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精選9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67W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 篇1

消費在社會再生產中具有基礎性地位,連續多年是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據統計,20__年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7.8%。受全球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是有效對衝疫情影響、提振經濟的關鍵舉措。進一步提振消費,可以借鑑促進汽車消費需求加快釋放的經驗,緊貼消費需求發力,就能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中把握住市場需求,進而“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精選9篇)

要讓消費者“能消費”。提振消費,不是簡單地讓老百姓多消費,而是要通過保就業提高百姓消費能力,因為只有保住就業,消費者才有能力消費,提振消費才有堅實基礎。我們要繼續幫助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化解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充分發揮企業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作用,同時還要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全力穩住民生,夯實內需提質擴容的“保障力”。

要讓消費者“願消費”。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人們不消費,不是因為沒有消費能力,而是覺得沒有自己滿意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所以我們既要通過政府“有形的手”讓利消費者,也要從供給端發力,通過改善供給結構和質量,為市場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同時,還要在養老、托幼等老百姓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上做文章,補齊公共服務短板,為老百姓提供更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把消費者潛在的消費熱情激發出來。

要讓消費者“放心消費”。有效的營銷手段、火爆的流量,也許會製造短期爆款,但理性的消費者更願意為能夠提供優質售後服務的產品買單。我們要從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出發,通過大力加強消費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完善基於消費者交易評價和社會公眾綜合評價的企業信用評價機制,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等,大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為消費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

緊貼消費需求,多為消費者著想,有效增強消費信心,激發消費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就能通過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帶動投資發揮關鍵作用,有力促進新疆經濟發展。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 篇2

消費關乎經濟,更關乎民生。消費市場是否活躍,不僅折射經濟的韌性和活力,更反映市民的消費水平。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居民消費是受到影響最嚴重的領域之一,消費能否迅速回暖並實現擴大,直接影響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的成效,所以促消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隨著《梅州市促消費活動工作方案》的出臺,我市將在1個月時間內發放5000萬元促消費禮包,刺激餐飲、文旅、汽車消費,無疑也將實現消費產品供給、居民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的全面提升。

這次促消費系列活動旨在採用“政府提供支援、平臺提供支撐、企業提供資源”的方式,以讓利於民、惠民惠企的形式,把提振消費作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那麼,如何使促消費禮包的積極作用得到更為有效的傳播?對於餐飲、文旅、汽車等消費服務業經營主體來說,一是要學會換位思考,從消費者的感受出發做好促消費活動的宣傳工作;二是要進一步精簡禮包兌換程式,深耕售中、售後服務,讓消費者方便消費。

促消費禮包的發放,是應時之舉,提振消費助推經濟應作長久之計。在自覺配合疫情防控大局的前提下,消費服務業要緊盯主業,因地因時做好促銷讓利活動,與政府促消費活動緊密結合,進一步鼓勵和激發網上消費,實現讓利禮包雙疊加,更好地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繁榮消費市場。必須明確的是,消費能力的提升也要以安全便捷的消費環境作為支撐。各地要通過強化市場秩序監管、積極推進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等方面著手,解決當前居民消費環境中存在的短板,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讓消費者願意消費、放心消費。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 篇3

提振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因此,應激發消費主體需求,由以前的重生產轉為向生活傾斜,投資民生、保障民生並不斷改善民生,讓國民敢於消費。

提高國民勞動收入份額,投資民生、保障民生,可能地釋放國民消費,這是當前緩解疫情衝擊,支援中小企業由出口生產轉向內銷發展的巨集觀政策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強調,“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為此,我們要加大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力度,完善教育、醫療的公共民生保障體系,加大疫情時期失業救濟的覆蓋面和救助力度,提高國民勞動工資的收入份額,讓國民消費有信心、消費有底氣。

除了注重投資民生、改善民生和提高國民消費能力,我們還要不斷挖掘新的消費市場。比如,現在大批青少年留學生回國,他們對日常生活、數碼電子產品、文化學習、旅遊等消費需求均很旺盛,這部分人群的消費潛力有待挖掘。再如,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老齡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群體的消費亟待激發,特別是疫情催生的面向老年群體的衛生保健、健康產品和優質養老服務,大有市場。我們應注重生產和消費的結合、高效工作與高質量生活的平衡,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真正內驅力,著力培育能拉動經濟發展並富有中國特色的消費型社會,這本身也符合健康、可持續的創新型社會發展要求。

民以食為天。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我國的糧食供應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糧食、肉類、蔬果和水產禽類等農副產品的剛性需求會更持久突出,這是直接關係人民生活福祉的民生。我們要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對糧食生產和生豬養殖進行綜合施策,讓農民種糧、養豬有利可圖,注重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對此,可以定向發放支農消費券,繫結農村、農民的農副產品銷售,實現消費助農;可以面向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特定投放消費券,救助中小微企業和中低收入人群;根據企業為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對企業實行稅收減免和職工專項補助;可以用中小企業專項補助替代消費券,助推產業升級。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 篇4

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是有效對衝疫情影響、提振經濟的關鍵舉措,是當前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的有效舉措。

提振消費,我們要把消費券投放抓實抓細抓好。從5月20日開始,我市將分5輪投放3億元消費券。我市消費券投放是“普惠式”的,全體在金人員(包括域外來金人員,不限戶籍,以手機定位為準)均可享受。在鼓勵汽車、家電消費的同時,也滿足了市民“提籃小買”的需求,並對低保戶、低邊戶、特困戶以及在金華穩定就業的中西部省份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定向投放消費券。我們要緊扣“重點”、解決“難點”、打通“堵點”,有效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促使更多有汽車、家電消費需求的市民放心消費、積極消費;促使更多在金人員,特別是弱勢群體享受到消費券的實惠,安心消費、敢於消費。

提振消費,“3億元消費券”是小支點,是促進金華經濟增長的新起點。為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在採取短期促進消費舉措的同時,還要繼續完善促消費長效機制。在保障不同收入群體消費能力基礎上,鼓勵技術創新應用,培育新興消費,提供更加多元化、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提升智慧治理和服務水平,激發更多市場消費潛力。

在國際疫情蔓延導致外部需求萎縮波動、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國內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更加突出,擴大內需成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和戰略基點。我市要練好內功、擴大內需,各部門、各縣(市、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提振消費的責任感,把促進消費工作擺在更突出的位置。

我市網路經濟發達,文旅、商貿產業特色明顯,老百姓的消費能力依然強勁。以“雙11”的網路購買力排名為例,金華近年來一直處於全國各地市前列,其中,20__年位居浙江省各地市第4位。讓線上線下消費比翼齊飛,我們要想盡千方百計、付出千辛萬苦,展現擔此重任的聰明勁、幹勁和韌勁。

隨著消費信心恢復和消費市場回暖,以消費為引領的經濟迴圈將逐步重歸暢通,消費將帶動生產和流通領域供需匹配,通過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帶動投資發揮關鍵作用,從而實現內需對經濟的有力支撐。消費回補、消費擴大和消費創新的疊加共振效應,將有力促進我市經濟發展。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 篇5

規範市場監管,確立國內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打造中國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逐步建立國民對中國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信心,激發民眾長期消費熱情。要啟動國內市場,刺激國民消費,國內市場必須加以規範,打造優質高效和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中國企業要徹底摒棄以往的低價取勝策略,要以質取勝、保障產品質量,不斷推進企業產品更新換代。我們要徹底根除假冒偽劣、以次充好、虛假銷售等產品質量問題和市場誠信問題,規範市場監管,確保產品和服務質量,讓國民放心消費。這是刺激消費實現消費升級,進而拉動經濟增長的制度性動力。

由於疫情的影響,迫使我國企業必須在國內市場沉下心來,努力做好國內產品、服務的品牌與質量。這有助於打造中國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打造自主智慧財產權。此舉若成功,會是中國產業、產品的整合創新。疫情逼迫我們啟動國內市場需求、擴大國內消費,也是中國企業化危為機,成就中國品牌的一個視窗。現在疫情在全球暴發,各國嚴重缺乏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醫療物資,中國醫療物資的出口與捐贈有效支援全球抗擊疫情。我們應藉此機會加快推動品牌質量安全標準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在全球產品與服務質量認證這一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就會在產業鏈上佔得主動,中國製造就會更具國內外競爭力,支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並不斷提高中國人民幸福生活的質量。

此外,這一次的“新基建”推出了總額近50萬億投資,更富時代烙印。“新基建”涉及5G、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等創新領域基礎設施,高鐵、城際鐵路、軌道交通、特高壓輸變電設施,以及教育、醫療等民生消費領域投資。由於疫情影響,高鐵海外建設與5G海外佈局等受阻,但我們完全可以專注加速國內投資建設,讓國內優先受益。基礎設施投資不僅是投資需求本身帶來經濟增長,還可以帶動就業,增加民眾收入,拉動國民消費升級,促進經濟增長,讓民眾享受發展成果。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 篇6

20__年“3·15”晚會聚焦“提振消費,從心開始”,希望通過誠信的力量讓每個人把平凡的日子過得更加幸福美滿,穩步提高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讓居民能消費、願消費,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暢通國內大迴圈和國內國際雙迴圈,為中國經濟開啟“十四五”規劃,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助力加油。“3·15”晚會提倡每一位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監管者,要將國家的發展目標與人民的樸素願望,編織成美好生活。

20__年“3·15”晚會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司法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消費者協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主辦。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 篇7

除了武漢和部分地區偶有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之外,包括湖北全境和全國所有省市,連日來確診病例均已出現零增長,這不僅顯示我們的全民抗疫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也意味著全面復工復產的“重啟鍵”已經開啟。而餐飲業是否全面恢復顯然是社會正常秩序的一個重要標誌,尤其是傳統的聚餐方式,在當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復產”的語境下,消費者想要結伴下館子痛痛快快的聚餐一下,不但不能允許,心理的這道坎也很難邁過去。

無論採取線上外賣、線下打包、錯峰堂食等所有限制消費者“聚集性”方式就餐,客觀上說只能適應一般的早餐店或快餐企業,並不是真正意義的“下館子”。到飯館消費“下館子”,一般很少是單人行為,基本都是兩人以上的聚餐,聚餐的方式的不能實現,下館子的意義就幾乎不存在,僅靠零星的掃碼或外賣打包等很難支撐起餐飲企業的保底經營,官員寄希望通過自己掃碼消費幾碗拉麵、幹拉等,就能鼓勵市民去下館子,似乎還不現實。

儘管眼下不少餐飲店已經開門迎客,但真正登門消費的食客卻沒有幾個,尤其是大中小飯館,出於防疫的需要,目前市民出行不但要戴口罩,走進任何一家店鋪,既要測體溫,又要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想要進飯館消費,首先就邁不過心理障礙這道坎,更不要說產生食慾。近兩個月來,無論是出門戴口罩,還是在家餐飲,業已成了一種習慣,很多人恐都想不起來還能去“下館子”。雖然眼下各地新冠狀病毒肺炎已呈零增長,被感染的風險也大幅度降低,但疫情形成的心理陰影並沒有消退。特別是疫情還沒有官宣解除,防控措施依然嚴格的當下,居民不敢放心消費,餐飲企業更不敢敞門迎客,萬一有人在消費中被感染,對於涉事餐飲企業幾乎是滅頂之災,沒有哪個老闆敢冒這個險。

不能放心“聚眾餐飲”,餐飲企業就沒法完全恢復營業,而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雙重壓力之下,一方面需要餐飲業作為恢復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標誌”,全部開門迎客;另一方面,更需要通過多方干預來逐漸消退疫情給公眾留下的心理焦慮陰影,讓消費者能夠輕鬆愉悅的“下館子”。以筆者看來,在嚴把境外疫情輸入的前提下,內地疫情反彈的概率和風險已不是太高,過度禁止人員聚集只能讓社會的“疫情陰影”越發沉重,甚至會形成無法完全消除的“痼疾”。而且這樣的嚴控人員聚集非但不利於提振所有消費,從眼下的防疫趨勢看,其必要性也值得商榷。

比起官員帶頭掃碼消費來鼓勵市民“下館子”,倒不如採取多種方式來安撫和消除社會因疫情防控造成的焦慮心態與心理陰影,一個趨於正常的社會不可能出門還戴口罩,更不可避免人員聚集,如何更加科學的將防疫同正常社會“姿勢”相結合,既能防疫又能放心下館子聚餐,這才是真正需要動用智慧加以探索的。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 篇8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抓緊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雖然今年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但是分析近年來的資料不難看出,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對經濟發展起基礎性作用。因此,提振消費,多措並舉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是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之一。

一、“宅經濟”成為提振消費新路徑

回首過去的5個月,疫情對線下消費衝擊尤為明顯,同時使“數字經濟”異軍突起。資料顯示,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8萬億元,同比下降16.2%;4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2萬億元,同比下降7.5%。同時,線上需求卻呈現高增長態勢。1-4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2.56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幅比一季度加快2.7個百分點,其中電商平臺成為消費者滿足消費需求的重要渠道。消費者將一部分消費需求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並由此催生、壯大了一批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線上新業態。以餐飲配送、線上教育、線上問診、遠端辦公、直播等業務為代表的“宅經濟”魅力大顯,成為提振消費的重要手段。所謂“宅經濟”,是近年來依靠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而興起的一種經濟現象,消費者足不出戶即可以通過網路來消費商品和享受服務,具有個性化強、靈活性高、參與門檻低等特徵,也因此倒逼一些行業和企業加快向“線上+線下”轉型的步伐。可見,“宅經濟”正從需求端與供給端同時推進消費模式的轉變,並開拓了新的消費空間。

二、“宅經濟”正在重塑消費行為

1、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首先,消費趨勢從單一的物質消費轉變為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並重。傳統消費中,消費者更加註重功能性消費,即看重商品的實用價值。隨著物質條件的極大豐富,充實精神文化生活已成為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因此,消費者對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也顯著提升。其次,在大資料的驅動下,計劃性消費和衝動性消費並存。商品精美的廣告宣傳、使用者的評價與分享、廠商的促銷優惠等,無不吸引消費者駐足,化地激發了他們的購買慾望。消費者在“衝動消費”中獲得了心理滿足,並逐漸成為釋放身心壓力的一種手段。此外,線上消費極易受情境互動的影響。在緊密的資訊網路中,消費者的社互動動日趨頻繁,無論是通過電商平臺、生活服務類APP等消費者的評述,還是與周圍人的交流和溝通,消費者都試圖從中形成對產品或服務的預期,進而決定自身的購買行為。

2、營商環境的健全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以往的線下消費中,消費者通過親身體驗進行消費決策,而在數字經濟驅動的線上消費中,消費者的消費感知和決策很大程度來自於大資料為其提供的描述和參考。基於這樣的資訊反饋,進而影響消費者主觀感受。基於此,良好的營商環境、一站式服務體系已經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關鍵。消費者對消費環境、操作介面友好度、個性化服務、安全及隱私保護、物流配送、客服及售後服務、權益保障等環節的印象都會對支付意願、消費體驗滿意度產生重要影響。同時,營商環境的健全還意味著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村消費“最後一公里”難題,支援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

3、新興技術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數字經濟下的電商市場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搜尋成本和時間成本,提高了供求雙方間的搜尋匹配效率。同時,也打破了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邊界,個體的角色變得多元化和動態化,可以在需求方和供給方之間動態轉換,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提高經濟效率創造條件。搜尋、匹配能力是決定電子商務市場效率的關鍵,這兩種能力的改善對於消費者降低搜尋成本、滿足其個性化需求尤其重要。隨著物聯網、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運用於電子商務,電商平臺作為有效的媒介,以更高的市場效率和更低的市場摩擦,實時反映供求雙方的資訊,高效協調地區間資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

三、“宅經濟”促使企業加快轉型

1、驅動企業生產和研發創新。在“宅經濟”引致的變革中,網際網路及新興技術對企業生產方式和研發創新的影響不可忽視。一方面,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依託,國家正在大力推進5G、人工智慧、AR等“新基建”行動,目前已有無接觸自動化生產、配送、服務投入運營。另一方面,大資料的應用加速了資訊的流通和傳播,推動了私人化、個性化定製的柔性生產方式的實現。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創新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營銷、配送方案,進一步助推企業研發個性化的、高質量的產品,以打動和震撼消費者,使他們主動為產品進行宣傳,即形成“粉絲效應”。

2、驅動企業組織模式變革。企業組織模式向著數字化、扁平化和協同化邁進,促使企業提升以下三種能力。一是資料處理能力,藉助大資料不僅可以精準感知市場需求,還加速了組織內外生產要素的流動,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對消費資料的監控和把握,有助於挖掘消費者的衍生需求,使生產行為更具有前瞻性和長遠性。二是組織管理能力,企業平臺化後,員工之間高度分工又高度合作,企業要採取科學的組織管理辦法,完善管理體系和機制,進而實現高效執行。三是社會化協作生產能力,企業只需要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在優勢領域整合資源集中突破,在非優勢領域選擇外部協作,結成“生產共同體”。

3、驅動企業營銷手段升級。政府提出,要支援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優化推廣渠道,突出產品亮點,提供差異化的使用者體驗,搭建“主體+客體+載體”的營銷體系,無疑是企業拓展營銷、提振消費的重要途徑。當前,“直播帶貨”“短視訊”等新型營銷手段已被大多數消費者接受,使用者黏性大且轉化效率高,已被不少企業作為重要的宣傳渠道。此外,對於那些宣傳成果轉化主要侷限線上下的行業,如酒店、住房租賃業,則紛紛通過多種渠道和埠完成客戶資源開發與儲備,研發新穎的產品組合,並探索創新性服務。

四、多措並舉提振消費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各地復工復產逐步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已逐漸恢復正常。商務部資料顯示,國內消費將繼續保持穩步復甦勢頭。因此,要進一步擴大內需,適應群眾多元化消費需求。政府部門、產業界以及廣大消費者要堅定信心,多措並舉提振消費。

1、擴大消費需求,激發消費潛力。政府部門可出臺行業振興計劃,適當放鬆對一些行業的消費管制。還可以通過給予消費補貼、發放消費券等方式,激發消費者消費慾望釋放消費潛力,帶動消費市場回暖。

2、積極幫扶企業,穩定生產經營。充分發揮金融、財稅政策的支援作用,打好政策工具“組合拳”。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及企業,給予適當財政補貼,稅收減免措施。提供專項貸款和必要的金融服務支援,給予適當的貸款展期及利率優惠,維繫企業現金流穩定。還應保障企業員工就業及社會保障權益,實行穩崗政策,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給予社會保險、失業保險返還,並給予一定的返崗補貼、培訓補貼等。通過落實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舉措,提高員工自身消費意願和能力。

3、總結當前“宅經濟”成功經驗,加大數字經濟研發投入,激發數字經濟新動能。推進5G、人工智慧、AR等“新基建”行動,依託網際網路和數字技術,培育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壯大新型消費,帶動消費升級,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2023年央視315晚會主題觀後感 篇9

展望20__,消費能否延續復甦態勢,社零增長何日能夠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在我看來,關鍵需要解決好五大挑戰。

一是疫情反覆仍存較高不確定性,服務消費恢復週期拉長,恢復速度滯後於商品消費。當前服務消費恢復程度明顯不及商品消費,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__年12月餐飲收入當月同比僅為0.4%、低於商品零售4.8個百分點;20__年全年,居民服務消費支出佔比有所下降,居民在食品菸酒和居住方面的消費支出佔比較20__年明顯上升,而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服務分項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服務消費已損失份額無法回補,一旦疫情多點散發,防疫措施常態化,服務消費增長就會面臨更多不確定性,恢復週期拉長,恢復速度仍將滯後於商品消費。

二是疫情推動居民網上消費快速提升,依賴線下場景的零售消費將持續受到衝擊。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__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零總額比重為24.9%、較上年提升4.2%,疫情推動居民網上消費上臺階。其背後是居民消費線上化水平快速提升和線上渠道快速向下沉市場滲透。線上消費大資料顯示,在疫情最為嚴重的20__年2-5月,線上消費的活躍使用者數量月度同比增速明顯抬升,且農村使用者數增速更快、韌性更強。疫情在加速消費線上化轉型的同時,依賴線下場景的零售消費將持續受到衝擊,其發展面臨不小挑戰。

三是限額以下單位銷售增速不及限額以上單位,消費供給側恢復不均衡可能傳導至收入端和需求側。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__年全年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累計增速為-1.9%、高於社零總額的-3.9%;估算可得,限額以下單位約為-5.7%,明顯低於限額以上單位。疫情衝擊導致部分中小企業退出市場,大型企業佔比提升。消費供給側這種結構性變化的影響不容小覷,如進一步傳導至收入端和需求側,居民總體消費活力將被弱化。

四是各線城市可選消費仍在下滑,疫情或將繼續放緩居民消費升級步伐。線上消費大資料顯示,疫情顯著衝擊各線城市可選消費,20__年全年線上消費必選消費增長較快,但可選消費部分城市出現負增長。當然,隨著經濟的改善,可選消費降幅幅度縮小,從季度資料來看,一、二、四線城市2020__年四季度人均可選消費的環比下降額均小於三季度,可選消費降幅已在收窄;但20__年一季度疫情反覆之下,居民消費升級步伐放緩之勢或將延續。

五是中低收入群體風險抵禦能力差,消費增長的收入基礎有待加強。疫情期間中低收入群體遭受較大沖擊,線上消費大資料顯示,20__年除了高收入人群的年度人均消費額增速表現好於20__年以外,其他各收入群體的消費表現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且整體上符合收入水平越低、品類消費表現越差的規律。從深層次原因來看,我國居民收入差距近年來有所拉大,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__年20%高收入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20%低收入戶的10倍,低收入群體暴露於疫情等風險之時更加脆弱,消費增長基礎存在較大隱患。

為確保消費反彈的可持續性,近期中央層面的消費政策仍不斷出臺,20__年10月國家發改委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11月國常會部署提振汽車、家電大宗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等相關措施。近日,中辦、國辦聯合印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從進一步發揮消費品牌引領作用與完善引導境外消費迴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消費市場體系的具體要求。積極的政策面將推動居民就業、收入狀況進一步改善,為消費延續回暖態勢提供良好基礎。

下一步政策,應對提振消費的五大挑戰,應鞏固前期消費券的發放效果,繼續擴大消費券支援力度,特別是可結合央行數字貨幣試點協同落地;更好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儘量避免“封城封路”對商品流通和消費的衝擊;發力可選、下沉消費市場,強化中低收入群體就業、收入保障;加快提升品質消費、線上服務消費供給,大力鼓勵新型消費發展等方面重點部署,發揮我國超大規模經濟體優勢,推動消費高質量發展,為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提供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