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8篇)

欄目: 培訓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9W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在學校資訊化建設和應用發展這樣一個新背景下,作為學校領導必須具備資訊化領導力——基本的資訊素養和利用資訊化裝置組織教學,合理評價教師、學生和學校管理人員的資訊科技應用水平及其效果的能力,引領和示範合理高效地使用資訊化資源的能力,簡言之就是使學校在資訊科技方面的投入取得應有的成效的能力。學校領導的資訊化領導力,是在資訊化環境中,學校領導所體現出的一種綜合影響力和領導氣質。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8篇)

教育資訊化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成功與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要想加強資訊化領導力,推動教育資訊化的整體發展,學校應當系統規劃、有序行動,對以下方面要有所關注和思考:

第一,要關注課程

教育改革和新課程的挑戰。教育資訊化的領導力應當體現在全面瞭解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教育資訊化的現狀,並進而認識到教育資訊化與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學改革是密切相關、互為促進的。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正是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資訊化實踐創新的具體體現。

第二,要關注課堂

創新教學與教學改革。教育資訊化的領導力體現在應當瞭解資訊化教學在課堂實現的基本模式,認識到資訊科技的有效應用需要以教學方式的改革為基礎,認識到高價值的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應用要確保體現技術的有效整合。

第三,要關注學生

資訊化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創設以“學”為中心的資訊化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應是教育資訊化領導力關注和思考的出發點——應該瞭解如何創造將學校、社群、家庭緊密聯合的資訊化教育體系;瞭解如何利用網路技術開展教師、學生、家長多方參與的評價與家庭學校互動:瞭解實現學生的電子成長記錄與全面發展軌跡;瞭解如何將社會資訊化發展和新課程改革對學生髮展的新要求,轉化為教師、學生的行為和基本素養。

第四,要關注教師

面向資訊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資訊化領導力應該體現在——在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教師的專業發展面臨著新的要求和新的機遇。教師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術應用能力,需要掌握將資訊科技整合到課程中的教育技術能力,需要掌握藉助資訊科技尋求終身發展的學習能力。學校領導要認識到,面向資訊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是教育領域系統規劃資訊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制定相應計劃,以內化為教師自覺利用教育資訊化的執行力。

第五,要關注環境

資訊化教育環境與學校文化建設。學校領導們該認識到,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效果體現之一,是教育文化的變革。如何在學校資訊化環境建設與校園文化之間取得協調和共同促進發展,以取得資訊化投入的最佳效益。

第六,要關注效益

區域教育資訊化投入的效益評估。教育資訊化是一件經濟、人力、物力投入都極大的工作。學校領導應當清醒並深刻地認識到,教育資訊化系統規劃需要對技術投入的效益進行關注,需要對教育資訊化各系統要素效果和整體效益進行通盤考慮和認真評估。

只有對這些方面真正思考,從硬體設施、軟體資源、應用隊伍、課程改革、教學應用、規章制度等多維度進行系統設計,才能有效地推進學校的資訊化發展與建設,真正具備教育資訊化的領導能力。

當前,教育資訊化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學校的職責就是要尋找能夠使每個學生達到最佳學習狀態、學習水平並得以健康成長和發展的條件。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是學校工作的掌舵者,學校資訊化的有效應用和使用水平,取決於校長及中層領導因素、教師因素和環境因素。其中學校的引領作用是關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校領導的認識層次決定了學校資訊化工作的發展方向,學校的資訊化的制度的制定符合教學規律,要貼近教學實際,符合教師的工作需求,才能夠被教師認可,才能有效地得到執行,因此學校有關資訊化方面制度建設和激勵機制的的健全是推進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學用結合是深入推進資訊化的法寶。學校領導的身體力行是學校資訊化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校領導必須清楚各學科教師的學習情況,做好資訊化推進中的對全體教師培訓指導工作,能及時利用資料對課堂教學及質量進行分析,化解難點和教師的困惑,讓教師切實體會資訊科技的魅力。

資訊化的管理服務是效率的保證。學校領導和相關管理人員要密切合作,協調做好服務和管理工作,推動學校資訊化工作的快速發展。

為資訊化搭建、打造必要的環境。學校要從硬體建設和軟體提升方面為教師的使用提供便利,解決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學校專業資訊科技人員的學習和教師的專業培訓必須符合教師的實際需求,確保優質資源能為教師正常教學所用,能為學生平等地共享。

利用資訊化,推進校本教研。學校要著眼教師的專業發展,拓展學科教師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實踐研究,促進教師開展資訊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研究,激發教師的成就感,為教師更好的發展創造條件。

學校的教育資訊化工作是一項長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在行動上積極地踐行,才能使資訊化發揮最大的效用。

以上就是我此次培訓的一點感悟,雖然還有許多知識沒有完全消化,有待於以後繼續加強學習、領會體悟,但通過這次學習、培訓和交流,資訊化這股撲面而來的教育清風,使我更加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做一名教育資訊化的積極踐行者,靈活運用資訊科技,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我參加了國小教師計算機資訊科技培訓,國小教師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我深深地體會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走到了我們身邊,認識到課堂上要把資訊科技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之中,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效能,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訊、處理資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另外我體會到教育對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進入21世紀,知識總量呈幾何數增長,俗稱“知識暴炸”,專業知識更新之快,使得一些專家昨天還是專業知識的權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說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努力實現在專業方面發展,將跟不上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教育專業發展不僅要幫助教師更深刻、靈活地理解學科知識,還要幫助教師理解學習者的言行,掌握關於學習的知識,瞭解可用的課程資源和最新教育教學技能技術,並培養教師對實踐進行分析和反思的習慣和技能,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無精打采的教學氣氛。它使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遞者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教學的組織者,教師和多媒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學習整體,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了無生趣。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詢資訊)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並利用資訊科技完成任務。最後,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通過現代教育媒體,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積極的,合作的教學模式,由於其視聽結合、手眼並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遊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自主學習、衝學習和高效學習。在現行教學中恰當、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對優化數學教學起著顯著的作用。

傳統的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那麼單調,黑板加粉筆。由於有些學科自身的特點,沒有那麼形象、生動、具體。學生起來有點枯燥無味,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隨著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資訊,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資訊傳達給學生,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並把這次所學的內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快樂成長。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2月22日、23日,我有幸參加了惠農區教育資訊化領導力和惠農區第三批骨幹教師培養物件的培訓。為期2天的培訓,深感自己與當今先進的教育資訊科技的差距,也深刻的認識到了先進的教育資訊科技在教學中可發揮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深刻的認識到了只有不斷的學習,接受新理念、新技術、新事物,學會並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才能跟上現代教育的步伐。現將參加這次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提高了教育資訊科技的素養。第一天上海師範大學鮑賢清教授《微時代的教育創新》的講座,第二天寧夏教研室資訊教研員楊巨集軒老師《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講座,讓我認識到: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需要創新,教育資訊科技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創新。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資訊科技,教育資訊科技使老師面臨著如何合理運用教育資訊科技,如何使教育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發揮最大的功效。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教育資訊科技應用在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更清晰,學生更明白易懂,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可以為教學增添光彩和活力。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教育思想、教學觀念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特別是2天培訓所學到的東西,更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嘗試、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資訊科技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通過2天得培訓,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資訊科技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聯絡學校及學生的實際合理地把教育資訊科技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資訊科技中需解決的問題,發現了在教學中運用教育資訊科技的差距與不足。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教育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把教育資訊科技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實效。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4

我參加了全市國小語文主題學習摩研討會議,聽取了師範附小劉桂霞等二位名師的展示課,現場觀摩了語文主題學習優秀實驗校園的先進做法,聽取了市國小語文教學研究室郝永主任對改善閱讀的一些思考感受頗深。

1、主題閱讀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帶著主題來閱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主題閱讀的心基礎是學生的興趣,有人說“興趣是的老師”,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廣泛地去閱讀。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透過閱讀找到其中的快樂。

劉老師的課,平凡卻最有實效。她的課是平常積累的一種展示,實在不做作。印象最深的卻是平凡紮實兩個字。在她的課堂上,我感觸最深得就是語文就是生活,尤其是劉老師將我們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最為日常所習,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種文化底蘊,其妙處不僅僅僅在於多認字,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沉澱。這種嘗試有時候是膽量的問題,當然,也需要老師不斷的積累、學習、反思、堅持,她老師做到了平常老師所不能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主題閱讀有力地開發了教材,讓學生有書可讀,讀得全面。經濟時代和網路時代的到來,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學生越來越不愛讀文學作品。教育部門雖然已給中學生帶給了許多“文學作品必讀篇目”,但真正去讀過的同學很少。

個別學生認為,讀書已經不再成為需要,而那些必讀篇目也成了學生心上的一筆筆債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主題閱讀叢書”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能夠藉助一本書瞭解一個主題的,藉助一本書讀很多篇書,藉助一本書豐富閱讀積累。

語文主題學習對學生寫作潛力的提高有必須幫忙。它給學生帶給了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作用,並且讓個人的興趣完成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的蛻變,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影響、學習作用,透過交流,到達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體會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閱讀文學作品的層面上,讀能夠促進寫。主題閱題能夠幫忙解決學生寫作素材的大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語言文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瞭解這一事物中蘊含的哲學思想、文化心理、人類情感、生活情趣,為學生的筆記、縮寫、改寫和仿寫帶給豐富的題材,開拓思維空間,成為學生寫作起步的根據地。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這幾位名師的先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5

轉眼間,參加東北師大的培訓已結束了,回顧這些天的學習生活,我們忙碌著,卻充實著;我們勞累著,卻快樂著。因為,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有知識,更有精神上的收穫與充實。下面就談談我在這次培訓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感謝鄭州市教育局為我們提供這次學習的機會。能夠和東北師範大學的教授們近距離的交流,深感榮幸。12月5日早上,學習培訓班在東北師範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多功能報告廳舉行了一個簡單而隆重的開幕式,開幕式中鄭州市教育局局長田保華和東北師範大學理想資訊科技研究院院長馮長元分別講話。這足以表明培訓班的檔次之高、要求之高。

走進東北師範大學的校園,最吸引我的就是北國紛紛揚揚的大雪,領略了北國寒冷的冬天,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天氣,在這次學習中,教育專家講師和教授們共計八位為我們授課講座,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東北師大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鄧濤博士的專題講座是《校長專業化與專業發展》,他從理論上向我們闡述了什麼是校長專業化、如何推進校長專業化發展以及校長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性。他認為一個好校長等於一所好學校,校長的成長與學校的發展息息相關,要想辦一所優質學校,校長的專業化成長至關重要,鄧博士的講座為各位中國小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副主任、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心主任、東北師範大學軟體學院教授委員會主席、東北師大理想資訊科技研究院副院長劉茂森終身教授為我們作了《優化“整合”教學的基本途徑》的演講。在講座中,70歲高齡的劉教授用自己詼諧幽默、生動形象、富於感染力的語言,和自己的敬業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們每一位教師,劉教授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讓我感到收益匪淺,對整合教學的指導思想、自身特點、方法與策略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領略到了教育資訊化的理論前沿以及它的無窮魅力,同時也深深地感受到為迎接這資訊化帶來的挑戰而提高自己的資訊素養的必要性,

東北師大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研究所所長朱玉民教授我為我們作了關於《資訊化教學資源設計與應用》的講座。朱教授雖已70多歲,卻精神矍鑠,語言鏗鏘有力,時而輔以舞蹈,時而像孩童般跳起,激情四溢。他講課時在教室的前後左右不停地走動,朱教授詳細地闡述了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的八個程式,也使我很有感觸,這八個程式分別為:第一程式,優化教學設計(是前提,“整合”的學科基礎);第二程式,掌握資訊科技“潛在”的教育教學功能(是“整合”的技術基礎);第三程式,理解“整合”的實質(“整合”的兩個基本原理);第四程式,明確“整合”的目標(“整合”的出發點和歸宿);第五程式,準確的診斷並確定“整合點”(“整合”的關鍵);第六程式,優化“整合點”資源設計(“整合”的核心);第七程式,優化“整合點”資源設計成果,將其轉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學功能的媒體、課件及軟體工具(是優化“整合”的標誌);第八程式,恰當、有效的運用“整合”的資源,有效達成一課的目標。他通過直觀形象的案例,展現出了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優勢。最後,朱教授對《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設計》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使我對教學實際的程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朱教授從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評價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感慨頗深。

東北師大教育學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王海英教授的《學習動機激發與維持》的報告,王老師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並對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激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作了理論及實踐指導。王老師告訴我們,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外來動機,是將學習結果或學習活動以外的因素作為學習目標,主要來自老師、家長及同學;第二類是內在動機,是將學習活動本身作為學習目標。兩種動機並不矛盾,二者既是分離的,同時也可以相互轉化。學習動機是構成學習積極性的基本因素,它不僅為學習提供直接的動力,而且制約著學習的方向和程序。因此,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須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此外,鄭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業部教育總監翟曉明的《鄭州市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北京教育技術裝備協會副會長周少林的《教學資源建設應用探討》、東北師大理想資訊科技研究院資訊化實驗校管理辦公室王立平主任的《教育雲與數字化校園》、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副校長、特級教師、國培計劃專家庫成員黃寶國的《資訊化環境下校長應具備的領導力》等報告,收穫頗豐。

在這次培訓中我明白了在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教學中,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去操作,也知道了教師能講明白的知識,就不用藉助於資訊科技,要真正發揮現代資訊科技的作用,必須在現代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有機整合上下工夫。雖然培訓的時間不長,但我們的收穫多多。雖然我還有許多知識沒有完全消化,有待於以後繼續領會、體悟、反思,但通過這次學習、培訓、交流,我和其他學員一樣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撲面而來的教育清風,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在以後的日子裡,我要不斷的消化吸收,將這次培訓中所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靈活運用資訊科技,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6

我是甘肅省渭源縣縣渭源職專的教師,很慶幸渭源縣教育部門為我們提供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得到名師傳授的教學經驗和技術指點。從教以來,我接觸教育技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教學中總存在許多困惑〃利用這次培訓正好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雖然學習很緊張〃但過得很充實〃受益非淺〃讓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應用的多樣性〃在學習體驗中感悟了現代教育理念與運用資訊科技支援教學創新的魅力。

“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的主要內容是教育技術能力的提升〃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絡〃實用性很強。比如建立教學設計方案〃規劃主題單元等一系列學習活動對我們的教學思路進行了梳理〃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資訊科技和課程整合的意義〃為我們今後能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在老師的有效點撥下〃我們進一步理解了資訊科技對現代教學產生的重大意義〃瞭解了資訊科技和課程整合的優化方法。

各位專家〃各位同仁的一堂堂授課〃雖然略感生澀〃卻使我深受啟發〃並理清了自己的收穫:

1、接受了教育技術這個新的專業術語。現代教育技術首先致力於以科學觀來考察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設計教學策略〃力求發揮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通過優化教學過程來獲得儘可能理想的教學效益。

2、深入領會了解了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以前我們的教學更多的是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技術、輕思想等。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體會到〃要真正上好一堂課〃課前的思考、準備及課後評價、反思與課

堂上的組織、教學等環節同等重要。

3、學習領會了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在這裡〃我是作為一個學生的角色在課堂裡感受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對比自己的學生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邊的教育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致的思考。

4、矯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以前我們每當喊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時〃都會以條件有限為藉口。現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術除了利用資訊科技外〃只要合理、科學地使用教育技術〃同樣通過傳統的媒體也能上出一堂高質量的課。

總之〃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和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與能力〃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我會不停地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提升應用能力〃持之以恆〃不懈地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10月25號至10月27號我和張老師於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參加了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會,此次培訓會是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主辦,101教育研究院承辦的。

此次培訓會由華南師範大學焦建利教授為主,江蘇的王力維vivi老師,鄭州的範瑞晴老師,郝苗苗老師等為我們進行培訓。每節講座都以鮮活的例項、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認識到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不應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感受到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資訊科技,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與全國同行們的交流更是開闊了我的視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這樣的培訓對於我而言,真的是寶貴的學習機會,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匪淺,深受啟迪。我將感想總結如下:

1、提升視野,感受到資訊化教學的魅力

焦建利教授幽默風趣的語言和互動讓我們自行體會資訊化教學帶給課堂的改變,比如學員們用掃一掃二維碼的形式就可以自己進行發言,隨時談感想,焦教授會對所有的留言進行反饋,這種形式應用在課堂中我覺得很新鮮很吸引我。隨後焦教授深入淺出的告訴我們,隨著教育資訊化的發展,資訊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課堂,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通過變革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習者發展適應資訊時代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養,並逐步探索新型資訊化教學模式,以適應這種新的變化和挑戰。

這次的培訓不像溫水煮青蛙,而是能給我們大家一個刺激。我在聽完了範瑞晴等老師的成果演示後,她優秀的教學作品提升了我的視野,讓我感覺到先進的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上的巨大魅力,我憧憬未來教育資訊化時代的到來,更激發了我深入鑽研資訊科技的信心和決心。以前我以為資訊化技術只是做做課件,數學教學上應用幾何畫板或者matlab軟體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甚至膚淺認為資訊化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培訓後我深刻體會到資訊化教學是個內涵豐富的領域,它不僅僅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它應該是每個老師要去努力的方向,利用資訊科技服務於教學,達到資源網路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協助化、情景虛擬化、媒體數字化。

2、更新觀念,體驗資訊科技支援下的知識創新教學

江蘇的王力維vivi老師給我做了《如何設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課程》講座,通過實際課例分析瞭如何設計混合式課程,同時給我們提出了職業教育需要創新教育的觀念。她的講座主要解決了三個問題:1.資訊化改革我們遇到了什麼問題?2.混合式教學我們解決了什麼問題?3.分享和反思我們需要什麼課堂?

聽著她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我不由得想到我們學校在最開始課程改革的時候也是遇到了層層困難,但是經過十年多的努力與探索,我們也是擁有了自己的教學特點教學模式,我很能理解vivi老師所說的改革的阻力。

Vivi老師所說的她們的做法是課前藉助網路教學平臺、微信平臺、或者其他網路資源;課中聽說讀寫技能全面訓練,各種課型不斷嘗試新方法(她以她們學校一位老師課堂上讓學生在電腦上淘寶的例子說明),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創設主體情境;課後學生藉助網路教學平臺自主複習,自練自測,微信為輔,拓展視野;評價要過程為重結果為輔,遵循分層評價人人有為,師生共擇,一起成長。

Vivi老師的這一堂課讓我感受頗多,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我們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助於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把豐富多彩的視訊、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某些問題的設定,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選擇合適的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大我們的課容量,節約時間。如果沒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單純靠粉筆、黑板等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跟不上現代化教學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提高自己的資訊化教育水平對教師來說勢在必行。可以說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

河南鄭州新鄉第42中學的範瑞晴老師通過具體的一節英文課,從教學設計到最後的教學反思,藉助她們學校的“567”教學模式(一種基於實踐的教學模式,同我們學校的“555”智慧課堂)為我們具體分析了她們學校的“資訊化實驗班”的資訊化課程如何進行設計與教學,學員們都聽得認真入迷。她的演講不同於焦建利教授的理論闡述,她用實實在在的課例告訴我們資訊化教學到底是什麼樣的教學。在這裡我也借一句同行的評論:“乾貨”、“接地氣”、“是我想要的”!

範瑞晴老師講完以後,我抓住僅有的幾個提問機會向她表達了我的想法:首先我很喜歡範老師,個人非常有魅力,講的也很接地氣,其次,她們的資訊化教學是每天每節課都必須的嗎?如果這樣,那這個班級的學生不都得近視了?她答:剛開始成立資訊化實驗班的時候確實要求她們每節課都必須使用ipad教學,後來老師們慢慢接受了瞭解了資訊化教學帶來的便利後,儘管學校要求每週不少於3節課,但是她們尤其是英語學科基本上每節課都是資訊化教學,至於我擔心的孩子視力的問題,資訊化教學不是45分鐘學生都在ipad上學習,ipad類似於課本一樣,需要的時候才使用。最後我問:貴校的資訊化實驗班儘管是國中,也應該有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性科目,理科科目對資訊化教學應用的如何,是否也和英語一樣?她笑答:合適的內容上,資訊化教學會給你震撼,她同時邀請我去她的學校參觀聽課,一起進行學習。

3、網路學習,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為期三天的學習中,焦教授不時的提出“慕課”這個詞語,是由他翻譯的一個詞語,慕課是大規模的、學習者人數眾多,教授者人數多的,開放的免費的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學習的網路平臺。焦教授一直在強調這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藉助網路平臺向任何人學習任何知識的時代。所以網路學習一定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幾位專家都提到了網路學習,這一點我頗有感想,網路學習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有其不可替代的特點,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網路學習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質量,經濟發展狀況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影響教育的規模,一般地,教育受經濟的影響是從二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從教育設施上,教育技術和設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從教育的規模上,麥克風和音響可以讓幾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課。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網路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力因素(教師)被網路所替代,並不意味著教師作用是多餘的,相反,作為指導者的教師或裝置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網路學習可以自我決定學習時間和地點,這種學習方式下是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為學員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通過網上課件自由回家抽時間進行網路學習。

網路學習還可以按需學習,網路學習的特點是學生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網路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生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

4、不同地域同行的交流,瞭解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這次的培訓不僅僅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資訊化教學能力的機會,也為我們提供了與全省同行交流討論的機會。在交流中我看到了我校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比如我校的“智慧課堂”其實就在強調一生為主體,師生互動,這和本次培訓的關鍵詞“互動”不謀而合!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校校領導非常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當然在交流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各地教與學的差異和自身教學中的不足。

5、我的想法

儘管是高中,我們也可以成立一個資訊化教學實驗班,配備ipad和無線網路,在這個班級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需要進行資訊化教學。這可能需要一些教育平臺例如101智慧雲平臺、或者其他App的支撐,例如相關的“101學啟”“翼課網(英語)”、“一起作業”、“口語100”、“優教信使”、“7天網路”等等。

對於數學學科,可以進行教師利用課餘時間用手機或電腦錄製微課,學生可以根據需要在課餘時間隨時觀看任何一位老師的微課程進行二度學習。引入閱卷App,大資料分析更能讓教師對每次考試,每個人的成績進行橫向縱向的資料分析,基於大資料的分析,實施分層教學就顯得輕而易舉。

對於班級管理方面,可以向其他省市學校學習,安裝監控連線到教師的手機上,這樣可以時時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狀態,督促學生的同時,也是一種保護學生的手段。

本次資訊科技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三天的時間,但是通過這三天聽報告,團隊合作討論資訊化教學設計,手機交流感悟或每天寫心得,使我對資訊科技的認識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資訊化就是PPT”的落後思想,而要積極採用資訊科技與學科進行整合,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這次培訓是我資訊化教學的一個新的開始,當然培訓給我們提供的是一種理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還要去學習更多的資訊化教育技術,用資訊化技術來服務教學,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希望我們能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各地學校之間、同行之間、理論家與實踐者之間進行交流,開闊視野,提升自己,完善教學,服務學生。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8

根據中央決策部署,結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實際,近年來,各地法院經過積極探索,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工作方法和實踐經驗,法院系統的資訊化建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在全國法院資訊化建設迅猛發展的當下,能夠參加本次全國法院資訊化工作培訓,與各地的資訊化同仁一起學習交流,我深感榮幸。

此次資訊化培訓邀請到了來自法院系統、公安部、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學者。期間,對資訊化建設工作的相關政策、智慧法院建設的總體思想進行了詳細、深入的解讀;以網路資訊保安建設、法院資訊化現狀及展望、電子卷宗集中編目、中國移動微法院、質效型視覺化運維、先進法院優秀方案及典型經驗等內容為主題,通過理論學習、經驗分享、現場展示、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進行授課。經過各位專家學者的講解,讓我對資訊化建設工作有了更新的認識、更深的理解,也為下一階段的工作指明瞭方向、明確了思路。

今後,豐臺法院將繼續以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按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階人民法院的工作要求和我院黨組的工作部署,繼續以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為中心,積極探索、努力構建資訊化新模式,不斷推進智慧審判、智慧執行、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的資訊化應用建設,紮實推動法院工作的全面智慧化轉型升級,促進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9

為了貫徹落實《襄陽市教育資訊化三年行動計劃(20__-20__年)》,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根據襄陽市電化教育館安排,20__年5月4—5日,我在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參加為期兩天的“中國小教育資訊化管理幹部培訓班”學習。這次培訓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吳砥等專家教授的講課,讓我收穫頗多。加之與來自不同縣市區的同仁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鑑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這次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教育資訊化規劃的解讀,知曉了新的形勢

吳砥教授關於《教育資訊化發展趨勢、規劃和思考》的講座,讓我深刻認識到,資訊科技對教育發展的重要作用。教育資訊化十年規劃的出臺,把教育風格資訊化納入國家資訊化發展整體戰略,表明國家高度重視教育資訊化發展工作。

明確了教育資訊化近期的工作重點:建成“三通兩平臺”和加強教師培訓。“三通”為:推動“寬頻網路校校通”,完善學校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推動“優質資源班班通”,加快內容建設與共享;推動“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兩平臺”為: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按照對設施裝置建、管、用的要求,為了用好“三通兩平臺”,必須對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能力的培訓,讓教師熟練應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面對全球化,面對複雜的社會,人腦思維是遠遠不夠,一定要人機思維,不斷充電,才能適應社會迅猛發展的需要。

二、發展教育資訊化,校長要提高領導力

校長的領導首先是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校長對於教育資訊化有怎樣的認識,就會在學校的資訊化發展問題上採取怎樣的決策和行動。教育資訊化需要校長的認識和行動、眼界與境界、帶頭和支援。教育資訊化的實施,校長要有洞察力、管理力、指導力。

因此,校長首先要提高自身資訊化素養,要有資訊化理念和資訊化應用能力,對學校資訊化發展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校長要決策好學校資訊應用的願景,要確立一個可供分享的資訊科技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願景,並得到老師的認可,讓全體老師都明晰這一願景。校長要發揮個人及團隊的影響力;要引領教育資訊化常態發展,提高教師的資訊科技素養,指導資訊科技的應用行為,搭建支援教師資訊化成長平臺;校長要創新學校資訊化管理機制;要合理配置學校的資訊資源;要反思實施資訊化的得失,校長作為領導者,既要決策、抓落實、抓效果,同時還要能夠停下來,進行回頭看,既要進行橫向的對比,還要有縱向的比較,學校在實施的過程中,有哪些收穫,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繼續發揚的,還有哪些是需要改進的,或者有哪些是不切合實際要堅決摒棄的等等,要進行認真地反思,確保資訊化健康發展。

三、明確了目標,理清了學校資訊化發展基本思路

通過培訓,我明確了教育資訊化建設的目標,學校要著眼於長遠發展,著眼於服務教學、著眼於教師的日常運用、著眼於打造現代化學校,首先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學校教育資訊化發展規劃,建立健全資訊化教育管理制度。

其次,要加強基礎建設,實現寬頻網路進校園,接入班班通基本滿足應用的硬體條件,要優質資源的開發和應用,利用雲端計算技術為教師、學生、家長提供資訊化網路空間,完善資訊服務體系,建設數字化智慧校園。

第三,實現資訊科技與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對教師的資訊科技培訓,加強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推進教學資源的應用,充分利用名師課堂,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開展探究性學習和網路協作教研應用。

第四,建立激勵機制和經費保障機制,促進對教育資訊化技術的應用。

這次培訓,讓我從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認識了資訊化教育。今後,我將盡自己所能把所學到的知識用於實際工作中,並不斷努力提高自己。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20__-20__年是建設遼寧智慧法院、深化完善全省法院網路安全和資訊化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期。我院黨組把資訊化建設和以資訊化為重要支撐手段的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執行指揮中心建設(“一化兩中心”)作為遼寧法院抓好審判執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如此背景下,我伴著領導和同事的囑託,參加全國法院資訊化培訓班,深感榮幸,也深感責任重大。

人民法院資訊中心和國家法官學院對此次培訓班高度重視,克服重重困難確保培訓班如期召開,許建峰主任親自出席開班儀式並對我們深情寄語。培訓課程既從巨集觀上覆蓋了法院資訊化建設的整體環節,又從細節處安排了電子卷宗智慧編目、移動微法院等當下重點熱點內容,飽含的是人民法院資訊中心的思想指導、良苦用心和殷切希望。課上各位資深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課下學員之間熱烈討論所帶來的啟迪,讓我在思想上進一步豐富完善了法院資訊化建設理論體系,進一步明確了具體工作思路,進一步樹立了做好工作的信心決心。

三日課程,匆匆而過,資訊化建設,時不我待。當我再次回到遼瀋大地的時候,正是豐收的季節,我將用本次培訓班所學、所感、所獲,按照院黨組部署,輔助領導加快推進遼寧法院資訊化建設,助力遼寧智慧法院水平不斷提高,結出更多碩果!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20xx年2月22日、23日,我有幸參加了惠農區教育資訊化領導力和惠農區第三批骨幹教師培養物件的培訓。為期2天的培訓,深感自己與當今先進的教育資訊科技的差距,也深刻的認識到了先進的教育資訊科技在教學中可發揮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深刻的認識到了只有不斷的學習,接受新理念、新技術、新事物,學會並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才能跟上現代教育的步伐。現將參加這次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提高了教育資訊科技的素養。第一天上海師範大學鮑賢清教授《微時代的教育創新》的講座,第二天寧夏教研室資訊教研員楊巨集軒老師《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講座,讓我認識到: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需要創新,教育資訊科技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創新。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資訊科技,教育資訊科技使老師面臨著如何合理運用教育資訊科技,如何使教育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發揮最大的功效。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教育資訊科技應用在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更清晰,學生更明白易懂,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可以為教學增添光彩和活力。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教育思想、教學觀念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特別是2天培訓所學到的東西,更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嘗試、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資訊科技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通過2天得培訓,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資訊科技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聯絡學校及學生的實際合理地把教育資訊科技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資訊科技中需解決的問題,發現了在教學中運用教育資訊科技的差距與不足。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教育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把教育資訊科技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實效。

在學校資訊化建設和應用發展這樣一個新背景下,作為學校領導必須具備資訊化領導力——基本的資訊素養和利用資訊化裝置組織教學,合理評價教師、學生和學校管理人員的資訊科技應用水平及其效果的能力,引領和示範合理高效地使用資訊化資源的能力,簡言之就是使學校在資訊科技方面的投入取得應有的成效的能力。學校領導的資訊化領導力,是在資訊化環境中,學校領導所體現出的一種綜合影響力和領導氣質。

教育資訊化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成功與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要想加強資訊化領導力,推動教育資訊化的整體發展,學校應當系統規劃、有序行動,對以下方面要有所關注和思考:

第一,要關注課程

教育改革和新課程的挑戰。教育資訊化的領導力應當體現在全面瞭解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教育資訊化的現狀,並進而認識到教育資訊化與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學改革是密切相關、互為促進的。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正是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資訊化實踐創新的具體體現。

第二,要關注課堂

創新教學與教學改革。教育資訊化的領導力體現在應當瞭解資訊化教學在課堂實現的基本模式,認識到資訊科技的有效應用需要以教學方式的改革為基礎,認識到高價值的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應用要確保體現技術的有效整合。

第三,要關注學生

資訊化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創設以“學”為中心的資訊化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應是教育資訊化領導力關注和思考的出發點——應該瞭解如何創造將學校、社群、家庭緊密聯合的資訊化教育體系;瞭解如何利用網路技術開展教師、學生、家長多方參與的評價與家庭學校互動:瞭解實現學生的電子成長記錄與全面發展軌跡;瞭解如何將社會資訊化發展和新課程改革對學生髮展的新要求,轉化為教師、學生的行為和基本素養。

第四,要關注教師

面向資訊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資訊化領導力應該體現在——在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教師的專業發展面臨著新的要求和新的機遇。教師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術應用能力,需要掌握將資訊科技整合到課程中的教育技術能力,需要掌握藉助資訊科技尋求終身發展的學習能力。學校領導要認識到,面向資訊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是教育領域系統規劃資訊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制定相應計劃,以內化為教師自覺利用教育資訊化的執行力。

第五,要關注環境

資訊化教育環境與學校文化建設。學校領導們該認識到,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效果體現之一,是教育文化的變革。如何在學校資訊化環境建設與校園文化之間取得協調和共同促進發展,以取得資訊化投入的最佳效益。

第六,要關注效益

區域教育資訊化投入的效益評估。教育資訊化是一件經濟、人力、物力投入都極大的工作。學校領導應當清醒並深刻地認識到,教育資訊化系統規劃需要對技術投入的效益進行關注,需要對教育資訊化各系統要素效果和整體效益進行通盤考慮和認真評估。

只有對這些方面真正思考,從硬體設施、軟體資源、應用隊伍、課程改革、教學應用、規章制度等多維度進行系統設計,才能有效地推進學校的資訊化發展與建設,真正具備教育資訊化的領導能力。

當前,教育資訊化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學校的職責就是要尋找能夠使每個學生達到最佳學習狀態、學習水平並得以健康成長和發展的條件。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是學校工作的掌舵者,學校資訊化的有效應用和使用水平,取決於校長及中層領導因素、教師因素和環境因素。其中學校的引領作用是關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校領導的認識層次決定了學校資訊化工作的發展方向,學校的資訊化的制度的制定符合教學規律,要貼近教學實際,符合教師的工作需求,才能夠被教師認可,才能有效地得到執行,因此學校有關資訊化方面制度建設和激勵機制的的健全是推進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學用結合是深入推進資訊化的法寶。學校領導的身體力行是學校資訊化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校領導必須清楚各學科教師的學習情況,做好資訊化推進中的對全體教師培訓指導工作,能及時利用資料對課堂教學及質量進行分析,化解難點和教師的困惑,讓教師切實體會資訊科技的魅力。

資訊化的管理服務是效率的保證。學校領導和相關管理人員要密切合作,協調做好服務和管理工作,推動學校資訊化工作的快速發展。

為資訊化搭建、打造必要的環境。學校要從硬體建設和軟體提升方面為教師的使用提供便利,解決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學校專業資訊科技人員的學習和教師的專業培訓必須符合教師的實際需求,確保優質資源能為教師正常教學所用,能為學生平等地共享。

利用資訊化,推進校本教研。學校要著眼教師的專業發展,拓展學科教師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實踐研究,促進教師開展資訊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研究,激發教師的成就感,為教師更好的發展創造條件。

學校的教育資訊化工作是一項長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在行動上積極地踐行,才能使資訊化發揮最大的效用。

以上就是我此次培訓的一點感悟,雖然還有許多知識沒有完全消化,有待於以後繼續加強學習、領會體悟,但通過這次學習、培訓和交流,資訊化這股撲面而來的教育清風,使我更加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做一名教育資訊化的積極踐行者,靈活運用資訊科技,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我通過學習明確了加快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類已走進以資訊科技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資訊資源已成為與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戰略資源;資訊科技正以其廣泛的滲透性、無形值價和無與倫比的先進性與傳統產業結合;資訊產業已發展為世界範圍內的朝陽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資訊化已成為推進企業發展的助力器;資訊化水平則成為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掌握資訊化技術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資訊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資訊化的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準,機關資訊化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大力促進各級機關資訊化建設,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應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把握現代化資訊科技,是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把握資訊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將資訊化技術應用於各類工作中,有助於整合資源,有助於提高工作效能。資訊科技是新型的科學教育技術,能彌補陳舊工作方法的不足,傳統的工作老套套費時費力,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現代化資訊科技用於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積極應用資訊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實踐是學習的目標,也是提高應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實踐中充分利用現代化資訊科技,才能在應用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不段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中學習並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終身學習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資訊化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止步不前,那麼就不能適應現代的發展需要,就不能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要認清形勢,勇於挑戰,樹立信心,不斷學習,用新知識和新技術來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20xx年11月17日至20日,我有幸參加了湖南省教育資訊化管理幹部培訓班。這次培訓歷時4天,參加培訓的有來自懷化、湘西自治州中國小的176名市州縣教育局主管教育資訊的領導、校長、副校長。這次培訓課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授課老師有的是省教育廳主管教育資訊化工作的專家,有的是省內教育資訊化管理工作做的很好的學校校長,授課方式讓人耳目一新。除了上課,在生活方面主辦方也考慮的非常周到,飯菜豐盛可口、房間乾淨舒服,總之,這是一次讓人非常難忘的培訓。

對於我個人,我認為這次培訓班舉辦的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必要,因為它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特別是省教育廳王健廳長的《人人通講析》、黃國聖主任的《湖南省教育系統網路資訊保安工作部署》、潘軍主任的《以教育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龔明斌的《校長及教師資訊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周豔校長的《我們和資訊化面對面》,讓我收穫頗多。加之與來自不同縣市區的同仁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鑑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這次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新精神的解讀,瞭解了新的形勢

開課第一天我們就學習了教育資訊化的定義及發展趨勢、規劃和思考。20xx年9月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全國教育資訊化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資訊科技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把教育風格資訊化納入國家資訊化發展整體戰略,超前部署。特別是王健廳長的報告,讓我第一次知道了“三通兩平臺”的定義,“三通”為:推動“寬頻網路校校通”,完善學校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推動“優質資源班班通”,加快內容建設與共享;推動“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兩平臺”為: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他還指出,實現“三通兩平臺”,硬體不是目的,應用是根本,教師是關鍵、普及是目標。資訊科技可以對中國的教育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可以提高中國人工作和生活的質量,面對全球化,面對複雜的社會,人腦思維是遠遠不夠,一定要人機思維,要熟悉和實踐教育資訊化,加速教育的資訊化。

二、新概念的學習,開闊了視野,提高了理論水平

目前在我們的生活中技術越來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環境越來越複雜。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傳統觀念,技術不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基本素養。教師在課堂上要從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手段整合要慢慢過渡到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手段融合,要向“教育與技術的融合,人和技術的癒合,技術與技術的融合”方向邁進。在資訊社會中的人的生存是一種資訊化的生存。作為一名教師也必須改變我們去資訊科技的偏見與看法,許多教師認為資訊科技會帶給學生許多負面的影響,比如沉迷遊戲、黃色不良資訊、進入陌生的交際圈。對於這種情況隔離並不是辦法,我們教師要做到的是要正確引導,關鍵是要找到正確的替代品,讓學生有成就感。聽過課以後,我著實對以前我校沒收學生手機的做法感到羞愧。如果今天的教育和老師不生活在未來,未來的學生將會生活在過去。通過專家們的講課,我還了解到一種新的概念,就是“雲端計算”的概念。目前許多的行業引進了“雲端計算”,而教育雲也成為了新熱點,並納入了國家規劃當中。教育雲代表教育資訊化的第三個浪潮,它具有集中管理、按需擴充套件,使計算機靈活、減少硬體裝置的成本、減少管理創新的複雜性等特點。這次接觸到的新詞語還有“移動終端”、“自定義”、“大資料”、“物聯網”、“微課”、“MOOC”。

三、現代化教學技術的科學性和優越性,將資訊科技用於教學中,教師能省時省力,學生能根據直觀演示輕鬆地獲取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益。

1、掌握資訊化教育技術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資訊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資訊化的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準,教育資訊化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大力促進教育資訊化已成為教育發展的潮流。作為一名教師,應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把握現代化資訊教育技術,是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把握資訊化教育技術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需要

將資訊化教育技術應用於教學中,有助於教師整合教育資源,有助於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資訊教育技術是新型的科學教育技術,能彌補陳舊教學中的不足,傳統的教育手段費時費力,不利於學生在輕鬆的狀態下把握知識,不利於提高教學效益。只有充分把現代化資訊教育技術用於教學中,才能提高教學效益。

3、積極應用資訊化教育技術是提高教學技能的需要

實踐是學習的目標,也是提高應用能力的手段,教師只有在實踐中充分利用現代化資訊教育技術,才能在應用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不段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中學習並提高自身教育技能。

4、終身學習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資訊化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止步不前,那麼就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就不能勝任教育工作,要認清形式,勇於挑戰,樹立信心,不斷學習,用新知識和新技術來完善自身素質,用教育技術進行終身學習,實現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續發展,在不同階段都能勝任教學工作。

四、增強了危機感。

這次培訓,讓我從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認識了資訊化教育,在資訊化即將引發教育的深刻變革的今天,我感受到自己資訊科技素養的低微和薄弱。我省將在20xx年要實現教育資訊化,而作為教育資訊化的管理者和引領者,我深深的感到有了危機感。在今後一段時間,如何引導老師建立自己的空間,將教育資訊化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將教育資訊化實施於教育教學管理中,我都面臨的一系列的難題。不學習就要落後,不乘勢而上必將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將開動腦筋、轉變思想,加強學習,落實培訓,抓住機遇,儘自己所能把所學到的知識用於實際工作中,並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積極和堅決的推進我校教育資訊化工程的實施,爭取將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14

一、理念上應更新

1、這次教育資訊化能力提升培訓,我真正的認識到活到老學到老,只有更新觀念,不斷學習新知,從根本上提升專業素養,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2、作為一名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的需要。還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等)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化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

二、專業知識方面

1、聆聽了朱教授“數字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應用方法創新”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分認識到作為老師,要具備基本的資訊化素養,掌握資訊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還應具備資訊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同時,認識到教育資訊化的重要性,瞭解了教育資訊化的發展情況,資訊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體的基本應用。

2、教育的實質是通過傳播、交流資訊,有目的的影響他人的活動,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對資訊的獲取,並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選擇一定的合適的資訊內容,通過有效的載體把經驗,知識,方法傳給學生。發揮資訊傳遞視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創造情境,變靜為動,變可見為不可見,變抽象為直觀,模擬場景,轉化資訊,課堂教學效率才會不斷提高。

3、利用現代技術,解決傳統教學手段傳統資訊科技教學目的的那些關鍵性的教學因素和教學環節。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困難點和影響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哪些關鍵性的教學因素和教學環節是整合點的不同定義。正確運用整合點的診斷方法,才能在現代教學設計中,找準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困難點。把握整合的三項原則:緊扣學習目標;適合用啥就用啥;先用傳統細資訊科技後用現代資訊科技。

4、學習運用現代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優化新課堂教學設計;掌握資訊科技“潛在”的教育教學功能;理解整合的實質;明確整合的目標;準確診斷確定“整合點”;優化“整合點”內容的資源設計;物化“整合點”資源設計的成果,將其轉化為媒體資源,工具軟體,智慧軟體等;恰當有效的應用整合資源達成有效的教學目標。

5、要“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發展為本。”作為教師要尊重終身教育觀,做好解析者,示範者,組織者,啟迪者,指導者,給漁者,促進者。學生終身學習、發展觀。做到主動參與,自主,探究,互動,合作,會學習,會活用。要以優質的數字化學習環境為支撐創新,因材施教。處理好尊重鼓勵,民主平等,學會合作的師生關係。

三、細節上的滲透

本次培訓中,朱教授注重細節上的教學滲透,他通過專題講座與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僅教給我們知識和技巧,更在無形中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大家,在一些細節的講解上十分細緻,恰當地滲透各學科的常識,使不同程度的老師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學有所獲。5月18日,羅局長精闢的總結報告,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站在教育教學改革需求的角度,融會貫通朱教授的講座內容,不斷學習、消化,對技術的應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將電子白板代替黑板,更不能被技術捆綁。教育資訊化在兩個課堂的建設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要把兩個課堂的建設做好做實,使教育資訊化能力不斷提升,真正達到教育資訊化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教育也要時代化,要融入到現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這個資訊的時代,這個資訊的社會。總之,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我受益匪淺。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努力把所學到的教育資訊化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使之真正為教育教學服務。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15

美好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提升活動已經結束。在這段時間裡,我有幸成為本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國小語文2坊的一員,這也給我提供了這個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我克服了工作和學習之間的時間衝突,合理安排時間,按時登入平臺學習,積極參加YY的答疑活動,感受省管老師工作的真誠,感受授課教師的`風采,聆聽他們耐心的解惑和真誠的傳授,使我特別的感動。

這次國培給我的感覺是全新的:足不出戶,就能聆聽專家的講授,與同行交流討論。這段研修的歷程,有壓力,更有收穫。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們所講內容深刻獨到、旁徵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人深省。培訓中,老師一方面要求我們以超脫姿態,踏實前行,堅持遵循教育規律,研究教育手段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們自覺培養自學發展意識,力求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要求,促進學校的資訊科技教學上新的臺階。通過深入學習,下面談一談這次培訓學習的一些感悟。

一、深入掌握Flash課件製作技巧

通過兩天學習Flash,使我對Flash的動畫製作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瞭解動畫原理,瞭解幀與層的概念,通過多個簡單的動畫製作例項,為我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此次培訓,老師從淺入深,從基本的概念理解開始,以例項入手,給我印象深刻的知識點是音樂的播放與停止、遮罩層的使用、動畫製作等技巧。這些技巧的應用,將大大提高我今後製作課件的水平及效率,學就能用,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二、初步學會電子白板的使用與管理

原來我對電子白板的認識幾乎無從下手,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校並沒有這些裝置,但通過這次學習,我才明白:互動式電子白板就是集傳統的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新興的多媒體教學裝置。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就是要學習好電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學以致用,真正地發揮它強大的功能。

通過專業教師的講解,以下幾點是我的小小收穫:

1、利用電子白板來輔助教學,可以省去許多傳統的教學工具,如粉筆、刻度尺、三角板,圓規、掛圖、電視(DVD)等。

2、恰當地選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來創造教學的豐富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教學知識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圖文聲像並茂的動態傳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3、政府教育部門應加大財力投入,儘快普及白板教學,作為教師,人人應會用巧用白板進行上課,這樣的教學手段才能創設出高效的課堂。

三、認識了新的課程——微課

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初步認識了“微課”這一門新的課程。他們指出“微課”是指以視訊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使用方便等特點。

通過學習,本人從別人的身上學習到一些有關微課設計的知識。一節微課能否設計得好、教學效果佳,知識點的選擇和分析處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設計每一節微課時,我首先慎重選擇知識點,並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使它們更符合教學的認知規律,學習起來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嘗試做到如下幾點:

1、知識點儘量選擇教學的重點、難點。

2、知識點的選擇要細,十分鐘內能夠講解透徹。

3、知識點要準確無誤,不允許有文字、語言、圖片上的知識性錯誤或誤導性的描述。

4、要將知識點按照一定邏輯分割成很多個小知識點。

四、新的教學模式

通過聆聽專家教授對“中國小幼兒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標準解讀”的解讀

學習,使我充認識到作為老師,要掌握資訊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資訊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深刻的認識到教育資訊的重要性,明白什麼是教育資訊化發的發展情況,真正理解了資訊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掌握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體的基本應用。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現代化的教育教學中,紮實做好基本功,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專業知識,並將新的資訊科技應用的課堂教育之中,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優化自我的專業技能,更好的適應現代化教學的發展需求。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16

我和本局資訊服務中心另一位同志參加了省資訊產業廳開展的“廣東省山區資訊化農村中青年資訊能力培訓專案農村資訊化培訓教師第一期培訓班”學習。包括我縣一共16個試點山區縣市共40人蔘加了這次省級培訓。在短短的一週時間裡,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業務上的技能,而且使我對我省農村資訊化建設專案的重要性有更深一層的瞭解。這次培訓班是由省資訊產業廳、省資訊中心主辦,聘請華師大兩位副教授主講。培訓主要內容有五項:一、農民資訊能力培訓概論;二、農民學習心理分析;三、互動式教學方法與實施技巧;四、資訊化教學資源與教材開發;五、農民資訊能力培訓教材的使用。

這次培訓目標是不僅要充分了解山區中青年農民資訊化培訓專案,還要掌握農民資訊能力培訓的互動式教學方法,提升自己實際教學能力。掌握農民資訊能力培訓的教學課件、教學資源、教學案例的整合,形成較好方法。掌握農村資訊化培訓組織方法、有效運用互動式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提高各地資訊化培訓教師教學水平,並掌握省農村中青年資訊能力專案培訓教材的使用方法以及本土化培訓教材的開發方法。

通過培訓學習,我瞭解到我省山區資訊化實施4年來,通過整合資源,加強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完善山區資訊基礎設施,專案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促進了山區與外界的資訊溝通,有效地拓寬了山區農產品生產流通,促進了山區的招商引資工作,探索出一條用資訊化手段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路子。但是,廣大農村的資訊化建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農民資訊能力普遍較低。因此,必須大力開展農村資訊化培訓和開展資訊科技應用工作,提高山區自我積累和發展的能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結構調整,促進優勢資源開發和特色產業發展。

通過培訓學習,還使我認識到,要提升農村中青年資訊能力培訓教學效果,首先要了解農民對資訊科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性。這些特性主要表現為:

1、由於對資訊科技接觸少而引起的恐懼感;

2、對資訊科技培訓的排斥心理;

3、對資訊科技培訓效果期望過高的心理。

所以,在進行農村資訊化培訓時,必須以農民的學習心理變化為依據,採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和措施。這就要做到:在工作中要摒棄不實在、虛假的成分,使其感覺到培訓的實在性;要注重應用感化法,切忌灌輸法,做到入情入理地授課;要推廣應用示範法,開展經常性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典型、樹立榜樣,使農村資訊化培訓工作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更具感召力和說服力;要講究層次法,根據農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質等方面的差異,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

通過培訓學習,我認為開展農村資訊化培訓工作必須注重教材的本土化。在農村資訊化培訓中,因為省級統一開發的培訓教材主要是資訊科技方面的知識,大部分農民在這方面的知識水平都還處在起跑線上,再加上農民都是成年人,可塑性較差,使教學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培訓教師需要把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加工,以適合當地資訊化培訓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案例資源的本地化;

2、技術環境的本地化;

3、教學方法的本地化。這樣,才能貼近他們的生活,選擇適合本地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

根據我縣山區資訊化建設情況,開展山區中青年資訊能力資訊培訓工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利用現有資源,充分發揮各鎮(村)資訊服務站(點)的作用,認真收集山區資訊化案例資源,樹立示範典型。二是加大“四大富農系統”和“農信通”、“農業資訊點播系統”的宣傳推廣和應用力度,使資訊服務進村入戶,增強村民資訊化意識。同時,利用資訊化體驗服務站,讓本地農民真正體會資訊化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三是有序地組織開展系列培訓活動,充分利用鎮村服務點收集的案例資源,進行教材二次開發,使農民在培訓過程中更容易接受,達到學習目標。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17

7月12至13日,我參加了教育科學研究培訓中心組織的暑期國小語文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2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教師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聽了許多專家的講座,也聽了許多課改課,我明白了課改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說是為了國家在21世紀的發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進行課改,落實課標,不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每一堂課中,和教師的一言一行中。課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許才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2天的暑期國小語文教師培訓結束了,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回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縮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今年3月12日至4月8日,我參加了這次海西教育網的培訓。本次培訓帶給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聆聽智者的教誨,參與夥伴們的探究……收穫頗豐!

這次培訓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理論知識,為已充電;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自我充電。我的工作必將比原本得心應手些。

每一次的專題講座都是那麼精彩!帶著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我走進了培訓課堂。課堂上,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穫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讓我進一步體會到了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性。其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尤其重要,語言藝術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視,因為國小生天生活潑好動,需要有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帶有趣味性的語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藝術也至關重要。教學中不僅教師要善於提問,還要善於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

每一次的講座都是那麼可貴!讓人耳目一新。這耳目一新並非在現代教育手段下的繽紛世界,而是在倡導課堂教學有效性下的真實、紮實、樸實的課堂,時時處處滲透著教師的教育機智之強,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之紮實。 “簡約語文”那豐厚的內涵,一堂語文課,名師的智慧語文,名師的簡約語文,引領著新課程改革不斷完善。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以上目標達到之後,知識的獲得將是很自然的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在生活中,讓學生去鞏固知識。

資訊化培訓心得體會 篇18

7月18號至7月23號我參加了江蘇省職業學校資訊化教學能力培訓班,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例項、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認識到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不應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感受到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與全省同行們的交流更是開闊了我的視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說這樣五天的培訓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匪淺,深受啟迪。

1。提升視野,感受到資訊化教學的魅力

隨著教育資訊化的發展,資訊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課堂,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通過變革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習者發展適應資訊時代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養,並逐步探索新型資訊化教學模式,以適應這種新的變化和挑戰。

開班儀式上,省職教所馬所長除了給我們明確了組織此次培訓班的目的和要求,他說“這次的培訓不能像溫水煮青蛙,而是希望能給我們大家一個刺激”。我在聽完了劉大君等老師的成果演示後,我想馬所長的目的是達到了。那些優秀的作品提升了我的視野,感覺到先進的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上的巨大魅力,我憧憬未來教育資訊化時代的到來,更激發了我深入鑽研資訊科技的信心和決心。以前我以為資訊化技術只是做做課件,甚至認為資訊化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在聽了錢東東院長的一席話後,我瞭解了資訊化是個內涵豐富的領域,它不僅僅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它應該是每個老師要去努力的方向,利用資訊科技服務於教學,達到資源網路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協助化、情景虛擬化、媒體數字化。

2。更新觀念,體驗資訊科技支援下的知識創新教學

培訓的第二天,張義兵老師給我做了《資訊科技支援下的知識創新教學》講座,他給我們提出了職業教育需要創新教育的觀念。他以知識論壇為例給我們介紹了創新知識教學,知識論壇是以觀點為中心的,而傳統的建構主義則是以活動為中心的。傳統教學重在傳授,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以教代學,教給知識重結論,輕過程,缺少教與學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使教學過程難以成為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傳統教學重經驗、輕創新,教師憑經驗教學,形成思維、行為定勢,缺乏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研究、創新。傳統教學還具有封閉性,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教學創新所要體現的就是要變傳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為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為開放性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我們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助於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把豐富多彩的視訊、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某些問題的設定,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選擇合適的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大我們的課容量,節約時間。如果沒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單純靠粉筆、黑板等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跟不上現代化教學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提高自己的資訊化教育水平對教師來說勢在必行。可以說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

3。網路學習,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幾位專家都提到了網路學習,這一點我頗有感想,網路學習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有他不可替代的特點,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網路學習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質量,經濟發展狀況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影響教育的規模,一般地,教育受經濟的影響是從二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從教育設施上,教育技術和設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從教育的規模上,麥克風和音響可以讓幾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課。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網路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力因素(教師)被網路所替代,並不意味著教師作用是多餘的,相反,作為指導者的教師或裝置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網路學習可以自我決定學習時間和地點,這種學習方式下是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為學員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通過網上課件自由回家抽時間進行網路學習。

網路學習還可以按需學習,網路學習最大的特點是學生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網路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生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

4。良好的資訊素養,教師必須具備。

在此次培訓中,有位專家給我們介紹了國外的資訊化技術案例,讓我看到了資訊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最後一個講座上陸經理為我們介紹了教學設計開發工具,我這軟體對於我們進行資訊化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到教育教學工作的艱鉅。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5,不同地域同行的交流,瞭解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這次的培訓不僅僅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資訊化教學能力的機會,也為我們提供了與全省同行交流討論的機會。在交流中我看到了我校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比如我校的實訓實驗條件較好,校領導比較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發現了各地的差異和我校的不足。

本次資訊科技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時間,但是通過這五天聽報告,團隊合作討論資訊化教學設計,上網交流感悟或每天寫心得,使我對資訊科技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後思想,而要積極採用資訊科技與我所教的學科進行整合,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這次培訓是我資訊化教學的一個新的開始,培訓給我的更多的是一種理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去學習給你更多的資訊化教育技術,用資訊化技術來服務我的教學,提升我的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