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精選17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17W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1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3週年和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澳門各界青年組織活動籌備委員會聯合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共同協辦,組織開展了澳門青少年"雙慶"系列活動。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精選17篇)

此前,澳門特區崔世安特首和四位司長分別率領500名青少年組成的5個“新時代同心行”學習參訪團,赴河北、貴州、江蘇、廣東、湖南等5省,瞭解共建“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脫貧攻堅”等國家重大戰略,參觀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與當地青少年交流互動,其中100名青少年到訪湖南韶山、長沙、株洲。為更好地總結學習參訪成果,展示澳門青年工作的成效,澳門特區舉辦了此次“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會。

此次主題會在澳門綜藝館舉辦。當我們於8月3日下午2:30到達時,可容納4000餘人的內場和看臺已是座無虛席。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香港特區的教育廳、青聯代表,5個省的學生代表和澳門特區的民眾一起見證盛會。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致辭中表示,通過這次帶團參訪,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澳門青少年對祖國的認同與感情,以及澳門青少年與祖國內地青少年的合作與友愛。崔世安表示:“我相信通過主題會的分享,青少年朋友們一定能夠更加堅定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更加堅定地與祖國同心、與祖國同行。祝願年輕的一代在‘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過程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能夠奮鬥青春、實現夢想!”

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表示,澳門迴歸以來,在中央的重視關心下,在內地各方的大力支援下,澳門特區政府和澳門各界深入開展青少年教育培養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愛國愛澳核心價值的薪火相傳、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兩小時的主題會上,以視訊短片、合唱表演、嘉賓演講、青年分享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集中展示澳門青少年在內地學習參訪過程中,對國家發展和愛國精神的所見所想,展現了中央對澳門青少年的關懷幫助,以及澳門特區政府與澳門社會各界攜手同心加強青少年教育培養工作的進展情況。

來自澳門培正中學的陶昶是青少年乒乓球比賽“全冠王”,當在亞洲中學生乒乓球賽中外國選手誤將她作為某一單獨的國家隊選手表示祝賀時,她馬上糾正對方說:“謝謝,但我們是中國澳門隊!”全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湖南參訪團成員連鈺龍說:“澳門和內地的青少年應該更加團結、一起努力,將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中國天眼”總工藝師王啟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第一代塞罕壩人陳彥嫻,也應邀分享了國家當前的科技發展,以及為國家建設的奉獻精神。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當一群可愛的國小生用純美的童聲唱起《七子之歌》時,我們無不感受到澳門對祖國母親的眷戀和回家的喜悅。

主題會上還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行動框架協議》等多個協議簽署儀式,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和青年等領域創新創業合作,推動青年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最後,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將主題會推向了潮。

退場時,一位優雅美麗的中年女士興奮地跑過來拉住了湘鋼一中學生周祉璇的手,原來,她的女兒在韶山的“新時代同心行”活動中和周祉璇結成了小夥伴。當天,黃哲瀚、龐伊宸、鄭思睿也見到了自己的小夥伴。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2

8月3日上午,內地5省的青少年代表與濠江中學的同學們開展了為期半天的交流活動,大家一起參觀了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觀看了節目表演,共同繪製了巨幅彩色中國地圖。

濠江中學創建於1932年,有四個校部,4600名學生,是目前澳門的中學之一。位於氹仔島的附屬英才學校是20__年在原址改擴建的校區之一,實行幼稚園至中學15年學制一條龍管理,以“德育為先,培養和諧發展、具國際視野的精英人才”為辦學宗旨,以“雙語教育”“藝術教育”和“奧林匹克意識”為辦學特色,更因為今年“六一”學校學生與總書記的書信往來揚名全國。

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副校長陳虹女士在致辭中深情地說道:“每年有五分之一的澳門中學畢業生能夠進入國內百所985、211高校讀書、深造,英才學校的全體師生感恩祖國給予的關愛,也相信未來會更好。”

此次我市的10名中國小生分別來自韶山學校、湘鋼一中、市二中、市十一中、嶽塘區湘鋼一校、湘鋼二校等6所與澳門學校結成姊妹學校的中國小。20__年,應澳門特首辦的請求,國家教育部港澳司在全國遴選了一批特色學校與澳門中學結對,市二中、市十一中以藝術教育和科技體育特色入選。20__—20__年,湘鋼一中鄧興老師作為教育部公派指導老師在澳門新華學校工作一年,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紮實的工作作風得到新華學校師生的高度認可,也成功地在新華學校和湘鋼一中、嶽塘區湘鋼一校、湘鋼二校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樑。

根據澳門特首辦的邀請函,經本人申請、學校推薦、面試遴選產生了10名人選代表全省中國小生參加此次活動,每個同學都是素質全面、多才多藝。來自嶽塘區湘鋼一校的23歲的劉灝然別看個子小,卻因為活潑機靈、一派童真得到特別多的關愛。在英才學校的藝術室,他即興彈奏一曲鋼琴練習曲,又讓大家刮目相看。湘鋼一中的周祉璇是學校的金牌主持,作為學生代表接受澳門電視臺時採訪落落大方,應對自如,中英雙語主持是她的拿手好戲……

與我們10個孩子年齡、身高各異,其他4個省的學生代表基本都是高中高年級以上的學生,比較沉穩老練,澳門的學生則比較文雅、謙和。但當同學們共同繪製完成的地圖徐徐展開時,大家都興奮地歡呼起來。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3

我們入住的酒店位於澳門半島。8月2日下午,當我們在臺風的餘威中有些狼狽地通過珠海通往澳門的關口時,一位佩戴著工作牌、笑容甜美的小姐姐迎住了我們,她就是我們團的專職引導餘小姐。從抵達酒店時起,孩子們的驚呼就沒有停止過了,這份驚喜在當天的歡迎晚宴上達到了高潮。當以崔世安特首為首的澳門全體政府要員進入宴會廳時,當主持人介紹出席宴會的科學家、企業家名單時,孩子們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表情。在省教育廳的應若平副廳長和省港澳辦張主任的率領下,我們近距離和崔世安特首、傅自應主任等領導交流,同為湖南人的楊長風總設計師則親切地囑咐同學們:“我們國家以建設科技強國為目標,真正需要科技創新型人才,你們要好好努力,為祖國的科技發展努力”。攝影師不失時機地安排我們拍下了大合影,市二中的陳鑫鵬同學被安排和崔特首站在一起,發育良好的他位元首還高了半個頭。這份興奮讓孩子們飽餐了美食回到酒店後仍然無法平靜下來,於是,本已極其疲憊的我又興致勃勃地帶著他們逛起了旁邊的漁人碼頭。夜風習習,燈火闌珊,兩家音樂夜宵廣場上歌聲迴盪,三三兩兩的人群悠閒地享用各色小食。澳門的夜晚如此多姿多彩。

在活動結束後的體會文章中同學們說:“這次專題會見到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五省學生代表團,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青年代表,以及澳門的各級領導與各界的精英人士。這一切都令我感到驚奇與讚歎,這次澳門之行,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見到了這麼多的大咖之後我也不禁感嘆‘越努力,越優秀。’他們中的所有人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來完成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人。”“這次澳門之行不僅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部跨越空間的愛國詩篇的集體吟唱。我們在歡聲笑語中體味生活的千滋百味,更在心心相惜中明白祖國繁榮統一的不易與重要。我愛你,親愛的祖國!”

8月4日一早,我們啟程離澳,與剛剛啟用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相比,拱北口岸人流攘攘,卻又井然有序。

三天的澳門之行行程匆匆,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澳門同胞對祖國母親的深厚情感和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是啊,正如崔世安特首所說的:“澳門迴歸20年來的實踐證明,澳門發展的機遇就是國家的不斷強盛,國家好,澳門就好,國家始終是澳門發展的堅強後盾。”澳門的繁榮穩定不正是“一國兩制”戰略成功的證明嗎?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4

我們以“六·五”世界環境日為契機,緊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

一是春節期間,組織8輛宣傳車在市區主要路段進行拒放煙花爆竹宣傳行動,倡議金川區廣大人民群眾春節期間不燃放煙花爆竹;兩鎮各社群張貼、發放拒放煙花爆竹宣傳單8000份;在金昌大廈門前舉行拒放煙花爆竹宣傳活動,播放廣播宣傳54小時,發放宣傳單20餘份;宣傳部門向部分市民群眾傳送了宣傳拒放煙花爆竹簡訊200餘條。

二是元宵節期間,聯合城市綜合執法局、社群對市區3個監測點(西坡天慶、市科技局、新川苑)周邊的環境進行專項治理,通過採取晝夜巡查、勸導勸阻等方式,讓廣大市民拒放煙花爆竹。

三是春耕備耕期間,在寧遠堡鎮、雙灣鎮開展農用超薄地膜、農藥、畜禽養殖、秸稈焚燒等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宣傳活動,在各村設立宣傳諮詢點,向群眾發放環保手冊和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宣傳單7000餘份;組織宣傳車3臺,張貼宣傳幅9張,在各村進行播放廣播宣傳70餘小時。

四是兩鎮和各社群結合網格化管理工作利用現有電子顯示屏對禁燒垃圾、禁燃煙花爆竹等環保工作進行了宣傳,在“六·五”世界環境日當天懸掛宣傳橫幅,集中進行了環保宣傳。

五是6月5日上午,我局聯合寶運里社區和龍崗里社區開展了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的環境日宣傳活動。活動期間,環保志願者及宣傳人員充分利用展板、條幅、發放宣傳資料、電子滾動屏、微信公眾平臺等方式進行環保宣傳。

六是結合即將到來的中大學聯考,積極宣傳綠色護考行動,倡議廣大市民、企業、單位在中大學聯考期間,少開一天車,儘量不鳴笛,考場周圍不得大聲喧譁等,並對考場周圍娛樂場所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

20年,我局通過開展一系列環保宣傳教育活動,既增進了社會各界對環保工作取得成績的瞭解,又宣傳了環保法律法規,宣傳力度較往年進一步加大,市民的環保意識進一步增強,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持續高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共同家園,然而由於人類常常採取亂砍濫伐、竭澤而漁等不良發展方式,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正使生態系統滑向不可恢復的臨界點,如果地球生態系統最終發生不可挽回的惡化,人類文明所賴以存在的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將不復存在。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5

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在青年成長道路上是第一位的,理想信念高於天,這是青年人走好人生之路、放飛青春理想的思想基石。

20_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與師生座談時,諄諄告誡青年“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就是要廣大青年樹立遠大理想。總書記自己在青年時代,在陝北樑家河度過艱苦的七年青春年華,通過博覽群書、通過與廣大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既培養了與廣大人民群眾深厚的感情,也堅實了自己要以一生致力於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生活的淳樸理想。總書記走過的人生歲月就是當代青年的榜樣。

今天的中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廣大青年成長成才、施展才華提供了豐實的實踐土壤,有著比前人難以比擬的大好環境,但能不能正確地走好人生之路,還在於是否能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沒有正確的理想信念、不能持之以恆地堅守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照樣會走彎路,也難以達到理想的彼岸。

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是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堅定地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是忠誠地做好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就是自覺同人民一起奮鬥,同人民一起前進,同人民一起夢想,用一生來踐行跟黨走的理想追求。

築牢這樣的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學好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為近百年世界革命實踐所佐證的科學真理,是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先進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的馬克思主義,閃耀著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的真理的光輝,當代青年要自覺學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問題;要自覺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其分析和解決當代中國發展、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現實問題。

只有用先進理論武裝頭腦,自覺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才能彰顯理論的力量,才能對正確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才能在思想上更上時代的步伐。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6

在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迴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之後,中華民族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的又一盛事。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蠔的繁體字為"蠔")。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於《明史》。東西五六裡、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中國女神 天后,又名娘媽。根據傳說,一艘漁船在一個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航行,突然颳起狂風雷暴,漁民們處於危急關頭。這時,一位少女站了起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裡,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澳門自1999年12月20日迴歸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依據澳門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並得以延續。

澳門的面積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亞洲人均收入比較高的地區。

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7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先驅者已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我在心中立下了青春的誓言,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哪怕我只是一塊磚也要去構築祖國繁榮昌盛的大廈;哪怕我只是一顆螺絲釘,也要去鋪設民族走向輝煌的路軌;哪怕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為祖國的春天奉獻自己生命的綠色。

陳獨秀曾說過:“青年知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之在人身。”人生因為夢想而高飛,人性因為夢想而偉大。今日,主席明確提出“中國夢”,它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體現了以同志為書記的黨中央的歷史擔當,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公約數和共識,成為激勵全體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旗幟和高昂旋律。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著未來。

我們都知道,追逐夢想的道路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只要不懈努力,總會到達理想的彼岸。記得蘇格拉底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我們從不懷疑,因為夢想只要經過奮鬥,就可能變成現實,哪怕沒有成功,我們也不後悔。因為我們至少奮鬥、努力過。

共青團工作是富有激情和活力、充滿希望和挑戰的。同時需要八年的共青團工作經歷,使我得到了成長和進步,收穫了友誼和幸福,打牢了人生和事業的基礎。雖然已經離開了共青團的崗位,可往事卻似昨天,許多工作時的情景時常在我夢裡出現,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人生的進步需要不斷的追求,就像在共青團的崗位一樣不停的奮鬥。只要我們擁有一個穿越地平線走向遠方的目標,有一顆陽光、積極、善良的心,我們平凡的每一天終將匯聚成一個豐富精彩、具有價值的人生。這一信念,是共青團給予我的,也是我在今後工作生活中將不斷銘記、永遠堅持的。

難忘共青團,我愛共青團!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8

澳門迴歸祖國近二十二年,經濟騰飛,城區高速發展,特別是特區的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中位數等皆有明顯的進步。迴歸多年以來,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和醫療衛生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很多民生問題亦相繼浮現。行政長官崔世安去年十一月發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到“加碼”派錢,重申政府持續聚焦民生改善,加大力度完善社保體系、住屋、教育、醫療、人才培養五大長效機制,尤其增強愛國愛澳教育,深化青年工作,強化法治建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維護國家安全相關配套立法。並多番強調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對於未來如何更好地融入灣區?我提出四點希望。

一是希望參考“中國心·粵澳情”活動模式,推出灣區情繫列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讓澳門當代青年學生進一步走進灣區,瞭解政策,做好各方準備。“中國心·粵澳情”是筆者早年首創的活動,如今已交由相關青年組織策劃,多年來成功地吸引不少青年學子前往廣東各地參訪,啟益良多。在未來的大灣區城市群中,料必有著良好的合作前景和互補空間,希望廣大青年多參加不同活動,主動走進灣區各市,力促粵港澳青年交流、學習及互動,用好政策和優勢。

二是希望特區政府切實地於灣區各市,尤其澳門人較集中居住的城市設立諮詢機構,方便居民尤其青年瞭解相關政策,做好準備,更積極地參與祖國建設,融入國家大發展的快車道。

三是希望青年人時刻提升個人素養與競爭力,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並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把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連繫起來,肩負使命。正如有學者曾言,大灣區建設是泛珠合作以至粵港澳合作的延續和深化版。前期合作屬於優勢互補,各顯所長、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而大灣區建設則是一個新區域共同體的建立。

四是希望澳門青年進一步增強愛國愛澳意識,提升家國情懷。在此前提上,青年人應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畢竟國家安全並非空泛的概念,諸如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路、生態等具體內容涵蓋其中,青年人必須弄通弄懂。安邦定國,人人有責,青年更是責無旁貸,必須時刻培養和發揚好愛國愛澳的精神,與社會各界一道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總的而言,筆者作為僑界的一份子,未來將繼續努力以“僑”搭橋,善用僑智與僑力,推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發展,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引領僑界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局之中。同時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民族夢”,說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灣區故事,作出新的貢獻。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9

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了發展中人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與人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的關係這一難題,以積極的而不是悲觀的態度詮釋了這一難題背後所蘊含的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形成了新穎的發展理念,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觸及到了一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難題,即:金山銀山是人的物質追求,綠水青山是人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這兩者都是人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而這兩者對於人來說又很難兼得。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以犧牲綠水青山來實現自己的物質追求,曾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奇蹟。但是,這種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造成了許多災難性的後果,促使人們在對傳統的增長方式和發展理論進行反思的同時,開始重新研究發展理論,重新研究發展中人與自然的關係。

1972年,羅馬俱樂部的報告《增長的極限》一發表,就在世界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因為這一報告指出,影響經濟增長的五個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長、糧食供應、資本投資、環境汙染、資源消耗呈指數增長,而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資源和汙染吸納能力是有極限的,人類如果繼續按照這樣的方式謀求經濟增長,最終將威脅自己的生存。這種增長極限論雖然被人們稱為悲觀主義的觀點,但他們提出的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思考,思考的結果就是要走“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的專題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1992年在巴西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的《里約熱內盧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檔案,強調增長不僅要考慮當代人的需求,還要考慮後代人的生存和需求,因此,在人類謀求增長的同時,必須優化環境、保護生態。這些問題由此被稱為全球性問題。

但是,發展中人與自然究竟應該怎麼樣共處?增長與環境、生產與生態究竟是什麼關係?人們並沒有統一的認識。以我國為例,我們在過去實行的是“先增長後治汙”模式,在“兩座山”問題上實際上是採取了“為了金山銀山可以暫時犧牲綠水青山”的做法;後來認識到這樣做不僅不可持續,而且治汙的代價要大於增長獲得的收益,於是許多地方提出了“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的口號,即下決心改變“先增長後治汙”的模式,優化環境,保護生態。這樣的口號,這樣的做法,雖然也講“可持續發展”,但實際上是把“可持續”與“發展”割裂開來,表明我們在悲觀主義的增長極限論影響下,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把增長與環境、生產與生態的關係完全對立了起來,這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和困惑中,在主政浙江期間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口號、全新的思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樣,在我們面前就有了三個口號、三個公式:一是“為了金山銀山可以暫時犧牲綠水青山”;二是“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三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前兩個口號、兩個公式,在“兩座山”問題上都割裂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係,實際上都對“綠水青山”與生產力發展的關係持有悲觀主義的態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和公式,則以“就是”一詞把“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辯證地連線起來,以積極的而不是悲觀的態度闡明瞭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講清楚了發展中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係。這種態度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這種認識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

因為,我們都知道,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明確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個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他還列舉了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結果這些地方成為不毛之地。為此,他告誡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們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支配自然界,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的。”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恩格斯和那些悲觀主義者不同的是,他在提出這一問題後以馬克思主義的積極的樂觀主義態度指出:“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支配作用,就在於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因此,我們說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以一種新穎的發展理念,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認識和處理髮展中人與自然關係問題的科學思想。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10

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人?對待自己的學業和工作,我們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那樣的責任心和愛心全力投入不斷努力。果真如此,便沒有什麼目標是不能達到的了。

一個積極主動的人還應該虛心聽取他人的批評和意見。其實,這也是一種進取心的體現。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並從中汲取教訓,就不可能有更大的進步。比爾·蓋茨曾經對公司所有員工說過:“客戶的批評比賺錢更重要。從客戶的批評中,我們可以更好地汲取失敗的教訓,將它轉化為成功的動力。”除了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我們還應該努力尋找一位自己特別尊敬的良師。這位良師應該是直接教導你的老師以外的人,這樣的人更能客觀地給你一些忠告。

這位良師除了可以在學識上教導你之外,還可以在其他一些方面對你有所指點,包括為人處世,看問題的眼光,應對突發事件的技能等。如果有這樣的人給我們幫助,那我們的成長的速度一定會比別人更快一些。同時,要想把握住轉瞬即逝的機會,一個積極主動的人就必須學會說服他人,向別人推銷自己或自己的觀點。在說服他人之前,要先說服自己。我們的激情加上才智往往能更好的折射出我們的潛力。

這三節團課著實讓我成長了很多,我也真正試著將團與我的日常生活相聯絡,驀然回首才發現,團課與我的生活是相互滲透的,我想我會更努力的成為一名更優秀的團員。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11

20__年,這是中國共青團建團100週年的一年,這也是體現著數代青年為建設美好的祖國而堅持努力了100年,每個人都曾有過夢想,也都期望著會有成真的一天,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夢想都會實現,因為在這個追逐的過程中,可能會經過無數次的坎坷與挫敗,從而導致以前的夢想變得破碎不堪,或者精疲力盡後選擇了放棄,那麼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你是否還記得最初的夢想,是否還在堅持著曾經的執著,是否還能找到自己最初的樣子。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群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與青年人之間的橋樑和紐帶,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力量。作為共青團員、共產黨員,自我感覺到有點自豪。入團以來,我堅持不懈地學習,在思想、學習、工作和組織生活上都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為了迎接建團100週年,我將勤儉節約,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經常與同事交流,討論黨中央和團中央的重大決議,在交流中宣傳我們黨的思想和決定,跟群眾保持必要的聯絡。

作為聯盟成員,我時刻關注當今世界時事政治的變化。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親民路線,不僅讓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更讓我對中國共產黨的無限嚮往更加強烈。在當今的中國夢中,中國共產黨永不屈服,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從容體現大國風範!中國共產黨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做出了最靈敏的反應,制定了務實的政策。中國不再是一頭睡獅,傲立於世界萬國之林!事實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被侵佔了四個多世紀的澳門,終於以和平的方式回到了偉大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中國人民的大喜事,是全世界華人的大喜事,也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大喜事。

四百多年來,中國人民曾經為收復澳門作過英勇頑強、不屈不撓的鬥爭。但是,由於清朝政府、北洋軍閥、國民黨政府的軟弱、腐朽、愚昧,由於國家的分裂、政局的動盪,由於中國的落後、封閉、貧弱,這些鬥爭都失敗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最終結束了列強對中國的統治。建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的改革開放,使我國國力大增,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為香港和澳門的迴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昔對比,明顯地反映出我國在兩個不同時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在此揚眉吐氣、舉國歡慶澳門迴歸的日子裡,我們青少年更應當牢記住歷史的教訓刻苦頑強努力拼搏,學好文化專業知識,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各種能力,以更加昂揚向上的姿態,迎接中國歷史的新曙光,跨入充滿挑戰和希望的新世紀。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13

通過這次團課的學習,我明白了團的意義,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團員應有的光榮。記得在我上國中時,老師就動員大家入團。當時的我們對團並沒有什麼概念,所以很迷茫。上了這次團課才我對共青團的歷史有了全面的瞭解,知道了當時共青團在黨的革命歷程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懷著對前輩們的崇敬之情我感到了自己肩上的歷史責任。

是啊,100年來,共青團走過了光輝的歷程,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20年共青團的誕生,從1922年共青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到1949年共青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我們的團一直都肩負起了歷史使命,堅決的完成了黨交給我們的一切任務並積極的發揮自己作用建設祖國。到現在中國共青團以經召開了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我們共青團員應該肩負自己的時代使命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其次,團課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共青團員的義務和責任。我們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所以我們始終要保持自己思想的先進性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團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認識到團結協作的巨大力量。像我們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團員應該努力團結大家,創造良好的大學文化氛圍。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14

中國是我最親愛的祖國。她是從一九四九年成立的,到現在已經23歲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那裡有寬廣的天安門廣場,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廣場上高高的飄揚。

我們的祖國有壯麗的山河,勤勞的人民。祖國有許多名勝古蹟,長江、長城、黃山、黃河......五十六個民族勤勞的人民建設著美麗的祖國。

我愛祖國,也愛祖國的大自然的風景。

我不僅愛祖國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磚一瓦,我也感到親切,感到值得我留戀和愛撫。

且不要去說什麼俄羅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蘭的湖泊,印度尼西亞的島了,咱們中國自有壯麗偉大的自然圖景。 我們有頭頂千年積雪的珠穆朗瑪峰,有莽蒼的黃土高原,有草樹蒙密的西雙版納〔西雙版納〕在雲南省南部,是傣族主要聚居區之一。解放後成立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有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有一瀉千里的黃河,有浩浩蕩蕩的揚子江,有興安嶺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島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諸省的廣闊無垠的青青的牧場,還有說不盡的江湖沼澤,……祖國的大地山河喲!哪一個地方不經過勞動者雙手的經營,哪一個地方沒有流過勞動者的汗,淌過戰士們的血?

我愛我們祖國的土地!狂風曾來掃蕩過它,冰雹曾來打擊過它,霜雪曾來封鎖過它,大火曾來燒灼過它,大雨曾來沖刷過它,異族奴隸主的鐵騎曾來踐踏過它,帝國主義的炮彈曾來轟擊過它。不過,儘管受了這些磨難,它還是默默地存在著。一到了春天,它又甦醒過來,滿懷信心地表現出盎然的生意和萬卉爭榮的景色。

這是祖國大地對勞動者的回答:光禿禿的群山穿起了墨綠色的長袍,岡巒變成了翠綠的堆垛,溝谷變成了遼闊的田園,長滿了蔥綠的禾苗,沼澤變成明鏡般的湖泊,層巒疊嶂表示低頭臣服,易怒的江河也表示願供奔走……

祖國的山對我們總是有情的。我們對它們每唱一首歌,它們都總是作出同樣響亮而又熱情的迴響

祖國的大自然經常改變它的裝束。春天,它穿起了萬紫千紅的豔裝;夏天,它披著青蔥輕俏的夏衣;秋天,它穿著金紅色的莊嚴的禮服;冬天,它換上了樸素的雪白長袍。

大自然的季節的變換,促使著新生事物的成長。

這是春天的訊息:你瞧!樹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開始聽得見唧唧的蟲鳴了。我知道新的一代的昆蟲,正在以我所熟悉的語言慶祝它們新生的快樂。

碧油油的春草是多麼柔軟、茂盛和充滿著生機啊!它青青的草色,一直綿延到春天的足跡所能達到的遼遠的天涯……

因此,草比花更能引起人們的許多聯想和遐思。

夏天的清晨,農村姑娘赤著腳,踩著草上的晶瑩的露珠,走到銀色的小溪裡滿滿地汲了一桶水。雲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著她的鮮紅的雙頰。

這是多麼純樸的勞動者的美啊!

秋天,到處是金紅的果子,翠錦斑斕的紅、黃葉。但它也使人微微感到,一些樹木因生育過多而露出來的倦意。

清秋之夜,天上的羽雲像輕紗似的,給微風徐徐地曳過天河,天河中無數微粒似的星光一明一滅。

人間的眼前近景,使人忘記了天宇的寥廓啊!

在冰峰雪嶺下不也能開出雪蓮來嗎?你看它比盪漾在漣漪的春水上面的睡蓮如何?

面對著巨流滾滾的揚子江,我想起了它的發展的歷程。

最先它不過是雪山冰岩下面滴瀝的小泉,逐漸才變成蒼苔滑石間的細流,然後是深谷裡跳躍著喜悅的白色浪花的溪澗。以後它又逐漸發展,一時它是澄澈的清溪縈迴在牛群牧草之間,一時它又是沸騰咆哮、素氣雲浮的瀑布,一時它是波平如鏡、靜靜地映著藍天白雲的湖泊,一時它又是飛流急湍、奔騰在崇山峽谷之間的險灘。不知經歷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後它才容納了許多清的和濁的支流而形成了茫若無涯的、浩浩蕩蕩的大江。

每逢假日,我也常約伴去登山。

我們不相信那山顛的雲霧繚繞中有什麼“神仙”,也不相信那白雲深處有什麼“高士”。

我們去爬山,是為了休息腦筋,增強體質,豐富知識,同時也是為了鍛鍊革命的意志。

當我們花了很大的氣力爬上第一個山頭,回頭看看我們所經過的曲折盤旋的小徑,看看在我們腳下飛翔的鷹隼,就不覺要高呼長嘯。

爬過幾個山頭以後,又看見前面還有更高的山俯視著我們。好容易爬上最後的頂峰,看看周圍,看看聳峙的峭壁,突兀的危崖,嵯峨的怪石,挺立的蒼松。在我們腳下是蒼茫的雲海,雲海的間隙中,可以看到鄉村,看到通往天邊的道路。……

這真是一種好的運動,好的鍛鍊,登山遠望真令人心曠神怡,好像胸中能裝得下山川湖泊。

我們曾在大海的近旁度假。

碧綠的海水吐著白茫茫一片浪花,蔚藍的天空像半透明的碧玉般的圓蓋覆在上面,海鷗翱翔在晴天和大海之間。太陽就睡在我們的腳下。

遼闊的晴空,清新的空氣,盪滌了我們多少工作的疲勞啊!

生平到過不少有名的風景區,但在我的腦子裡的印象最深的還是我家鄉門前的小溪。春天,春水漲滿,橋的兩孔像是一對微笑的眼睛。細雨如煙,橋上不時有人打著雨傘走過。對岸的紅棉樹開花了,燕子在雨中飛來飛去,還有一陣一陣的風,吹來了斷續的殘笛……

小溪流唱著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將衝擊著一切涯岸流向大海。靜靜的群山,則仍留在原來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遠去。

流水一去是決不回來了,但有時也會化作一兩片羽雲望故鄉。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15

澳門迴歸後,特區政府根據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需求,調整社會保障的基本理念和價值目標,不斷深化制度改革,持續擴大覆蓋面,逐步建立了“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不斷編織和鞏固居民的基本生活安。

20xx年《社會保障制度》生效,標誌著澳門設立了第一層社會保障制度,革新了供款制度,實施了強制性及任意性供款,使社會保障覆蓋範圍由主要行業擴充套件至全民。受益人數從1999年的不足20萬人增加到20xx年的48萬人,增長近250%;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則增至11萬人,是迴歸年的22.3倍。截至20xx年9月,第一層社會保障參保率約為82.6%,養老金覆蓋率約為76%,提前完成“澳門特區五年規劃”的既定目標。

20xx年《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正式實施,標誌著第二層社會保障的建成。該制度以儲蓄積累式的退休基金作為運作模式,資金來源主要為個人及僱主的供款,通過對供款進行投資增值以提高退休後生活水平,是特區政府推動特區居民積極參與退休生活保障的長遠措施,目前已吸引超過190個僱主加入。為鼓勵居民參與,自20xx年開始特區政府向每名合資格居民發放一次性的鼓勵性基本款項10000澳門元。加上連續10年的預算盈餘特別分配撥款,20xx年每名合資格居民的公積金個人帳戶累積的款項已達75643澳門元,涉及總撥款約256億澳門元,受惠總人數約446000人。

改善民生離不開資源投入。特區政府審時度勢,開創性地建立了澳門財政儲備制度,並於20xx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xx年財政儲備初始規模為998.6億澳門元,至20xx年8月財政儲備達5722.5億澳門元,增長4.7倍。20xx年7月,《鞏固社會保障基金的財政資源》獲立法會通過,法案建議每年將特區中央預算執行結餘的3%指定給社會保障基金,作為其本身預算的年度收入。此外,特區政府由20xx年開始向社會保障基金進行額外注資,分4年合計注資370億澳門元。

政府統籌規劃是主線,策劃立足長遠是方向,管理科學規範是抓手,資金充實可靠是保障。澳門特區政府多措並舉,織密了社會保障網路,讓澳門居民生活更安心,對未來更放心。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16

今天我去了澳門。這是我第三次去澳門了,這次我們是跟著旅行社去的。第一站我們去了媽閣廟,樓不導告訴我們媽閣廟是比小不比大的地方。媽閣廟為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初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位於澳門的東南方,枕山臨海,倚崖而建,周圍古木參天,風光綺麗。主要建築有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殿堂。廟內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媽祖,又稱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稱其能預言吉凶,常於海上幫助商人和漁人化險為夷,消災解難,於是福建人與當地人商議在現址立廟祀奉。

樓不導只給了20分鐘,我一走進媽閣廟,媽閣廟有三層,第一層和第二層都差不多,可是第三層就不一樣了上面刻著兩個字紅太乙,我還爬到一塊陡峭的岩石和我外公、外婆照了相,我們原路返回還沒到20分鐘,整個團的人就全上車了。我去玩媽閣廟我覺得媽閣廟真的是比小不比大。

2022紀念澳門迴歸祖國23週年紀念日心得體會 篇17

在經過了數次的團校學習後,我不僅僅對組織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並對自我一旦成為一名共青團員如何在這方面做到作了思考……

第一要堅持學習,努力學習黨的綱領和黨的性質,宗旨,歷史使命。

第二要明確是非觀念,只可用共青團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另外,團員是有別於普通青年的先進青年,團員的意識也是有別於普通青年的,所以要在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起帶頭作用。更為各方面的模範。

第三是要在學習先進思想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第四是要堅定的跟著團指引的方向走,這樣才能有正確的前景方向,進取履行團交給的任務,明確團員的義務並有效地執行好。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團員,我認為應當具有以下幾種意識:

一、自立意識

我校向來重視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觀,以培養自我本事、自我教育與他人教育相結合的新型教育特色,以學生自我為核心的創新管模式,使學校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充分發揮了廣大學生的自主意識,你們要有高於一般青年的模範意識。高於一般青年的模範意識,即要時刻注意用團員的標準要求和鞭策自我,不斷增強做一名共青團員的光榮感和職責感。在學習和社會生活各方面起帶頭作用,努力成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勤奮工作,刻苦學習,遵紀守法,樹一代新風。

二、自律意識

世界上沒有完全的自由,我們學生所謂的真正自由是嚴於律己,從我做起,並進取學習。美麗的學校是我們自我的家,為了使我們的家園構成一個整潔、舒適、寧靜的學習生活環境,需要我們每位同學從自我做起,從此刻做起,自覺維護校規校紀。你們在維護校規校紀方面要做到“六無”、即:學校無煙頭痰跡,牆面無腳印汙穢,上課無次遲到早退,交往無不雅舉止,宿舍無違規電器,考試無抄襲作弊。但我們的自律並不等於墨守成規,自我束縛,我們的自律是力求上進的自律,是蓬勃向上的自律,它要求勤奮學習、提高科學文化水平、擴大見識面、不畏困難進取向上、勇於創新,做懷揣“六大”證書,練就“八套”本領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