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通用15篇)

欄目: 培訓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14W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1

通過為期一天半的國小數學課改培訓,我對於國小數學新課程理念有了深入的認識,胸中更湧動起一股澎湃的課改激情:新課程改變了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啟用,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因此,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應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並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發展,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通用15篇)

眾所周知,課改是一次對傳統教育的革命。它打破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現代教學理論越來越強調,把課堂教學看作是師生共同進行的生活空間。課改理念必須真正體現於課堂教學,必須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今天的課堂教學最關鍵的就是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而不是在學習中生活。教師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代替學生的現實生活,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代替學生的生活經驗"

隨著新課程的執行,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應積極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要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從而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經歷"與人合作,並與同伴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善於傾聽他人發言,樂於陳述自己的想法,敢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有利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於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展。 課改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係著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老師,任重而道遠!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2

我國正面臨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新課程它打破了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了“為了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全新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發展的“整體的人”。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行者變為決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為開發者。新課程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為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換來的是一張錄取通知書,沒有朋友,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沒有美好的回憶,沒有對生活的熱情,沒有穩定而深刻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的學生將來怎樣生活在社會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一、首先,通過學習,我覺得我們還應努力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體現新課改的核心理念---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應在此基礎上科學地整合並使用教學資源,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我們的英語思維教學,用淺易的英語來表達,提高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允許學生有錯誤,鼓勵學生開口。創造真實、有趣的環境讓學生樂於英語思維。

其次,當今英語教學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其交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要達到這些任務,首先,教師應儘快從舊教材舊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來,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應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提倡“樂”的觀念,情緒越好,越樂觀,對所學內容便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將越好。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自覺轉變過去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特點,以突出教材的交際功能為主線來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儘快解決教材新與方法舊的矛盾,變“不適應”為“適應”,掌握教學的主動權。為學生們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氣氛。“解決情感問題有助於提高語言學習效果。消極情感如焦慮、害怕、羞澀、緊張、憤怒、沮喪、懷疑、厭惡等,都會影響學習潛力的正常發揮。如果學習者受消極情感影響太大,再好的教師,教材,教學方法也無濟於事。與此相反,積極情感如自尊、自信、動機、愉快、驚喜等能創造有利於學習的心理狀態。為了瞭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感情,克服消極情感,教師首先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使語言學習上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往往與他們學習上的成功與失敗有密切關係。學習上的成功能夠促進情感態度的積極發展,而積極的情感態度又利於促進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為學生能獲得知識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他們的發展前途比我們老師大得多,我們關鍵要做的是如何調動學生,教學生怎麼做,指導他們,服務他們並管理他。

三、有目的地使學生獲取資訊、資源,老師加入引導、啟發。設計活動或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先討論,再解決,共性問題全班解決,個別問題個別解決,以求做到共性統一,個性張揚。關注學生們說了什麼,注意學生們的反應狀態。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成功或失敗,在心理上會引起不同的情感體驗。成功體驗能使學生產生自我滿足和愉快的情緒感受,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而失敗體驗則會導致學生放棄努力,特別是學困生,過多的失敗使他們受到老師的冷落、同學的歧視、家長的責備,不能成為集體中平等的一員,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消極悲觀,進而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仍然應該重視造就學生的成功體驗,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

四、合理地使用教材,就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有創造性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捨,對教材建議的教學方法做適當的調整。幾節優秀課例給了我極大的啟示:教師應該對學生懷抱期望,應該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創新潛能,都能通過努力學習獲得成功。所以應該設法創設民主自由、和諧寬鬆的學習環境,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勵的微笑、溫和的目光、親切的話語,將自己殷切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他們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從而能自由表達思想,消除害怕出錯的膽怯心理,樹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學習熱情。

此次培訓也使我的評價觀得到了更新:不應該把分數和聽話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是進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評價,使學生能從老師公正的評價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例如:對學困生出現的問題,採取延遲評價或分解評價的辦法,有針對性地讓他們進行補償練習。每練習一次,每進一步都給予及時的鼓勵,讓他們也能切身體會到經過努力就一定能進步的道理。此外,除了學業成績評價,對於學生的注意力、參與課堂活動的表現、動手操作的積極性等等,還要進行情感評價。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揚,從而增強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感到雖苦尤樂,最終成為學習創新的主人。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穫和體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課程改革後一定會培育出來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社會的全面發展的人。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3

我參加縣教育局國小數學新課標學習培訓,這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教材實驗操作上的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形成轉變為在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該理解教材目標,明白把握教材編排的特點,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那下面就根據自己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談點體會。

一、 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現代教師不再比喻為“一桶水”,而應當被比喻為“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裝滿一桶水,享用一輩子”的思想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二、學習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關係,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三、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

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會動腦筋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實踐操作能力。我們體會到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又充滿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紮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尊重學生人格,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要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要善於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學生正處於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經歷與人合作並與同伴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善於傾聽他人發言,樂於陳述自己的想法,敢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有利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於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展要注意做到,既重視科學精神。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4

隨著社會經濟時代的迅速發展,普通高中新課改主動適應了時代的需要,最終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質發展上,因而,“以認為本”是高中新課改的根本理念,通過培訓,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課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歷程的發展需要,尊重他們作為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從課程設計到課程實施都應體現選擇性和多樣性。

高中生面對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人生道路的選擇問題,那麼高中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突出引導學生思考並規劃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觀,具有基本的職業意識和創新意識。比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更關注學生深層次的生活需要。

首先,謀求課程的基礎性、多樣化和選擇性的統一。其次,將學術性課程與學生的經驗和職業發展有機結合。第三,適應時代要求,增設新的課程。除了在傳統的學科課程中引進與課程目標相匹配的、鮮活的、有時代感的課程內容外,適時增加新的課程領域或門類。

第四,倡導學生自定學習計劃。那麼每一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點以及學校所提供的課程資訊,選擇學習的課程,確定學習的基本程序,由此形成個人的學習計劃。隨著學習程序的深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內部和外部的情景變化,不斷調整所形成的計劃,以儘可能適應自己的需要和特點。第五,實行學生選課指導制度,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學習計劃。最後,實行學分制管理。總之,都強調對高中學生公民的責任感,個性發展與適應時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創造力與批判性的思維、交流、合作與團隊精神和資訊素養的培養,並要求學生具有國際視野。

新課程的實施真實的反映了高中學生的學校生活體驗。良好的資訊科技學習氛圍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學校和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給學生應營造好學習資訊科技的大環境。一方面,要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為出發點,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適應的資訊文化環境。正如專家所說的,去學習、借鑑其他科目的成功經驗,根據教學需要恰當地採用講解、觀察、討論、參觀、實驗等方法,做到相容幷蓄、取長補短。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物件和條件等,靈活、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並善於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新課程通過問題的解決進行學習是資訊科技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能力,其次貼近學生的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還要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評價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以及效果,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資訊素養。

例如,高中英語新課程在內容上,更貼近現代生活、更富有時代氣息、更適應中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的需要,更有利於學習者人文素養的提高;在語言上,材料真實、題材多樣、語言真實、鮮活、地道、現代、自然、標準,所用語言反映了當前的生活實際和語言發展趨勢;在方法上,遵循題材、功能、結構和任務的編寫方式,以題材為綱,以運用性為目標;在主題和任務結合,開放性的任務型活動,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發現、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務;匯教學採用單詞框,分散到模組中的各個部分,體現詞彙學習的過程;重視閱讀技能、技巧的培養;重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注學生的情感等;在寫作方面有梯度,過程清晰,會在寫作之前均有形式多樣的鋪墊。除了情景,還有開放式作文,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21世紀是呼喚全面、和諧發展的新時代,通過培訓瞭解到新課改關注人的需要並關注人的發展,滿足了現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質發展的需要,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狀況、終身學習的能力、人生規劃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個性發展等方面。

在今後的教學中,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絡,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和觀念,去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5

通過此次新課改學習,我學到了不少知識,也得到了不少的收穫:先將我的收穫和體會總結如下:

一、我的認識

新教學觀念。通過學習和新課改的不斷實踐,我逐漸認識到教學的本質不再是傳統教學中教師單向的灌輸和講解,而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教學是交流的過程,是師生互動,合作的過程,不僅要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更要強調學生獲取支援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新課程觀念,通過學習和實踐,我認識到課程是體驗和感受,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的整合。

新學生觀念,通過實踐,我領悟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創造機會,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

二、以後的工作

1.挖掘教材,精心編寫導學案。

大家都知道,在新課改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主體作用首先體現在導學案的編寫上,可改以來,我認真鑽研靈活挖掘教材,重組教材中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通過多種形式的問題設計,把散亂的知識變為簡單有序的知識系統。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導學案,為上好課打好基礎,做好鋪墊。

2.充分展示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新課改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則是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個平臺。

3.反饋檢測

落實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在知識掌握或口語表達方面的不足,並及時補充講解。

三、我的反思

在感受新課改活動的同時,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中也存在許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如課堂秩序較難維持,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內容難以完成,學生熱情不能持久等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每位教師要把課改工作做得細之又細,每一個環節都要穩紮穩打,落到實處,要把課改作為一項持久的工作,同時我們要善於總結得失,及時修正完善,讓我們的課改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6

我聽了太谷縣教研室張四保主任所作的“做智慧型教師,建立高效課堂”的課改報告,聽過後受益匪淺,觸動很大。結合自己看的《24字教學模式》操作手冊,知道原來老師也可以這樣當,這樣教,教得輕鬆,教得幸福。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

我首先從思想方面有了很大的收穫。作為教師不只是給學生講明白,學生聽明白,更重要的是學生會自己思考、會自己學習。不僅對學生的教法要改變,更重要的是對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改變。張老師的講話對我是觸動特別大,我除了要當好老師,也要當好家長。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張老師的《24字教學模式》,使自己要有一個全新的改變。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助,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師生間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人人蔘與,意味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困此教學是師生互助、互惠的關係。

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做到下面幾點:

1.在對待師生關係上,做到尊重學生、讚賞學生。尤其要尊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學習成績不良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或缺陷的學生、智力發展不好的學生、孤獨的學生、與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同時要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如不體罰學生、辱罵、訓斥等等,我們教師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讚賞他們的興趣、愛好、專長、微小的成績進步,讚賞他們的善意,讚賞他們對教材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當學生回答問題時,多給學生激勵性的鼓勵,使學生感到自我價值是肯定,從而形成一種發自內心的精神力量,促使積極上進。

2.在對待教學關係上,強調幫助、引導。教的職責在於幫助。幫助學生檢查和反思自我,使學生在明白學習什麼、獲得什麼、達成的目標;幫助學生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髮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幫助學生髮現自己潛能和性向。

3.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在教學前反思,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教學中反思,即及時、自動在行動過程中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教學後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後進行反思,可使教學更專業化。

總之,在自己以後的教學中,要多學習新思想、新教法。使自己的學生在收穫知識是同時,也體驗到獲得知識是樂趣。力爭使自己向“智慧型”教師靠近。我相信,只要一切從學生出發,一定能達到成功教育的彼岸。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7

學習新課標最切身的體會就是教師教育理念和師生主角的轉化!

1、教育理念的轉化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為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把自我定位於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忙、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忙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透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用心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潛力。

2、要正確認識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我作為學習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職責,有助於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職責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群眾觀念。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取和確定專題,透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於構成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心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潛力。大力提倡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是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

總之無論我們多麼習慣和喜歡從前的教學模式,無論有多大的艱難險阻,新課標已經為我們指明瞭新的方向,只有跟著新課標的方向,我們也才不會迷失自我的方向!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8

7月25日.26日的新課標培訓在榆次二中舉行,雖然炎熱難熬,但老師們都在認真地聽,細心的做筆記.培訓當中最讓我有收穫的就是崔老師的新課標解讀.

崔老師那生動的事例感染著我們,抑揚頓挫的講述吸引著我們,我坐在裡面,好像把炎熱拋在腦後,汲取著來自崔老師輸送給我們的新知識.崔老師在講座中提出的新課標體現的教材時代性,教材特別注重了現代意識和多樣化,力求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三維目標.這樣的改革,讓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再無頭緒,而是有重點地進行教學設計,有目標的鑽研教材,減輕了教師的壓力.

最引人注目的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亮色,其中提到了六個"堅持",三個"突出".在閱讀教學中,圖書語文的理解和運用,重點是如何運用語言文字,"用"是"學"的終極目標.新增加了非連續文字的要求.

所以說,為了能夠清楚明白的領會新課標的精神,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還得認真學習,潛心鑽研,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讓學生真正學習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努力.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9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數學教學採取了提出題目——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誇大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三、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誇大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著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希看、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絡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10

我國正面臨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透過培訓和學習,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新課程它打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了為了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全新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發展的整體的人。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的主角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行者變為決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為開發者。

新課程對教師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務必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資料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我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透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充套件自我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務必有開發課程的潛力。教學資料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資料。教師還務必發展整合課程資料的潛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為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理解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思考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潛力、獲取新知識的潛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與合作潛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十幾年的寒窗苦換來的是一張錄取通知書,沒有朋友,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沒有完美的回憶,沒有對生活的熱情,沒有穩定而深刻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的學生將來怎樣生活在社會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我的主角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簡單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用心、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穫和體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課程改革後必須會培育出來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適應社會的全面發展的人。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11

自20xx年參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在學習和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收穫的更多。除了各級教師培訓中接觸最新觀念和了解學科前沿,觀摩其他老師研究成果外,學校組織的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也為我們的常規教學帶給了一個交流平臺,指導著我們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我們也因此能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斷豐富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此談談自我的幾點感想和收穫,期望能夠引起老師們共鳴。

一、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為教師帶給了開發自身潛力,發揮自我潛力的機遇。每一位教師在這場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認識定位自我的主角,重新改善自我的教學。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老師們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尋求用心有效的教學方法。我是學英語的,擔任地理教學,在知識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學經驗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透過每週的教研活動以及自已的不斷學習,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覺已經能基本勝任地理教學了。

二、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因材施教是一項古老的教育教學原則,全面、深入地瞭解每一個學生,是實施因材施教,進行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師需要透過多種多樣的課堂和課外活動,關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瞭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為學生帶給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基本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是學生適應教師的過程。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重在學生怎樣學而不是老師怎樣教,活動過程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成功與否,關鍵取決於是否讓學生主動參與了學習的過程,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各種潛力。例如,在講解地球公轉時,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果教師只是憑空講理論,學生聽得雲裡霧裡,總是認為很難很難。我在課前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道具,就能讓學生直觀地分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用兩根細鉛絲綁成垂直狀態,一根表示晨昏線,另一根用紅線繞起來且可上下移動,表示直射光線。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晨昏線的相應移動。讓所有學生隨意拿兩支筆就可做同樣的演示。演示過程中學生就能看出:晨昏線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相應移動,而晨昏線的移動引起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同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讓學生領悟地球公轉的好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動嘴動腦,全部精力集中於學習中,一次性就能帶動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在迎刃而解的基礎上學生的用心性很高。

三、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係

師生關係的和諧,首先在於教師對學生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愛是溢於言表的,是沒有對學生的隔閡,也沒有偏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馬斯洛健康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健康人心裡都有一些需要,當滿足了基本需要,一個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現。當學生滿足了師生間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學生才會因此發展了自尊、自重。當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在和諧的學習環境裡,感到自身的價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認,才會簡單地、愉快地投入學習,避免了無謂的爭端、煩惱以及恐懼。

四、團結協作,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潛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嘆,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務必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裡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並肩作戰,一齊完成任務,這樣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群眾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善於與人交往。

五、在欣賞中引導學生學習彼此的長處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著以下三層含義: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和牽掛;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我們精心設計教學資料、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段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用心的情感體驗,幫忙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我們不僅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用心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幫忙學生建立愛心、同情心、職責感。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能夠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能夠是同學的優秀作業的相互觀摩。從某種好處上來說,欣賞同學的優秀作業更有價值。因為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模仿同學更勝於模仿老師。這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於模仿。我們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齊討論、評價,取長補短,這樣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欣賞有的是課前的,也有課後的。我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為這樣能夠學習到別人的繪製過程和技巧,利於學生及時地對自我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極有好處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潛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以後的路還長,我的教學經驗還是很不夠的,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水平,我會繼續探索、繼續努力。著名教師李鎮西以前說過,教師“首先是認清自我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開創事業的人才”,我會以此為鑑的。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12

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們更加明確了新課程改革的背景,高中教育的定位從我國的社會需求來看,一方面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的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增長,另一方面使我國由一個人口大國轉變成人力資源大國是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高中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從受教育者個體發展來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要求普通高中教育關注每位學生終身發展的願望與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自主思考和規劃人生的意識與能力,現階段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通過培訓我們更加明確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1.在課程目標上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2.在課程結構上重視基礎,體現課程的選擇性。

培訓中,通過觀看視訊,閱讀文字和拓展材料,參與老師們的討論、互相學習、經驗交流和相互借鑑,很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並且有了新的思考和見解,有了更多的認識和啟示。

新課程培訓中,那種相互學習,互相討論,直言不諱的學習風氣和學習態度是值得學習的,在以後的工作中也要繼續保持和發揚。在教學實踐中繼續努力探索,積極進行反思和再創造,為課程改革做出努力和貢獻力量。 通過課程培訓,收穫最大的就是和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分享了他們的教學經驗,從他們那裡真實的得到了一些教育的真諦。另外就是在觀看視訊的時候進一步瞭解了已經實施課改地區的一些老師的教學案例和一些成功的經驗,在今後的教學中也起到借鑑作用。

經過培訓,對課程改革也有了新的認識,明確了課程改革的永續性特徵,認識到課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嘗試的,還需要不斷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推動課改的程序。

在課程改革中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為教育事業不斷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要轉變教師角色,要改變原有的師生關係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做到與學生平等,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協調者。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師實現有效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意義學習,不僅要記住所學的知識,還要理解並且會應用。

高中物理教學提倡探究式教學,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不再是教師一個人完成教學活動,改變那種自編自導自演的教學方式。要通過教學的實施,讓學生體驗物理概念和規律是如何產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內涵和外延,學會使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新課程要求教師實施有效的實驗教學,要實施好演示實驗教學、學生分組實驗教學和學生課外實驗教學。實驗教學要求教師精心準備,學生分組實驗還要求學生認真預習,要在實驗前明確實驗的目的,直到實驗要做些什麼,寫出實驗步驟和,並畫出實驗表格等,而不是盲目的實驗。同時要祖師好學生在實驗中的合作。教師還要結合教學的需要,開發實驗資源,組織學生進行課外的學生興趣實驗,教師要做好實驗分組、協調、指導、評估等工作。這是學生科學探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物理習題教學要注意習題(作業題)的選擇,不能過難,習題選擇要聯絡生活,要形式多樣,可以讓學生寫學習心得,讀書筆記,觀察筆記,開展學生課外實驗,並寫出實驗報告,開展學生討論,或者組織學生開展學生論壇,甚至可以讓學生組織教學等。而不再是侷限於書面的作業形式。

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注意結合學生抽象思維的形成和發展的需要,不能過多的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更不能對多媒體教學形成依賴,要結合實物教學和實驗教學,不能濫用多媒體教學。最好能自己製作多媒體課件,自行開發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

教師在教學評價上要做到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評價的反饋作用,而不再是注重甄別、選拔作用。教學評價的主體和形式也要多元化,要讓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家長和社群評價相結合。

教學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性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教育的規律和方法,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

教師還要通過教學設計,通過教學活動的實施來提高教學效率,要在每節課所講的知識都儘可能讓學生學會,理解,而不是每節課講很多的知識,或者用大量的教學時間來教學,學生卻仍然學習效率低下,這樣的教學是很難提高效率。簡單地說就是在有效的時間內教的知識要能讓學生真正接受。

教學的有效性有賴於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教學規律,尤其是學生學習的規律,還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教師還要不斷學習物理學科的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和物理教學法的知識,要不斷提高我們的專業素養。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中不斷提高我們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水平。我們要有大教育的思想,要著眼於整個教育事業,而不能只是為了應付每天的工作,一定要有探究意識,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教師在學習上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做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13

帶者新課程改革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此刻我們的眼前,數學教學採取了提出題目――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誇大就應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就應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就應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就應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務必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

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主角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三、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主角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潛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誇大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著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希看、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絡在一齊,讓我們與新課程一齊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14

本學期,學校開展了“少講多學,精講多練”課改活動,旨在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成績。侯校長的示範課開啟了教學新模式。從校長的課堂我學習到了很多,使我們懂得了語文課究竟應該怎樣上,怎樣才算是“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高效課堂,做到了精講多練,鍛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自主性。課堂上,校長沒有像以前語文教學模式那樣逐字逐句的分析課文,而是教會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和重點段落來感悟文章中心思想,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留下大量的時間來檢查預習、練習寫字、朗讀、思考、寫作、鞏固,不浪費課上的每一分鐘時間,讓學生著實在這40分鐘收穫了知識得到了提高。校長的課將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做了完美的統一,這堂課是真正教書育人的課,既提高了學生讀、寫、思考、寫作能力,又讓孩子們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從校長的課堂教學中,我也悟到了語文課的方法:

一、借檢查預習訓練學生識字能力。舉例:“沿”字以及多音字“彈”的讀音,指出老師應傳授學生識字方法,特別是低年級識字教學,讓孩子們從基礎時期開始養成用簡單形象的方法來識記生字。要求學生寫字速度要慢一些,這樣才能做到認真,寫出的字才漂亮。

二、借檢查讀書情況訓練學生朗讀。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課文語調要自然。讀書語速要慢一些。當老師發現學生朗讀的問題時及時指出,並要求學生立刻糾正,而不是說“以後要注意”這樣的話語。

三、借整體感知,訓練學生逐步學會概括課文,推動學生說大段說話。

四、借精讀課文思考問題,訓練學生思維。老師上課提問問題要提的精、提得有價值、有水平,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思考問題。要求學生不光會讀還要會思考、會寫。這一點對高年級語文教學尤為重要。

五、借總結深化,訓練學生表達能力。

六、藉詞句練習,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每一節課堂都應安排學生做練習,既鞏固了當堂的學習內容,瞭解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想要為學生節省下時間來做練習,就要求老師要少講廢話,做到精講多練。

七、借課文學習品味語言,學會作者的寫法。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怎樣讀,就要求學生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在朗讀環節學生首先是初讀課文整天感知,假如老師發現學生標點符號、讀音、長句子讀不到位必須指出,在接下來的精讀課文中,老師的範讀是非常重要的。老師通過範讀,重讀個別詞語、有特殊語氣的語句在教導學生抓住文章重點詞語來理解課文,並指導朗讀。學生只有將文章的正確語氣讀出來,才能證明他已經理解了課文。

希望語文教學成為真正讓學生享受語文快樂的課堂,真正讓學生經歷發展的課堂,真正追求實效而不搞花架子的課堂,真正培養學生語文基本功的課堂,真正民主平等的課堂,真正一心為學生的課堂、真正教書育人的課堂。

關於新課改培訓心得感悟 篇15

我們認識到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尤其是要求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注意創設教學情境,尊重每一個學生對文字的閱讀體驗。

關於高中語文新課改來說,我最初的認識是主要有兩個轉變:一是轉變教的方式;二是轉變學的方式, 即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這又談何容易?往往我們的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也是有這樣的一些現象:例如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知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細講精練;一些具有綜合性系統性的知識,教師卻將之分化,影響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形成;一些學生自己的見解和體驗,往往因為老師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扼殺。……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的聽專家們的引導和指點,認真和專家們做心靈上的交流。蘇教社的老師說的好,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分析運用獨到的處理方法,把教學思考中的特點、優點、亮點通過情景表達出來。

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思考和發言的機會,構建合作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老師既要學習先進的課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適當改革教學;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或情境。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這樣的去做:

第一、在平時備課中吃透教材,蒐集、整合與教材相關的知識,並製作教具,研究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

第二、在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發揮想象思維來解決問題,並尊重和正確解讀這些合作體驗的結果。

參加這次培訓之後,面對新課程,我們老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全面、深入地理解語文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體會並實踐課程理念的核心“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所以,培訓結束後,我們個人的學習並沒有結束。

1、認真學習新課標,具體的去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各種弊病。

2、研究學生,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

3、研究實驗教科書和相應的教輔書,弄清它們與《課程標準》之間的聯絡點和著力點。

4、研究本校本地的實際情況和文化生活氛圍,爭取能夠創造性地選擇和運用各種民族傳統文化來改進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親切感中增添新的體驗。

當然了,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學習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