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鄉村振興培訓班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欄目: 培訓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98W

鄉村振興培訓班心得體會範文 篇1

20xx年12月22日至28日,我有幸參加了玉溪市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到浙江省台州市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學習培訓考察。通過全程參加沙灘村、白鷺灣村等13個點的現場教學,並認真聆聽同濟大學楊貴慶教授、台州市農業農村局張光根處長的精彩授課,讓我對臺州市鄉村振興之路有了直觀的見聞和切身的感受,既學到了科學系統的理論知識,又領悟了可借鑑、可操作的方法和路徑。結合台州市鄉村振興經驗及我市鄉村振興工作實際,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鄉村振興培訓班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一、產業是關鍵。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產業興旺,農村才能興旺,農民才能富裕。離開產業的支撐,鄉村振興就是空中樓閣;離開發展的保障,振興鄉村就是一句空話。綜觀臺州市後岸村、下葉村等發展振興經驗,鄉村美、農民富都有其堅實的產業支撐,後岸村、下葉村發揮其優美的自然環境優勢,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體驗專案,使遊客獲得參與感和滿足感。同時,引導農戶做大工藝品加工和農產品加工,通過舌尖上的記憶留住遊客的心,推動了一二三產有機融合,在給遊客帶來獨特旅遊體驗的同時,實現共同富裕。人均僅擁有0.75畝耕地的玉溪農業,必須牢牢抓住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在“特”字上做文章、在“優質”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念好“山字經”、唱好“林草戲”、打好“果蔬牌”,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步伐,以產業振興吸引資源、留住人才、帶旺鄉村。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必須加快調整優化鄉村產業結構。要堅持以工業化的組織、品質化的生產、商業化的經營為方向發展農業,抓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做好“特”“融”“食”字文章,大力實施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實現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必須深入推進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機銜接。要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專業市場+合作社+農戶”“供銷社+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完善新型經營主體同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以此實現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

二、文化是核心。

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這一思想落實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就是要重視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獨有的歷史記憶和思想表達,充分發掘鄉村傳統文化的底蘊、精神和價值,並賦予其時代內涵。此次學習考察的台州市每一個村給我們的直觀感受: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清灣幽島……不同的村落有著不同的美好景緻,其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攜帶著歷史的資訊,寄託著人們的美好情感。台州市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紮實推進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堅持保護建築、保持肌理、儲存風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有序推進特色傳統建築的`保護修復,積極挖掘和整理民間藝術、手工絕活、農耕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適度開發“古村遊”專案。在充分發掘和保護古代歷史遺蹟、文化遺存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美化村莊人居環境,形成合理宜居的空間結構,依託生態環境優勢,適度開發鄉村休閒旅遊業,打造“留得住鄉情、記得住鄉愁”的鄉村生活,鄉村旅遊業發展如火如荼,美了鄉村、富了百姓。旅遊要持續發展,文化才是留住遊客的根本。只有鑄牢鄉村文化這個“魂”,才能提振鄉村的“精氣神”。玉溪市廣大鄉村具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基因,高原水鄉文化、民族文化、聶耳文化、紅色文化、歷史名人、農耕文化等等,還有得天獨厚、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和青山綠水。可以借鑑台州市的經驗,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等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能,啟用鄉村業態,帶動鄉村發展。

三、規劃要先行。

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沿著正確方向把這盤大棋走好,必須規劃先行。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的理念,遵循鄉村振興的規律,科學制定規劃,合理設定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注重質量、從容建設,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忌貪大求快、颳風搞運動,防止走彎路。同時,編制規劃要注意既契合實際又適當超前、既有科學性又有可操作性。編制規劃還要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因村施策,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把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結合,善於總結基層的實踐創造,抓好示範引領。可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也可以圍繞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方面的具體內容,選好典型,樹立樣板,著力打造一批示範縣、示範鄉鎮和示範村,進一步發揮示範帶頭作用,讓基層幹部群眾學有榜樣、幹有遵循。要統籌城鄉發展空間,完善城鄉佈局結構,推進城鄉統一規劃,進一步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增強城鎮地區對鄉村的帶動作用,形成城鄉產業發展互補、基礎設施互聯、公共服務均等、資源能源共享、生態環境互促的格局。要通過創新驅動,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之間的雙向流動、平等交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四、法治是底色。

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和根本保障。法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本標誌,也是鄉村治理不可或缺的特徵和要素。全面提升我市鄉村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鄉村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和保障。要推進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將人防、物防、技防建設規劃納入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安排。創新現代農村警務機制,推進警力下沉,推行警務前置。堅持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整合基層群防群治社會資源,提高整體協作防控能力。健全農村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排查整治長效工作機制,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深入排查農村各類矛盾問題和風險隱患,持續加大多元化解工作力度,從源頭上、根本上解決影響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建成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群)四級公共安全視訊監控聯網應用體系。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全力推動村級“多網合一”,推進“全科網格”建設,構建“上面千條線、基層一張網”的治理新格局,促進人民更加安居樂業、社會更加安定有序。完善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功能和執行機制,將各級綜治中心建設成為綜治資訊彙集、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重大事項分流督辦、公共安全視訊監控聯網應用、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及視訊會議為一體的綜合陣地。充分發揮法治的引導、規範、保障、懲戒和教育作用,依法化解矛盾糾紛,依法規範社會秩序,依法維護鄉村穩定,不斷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鄉村振興培訓班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關鍵在人。各級組織部門要著眼鄉村振興發展實際,從產業的長遠發展、科技的活力賦能、生態的宜居環境、群眾的致富增收方面著力,充分發揮人才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斷鍛強鄉村振興“人才鏈”,為鄉村發展注入澎湃不息的動能。

鍛強鄉村振興“人才鏈”,要“外引內蓄”壯大人才體量。

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過程中,把人才的體量不斷壯大,把人才的聰明才智、自身潛能充分發揮出來,事業的“創新指數”就會不斷上升,人民的“幸福指數”就能再攀新高。“人才,強國之根本、興邦之大計。”在人才的引入上,要以“周公吐哺”之心引,要以“揭榜掛帥”的方式引,讓有技在手、有能在身的人才都能有施展才華的舞臺,要給人才“鋪設道路”,讓“千里馬”在鄉村的沃野競相奔騰;此外,鄉村振興的發展還要注重把外出人才用好,千方百計動員外出人才返鄉創業,讓“歸雁”成陣、群雁齊飛,用好“靶向挖才、鄉情挖才、政策挖才”等舉措,以真心實意讓人才“迴流”,壯大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鍛強鄉村振興“人才鏈”,要“剛柔並濟”鍛強人才隊伍。

組織部門要及時與人才談心談話,瞭解人才的思想動態、現實需要,把人才思想上的“負擔”卸下,讓鄉村成為此身落處,更成為此心安處,紮根鄉村、奉獻農村,在鄉村事業的發展上全心全意、全力以赴,以有力的服務保障促人才思想上的“專注”,以組織關懷讓人才沒有後顧之憂。此外,還要注重人才成長期的“灌溉作用”,要從人才本身的特性著手,把人才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歷練,放到基層一線、鬥爭前沿去磨礪膽色、強化意志,以放手“壓擔子”的方式讓人才磨礪出能扛起重擔的“硬肩膀”。正所謂“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組織部門要善於用“疾風”去考驗人才,用“烈火”去冶煉人才,讓人才走出“溫室”,把人才放在吃勁崗位和重大任務中去“經風歷雨”,在實踐鍛鍊中練就過硬本領、砥礪品性意志。

鍛強鄉村振興“人才鏈”,要“鋪臺架梯”釋放人才活力。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組織部門要為人才搭建互相交流與學習的平臺,讓人才“千帆競發”中各展所長,在“切磋琢磨”中學習他人的所長、汲取他人的智慧,提升“優勢板”、啟用“創新板”。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的輪訓和培訓力度,以“師帶徒”的形式因人制宜開展培訓,實現既出成果也出人才,實現既帶隊伍也壯隊伍的迴圈體系。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支部+基地+鄉土人才”“黨員+示範園”等多元模式,發揮各類人才在科學技術、產業佈局、謀劃發展上的優勢,讓人才的創新思維和過硬本領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助推器”。在推進鄉村振興的發展程序中,各級組織部門需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貢獻”為導向的評價考核體系,讓有為者有位,讓吃苦者吃香,讓人才的活力在鄉村這片土地上充分湧流。

鄉村振興培訓班心得體會範文 篇3

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的大舞臺,黨員幹部是中堅。黨員幹部要把推進鄉村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奮鬥者與施行人,把自己的具體工作放在鄉村振興全域性中來考量,以解決和發展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為己任,努力提高農村工作本領,以飽滿的激情和嚴實的`作風,真正深入群眾,真心依靠群眾,真情關愛群眾,真誠服務群眾。

一是要加快培養造就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懂農業,就是要成為“三農”工作的行家裡手;愛農村,就是要為鄉村謀振興,在推動農村發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中建功立業:愛農民,就是要為農民謀幸福,把農民當親人,多關心農民疾苦,多從農民角度研究政策、落實政策。

二是讓有情懷、有本領、有擔當、有作為成為“三農”的專業素質。有情懷,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努力做到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有本領,就是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優化知識結構,始終保持專業精神和創新精神,不斷豐富三農”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使自己具備履行崗位職責所必需的專業知識技能,努力成為行家裡手。

鄉村振興培訓班心得體會範文 篇4

今日現場教學。上午八時,省委黨校老師給每位學員測了體溫,兩輛大客駛進了雨簾。

一個半小時後,車子在嘉善出口下了高速,轉眼到達嘉善縣規劃展示館。嘉善縣委黨校的老師們早已在門口熱情地迎接我們。主講老師一邊引領,一邊熟練地講解嘉善經濟社會發展的佈局和特色,期間還穿插播放視訊影像,讓人對嘉善的“城鄉融合發展”有了初印象。

在嘉善大雲鎮,中德生態產業園、繆家村、甜蜜小鎮,通過多個點位的'現場教學,嘉善的鄉村振興路徑愈加明晰。首先,精心設計佈局,將農村、集鎮和工業園統盤佈局,整體建設。其次,實施“三全”推進,即全域土地整治、全域農田流轉、全域農房集聚。再次,開展系列建立,構建了智慧的旅遊、智慧城鎮、智慧園區和智安小區。

鄉村振興培訓班心得體會範文 篇5

有幸今天參加了市直黨建第一片組組織的赴寧國市學習考察主題黨日活動,活動安排周密、內容豐富、收穫很大。

雲梯畲族鄉千秋畲族村民族氣息濃厚,仙霞鎮紅居民宿群很美很有特色,但最觸動我的還是中共寧國特支遺址。她是寧國境內成立的'第一個黨組織,也是皖南革命發展的先驅。在這裡,我們集體觀看了館內視訊解說,共同回顧了寧國特支的光輝歷史和仙霞地區武裝鬥爭的光輝篇章;在這裡,我們深入瞭解革命先驅的英勇事蹟;在這裡,我們舉起右手再一次重溫入黨誓詞。

每一次接受紅色教育都有新感受新思考,也更加深刻體會紅色江山來之不易。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積極履職盡責,強化責任擔當,為建設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貢獻老幹部工作者力量。

鄉村振興培訓班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四月春光好,正是讀書時。”4月25日,在鎮黨委的推薦下,在縣委組織部精心組織下,我有幸參加了西鄉縣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

一、培訓內容豐富

在成都溫江基層黨建學院先後聆聽了中共都江堰市委黨校教授鄧蓉、成都大學城鄉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建瓴、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董進智,圍繞“重塑集體經濟組織主體地位、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如何做好全面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等主題進行專題教學。培訓期間,還進行了現場觀摩教學,參觀了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郫都區三道堰鎮青槓樹村、崇州白頭鎮五星村、道明竹藝村等多個村鎮。通過聽取授課,現場觀摩教學等方式,學習到了成都的先進經驗,執行模式和發展方式,感受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建設成就,5天的培訓,思想和觀念得到了一次大的解放和提升,受益匪淺。成都市鄉村通過發展特色生態,鄉村旅遊等來促進農村發展,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之路。

二、鄉村快速發展

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該村從08年以來就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規劃先行、市場運作”的思路。突出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深化發展集體經濟。該村通過發展特色農副產品和手工業,並結合網際網路進行銷售,以及大力發展觀光旅遊業使得鄉村振興發展取得了初步成績。此後在14年該村再次揚帆起航,在上級政府的關心與支援下,戰旗村啟動了中國農業公園專案,該專案通過整合土地,打造了天府農業旅遊體驗地和生態田園小鎮。使得戰旗村的發展更進一步。

青槓樹村是一個集生態環境、田園風光、川西民居、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於一體的特色鄉村。20__年6月,該村啟動了土地綜合整治專案,建成了九個川西民居特色農民新聚居點,按照“高階專案為龍頭,農家旅遊為配套,都市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產業發展路徑,大力引進了一批農旅融合的產業專案,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同時也帶動了當地農村的經濟發展,幫助農民實現了經營性和財產性的雙重收益,切實達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目的。

三、個人感觸頗深

一是鄉村建設要著力做好農村人居環境基礎整治工作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就是村莊環境乾淨整潔,村容村貌整潔。在實地參觀學習所去到的村莊,無一不是生態環境優美,村容村貌整潔,衛生狀況良好。由易到難,從村莊清潔做起,圍繞道路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環境綠化、衛生潔化、飲水淨化、環境美化進行綜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保持村莊整潔。

二是鄉村建設要以特色產業為核心,拉長產業鏈,形成一體的產業群。美麗鄉村的建設重要的是如何發展產業,壯大經濟,讓產業興旺,做到村美民富。產業是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特色是產業發展的'動力。要把特色文化發展為產業,進而探索發展產業的新業態,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形成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綜合鄉村體。在本次實地觀摩學習中,道明竹藝村,蒲江明月村和蒲江成佳鎮就是很好的優秀示例。道明竹藝村,顧名思義就是因“竹”得名,該村依託著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明編竹,以設計為媒介,以文創為特色,把看似普通的竹子拓展了產業生態,實現了致富增收,真正實現了鄉村振興。而蒲江明月村則是以陶文化為主題,以文創產業為支撐,以鄉村旅遊為載體,實現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和農民增收。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也做到了振興鄉村。蒲江成佳鎮由於地理環境優越,十分適宜茶葉生產,因此該鎮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茶鄉文化,豐富茶藝,茶技等多種茶文化專案,大力吸引遊客,從而成為獨具特色的茶文化觀光區。

三是鄉村建設要一以貫之,持續發力。美麗鄉村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堅持循序漸進,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鄉村建設。該村堅持一以貫之的推動實施,12年來,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改變,鄉村振興發展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成績,成為了基層黨建和集體經濟發展綜合推進示範村。

鄉村振興培訓班心得體會範文 篇7

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的大舞臺,黨員幹部是中堅。黨員幹部要把推進鄉村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奮鬥者與施行人,把自己的具體工作放在鄉村振興全域性中來考量,以解決和發展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為己任,努力提高農村工作本領,以飽滿的激情和嚴實的作風,真正深入群眾,真心依靠群眾,真情關愛群眾,真誠服務群眾。

一是要加快培養造就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懂農業,就是要成為“三農”工作的行家裡手;愛農村,就是要為鄉村謀振興,在推動農村發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中建功立業:愛農民,就是要為農民謀幸福,把農民當親人,多關心農民疾苦,多從農民角度研究政策、落實政策。

二是讓有情懷、有本領、有擔當、有作為成為“三農”的專業素質。有情懷,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努力做到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有本領,就是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優化知識結構,始終保持專業精神和創新精神,不斷豐富三農”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使自己具備履行崗位職責所必需的專業知識技能,努力成為行家裡手。

在中國,農業的發展不是一個單一的產業發展,更需農民與農村的協同跟進,即所謂的“三農”,“三農”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若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素質無法提高,農民的生活環境得不到改善,從事農業生產的`環境惡劣,就不能使農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產效率與質量,更無法達到所謂的.高質量現代化農業。因此,農業的發展,也可以說是建立在農村的發展與進步的基礎之上。作為現階段的農業發展也需要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與實現與農業環境的協調發展,才能取得長遠的進步。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重要的發展戰略是在新時期農村發展中提出的一項重要的發展理念,這一理念明確的指出了發展農村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提出了現階段“三農”問題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而目前中國已經進入到了脫貧攻堅決勝時期,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更是成為政府最關注的重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憧憬,關鍵就是要實現農村與城市的協調發展,補齊農村發展滯後的短板,建設好美麗鄉村,讓農村人也能夠共享改革開放的美好成果。

對於實現鄉村振興,十九大報告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比之前的統籌發展更加具體;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無疑給廣大農業經營者吃下了一顆“長效定心丸”;提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更是切中了農村人才短板的要害;等等。對於這一系列的新政策帶來的不僅僅是農村發展的新希望,更是實實在在的政策幫扶。

在十九大精神的正確指引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這艘巨輪的領航中,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破浪而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