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建黨91週年黨史學習心得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6.71K

建黨91週年,我龍潭社群按照這次的黨史學習,開展的教育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淺。中國共產黨在民不聊生、破敗不堪的舊中國誕生,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90年風雨歷程充滿艱辛與坎坷。我黨歷經戰火洗禮和歷史考驗,其歷史凝聚著無數革命黨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對此,我們基礎政府工作人員也同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建黨91週年黨史學習心得

一、黨史學習的“兩個牢記”和 “兩個必須”。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瞭解我們的過去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如何學好黨史、用好黨史我覺得應該做到“兩個牢記”和 “兩個必須”。

這兩個牢記,一是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理想信念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對於我們共產黨人,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鬥,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這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學習黨史,必須深刻領會,用心思考。不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腦入心。黨的歷史雖然只有90年,但黨的每一次進步都來之不易,每一個決定都經過深思熟慮、冷靜權衡。如果只學其法、不究其義,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尋求出路、解決問題就更無從談起。

學習黨史,必須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理論聯絡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今天,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

二、把握今天,創造明天。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瞭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裡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

黨的歷史像一條河流,曲折但是堅定地向著一個方向流動。穿行在90年的歷史長河,點點滴滴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我要做這長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獸還是壁立千仞都無所畏懼、堅定不移!我會一直堅定不移的擁護黨的領導。

三、回顧過去,坐看今夕。

作為新時期的社群工作者,我肩上的任務不多,但是很重。如今,我在城關鎮龍潭社群任職社群委員,主要負責的是社群宣傳、綜治、黨風廉政建設和紀檢監察工作。作為一個年輕的共產黨員和年輕的社群工作者,我感到,完成這些工作很容易,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出創新的路子,很難。

回想xx年初參加工作至今,社群的變化歷歷在目。在xx年之前,鳳台城關鎮的社群還沒有成立,那個時候只有街道。到xx年,社群正式成立並開始執行初級行政職能和民意運營。社群成立之初,就是上傳下達的,民間組織。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歷史的程序,社會的進步,經濟發展的程序,整個大環境的變化,如今,社群工作者不再工作單調,工作簡單。

xx年至今,社群成立後,我所在鎮政府已經換屆3次,每次的變化,社群都能感到“餘震”。我從xx年進社群以來,xx年當選社群委員和民兵營長。感覺社群開始年輕化,自動化,現代化,科學化。xx年至xx年,這些年來,可為變化之大,不可想象,要不是我親歷其中,很難有這些感慨。從當初的城關鎮9個社群,平均每個社群1臺電腦,到如今基本上兩委班子人人一臺。從最初的工資460到現在的960。社群的變化,社群的現代化,人性化的進展,令人可喜。

四、一萬年太久,只爭今朝。

xx年,社群開始騰飛!xx年,城關鎮新的一屆黨委班子成立。這標誌著社群也將有著更加巨大的變化發展。這些從現在社群的工作任務和統籌部署上已可見一斑。在現在城關鎮黨委書記範書記的帶領下,社群兩委的福利節節提高,社群工作人員的待遇普遍上漲。同時,社群的工作任務也開始加大加重,每個人不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兒”,而是一人多崗,啟用能力強的人,不在看資格選拔人才。xx年,城關精神這樣提出:抓鐵留痕,踏石有印,敢謀善為,有為有位,奮發爭先,還納群賢!

這種精神,就是革命道路走到今天后的一種新的“長征”精神。它是一種信念,它是一種信仰,它是我們理想的歸屬,人生價值的目標。鎮黨委書記範書記曾說過這樣的話:“既然選擇了遠航,何懼驚濤駭浪”!——這,又是一種怎樣的詮釋?!他所詮釋的就是繼承革命傳統,昨為今用,發揚創新,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激流勇進,迎難而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