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精選20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18W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

皮影戲是中國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隨著時代變遷,這門藝術日漸淡出人們視線。然而,在我的家鄉—巫山縣騾坪鎮,殘存著當地最後一支傳統皮影戲班子,堅持給村民的文藝生活增添古色古香的味道。說起皮影戲,我可是情有獨鍾。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精選20篇)

記得那一次是仲夏的一個晚上,我們正在吃飯,爺爺說:“大壩裡來了個皮影劇團,吃完飯我帶你去瞧瞧。”皮影對我來說是一個新鮮物,不知啥樣。我扒了幾口飯便要去。路上我又蹦又跳,不一會兒,我和爺爺來到大壩裡,只聽見鑼聲、鼓聲、喝彩聲吵作一團。演皮影戲的場地被裡三層外三層的觀眾包得嚴嚴實實,好不容易才擠了進去,只見那兒擺著一個一米來高的木架子。框架上繃著一塊半透明的驢皮,驢皮上武松把老虎摁在地上揮動著鐵錘大的拳頭向老虎頭上猛擊,大老虎咆哮起來,不住的扒著地下的什麼東西。老虎一用勁翻身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武松,勁兒先瀉了一半。武松隨手拿起身邊的哨棒,一陣亂打,老虎倒下了。鑼聲、鼓聲、喝彩聲更響了。接著又表演了《哪吒鬧海》、《西遊記》、《葫蘆娃》……精彩絕倫。

半夜節目結束了,我意猶未盡。我走到架子後面發現了許多帶木棒的圖片,爺爺見我好奇便給我講:“這是用牛皮做的,在上面做了彩繪,很精緻。這皮影共有十一個關節是仿照人得關節制作而成的。這讓我越來越喜歡皮影了。

皮影戲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它歷經多少年才流傳至今。雖然現在有了電視、電腦等高科技給我們的視覺享受,但皮影始終有它獨特的魅力和深層的文化內涵。

我愛我家鄉的皮影戲!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2

如今相對開放的國際環境,使得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漸漸地不被重視。現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肩負著的使命。

中國的傳統和文明需要傳承。這些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和發展的產物。現在的中國人,未來的中國人,若是無法瞭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發展,輕視這些傳統和文明,那麼這樣的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和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品性的緊密聯絡,也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容被西化。中秋節寄託了遊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了耕作的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表達了親人對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則體現了人民嚮往和平快樂生活的樸素願望。這些節日背後所存在的意義,是任何一個洋節日無法替代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保護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從原來沒有節假日變成了休假一天,電視媒體也日益加大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在這個受到外來文化強烈衝擊的21世紀,我們太多地關注於西方萬聖節的南瓜;情人節的玫瑰;聖誕節的白鬍子老人。從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餅,對於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這都是一種本土文化的丟失,沒有了這些文化和傳統,我們也將丟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處於現今社會的我們依然要懂得不崇洋的道理。外國的傳統和特色往往不適合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就像君主立憲制不適用於中國;刀叉無法成為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說話方式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婉轉一樣,洋節日也不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節日。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長期積澱和凝聚之後又經後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日風俗裡,後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當承載著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不再受重視,節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堅守中國傳統文化。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3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說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於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後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麼,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隻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並且是一顆有著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4

一間古色古香的茶館裡,兩位年輕人身穿長衫,表演起了相聲,他們時而嬉笑怒罵,時而哀怨抹淚,說唱功夫了得,“笑果”明顯。伴隨著沁人心脾的茶香,臺下茶客不僅豐富了味蕾,還被傳統文化浸潤著……這樣的場景,本週日將出現在湖城衣裳街區館驛河頭邊,隨著這家附帶傳統表演專案的茶樓開門迎客,湖州人從此又多了一處文化客廳。

來到這個名為“百坦茶樓”的場所,發現茶樓整體設計沿襲中式古典風格,空間設計講究“禮制”,中國古典元素的飾物在整個茶室中充分體現。比如所有桌椅、板凳均選用傳統木質定製傢俱,鏤空雕花,配備紅木小件,仿若置身於儒雅文化氛圍,感受到淡雅的東方神韻。茶樓中央醒目的.舞臺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一位姓潘的負責人介紹,茶樓每月安排不少於6場文藝類助興表演,除特殊表演活動外,表演時間均安排在晚間,每場約1.5小時至2個小時。每月6場表演中固定2場為相聲專場,1場為曲藝魔術外,其餘3場表演形式包含海派脫口秀、單口說歷史、中式民謠、評書等。值得一提的是,演藝人員均有較高水準,以相聲專場為例,邀請的是“湖口笑聲”團隊,其是湖州本土發芽的相聲社團,由一群湖州名嘴組建,兩年來已舉辦相聲專場10餘場,單項演出50多次,廣受觀眾好評。

在採訪中瞭解到,湖州人歷來愛喝茶,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湖州的茶館已經很為興盛,且多設在臨水依岸的河邊橋頭,比如湖城的駱駝橋、儀鳳橋、華樓橋一帶曾經是茶樓雲集的地方。“以前茶館往往通過說大書等來招徠顧客,現在茶樓被賦予更多的商務、休閒、娛樂功能,但文化味卻少了。”從衣裳街歷史文化街區管理委員會獲悉,承載著老湖州人記憶的衣裳街,經保護性改造驚豔亮相後,已成為時下眾多市民和遊客休閒的好去處。與此同時,群眾紛紛期盼炭畫、剪紙、木雕、竹編、箍桶等湖州老手藝和相聲、曲藝等傳統文化能在老街“復活”。“一方面傳統文化需要獲得新的生命力和社會認可,另一方面湖城需要一個能夠代表城市文化名片的茶樓,‘百坦茶樓’由此誕生了。”據悉,藉助茶館的傳播平臺,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是衣裳街區管委會強化老街活態文化的一種新嘗試。

我們打聽到,茶樓裡的表演團隊將緊跟大眾審美,用創新的形式演繹傳統藝術,同時本著繁榮湖州人文化生活的主旨,票價也很親民,有興趣的市民不妨可以去感受一下。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5

我愛書法,不僅愛它的結構,還愛它的外形,意境。甲骨文,金文……這些象形文字的演變,是一種希望,是中華文明永久傳承的希望;是一種寄託,寄託著中國人對祖國的熱愛;更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積極向上的精神。

我喜歡他們的結構。我有時看到花體的英文,會對它甚是喜愛,那用鋼筆巧妙拼湊的美麗曲線,實在令人對其讚歎不已。但是,這些英文始終是由一個個字母構成,單看一個字時,只會因為其形式的優美而喜愛,不會想到更深遠的意境。而漢字卻不同了,看以前的古文時,就算從未接觸,也可以根據其意境將其含義猜個八九不離十。那是一種漢字中的意境,意境中的詩,詩中的山水畫。看看用毛筆寫的“一”字吧,要是仔細看看“書聖”王羲之的“一”,你就會發現那不同尋常的美。毛筆輕輕一頓,收筆一提,就造就瞭如此美麗的漢字。它的結構單一它的結構單一,就是簡簡單單的一橫為何給人一種用千言萬語都無法描繪出來的感覺呢?似乎無法將其強硬地安在一個形容詞之上。這就是中國書法,這就是它的強大魅力!

我還愛它們的外形,意境。你看,那簡簡單單的筆畫,是那麼優雅,細膩,又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般的壯闊。簡單的漢字在書法家們靈活的筆下行雲流水,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似一汪清泉從山澗流下,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當我用眼睛仔細的欣賞這字時,彷彿被這小小的字帶到了一個奇異而美麗的地方,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一般閒適;有“更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一般的不捨;還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般的孤寂……一個小小的漢字,竟有如此深遠的意境。這,就是中國書法,這就是中國書法的強大魅力!

現代化的風謿洗去了糟粕,但也在侵蝕著中華文化的精華。朋友,也許你已經很少寫字,更不用說寫毛筆字了,也許你經常用手敲擊著骨幹的鍵盤,目不轉睛地盯著熒光屏,不妨去看看名家的書法,再親手臨摹一下,你一定會重新熱愛漢字”體會到中國書法的魅力。讓我們從新拾起蒙塵的筆,一同書寫中華文明的美麗畫卷吧!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6

感謝院長給我們提供這次傳統文化學習的機會,感謝全院職工在我們學習期間辛勤工作,讓我們安心學習。下面彙報一下9天學習的體會和心得。

一、各位老師、義工從自身實踐和落實傳統文化,示範作用好。使每位學員有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有了學習的榜樣,如鞠躬、吃素、講話隨和等。大福地確實是傳統文化的示範基地。

二、自己的受益和體會

1、學到了做人的基本道理。

50多歲了,在部隊25年的時間,接受過黨和軍隊不少教育,也有傳統教育,學習了哲學、政治經濟學,回想起來,這些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影響較大。但社會上和軍隊內部有的現象,也是自己的疑惑,就是官當的越大,這些理論學習的越多,學習的層次也越高,可貪腐的就越嚴重,可以說理論學習和實踐完全背離。

自己也變得麻木,說麻木是對這些不正常現象思空見慣,從當初的氣憤,到後來的無視,甚至隨波逐流。反思一下,完全是自己的自私造成的,一是對壞的社會風氣默認了、明哲保身了,二是也伸手佔點國家的便宜了,比如說:在部隊醫院,酒精、棉球、膠布開始需要什麼拿什麼,沒有感覺到。

但通過短短九天的學習,對自己有了很大的觸動,在以下幾個方面有大的受益:一是人不管學多少為人民服務的理論,如果潛意識裡(思想深處)不紮根,是無濟無事的。這次學習深入了靈魂,對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深信無疑,建立了自己的信仰,今後必將深入學習和理解、傳播,不斷去落實。二是太上感應篇對我的警示力,“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通過幾天來幾位大師的案例分享,以及回顧自己前半生的經歷和果報,(好的果報感恩黨和政府好的政策對家人和自己的護佑、聽家長老師的話得好報;聽黨的話得好報,不聽放任自己則有壞的果報)深有感觸,對父母、生靈、聖賢必需有敬畏之心,對自己有緣的人和事有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是律己的根源或者是保證。

三、做踐行傳統文化的使者。

學習傳統文化關鍵再做,不在說。

一是自己要按傳統文化的標準要求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到語善、視善、行善。播種福田。

二是傳播好傳統文化。

三是除正惡,不斷反省自己,懺悔自己,除不作惡。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7

就像大江大河最後都會匯入海洋一樣,各國文化的長河也必然會交錯、衝擊,然後流入海洋。而我們大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也正遭受著西方文化的衝擊、挑戰,只有我們每一位國民,誓死扞衛我們大中華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讓中華民族在歷史的競爭中不被淘汰。

從望聞問切到火藥、指南針,我們大中華民族對世界作出了多少貢獻,創造了多少奇蹟?五千年文明為我們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去改變世界,創造未來。而這一代的年輕人們,卻拋棄祖國崇洋媚外!

西餐、韓國日本料理在中國的猖狂,就是因為這一代人的民族意識淡薄,盲目地追捧。例如冬至,我們大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們潮汕地區也吃冬至圓,吃了長一歲。去年冬至,學校像往日一樣,也沒人在談論關於冬至的事;而幾天後外國的聖誕節,全校學生都對這個外國的新年著迷得走火入魔,猖狂的互送蘋果,甚至連學校都要學生做聖誕賀卡。這難道不令人感到可悲嗎?

我們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確讓我們自豪,可從戰爭後中國人不再是當年受到各國人尊重的“唐人”,而是侵略者刀叉下的一塊肥肉,中國文化被美國日本摧殘,國民對自己的民族失去了信心,於是清朝滅亡。現在我們中國的確是一個經濟、軍事強國,可我們的文化卻是十分脆弱,連那個小韓國都來搶我們的端午節,甚至是四大發明的印刷術……

各國家之間的文化戰爭,是不會停止的,而勝者可以存留,失敗者只能退出歷史舞臺。作為世界文明的主導者,我們中華民族絕不能倒下。文化長河之間互相碰撞,只有我們每一位國民,都用自己的靈魂扞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才能讓中國真正強大起來。校園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誦讀儒家文化的讀書聲、春節時家家戶戶團聚吃年夜飯、京劇川劇的精髓代代相傳……這不是人們對中華文化的支援嗎?

握緊刀槍,打一場文化的翻身戰,我們中國一定會成為文化強國!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8

冥冥中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引導著我們在向一個方向靠近,又彷彿所有積累下的困惑、憂慮、不解在剎那間得以理解和融通,當我們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工作中拼搏人生時,當我們時時驚詫於人世社會中種種有悖常理之現象時,一絲隱約的不安抑或是顧慮湧上心頭,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這個社會以及這個社會的人們到底缺失了什麼?到底是趨於一個什麼樣的價值取向?

通過學習傳統文化課程——《弟子規》,頓悟間,忽然悵然若釋,一切的不解和疑惑都好像有了方向和答案,“人生難得頓悟之時啊!”,通過對於傳統文化的學習、體會、分享,我深入並充分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凝結的精華,感受到了先師孔子總結的《弟子規》中其包羅永珍的為人之道、處事哲學、行為準則之魅力,恍然明白:這才是做人之根本啊!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多麼經典、深刻而又質樸的內涵啊,縱觀世界,哪個國家有我們這個民族積累了五千年的文明史,為後世留下了諸如《弟子規》這樣的傳統文化精髓瑰寶呢!但非常現實的客觀問題是,一方面,我們有著寶貴的傳統文化精神遺產,另一方面,國人卻多數無從得知甚至是排斥誤解,捨本逐末地在世俗名利場上竭澤而漁,一代又一代丟失著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做人處事之根本,以致於社會上才有瞭如此之多的冷漠、無情、虛偽、失責甚至是道德淪喪,君不見,從 “我爸是李剛”到“官員醉駕公車撞人事件”,從“復旦學子冷視黃山救命犧牲警察”到“雲南中學宿舍再現學生自毆致亡事件”,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在網路或新聞上看到一幕又一幕的令人驚歎之舉,太多太多無法理喻、違背常規的事件一次次肆無忌憚的衝擊著國人的道德神經,痛定思痛,從深層次剖析,這難道不正是一種道德行為準則和人生價值觀的缺失嗎!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幸得以有機會了解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弟子規》,探求到了人生最重要的精神支撐力量,才不枉對於生命旅程的價值,一份厚重的歷史責任使命感頓時激情澎湃於心頭,我們再也不能沉默了,身為華夏五千年文明繼承的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從自我做起,身體力行的學習和踐行《弟子規》,同時帶動身邊更多的群體去逐步瞭解、學習、接受和行動起來。

“傳承文明、繼承祖訓”,讓我們慷慨立志: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踐行優秀道德品行,共同開啟一份“責任、使命、行動”的規劃吧!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9

感恩,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份,讓我現在有機會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感恩學校的領導,給了我這一次學習《弟子規》的機會。

我是一名老師,一名數學老師,同時也是一位父親。但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總感覺缺少了什麼東西,總覺得有點不對勁。看到今天社會中的許多不良現象,看到孩子們的浮華,孩子們的躁動,看到孩子們的不禮貌行為,我心裡非常不安,著急,總感覺現在社會的風氣每況愈下,但總找不到原因,找不到答案,總是很困惑。總覺得這是社會問題,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甚至還會想,我一個人改變不了什麼,這種極不負責任的想法都會出現,通過四天《弟子規》的學習,我終於找到了答案,是啊!孩子是無辜的`,沒人教過他們啊!實際上是我們沒做好,是我們沒教他們,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懂,通過學習我們懂了。的確,我們中國有五千年曆史,我們有幾千年的文化,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好的東西,我們為什麼把它丟了呢?為什麼不把它傳承下去呢?是的,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得把它傳承下去。這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我作為老師,身為父親,我更有責任,所以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我該做什麼。

我要從我做起、從我的家庭做起、從我的學校做起。讓《弟子規》走進我的家庭;走進我們的課堂;走進我身邊的人;我相信我的孩子,我的學生,甚至會有千千萬萬的人加入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傳承中華文化的行列。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0

夢想,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動力。夢想,是一個人前進的方向。夢想,周而復始,夢想,鍥而不捨。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傳承著一個長長夢,幾經輾轉,幾經沉浮。時至今日,匯聚成了一個夢,中國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夢,但每一個人的夢想都要以國家為中心。有的人夢想著當醫生,可以救死扶傷;有的人夢想著當軍人,可以為守護祖國付出一份艱辛;也有的人夢想著當教師,可以把知識教給我們這些即將成為國家棟梁的人……我們知道雖然這些夢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我們一定要相信只要靠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就會成功。

我也有一個長長的夢,就是成為一名偉大發明家,為中國發明世上還沒誕生的發明。比如我從小期盼的縮小、變大噴霧劑,讓我想到這點的是電視上播出的雅安地震。看著那些房子一座座的塌倒讓我有害怕家裡的東西一樣樣地被活埋,真是有點浪費。所以我們可以把噴霧劑調到縮小部分,再把房子縮小。帶到安全地帶,再把噴霧劑調到變大部分,接著把房子變大。除了有這個作用以外,還可以用在書包、汽車、液化瓶等方面。

雖然我想設計上面的發明確實有點異想天開,但我也有可能會靠著自己頑強不息的精神成功!就像鄧稼先那樣,如果他沒有去學核物理,那麼我們中國也就不會有第一顆原子彈。如果袁隆平沒有向水稻進攻,中國的雜交水稻也不會研製成功。

夢想連線著中國,如果沒有了夢想,就沒有我們這個先進的新中國。中國靠我們去發展,讓我們把中國夢繼續傳承下去吧!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1

中華民族地大物博,擁有五千年古老的歷史文化,在這歷史長河中先輩們創造出了無數的歷史奇蹟:萬里長城、秦兵馬俑、北京故宮……這些奇蹟讓炎黃子孫感到自豪,先輩們和我們都在靜靜地傾聽歷史發出的聲音。

五千年前黃帝統一了炎黃部落,他發明了:舟車、指南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打下了基礎,他的部下發明瞭文字、樂譜……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這是最美妙的聲音。

秦朝秦始皇修築了萬里長城,創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奇蹟,他還統一了天下,使中國第一次得到了統一,這是最動聽的歌聲。

到了西漢,商業有效得到了發展,國家繁榮昌盛,張騫出使西域,使中國文化得到了傳播,從此與各國友好往來,蔡倫發明了紙張,讓中國成為了最早發明紙張的國家。東漢張衡發明了地動儀,華佗、張仲景,使中國醫術得到了發展。這是中華民族最昌盛的聲音。

清末時期,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燒殺搶掠,使百姓叫苦連天,清朝政府腐敗無能,與八國聯軍簽上了各種合約,將中國幾乎讓給了八國聯軍。十幾年後日本軍隊佔領了中國八年,他們如同惡魔一般,見人就殺,無惡不做。這是最慘烈的聲音。

1949年,中國共產黨陸續將日本軍隊、反動派給制服了,建立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幾年,中國研製出了“兩彈一星”這頭東方雄獅終於在世界上站穩了腳。這是最輝煌的聲音。

如今中國迅速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個強國,中國外交、經濟、科研、醫療、軍事等方面大大提高,而且與世界各國友好往來,這是和平的鐘聲。

歷史的回聲叩響心扉。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屈的民族,有著自信、自強的民族之魂!在苦難中造就偉大,在前進中鑄造輝煌!充滿了活力,富有朝氣,生機勃勃,我聽到了,聽到中國的腳步在蒙邁向前,風華正茂的巨龍開始騰飛!

讓我們傾聽歷史發出的聲音,將民族的蒙邁與剛強、血性與尊嚴、責任與使命放在心中。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昂首向前,共同奮步前進。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2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倫八德: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為首,我們就應該以身作則,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

人生當中有很多挑戰,改壞習慣的過程是不斷上進的,但不是直線上升,而是總會有很多波折的曲線上升。在我們平常處事行事的過程中,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確。“各自擇,天心地寧;各相擇,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少說諷刺的話,多說真誠的話;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尊重的話;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家裡的每個人,都做好了,那這個家自然興盛,自然和諧。

百善孝為先,什麼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養,又親爹、親孃可以叫,是一種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後悔事。

我們中國人的孝並非愚孝,舜的故事告訴我們孝敬父母,不能讓父母難受,傷心,“大杖則走,小杖則受”的心靈才是對父母真正的孝順。

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今之孝者,立身行道,而揚名於後世。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3

朋友,當你頭戴紅色的聖誕帽,噴著聖誕噴雪,和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時,你可記得,在重陽那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們登高望遠的情景?

朋友,當你還在愚人節盡情歡樂時,你可想過在即將來臨的清明節,去緬懷逝去的親人?

朋友,當你和朋友們慶祝“洋節”的時候,你可想到,其實你更應該陪伴自己的父母或長輩,去傾聽民族古樂的動人琴聲呢?

朋友,在西方節日的衝擊下,你是否記得自己的膚色,就是你腳下土地的顏色?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血液裡還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

讓我們閉上眼睛,好好思考吧!

當今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是多種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滲透的社會。閉關自守的時代已是一去不復返,只有瞭解世界,認識世界,才能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不曾改變的是中華的傳統文化。

僅僅看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盡的樂曲,品不透的茶茗。“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的爆竹敲響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悅昭示著新一年的美好憧憬;“清時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時節我們緬懷故者,撫慰亡靈;“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登高望遠的時刻,秋風就在念親心切的旅人身旁輕輕吟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之夜,明月高懸,清輝灑遍人間,親人故友千里共嬋娟……

那份牽腸掛肚的哀愁,那些溢滿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飄逸的白雲,永存於中華民族的上空,而今猛然回首,卻不見了它們的芳蹤。是不是情人節的玫瑰遮住了年輕人的視線,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燈火?或許是濃香的巧克力堆積如山,含在年輕人的嘴裡滿口生香,以致掩蓋了中秋的薄酒?

節日是一種民族文化,我們每一次慶祝節日,都在有意無意中延續文化,“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的視覺衝擊力的開放的西方文化,它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活躍了我們的思想,對我們是有益的,但我們更應珍惜,繼承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繼承傳統節日,就是把心結緊緊繫牢,讓精神久久傳承,即使漂泊異鄉,身處險境,也能勇於奮起,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聲聲,曾讓西方感動;中秋賞月,七夕廟會,曾讓世人感懷。所以,我們要堅守共同的財富,擔起肩上的責任,讓中國傳統節日代代相傳。

親愛的朋友,當你流連於“洋節”的霓虹燈裡時,可別忘了,你更應該重返故里,因為那不曾改變的傳統文化是你自己的一縷節日的陽光!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4

中國傳統文化燦若星空,有無窮的底蘊。她源遠流長,即從中國產生人類起就有了中國歷史,也有了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遠、最穩定、最輝煌、最豐富、最發達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悠悠五千載,經歷了萌生期、形成期、確立期、繁盛期和總結轉型期幾大時期。在中國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時代,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觀,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兩漢司馬談和劉歆的劃分,諸子主要為儒、墨、道、法、農、雜、縱橫、名家等,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理論的奠基石,深遠地影響著後來中國文化的發展。

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文化氣質,開拓我們的人生境界,並能啟悟生命的智慧,發揮理性的功能。我們學習唐詩宋詞,我們誦讀名家經典,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領悟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歡的莫過於源自《周易》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化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由此可見一斑。其大意是天體執行體現剛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強不息;君子的胸懷像大地一樣寬廣,德行像大地一樣深厚,所以能滋長萬物,承載萬物,容受萬物。

在當今世界,無論是經濟發達的西方社會,還是正在崛起的中國,社會生活都面臨著過度物質化功利化的問題。作為社會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價值觀發生了偏差。然而人作為人的存在,還應是以智慧、德行和審美情趣為表現形式的文化存在。從這個意義上看,以注重心性,長於倫理為基礎特徵的中國傳統文化能為現代人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啟迪。

在對待思想文化上,中國傳統文化,是千方百計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眾的思想,與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則,則視為離經叛道。這使各種新思想新觀點難以發展。在社會矛盾的處理上,中國傳統文化崇高人治。以權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現象十分普遍。

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還深深的感受到忠孝禮儀這四個字的重要性,最近北京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吸引了我的眼球,叫做幸福秀,昨天播出的家庭故事叫家有四鳳。幾個兒女為了爭奪老人的財產來到了這個節目,老人已經是中重度的老年痴呆。目光呆滯的老人看著幾個兒女在臺上脣槍舌劍,自己全然不知。在陌生人看來,老人是特別可憐的,可是老人的幾個兒女臉上冷漠的表情,真是讓人們寒心。難道現實的社會真的事利字當頭嗎?你有沒有想過你在和誰談利益,是你至親至愛的娘啊,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娘是怎麼把你們四個人拉扯大的?孝順孝順,在孝順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做到順呢?

我聽過一句話,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忠是捨棄小家顧大家的大無畏精神。這個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一直像現在一樣和平,不用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我們就多關心關心我們的親人吧。

我們都知道,老人老了,是沒有多大的用處了。但是咱們不能把它們當做累贅,他們是我們的寶貝。最值得珍惜的寶貝。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5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黃香為父暖席,今有9歲的曹秋芳背母上學,10歲“小孝囡”照顧外婆,兄弟倆建立孝心崗為外公外婆盡孝,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我們潸然淚下。

其實孝心,也發生在我身邊。今年五月,一場大病突然襲來,我的爺爺病倒了,爸爸和媽媽連夜送他去醫院,跑上跑下,終於把爺爺安頓好了。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沒什麼時間來照顧爺爺,雖說還有奶奶在,但也怕她應付不過來,爸爸媽媽還花錢請了一個保姆過來,這才放心離去。儘管很忙,但是忙完之後,無論多晚爸爸媽媽必定每天都會去看望爺爺,風雨無阻。也許是濃濃的孝心感動了上蒼,半個月後,臨近死神邊緣的爺爺居然奇蹟般康復了。

今天的我們,習慣了被長輩們照顧,習慣了爺爺奶奶懷裡撒嬌,習慣了“指揮”長輩們做這做那。我們可曾想過我們應該怎樣為父母親盡孝?

其實,孝順是很簡單的。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們都會喜笑顏開,父母就是這麼容易滿足。我們不需要做得那樣轟轟烈烈,只需要從一些身邊的小事做起,讓父母臉上每天洋溢著甜美的笑容。

記得有一次,我幫媽媽泡了一杯茶,媽媽喝後,說:“女兒泡的茶就是香啊!”那一刻,就是滿足;還有一次,我幫媽媽疊了被子,一進門,媽媽就說:“呀,女兒疊的被子真漂亮!”那一刻,就是喜悅;還有一次,我幫爸爸捶背,爸爸說:“女兒捶得真舒服啊,我都要陶醉了。”那一刻,就是幸福。

還等什麼?天下的兒女們,一起行動起來吧!把“孝”這個美好的字眼一直傳承下去。

世間有孝,一切將更美好。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6

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總決賽後,很受鼓舞。“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口號像是一面旗幟,引領我們走進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中,來學習它,傳承它。

在比賽中,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通過十二位能書善畫的小名士精彩展示。我為小名士的詩詞儲備量感到欽佩,他們對國學的喜愛和努力是我學習的榜樣。在觀看中,我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感到驕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讓我們從國小會讀書修身,志向高遠,胸懷天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讓我們懂得與人相處,熱情友善,虛懷若谷;“梅花香自苦寒來”“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讓我明白堅強正直,堅持不懈的精神。

我在學習軟筆書法、葫蘆絲和竹笛。這是一個艱苦但很有意義的過程,雖然練習它們比較辛苦,但我還是每天堅持練習。當我感到枯燥心煩的時候,一句句勵志的詩句就會浮現在我腦海,“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業精於勤荒於嬉,形成於思毀於隨”,“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它們會讓我浮躁的心安靜下來,用心去練習每一個筆劃,揣摩每一個字;去調整指法和發音,吹出每一個動聽的音符。它們是我精神力量的源泉,引領我前行。

這個節目加深了我對國學的認識,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做為一名國小生,我希望自己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多誦讀經典、讀書看報,學習傳統文化。我希望讓我們這悠久的歷史文化繼續發揚,讓我們每一箇中華民族兒女因她而優秀,而驕傲。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7

浩瀚如雲,那一首首綺麗的佳篇不知撩動了多少人的心絃;佳期如夢,那一闋闋仄仄平平的詩詞不知動容了多少人的意願;凝眸望遠,那巍峨巨章,滾滾詞藻,不知激盪著多少壯士。

——可如今,如今的地球村,便輕而易舉地開工動土,將流淌了幾千年的悠揚打斷根莖,讓現代,真正現代了。

餓死文人的世紀

當不能再花前月下,吟唱“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滄海桑田時;當那搖落漫天芳華的梧桐兼細雨不再映入眼簾時;當峨冠博帶,長袍輕袖已成齏粉時——疲憊了的心,該怎樣才能釋放?

沒有去處!人,赤裸裸的暴露在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沒有去處!

文化,又豈是說去就去的,古往,又豈只是高樓大廈堆砌而成的?

季羨林大師曾倡議“國學”乃根本。中國的根,便在這兒,中國的魂,本就於此。古今多少事。悠悠,切莫讓,文人騷客,在其心之初,夢之萌的地方,畫上休止符。

沒有詩歌的世界

我念,那紅酥柔夷,香脂粉腮,定是難得的尤物;我信,那一枚紅葉寄相思,蜀女的愛連梧桐葉也載不動的刻骨銘心,定是時空再移,也難再有的佳話;我憐,桃花血淚,落紅流水,定是咳斷了心肺,也訴不盡哀怨的相思——五千年,便就錘鍊了多少悽豔、哀絕的佳話。

這些,你捨得丟嗎?捨不得!

錢鍾書不知倡議過多少次了,王國維大師也不知提過幾遍,人之根本,樹之種粒,文化,丟不得!

黑夜寂寥,無人對月懷吟,邀玉盤,端酒觴時,這黑夜,真就黑了,沒了心中的那抹光,暗下的,又豈只是世界?

——由此觀之,文化,不該丟,也不能丟。

莫忘,當聽到“本草綱目”時,也要想想天青色雨下,一把紙傘,撐起的一顆千年執拗的心。

莫忘,當吃到不知油滾了幾遍的炸雞炸蝦時,一枚艾葉,還香著,一艘龍舟,還遊著。

莫忘,當一切都充斥著尖端科技時,這遠古而來,早已泛黃的紙頁,是其根本。於是,自己便懂得,雨天,行於舴艋中,緩步輕移,等一縷香,看一縷魂,悠長了,幾世的纏綿。

——文化於我,而今,依舊在我心中,永駐。

莫失,莫忘。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8

中國,一個泱泱的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滄桑綿長的歷史淘盡了不盡的文化遺產。從流傳至今的儒家文化到雄偉壯觀的歷史遺址,無一不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3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哺育著一代代華夏兒女茁壯成長。因此,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方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詩愛國主義精神的表現。隨著外來文化的不斷衝擊,作為華夏兒女的份子,我們都應義不容辭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但是,現實往往卻是相反的。正當外國開展“漢語熱”的活動如火如荼的同時,我國的國民部對國語學習不屑一顧,甚至有的年輕人還盲目地搞起“哈韓族”。“哈日族’等。這實在是令人揪心。因此,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刻不容緩,任重道遠的。我們可以通以網路傳播和學校教育等方式向社會宣傳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引領人麼走回正確的文明思潮,讓愛國主義精神在每一箇中華兒女心中迴盪。這樣,優秀傳統文化才得以傳承,民族才得以強盛,華夏文明才得以延續。

傳承傳統優秀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設精神文明家園。從古至今,從流傳萬世的儒家思想,到風騷一時的唐詩宋詞等,無一部深深地影響著華夏兒女;還有令人驚歎的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等“世界奇觀都不同程度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風采,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去維護,傳承和發揚。以至可以更好地建設與當代發展一脈相承又與時俱有的精神文明家園。沒有了文化家園的記憶,我們將成為精神的流浪兒,難道我們還要重演“端午節被搶”的悲劇?因此,這就需要我國傳統文化不斷深入發展。是中華文明不斷擴大!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需要重視文化遺產的管理,隨著城市化程序的推進,一些文化遺產受到破壞,如“愛蓮堂”“飯冰室”等一個個文化名人故居遭到被拆遷的厄運;沉澱幾百年的“晉翼會館”等歷史建築被用來作用掙錢之具;故宮的“三重門”困擾……為何我國的文化遺產管理如此疏忽呢?放觀文明古國埃及,專門籌建國家控股公司對之進行保護等。因此,我國應建立和健全文化遺產管理機制,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才得以保障。只有政府對文化遺產進行合理地管理,使其保護制度化和規範化,我們才能更好地傳承華夏的優秀傳統文化!

在外來文化不斷衝擊的今天,我們華夏二兒女應該理性地面對世界多樣的文明,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能讓優秀傳統文化保持旺盛持久的活力。

悠悠千載,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神聖職責。行動起來吧,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華夏文明薪火相傳,延續千秋萬世。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19

生活告訴了我:回憶是有毒的,無論過去多麼絢爛,或者多麼暗淡,它都永遠離開了我們。與其一味的回憶過去,使我們的神經衰弱,不如就從此刻開始去守護他們,使他們不再是幻想中的美好,而是現實世界中的“國之精粹”。

總有文人過客說:“文化就是'取之精華,去其糟粕'。”細細想來,卻是如此。

但就如今的社會而言,大多數人對我們的先祖留下的傳統節日知之甚少,而對於外來文化了解甚是繁多。

隨著時光長河的洗禮,誕生我們獨一無二的中華文化,但正是時光的流逝,使得那些傳統文化沒有傳承者,讓那些老一輩兒手藝人的手藝就此消失。

也許是這些精粹在消失不見了,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有了更多的人去關注它們。聽聞,國家政策中也有保護保傳統文化的這一條規則。

文化鑄就瞭如今的新中國,我們無法遺忘那些傳統文化,我們理應去傳承它們,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們。

雖然有政策在保護他們,但從前有的生肖糖人,紙糊燈還有一些其他的傳統制造品在如今都很少看見它們的影子。

這正說明人們對傳統文化還不夠重視,曾經,說起那些守手藝人,年輕時是多麼風光,而到了晚年又是多麼窮困潦倒,獨守著那一份獨特的手藝。

由於新中國在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往大城市裡跑,留那些老人與孩童守著這個已不能稱之為家的“家”。

而傳統文化也正是如此,它們曾是中國的象徵,而如今,卻早已淡淡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回憶的確是有毒的,它在無形之中吞噬著你的心,讓你迷失自我,我不願在多年之後去感傷。那麼,就現在,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去守護那些傳統文化,讓它們永久成為國之精粹,成為中國永垂不朽的文化寶藏。

有關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20

什麼是文化?《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文就是我們的語言文字內的各種象徵符號,就是我們的文物典籍、禮樂制度,就是我們的人文修養、美、善、德行。“化”則指事物形態或性質的改變。所以,文化就是指人們在生活中通過不斷改變來實現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世紀之交,中國正走向一個全新的領域。在極大地提升了經濟實力的同時,我們驚奇地發現,中國文化正走向混亂。由於資訊科技的普及,高科技產品的推出,知識的更新,各種文化正急速地碰撞、交融。中國傳統文化也正在接受新時代的全面考驗。

現代的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文化呢?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藝,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哲學宗教,深刻的道德倫理,都是我們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黑格爾說:“傳統並不僅僅是一個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收過來的重視地儲存著,然後毫不改變地保持著並傳給後代。”傳統文化並不是死板的,無用的文化,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無時不刻地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時尚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基礎。傳統文化在影響現實的同時,也在新的時代氛圍中發生蛻變。只有文化與現實生活相適應,這種文化才能存活,這就是時尚文化。

每個人對文化的追求是不同的。浪跡五嶽、神遊九垓的李白追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淡泊名利、歸隱田園的陶淵明追求“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多愁善感、忠貞愛國的李清照追求“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他們都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詩人淡泊名利、追逐理想、忠貞愛國的情懷依舊是現代人應該傳承發揚的寶貴精神品質。儒家文化依舊是我們的時尚文化。

在當今的時尚文化領域裡,離不開傳媒裝置。開啟電視,一檔檔娛樂節目充斥著公眾的視覺。開啟電視,滿眼都是歌唱選秀節目,讓我們覺得只要歌唱得好,就能出名。大多數人喜歡音樂是因為它的旋律,給人氣韻生動的線條美,讓人聽著舒服,所以各大電視臺推出歌唱類節目來吸引觀眾眼球。但當這類節目大面積氾濫的時候,人們會發現,音樂似乎沒有什麼吸引力了,開始感到厭煩。這是為什麼呢?每天生活在歌聲裡難道不好嗎?其實,音樂最打動人的地方不是旋律,不是節奏,而是歌詞,是歌裡面包含的理性精神。古人云:“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當歌手用情去演繹歌中的角色,當歌手把飽含深情的文字唱出時,這樣的音樂才是豐滿的,有內涵的,才能真正深受人們的喜愛,經久不衰。就像我國著名的琴曲《高山流水》《瀟湘水雲》,不是因為彈奏者的技藝有多麼高超才流芳百世的,而是因為歌曲裡面蘊含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們的精神讓我們倍受鼓舞。

傳統文化的現代時尚化,是我們必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