。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30篇)

對黨忠誠,信念堅定

在李兆雄同志的身上,體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追求。對黨忠誠,就是無論在什麼工作崗們上都要時刻銘記自己始終是一名共產黨員,時刻銘記黨紀黨規,不觸碰紅線、守住底線。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進的燈塔。作為紀檢人,更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們更要帶頭遵守黨紀黨規,對黨忠誠,時刻走在前面,起好模範帶頭作用。

剛正不阿,秉公執紀

李兆雄同志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獻給了他所熱愛的紀檢監察事業,樹立了新時期紀檢監察幹部的光輝形象,用過硬的作風撐起了一道道執紀監督的金色盾牌。從事紀檢工作20xx年,李兆雄同志身處反腐鬥爭的風口浪尖,在與腐敗分子明槍暗箭的較量中,不僅常常遇到當事人的蠻橫對抗和恐嚇威脅,而且還經常遇到說情者、關係網的干擾,面對金錢的利誘,他從不猶豫彷徨,也從未動搖退縮。作為紀檢人,我們要弘揚新風正氣,從政治立場、敬業精神、工作態度、道德品行等多角度對標先進,努力營造學比趕超的濃厚氛圍,為建立清廉潤鑫提供堅強保障。

履職盡責,敢於擔當

崇高的使命召喚人,崇高的事業感召人。李兆雄同志在業務上非常精通,他對業務的精通離不開一次次對審計材料的編寫、深夜孤燈下一遍遍修改總結的身影、烈日驕陽下在現場調查走訪的背影。作為紀檢人,我們更應該把學習李兆雄同志的先進事蹟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具體實踐,要牢記使命職責,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聚焦監督執紀問責主業,紮實開展好工作。

嚴於律己,淡泊名利

始終保持清醒,堅守政治底線,嚴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及家人;做人做事都嚴格恪守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作為紀檢人,我們要始終做到嚴於律己、恪盡職守,站穩立場、堅持原則、模範遵守各項紀律規定,始終做到無私無畏、清正廉潔。

李兆雄同志是紀檢監察戰線上的時代先鋒和英雄楷模,更是不怕苦累的鋼鐵戰士,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忠誠乾淨有擔當,盡職盡責有作為,為公司的發展作出更積極的貢獻。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李兆雄是中鋁集團的一名普通紀檢幹部,他用43年的生命軌跡,描繪了一名忠誠的共產黨員應有的責任擔當。李兆雄同志是我們紀檢幹部效仿和學習的榜樣,他的事蹟如涓涓細流澄澈滌盪著每個人的心靈,於潤物無聲中,感動、激勵著我們拼搏奮進,使我們對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有了形象的、深度的認識。新時代下,作為企業的紀檢人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向李兆雄同志好好學習,學習其過硬的政治素質、剛正不阿的敬業風格、敢於擔當的工作作風、嚴於律己的創業本色。

李兆雄同志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其政治品格廣為褒讚。政治素養是黨員領導幹部的應該具備的首要素養,是黨員幹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綜合體現。過硬的政治素養,就是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重要是的是對黨忠誠,做到政治立場堅定,把黨的政治要求內化為政治標準的實踐。我們要切實向李兆雄同志學習其過硬的政治素質,他在紀檢監察戰線上一干就是20xx年,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都要時刻銘記自己始終是一名共產黨員,時刻銘記黨章黨規,做到立場堅定、信仰堅定。

李兆雄同志對事業剛直不阿、秉公執紀,其敬業風範流芳千里。馬克思曾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要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也是共產黨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對黨員領導幹部來說,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是最基本、最起碼的要求。李兆雄同志從事紀檢工作20xx年來,身處反腐敗鬥爭的風口浪尖,不僅常常遇到當事人的蠻橫對抗,也經常遇到說情風、關係網的干擾,面對金錢的誘惑,他從未動搖。作為企業紀檢幹部,要嚴守規矩,樹立“不履行職責是失職,履行不好職責就是不盡職”的事業觀,要始終保持敬畏態度和負責精神,守住紅線,維護企業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

李兆雄同志在履職上敢於擔當、履職盡責,其工作作風受人敬仰。習近平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幹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新時代下,企業發展面臨新的困難、風險,發展挑戰日益激烈,尤其是建築企業領域,面臨的各種壓力和挑戰異常嚴峻。作為企業黨員幹部,必須要有責任擔當,要找準自己的位置。

李兆雄在廉潔從業上嚴於律己、淡泊名利,其從業本色永葆常青。“打鐵還需自身硬”,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有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要以黨的政治紀律和規矩嚴格要求、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實發揮帶頭示範作用。作為紀檢人員,要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反對“四風”,嚴格遵守各項廉潔自律規定,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從細節入手,從小事做起,防微杜漸,做好表率。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心中”。李兆雄同志用忠誠、乾淨、擔當的榜樣人生,為我們作了崇高的思想引領。“對黨忠誠、恪盡職守、廉潔自律、精研業務”是他給予我們學習的職業操守與敬業風範。我們要學習李兆雄同志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要像李兆雄同志那樣,不論幹什麼,不管在哪個崗位都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真抓實幹,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無私奉獻,奉獻出黨員幹部應盡的那份責任。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李兆雄同志,一個在中鋁集團紀檢監察戰線奮戰了20xx年的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9月25日,在深圳執行專案任務時,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43歲。通過學習他對黨的耿耿忠心,對事業的孜孜追求,對工作的兢兢業業,對生活積極向上的精神,留給我們每個人無盡的遐思。

在他身上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對黨事業的執著,體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追求。嘔心瀝血15載,用信念鑄造忠誠,從軍營到紀檢戰線堅持專注將一個專業幹成自己一生事業,是當下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有多少人能夠擯棄內心的浮躁,認真專研自己所從事的專業。脫下軍裝後,李兆雄把對黨的無限忠誠轉換為對企業的無限熱愛。他憑藉堅定的黨性、執著的信念,在紀檢監察戰線上一干就是20xx年。他嫉惡如仇,敢於碰硬,敢於同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作堅決鬥爭,堅決懲治企業腐敗分子。在20xx年的紀檢監察工作生涯中,李兆雄鐵面無私、秉公執紀,參與調查的信訪案件150多件,為該公司挽回和避免經濟損失190多萬元,上繳該公司財務部違紀款9.6萬元。先後兩次被評為該公司先進工作者,四次被評為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至20xx年,因工作能力突出,李兆雄被借調到中鋁集團總部從事巡視及專案工作,他憑藉著過硬的業務技能,多次帶隊圓滿完成了中央巡視組移交線索的案件核實工作,特別是在查辦某重點案件期間,他大膽提出思路建議,較快地突破了談話物件,為案件的順利查辦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中鋁集團黨組紀檢組的肯定表揚。

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個紀檢監察幹部的責任和擔當。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企業發展面臨更加艱鉅的挑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更加區別於普通職工群眾,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補足精神之鈣,找準自己的位置,明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要真抓實幹,要言必信、行必果,以行動表明態度,用實踐兌現承諾,擼起袖子加油幹才能與企業同生存共發展,做“忠誠、乾淨、擔當”的合格黨員。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光輝的榜樣精神始終在指引我們在新時代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讓我們銘記使命用青春和熱血去締造一個又一個忠誠擔當的李兆雄,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屬於自己的新篇章,實現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與擔當。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他,是父母的好兒子,是妻子的好丈夫,是女兒的好父親,是基層的好乾部,更是一名奉獻在一線的紀檢“戰士”。但他卻離開了我們,不聲不息、默默地走了,將他的人生之路定格在了43歲。這是一位好乾部的真實寫照,他——李兆雄,永遠地走了,但他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與敬仰。

李兆雄同志從軍人到紀檢幹部,角色轉換但對黨忠誠的初心不變,他時刻用黨章嚴格要求自己,用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對事業的孜孜追求以及忠誠乾淨擔當的決心,也踐行了他自己在黨旗下許下的莊嚴承諾。作為一名黨員,同為紀檢戰線上的一名“戰士”,我深感自己知識淺薄、能力薄弱,要向他學習、向他看齊,以他為榜樣,以此來錘鍊和提升自己。

學習他盡責擔當的“鑽”勁兒

他,從事紀檢監察工作20xx年,業務精通,善於發現問題,辦案過程中總能找到突破口,讓一個個案件順利辦結。他還深知制度的重要性,修訂完善的一系列制度,至今仍在沿用,尤其是幹部員工執行力方面的管理,同為紀檢一家人的我們來說,這是必須學習的路徑。在快速度、強節奏的模式下,執行力的好壞決定了工作的效率,面對那些慢作為、不作為的幹部員工,我們要做好教育引導的同時,還要注重制度的運用,要將那些不好的習慣裝起來,釋放出積極向上的能量,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工作。

學習他鐵面無私的“狠”勁兒

他,在紀檢監察工作生涯中,鐵面無私,秉公執紀,他疾惡如仇,敢於碰硬,敢於同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作鬥爭,堅決懲治腐敗分子。因為有他的這股“狠”勁兒,為公司挽回了經濟損失190多萬元;正因為有他的這股“狠”勁兒,將很多人從懸崖邊拉了回來。面對說情風、關係網的干擾,他也是堅決的拒絕,從不猶豫,也從未動搖。

學習他無私奉獻的“舍”勁兒

面對工作,他毫無怨言,為了工作,他遠離家鄉,照顧不了妻兒、家庭,更顧不了年老的父母,他把對家人的愧疚化作工作動力,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拼搏,他用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盡的追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大家”與“小家”抉擇中,他毅然選擇了前者,為了“大家”的利益,不惜犧牲一切,就因為他忘我的工作以及長期熬夜加班導致體力透支,永遠的倒在了一線崗位上,他的“舍”是春蠶,是蠟燭,更是一盞明燈。

李兆雄同志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是時代的楷模。他一生清貧,幾件破舊傢俱即為家的全部;他又一生富裕,成疊的獲獎證書便是最好的見證。他將一生奉獻給了黨和紀檢事業,這是他一生不變的信念與初心,作為紀檢人,我們應該跟隨他的步伐,接過他的拉力棒,用心、負責任地做好紀檢每一份工作。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近日,公司上下掀起了學習中鋁集團優秀共產黨員李兆雄先進事蹟的熱潮。而與他同為紀檢人員的我,不僅有自豪感,更有緊迫感。

李兆雄同志用堅定的理想信念鑄造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工作中服從組織的安排,積極投身到各類案件調查中,一干就是十五年;李兆雄同志用過硬的紀檢能力展現對紀檢工作的熱愛,對工作任務的負責;李兆雄同志用自律的人生詮釋幹部的乾淨廉潔;李兆雄同志用鞠躬盡瘁的精神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即使將生命奉獻給紀檢工作也終不悔。李兆雄同志的精神,第一時間讓我想到集團許波書記授課時,多次將紀檢監察審計幹部比喻為啄木鳥,李兆雄同志難道不是一隻為了枯木能逢春,朽木能除病的啄木鳥嗎?

啄木鳥,有著極為高超的捕蟲本領,嘴強直而尖,不僅能啄開樹皮,而且也能啄開堅硬的木質部分,很像木工用的鑿子。紀檢監察審計幹部比喻為啄木鳥,那麼也就是把黨員領導幹部比喻成堅韌的森林樹木。在中國處於新時代改革的攻堅區和深水區的重要階段,在省委省政府與中鋁集團戰略合作的重要節點,集團上下137家企業的“樹木們”,要站如鬆,坐如鐘,行如風,為企業防風防沙,那麼就需要紀檢監察審計幹部這些“啄木鳥”去消滅樹木的天敵,保護樹木茁壯成長。

“四個壞習慣”是每個人或多或少存在的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紀檢人員,更應該從自身角度出發,分析“四個壞習慣”存在的根本原因,並加以消除,才能將紀檢人員鍛鍊成既能啄開樹皮,又能啄開木頭的“森林醫生”。從李兆雄同志身上學習高超的捕蟲本領,以過硬的業務技能和創新的辦案角度,發現被蟲蛀的樹木,將蛀蟲消滅在幼蟲階段。

李兆雄同志鐵面無私、秉公執紀,疾惡如仇,他堅信著“三個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面對“枯木”存在的問題,定要追根究底,不揪出蛀蟲決不罷休。懷著壯士斷腕的心態,敢於直面問題,敢於硬碰硬,敢於同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堅決鬥爭,對企業的腐敗分子堅決懲治。

在李兆雄同志的身上,我看到了紀檢人員如何發揮“啄木鳥”精神,如何以“啄木鳥”作風開展工作的方法,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李兆雄同志的精神融入到自身素質中,將李兆雄同志的方法實踐到現實工作中,不斷改進提升,讓自己成為一隻合格的啄木鳥。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近日,一篇公號文章《請暫時遺忘袁隆平,我們應該認識一下這些給我們米飯吃的人們》,讓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朋友圈獲得了一波“新流量”。

首先,“請暫時遺忘袁隆平”,這個論題根本立不住腳。憑何讓人們忘記袁隆平,又如何可以讓人們忘記袁隆平?“吃水不忘打井人”,今天我們吃著袁隆平培育出的大米,你又讓我們忘記袁隆平,除了忘恩負義,世上有這樣的人嗎?

其實,公號文章只是想說明: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實;“給我們米飯吃”的人,除了袁隆平還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過度放大”,應該被“暫時遺忘”,把“舞臺”留給其他科學家。真是豈有此理!我們不否認,“給我們米飯吃”的人不止是袁隆平一人,但僅僅是因此,我們就該忘記袁隆平嗎?再說,現在是創新創造的時代,“舞臺”就擺在每個人面前,用一句廣告語來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廣。”“舞臺”豈是給讓出來的?君不見,佔著茅坑不拉屎、在學術榮譽上殫心竭慮地造假者比比皆是,卻不思如何作為,難道是社會沒有給他們“舞臺”嗎?

再說,袁隆平是誰?相信多數的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聞名中外的“雜交水稻之父”。但這個“榮譽”絕不是吹出來、誇出來的,而是他數十年孜孜不倦、潛心研究,用勤奮努力的汗水換來的。袁隆平是我國第一個發現水稻雜種優勢現象的科學家,他1971年找到雄性不育系,1974年找到三系配套模式,此後成立“全國雜交水稻研究協作組”,1976年我國就實現了三系配套大規模製種,不到6年時間完成這些工作,速度之驚人,難道這些是能夠讓出來的嗎?袁隆平的敏銳洞察力、超強組織力和堅定執行力,業界無不佩服,這也不是可以讓出來的。

我們不妨看看央視《感動中國》節目給袁隆平的一段頒獎詞:……民以食為天,人類從未停止過對飢餓的抗爭,從未停歇過對糧食的渴望。面對嚴峻現實,世界陷入了糧食恐慌,人們連連發問:誰來養活中國,誰來養活世界?20世紀70年代,中國通過對雜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終將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並推廣2.3億多畝,增產200多億公斤。這些事蹟都歸功於今天的獲獎者——袁隆平。

事實勝於雄辯,袁隆平今天依然奮鬥不止,顯然,公眾號文章是罔顧事實,說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實、成就被“過度放大”了,大有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意味。袁隆平,畢生夢想就是消除飢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事實上,不論過去、還是今天,像袁隆平,還有屠呦呦一樣成就卓著的科學家很多,他們淡泊名利,默默無聞,致力於科學研究。我們只見有學術造假者,從沒見過哪位科學家的成就是被人讓出來的。

可以說,袁隆平不可遺忘,也不可能被遺忘,他的科學貢獻不但是對中華民族的,也是對世界的。他追求科學的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做人當有良心,那些鼓吹遺忘袁隆平者,那些妒忌袁隆平科學成就者,還是好好學習一下袁隆平的創造精神吧,別辜負了這個時代,要用自己的汗水去努力創新創造,機遇歷來就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舞臺就擺在每個人的面前。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在1939年12月21日寫的《紀念白求恩》一文,結尾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毛主席這一名言激勵、教育了幾代人,成為了真正共產主義者的道德追求、精神追求。最近看《健康報》報道村醫劉貴芳的事蹟,深為感動,很值得社會學習,她就是一位高尚的普通人。

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南陽堡鎮後南堡村鄉村醫生劉貴芳,從事村醫工作30年,她把村裡的 72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貧困老人當作爹媽一樣照顧,曾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醫生和全國最美鄉村醫生。

近年來她自籌資金295萬元建設了有150張床位的醫養結合新模式的養老院,20xx年7月,養老院建成投入使用。

今年10月劉貴芳給總理寫信匯報了養老院情況以及遇到的實際困難問題。11月18日,總理專門給劉貴芳回信,充分肯定了劉貴芳籌錢建起公益性養老院的義舉。河北省委書記、省長對落實總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迅即採取措施,下決心進一步把養老服務工作做好。

收到總理回信後,劉貴芳表示:“我決不辜負總理的囑託,要繼續紮根基層,為群眾搞好服務,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我們基層醫務工作者的付出和奉獻,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劉貴芳這種立足普通崗位,一心為老百姓服務的實際行動很值得在社會一線工作的領導和公職人員學習,這樣高尚的人在基層不斷湧現,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庭就會溫暖如春。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個冬天,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廣大黨員幹部堅守崗位、奮戰一線,無數個感動的瞬間溫暖了無數顆心,無數個感人的精神照亮一座座城,無數名黨員幹部堅守陣地、逆行而上,勇做戰“疫”一線的王者。

身先士卒、築起防線,做迎難而上的“先行者”。“生命重於泰山”,在當前防疫鬥爭中,廣大黨員幹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時刻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服從黨組織安排。黨員幹部以“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與廣大群眾並肩作戰,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和無畏衝鋒在“疫”線,在每個基層一線築起防疫的屏障,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以更強自覺決勝戰“疫”。

堅守崗位、阻擊疫情,做精確打擊的“阻擊者”。“疫情就是命令”,廣大黨員幹部聞“疫”而動,把嚴峻疫情當做對黨性的考驗、對初心的考問,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以“我是黨員我帶頭”的積極性主動投身到這場嚴峻鬥爭中去,以“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決心真抓實幹,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攻堅克難。既敢於鬥爭,更善於鬥爭,在抗“疫”鬥爭中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幹。各級黨組織帶領群眾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在防控中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宣傳引導到位、摸底排查到位、責任落實到位、黨員作用到位、應急措施到位”,築牢“疫”線戰鬥堡壘。

擔當使命、守護平安,做守望相助的“守護者”。“防控就是責任”,廣大黨員幹部主動扛起責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和實幹抓好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以“草搖葉響知鹿過”“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細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以“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從容面對各種棘手問題、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定力消除群眾顧慮、堅定群眾信心,在“疫”線當先鋒、作表率,讓黨旗在一線全面飄紅,讓黨徽在前沿熠熠生輝。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孟泰同志的先進事蹟,體現了牢記宗旨、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孟泰同志作為幾十年如一日,處處保持工人階級本色,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從工作和生活中的點滴做起,自覺履行一名黨員的職責和義務。30年來,他牢記黨的宗旨,忠誠黨的事業,立足本職工作,默默奉獻社會,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其事蹟感人至深,其品質優良可貴,其精神崇高偉大。

孟泰同志的先進事蹟,體現了恪盡職守、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他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專一行,不愧為時代的先鋒、社會的楷模。作為基層支部書記,我深刻感受到,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無愧時代和組織的重託,無愧群眾的信任,必須時時、處處、事事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以一流的業績回報黨和人民。

在孟泰同志的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道德品質;集中反映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品格;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引領力量。可以說,孟泰同志用他自己幾十年如一日的道德實踐和不勝列舉的感人事蹟,在新的時代、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真實、生動而又深刻地詮釋了什麼是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如何承諾和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宗旨和道德先進性,如何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作為一個普通的社會公民,孟泰同志的身上始終保持著一種樸素而深厚的社會道義感。社會道義和公民責任首先落實在每一個公民所承擔的具體工作崗位上,愛崗敬業是承擔公民社會責任的基本要求。孟泰同志的可貴之處在於,他不僅忠於職守,從不計較工作崗位的高低和工作條件的好壞,盡心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而且總是率先垂範,吃苦在前,不計享受,把自己承擔的每一項工作都看作是為黨為社會為國家貢獻心力的機會,而不是一種單純的工作職責。面對工作崗位的變化,他總能顧全大局,甚至不分分內分外,心裡始終裝著集體、社會和國家,先公後私,公而忘私,表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義。

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孟泰同志的一言一行給我們反覆詮釋了中華民族純潔而又高尚的傳統美德。“忠孝仁義”,“修齊治平”是傳統儒家道德倫理的基本精神。孟泰同志不僅以他的善良仁愛全心竭力地踐行著我們民族的優秀道德倫理,而且以他淳樸善良止於至善的實踐努力,賦予這些傳統美德嶄新而深厚的時代內涵。他總是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卻竭盡所能去幫助別人、關愛社會弱者。他收入不豐,卻長期節衣縮食傾囊資助老少邊窮地區的孩子上學,甚至顧不上自己的孩子。他絕不富有,他的家甚至可以說還比較貧困,但他卻總是把別人的艱難和社會的急需當作自己的使命而竭盡所能。這已然不只是一種儒家的仁愛,而是一種對同胞、對人民、對社會的無私大愛。

更難能可貴的是,孟泰同志不僅保持自己作為優秀的社會公民和高尚道德者的這種大義大愛,而且始終牢記著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神聖使命和責任,把他對人民對社會對國家的深厚道德情感和道義關懷自覺昇華為對黨的無限忠誠。他有著堅貞的理想信念,始終自覺地以共產黨員的最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孟泰同志用自己樸實而感人的事蹟告訴我們,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應該找理由、講條件。孟泰同志所說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實質上是對我們黨無條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的最質樸最真實可信的詮釋。從孟泰同志的先進事蹟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巨大精神力量,看到了一位普通公民和普通黨員熱愛黨的事業、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優秀品質,看到了新時代的雷鋒不計個人榮辱、以為黨為國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工作無私奉獻為最高榮辱的高尚道德情懷。

作為一名後勤服務人員,我學習孟泰的精神,就要學習他牢記宗旨、堅定信念的政治品質。作為一名世博後勤工作者,我學習孟泰的精神,就要學習他服務大局,服務群眾。把孟泰當作內心的一面鏡子,把弘揚孟泰精神融入志願服務中,把志願服務當事業,把職責當使命。

作為一名後勤服務人員,我學習孟泰的精神,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關愛他人的高尚情懷。孟泰的善舉為我們打開了通向愛心的路,為後勤服務人員樹立榜樣,我們應該多獻出一點愛心,多奉獻一些公德,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做好服務,為社會和諧盡一份義務、添一份動力。

我和我的後勤工作者同伴們有決心在今後工作中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出色的工作為他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我們也同樣有決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繼續學習孟泰同志,把“當代雷鋒”的美麗旗幟不斷傳承下去,為社會的和諧、時代的進步、新風尚的傳揚作出自己的努力。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近日,黃群、宋月才、姜開斌3名同志在搶救重大險情中最危急緊要的關頭被巨浪捲入海中英勇犧牲的事蹟已感動大江南北,他們在面對滔天台風和傾波巨浪時英勇無懼,敢於挺身而出,譜寫了一首共產黨員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雄偉的英雄讚歌,用自己的生命向國人展示了甘於率獻、為國盡職的大無畏精神。他們的離去是祖國的巨大損失,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深入學習。

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芙雄本色。每當在危急關頭嚴峻時刻,總有一批又一批共產黨員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義無反投入搶險救災工作中。他們危難當頭比忠誠、關鍵時刻看擔當,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隨時準備奉獻生命和犧牲一切,用堅強的黨性築起一道道衝不垮的鋼鐵長城,用頑強的意志挺起一道道壓不彎的民族脊樑。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他們的先進事蹟進行了批示,指示我們學習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職盡責、許黨報國的崇高精神,具體來說,我們應該在以下方面向他們學習:

一要學習他們堅定信念、一心為黨的高貴品格。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每個黨員一生中做出的莊嚴、莊重的選擇和決定。這意味著對一種信仰的選擇,這個信仰,就是97年前黨的締造者們為什麼而出發的初心,就是97年波瀾壯闊歷史程序中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同時也意味著一種無所保留的交付,把自己的生命交給黨和人民的崇高事業。志之所趨不可圍,窮山距海不能限。黃群、宋月才、美開三位同志面對滔天台風和傾波巨浪,捨身忘我,信念如磐,用自已行動詮釋了黨員幹部敢為人先、奮勇向前的高尚品格。他們始終把理想信念、對黨忠誠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並用實際行動和付出為之實踐,讓我們感受了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的自信風采。

二要學習他們牢記使命、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忠於職守、恪盡職守,這是黃群等3名同志最鏗鏘有力的足音,是對如何對待本職工作最有力的回答。要學習他們恪盡職守、忘我工作的品質,把工作崗位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我們做事就應儘自已的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職任務。“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黃群等3名間志用行動闡釋了格盡職守的工作態度,是所有黨員幹部立足崗位的面鏡子,是我們在本職工作上奮發進取的一面鏡子。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我們或許做不到像他們一樣,但我們可以努力做好自己,滿腔熱情投入工作,在所處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要學習他們不忘初心、至誠報國的政治品格。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把試驗平臺視為自己的生命,他們搶救的不僅僅是國家財產,還是他們的信仰,他們的事業,他們的追求。“隨時為黨和國家犧牲一切”,他們用行動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學習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鬥志。覺和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保證國之重器不受到破壞,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用自身行動,詮釋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對黨忠誠、盡職守,不怕困難,敢於犧性的優秀品格。

三位英雄的離去,人惋惜,令人悲痛,再次向他們致敬,我們要化痛為力量,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牢記黨的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張桂梅,像一團火、一盞燈、一顆星,燃燒著、閃爍著、散發出愛的光芒,向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播撒希望的種子,引領她們走出大山。在她身上,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勇擔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動和忠誠詮釋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展現了新時期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仁心大愛和大公無私的崇高品質。

一個心願: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

60歲後,能夠幹什麼?

多數人是退休回家,含飴弄孫,悠閒自適。但在張桂梅眼中,60歲則是煥發生機活力的又一個起點,培養山區貧困家庭女學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讓華坪女子高階中學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歲的張桂梅激情滿懷地向記者“規劃”著未來。

隨著年歲的增長,張桂梅非但沒有放緩將貧困山區女學生帶出大山的節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

“每天5點半起床的張老師,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教師韋堂雲說,每天早上,叫完學生集合後,張老師回到辦公室一邊啃饅頭一邊開始處理日常事務,等忙完手裡的活,她還要去各個教室檢查,常常沒有一個完整的早餐時間。

很多人問張桂梅,華坪女子高中建校以來,你已經幫助1500多名山區貧困學子走出大山,還把自己獲得的70多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麗江華坪女子高中也連續10年獲得了麗江市大學聯考綜合第一的好成績,如今都這把年紀了,有必要這麼拼嗎?

“我沒時間了,多搶一點時間,多培養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貢獻,特別是要培養出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張桂梅說。

身體本就不好,還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張桂梅全身時常疼得動不了,可她卻瞞著所有人,吃點止痛藥,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張桂梅再一次住院。醫生要求靜養。這對視時間如生命的張桂梅來說,簡直和病痛一樣難受:“靜養,把我照顧管理學生的權利都奪走了,這樣幹待著,太浪費時間!”

好不容易熬過了3天3夜,張桂梅稍微緩過勁來,沒等醫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學校。“孩子考上好學校,就是最好的藥!我一定要培養出能上清華、北大的女學生。”說話間,張桂梅的眼睛裡閃爍著充滿希望的光芒。

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張桂梅忘記了病痛,忘記年齡,使她渾身充滿力量。為了學生,她長期帶病堅持工作,幾次暈倒在講臺上,而每一次張桂梅都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始終堅持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命運放在心坎上。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滕啟剛同志對黨忠誠、對司法事業無私奉獻、對人民擔當負責的敬業精神和司法為民的情懷十分值得我學習,他的生命定格在57歲,成為遼寧政法英模榜上一顆耀眼的星,溫暖著每一個人。在滕啟剛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人民法官無私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格,也看到了共產黨員忠誠信仰、堅守初心,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先鋒本質。他以生命踐行使命,將公平正義寫進了自己的人生。

英模是一個民族的脊樑,一個時代的座標,一支隊伍的象徵。弘揚英模精神,既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一環,也是新時代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我要以英模為鏡,深刻感悟英模精神,築牢思想之基,汲取奮進力量。滕啟剛同志的先進事蹟,樸實無華、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我們既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法官而痛惜,也為遼寧政法隊伍中湧現出這樣一位先進典型而自豪。

學習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蹟,就要學習他初心如磐、意志似鐵的忠誠本色。不管崗位怎麼變換,他始終堅守初心、忠誠履職、秉公辦案。他把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絕對忠誠融入到每一份公正判決、每一次矛盾化解中。要學習他牢記宗旨、甘於奉獻的愛民情懷。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斷提高群眾工作本領,始終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通過優質高效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的滿意度。也要學習他勤勉敬業、守土盡責的擔當精神。把職業當成事業來幹,以實幹書寫人生,用奮鬥鐫刻榮光,用實際行動踐行崇高理想信念,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永恆價值追求。更要學習他清正廉潔、嚴於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真正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我們要堅守初心,履行好新時代政法工作職責使命,努力提升工作本領,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實現新突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我要厚植為民情懷,堅持把每一件事關人民群眾的小事當成大事,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我要堅守法治精神,捍衛司法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我要把英模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把教育整頓成效轉化為解民憂、辦實事的能力,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時代造就英雄,偉大出自平凡。堅守平凡便是不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法官助理,百姓懇切的訴求和期待,就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初心和動力,百姓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援,就是我繼續努力的深厚底氣。我要牢記“無論何時,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黨叫幹啥就幹啥。”舍小家顧大家,不計較個人得失,把對黨和事業的忠誠融入到每一份的公正判決之中,融入到每一次的矛盾化解之中!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小時候總認為勞動很累,於是懶懶散散,能偷懶就偷懶。越長大越發現,勞動,成就幸福,勞動最光榮。

也許這個想法是來源於我的外婆。

記得那年暑假,我跟媽媽一同回鄉下。在車上,我看見了熱空氣好像灼燒了一樣,車外的空氣都變得有重影,太陽透過窗,照到座位上,溫度高的可以煎個雞蛋。

看著窗外,如此炎熱的夏天,還有那麼多的人在勞動,有的在工地,有的在放牛,還有在摘菜。看到這情景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我問媽媽,這麼熱的天,他們不在家吹空調看電視,跑這來幹什麼?媽媽笑了笑,回答我說,因為勞動成就幸福。

我更加疑惑,因為那是我所知道的幸福,是大夏天吹著空調看電視,吃的冰棒玩遊戲;大冬天窩在被褥裡聽媽媽講故事。他們每個季節都如此辛勤的勞動,這樣又怎麼幸福得起來了?

想著想著就這麼到了外婆家。一進門看見外婆在準備晚上的大餐,我就覺得這才是一種幸福。在外婆家,住了好多天,天天都無憂無慮,過得很幸福。

可突然有一天,媽媽提出要去菜地拔花生。聽起來很新奇,於是我加入了這個“拔花生大隊”。下午五點,太陽不是那麼大時,我跟著媽媽外婆去了菜地,放眼望去,菜壟被碼得整整齊齊,但由於不同的顏色,又顯得不呆板,富有生機。媽媽說,這是外婆的勞動成果。我看看田地,看看外婆。外婆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拔花生。剛開始我很興奮,覺得十分有趣,可十幾分鍾後感到腰痠,開始煩躁,我大聲問:“可以走了嗎?”媽媽媽媽回我,“這才哪到哪,繼續拔”。我又彎下腰,在抱怨中重新開始。又一段時間後,我的指甲縫裡全是泥土,又很不耐煩,就跑去洗手,看見整整兩大桶都裝滿了花生,我興奮不已。內心是滿滿的成就感。原來,勞動也可以很快樂。

我們提著花生回家了,晚上外婆用花生做了好多美食,花生糖、椒鹽花生、花生粥,香甜誘人。我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比以前的花生製品更味美了,因為裡面有我勞動的味道,還有幸福的味道。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勞動成就幸福。

幸福是勞動的果實,當你越努力,這個果實就越可口;相反,你一直懶散著,就永遠不會嚐到美味果實帶來的的幸福。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請允許我將您比作豐碑,因為您在我心中是那樣的高大。有一種靈魂可以守望人間,有一種信念可以屹立不倒,有一種精神叫做永世流芳。

淚水浸溼了眼眶,心靈受到了無比的震撼,誰說平凡不可以演繹高尚,誰說樸實不可以換來尊崇。劉瓊芳同志,一名普通的醫護人員,用一顆樸實之心演繹了一場人間大愛,實踐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莊嚴承諾。

大愛是無私的。劉瓊芳同志用她無私的心靈給每一位患者帶去了希望。56年,一年365天,是的,無私是需要勇氣的!她做到了。她真心關愛每一位患者,她熱心幫助每一位病人,她用高超的醫術和無私的心靈向人間播撒著希望。她是黨的女兒,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無私的奉獻給了黨的事業。

大愛是一種執著的守望。她執著與自己的職業。他熱愛醫生這個職業,她每天都是早來晚走,將醫院當做自己的家,將病人看成自己的親人。這種熱愛,不是她的一句語言,而是病房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她守望者自己的麥田,守望者生命的尊嚴。她將救死扶傷作為天職。她是黨的好女兒,她執著著對黨的承諾!

大愛是對責任的默默承擔,責任是一種心靈承諾。救死扶傷,是一個醫生的天職,而劉瓊芳同志將這個天職演繹到了極致。如果不是她的心中裝滿了責任,她又怎能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她知道,她對病人有責任,對醫院有責任,對這個社會有責任。她愛她的病人,她尊重他的病人,她將挽救生命作為了她至生的責任,是黨給她的神聖責任。

大愛是一種無言的傾訴。真正的高尚從不需要標榜,真正的美德會在不經意間已經流進了你的心房。真正的愛從不用吹噓來表達,而是從一舉手一投足間自然流淌。劉瓊芳同志,用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大愛,感染了我們。她用自己的一生來無言地向黨傾訴,她沒有辜負黨的栽培。

問何謂大愛,我無法用語言詮釋。但大愛已然在世間流傳。做一個有大愛的人,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用一生的時間去努力。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需要用愛來武裝自己,用真愛來激勵自己。

對於劉瓊芳同志,我感動之餘,也暗暗地為自己樹立了榜樣。我也要做一個於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大愛的人。她就像我的精神豐碑,引路明燈。

去用行動實踐吧!讓大愛滿人間!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數佔確診人數的比例不斷下降,治癒率也顯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重症醫學專家。17年前他曾參與抗擊非典,17年後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線。他說,我是一名老兵,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

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童朝暉每天要巡診兩到三家醫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漢,還要奔赴孝感、黃岡、黃石、鄂州等地指導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個床位,他都會向主管醫生和護士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督促醫護人員專注於每一個診療細節。

17年前,童朝暉在北京臨危受命,擔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無一病亡。17年後的今天,他再次請纓來到疫情一線。

剛到武漢時,童朝暉用了兩天時間,把當時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醫院的收治情況摸查了一遍,並做了詳細的查房筆記,總結新冠肺炎的發病特徵,為後續來到湖北的重症醫務人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目前,湖北已彙集了1.9萬多名重症專業醫務人員。

每天在不同醫院的重症病房之間奔走,分析病例、參與救治,忙碌之餘,童朝暉還會及時整理髮現和思考,寫下診療日記。關口前移,就是他和專家們經過臨床觀察和研討之後,提出的重要診療建議,已經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經過他們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復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診,晚上回到駐地,童朝暉還會和國內外的同行們交流會診心得,探討和分享治療新冠肺炎的經驗。

童朝暉是湖北黃岡人,父母就住在離武漢兩個小時路程的黃岡蘄春縣,而來武漢的這50多天,童朝暉卻沒進過一次家門。母親發來微信說:你聽從黨的召喚,從北京來到武漢。我們為你感到驕傲,我們二老在家不出門、不串門,你不必擔心,就是守望你早日歸來。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蒙曼對記者說,張小娟時時刻刻都能看出好的地方、美的地方,身上有一股文藝青年的氣息,她對美是有追求的。“她愛美,所以希望全世界都美。”

張小娟的同學幾乎都遭受過她對家鄉的“宣傳轟炸”。很多同學都是通過她知道了甘南州,知道了舟曲縣。每每談起家鄉,熱愛之情溢於言表,說成片的花兒很美,總說歡迎大家去做客。“從她那裡,我知道了有個美麗的地方叫舟曲,有片純淨的土地叫甘南,至今心嚮往之。”張小娟的同學劉曉傑說。

“小娟畢業後,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我理所當然地認為,她就融入了這座城市熙來攘往的人群裡。直到10月9日晚上,同時知道了她回鄉、扶貧、殉職的三重資訊。”蒙曼告訴記者。

大學畢業後,一直牽動張小娟內心的,是不能割捨的鄉情。所以,20__年,她回到了家鄉。工作10年來,張小娟先後在立節鎮、縣政府辦、曲瓦鄉任職,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與群眾直接接觸的一線崗位。張小娟一年中,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奔赴各個貧困村,大部分週末時間都用於加班。她成了全縣扶貧工作的移動資料庫,同時也是各鄉鎮、各部門24小時線上的業務聯絡人。

蒙曼說,有時年輕人對美的追求,可以上升到人生的奉獻,這是讓人意外、讓人感動,又讓人覺得有希望的一件事。

無論是作為鄉鎮幹部,還是扶貧幹部,張小娟始終站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她總是能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勤勤懇懇為群眾服務,她成了群眾最知心的朋友,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好評,樹立了新時代基層青年的工作典範,在平凡的生活中把美麗化作了甘甜。

“小娟的意外犧牲令人痛心,而無私奉獻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軌跡。”蒙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張小娟熱愛家鄉,並對集體有貢獻的熱情。此外,中央民族大學立校的初衷是為了服務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一代代學生踐行著立校時的理想,在人生面臨選擇時回到家鄉建設,張小娟也不例外。“小娟工作後入了黨,她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了民族地區,奉獻給了扶貧事業,是新時代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直接體現和黨員榜樣,作為老師,我心裡充滿了敬意。”

“我們那個理應獲得幸福的藏族姑娘,為了藏區更多人的幸福遇難了,我為她哀悼,更向她致敬!”蒙曼在朋友圈悲傷地寫道。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__家的兒媳婦啊,可厲害了,對自己老人好,對鄰里街坊也好。”在__市石龍鎮福平村,大家說起__家的兒媳婦__時,都紛紛豎起大拇指讚揚。

__是湖南婁底人,陳勝錦是__市石龍鎮福平村人,20__年,兩人因工作關係於蘇州相識相戀,__年回到__登記結婚,__跟著丈夫回到福平村生活。__年,__的兩個兒子接連出生,她在村裡辦起了幼兒園,組織親朋好友資助周邊有困難的群眾,在她的帶動下,陳家幸福和睦,鄰里和諧互助。近日,__一家被評為我市“最美家庭”。

“遇到這樣的兒媳婦,是我家的福氣”

遠離家鄉到__生活,__並未花太多時間去適應,因為她有一位好婆婆--楊阿姨。__面臨的第一個困難就是語言不通。她剛到福平村時因不熟悉環境,交流不暢,只能呆在家中,__的不適應引起了楊阿姨的注意。觀察一段時間後,楊阿姨主動擔起了“牽線搭橋”的重任,她經常帶著__串門到鄰居家做客。

“主任,又帶你的兒媳婦出來啦!”楊阿姨在村委工作已有20多年,這幾年擔任村委婦女主任,她一直與村民相處融洽。在楊阿姨的幫助下,活潑開朗、勤快大方的__也逐漸與村民們打成一片。__十分孝順,平日裡主動承擔家務活,過年過節不忘給老人買衣物,對70多歲的老爺爺更是關愛有加。__年,楊阿姨到__市人民醫院做了一次青光眼手術,__忙裡忙外,無微不至地照顧楊阿姨,同病房的病友羨慕地誇讚:“這兒媳婦跟親閨女一樣,甚至比親閨女還親。”

“我兒媳婦真好,很孝順,又能幹,我非常喜歡。”楊阿姨拉著__的手說。

“我婆婆對我也很好,第一次到家裡來我還擔心自己的‘爆炸頭’會遭人厭,沒想到她非常開明,對我這個外來的媳婦也很好。”聽到婆婆誇讚自己,__十分高興地說起了自己初到陳家的情形。對於遠嫁過來的新媳婦,村民們總是抱以高度熱情,一直到__帶著兒子回湖南探親都還能聽到鄉親們調侃的聲音--“小豔,帶兒子回去還會來嗎?”“主任,就不怕兒媳婦把孫子抱走不帶回來了啊?”每每聽到鄉親們帶著笑意的調侃,__婆媳倆各自回答“這麼好的婆婆,我不捨得走”、“這麼好的兒媳婦,我一百個放心。”

__與丈夫相識10年來,兩人相濡以沫;嫁到福平村8年,__與婆家相處融洽,一家人從來沒有因為生活瑣事紅過臉。在__的教育下,她的孩子對長輩也很孝順,經常幫老人捶背捏腿,一家人在節假日還驅車到周邊遊玩,老小其樂融融。為拉近家人之間的感情,__還多次邀請遠在湖南的孃家人到__做客。

“從小我媽媽就教育我們要孝順老人,出嫁之後要孝順公婆,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我也是這樣教育我的孩子的。”__說。

“遇上這樣的好心人,是我們的幸運”

“他們的家庭真的很困難,想搭把手,能幫一點是一點。”說起自己去資助過的家庭,__唏噓不已。

一次偶然的機會,__在朋友圈看到一條眾籌求助訊息:隔壁黃塘村一名國小生被燙傷病危住院,急需大筆治療費。__跟家人提了想資助的想法,家裡人十分贊成。於是,__帶上親戚朋友到黃塘村實地核查情況,經過村委確認,受傷的孩子姓戴,其父親雙目失明,母親精神異常,家中條件非常艱苦。確認訊息的真實性後,__通過微信朋友圈

等網路途徑發動親朋好友捐款捐物,丈夫陳勝錦也發動其所在的農村淘寶系統的同行們一同捐款。__的愛心行為感染了周邊的群眾,他們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原來,早在__年,__已經和家裡人開始做公益獻愛心了,她從朋友處得知附近國中兩名女生因家庭困難面臨輟學,與丈夫商量後,一家人齊力資助兩名女生完成國中學業。

當了母親的__把更多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她發現村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她決定辦一家幼兒園。__在村委大院邊租下了一棟民房,裝修、招聘老師、招學生,幼兒園辦起來了,村裡的小朋友可以就近上幼兒園,減輕家長負擔也提高了安全性。幼兒園在__的努力經營下,口碑越來越好,尤其是在外打工的父母更是讚賞有加。__深知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留守兒童更渴望父母的關懷,她給每個班級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臺,不定期組織學生和家長進行視訊通話,將學生在園的學習生活照片分享到群裡。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8

張桂梅---“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傑”,華坪縣女子高中的創辦者,華坪縣孤兒院院長,少年喪失母親,青年喪父,中年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身患重病卻始終堅持上課……這就是我對她最初的瞭解,或許很多人對張桂梅的瞭解都只停留在這,或許很多人都不理解,難道她不要命了嗎?她究竟為了什麼?但是隨著宣講的不斷深入,隨著心靈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產黨員”她是那些貧困山區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兒的“媽媽”。我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張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崗位,幹著不平凡的事,在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桿,生活的磨難沒有擊垮她,病魔更沒有讓她倒下,她擔負起了一個偉大母親的責任。她用赤誠的愛心托起了無數孤兒和困難女子的人生夢想,這一刻我打心眼裡敬佩她,她無愧於“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傑”等一身榮譽。

“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的寫照,也是張桂梅的寫照,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三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的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奉獻給學生和孤兒,這些事蹟正如他所說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正是因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報,才造就了一片“綠洲"。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張桂梅老師的崇高精神猶如一棵蒼天大樹,供人們歌頌,更是我們黨員學習的楷模。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9

9月7日,是袁隆平90歲陽曆生日。他在家中許下生日願望,希望自己領銜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早日實現。去年,第三代雜交水稻單季畝產取得2092.6斤的成績。袁老的生日願望透露出無盡的家國情懷,我們共同企盼著袁老的生日願望早日實現!

袁老身上有很多標籤,比如“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師”“最酷的90後”“90後梗王”等等。這些標籤或大氣、或詼諧、或酷炫,反映的是這位“90後”老爺子熱愛田野、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本真。而這些品質,是需要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學習的。

基層黨員幹部要永遠熱愛田野。國家領導人強調:“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有祖國。袁老深愛著祖國,他把論文寫在田野之上,把一生都貢獻給了鄉間,為的是實現“禾下乘涼”和“覆蓋全球”兩個夢想。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大都來自田野鄉間,要時刻想著紮根祖國大地,將自己的前途命運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如此才能不負韶華、不負青春。田野不只有秀美的風景,也有荊棘坎坷的泥路,但是隻要我們把心沉下去,一定可以在把泥濘小路變成康莊大道,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基層黨員幹部要永遠熱愛人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為人民服務是偉大而光榮的事業,袁隆平強調,不能搞犧牲產量來求優質,為了國家糧食安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消費需求,“應該要搞既高產又優質的800公斤的”。正是如同袁老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熱愛人民、不斷奮鬥,才讓我們解決了吃飽和吃好的問題,從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也應如此,對於人民要心存熱愛,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人民謀福祉、謀利益,為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基層黨員幹部要永遠熱愛生活。海德格爾說過:“人生的本質是一首詩,人是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90後”袁隆平曾經稱自己上班不打卡,下田最高興,喜好自在,專長鬆懈。袁老就是這樣熱愛著生活,一不小心還成了“梗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和詩的田野”,廣大基層黨員幹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需花費心血去適應、去提高、去改變。在工作之外,也要顧及生活、照看好家庭、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們依然要熱愛生活,“以苦為樂”,開心過好每一天。唯有此,我們才能不為生活所累,也能更好集中精力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奮鬥終身!

最後再次祝袁老生日快樂,早日實現自己的生日願望,而我們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也希望能夠通過自身的奮鬥和努力,以另一種方式去守護袁老深愛的偉大祖國!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0

在這萬物復甦,恰是一年好時光的季節,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程序中,湧現了一批批勤勞工作、紮實能幹的好同志。而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熱工事業部更是努力探索、團結一致,將爭先創優的內涵詮釋的淋漓盡致。

過去的20__是我們單位不平凡的一年,是探索和奮鬥的磨礪,更是一幕風雨同舟、攜手共進的征程,在黨的號召下,在“爭先創優”的氣氛中,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日子,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鉅的任務,在我們單位滿載豐收的碩果時,背後湧現了一批批踏實勤幹、具有先進模範帶頭作用的員工。他們明確責任、規範制度、嚴謹操作,在各自的崗位上盡心盡力,保質保量。

如果有人問,最美的員工是什麼樣的?我會自豪地告訴他,最美的一線員工是在電建工作熱控儀表安裝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了幾十年的唐波同志。唐波同志的經歷是一部勵志的典範,在父親退休後,唐波同志頂替父親的崗位進入到公司上班,當時的他才十幾歲,沒有學歷,沒有經驗,完全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便已投身於電建行業,從最基礎的工人做起。由於自己尚淺的資歷和底層的崗位所侷限,遇到不懂的技術問題,唐波同志虛心地向老師傅們請教,日復一日,他的專業技術水平並不比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們差,在工作之餘,還買很多的專業知識的書籍,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努力充實自己。在上班時間,他認真工作,只要施工現場有需要,他隨叫隨到,即使在寒冷的夜晚,被叫到施工現場也沒有一句怨言,任憑值班熬夜,也從未耽誤工作。唐波同志不挑剔,哪個崗位需要人,他都毫不猶豫地頂上去,從不計較工作輕重與辛苦。同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公司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常言道,是金子無論放到哪裡都會發光,是響鼓無論放到哪裡都不用重錘。哪怕是一個最底層的工人,只要肯下功夫,總有閃閃發光的一天。唐波同志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踏著一個個實幹的腳印,不怕吃苦的勁兒,他從最初的底層工人提升到熱控事業部主任。可是他卻絲毫沒有驕傲自滿,仍然對我們這些剛進入電建行業的新人不然其煩的講解問題,當我聽了一次又一次還是茫然時,他就會給我們畫圖讓我們便於領會。有時,我就會問“唐大師,你會不會覺得我們老問你問題,勞你一遍遍的講解,你煩不煩啊?”他卻嘴角向上一揚笑著說“我還就怕你們不問呢?”

從工作的嚴謹到生活的悉心,唐波同志無處不在綻放著自身的榜樣和能量!誰都知道電建工程都在偏離城鎮的地方,當我們一個個嘴饞的時候,他總是會親自下廚給我們做上一大桌的好菜,吃的我們一個個的油嘴滿面,甚是滿足。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唐波同志表現出來的對工作的熱情和激情,他的勵志經歷,都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效仿。在未來的工作中,大家應該拿出唐波同志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和不熄滅的激情為公司再創佳績,也為自己唱響生命輝煌的讚歌。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1

多愛一點,學習滕啟剛的為民情懷。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是全體黨員幹部的應有格局,“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是全體黨員幹部的應有情懷,“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是全體黨員幹部的應有擔當。對人民群眾有沒有深厚情感,不僅關乎我們的態度、方法和作風,更關乎我們的政治傾向,黨員幹部要想民所想、憂民所憂、急民所急,解民所困。

滕啟剛沒有簡單的根據汙染損害鑑定報告一判了之,而是在烈日炎炎下穿著雨靴踏進十幾釐米厚的汙染物塗層勘察直接證據,最大限度彌補農戶損失。二婚重組夫妻因領收672萬徵地補償款的分歧起訴,案件好審,矛盾難消,滕啟剛將“不該管”的家庭矛盾納入調解,家庭多年恩怨就此化解。滕啟剛並沒有將被性侵的花季小女孩放回環境惡劣的工地宿舍而是接到親戚家讓小女孩被愛包圍,康復後的小女孩臨走時跪謝“滕爸爸”。

“在老滕心裡,百姓的事兒最大,結案永遠不是他的最終目的,想盡一切辦法解決當事人的愁事兒難事兒才是根本。”千山區法院民事審判庭庭長_說,學習滕啟剛同志,就要多愛一點,就是要堅守勤勉的職業品格、務實的職業品質、篤行的職業品德,努力用自己的道德素養為人民奉獻榜樣力量,努力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為社會作出法治貢獻。堅守為民情懷,就要堅持為民服務做到持之以恆,就要躬身為民實幹做到腳踏實地,就要盡力為民分憂做到愛屋及烏,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更高期待。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2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這樣說過:“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顆好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我們每個人的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年輕幹部如同一粒粒青春的種子,期待著自己的工作生涯逐步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於是不斷提高、充實、完善自我,在精益求精中播種希望,在拼搏奮進中耕耘夢想。

有志無關身細小,一朝破土沐霞光——在力學篤行中追求久久為功。曾有人說過,一粒種子不論被風帶到多麼貧瘠的地方,它總會破土發芽,追求生命,追求陽光,沒有什麼能阻止那份頑強的毅力。年輕幹部剛剛步入職場,工作經驗不足,缺乏基層的磨鍊,各方面能力還有待提高,但也同樣期望在工作中能取得一定成績,得到領導和群眾的認可。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年輕幹部,當不斷加強各方面的學習與鍛鍊,主動為自己充電加壓,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幹事創業,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持之以恆,以“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扛起肩上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在根植基層中永葆初心不改。樹高千尺總有根,一棵樹木能高大茂盛離不開深深紮在土壤裡的根系,扎得越深所汲取的養分就越多。年輕幹部在成長進步的過程中,應該牢牢紮根基層這片沃土,深入瞭解基層、服務基層、紮根基層,始終銘記自己的根在基層,時刻牢記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多聽群眾言、說群眾話,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把群眾當親人、當家人,永遠保持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

拂雲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無奈何——在安貧樂道中修煉過硬品格。每一顆青春的種子在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既會接受風和日麗的滋養,也會歷經風雨交加的洗禮,只有自身足夠強大堅定才能更好地茁壯成長。年輕幹部在工作中會慢慢面臨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困境,甚至有人會在紛繁複雜的誘惑中喪失鬥志、迷失自我。對此,我們當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定政治立場,鑄就無懼風雨、傲然挺立的品格,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分得清是非,在重大關頭經得起考驗,“直面烈炎酷暑夏,笑對霜雪與寒冬”,努力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樑之材。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3

觀看《榜樣6》,學習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蹟,以強烈的標杆意識,以榜樣為鑑,學榜樣,向榜樣看齊。“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榜樣6》中每一個鏡頭、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故事,都彰顯著黨員的力量,展示著黨員的魅力,傳遞著黨員的正能量,讓觀看的人都深深地感動、折服,用平凡故事講述深刻道理,用先進典型模範事蹟詮釋黨的崇高理想,展現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執著和堅守。

黨員幹部紛紛表示深受鼓舞和震撼,喚醒了內心深處的入黨宣誓的誓詞和決心,誓詞是那麼鮮活和明亮,指引著我們不斷前進,給我們前行的勇氣,通過《榜樣6》的黨員傳遞給我們了正能量。

為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樹立優秀共產黨員楷模,發揮先進典型示範作用,共同實現祖國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組織單位黨員和幹部職工收看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製的《榜樣6》專題節目。

榜樣是一種力量,是一面旗幟,是一座燈塔。廖俊波同志任職期間,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撲下身子、苦幹實幹,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黨忠誠、心繫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在看完《榜樣6》專題節目後,單位幹部職工被他們的經歷深受感動,有些同志在看節目過程中幾次落淚,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的平凡故事講述深刻道理,用先進典型模範事蹟詮釋黨的崇高理想,彰顯當代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繫群眾、勇於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幹部職工紛紛表示向榜樣看齊,學習先進,凝聚和用好榜樣的力量,著力為博州農業發展奮發向前,真心實意為農民辦實事,引領農民增收致富,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4

學做楊漢軍 精神永不枯

有人說,人的一生一定要經歷一番風雨,可風雨總是無情,風雨中帶走了組工幹部楊漢軍,他的這一生,活得敞亮,活得令人敬佩。身雖已逝去,名卻流傳青史,回顧楊漢軍的一生,“腳踏實地、執著奉公、眼光獨特”是他的標籤,也是他留給黨和人民最寶貴的財富。

學做楊漢軍一樣腳踏實地的實幹型共產黨員,“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群眾的事都是大事,群眾的利益要堅決維護,絕不會謀一己之私、貪一時之利。與其費盡心機的討巧,不如腳踏實地的做一名實幹型人才,真正深入到群眾中去,瞭解群眾的疾苦,竭盡所能為百姓謀福利。這是時代使命,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當前,武漢市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期,所謂“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幹部”,要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幹部真抓實幹,腳踏實地,楊漢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武漢市委組織部的精準扶貧所幫扶的村是毛衝村,楊漢軍包扶的是一位年近半百的老人郭桂榮,在一次走訪告辭時他對郭桂榮說,“就把我當成您的兒子”。他實實在在走入到貧困戶的家裡,去實地調研,解決實際問題。對程居崗灣門口的水塘亦是如此,他實地觀察,記下群眾的每一個意見,然後著力去改變。這是一位為人民真服務的幹部,在“服務人民”這條路上,他走得又穩又實。

學做楊漢軍一樣廉潔奉公的服務型基層工作者,我們國家的幹部是人民的公僕,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如果圖享受,怕艱苦,甚至走後門,搞特殊化,那是會引起群眾公憤的。楊漢軍不怕艱苦,他怕的是群眾過不上好日子。在入戶的走訪中,他從不嫌棄村民家的居住情況,凳子上有灰塵,他也是毫不在意的坐下去。他始終認為,要和人民一條心,就要去親身體驗人民的生活條件。用彼之辛苦,來感受我之存在。“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許是深諳此類道理,楊漢軍從來都是實實在在的為人民幹事的廉潔幹部。有時候他會想,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但投身在群眾的事業中,他彷彿頓悟了,原來他存在的意義就是做一名廉潔奉公的好乾部,人民愛戴的好公僕。

學做楊漢軍那樣眼光獨到的策略型組工幹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他認為,改革攻堅、趕超發展,重點在於發展一批“獅子型”幹部。所謂獅子型幹部,就是敢闖敢練、忠誠不二、思路開闊,有很強的的責任心與服務心的人。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人,最缺的就是人才。如何成為一個國家需要的棟樑,楊漢軍為廣大群眾做了表率。棟樑不是嘴上說出來的,而是腳踏實地做出來的。在一步步的腳印中,凝結出無數的光華,閃閃耀人眼。他是有策略的,治國在於用人,用人在於選人。

楊漢軍倒在了他工作的路上,他甚至沒有好好和家人相聚道別。人的一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何才能把握住時間,活出生命的高度呢?楊漢軍用他的一生作了解答。我們要腳踏實地,繼而去仰望星空。祖國的建設到了關鍵時期,我們又怎麼能夠拖國家的後腿。既深深之慨嘆兮,又應無所畏懼之前進兮,生生如此。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5

滕啟剛同志生前系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四級高階法官,紮根基層30餘載,以生命踐行使命,為公平正義不懈奮鬥,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和人民法官對黨忠誠、堅守初心、無私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格。20__年6月4日,滕啟剛同志突發疾病去世,終年57歲。鞍山市委追授其為“鞍山市優秀共產黨員”,鞍山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授予其“新時代鞍山政法英模”榮譽稱號。

為大力弘揚滕啟剛同志對黨忠誠、對司法事業無私奉獻、對人民擔當負責的敬業精神和司法為民的情懷,省委政法委號召全省各級政法機關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將滕啟剛同志作為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教材,對標先進找差距,激濁揚清鑄忠誠,努力建設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隊伍,矢志不渝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捍衛者。

該通知要求,全省政法機關在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征途上,要充分發揮典型引領示範作用,鼓舞和激勵廣大政法幹警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大力弘揚英模精神,著力錘鍊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充分展現遼寧政法在黨的絕對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本色,匯聚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建設法治遼寧、平安遼寧的新篇章。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6

近日,貴州省委組織部追授龍增剛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向龍增剛同志學習,學習他崇高的政治品格、公僕情懷、實幹精神和高尚情操。

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一絲不苟落實黨組織決定的政治品格值得我們學習。龍增剛,男,布依族,1968年5月出生, 1989年1月參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到2019年8月13日去世, 始終如一把黨的事業高於一切,始終牢記入黨時的誓言“對黨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始終視事業如生命,在生命最後時刻仍然不忘我的工作,他的離世,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重於泰山。

他心繫群眾、一心為民,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心甘情願與群眾共甘苦的公僕情懷值得我們學習。龍增剛始終認為“人民的事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在基層一線,他帶領幹部群眾建水庫、修公路、抓發展、創和諧,造福了一方百姓,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愛戴。他心中始終裝著群眾,群眾就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為群眾公心處事, 從不偏袒,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親友辦私事,從不違背原則打招呼,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困難和要求,始終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他愛崗敬業、鞠躬盡瘁,對待事業和工作“安專迷”的實幹精神值得我們學習。26年來,他始終以飽滿的精力,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只爭朝夕”忘我的拼搏實幹精神,在鄉鎮工作期間走遍所在鄉鎮的家家戶戶,在機關工作期間走遍全縣99個村,一摞厚厚的工作筆記記錄著龍增剛與群眾情濃於水的“魚水情”,他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他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甘於奉獻、嚴於律己的高尚情操值得我們學習。“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無論在擔任縣建中鎮鎮長、鎮黨委書記,還是在擔任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龍增剛同志都是一如既往辦事公道,從不偏袒,清正廉潔,嚴守黨章黨規,甘於奉獻,始終踐行“三嚴三實”,把47歲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獻給了黨的偉大事業。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龍增剛以他崇高的政治品格、公僕情懷、實幹精神和高尚情操給予我們榜樣和正能量。我們應當自覺成為講政治規矩和政治紀律實踐者,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精神,嚴格按照黨章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為民服務宗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動作用,以實際行動,在“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征程中建功立業,作龍增剛同志式的合格黨員。

延伸閱讀:市總工會組織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

12月11日,都勻市總工會組織召開幹部職工會議集中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會議由黨組書記、副主席劉照信主持。

會上,全體幹部職工深入學習了州委州委組織部《關於開展向龍增剛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黔南組通〔2019〕92號)檔案精神,認真回顧了龍增剛同志的生平事蹟,並圍繞向龍增剛同志學什麼、怎麼做的主題展開了討論。

會上劉照信書記提出幾點要求:全會黨員幹部職工一是要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重視,自覺參與各種集中學習和專題討論活動,紮實學習深刻領會龍增剛同志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精神本質,做到學深學透;二是要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與學習貫徹國家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踐行“三嚴三實”結合起來,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用龍增剛同志精神作為一項長期活動貫徹日常學習生活始終,在我會形成學典型、揚正氣、作貢獻、當表率的良好氛圍;三是要把此次學習活動與工作實際聯絡起來,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服務能力,紮實推進機構編制管理和全面小康建立各項工作。

通過學習,全體黨員幹部職工深深被龍增剛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所感動,紛紛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暢談了學習感受,表示要以龍增剛同志為榜樣,深入學習他堅守信念、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學習他一心為民、恪盡職守的擔當精神,學習他忠於事業、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懷,學習他清正廉潔、永葆本色的整治品質,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進工作的自覺行動;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以龍增剛同志為鏡子,對照查詢自身的差距和不足,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提升黨性修養、深化黨性鍛鍊,紮紮實實、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做龍增剛同志式的好黨員、好乾部。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7

偶爾翻開一份報紙,看到學習高德榮同志的一些事蹟,其實,原本身邊小事,折射的才是人的精神境界,的確值得我們反思和學習。

言傳身教,教兒有道。作為國家幹部,尤其是一個副廳級的領導幹部,兒子結婚前帶未婚妻去昆明拍婚紗照,當時高德榮也要去昆明,但小兩口硬是沒敢向父親開口搭他的公車,而是擠了一天的長途汽車。其實只是因為他們知道,一開口就會被罵回來。蹭車和拼車的事對我們來說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但蹭的是政府的公車、拼的是父親高德榮的車,他說:“不”。相對於當今所謂的官二代、富二代爭上頭條的花邊新聞層出不窮,高德榮是好樣的。

秉公執法,不搞特殊。農村有個說法: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但是高德榮的兒子可以證明,考試的道路上,是平等的,人生的舞臺是每個人的秀場。高德榮的兒子畢業後回貢山考公務員。有人想,一個副廳級領導的孩子考公務員還難嗎?可是,他兒子連考了3年才考上,沒有特殊。

心繫百姓,大愛無疆。老縣長的愛是對老百姓的愛,是心繫人民群眾的大愛,對當年的貧困戶肯阿勇,高德榮與其一直聊到口乾舌燥,還幫助肯阿勇家成為了縣裡的幫扶物件,如今肯阿勇有了像樣的住房和穩定的收入,還買了摩托車,孩子也讀上了書。對百姓,高德榮就是這麼好。

時代在發展,經濟在轉型,人心卻是不能變的,高德榮的精神事蹟是他一貫的嚴於律己,堅持的是共產黨員的行為準則,閃亮的黨心照耀雲嶺大地,值得每個人尊重和學習。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8

8月8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師報》社聯合主辦的“健康中國中西合璧——後疫情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論壇”線上召開。張伯禮院士在會上發表主題報告分享了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疫情的貢獻。

“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民都看到了。”

大年八年級接到通知,大年九年級一早便到機場報道,雖然對當時的武漢疫情還是一種茫然未知的狀態,但張伯禮院士心中相信會戰勝疫情。

他表示,中醫抗疫有3000多年的歷史,有記載的大疫共有500餘次。祖先總結了很多經驗在書上,研製了很多藥在書上。“我們上前線前,知識在腦子裡。”西醫關注病毒,中醫關注證候、辨證論治。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醫專家很快確定了疫病的發病機理,寒、溼、毒三者結合為病,據此篩選總結了能夠充分體現中醫藥療效優勢的“三藥三方(三藥:血必淨注射液、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三方: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並廣泛應用,惠及患者,造福社會。

初到武漢,張伯禮院士發現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里人滿為患,形成了最佳傳染環境。後來他便提出提出必須將發熱的、留觀的、密接的、疑似的“四類”人員隔離開來,並對這四類人採取“中藥漫灌”的方式,效果非常好。這是他們打的第一仗。

第二仗是建立以中醫管理為主的方艙醫院。集中管理,分類救治,充分利用資源。在方艙裡,他們提出提出服務、撫慰第一,治療第二,採用醫綜合治療方法。當時方艙醫院比較冷,他們鼓勵患者練八段錦、太極拳,讓患者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溫暖。當時這家中醫方艙醫院收治的500多例患者中,無一例轉陽或轉重症,大大地降低了輕症轉為重症的比例。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釋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也充分肯定了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張伯禮院士總結道,世紀瘟疫肆虐全球,造成了人類重大死亡,重創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劇了百年之大變革的不穩定性,令世界動盪不安。疫考全球,也考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也考了人性,價值觀,更考了綜合國力。“今後,我們應總結經驗,補齊短板,加快建設應急反應和防控救治體系,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奪取抗疫最後的勝利。中醫藥還需再接再厲,再築輝煌。

“人民英雄”張伯禮先進事蹟心得體會2

“新冠肺炎有點狡猾。”這似乎是許多一線醫務人員的一種共識。

新冠肺炎的治療無章可循,臨床上更是沒有特效藥物可用,同時面對成千上萬的患者,張伯禮率領的中醫“國家隊”壓力山大。

關關難過關關過。為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體瞭解患者情況後,經專家組討論,張劉二人決定在江夏方艙醫院採用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使用西醫裝置檢測)的治療手段,對患者除了施以湯劑,輔之理療、按摩、灸法等,同時還教患者練習太極、八段錦,以利疏經活血。

在此期間,武漢疫情進展焦灼,因病毒較為陌生,即使疫情得到一定的緩解,真正痊癒出院的患者卻鳳毛麟角。患者焦慮,醫生著急,市民恐慌,疫情防控走向低迷。

就在此時,在張伯禮和劉清泉親自參與救治和指導下,2月3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首批以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8名確診患者康復出院。2月6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武漢市中醫醫院兩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的23位患者“組團”出院。

兩天31位患者的痊癒出院極大地鼓舞了醫療隊員的士氣,對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說更是一劑“強心針”。

中西醫協同救治的效果立竿見影。在新冠肺炎防疫治療最關鍵的時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中央指導組指導下,建立了中西協同救治巡診會診專家組,12個專家組每組配有一名西醫專家,一名中醫專家和一名武漢當地專家,對武漢所有住院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進行巡診巡查指導用藥。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巡診後,患者情況明顯好轉,死亡率逐步下降。

在臨床救治的同時,張伯禮與劉清泉還共同承擔了科技部應急攻關專項——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臨床研究,對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藥進行篩選與評價。通過研究發現:六神膠囊/丸、連花清瘟膠囊等多個名優中成藥顯示體外能夠顯著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病變。通過這些研究成果再結合臨床辨證論治的經驗作為參考,中醫藥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更有針對性地治療新冠肺炎。

冬去春來,武漢櫻花悄然綻放,武漢也終於迎來了新的生機,越來越多的患者符合出院標準。3月10日,江夏方艙醫院收艙那天,天空晴朗,陽光灑滿大地。26天時間裡,江夏方艙醫院收治的564名患者零轉重、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

據後來衛健委釋出資料顯示,在全國新冠患者治療過程中,中醫藥應用的病例高達九成以上,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服用中藥的比例更是達到了99.9%。

“中國沒有特效藥,但有特效的治療方案。這是中西醫協同救治的生動實踐。”江夏方艙醫院的“三零”答卷令劉清泉驕傲又欣慰。但他事後接受《醫師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回想起建艙之初立下的“零感染、零轉重”的軍令狀,自己頗感壓力。“當時沒覺得有什麼壓力,只想著趕快治病救人;事後仔細想想,要保證500多名患者零轉重有很大風險,真的很不容易。”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9

11月19日,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林文勳以“從時代榜樣中汲取精神力量和人生啟迪——學習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為題,與同學們同上一堂思政課。

林文勳說,今天我們在這堂思政課上共同學習張桂梅老師的先進事蹟,共同去感受榜樣的力量、時代的精神,並以此激勵我們見賢思齊、敦品勵學、立志成才,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國家民族進步與社會發展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同命運,共同成長進步,做-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林文勳說,令我們驕傲和自豪的是,張桂梅老師是我們的校友,曾就讀於學校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她在《我的雲大》這篇回憶文章中寫道:“20__年,44歲的我又負笈昆明,走進了神聖的知識殿堂——雲南大學。用知識充實自己,為社會、為別人多做那麼一點事情,始終是我最大的願望。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心願,一直嚮往的雲大成為我的又一個母校。”她還寫道:“母校情、師友情、同窗情,融匯成一股磅礴暖流,澆築了我的心靈……雲大三年學到的知識、得到的收穫,讓我積蓄了更大的力量,迸發出更多更持久的熱情。”張桂梅老師以雲大為傲,雲大也以張桂梅老師為榮。作為雲南大學的傑出校友,張桂梅老師以她的實際行動,踐行了“會澤百家 至公天下”的雲大精神和“自尊 致知 正義 力行”的雲大校訓,為廣大青年學子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林文勳指出,張桂梅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生動詮釋了傳統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和價值追求,生動詮釋了人民教師的使命與擔當。他圍繞以上三方面講述張桂梅的事蹟、剖析張桂梅的精神、對同學們提出學習要求。

林文勳在講課中提出,在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教育帶來深刻變革的今天,學習張桂梅老師,還要深刻領會教育發現人和塑造人的本質,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教育,從而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他說,同學們要以自我教育去達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並最終超越自我。這樣,就不會虛度大學光陰,不會虛度青春年華。

林文勳最後寄語全體雲大學生:典型就是榜樣,榜樣就是力量。榜樣在激勵著我們,時代在召喚著我們,黨和人民在期待著我們,新時代需要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我們要見賢思齊、敦品勵學,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在新時代勇立潮頭、堅定理想、錘鍊品格、練就本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書寫青春華章。

關於學習李兆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0

xx銀行對他20xx年的培養,讓他已經紮根與這片沃土,他願用自己全部的身心繪製最絢麗的藍圖。他就是,男,漢族,中共黨員、經濟師,1996年畢業分配後參加建行工作,現在綜合部工作。

求知若渴、勤練業務

1996年,滿懷憧憬,以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通過嚴格的考試,他幸運的成為了一員,這份嚮往已久的職業讓他充滿了熱情和信心。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購置了大量的業務書籍,求知若渴,撰寫讀書筆記20多萬字。並積極參加建行組織的各項業務學習,虛心向領導和同事請教,多年來,他堅持不懈自學《貸款通則》、《信貸人員手冊》、《票據法》等相關書籍,還認真學習國家最新的金融工作方針政策、銀行的相關規章制度等。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先後取得了經濟師、企業法律顧問資格和中級計算機技能操作證書。他在省市分、行媒體上發表經濟、法律類文章百餘篇,徵文多次獲獎。撰寫的《銀行應充分估計訴訟風險》、《淺談採取法律手段催收個人不良貸款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等一系列文章,引起了上級行的高度重視。 嚴於律己,率先垂範,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了黨員的優秀品格。

該同志能夠按照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加強道德修養,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優秀本色,在任務面前總是衝在最前,在榮譽面前總是讓給同志們。在工作中注意方法技巧,顧全大局,善於調動同志們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在生活中,與人為善,坦誠相待,經常和同志們交流思想、暢談感受,努力營造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和同志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確保了科室工作的不斷進步。此外,對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不管是份內的、還是份外的,都樂意接收,認真完成,表現出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員應有的政治覺悟和優秀品格,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吃苦耐勞、愛崗敬業

優質文明服務是金融行業永恆的話題,但如何落實行動上,徹底改變我行社會形象,確實動了一番腦筋。一是擺正位置,更新觀念,以客戶滿意為標準,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認真落實我行各項服務措施。二是把業務技術和熟練程度作為衡量服務水平尺度,苦練基本功,加快業務辦理的速度,避免失誤,把握質量。三是努力學習新業務知識大力拓展綜合部的服務領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對於我本人來講,盡力做到了“三個服務”。一是給本部門的員工服好務,不論員工出現了什麼問題,他都能主動解決,。二是給各部門服好務,因綜合部是全部業務的後勤保障部門,我和各部門的業務聯絡也較為頻繁,工作中不論哪個部門找到他,他都能積極為他們辦理或者親自上門想方設法的幫助他們解決。

能力突出、成效顯著

多年來,對工作積極進取的態度和高度負責的事業心也為他贏得了榮譽,他負責的多項重要工作都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肯定,展現了其突出的工作能力,在多年的工作中,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同時更是一位全面發展的銀行職員,在分行組織的各項文體競賽中,他以高度的集體榮譽感積極參加,並都獲得了很好的名次。

積極參加 “科學發展觀學習”活動。

20xx年,“科學發展觀學習”開展以來,認真參加行裡組織的“科學發展觀學習”學習,做好筆記,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階段的學習任務,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找出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努力改正,不斷完善自己;除此之外,還創辦了《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工作簡報》,承擔全市“科學發展觀學習”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共編髮《簡報》共23期,收錄稿件71篇,採用35篇;省行專欄選登55篇,其中有6篇刊登在省行《簡報》上。通過學習中我為自己今後的工作提出了四個目標,一是加強學習,堅持在理想信念上下功夫;二是在牢記黨的宗旨,在服務人民群眾上下功夫;三是立足崗位,在發揮模範作用上下功夫;四是無私奉獻,在弘揚職業道德發揚黨員風範上下功夫。通過多半年來的學習,使我更加深刻理解到“科學發展觀學習”重要思想的內涵,堅定了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然一直從事辦公室工作,但他對工作卻有著永無止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