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外國語國小主題學習經驗材料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96W

1.把教材進行歸類:

外國語國小主題學習經驗材料

我們通過研讀教材,發現新編教材每單元的課文都有所側重,具體到一篇課文基本有一下幾種型別:

【理解感悟型】如:《詹天佑》、《十六年前的回憶》等。對於這樣通過講述一個個故事來表達一種感受、一種情感或說明一個道理等的文章,老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文章的字裡行間,抓住文章中的細節,深入體會和研究,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獲得情感體驗和思想啟迪。

【誦讀積累型】如:《桂林山水》等一些經典的、文學大家的寫景類文章,與其和學生逐句分析體會,不如拿出時間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老師可組織學生以美文誦讀的形式讀一讀,比一比。老師要捨得拿出時間讓學生背誦。

【讀寫結合型】如:《鄉下人家》等,高年級應把寫作表達為語文學習的重點。在進行主題學習的實驗過程中,我們重視讀寫的結合,讓學生從讀中學寫。

【研究彙報型】如:《新型玻璃》等,對於一些說明類、科普類的文章,則可以讓學生自學探究,採用小課題探究的方式,提前佈置人物,讓學生以課題研究的方式進行交流和展示。

明確了課文特點、學習的側重點,懂得了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就學會了取捨,學會了放棄,就做得了“簡簡單單教語文”,做到了把節省下來的大量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就是“主題學習”實驗有別於其他實驗的特點,也是基本特徵。

2.關於學生的預習

預習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我們在怎樣讓學生預習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效果較好。一開始我們使用的是結合我校的“三課型自主學習實驗”時發動學生自主設計的“自能讀書卡”,並且以學生的名字來命名。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學生的板書欄目,2011年5月26日,在為濰坊市舉辦的主題學習現場會上,當時學生展示的都是每課的板書設計。板書設計的水平就體現了學生對課文理解的程度。如:

19、秦兵馬俑

一號俑坑:230米、62米、14260平方米、六千多個

規模巨集大 3個俑坑:XX0平方米、八千多個、五十個籃球場

拱形大廳:巨大、軍陣、大軍

將軍俑:身材魁梧、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神態自若

型別眾多 武士俑:高、體格健壯、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歷

騎兵俑:右手持韁繩、左手持弓箭、肌肉豐滿、躍躍欲試 史

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在暗下決心、 物

個性鮮明 有的緊握雙拳、待命出征、

有的凝視遠方,思念家鄉的親人

2011年9月我們按照教研室的要求,對自能讀書卡進行創新,以預習案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2011年春季,我們又進行創新,在預習案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檢測案。加強了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無論是一開始的自能讀書卡,還是後來的預習案,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有效地預習課文。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預習選單自主地預習課文。在預習過程中讓學生踐行“生字新詞是基礎”、“不動筆墨不讀書”、“善思會問多查閱”等習慣要求,將掌握生字新詞、熟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的(高年級)、為什麼這樣寫(高年級)、思考課後問題等作為預習的常規任務,運用“讀、思、劃、記、查、疑、問”七字自學法進行自學。學生預習時教師要做巡迴指導,多關照差等生,對他們適當降低預習要求,以發揮各類學生的自學潛能,儘量獨立完成預習任務;教師通過觀察瞭解和查閱學生的預習資料,瞭解學生的自學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這樣做,既克服了預習時“沒有內容、蜻蜓點水”式的隨意和膚淺現象,又改變了“過於具體、面面俱到”的“保姆”行為,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自主和獨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3.關於課堂教學模式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摸索出了以下五種課型。分別是:單元整體推進課,主題輻射式,閱讀方法指導課,閱讀欣賞課,閱讀彙報課。其中單元整體推進課,主題輻射式都是針對教材的課文設計的,閱讀方法指導課,閱讀欣賞課,閱讀彙報課是針對閱讀設計的。

【單元整體推進課】

明確主題,單元預習------初步感知,整體把握-----小組合作,選擇探究-----彙報交流,品讀揣摩----梳理提高,總結昇華

【主題輻射式】包括1+ⅹ或ⅹ+1兩種型別。

初步感知,整體把握----圍繞重點,品讀揣摩----明確主題,拓展閱讀

【閱讀方法指導課】

方法指導-----閱讀實踐-----暢談收穫

【閱讀欣賞課】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自主閱讀,賞讀作品-----各抒己見,個性展示-----美文誦讀,情感體驗

【閱讀彙報課】

個人閱讀----組內準備----全班展示----評價總結

在這所有的課型中,主題輻射式是最實用的也是我校最突出的實驗成果。包括1+x或x+1這兩種課型,這個1就是我們要精講的經典篇目,也就是我們的精講課,要做到以下四點:

(1)扣重點抓精點。一篇1500字的課文學生讀一遍用時8分鐘左右,讀上三遍一堂課就耗去了一大半,所以,必須緊扣訓練重點抓住重點內容進行研討學習,不能面面俱到,只要抓一段或幾句話就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完成訓練任務。教師一定要吃透教材,準確把握。有的課文篇幅長,段段精彩、句句經典,處處都很重要,那麼是不是每句話都要讓學生細體會深分析?還有的文章乍一看較為淺顯,實際是玄機深藏,不下點功夫進行多角度分析是不容易找到閱讀精點的。五年級上冊19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被安排在理解“父母之愛”單元裡。我們把這課當作精講課文。全文描寫精彩細緻,每句話都有細細琢磨的價值。哪段哪句為學習重點?有人認為描寫媽媽和爸爸的句子是重點,也有人認為描寫小巴蒂的句子是重點,還有人認為寫巴蒂長大成才的地方為重點。經過認真分析思考,我們還是將寫媽媽爸爸的句子當重點進行賞析,結果學習效果很好。

除聯絡訓練專案外,確定重點還要考慮這三個因素:一是學生的興趣點。我們要看學生對此處是否感興趣,能否觸動學生的心靈,能否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使語文課閃爍出生命的光彩、迴歸人文原生態,讓學生“享受”語文,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欣賞祖國語言文字的絕美之處。二是稍有難度。一看即懂處不行,最好選擇個“跳起來摘到桃子”的高度。三是語言文字精彩、有鑑賞的價值的地方。

(2)交給方法,觸類旁通。精講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個目標完不成,後面的無師自學就要落空。每一個訓練重點、每一類文章都有其閱讀理解的規律性,有獨特的操作步驟,即學習方法。教師要結合課文的理解感悟,引導學生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讓學生知道學習時先怎樣再怎樣最後怎樣,使之在離開老師和同伴時也能順利、有效的學習。方法的獲得要自然,應水到渠成,生拉硬扯的灌輸式學生不易接受。如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材的編排主題是歌頌父母之愛。讓學生通過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體會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和寬廣,學習方法是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的句子深入體會。教學時以19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為依託,在學生充分預習,小組交流的基礎上,緊緊抓住針對巴蒂的詩,爸爸媽媽的不同表現讓學生談體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這些體會來自哪裡,學生就會自然的總結出來自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透過“表象看本質”、“行為反映心理”,這不都是基本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嗎?學習方法不僅推出要自然,推出後更要及時總結強化,最好是提煉成易記易用的綱目式,最好是板書或投影出來,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學習方法還要及時鞏固,精講課上就應設計應用方法和鞏固方法的環節,如讓學生用此方法學習課文的另一段等。

(3)重在導讀,以讀促悟。國小課文內容教師不講學生就不能理解的地方不多,包括一部分古詩詞。我校規定語文課上貫徹“零講解”策略,提倡教師啟發引導下的學生自讀自悟、以讀促悟。我們要求精講課上要突出朗讀指導,讓學生通過感情朗讀來領悟課文含義、體會思想感情。朗讀指導也應抓住重點句段,起到讀一句(段)帶全篇的作用,即能帶動對全篇的感情朗讀,帶動對全篇的理解體會,帶動對文章思想情感的整體把握。朗讀指導要到位,做到“寧在點上打深,井不在面上挖多坑”。朗讀指導要做到“四要”:一要發揮優秀學生的帶動示範作用;二要啟發學生自讀自悟、自找感覺,發掘出屬於自己的語感源泉,享受語言甘冽的滋潤;三要舉一反三、由點到面,人人由平庸到精彩,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一遍一個臺階,直至達到理想的境地;四要以情促讀,老師要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的聯絡起來,多進行一些分角色朗讀、現場表演、情景回放、情景模擬等活動,以景激情、以情促讀。在重點朗讀指導的基礎上,要加強對全文的朗讀訓練,一篇課文學完學生最好能熟讀成誦,起碼也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讀下來,否則,就不算完成教學任務。

(4)注重積累,豐富語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學習就是積累,選入教材的每篇課文都是精品,其中有大量的佳詞美句,字裡行間蘊藏著無盡的教育元素,不只是語言的,還有很多文化、道德層面的。因此,在欣賞品評之後,很有必要將其積累起來,以備終生享用。積累分隱性積累和顯性積累兩種:隱性積累包括理解掌握(背誦記住)優美詞句或段落、能自如運用學到的表達方法、能將體會領悟到的積極情感付諸於行動、學習方法和經驗的積累等等;顯性積累包括摘錄優美詞句和段落、寫讀後感、課本劇表演、仿改擴寫課文內容等。隱性積累更有直接、長久和現實性,所以我們大力提倡,即提倡當堂背誦,提倡口頭複述、提倡運用學到的方法進行自學等。一篇課文學過之後背過一句不算少,背過10句不算多,要的就是這種積累的意識,只要每天積累一點點,將來就能積少成多,達到粒石成山、滴水成河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