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國小數學經驗交流材料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89W

數學,從一開始就冠以“枯燥、嚴密、抽象”的形象。數學學習給學生留下更多的體驗是:枯燥、苦澀和知識的深奧……談論到數學,人們關注的就是學業成績如何,學到多少知識,看中的仍然是考試卷上的100分。數學究竟應該給孩子的童年和明天留下什麼?學習是一種生活,我們究竟該怎樣做才能讓兒童享有幸福的數學學習生活呢?今天我從祁老師的課堂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數學學習應作為一種樂趣、一種體驗、一種享受,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體驗開始,從直觀的和容易引起想像的問題出發,讓數學背景包含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具體情景之中,使學生在解決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過程中,體會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近感。讓學生徜徉於生活數學、活動數學、體驗數學的快樂生活之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國小數學經驗交流材料

一、豐富的學習資源——讓教學塗上生活的本色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應只做教材忠實的執行者,而應該做教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轉變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挖掘身邊素材,讓學生輕鬆學習。

國小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教師充分挖掘了學生熟悉的物品作為學習的資源,例如:出示“恐龍、鯨魚、輪船、直升飛機”等大宗物品,讓學生感受到用原來的千克作單位太小了,必須要用一個大的計量單位來表示,那就是“噸”;再出示“雞蛋、奶牛、純淨水、綿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並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估算或計算,深刻理解1噸的概念,最後再出示一組噸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馬路的承載量、起重機的額定載重量、電梯的載重量等,把數學活動和生活應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和改造。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尋求最佳切入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親近感,體驗到了數學與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用。

㈡運用生成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每一分鐘都在孕育著創造,都將可能誕生一種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創意,已由完全地預設不斷地走向動態生成,時時在彰顯著課改的多彩魅力,演繹著課改的新理念。而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們預設之中,有的在我們的意料之外。這就要求我教師要從關注預設的教案,走向關注學生、學情和生成。例如,在感受噸在生活中的運用時,教師出示了電梯的載重量1t,蓋住了可承載的人數,讓學生猜猜應該是多少人?學生的回答是:“二十幾”、“20”、“25”、“30”、“27”,教師面對出現偏離預設的生成,沒有強行把學生的思維拖回預設的軌道,而是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深入思考,這時第六個學生站起來說:“應該是13人,剛才他們說的是小孩,應該是大人。”教師蹲下身子看孩子的世界,故意反問“那小朋友應該是33人,那我們是不是該寫小朋友33人?”這時學生想象著33個小朋友進電梯的情景,突然有同學醒悟:不行,雖然33人的重量沒超過1噸,但是33人電梯裡面是裝不進去的。這時教師再請33人站起來,問道:“如果把這33人裝進電梯裡,情況會怎樣?”學生看著這麼多同學,一下子就明白了電梯裡面為什麼不寫小朋友33人了。教師放慢腳步,與孩子同行,善於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出發,從熟悉的地方顯出新的風景,創造出了精彩的瞬間。讓課堂教學在動態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氣,走向灑脫,走向睿智;學生在動態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發展,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心靈共舞的家園。

二、親歷過程,主動建構——讓學生在體驗中親近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一描述,明確了國小數學的內涵,即數學是一種過程。數學的學習,應努力讓學生親歷這一完整的過程。

然而,反思我們的數學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偏重於學生“眼看、心記、耳聽”的現象,孤立、機械地強化抽象概括,狹隘、生澀地解讀方法理論,忽視了國小生“操作中體驗、體驗中感悟、感悟中建構”的認知規律,使數學逐漸變成一門被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是枯燥、乏味的課程。以前在教學“噸的認識”時,我們一般都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一袋大米重25千克,請學生算一算4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接著就得出1噸=1000千克,隨後的任務就是做很多的鞏固練習。從中顯現出來的教學方式為:單純觀察----機械記憶----克隆模仿,這是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學方式。

1噸是個既重又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讓學生在頭腦中正確建立1噸的觀念?本課可謂獨具匠心。教師讓學生親歷完整的數學學習過程,觸控數學鮮活生動的生命脈息,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得到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㈠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課堂中,通過學生的“猜測、驗證、操作、感受”等活動,1噸的大小在學生不知不覺的體驗中生成。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學生現有的數學經驗是學生學習認知的起點,也是探索、建構新知識的“支架”,噸的認識必須建立在對“1噸的大小”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40袋每袋25千克的大米重1噸;每個同學平均體重30千克,33個共重1噸;每頭奶牛重500千克,2頭奶牛重1噸;每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噸等,共10組,有了這麼多素材積累,學生在頭腦裡建構了豐富、科學的1噸表象,為後面幾噸物體的重量打下了堅實的認知基礎。

2、 開放的活動,豐富表象

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探索、交流的空間,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操作、估計、交流、想象等活動,經歷1噸大小建立的過程。課堂上,老師安排了3個層次的活動。⑴通過搬一袋重25千克大米,體驗25千克的感受,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有感而發:“太重了”“特別重,實在搬不動”、“我覺得有點象運動會裡的舉重”……豐富而又真實的感受,接著老師追問:剛才一袋大米重25千克,得要多少袋這樣的大米重1噸?進而推出要40袋,教師再問:如果把這40袋大米轉到一個大袋子裡,你可能會有怎樣的感覺?學生根據剛才搬25千克大米時的感受,想象著可能會有的感覺,自由地談論著:“重死了,根本搬不動”、“壓扁了”“還沒搬起來,渾身的力氣都沒了”、“我渾身都散架了”。,通過搬一搬、說一說、想一想等體驗活動,初步建立了“噸”的表象,初次感受到1噸的大米對學生來說實在是太重了。⑵利用想象和推理,進一步感受1噸的重量。老師讓學生猜猜在坐的同學的體重有沒有1噸?多少個同學的體重接近1噸?最後讓33個同學起立,讓大家看一看、想象一下33個同學的體重,這大約就是1噸的重量。⑶利用常見的物品,想象1噸的重量。老師首先出示一組圖片:

讓學生在小組裡說說圖片的意思,再在班級內交流彙報。然後教師又出示圖片:

由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多少個這樣的物品重1噸?

學生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主動在頭腦中積極建構的過程。這裡通過四個開放的活動,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去經歷體驗、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已經形成了豐富的表象,進一步深化了對噸的認識。

3、變式練習,深化表象

學生對所學知識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這一表象,以達到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及應用,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分化,這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通過三個層次的變式練習達到了這一目的。⑴噸在生活中的應用。先由學生說說你在生活的什麼地方見到過寫著幾噸幾噸的呢?再由教師從實際生活中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噸”這一重量單位的實際運用。由1噸轉向對幾噸的認識,深化了學生對噸的認識,同時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⑵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看似簡單,卻是對知識的一個很好的整合,在讓學生回憶已經認識了哪幾個重量單位之後,再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它需要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對所出示的物體重量進行合理的估計,需要學生對所學重量單位有清晰的認識,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⑶修改數學日記。日記一般是語文裡的內容,而這裡呈現的卻是數學日記,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記錄生活,讓學生感到有些“新奇”。日記的內容設計也讓學生忍俊不禁,在會心的笑聲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克、千克、和噸”的認識。

㈡讓方法在體驗中生成

課堂上,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在數學活動中主動參與,親身經歷,獲得對數學事實和經驗的理性認識和情感體驗。它讓學生以認知主體的身份親自參加豐富生動的活動,完完全全地參與學習過程,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從而在體驗和創造中學會學習方法。

⑴知識引入----自由猜測,啟用思維。在猜一猜在坐同學的體重合起來有沒有1噸的遊戲中,開始是學生是自由猜測,分為兩派:有1噸和沒有1噸。

⑵問題探究----驗證猜測,促進理解。在學生自由猜測後,教師以問題:“到底有沒有1噸呢?有沒有辦法?”引起學生再思考,這時有同學想到了算一算的辦法,假設每個同學的體重是50千克,50個同學的體重就用50*50=2500千克,就是二噸半,超過一噸了。

⑶實踐應用----延伸練習,啟迪思維。教師在肯定上一位同學推理方法的同時,對學生的估計作出了科學的引導,三年級同學的平均體重約是30千克,隨後再次讓學生猜測55個同學的體重會有1噸嗎?有了前一位同學的啟示,這裡同學們很快地作出了判斷,超過了1噸,。這時教師再讓學生進行逼近估計:哪究竟要多少個同學的體重會有1噸呢?這時學生猜測的結果有37、38、39、40、45等等,到了這等火候,教師方才宣佈正確結果,大約是33個同學的體重接近1噸。

整個環節中從“知識引入----問題探究----實踐應用”,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充分激活了孩子們的思維,在思維相互激烈地碰撞中,學生不僅再次感受了1噸的大小,而且也學會了探究問題的方法,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

三、關注生命,傳承文化———讓數學課堂閃耀人文之光

《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學教育應重視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大力加強這種人文精神、人文關懷的培養,以使我們的學生形成敏銳的感知力、豐富的情感力、獨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因此,祁老師以各種方式充分挖掘數學教育中的人文價值,加強學生科學人文精神的培養。

㈠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形成和諧的人文學習氛圍。

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湧動著無限活力的生命體,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我們要用溫馨的教育沁人心脾,潤物無聲。要用“心”去做,用”情”去導,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之間的資訊交流,達到情感交融。教師在課堂上經常問的問題就是:“有沒有不同的想法?”“還有嗎?”“談談你的感受”;經常鼓勵學生的話就是“大膽估計,錯了也沒關係”。教師尊重學生個性,營造一種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圍,傾注教師的人文關懷,面隊學生的回答,不管答案正確還是錯誤,教師都向學生投去讚許和親切的目光,正是教師寬容的接納和理解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從而增強對學習的信心和自信。

㈡傳承數學文化,激起學生的家鄉自豪感

教師精心選取了兩則有關鹽城市的資訊:“鹽城市的農業生產在全省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常年景糧食總產量480萬噸,年產量棉花20萬噸,居全省首位。”、“4月11日,全省漁業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會議傳出的資訊表明:我市XX年漁業總產量達82萬噸,比XX年淨增24萬噸,連續多年列全省第一。”作為鹽城的小朋友你有什麼感覺?學生的回答是:“自豪”、“這麼多東西,都不知道放哪兒了”。從數量上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鹽城人民是多麼勤勞而富有智慧,家鄉自豪感油然升起。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每個人都希望成功,求知的學生更需要成功的操作、體驗、感悟和建構。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並且在激勵和賞識中經歷美好的學習生活,感受學習生活的快樂。變革孩子們的學習方式,體驗學習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方式,真可謂:體驗學習是最幸福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