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把創辦文學社作為培養文學新苗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有效載體大綱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85W

把創辦文學社作為培養文學新苗 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有效載體 鐵力林業局是1947年建局的國有企業。人口74000人,施業區面積20萬公頃,在冊職工最高達3XX多人。原來共有直屬學校四所國小,三所中學,一所職業高中,一所技校。最高年生產木材90多萬立方米。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進入八十年代後期,由於長期超量採伐,使林業局陷入了“兩危”即資源危困,經濟危機。職工工資長期積壓,大量職工下崗。中國小由原來的九所合併為六所學校即三所國小,三所中學。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社會上各種思潮氾濫,影響了中國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局針對這種情況,採取一系列措施,把握正確的教育方向,有針對性地解決了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不穩定因素,克服阻礙教育發展的種種困難,使林業局的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在有關部門和有識之士的建議下,從1994年開始,在馬永順中學創辦了第一個文學社,把它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文學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目前全域性六所學校都建立了文學社。十年來,參加文學社學習的學生有1000多名,在市級以上報刊發表作品700多篇。有100多篇在全國、省、市徵文比賽中獲獎。馬永順中學還編輯出版了15萬字的《綠地文學社作品選》、編輯了100多期《文選》週刊。第一中學創辦了《春蕾月報》等。通過多年來的工作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進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體現,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只要我們不斷髮掘自身的優勢,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全面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素質教育就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果實。下面,把我局如何拓寬素質教育渠道,創辦文學社,培育文學新苗的做法,向與會的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做彙報。希望各位提出批評指正。

把創辦文學社作為培養文學新苗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有效載體大綱

 一、在實施青少年素質教育中,我們遵循“一轉變、二強化、三結合、四發揮”的工作思路,使我局的素質教育工作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一)“一轉變”就是轉變觀念,積極探索新的青少年素質教育模式和手段。

我局為適應新形勢下開放的素質教育工作的要求,始終把轉變教育觀念放在首位,多次開會討論教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通過學習、討論、逐步轉變了傳統的應試教育的觀念,依據現代開放教育思想和規律,圍繞知識經濟時代以學生個體化自主學習為主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教育,對人才培養的教育過程、模式等方面的進行改革,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觀念的轉變,拓寬了思路。我們把著眼點從單一立足校內教育,轉向了在校外開闢第二課堂,尋求更廣泛的教育空間。文學社的創辦是我們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探索出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實踐證明,我局的文學社,已成為提高廣大青少年全面素質的第二課堂,培育文學新苗的搖籃。  (二)“二強化”就是強化青少年素質教育管理的立體化和科學化. “立體化”就是用立體的觀點建立全方位的學校素質教育的框架結構,從林業局到學校,成立素質教育組織機構,學校具體負責素質教育方案的實施,這樣讓學生始終處在上級組織和教師指導下的自我教育和互幫互學之中。創辦文學社就是遵循了這一原則。 “科學化”就是符合開放教育特點並結合青少年和學生所學專業內容確立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形式,通過樹立典型,集體組織活動等方式進行交流、引導,推動素質教育工作不斷向更深入、廣泛發展。 創辦文學社就是把素質教育從學校向校外延伸,達到學生有一個自主選擇,自我教育,互幫互學的有效載體。

(三)“三結合”即校內外相結合、主課與特長教育相結合、“實踐性”和“競爭性”相結合.

1、校內外有機結合。開放式教育使學生既有在學校面授輔導的過程,又有在校外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學的機會。我們採取了學生走出去,作家請進來的做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局由於注重搞好校內的學習與校外實踐的有機結合,在文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獲得了雙豐收。

2、主課教育與特長教育相結合。我們認為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不是都一樣的。學生有自己的天賦和特殊的才能。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和自身愛好,有較大的選擇空間,就會對學生成才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一方面給學生創造較大的自主選擇的空間,跳出單一的思維定式,發揮他們的特長;另方面我們做到主課教育與第二課堂教育有機結合到達,既有整體的計劃、制度、措施,又有專題活動。使學生易於接受。這樣,雖然素質教育的範圍拓寬了,但是它是在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地進行。

3、“實踐性”和“競爭性”相結合。知識經濟本身就是智力競爭機制,加強實踐性教學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注重培養學生敏捷的語言表達能力、善於學習的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馬永順中學從經過文學社考入大學的200多名學生畢業中,直接參加工作的就有100多人。這些人在當年文學社的精心培育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學素養和寫作水平。為在大學繼續發展創造了條件,為走上社會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們力爭做到知識、方法、能力三者兼顧,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要。

(四)“四發揮”是指發揮好林區濃厚的文化底蘊、發揮好文聯及學校等組織的作用、發揮好骨幹作用、發揮好學生潛在的優勢。這是開放式素質教育,創辦文學社得以成功的有力保證。

1、鐵力林業局是開發比較早的森工企業。具有優良的森工企業文化底蘊和優秀的傳統。過去,林業企業興旺的時期,從林業局到基層單位,都有文體專業隊伍,擁有大批的文體骨幹。經濟陷入危機後,往日風光不在。但是,雖然陷入“兩危”,而培養教育後代的重任則是擺在我們面前重中之重的任務。當時,全域性在校生有7000多人。由於林業局經濟危困,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所放鬆,加之一些社會不良思潮影響,也使部分學生沾染了不良習氣。林業局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士的倡導下,林業局採納了他們的建議,努力開闢學習第二課堂,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力度,於1994年在馬永順中學首先成立“綠地”文學社,並在取得初步成果之後,又創辦了以國中生為主的“芳草”和第一中學的“春蕾”文學社。在以後的幾年間,文學社

像雨後春筍般在各個學校蓬勃興起。如第三中學的“紅葉文學社”,第一、二、三國小的“春苗”、“啟明星”、“育新”文學社,另外,在馬永順林場國小和茂林林場國小還創辦了“冰凌花”“茂林”文學社。文學社的興起,在林業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中國小生中,掀起一股文學創作的熱潮,從而也帶動了其它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

我局文學社遍地開花,出現了從國小-國中-高中階梯式的發展局面。這樣,不但使小作家從國小到高中階段能得到長期的培養,還使創作隊伍不斷擴大。參加文學社的同學,在學校大多是班級的骨幹、三好學生和共青團員。他們的參與提高了文學社的整體素質,發揮了積極廣泛的作用,也促進了教育教學工作。受到了省、市文聯,市教委高度重視,在他們倡導和支援下,我局的兩位作家曹鋒和朱廣志同志先後幫助鐵力市、桃山林業局、金山屯、南岔、西林、新青等地中國小創辦了10多個文學社,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

2、充分發揮好組織作用。黨委宣傳部,林業局教育科,林業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對創辦文學社,培養小作家非常重視。我局建立文聯組織比較早,現有省作家協會會員5名;省作協小作家79名;中國林業作家協會會員2名;中國林業攝影家協會會員3名;省書法家協會會員2名,伊春市作家協會會員7名;伊春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2名;伊春市攝影家協會會員3名;伊春市音樂家協會會員1名;伊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2名;伊春市書法家協會會員2名。以上作家、藝術家們很多在省市文聯兼職,XX年來,他們創作文學作品400多萬字出版了小說集、散文集、報告文學集11部,有4部作品獲得伊春市政府獎、省文學精品工程獎和中國林業文學藝術獎。他們工作在我局各個領域,對本地區的文學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小作家們樹立了榜樣。

各有關部門都把培養小作家,全面加強素質教育這項工作納入工作計劃之中。馬永順中學建立了小作家活動室,創辦了《文選》週刊。他們還經常組織文學社到校外採風,在馬永順生前與老英雄一起植樹造林,在馬永順逝世後,他們繼承英雄遺志,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使學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和鍛鍊。第一中學在創辦文學社的過程中,做到三個結合: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與發掘學生潛能培養優秀人才相結合。同時他們創辦了《春蕾月報》,使學生們有了發表作品的園地並從中得到了鍛鍊。

我局創辦文學社,培養小作家的活動,得到了省市文聯及作協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伊春市原文聯主席姜孟之得知鐵力林業局文學社辦得很好,便來到我局看望了文學社的社員,並將100冊自己寫的反映校園生活的小說贈送給了文學社。現任文聯主席葛維舉、副主席王滿,多次來我局參加文學社活動,並在《小興安嶺文學》雜誌開闢了“林海小作家”專欄。省作協祕書長吳寶三同志在《大森林文學》任主編時,兩次來我局對培養小作家問題進行調研。之後在《大森林文學》雜誌開闢了“小作家”專欄,現更名為“新人新作”。1999年省文聯主席才起和作協黨組書記馮建福同志來到鐵力,聽取了我局培養小作家,創辦文學社情況的彙報。他們稱讚我局培育文學新苗的做法很好,文學社辦得很有特色。馮建福同志為馬永順中學編輯出版的《綠地文學社作品選》題詞,吳寶三同志為該書作了序。黨委宣傳部、局文聯、教育科、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經常深入學校深入文學社,督促、檢查、指導工作。

我局創辦文學社,培養小作家的做法,在XX省作家協會召開的青年作家座談會上,進行了介紹。同年,在中國林業文聯的工作年會上,我們也介紹了經驗。

一些單位及私營企業,看到文學社辦得這麼好,影響越來越大,也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為培養下一代奉獻了一片愛心。

3、發揮文藝骨幹作用。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培養下一代發揮積極作用。我局有兩位省級作家,都是退休多年的老同志。一位是曹鋒同志,今年72歲,退休前是我局廣播電視科科長。他既是老新聞工作者,也是位著名的作家。他於1994年,在有關部門和領導的支援下,在馬永順中學首次創辦了“綠地”文學社。他主動擔任了文學社輔導員。曹鋒同志十分熱心輔導孩子們的文學創作。他每週去一次學校,風雨無阻。他不圖名,不圖利,認真為孩子們講授寫作知識,精心批改學生的習作。還熱心把較好的習作推薦給各級報刊發表。他不但不要報酬,還經常自己掏錢給學生買筆、買本、買書。他在崗時就熱心向文學愛好者傳授寫作經驗。他還把自己編寫的《我怎樣當通訊員》一書,贈送給文學愛好者。曹鋒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潛心創作,先後出版了《馬永順傳》等6部書,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由於曹鋒同志突出的成就,XX年被伊春市委市政府授予“興安百面旗”、~年被伊春市委市政府授予“十大文化名人”榮譽稱號。他既教授孩子怎樣作文,也教育孩子怎樣做人。使這個文學社越辦越出色。另一位作家朱廣志同志,他今年71歲,退休前是我局教育科督導室副主任。1995年民進支部創辦了以國中生為主的“芳草”文學社,朱廣志擔任輔導員。朱廣志全身心投入到了文學社的創辦之中。開始沒有活動場所,他就把自己家的門房騰出來,每週活動一次。他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輔導孩子們寫作,深受孩子們的歡迎。文學社剛剛開始創辦時只有7名社員。由於知名度越來越高,很快就發展到50多名。社員不僅有本局的,還有外地慕名而來的。

小社員們在這兩位老師的精心輔導下,政治思想覺悟和寫作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文學社成立不到兩年,就在《小興安嶺文學》、《大森林文學》、《林城晚報》、《黑龍江晨報》等報刊發稿80多篇。在《林城晚報》舉辦的全市中學生“希望杯”徵文比賽中,共有11篇獲獎作品,而“綠地”和“芳草”文學社就佔有9篇。其中,3個一等獎都被兩個文學社奪得,引起不小的轟動。《林城晚報》派記者對曹鋒、朱廣志兩位老師進行了專訪。刊發了《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長篇通訊,介紹了兩位老人關心、愛護、培養下一代的感人事蹟。我局也對兩位老人進行了表彰。號召全域性職工群眾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老有所為,有一份熱發一份光的蠟燭精神;學習他們熱愛家鄉,關心下一代的負責精神;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組織的信任,領導的關懷,使

兩位老人倍受鼓舞,他們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一鼓作氣,在林業局的支援下,先後幫助六所中國小創辦了文學社,使文學社覆蓋了全域性直屬的中國小,並輻射影響了周邊地區的學校。受兩位老人的言傳身教的影響,我局的一些文學創作骨幹和有關人士,也主動加入到了培養小作家的行列。加強了培育文學新苗的隊伍建設。

4、發揮好學生潛在的優勢。我們認為,創辦文學社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提高廣大青少年綜合素質的需要。我們把有共同文學愛好的中國小生組織起來,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從小培養他們繼承優秀的傳統文明,弘揚先進的文化的思想意識,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我局在創辦文學社的過程中,還積極創辦了綠地書畫社、音樂班、美術班、體育班等特長教育形式。XX年來,僅馬永順中學輸送的特長生就有400多人。

二、培育文學新苗活動,提高了青少年們的綜合素質,收到了可喜的社會效果

一是學校滿意。增加了素質教育的內容,拓寬了素質教育的渠道,活躍了第二課堂。在學校不僅形成了一股濃厚的文化氛圍,還造就了一種積極、健康、活潑、向上的團隊精神。XX年來,我們培養了大批的語文特長生,使會考和大學聯考的語文成績大幅度提高。馬永順中學有一名同學在大學聯考中奪得本地區語文第一名,有五人獲得文科狀元。學生們創作的很多的文學作品由於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較高的水平,收入了各種文集,同時,學生們在文學創作中陶冶了思想道德情操,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既提高了綜合素質,又豐富了校園的文化生活。

二是家長滿意。孩子業餘時間學習寫作,杜絕了混跡於社會,參加不健康活動的機會,讓健康的思想佔領陣地。特別是通過學習,學生的語文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有的學生的作品發表之後,家長非常高興,把作品影印多份,當成禮物送給親友。

三是學生滿意。通過學習,參加文學社中國小生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經常看到自己的作品發表在報刊上。如馮海霞在國中時就參加了春蕾文學社,升入高中後又加入了綠地文學社。她的作品《夢中康乃馨》榮獲全國中學生徵文二等獎,散文《猛賽男孩》被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女孩的故事》一書收入。從此激發了她的創作熱情。她經過艱苦的努力,創作出20萬字的長篇小說《守在青春的門外》已在報刊連載。她考入鶴崗師專後還擔任了校報的副主編使她的綜合能力進一步得到了鍛鍊。

四是社會滿意。XX年來,我們為社會輸送了大批的有用人才,其中經過文學社培養的文學人才,就很令人刮目相看。他們在學校時候就嶄露頭角,經常發表各類文章,還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如擔任編輯、記者等。走上社會後,他們的文字功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有很強的競爭力。有的學生大學畢業後,僅憑手裡拿著自己已經發表的作品,就被用人單位所錄用了。

我們雖然在加強青少年素質教育,培養文學新苗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XX年來的經驗看,我們的創作隊伍規模還不大,寫作水平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精品不多。我們要繼續努力,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虛心向到會的其它單位學習,使文學社穩步發展,健康發展。為不斷培育出文學新人,造就大森林文化勁旅,弘揚先進的文化事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