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通用24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43W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

端午節到了,端午節都要吃粽子。下面,我給大家講講關於端午節粽子的知識吧。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通用24篇)

首先介紹一下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吧。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所留下的節日。屈原是我國古代一個千古 流芳的人物。他滿腹才華,卻遭奸人所害,被迫跳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他的身體被魚糟蹋,就回家拿米團往水裡扔 ,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端午節,也就有了粽子。端午節還有好多別稱呢,如: 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浴蘭節、端 禮節、解粽節等。

我想,大家都很喜歡吃粽子吧。現在市場上的粽子有好多種呢,如: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 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叉燒粽等。聽得都流口水了吧。

關於粽子的做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粽子做法不一樣。我就說說紅豆沙味粽子的做法吧。做粽子之前首先 要準備好材料,主要有:一包紅豆沙,一大碗江米,一把粽葉粽繩,粽葉多數是竹葉,也有蘆葦葉做粽葉的。準備好 材料之後就開始進入做的程式:先把粽葉粽繩洗乾淨用水浸泡;接著把江米用清水淘淨,然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 水開火煮熟或者蒸熟;接著用同樣的方法把紅豆煮熟,並將煮熟的豆子攪拌成糊狀,就成了豆沙;下面就進入了包粽 子的程式:先取出兩片粽葉背對背重疊,再對摺成三角杓狀,然後放入1勺米,攤平後加入1勺豆沙,再在上面酌情加 上1勺米,包成三角錐狀,然後用棕繩綁好即可。包粽子很有技巧,不會包的用粽葉包不住,還有的包出的粽子大小 不一不好看。粽子包好之後,放入蒸鍋中蒸20分鐘或者放入清水中煮20分鐘即可食用。

對了,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諺語也有好多呢,如: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鬆。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櫳。食 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槓。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等等。

還有,現在流行端午節發手機簡訊,我爸就收到好多條,我給大家說兩條吧。第一條:我是粽葉你是米,一 層一層裹住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黏住你;粽子裡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信息,不然粽子 噎死你!端午節快樂!第二條:我用一份健康的綠豆,一份開心的花生,一份美麗的紅豆,一份快樂的調料,包成一個 開心的粽子送給你,提前祝你端午節快樂!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2

今天是端午節。也是我媽媽的生日。一大早,我就早早的起了床,和爸爸一起開始給媽媽準備過生日。

我和爸爸、媽媽到集市上買東西。可到了集市上一看,那裡早就是人山人海了。我們東瞧瞧、西看看,我們又是 買粽子,又是買桃子,還買了艾葉、排骨、冬瓜……時間可過的真快呀,等我們買完了這些東西已經是十點多了 。

回到家,爸爸開始做飯,我和媽媽在一旁幫忙。一會媽媽又和我開始吃粽子,媽媽還給我講屈原的故事。屈原的 一生寫了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後來,他的愛國主張沒有得到國王的認可,導致國土淪喪,他也心懷憂憤,跳江自盡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到了這一天人們紛紛包粽子投江來紀念他。聽完了這個故事,我默默地流下了 眼淚。

我們團團圓圓地吃了箇中午飯。我也想到了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珍惜國家的和平的環境,把我們的祖 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3

“端午節”伴隨著驕陽似火的五月如期而至。端午這天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我最喜歡吃粽子了,那又甜又粘的 糯米,美味可口的陷料,讓人一想起來就流口水。

端午節還沒到,我就嚷嚷著讓媽媽給我買粽子吃,我專門挑我最喜歡的“叉燒”味粽子,一下子買了一大袋。到 了端午節那天,我家“召集”了超市裡的所有種類的粽子,什麼“薏米果仁”啦,“蜜棗山藥”啦,等等等等,應有 盡有。

媽媽先端上來了一盤“三全龍舟棕”,我哪裡顧得面子,只是搶。爸爸好像早有預謀,也沒有伸手拿粽子,清清 嗓子,慢條斯理地說:“今天我們別隻顧吃,來點新花樣,咱們來說一說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能說出來的,就可 以吃粽子,說不出來的,就不可以吃粽子。”我心裡悶悶不樂:吃個粽子嘛,幹嘛搞那麼多條件。唉,父命難違,為 了吃到美味的粽子,我只好講一段了。於是,我放下了剛搶到手的粽子,便眉飛色舞:“粽子源自於屈原。屈原是春 秋時期楚國人,在楚國當宰相,可是由於當時楚王昏庸無能,聽信奸臣的挑撥離間,把屈原放流到了江南一帶。屈原 在江南教人們讀書,給人們分發他那僅有的一點積蓄,當地人都是分愛戴他。當屈原得知楚國滅亡後,十分悲痛,就 懷抱一塊巨石跳江自殺。當人們知道後,連忙駕船到江上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怎麼也撈不到,只好失望的回到了岸 邊,可人們又怕河裡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用蘆葦包了幾個飯糰投入江中,讓魚和蝦餓了就吃飯糰,千萬別吃屈原 的屍體。這就是我們現在要吃粽子的原因。”

聽完我的演講,連爸爸都給豎起了大拇指,不過我才不關心呢,我只是埋頭吃那令我朝思夜想的粽子,過了一會 兒,媽媽又端上來一盤粽子,我一看,不禁大叫一聲:“我的媽呀,這也算是粽子?”原來這幾個粽子又長又粗,還 是圓筒形的,不論大小還是形狀都酷似我最愛吃的“天冰小神童”冰淇淋。我拿起一個嚐了嚐,味道還不錯呢!

品著這獨具風味的粽子,我真為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4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也是漢族在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劃旱龍舟的習慣。關於其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賽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是_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專案。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此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在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賽龍舟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賽龍舟前會舉行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一般都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5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相關儀式,來紀念這一特別的日子。

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據記載,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卻無能無力,他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到汩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船在江裡打撈屈原的屍體。百姓又害怕江中的魚、蝦、蟹吃屈原的真身就把飯糰等食物扔進江中。後來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

我們北方沒有龍舟可賽,但喝酒,吃米糕,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有的。每年五月初五,人們總要包粽子,做米糕,炸油餅。孩子們在這一天最高興,因為米糕,粽子一年裡是不多吃的。老人們對這一節日,是一定不會馬虎的。孩子們也常唸叨,什麼時候過端午節,幾時才能吃粽子、米糕,那份感情,那份期盼是那樣真切。

包粽子,做米糕一般在農曆五月初四的晚上。米糕,粽子不容易熟,要煮一夜。孩子們總是在期盼中進入夢鄉。第二天一早,孩子們端著米糕,拿著粽子一邊吃一邊談論誰家的粽子、米糕好吃,誰的媽媽的手藝好,那情景真讓人羨慕。

我總是期盼端午節的到來,為那香甜誘人的米糕著迷。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6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令都對應一個節日,在這諸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瀰漫著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吵著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於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後,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著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為這一年裡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裡,才會有不同於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後投江了。後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裡。後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湧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這裡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粽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裡。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著精緻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了,我深深地期盼著。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紮下了根,我熱切地盼望著它的到來。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7

學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媽媽問我:“明天是什麼節?”我冥思苦想了許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節!”媽媽又問:“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我又回答說:“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國和其他的國家打仗了,屈原見自己的祖國即將要被毀滅而自己又只能乾瞪眼,於是就抱著一顆大石頭跳河了,楚人為了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許多粽子,扔到河裡讓魚吃。後來人們還做了許多木船,去尋找屈原的屍體,沒找到。為了紀念屈原,後人把屈原跳河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會做許多粽子扔到河裡,時間長了,變成今天的端午節了”。

媽媽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明天帶你去外婆家玩。”我聽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開車帶我們來到外婆家,外婆見了高興地叫:“快進來,快進來!”媽媽提著幾個串粽子給了外婆,並說:“祝您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攏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團和氣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幾個粽子,我和弟弟見了饞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著一瓶可樂進來了,我見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奪過粽子和可樂,弟弟見沒吃的了,就使出獅子吼功出來,“哇哇大哭”眼淚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聾了,我佩服的說:“哇!不愧是獅子吼功。”弟弟說:“算你識貨”便一把奪過粽子。

忽然,外婆說:開飯了!其實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計”了,一聽吃飯了,箭一般衝了過去,棹子上擺滿了好我最喜歡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雞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弟弟見了也過來了,大人們都也吃飯了。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8

我一年裡最喜歡過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著什麼。過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著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著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端午。飯菜上完了,爺爺從櫃子裡拿出一瓶像是藥酒的什麼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笑著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裡想著:“這樣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麼。”

吃完飯,我們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龍舟。來到大明湖,發現有許多人在湖邊等著看龍舟比賽呢。我們找了一塊“絕佳”的觀看場地,來觀看龍舟賽。只見參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約10米長,半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戰術配合,有的在做熱身。岸上的觀眾都為哪條龍舟能奪冠猜測著。我看中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壯,熱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著,比賽就要開始了。站在船上的發令員一聲槍響,幾十條龍舟像蛟龍一樣,在水中穿行著。那條綠色的龍舟處於第五名,船上的擊鼓手奮力地吶喊著,激勵船員們奮力前行。我也吶喊著,用全部的熱情我支援的龍舟加油。觀眾們也都緊握雙手,期望自己支援的龍舟奪冠。我吶喊著,為那條綠色龍舟加油。船員們彷彿聽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奮力地划著。只見綠色龍舟超越了另外兩支龍舟成為了第三,這時,他們又超越了一條龍舟。我更加賣力的吶喊,希望他們能奪冠。綠色的龍舟已經於第一名齊頭並進了,這時距離終點還有50米,船員們奮力地劃,終於取得了第一名,這時綠色龍舟已經衝過了重點。“14號龍舟是冠軍”隨著裁判員的宣佈,全岸觀眾沸騰了。我也為綠色龍舟的好表現歡呼。頓時,大明湖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大明湖,端午節雖然過去了,但它留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9

如今不是看到滿街的棕子,商場中的打折,電視中的慶祝,我已經感覺不到它——端午的存在,每次唸到端午這兩個字時不由的讓我想起那個在外婆家過的端午節。

時光倒回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南方的一個小鎮。

一盞昏黃的豆油燈,一張脫了朱漆的梳妝檯,一方古舊的鏡子。一個老人在鏡前動作遲緩但一絲不苟的梳頭,我被一些細碎的聲音驚醒,睡眼朦朧的看著她,我的太姥姥(即姥爺的母親)。不一會她就梳好了,一個盤髻。這時她不知從哪裡拿出的一朵絹花,粉紅的,端詳了很久她輕輕的插在頭上。

我被吸引住了,她那花白中帶些黃的頭髮上,一朵粉花格外顯眼。像在茫茫白雪裡的一株雪蓮,溫暖而驚豔。以至於今天我忘記的太姥姥的容貌還記得這一幕,那朵花。想必那時的她也如同今天的我在回憶多少年前如花的自己,和某個端午的早晨。可最終,她挑了一根最普通的銀簪戴在頭上。

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個動作示意我睡覺。我閉上的眼睛,但能感覺到燈滅了,和吱的一聲關門。之後就是一片安靜,我知道在艾草還沒有插上門楣時家裡誰都不可以說話,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絕對不可以出聲,這是大人們交待過很多次的。靜,真靜!

“小乖乖,起床了,太陽都晒屁股了。”我在姥姥那熟悉的叫喊聲中坐起來。姥姥拿來了前兩天才為我縫製的新衣,大紅的鑲著黑邊的衣衫,還用一根紅繩給我紮了一個沖天炮的髮型。

“穿上鞋,去給太姥姥請安。”姥姥便給我穿上了那個紅的繡著仙桃的布鞋,出了臥室門,太姥姥坐在堂屋裡。“太姥姥好。”說完我便跪了下去磕了三個響頭。

“乖,拿著納福籃一邊玩去。”她笑吟吟的拿起身邊的那個八邊形的布藍,在每一片布上都繡著不一樣的花,每一片布的邊與邊的交接處都要再用布札一個鳳凰頭,每一個鳳頭上都叼著七色的綵線穗子。

“姥姥好。”我拿著小籃轉身就向身邊的姥姥作了一輯。

“好,好,乖。”姥姥笑著往我小籃裡放鴨蛋和糖果,“走出去洗洗。”姥姥放了東西就拉我到門外,洗臉盆裡已注滿了清水。她從神櫃上那一堆艾草裡拿出幾根,沾了點水在我身上輕輕的拍了幾下說;“去禍去災,平平安安。”

洗了手和臉,我也拿了幾根艾草學著姥姥的樣子在房屋裡的每個角落裡都掃一掃,一邊掃還一邊說,“端午節掃一掃,蚊蟲螞蟻都往外面跑。”

早飯,一個棕子,一個鴨蛋,一碗粥,匆匆吃過。吃完後姥爺便用雄黃在我頭上畫了一個“王”字,據說這樣那些鬼蟻蛇蟲都不會傷害我。

“張奶奶好。”“李奶奶好!”吃完飯不能閒著,拿著小籃便挨家挨戶的串門,老人們都紛紛拿些零食往我小籃裡放。不知何時小籃滿了,我便回到姥姥家。

“哪來的小老虎。”姐姐坐在堂屋裡看我進來了笑的合不攏嘴。

“爸爸,媽媽,姐姐,你們什麼時候來的。”我一邊說一邊撲到媽媽懷裡,到姥姥家已經幾個月了真是很想她們。

“瞧瞧,又長壯了。”媽媽抱著我高興的說。

和媽媽親暱了一會,便和姐姐玩起來,一見姐姐的和我一樣的小籃裡的東西沒有多少,我便拉著她向外走。一邊走一邊說哪家給的東西多,哪家的東西好吃。到了李奶奶家裡她們見我又來了便說,“小丫頭,怎麼又來了。”

“我是給姐姐帶路的。”說完便站在姐姐身後,姐姐便上前給那她請安。

“這是大丫頭吧,長的越來越俊了。”李奶奶忙扶起姐姐,笑著對身邊的和說“鬼靈精怪的,還長的張巧嘴。”

從李奶奶家出來又到張奶奶家,就這樣小籃又滿了。也中午了。

“快洗手吃飯,”媽媽已經在門口等我們了,滿桌子的飯菜都上了,雄黃酒也端上了。父親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爺是客,應該坐上席),姥爺坐在父親身邊,別人吧都可以亂坐。

“吃吧。”太姥姥動了第一筷子之後我們才開始動筷,“來吃雞腿,跑的快快的。”太姥姥第一筷子是給我和姐姐的。“姥姥你也吃。”坐在太姥姥身邊的父親也挑了一塊肉給太姥姥,然後呢,姥爺給父親夾菜,姥姥給媽媽夾菜,媽媽在給姥姥夾菜,姥爺給父親倒酒,父親給姥爺敬酒`````````

“走囉,看龍舟去。”一家人其樂融融,歡歡笑笑的吃完了,姥爺便抱著我拉著姐姐向河邊走,父親跟隨著。母親則留在家中陪姥姥,一路上姥爺問了父親一些春耕的事情。

“快點,快點,都開始了。”我看見河邊好多人便大叫,對於大人的談話我是不感興趣的。他們便加快了腳步,我騎在姥爺脊背上,姐姐騎在父親的背上,河中的場景我看見了。

兩條龍頭的彩繪木舟,兩條木舟上的人都一樣多,不同的是一條木舟上的人系的是紅頭巾,另一條木舟上的人系的是藍頭巾。他向水中拋了些棕子,說了一些我沒聽懂也沒有記住的話。過了一會岸邊的鑼都敲了起來,那些龍舟上的人都坐的很整齊,等大鼓一響船像箭一般衝了出去,不一會兒就超出了我的視線。

“追龍舟呀。”旁邊的人都一邊叫一邊跑,姥爺和父親揹著我們也在跑,可到了終可都賽完了,聽旁邊的人說是紅隊獲了勝。

在那裡也沒有多留,因為姐姐明天還要上學,她們今天得回家。臨走時媽媽囑咐我她買給姥姥吃的東西我不要吃,要叮囑她們吃。我當時堅定的點點頭,事實證明這些東西還是被我給吃了。

到了分別的時候,我實在不捨就拉著媽媽的衣服。姥姥見狀就說:“李奶奶家的小牛剛才掏了好大一窩鳥,現在正在分小鳥,再不去就沒有了。”

我一聽鬆開手就往李奶奶家跑,當然沒什麼小鳥,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過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飯。

月,輕輕的爬上了那棵老槐樹上。姥姥搬了涼床在院子裡,我躺在床上姥姥搖著蒲扇給我扇風趕蚊,講著那古老的牛郎織女。太姥姥在屋中紡線,吱吱呀呀,就這樣我迷迷糊糊的睡著了。依稀中還聽到吱吱呀呀的聲音。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0

端午節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了我們家,昨天媽媽拎回了兩箱粽子,我舔了舔嘴角上的口水,說:“媽媽,今天晚上咱們就吃粽子吧!”“小饞貓!”媽媽滿臉笑容地答道。

今天一大早,我和姐姐就早早地爬起來,大聲地唱:“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裡拿著一些粽子,讓我們選吃什麼餡的。我選了 三個八寶的,兩個豆沙的。而姐姐呢,和我對著幹,選了三個豆沙的,兩個八寶的。我又想起去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同桌告訴我他們家都是吃豬肉餡的粽子,很少吃八寶之類的粽子。我還沒吃過豬肉 的呢,所以我隨手拿了兩個豬肉的。媽媽突然微笑著說:“要不我們放上一個蜜棗的吧,誰吃上了這蜜棗粽子,今天就可以許一個願望,當天能夠實現!”說完,我們都拍手叫好。

不一會兒,一個個粽子出鍋了,我們就像蜜蜂似的湧上了餐桌。姐姐冥思苦想起來,用手摸摸這隻,又摸摸那隻。我呢,用手摸著腦袋,兩眼目不轉睛地看著桌子上的粽子。最後我決定拿那隻最小的, 我開始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心裡只盼著那誘人的小棗能夠出現在我的嘴裡,可是吃到最後一口,連個蜜棗的皮兒都沒見著。我絕望地嘆了口氣,早知道就慢點吃了,沒吃著棗連那個粽子的什麼味道都沒 品出來。“耶!我吃的是蜜棗的!”我們一看,原來“寶貝”在姐姐手裡,姐姐連忙舉起手,說:“我的願望是:給我買漂亮衣服,但是不能買裙子。”姐姐就是這樣的滑稽,我和爸爸媽媽笑得合不攏 嘴!

雖然這個端午節我們沒能去參觀龍舟比賽(因為快期末考試了,作業多),我也沒有得到新衣服,但是今天我們都過得很快樂!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1

端午節在古代是衛生防疫節,也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屈原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兩千多年前,楚國的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後來因為遭到排擠而被流放,最後投汨羅江而死。他是我國偉大的詩人,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逢端午節賽龍舟,往江河湖海里扔粽子、飯糰,祈求魚蝦不要傷害到屈原的屍體。

屈原留給我們的愛國精神,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們小朋友的愛國方式就是認真聽講每一節課,環保工人的愛國方式就是打掃乾淨每一條街道,護士的愛國方式就是照顧好每一位病人。每個人的愛國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其實他們都在做自己小小的一份貢獻。

這次“風情萬粽過端午”主題活動,是班級家委團組織的,讓我們玩得太嗨啦!葉吳優爸爸在黑板上畫滿了小粽子,可愛極了,有一個小粽子,還說“求抱抱”呢!林宥宸奶奶是貢獻最多的一個人,她做了純天然烤串給我們吃,只放了一點點鹽和味精。還有叔叔阿姨都來幫忙,幫我們包粽子,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手把手教我們包粽子。我們組的小粽子很特別,每一個小粽子上面都畫上了一個可愛的笑臉,而且還寫上自己的名字呢!叔叔阿姨的這些愛心和幫助都是無私的貢獻。

祖國就像一個大大的懷抱,我們要像屈原一樣愛國,像叔叔阿姨一樣無私奉獻,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一份愛心和溫暖。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2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棕子了。

那香軟可口的棕子讓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可我還是在最近的學習中,才具體地瞭解到這美味可口的棕子,竟然還有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來歷呢!

相傳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他的祖國被秦國侵佔,心如刀割,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飯糰、雞蛋投入江中,好讓魚蝦吃飽了,不去咬傷屈原的身體。後來百姓們又想出用樹葉包飯糰,外纏綵帶的辦法,這就和我們今天的棕子有些相似了。

貴陽人包的棕子,又小巧又可愛,那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激凌。每當端午節來臨又正好趕上我們上學的日子,我的媽媽就會給我準備一小串用線連成的各種口味的棕子,有肉餡的、有花生餡的、有大棗餡的、還有綠豆餡的等等,還要為我精心挑選兩個最厲害的煮熟了的鴨蛋去學校和同學們比賽,我們的規則是這樣的:誰的鴨蛋撞不破,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最後的贏家,那時的課堂歡聲笑語,那聲音簡直成了一片歡樂而又興奮的海洋,我們的教室也變成了一片狼籍的戰場……

至今都好懷念過端午時教室裡那片狼藉的戰場,因為這戰場裡有屬於我們的故事,故事中有歡笑、有興奮,甚至還有我們的淚水……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3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夠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的時候,好奇的我便硬是拉著家裡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婆婆總是非常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著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之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著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著我的手,和藹地笑著。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溼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溼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著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著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著說,這些用荷葉包著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裡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的時候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著這噴著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著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婆婆在我上國小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是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的時候帶回幾隻粽子,來重溫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夠再划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夠吃粽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夠在水上划龍舟;但是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夠再牽著婆婆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但是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4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晚上,我們全家都聚在一起吃粽子。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媽媽說,這是為了紀念投江而死的大詩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 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一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煎餅等食品,“撲通, 撲通”地投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罐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飯糰為蛟龍所食 ,人們就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方法。漸漸地,就發展成了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天長地久一碗米,吉祥如意一顆棗,幸福美滿一片葉,纏纏綿綿一條線,開開心心包成粽,歡歡喜喜送給你,願你天天都欣喜!

葉葉層疊,好運不絕;米米緊粘,幸福綿綿;線線纏繞,快樂擁抱;水水相融,情意濃濃;粽粽連結,祝福不竭!

在這平靜祥和的夜晚,手拿剝了葉的糯米粽快樂地吃著,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叨叨家常,說說心事,送送祝福,慶慶端午。我想,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吧······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5

端午節為我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利用學生對過節的興趣,不僅能激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刺激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還靈活地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一、“溯”源

端午節的活動我們側重於“溯”源,從三個環節展開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

1.師生互動牆報。(在3-4年級開展)通過教室整個的外牆佈置,以小報、手工製作、繪畫作品等形式反映師生在第一階段的學習體會與成果。

2.師生互動演出。(在5-6年級開展主題隊會)隊會以文藝演出的形式再現了屈原投江的一段歷史文化,師生們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義感和濃濃的愛國情所折服,全場深情地吟頌起懷念屈原的詩詞。我們嘗試以時裝表演和舞蹈的形式向師生展示了端午節的時令食物、物品文化和民間主要活動,在齊心協力擂鼓接龍、賽龍舟的演繹中師生們感悟昂揚向上、齊心協力的中國精神。

3.師生互動活動。端午節的活動室由老師和家長共同單槓,有粽子製作室、時令飾品製作室等,學生人人蔘與,個個動手,有的學會了製作粽子、有的會做香袋、有的會編蛋網、有的會做菱角,有的學會一段武術操、有的還知道了與一些節日習俗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數學問題,從而較好的體現了我們的活動主旨:全員參與,共同體驗、各有收穫。

二、產生的變化

在實踐中,我們欣喜的發現學校在變化、學生也在變化:

1.校園生活生動起來了。節慶活動不是一種單純的儀式和形式、我們還加強了節慶教育後續工作的研究,如建立了家校跟蹤聯絡卡,學校社群活動聯絡單、反映了學校在教育學生工程中的獨具匠心,全方位勾畫出孩子天地的純真、爛漫、生動、富有情趣,每次活動後的照片、班級交流展示等資料,往往又構成了是校園櫥窗最美的風景線,讓學生為自己的表現喝彩,這一切恰恰構成一團濃郁的校園文化氣息,煥發生命的靈動,令學校生動起來。而這種氛圍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2.教育內容豐富起來。教師們對“空洞的說教”的認識深刻了。就事論事的教育、言而無物的紙上談兵就是空洞的說教。節慶教育實踐使教師們覺得言之有物,和學生說的話題多了、話題廣了,瞭解學生更生動了,師生間的情義更濃了,和學生交流的基礎更紮實了,因而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3.學生參與的意識強了。學生不僅對於節慶活動,傾注很高的熱情,而且對於學校其他活動也予以一定的關注。在學校的許多活動中,都能看到有的學生主動收集資料,有的設計編排活動方案、有的動手操作,自然中體現出自信。

4.規範的養成更自覺了。節慶活動的開展往往牽涉到整個班集體,不強調一些紀律是不行的,在整個的參與過程中,可能還要牽涉到一些學生的個人“犧牲”,學生的集體觀念得到了強化,集體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增強了,因而也更自覺的履行職責,遵守規範。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傳統文化對向進行教育,我們有責任去弘揚,而這個責任,就賦予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所以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汨羅江邊。這裡的人真多呀!人民吃著粽子,喝著飲料,一個年長的老人給孩子們講屈原的故事。

就在這時,一個身穿工作服的`哥哥喊道:“包粽子比賽!免費參加!第一有獎!”人們蜂擁而至,但只挑選10名選手比賽。

“預備——開始!”一聲令下,選手們開始“瘋狂”地包起粽子,主持人說“1號包了11個了!4號緊隨其後!3號在4號的後面!3號超過1號了!4號穩穩當當地排在第二。時間到!4號在最後一刻超過3號!我宣佈,4號第一!4號將獲得美的電飯煲一臺……”

接著就是賽龍舟,剛剛包的粽子全被平均分到四艘龍舟上,一會兒龍舟上的人要把粽子平均地扔到江裡去。

龍舟比賽開始了。船上的一邊划船,一年擂鼓,一邊扔粽子。人們都開心極了,手舞足蹈。我在旁邊大聲喊著:“加油!加油!加油!”

這是我過得最快樂的一個端午節。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7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農曆五月初五的日子越來越近,端午節即將到來。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作為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各式各樣的節日風俗必不可少,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洗藥浴、放紙鳶……吃的玩的不盡相同、五花八門。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在端午佳節之時,不僅要參與風俗之中,更要體悟端午風俗蘊含的“從政之道”,從而得到人生啟迪。

從“賽龍舟”中體悟比學趕超。“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每年端午時節,在中國南方地區,賽龍舟的風俗活動尤為激烈,幾十人組成一隻龍舟隊伍,在江河中相互趕超、決一勝負,鼓聲、槳聲、水聲、歡呼聲匯成一片,賽龍舟最能感受到拼搏的精氣神,不到終點永不言棄。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就是要時刻保持“比學趕超”的精神,才能不斷成長,把工作做得更好。要立足崗位“比”,在同行業中比工作質量、工作成效、工作方法;要對標先進“學”,善於從先進人物、先進事蹟、先進舉措中汲取力量,並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動力;要鼓足幹勁“趕”,對標先進找準差距後,就要鼓足幹勁、力爭上游、迎頭趕上;要加足馬力“超”,成為崗位上的標兵,別人學習的榜樣。

從“蓮心粽”中體悟清正廉潔。粽子是端午節必備的美食之一,肉粽、蛋黃粽、綠豆粽……品種豐富味道鮮美,但在粽子大軍中,蓮心粽不得不說。蓮心粽食材簡單,就是將蓮子放在浸泡好的糯米之中,用粽葉包裹上,蒸熟即可,蓮心粽因為其清香微甜,味道獨特,得到眾多食客的好評。糯米和蓮子都是白色的,乾乾淨淨、潔白無瑕,好比是從政為官的第一原則——清清白白。“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黨員幹部要有“蓮(廉)心粽”的品質,始終堅守清正廉潔的政治操守,始終堅守乾淨做人的道德底線,始終以為政清廉而取信於民,不該拿的不拿,不該碰的不碰,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堅決不摸廉潔的“高壓線”,保證黨的肌體健康。

從“洗藥浴”中體悟祛病強身。“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風俗,很多地方用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寓意祛除疾病,洗去晦氣,帶來好運。黨員幹部“洗藥浴”可以治療身體上的疾病,但要達到祛病強身效果就必須多管齊下。要堅持把思想作為行動指南,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強化理論學習,把黨章、黨規當成“必修課”“終身課”,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將理論學習同實踐相結合。要堅定理想信念,不斷補足思想之“鈣”,築牢信仰之“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樣才不會得“軟骨病”。要不斷錘鍊過硬本領,往基層一線、艱苦偏遠、人民群眾需要的地方走,在經歷風雨中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練就幹事創業的十八般武藝。

從“避五毒”中體悟慎友為伍。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因此,每逢端午民間就有“避五毒”風俗,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避五毒”這個風俗讓筆者聯想到了,在黨員幹部為官從政的路途上,總是有不法商人、不法分子等“五毒”企圖用金銀細軟、錢財美色的“病毒”來侵害黨員幹部,稍不注意就會被引入歧途,幹出違法亂紀的事。從許多典型案例來看,很多黨員幹部都是被所為的“朋友”拉下水,所以,黨員幹部在與人交往中一定要“慎友”,對那些三觀不正、有著不可告人目的的要避而遠之,要交好友、交益友、交諍友,切忌把朋友關係異化為酒肉關係、金錢關係和交換關係。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8

“節分端午自言誰,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是一首紀念端午,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詩作。屈原是一位愛國憂民的楚國大夫,是一位勵志革新的政治家,他一腔熱血,勵志通過革新強大楚國,統一中國。可當政者聽信讒言,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他在《離騷》中寫到"長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艱.",人民的流離失所,撕扯著他的心肺。屈原空懷一腔報國之志,流放中眼見國破民苦而無力迴天,痛不欲生,同年五月初五抱巨石縱身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傷異常,前往汨羅江尋找屈原遺體,只找到了屈原的衣帽,百姓們在故鄉修建了屈原的衣冠冢。為了紀念屈原,每年這一天當地百姓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同時做成各種粽子爭相投往江中,以便讓魚龍蝦蟹飽食了而不再吃屈原的屍身,從而演化成競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如今,吃粽子習俗已逐漸盛傳於祖國各地,以此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由來飽含著深沉的愛國情懷,也是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留給我們更多的歷史反思。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19

“五月自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系黍,卷以柊葉。”明清時期,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都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粽”,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為的是討個口彩。身處外地工作的選調小君即將迎來在基層的第一個端午節,學有所獲,可以做到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選調小君已備好“三原色筆粽”,滋養精神家園的“初心紅”,鑄就規矩戒尺的“廉潔黃”,開啟未來之門的“夢想藍”,奮勇前進。

備好“初心紅筆粽”,用紅色基因滋養精神家園。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自上而下有序展開、步步深入,各級黨員幹部思想受到洗禮和錘鍊,增強了“守初心、擔使命”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主題教育收官已近半年,有些黨員幹部認為主題教育已結束,懷有“喘喘氣”“歇歇腳”的想法,錯誤地以為活動結束就“解放”了。殊不知,收官不代表結束,而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新起點。作為基層幹部,要錘鍊“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意志,振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鼓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勇氣,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終身的課題,矢志不渝,砥礪前進,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是我們每一位青年幹部應盡的義務,要讓紅色文化滲入黨員幹部“血液”,浸入大眾的心扉,汲取前行的力量,迸發出強大的創業激情、工作幹勁。

備好“廉潔黃筆粽”,用黃色刻度鑄就規矩戒尺。“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多次強調,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古人推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作為青年幹部,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以銅為鏡,“照照鏡子”“正正衣冠”,時刻以“三嚴三實”的原則來要求自己。“手莫伸,伸手必被抓。”基層幹部切勿心存僥倖,要繫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樹立底線思維,切勿觸控紅線。基層幹部要內心裝有“荷花”,涵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品格,綻放青春的廉潔之花。基層幹部,要練就“金鐘罩”“鐵布衫”,面對大是大非要敢於亮劍,面對歪風邪氣要敢於鬥爭,面對“老虎”“蒼蠅”要挺身而出,堅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備好“夢想藍筆粽”,用藍色密碼開啟未來之門。“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講話中強調,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基層幹部,當志存高遠,滿懷“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踐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諾言。基層幹部,當無私奉獻,具備“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須有我”的擔當,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使命。基層幹部,當奮發有為,具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氣魄,發揚“時不我待,捨我其誰”的進取精神。基層幹部內心要種上一株“蒲公英”,雖沒有玫瑰花的絢爛,沒有百合花的香氣,也沒有牡丹花的富貴,但它有夢想,隨風飄向祖國的大地,默默紮根,不求名利,把自己奉獻給這片廣闊的土地。基層幹部要像蒲公英一樣,不為繁華而動,只為寧靜而舞,將自己的青春獻給最廣大的人民。

基層選調小君已備好“三原色筆粽”,用“初心紅筆粽”,感受紅色基因的魅力,用“廉潔黃筆粽”,體會黃色刻度的魔力,用“夢想藍筆粽”,領會藍色密碼的神奇。作為基層幹部,要細細“品嚐”選調小君的“三原色筆粽”,砥礪前行。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20

今天是端午節,大街小巷到處洋溢著過節的氣氛,超市裡人山人海,商家抓住這一機遇在搞特價賣粽子;大街上到處是提著禮物串門的人們,走到樓道里各家各戶的門把手上都插著艾葉,我們家 也不例外,奶奶準備好了江米、粽葉、白糖、蜜棗、花生和繩子準備包粽子。

正當我們正準備開始包粽子的時侯,門鈴突然響了起來,我一開門,原來是大姑和大姑夫來了。他們也馬上加入到了我們的包粽子隊伍中來。十分鐘過去了,門鈴又響了,我又過去開門,啊,原來是李 霏姐姐和魏濤哥哥來了,奶奶又多了兩個幫手,正在包的時候,奶奶的手機又響了,原來是三姑打電話說她們一家三口一會兒就到了,啊,端午節真熱鬧呀,全家人都到齊了。

我也不甘示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個蜜棗和花生,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 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我們終於 包出了一個個精美的粽子,高興極了。粽子是包完了,下面我們又要開始包糖糕和菜角了,奶奶準備了麵粉、發酵粉、糖、水,開始做糖糕了。首先我們把麵粉和發酵粉放進盆裡,和了五分鐘後,再放 水,接著和五分鐘。到那時,面就被和的軟軟的了。我們再把糖放進裡面,不多不少,甜味又好,到第三步了,我們把鍋洗了後,把糖糕放進鍋裡。

這時,我看到大家都滿頭大汗,我也不例外,但我們想到美味可口的糖糕、菜角時,大家都不再怕累了。

我們吃著又香又甜的粽子、糖糕、還有香香脆脆的菜角。哇,我咬了一口,簡直是人間美味啊!這個端午節過得真快樂!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21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絡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本站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岳陽汨羅市屈子祠鎮屈子祠秭歸縣是屈原的誕生地,也是中國端午節文化最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國很多地方只過一個端午節,而秭歸卻有三個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頭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為末端午。每到端午節,秭歸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紀念屈原,端午詩會吟屈原、賽龍舟紀念屈原、舉行儀式公祭屈原,此外還有掛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等。

每逢端午,華東的江浙一帶,老百姓喜歡晚上劃龍船,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而貴州的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

除祖國大陸在端午節有賽龍舟的風俗外,清朝乾隆年間,中國臺灣也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中國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中國臺灣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舉行龍舟競賽。而在香港、澳門等地,端午節龍舟競渡的風俗。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22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熱熱鬧鬧的春節,團團圓圓的元宵,有祭奠祖先的清明……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喜氣洋洋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神清氣爽的踏青,還有我最喜愛吃的食物——粽子。

這不。盼星星,盼月亮,我最喜歡的端午節終於到了。

早上,天還沒亮,我和爸爸媽媽就早早的醒了。今天我們要和哥哥去踏青,我們整理好東西就出去與哥哥會合了。我跟哥哥和大人們先去了大壩,到河邊洗洗手,洗洗臉。聽大人們說這是要洗去不好的 東西,祈福美好的未來。之後我們便向西山公園進發。

到了西山腳下,真是讓人歎為觀止,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今天來了好多小攤販,賣著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東西,有五彩線,紙葫蘆、荷包、配飾……我們幾乎花了半個小時才從山腳來到山 頂,接下來我們開始在樹林裡遨遊,我們每個人都集中精神來找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可以去邪。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找遍了整個山也沒有找到,下次我們要來的早早的一定要找到艾草。我和哥哥累得 不行找了棵樹就坐下了,還好我早有準備,拿出了倆條士力架和礦泉水,和哥哥吃了起來。吃飽了喝足了,我們又在樟子松林嬉戲了一番,在樹王下許下心願希望大家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看到時候不 早應該回去了。我們便下山向出口走去,途中不時看到工作人員制止遊人破壞植被,並告訴他們說西山的土層鬆軟淺薄,破壞植被有可能讓土地沙漠化,象艾草現在都很少見了,我不由自住地想到,人 們應該在尊重過節習俗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環境!

難忘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端午粽飄香,踏青精神爽,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民俗情,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著香甜的粽子,想著辛苦的踏青,又擔憂西山的環 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23

端午又將臨近,街上到處瀰漫著粽香。連日的陰雨,預示著又將要漲“端午水”了!聞著粽香,漫步資江河邊,又想起了小時在老家過的端午節來……

小時候在家鄉老家,正值上世紀中國農村改革初期,過端午時,剛好是青黃不接的時日。在我們那小山村,鄉鄰們填飽肚子都成問題,也沒有粽香,能呷上一頓白米飯就不錯了。平時的飯中總摻和有幹薯絲、蠶豆、“大頭蘿蔔”之類的雜糧,這季節裡,呷“洋芋”、“桐籽葉麥粑”是每餐的主糧了。

所以,村裡的孩子們特別盼望著過節、過生、過年什麼的。

端午節這天,大清早的天空中就下起了大雨,母親好高興,說是風調雨順的日子真好!薯又可扦下去了。因為是過節,我和姐也起得早,一看天氣我也好高興,下雨就不要出門去扯豬草了,聽母親這麼一說,心想,今天又得累上一天了。

果然不出所料,母親對我姐說:“今天下雨,我帶你弟在家扦薯藤,你擔30斤麥子和隔壁的三妹姑姑她們去街上縣糧站兌麵條回來過節吃”。好像當時整個隆回縣城也就只有縣直屬糧站的大米廠加工麵條,麵條每2斤、3斤一紮,又黃又粗,用粗土紙把麵條攔腰捆好,但能吃上這樣的麵條也夠舒服的了。

姐高興地答應了,雖然是要走30多裡遠的山路的,但總算有機會可以上一回街。我本不高興,但有30斤重的擔子,路途又遠,無可奈何,也只好作罷。

母親給姐準備好挑擔,本想拿30斤麥子去兌麵條的,裝好後,母親又從每邊的袋子裡減了些出來,說是一怕我姐擔不起,二是呷麵條划不來,吃麥粑合算些。過了一會兒,三妹姑姑她們幾個大姑娘就來我家約隊了,母親一再叮囑她們幾個要照顧好我姐(我姐比她們小很多)。

目送她們遠去後,母親要我在家辦早飯,說是辦早飯,其實就是把“洋芋”切片煮湯吃,她去種薯地裡割薯藤回來。

不一會工夫,母親就擔著滿滿的一擔薯藤回來了,吃了早飯後,就開始剪薯藤了,母親要我搬一根小凳子過來先看她剪幾根,她邊剪邊教:一般4個葉節一截,下面第一個節的葉片要剪掉,儘可能沿靠葉柄基部處剪下,剪時要斜剪,這樣容易成活些。道理反正當時我不懂,試著剪了幾根,動作也就嫻熟起來,把剪好的薯藤一把一把地用稻草紮好,放簸箕裡碼好,只等雨下小些或雨停歇時,就可去扞了。

雨一直下著,母親很著急。待雨小一點兒時,母親說不能再等了,如果再等下去,怕薯藤扦不了,錯過了季節就會錯過了“陽春”。母親挑著剪好的薯藤,我跟在後邊,冒著雨往我家的黃豆地裡走去。

來到地邊,放眼望去,地裡黃豆苗長勢喜人。母親早就在晴天時把黃豆地裡的每行間的地翻好並開好了“行子”,只等下雨時機來時來扦了。母親利索地在地邊向每行之間拋下些薯藤把,然後要我看她扦幾蔸試試,告訴我每扦一蔸要用手指捏一下週圍的土泥巴,讓溼泥團和薯藤靠緊些,間距不可太寬也不可太窄,並一再叮囑不能損傷黃豆苗,母子倆都把鞋脫了,打著赤腳彎著腰在地裡順著黃豆苗的行距一行一行地扦著……

待扦完工時,才挺起腰子來,再看一眼自家的黃豆地,在朦朦細雨下,鬱鬱蔥蔥的一片,景色甚是可愛。雖我們一身全溼透了,但看到母親臉上滿意的笑容,我也忘了沒同姐去上街的不快,心情也舒暢了起來。回家時,母親說把鞋子放簸箕裡收起算哩,打赤腳回去還好些,估計母親是擔心怕鞋子沾泥巴太多,走起路來費勁,同時也怕把鞋弄壞了。

回家後,隔壁的二祖母對母親說,上午時有個打屠的到院子裡來賣豬肉了,她看到我家的門鎖著,就給我家代秤了一斤豬肉,要母親去她家拿,二祖母是我家同宗近房長輩,一向對我家關照有加。還說她也在等三妹姑姑她們的麵條了,三妹姑姑就是她的女兒,帶著我姐一起去縣城街上兌麵條去了。

到下午3點多時,姐她們幾個一路笑語地回來了,也都全身溼透了,都滿身是泥,但麵條都保護得很好。

母親馬上去準備豬肉燉麵條,我就在聽姐和三妹姑她們說著街上的趣事:縣大米廠排著長長的兌麵條的隊伍啦、街上的人怎哪有那麼多啦、包子店裡的包子怎那麼白啦……然後姐才脫下鞋去擠腳上打起的血泡。

待吃飯時,滿院子是豬肉燉麵條的香味。

現在想來,人呀,不在於你吃什麼,穿什麼,擁有什麼,關鍵是你曾經歷過什麼。

六月端午節學習感受 篇24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與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我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哺育與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範圍,在她精心呵護與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憶,尤其是端午節棕子與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懷抱,我在她懷中貪婪地吸允著、索取著我需要,在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與上學,城中與鄉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在了我心中。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下小路與小橋,奶媽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清香與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著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中路還溫熱棕子,中面各種豆兒與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棕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藍子上還掛著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棕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著,高興著,美著……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著棕葉包著米與豆兒,拿著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著手中,一邊教著我,還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鍋中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著,就是中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中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母親,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母親棕子與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棕子與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中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中為母親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訊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為您愛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