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精選17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3.06W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1

b乎看到好幾個吐槽正步的,尤其是其中某一個演員的正步,所以我去微博又看了幾遍,結果還是被預告中的感情打動,第一遍完全沒注意到正步,看的原視訊與電影的對比版,感覺差別不太大,距離肯定還是有的,國旗班那麼辛苦的訓練,如果幾個演員隨隨便便練一段時間就可以做到的話,那也太假了。而且,我覺得這個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它展現的那種感情,一味苛責這些細節真的沒有必要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啊~好期待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2

作為祖國的一份子,國慶獻禮影片是要去看的,回顧祖國的每個重大歷史時刻。這個系列電影包含了許多重大事件如97年香港迴歸升旗,女排三連冠的事件等等。看了預告片都熱血沸騰,迫不及待想目睹啦。眾多著名導演獻禮作品,都是他們認為中國的歷史事件,能喚起中國人的重大時刻 還原了那時的中國人民對這些事件的期待和慶祝。國慶約上親朋好友一起去看啦哈哈哈!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3

《前夜》講述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前夜,林治遠等人克服重重困難,保障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順利升起的故事。

它標誌著新中國歷史的開始,具有別樣的意義。

那麼,林治遠是誰?

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先來回答另一個問題——

你們知道天安門廣場上樹立的旗杆是誰設計的?

是林治遠(黃渤 飾),一個站在幕後的小人物。

他設計並安裝了天安門廣場上的旗杆,確保在開國大典上,毛主席能順利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毛澤東的1949》書中提到,當時,百廢待興,林治遠甚至連製作旗杆的材料都找不到。

最後,他採用不同管徑的4根無縫鋼管焊接做成了高22.5米的旗杆,還設計了自動升降裝置,以便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親自升旗。

為了使國旗升降的速度與國歌演奏時間一致,林治遠和技術人員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來控制升降速度。

在升降鋼絲繩兩端各焊一個鋼球,只要升降設施碰到兩端的鋼球,便立即停止升降,自動切斷電源。

為了防止任何一個細小的差錯,他們反覆試驗,一絲不苟地檢查裝置的各個部位。

最終,這根旗杆一直使用到1991年4月,歷時42年。

而製作國旗的紅綢子,同樣讓林治遠的團隊操碎了心。

當時,大家始終無法找到合適的紅布料和做五角星的黃緞子。

預告片中再現了這段焦灼的時光。

歐豪飾演的小夥子在北京城的房脊上大喊:“街坊鄰居們,我們急需紅綢子!”

林治遠被人拒之門外,急得拍門框大喊:“你以為升起來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

拒絕林治遠的,正是後來提供並拼接紅綢成國旗的瑞蚨祥店鋪。

那時,已是開國大典的前夜。

眾人提著工具箱在巷子裡飛奔,爭分奪秒安裝國旗。

林治遠克服恐高,爬上旗杆親自除錯。

這些,都是真實記載上的動人再現。

比起展示巨集大的開國大典場面,對幕後小人物的描繪無疑更加動人。

那種接地氣的熟悉感,和眾志成城的澎湃激情,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

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特色。

導演管虎非常擅於描繪小人物,在他過往的電影中,你能見到各個時代,各種各樣的小人物。

如《生存之民工》《鬥牛》《殺生》等。

《生存之民工》記錄了社會變革的陣痛,豆瓣評分高達9.5。

《鬥牛》則通過村民牛二和日軍、土匪、江湖郎中等各色人等的周旋,展現血淋淋的人性。

主演黃渤正是憑藉此片拿下了第46屆臺北金馬影展最佳男主角。

黃渤的外形,和多年的社會經歷,加上他對接近生活的渴望,讓他十分貼近管虎電影裡的角色。

黃渤的身上,總是有一股風塵氣和對世事的不羈。

這源於黃渤早早地踏入社會,上世紀90年代初,黃渤就在北京的酒吧唱歌。

之後輾轉全國各地,和別人組成樂隊,哪兒好玩去哪兒,不為錢,只為一顆行走天涯瀟灑的心。

這一走就是十幾年。

他會在最熱鬧的市區,穿上演出服表演至深夜,也會挨家挨戶推銷自己。

這麼多年,黃渤活得像棵野草。

至今,我們依然能在某些寫真中看到黃渤放肆的笑容。

但同時,黃渤身上又有一種懵懂。

這在他塑造的角色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20xx年《生存之民工》

黃渤塑造過的幾乎所有的角色,都帶有這種小人物的懵懂,但又不是木訥,而是一種對世界的小心翼翼的探察。

20xx年《心花路放》

是角色需要,也是他的本色。

他和角色,互為契合。

這點管虎最懂了,他曾說:“渤兒,你的懵懂和對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太寶貴了,不要丟。”

他非常愛惜黃渤的才華。

此次兩人合作的《前夜》,有管虎電影剛硬生猛的風格,也有黃渤一貫的表演張力。

林治遠敢講真話:“電動升旗,不敢保證萬無一失。”

除了《前夜》,還有另外六個故事:《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護航》《白晝流星》。

分別對應新中國成立70週年裡,那些重大的歷史時刻——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啦!”

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

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

20xx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20xx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儀式。

20xx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取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要成果。

彙集了陳凱歌、張一白、管虎、文牧野、甯浩、徐崢、薛曉路等幾代導演,和黃渤、張譯、劉濤、杜江、朱一龍、佟麗婭、劉昊然、馬伊琍等一眾實力派演員。

真可謂強強聯合。

即將在9月30日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時間跨度之大,使得每個年齡段的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經歷過的歲月。

每一個人都曾參與過那些時刻,每一個人都有意無意地推動過那些時刻的到來。

就像《前夜》中,挨家挨戶徵集紅綢子,多方力量共同為五星紅旗的順利升起保駕護航,這使得影片極具燃點。

昨天,抖音上,#我和我的祖國看哭了上了熱點榜。

北大放映現場,學生們熱淚盈眶。

豆瓣上《我和我的祖國》條目裡,預告片《迴歸》下方的評論一溜寫著“我看哭了”。

我也去看了,的確令人動容。

從《建國大業》到這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主旋律電影在不斷蛻變,這一次,我押電影會爆!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4

學校組織的路演,雖然只有一個故事,但全片絕對值得看。葛大爺演得是真好,故事和對白包袱很足,笑點不少,感動的點也挺多的,童年的記憶一點一點湧入腦海。十一一定去影院看!

正經說話部分

提起20xx年,一定繞不過兩個話題,奧運會和汶川地震,北京你好這個故事剛好cover了這兩個話題。不過新奇的點是甯浩導演沒有直接從巨集大的角度,和民族情懷來說,而是選取一個小人物,北京的哥(葛優飾)的遭遇來表現。裡面包袱還挺多的,三四分鐘就有一個,全場起碼笑了五六次,最後連續幾個笑點。作為一個喜劇主題是合格了!

推!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5

該挺好看的,加油我的祖國。

愛國情懷應該被宣傳,凝聚民族戰鬥力,全民一心,國家才有未來,人們才有好生活。生活在祖輩們拋頭顱撒熱血的和平現代,我們應該時刻不忘他們和中國所有的來之不易。

我愛你我的國。沒有國哪有家。

現代教育缺乏愛國情懷的教育,應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思想。避免低俗文化影響全民精神面貌的導致向畸形發展的道路越陷越深。我愛你我的租國,我的“母親”。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6

強烈希望在電影結束的時候來個彩蛋,大家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國!一定激動人心!現在的小朋友就是缺少了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才導致了香港問題的惡化!祖國的日益強大離不開對青年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我也想唱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親愛的祖國!國外的先進文化我們可以學,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忘了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7

近日,一部真實反映北京基層治理工作經驗的電影《小巷管家》震撼上映,影片將北京市的基層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集中表現了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甚至最後一米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的“小巷管家”,他們的事蹟平凡而偉大,他們的工作瑣碎而繁雜,但他們工作熱情飽滿、方法智慧、態度積極。作為基層幹部,要從《小巷管家》看出收穫,找準定位,品悟基層之道,在基層平凡的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在“默默守護”中點燃“基層之火”。影片中的趙大爺只是衚衕中的小人物,他幫助老街坊解決生活問題,改造廁所、美化街道、清理煤棚……雖然過程中受了不少委屈和埋怨,但隨著衚衕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他的“默默守護”最終也得到了街坊鄰里的認可。基層工作難免會遇到不理解,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是就此放棄,還是耐心勸解?是聽之任之,還是將心比心?我想我們只要保持一顆“默默守護”的真心,一顆不念舊惡的公心,一顆忠貞無悔的誠心,耐心細緻地做好群眾工作,讓群眾真正看到我們基層幹部幹事為民的真心,總有一天會“守得雲開見月明”,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援,在“默默守護”中點燃“基層之火”。

在“貼心服務”中照亮“基層之路”。“小巷管家”不是什麼領導,沒工資、沒職務、沒權力,但在居民心中,他們有熱心腸、有行動力、有威信,時時刻刻想的都是街坊四鄰家門口的事兒。在北京市街巷治理的工作中,小巷管家”們不為小家、只想大家,用貼心的服務,使北京市的面貌煥然一新,特別是街巷社群小衚衕的改觀非常之大。眾所周知,基層工作多且雜,基層幹部面對的問題更加具體、遇到的困難更加繁多。這就需要我們廣大的基層幹部主動深入基層群眾,做群眾最貼心的人,用熱情、暖心、實幹的精神去高效地解決每一件事,做好群眾的貼心人,發揮好表率、模範作用,在“貼心服務”中照亮“基層之路”。

在“精益求精”中擦亮“基層底色”。 影片中的“小巷管家”一般都是社群居民,很多是年紀比較大的退休人員,他們的工作鮮為人知,但是他們卻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方法,讓北京的衚衕變得越來越美,鄰里關係也越來越和諧。在基層工作中,鄉村振興、精準脫貧、環境治理中“無例可循”的“新問題”、“無從下手”的“棘手事”已經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我們廣大的基層幹部要有不斷創新、突破傳統的“闖勁”,去不斷研究新舉措、尋找新對策,不斷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為改善農民生產條件出“金點子”、為村民脫貧致富找“新路子”,在廣闊的農村地區擔起一份責任、幹出一番事業,以優質的服務,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精益求精”中擦亮“基層底色”。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8

Adominable 的中文翻譯為雪人奇緣,北美院線9.26 上映提前中國好幾天,讓我有幸提前看到這部動畫。先說結論: 這部電影出乎意料地好看,完全不辜負爛番茄80% IMDB 7.2/10的評分。觀影過程中我一度被劇情和畫面美好到淚流滿面。然而當我向國內的小夥伴傾情推薦這部動畫片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地表示,當時看到中文名為《雪人奇緣》時還以為是《冰雪奇緣》的國內山寨版,完全沒有燃起一絲一毫想去觀看的興趣?!自來水如我於是便按捺不住了:我要來為《雪人奇緣》寫影評! 它絕對不是什麼山寨《冰雪奇緣》,而是一部成功輸出到美國的中國旅遊宣傳大片(劃掉),一部溫暖動人又不失搞笑,適合帶孩子也適合成年人自己觀看的優秀動畫電影。

如果你的十一檔,看完了眾多的主旋律電影,想要喝一碗甜甜的糖水或是吃一支清涼的冰淇淋,如果你已經十八歲了好幾十次但仍然內心熱愛童話,如果你曾經和我一樣相信世界上存在龍(夢工廠《馴龍高手》),那你一定也願意相信,在喜馬拉雅山,在珠穆拉瑪峰,在冰天雪地的那一片人類未曾完全探索與知曉的領域,是存在著雪人的。

夢工廠最擅長製造萌物:大大的藍眼睛,一身毛茸茸雪白的毛髮,喜歡吃豬肉包子的小雪人,怎麼看都像是一隻薩摩耶。被黑心科技公司抓去的他從實驗室中逃脫,因為看到了女主小藝家門口的珠穆拉瑪峰的廣告牌而藏在了她家的樓頂上。故事是有些傳統套路的故事:剛經歷了喪父之痛的叛逆期少女小藝,為了將雪人大毛送回家,一路經歷了不可思議的冒險,最後大毛回到了爸爸媽媽的懷抱,而小藝也找到了自己內心中的和平,和家人,世界以及自己和解。

劇中我最喜歡的兩幕都發生在他們前往珠穆拉瑪峰的旅途中: 由於之前在天台上看到了小藝儲存的父親寄來的明信片,大毛知道了小藝想要去的旅行點,於是刻意在回家路程中帶著她將所有地方都去了: 千島湖,黃山,香格里拉,戈壁風光,樂山大佛。雪人的設定是越接近珠穆拉瑪峰越接近家,他的魔力越大。其中那一場在油菜花田的場景,雪人的力量讓整片大地翻騰,和三個孩子在花海中破浪前行,逃離反派的追擊。這一段拍得太美了,酣暢淋漓乘風破浪。

我很喜歡的另一段是在之後的樂山大佛。小藝發現自己完成了和父親約定好的旅行,已經到過了每一個想要訪問的地方,然而父親卻早已不在身邊。在佛的掌心,她拉起被大毛修好後也擁有了魔法的力量的小提琴,音符將愛與思念散播在地上開出花朵,小藝的眼角流下淚滴,天空也下起了大雨,雨水在大佛的眼角滑落,仿若是佛慈悲的眼淚。

這一段是整部電影最富有中國元素和隱喻的一段,仿若佛的拈花微笑,在那之後,小藝的心結也被開啟,她終於學會了如何面對自己的思念,如果發洩自己的悲傷,用音符的力量開出滿山坡的花朵的同時,她也對自我有了新的認知,不再封閉孤僻。與此同時,畫面的華美與精緻也讓人不由得感嘆這赤誠的想象力。

東方夢工廠與美國夢工廠,可以說是合力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輪美奐的夢境: 在這裡,雪人真實存在,他們擁有強大的魔力,卻並不是可怕的怪物;在這裡有巨大的藍莓,有錦鯉形狀的筋斗雲,能在雲海中乘風,能在花田下破浪;在這裡,三個孩子可以在短短几天內橫跨中國大陸;在這裡,充滿了美好,充滿了愛,正義總能打敗邪惡,只要不放棄,你總能搭上遠方的那一班火車,抵達夢想的珠穆拉瑪。而家,永遠在背後等你。

愛與夢想,這永遠是我熱愛童話的理由。生活擁有各種滋味,但我希望自己永遠熱愛童話,永遠不要丟失心中那一片純真的淨土。感謝夢工廠,為每個小孩子,和大孩子編織的夢。

當然影片還是有自己的缺點: 雖然能體會到製片方的努力,但中西方合作下文化的差異還是有的。雖然故事背景是在中國(似乎是天津?), 小藝和小鵬卻顯然是兩個完全美國性格的青少年,無論是小藝封閉自我選擇做一個特立獨行的loner, 還是小鵬為了融入朋友和大家打成一片熱衷social, 兩個人的性格都太美國青少年了…… 以至於我看的是英語配音版卻感覺他們倆講英語毫不違和lol。 但總體而言,瑕不掩瑜,擔得起四星,多一顆星是因為我的私心幾乎永遠會給動畫片多打一顆星哈哈。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9

上週末我原本是不打算進影院的,因為前一週帶著Michael君戰戰兢兢開高速,跑去看《星際探索》和《肖申克的救贖》25週年特別放映,有點疲掉了。所以,如果不是ABC女孩Angelia的提議, Michael君對於《雪人奇緣》是沒有觀看意願的,我們也沒提前做任何功課,除了看過一趟預告片。其實,我對這部東方夢工廠和夢工場動畫攜手、中美合拍的動畫片,還心存一些些保留,可是,從走進影院排隊購票那一刻起,我心裡的好感度有點始一點點拉伸,因為竟然接近滿場,這導致我們一大三小四個人,不得不分成兩排三處就座。

進場後我觀察了一下,確實是一個閤家歡的場子,拿著爆米花和巨大可樂的西人孩子們嘰嘰喳喳地牢牢佔據著整個影廳,這也不由得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影片一開場,雪人逃亡的段落,規範短小而毫無新意,待到雪人蹦躂到典型上海特色的老城廂老公寓房的頂樓,我才稍微直了一下身子;而小藝的奶奶的“酒罈子”造型,以及唸叨叨“Busy, busy, busy……”的猛一亮相,我眼前開始冒出一點光——結束後查到給奶奶配音的是“上海的女兒”周采芹,這位京劇大師周信芳的女兒,1960年代以蘇絲黃的演繹紅遍倫敦舞臺,隨後在銀幕上成為第一位華裔邦女郎,1990年代的《喜福會》以及近年《驚天魔盜團2》裡都有她的打眼表現。

回到《雪人奇緣》影片本身,它的邏輯起點和基本設定,簡單一個詞就是“回家”,首先我認為這是非常好萊塢式的俗套,甚至還有點生硬:話說上海女孩小藝因受困於父親過世的情緒低谷,希望通過忙碌賺錢來積累旅費,重走一遍父親生前遊覽過的祖國大好河山,當她在老公房頂樓發現逃出壞蛋大BOSS實驗室的珠穆朗瑪峰雪人大毛時,驟然就同情心氾濫熱血上身了,決定幫助大毛重返家鄉,與父母親人團聚,而小藝的兩位鄰居好友也是一對錶兄弟的阿俊和鵬鵬,跌跌撞撞中跟隨著小藝,陪伴大毛踏上了返鄉之路……這確實是一個俗套,不過,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行之有效的典型套路。當黃浦江畔的燈光秀閃耀起來,小藝他們和大毛跳上貨運江輪的甲板,沿著長江溯流而上,悠悠青山兩岸走之時,隨著白蓬蓬、毛茸茸的大毛萌性和魔性一路走一路爆棚,這部動畫片的高光亮點才漸漸地一一鋪陳開來。

黃山、千島湖、樂山大佛、香格里拉,當然還有世界之巔的珠穆朗瑪峰,這些中國地理教科書中和大眾熱門旅遊攻略裡的標誌性景點,就這樣有些刻意卻不算違和地植入了這個三人一毛怪組合的說走就走、一路向西任性行程裡,植入了這場有N多致敬模版的環遊記、旅行記或者歷險記裡。纖微畢現的神奇動物在這裡!當我們看到銀幕上這個“西遊記”小組乘坐“蒲公英熱氣球”穿梭於崇山峻嶺、泛舟于波光粼粼的湖光山色、有才華魔性滔天地“衝浪”於油菜花田、錦鯉造型地騰雲駕霧飛天翱翔、法相莊嚴琴聲如訴中花開在眼前……當然還有引發影廳裡一片笑聲的天上降下大隻藍莓爆漿雨,高原之舟犛牛群體性開啟暴走模式等。《雪人奇緣》終場時,我聽到影廳裡響起了一片掌聲……(忍不住在這裡插一句,從技術層面上說,《雪人奇緣》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不是一個維度上滴啦。)

後來發現《雪人奇緣》的導演及編劇吉爾·卡爾頓曾是《怪獸電力公司》的編劇——那邊廂是毛怪幫助女孩阿布回家,這邊廂是女孩小藝幫助大毛回家,新瓶舊酒裡,《雪人奇緣》首週末一亮相就成為北美票房冠軍,爛番茄網站上也保持著80%的好評度,殊為難得。我覺著,亮眼表現的背後,是成熟的工業技術和奇麗自然風光的一次合縫對接。

掌聲響起,合作共贏,很好的獻禮。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10

昨天去看了電影《受益人》的點映,整體看下來之後,感受頗多。電影是以一個犯罪故事為故事線,但是這不是一部犯罪電影,或者說,不能把它當做一部犯罪電影來看,電影裡面的每個人物都有著鮮明的人物風格,吳海是個心懷善念的人,為了給自己患有哮喘的兒子治病,為了賺錢買藥,而不惜去做一些別的事情。好友鍾振江是一個很明顯的貪汙,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而想方設法還上錢,想出了殺人騙保的思想。吳海(大鵬 飾)為了給罹患哮喘的6歲兒子治病,在好友鍾振江(張子賢 飾)的慫恿下,刻意結識了一個與他同樣身處邊緣和底層的網路女主播淼淼(柳巖 飾),決心醞釀一場別有用心的婚姻騙局。甯浩監製,申奧執導的首部劇情片《受益人》,既可以說是沿襲了這種純粹的黑色幽默和本土美學氣質,劇情跌宕起伏,代入感很強,有笑有淚;又有著非常顯著的個人特徵和高完成度,幾處蒙太奇鏡頭的剪輯都非常直截了當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和進展,同時節奏乾淨利落,一點沒有在無用的劇情上耗費時間。演員方面,大鵬、柳巖、張子賢的表現都各有千秋,特別是柳巖飾演的直播網紅形象讓人驚喜。她很自如地將自身經歷融入到角色當中,兩者之間發生了重疊,最後“卸妝”看的讓人感動。當然,最後行車記錄儀的第三者視角將整個事件的程序還原,寫實又富有新意,讓整部電影構成了一種情感和敘事的呼應。 第一點是柳巖的演技,不論是劇中隨著劇情如何轉換,還是職業和場景的轉換,柳巖的演技都很成熟也很真實。另一點則是其中的劇情,其實並不像我們管中窺豹看到的預告片那樣發展,與其將它臆想或揣測為其他型別的影片,看完我更願意把《受益人》定義為一部愛情喜劇。至少在感情觀方面,電影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啟發。 我們經常把愛情分為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並且認為愛情就是認定了一個人非他不可的。 而看完這部影片,我萌生了“騙局”也會滋生感情的想法,甚至萬物皆可滋生愛情的想法。事實上,每個人會心動的物件其實是一類人,或者說是每一個集合了你喜愛品質的集合體。而在電影中,有的人認為“我喜歡的人,兜裡有100塊錢,能把99塊錢給我就好了”。那如果我被問到,男女主角在什麼時候真的相愛時?我覺得答案是:攤開錢包,錢包中花了99塊,真的只剩一塊錢的時候。 花費99塊錢時候的歡愉是真的,剩下1塊錢如何盤算還能繼續生活,箇中滋味是複雜的,但也是生活。電影的片名為受益人,事實上自始至終,並沒有什麼撕破臉的清算。反而讓我看到的是,就算破碎的人生,用勤勞的努力,也可以受益。就算是目的並不算單純的感情,只要認真付出,撥雲見日,也可以受益。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11

國慶檔除了三部紅色的主旋律電影,還有一部很可愛的動畫電影,叫《雪人奇緣》,從名字上來看,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了《冰雪奇緣》,然而去看的時候,你會發現內裡其實根本不一樣,或許它更接近於溫馨的科幻電影《E.T.外星人》,或著從主角外形設定上來看,笨拙、可愛的大毛,它看著又似乎很像《金剛》中的大猩猩。

但不管怎樣,在這部電影裡面,我們看到的主要還是關於愛的解讀,這種愛,是圍繞著家庭而發生的,也圍繞著友情和青梅竹馬之間的愛情來發生的。

女主小藝是一個失去了父親的女孩兒,她原本小提琴拉得很好,可是因為教她拉小提琴的爸爸不幸去世了,她就封閉了自己,很少再拉小提琴。但是,小藝她爸爸以前很喜歡去旅遊,她爸爸也去過很多的地方,給她帶來了很多漂亮的明信片。

爸爸走了之後,她就特別珍惜這些明信片,每當看到明信片上那些經典的旅遊景點,她的心就會蠢蠢欲動,想要去見識一下這些美麗的景點。因此,她特別地拼,拼命地、努力地去賺錢,做各種各樣的兼職,賺取綿薄的收入,儲存著這些錢,想要有一天,能如願一個人去這些地方旅遊。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她不由得就變得越來越男子氣,也越來越難以對家人敞開心扉,包括親愛的奶奶,包括敬愛的媽媽。每一次她進出家門,都會在奶奶的嘮叨中與關愛中接受了一場“語言的洗禮”,奶奶對她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對於大人的嘮叨,其實很多時候,小孩子並不是特別關心。

自然而然地,她也就總是打個馬虎,假裝接受,假裝聽明白了,隨便搪塞幾句,就回到自己的房間或離開自己的家。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在自己家的屋頂上來了一個神奇的物種,純白色的皮毛外,碩大的身形下,隱藏著一顆溫暖善良的心的大毛。在與這個神奇的生物的接觸下,她才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性情,發自內心地想要幫助這個神奇的生物,讓他可以安全地回到屬於他自己的家。

在這個小藝擅自決定的,對他(大毛)敞開友情幫助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就不僅僅是小藝對於大毛的幫助了,反過來講,其實這場冒險,是大毛對於小藝的救贖。

大毛看到了小藝收藏的明信片,也知道了小藝喜歡拉小提琴,因此在小藝決定幫助他回家的路途上,他儘可能的繞遠路,帶著小藝、鵬鵬他們兄弟倆一起進行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大冒險,穿過黃山,路過樂山大佛,甚至還在稻城亞丁展開了一場美得令人流淚的“油菜花衝浪”, 像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裡》一樣,瞬間讓人心動、激動地想大聲尖叫。

聽說,在《神奈川衝浪裡》所畫的浪花,葛飾北齋他所描繪的那個1/5000秒的瞬間,就是人與人之間能相互理解的那一瞬,《雪人奇緣》也不外乎是在這個片段中,達到了全片的高潮。

那是一場極致的、關於自然之美與愛的冒險,也是小藝他們幾個人之間,心互相“融化”的瞬間,在這美好的“油菜花浪”之下,他們才真正地接納了彼此,真正的明瞭了對方的心意。

比如鵬鵬的哥哥小俊,一路上為了能夠保持和小藝他們同行,歷經了千辛萬苦,甚至把自己最在意的行當都給賣掉了,包括手機。他自己一直很在意的外貌、個人形象、限量版服飾,也都變得邋里邋遢。也懂得了如何去安慰別人,比如在“衝浪”的這個過程中,小藝的小提琴不小心因為撞擊而壞掉了,他也知道了該如何去安慰她。

幾個人一路跌跌撞撞地向前行走,也在這跌跌撞撞中學會互相尊重,互相的理解,互相的包容,互相盡心竭力地為對方考慮。大毛也一次次的展現了自己的魔法能力,不僅幫助大家逃離危險,逃離追捕,也在魔法的幫助下,幫小藝修復了小提琴,偷偷地為小藝保管她與爸爸的合照……

電影最後,自然是大完美的結局,他們一行人如願地到達了珠穆朗瑪,到達了大毛的家鄉,讓大毛與家人團聚。也在不知不覺中,令反派波老闆變回了“年輕的自己”,回想起自己真正的初衷,成了真正的自己,把對雪人的“追求”,轉變為對雪人的愛,希望雪人能夠回到他的家鄉與父母團聚,就好像避免雪人和自己一樣錯失家庭一樣,他的心,變得又軟又暖。

小藝也在經歷了這麼多冒險之後,開始理解到奶奶和媽媽對自己的苦心,開始明白了自己最近瘋狂地賺錢,而導致與她們產生的隔閡是多麼不對。確實,有的溫暖,只屬於一個叫“家”的地方,小藝,結束了冒險,迴歸了家,也迴歸了對奶奶與媽媽的愛之中。

所以,其實《雪人奇緣》並不僅僅是一場冒險,它更是一場救贖,將愛,慢慢地傳遞,從一場又一場的冒險中,告訴人們,愛的重要性,以及愛與愛之間的無私,關乎親情,也關乎愛情與友情,愛,在《雪人奇緣》裡面,成為貫穿整部電影的主線,大放異彩。

而我,也不得不大愛《雪人奇緣》。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12

值得注意的是,《霹靂嬌娃》Ⅰ、Ⅱ的武術指導袁祥仁來自香港,他不僅花費數月時間,親身調教三位原本沒有武術功底的女演員,還在片頭客串出演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小角色,算是低調的“袁家班”中最熱衷於在銀幕前“拋頭露面”的一位。他與胞兄袁和平受到父親袁小田(電影史上首位武術指導)的影響,先後進入武術導演的行業,現在均已成為國際上炙手可熱的動作指導。而經過一番專業訓練後的女主角們動作身手果然大大增強,加之好萊塢先進的製作特效,她們在銀幕前看上去均有板有眼,一招一式間透出真功實打的架勢,這也充分顯示出華人武術指導對於好萊塢動作電影的關鍵提升作用。自1999年《黑客帝國》上映之後,以袁和平為代表的一批武術指導在好萊塢聲名鵲起,幾乎絕大多數的美國商業影片都開始以聘請中國的武術指導為榮,包括《殺死比爾》等一系列動作大片都是如此。中國武術指導也趁此機遇進入好萊塢主流影視圈內,學習美國先進的系統化的影片製作模式,並試圖將中國功夫的思想、倫理觀念滲入其中,這種現象的出現使好萊塢作品具有更多的中國元素,愈趨國際化的視野。本片即是基於上述背景下的產物。二十餘年前的電視系列劇中三位天使均為白人女性,而本系列電影中卻出現了一位華裔天使,華人成為好萊塢炮製的一個正面偶像,這還是絕無僅有的。它表明,無論是好萊塢還是歐美觀眾,均已認可了中國元素的積極影響,尤其是在武術動作片領域。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13

一部真實反映北京基層治理工作經驗的電影《小巷管家》10月29日與全國觀眾見面。

電影《小巷管家》由鄭昊執導,馬銓聯合導演,鞏漢林領銜主演,張英、方清平、鞏天闊、張兆北、張京生、翟小興、孫茜、孟秀、李勤勤、賈雨嵐、劉大為、盧秋巨集等聯合主演。

以東北笑星形象深入人心的鞏漢林,此次在影片中飾演了一位熱心腸的北京大爺趙建國。作為“小巷管家”,他義務幫助老街坊解決生活問題,改造廁所、美化街道、清理煤棚……雖然過程中受了不少委屈和埋怨,但隨著衚衕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他的辛苦付出最終也得到了街坊鄰里的認可。

鞏漢林坦言,自己也是因為參演這部電影才真正瞭解“小巷管家”這個群體,“北京的很多衚衕和社群都有‘小巷管家’,他們是純義務的,不拿一分錢,為社群老百姓服務,我演的就是這樣一個角色,也是真人真事。”為了扮演好這個角色,鞏漢林深入生活,不斷從形象和內心塑造上貼近人物,“每天我穿上志願者的服裝,戴上紅袖章,往衚衕裡一站,如果不注意看我的臉,基本上就是一個真正的小巷管家。”

演完這部戲,鞏漢林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小人物有大情懷”,“在北京市街巷治理的工作中,北京市民不為小家、只想大家,犧牲了很多個人利益,使北京市的面貌煥然一新,特別是街巷社群小衚衕的改觀非常之大。”他坦言,這次拍戲也讓自己大開眼界:“以前我對衚衕的印象就是路窄、公廁髒,沒想到現在的衚衕不僅公廁修得漂亮,還有非常漂亮的綠化帶、活動中心甚至博物館。從這一點來看,真的讓我體會到了北京的發展、國家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鞏漢林的兒子鞏天闊也在《小巷管家》中亮相,“我演的是一個外地進京打工、賣灌餅的小夥子,我這條故事線主要體現了北京人民的包容,也體現了外來務工人員為建設北京付出的勞動。”他希望,這部“講述老百姓身邊故事”的電影能得到更多老百姓的喜愛。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14

《一公升的眼淚》共11集,本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描述了15歲時身患不治之症(脊髓小腦變性症),直至25歲去世,真實存在的女孩木藤亞也的半生。這是一個在日本感動了成千上萬人的真實故事。15歲的池內亞也(澤尻惠理香飾)出生於一個平凡而幸福的家庭,一家六口每天的生活雖然平淡卻很幸福快樂。從小就是好學生乖寶寶的亞也考上了自己心儀的高中,原以為從此光輝燦爛快樂的人生正等著自己,沒想到卻患上了不治之症——脊髓小腦變性症。慢慢地,亞也的身體機能開始不受控制,走路無法保持平衡,經常跌倒,甚至不能好好寫字,看著這麼沒用的自己,亞也哭了一次又一次,當她哭著問醫生“為什麼病魔會選上我?”的時候,更是讓所有觀眾潸然淚下。

亞也不僅要為鼓勵自己以及幫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活,還要為自己而活。她不希望身邊的家人、同學、朋友因為她而改變他們原本的生活;也不希望自己成為他們的負擔和可憐物件。於是,她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尋找光明,直到能那樣微笑著說話為止,這最少需要一公升的眼淚,但她要在眼淚中變得堅強。當班裡同學們因她而教學進度延緩時,她會微笑著說“對不起”;當被人說是殘疾,投來奇異的眼光的時,她會坦然的接受說“揹著沉重包袱的我就是現在的我,我會抬頭挺胸地活下去”;當她無力跌倒的時,她會鼓勵的說:“摔倒了又有什麼呢,再站起來就行了,摔倒的同時仰望天空,藍藍的的天空今天也是廣闊無邊地微笑著,我是活著的。”…雖然經歷了無數次的打擊和傷害,但亞也總是那麼樂觀、堅強。她沒有怨恨過任何人,更加沒有怨恨命運之神為什麼對自己那麼殘忍,她只知道自己想生存下去,只要能生存一天,對她來說就是上帝對她最大的恩賜。

亞也跟我們所企求的遠遠不同。我們可以幸福的活著,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過自己想過的人生…但是亞也不能,這些對她來說都只是奢求。因為病魔的困擾她放棄了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東西。放棄了能讓自己飛躍的籃球賽,放棄了自己想考的大學,放棄了自己鍾愛的職業…她所剩下的未來就是竭盡所能地生存下去,僅此而已。她每天都是在和自己戰鬥,痛苦著,壓抑著。但是她依然懷著對未來的微小憧憬堅強勇敢的活著,她說“如果痛苦時就超越這痛苦,那對岸有彩虹般的幸福等待著””有目標有理想我們就要全力去爭取,沒有到最後一秒,誰也不知道結局。

人的生命可以很脆弱,脆弱到不堪一擊,但是人的生命也可以很堅強,堅強到百折不撓,在你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後,你的生命、生存才變得有意義。《一公升的眼淚》是一部感人的勵志片,它讓我們明白了我們現在時多麼的幸福,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惜擁有。本片雖然已經比較久遠,但是經典的東西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它的魅力。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15

在複雜的電影型別中,翻拍片始終佔據著不可或缺的一席。其中有像《超人》、《金剛》這一類,翻拍年代久遠的片子,依靠不斷髮展的影像技術,從視覺上讓它們復生,從而能夠隨著時代煥發新的活力,帶來新的衝擊。另一類則是像《無間道》《完美陌生人》一樣,看中了高口碑的故事和觀眾緣,它們基本沿用著原版的大致故事脈絡,然後適當增減一些細節,再輔以本土化或者導演本身的作者性。觀眾對於這種影片的要求會更高也會更挑剔,因為難免要拿來和原版比較,當然如果做得好確實能夠帶給大家驚喜。

01

《誤殺》是由陳思誠監製,新人導演柯汶利執導的長片處女作,它講述了育有二女的李維傑(肖央 飾)和他妻子(譚卓 飾)的安定生活因為一次突如其來的插曲而被打破——李維傑的大女兒被當地警察局長(陳沖 飾)的兒子強暴,因反抗而誤殺對方。影片便在這樣一個為了保護家庭埋屍掩蓋一切證據,一個為了保護家庭拼盡全力查案的情境中展開。

翻拍延續了原版精彩的劇作,除此以外,導演還繼承沿用了原版鏡頭語言上的大部分優點,強有力的蒙太奇與交叉剪輯時刻調動著觀眾的注意力,不斷製造懸念以此來凝固影像本身的質感,搭建起與角色共感的橋樑,傳遞著緊張和刺激。在好幾處多人物的高潮戲上,也用流暢的攝影機運動完成出色的場面排程。

並且在這些“不變”中,導演又往裡塞入了許多“變”來增添其獨特性,而這些“變”大多都通過了其對劇本細節的適當刪減與補充而得以表現出來。在印度原版163分鐘的基礎上,《誤殺》減掉了50多分鐘,選擇性地刪去了許多冗雜而不必要的場景,更加聚焦於整個“貓鼠遊戲”的案件過程,緊湊著影片整體的節奏。而補充在於對全片一以貫之迎合主題的陰冷色調的運用;對激勵事件動機的強化(由原版偷拍洗澡視訊而上升到強暴);對迷影情節的更加充分利用(警方根據觀影記錄來破案);通過“羊”這樣一個符號的反覆出現而到最後以替罪行為反轉情節完成彼此身份的互換,人物不再如原版一樣淪為模板下推進敘事的工具。

同樣“變”的還包括了劇本和演員共同賦予其的鮮活度。首當其衝最為驚豔的便是陳沖,遊走在家庭與警察局兩個外部空間,在其營運起來的強大氣場下,而對她在兩種空間中雖然差異分明的兩種狀態卻又不得不信服,甚至有幾個鏡頭在她對反派的塑造表演下,會下意識地驚嚇到本能不自主地往座椅靠背縮了縮。同樣還有從《唐人街探案》系列中蛻變出來拓寬戲路的肖央,由一直唯唯諾諾到最後為了家庭而能夠變得勇敢強大到與陳沖對峙,還有充滿層次感的譚卓。他們的表演都是《誤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誤殺》將背景設定在了一個架空的環境裡,在這樣虛構的環境中,階層差距巨大,同時警察也因濫用職權而失信於民。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壓迫裡,才導致李維傑在悲劇釀成後選擇掩蓋一切而不是報警,也導致後來結尾民眾以這次的案件為引子而掀起了一場暴亂。整部電影在講著李維傑與督察長的鬥智鬥勇,實際上也是在講著貧富階層間巨大的矛盾對立。虛構國度裡的暴亂是救贖之前對吸血體制蔑視的眾人的最後一場狂歡,這樣的寓言放在哪裡都不會過時。

02

翻拍版中改編了的還包括了分別從對立的兩方來講述各自對於自己家庭的一種重構與守護。

在虛弱與強勢兩種人格的差異對比下,卻都可以望見他們在面對來自於外部一種準備打碎家庭的力前,爆發出的源自本能的強大。這樣的強大隱於一次次“有爸爸在”的話語中,隱於一次次堅定眼神的傳遞和一次次給予溫暖的擁抱。在危機中才能堅固家庭,寬慰中卻又帶著那麼一絲絲的無可奈何。

最後,比較有爭議的是李維傑一家以自首實現自我救贖的結局,或許仍有人並且是大部分人對這樣處理的不滿,但它至少做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不像其他大多數翻拍片一樣是為迎合審查下的一種突兀生硬。

畢竟正如前文所說,原版構建起來人物的幾乎是用一個簡單的善惡二元論來概括,而最後其只是善擊敗惡、瞞天過海這樣單純刺激感官帶來瞬時體驗的結局確實也高明不了多少。於是,《誤殺》在原版的基礎上,經由導演對電影本體在創作上的拔高而得到了昇華。

當然,這部翻拍的導演處女作還稱不上完美,它的優點同時也雙刃劍式地指向不足之處,即導演把太多想要表達的東西和社會性議題一股腦兒地全往裡塞,便導致整體的影像或許會有一些些擁擠,但就單論一個高概念的犯罪懸疑反殺爽片,它已遠超及格線至所謂的驚喜可言了。《誤殺》整體的傳達是帶著有效力度的,於是便不得不期待柯汶利導演在接下來又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作品與欣喜了。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16

在層層遞進的劇情走向中,導演巧妙的使用符號來隱喻影片所表達的人性惡與善的衝突對立。羊作為全片多次使用特寫鏡頭拍攝的一大符號,作為男主罪惡的附體,推動了人物以及故事的高潮發展。

羊第一次出現是目睹了男主為了掩蓋真相而拋車,暗喻著羊將成為“替罪羊”,第二次時是男主與警察糾葛時羊被錯殺,潔白的羊在血泊中倒地,色彩反差鮮明,此時的羊代替了男主受罰,成為了真正的“替罪羊”,當情節高潮時,第三次的羊作為線索證物出現於本不該在的棺材中,而人們認為此時是“真相大白”,皆大歡喜,但只有男主一家明白內心的罪惡無法洗刷,卻又只好讓這種罪惡感綿延下去,在冷色調下羊作為特殊符號,為影片蒙上了悲傷色彩,充滿矛盾意味,這也是導演想表達的給予觀眾思考與感悟的,惡與善究竟如何定義,在臨近結尾時,男主來到寺廟,羊重新出現,暗喻男主已放下心結決心認罪。

羊作為線索,所涵蓋的需觀眾深刻剖析,羊代表著善良與純潔,好比於在社會中祈求安穩生活的百姓們,但在法律與權利金錢的捆綁下,他們不得不選擇做“叛逆”的羊,學會抗爭與對立,但“人在做天在看”,罪惡感是永遠無法抹去的,人還存有良知,羊作為特殊的符號,折射了影片中的人性道德問題以及社會法律體系的不完善,更具有戲劇性意味。

《我和我的國》建國電影觀後感_精彩電影心得體會 篇17

翻拍是很需要勇氣的,畢竟珠玉在前,整不好就變成了炒冷飯、無創作、拾人牙慧;被翻拍的基本都是經典,好像沒人願意去翻拍一部眾所周知的大爛片,如果有,那更需要勇氣,傻——也是一種勇氣。一般情況下同一個國家翻拍作品超過原作的還是很少的,大多數情況下結果都不理想,華語片耳熟能詳的《龍門客棧》《倩女幽魂》《英雄本色》都被翻拍過,但誰還記得翻拍的版本。不同語種、不同文化、不同國家的創作者翻拍改編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拿這部中國版《誤殺》來說,在保留了大體故事情節設定之下,加入了更多的中國元素、中國背景、中國式親情、中國式關係處理,這樣做的效果就是更有代入感、更容易理解、更能感同身受。

比如紅白喜事要隨份子、比如拿考試成績來要求買禮物、見客戶談生意要啤酒等這樣的小細節處理作為中國人更能理解和貼地氣。

片中對男主也做了大量的交代和鋪陳:因為學歷不高身份不尊被大女兒嫌棄,溝通上也有了隔膜障礙;在白天拒絕了大女兒的自費夏令營申請晚上就把裝滿錢的信封偷偷放進大女兒的房間,這樣的情節不正是中國眾多小人物和父親的形象嗎?就在你我身邊,轉頭看看絕對很多。

片中還有兩處對男主人物性格的刻畫,源於兩次挺身而出:一處是在告知受害的老者帶兒子去做傷情鑑定、另一處是在新結識的客戶被警察尚坤毆打的時候上去踹了警察一腳,這兩處的情節分為明線和暗線:明線為了交代男主與警察尚坤的矛盾衝突,暗線交代了這個小鎮上的司法混亂、正義缺失;同時也為後續做好了鋪墊;為最後階段男主的殺手鐗能成功施展交代了前因(男主踹了警察幫了承包商客戶、客戶在男主出事的時候也回報男主幫忙打電話給素察父親都彭的競選對手從而製造輿論壓力)。

這些細節的處理也是為了加深男主的為人和行事風格:喜歡看電影並且深受電影的影響內心深處有想當主角英雄的情結、沒有高學歷但是有點小手藝可以養家餬口維持生計的市井小人物、網路鋪建和維修需要心思細密、因為要與客戶打好關係所以善於與街坊鄰居打成一片。以上這些因素彙集在一起就是一個鮮活的人,一切都很合理。

小人物通常都是懦弱的,是被欺壓的那一類,在片中有多次展現,影片一開場警察尚坤就在欺壓良善敲詐勒索,男主在第一次挺身而出後假裝在吧檯吃蠶豆,被警察尚坤叫罵的時候,男主因為害怕下巴是抖動的、男主的媳婦阿玉在看到警察進院子的時候的空洞無助的雙眼和短暫麻木的手、第二次一家人在警察局的時候,阿玉的背部一直都是抖動的,你可以說是劇本寫得好,也可以誇獎演員表演的好,但這一切都在交代影片中這種沒有公正的強權政治的現實背景。

男主和媳婦住的院子旁邊是墓地;市長候選人和他的警察局長夫人住著別墅,開著豪車,出入有跟班、上下車有人開車門;男主的大女兒因為夏令營的費用使得全家人吃飯的氣氛很緊張;警察局長的媽媽很隨便的就給兒子一套改裝過的轎車。這些情節一點也不誇張。想一想你我身邊,轉頭看看是不是很多。

影片故事的情節不做過多介紹和描述,不著筆墨在這些大家可以去電影院看得到的地方。

影片中有幾處非常值得琢磨和引人深思的地方:

#影片中我記得沒錯的話:白色的羊出現四次,第一次是男主在河邊沉車的時候,被羊發現了(暗示沒有天衣無縫的犯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羊見證了男主的犯錯過程);第二次出現在男主挺身而出後被警察尚坤拿槍指著的時候(尚坤打死了羊,而警察局長只說了一句你過分了,這隻羊代替男主承受了警察尚坤的怒氣);第三處出現在挖墳掘墓開啟棺材的時候(這隻羊徹底的成為了一隻替罪羊);第四次出現在影片要結尾的時候,羊以另一種形態復活並且出現在寺廟內(昭示了真想重現、男主內心的覺醒)。

#影片中我沒記錯的話:男主去了三次寺廟,第一次去佈施是虔誠的,得到的結果是圓滿的;第二次是在做出一系列準備之後,想去求個平安吃個定心丸,僧人拒絕了,這個結果讓男主之後一直在煎熬中;第三次是結束之後,面對自己內心的內疚譴責,選擇在這裡來結束這個事件。

#結尾處:在天台上,看著被暴亂毀壞過的小鎮街區,阿玉拿著試卷過來,鏡頭拉近可以看到100分其實是70分塗改的,這是一張塗改的試卷,暗示小女兒或者妻子阿玉在經歷過這次事件之後的人格和思想也受到了改變,並且是掩蓋的那種,他們的人生和生活都已經發生改變,這和男主最開始想掩蓋誤殺真相的初心相呼應,可卻不是男主希望看到的,男主在那一刻應該是下定了決心,一是不想內心受到煎熬,更為了家人不走上歧途,注意他說去買鋼琴時轉身對阿玉說的那句話。

#誤殺:這是本片的片名,這個名字很不起眼,我看過之後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是一部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後來仔細想想,片名其實大有深意,大女兒情急之下打倒了素察,媽媽阿玉嘗試著檢查沒有檢查到呼吸以為女兒那一下擊打打死了他(看過整部影片之後知道這是吞舌造成的窒息);媽媽阿玉將素察埋進了棺材徹底的誤殺了他;警察尚坤隨手的一槍就誤殺一隻羊;演變引申來看,誤殺無處不在,不一定是鋤頭,也不一定非得用槍支,可能是說過的話、也可能是寫下的文字,陳思成在映後也特別的強調了他和主創對誤殺的理解,阮玲玉當年在科技傳播並不發達的時候留下遺言:人言可畏。更不要說在資訊資訊傳播如此之快的今天,有多少人或事因為以訛傳訛、因為眾口鑠金、因為眾口難辨而沒有辯白的機會、受到不公、更有甚者了此一生。如果能想到這一層,那這個名字就不負主創們想表達的心血。同時我們在來對比中國版和印度版的片名對比:誤殺--誤殺瞞天記,中國版想表達的是誤殺的過程,印度版想表達的是結果,瞞天?瞞的是誰?

#臺詞:好的電影都會留下經典的臺詞並且經久不衰;我上中學那會兒記得最熟的就是: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的面前.......阿sir,我不當大哥好久了.......我不是證明我比別人強,我只是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我要親手拿回來......世上有一種病,你永遠也治不了,那就是窮病....... 上帝會把我們身邊最好的東西拿走,以提醒我們得到的太多.....等等等等,太多太多,看過這部電影后,你印象中一定會留下這麼兩句經典臺詞: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 當你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 好的臺詞就是好電影的必備因素之一,從這一點上看,誤殺做到了。

#影像:專業術語我說不明白,影片前十多分鐘和結尾的十多分鐘是明亮的,除此之外的時間基本上全部是昏暗的。多處昏暗的場景和布光將陳沖的角色塑造得特別出彩,記得有幾場戲,印象特別深刻,影片一開始黑暗中的審問,在小鎮警察局陳沖被百葉窗折射的光照在臉上的時候、拖拽著小女兒親自去審問的時候、在墓地雨中的時候,當然,陳沖老師本身的演技才是根本,一個能力出眾的警察局長身份、又要忍受失去孩子的痛苦、加上面對男主精心設計的偽證據鏈條無從下手的無力感、還要面對來自忙著參與競選幫不上什麼忙的丈夫,這麼複雜的情緒,陳沖演繹到了極致,頂禮膜拜;昏暗的基調也用在了男主一家人的身上,小女兒看見深夜黑暗中的母親要掩埋屍體、男主回到家中看見黑暗中相擁的母女二人、一家四口回到家後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男主第二次去寺廟的場景等等都是昏暗的,這一切其實都在暗示著兩家人都活在黑暗微光中,都在努力尋找那一絲希望。

#母愛:或者叫親情之愛守護之愛也成。這是這個片子矛盾激化的點。阿玉為了保護女兒,從一個平平常常的家庭主婦以身犯險,在警察找上門來的時候雙眼空洞失神、滿是無助彷徨,感覺她的精氣神就像她手中的沙一樣在溜走;警察局長這位母親角色以強大的氣場登場,有著強大權利的身份,有著候選市長的丈夫,可面對叛逆行惡的兒子卻溺愛縱容他的過錯。因為孩子,她們慢慢的以不同的姿態走在了同一條道路上。

#背景:中國版改編的最經典的地方就在於把故事背景放在了泰國,規避了很多不可言說的因素,泰國作為中國的鄰國深受影響,所以,以後在有什麼時代背景不方便呈現的故事就讓他發生在泰國或者其他鄰國吧。整部影片從表面上看是兩個家庭的矛盾,從身份上看是平民和警察的對峙,實際上是社會基層小人物和當權利益者之間的爭鬥,是法制失衡之下長期受到壓迫的小人物的絕地反抗。影片後半段平民的發聲助威和暴動,也對應了這一點。

#蒙太奇:影片中有多場蒙太奇的表現手法。男主在看泰拳比賽--妻女二人正在與素察搏鬥,兩邊的畫面來回切換讓觀者的心一直提到嗓子眼;在審問的過程中,警局內審問的畫面和男主事先訓練家人應對審問的畫面來回切換,看的緊張刺激揪心不已。

#致敬:從沒見過那部電影致敬的如此直白和赤裸。

#演員:主要演員肖央、陳沖、譚卓。陳沖老師自不必說,我說我是看著她的戲長大的一點不過分,數次影后加冕,奧斯卡終身評委就是最好的佐證,近些年作品數量不多,但這部電影中的表現絕對對得起演技炸裂對得起影后的身份;譚卓老師是我們吉林長春的姑娘,近幾年的磨礪,讓她參與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光彩,對老鄉的任何誇獎我絲毫不覺得過分;對肖央老師的關注不多,印象不深,時不時聽別人提起的時候還停留在筷子兄弟的歌曲和偶爾電影中的客串上面,這其中表現最好的可能就是唐探2結尾處吧,看過本片之後,這是一個好演員,在節奏臺詞的分寸上拿捏的很好,兼具自帶喜感的長相,給他時間和機會,未來可期。

#自首:實話的說,我看完第一遍的時候,對結尾也有過這樣的猜測,難道是為了過審。後來仔細的想過並不是這樣的,分析如下:

1、之前我說過,這一版中國版本的改編加入了很多中國的元素,中國的元素不僅體現在哪些生活化的小細節上面,誠信、博愛、寬容這些也都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不會隨著移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就會失去和改變。

2、男主在移走屍體的時候發現了素察在棺材裡面一開始是沒死的,怒目圓睜的雙眼對男主是莫大的刺激和壓力,讓他一直活在忐忑和內疚過程中;

3、男主在第二次到寺廟求平安的時候得到的答覆和在河邊沉車的時候被羊發現,讓他明白世上沒有天衣無縫的完美犯罪(影片開頭陳沖扮演的警察局長也說過類似的話);

4、雨中墓地,開啟棺材發現裡面是羊的屍體的時候,大家都是不可相信,警察尚坤和警察局長夫婦不相信兒子連屍體也沒有了;男主妻子阿玉同樣也不可置信(男主轉移屍體沒有告訴她),但是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男主也是滿眼的震驚在看棺材的方向,鏡頭也隨之給到棺材的全景,棺材板上面有手抓的血跡。男主在轉移屍體的時候應該是夜裡,當時並沒有發現棺材蓋上面的血跡,如果有發現,以當時男主之前做好一切偽證據鏈的心思細密程度,肯定會毀掉血跡的。如今,在眾目睽睽之下,血跡彰顯,只要現場有一兩個明白人或者有心人拿去化驗,真想馬上就會大白,這不是決定他要去自首的最後一根稻草,但絕對是最重的那根。男主接下來在雨中抬頭望天,知道結果終將不可避免。

5、最後在看到小女兒那份塗改的試卷時候,才由長久以來內心的不安、忐忑、內疚變成思過、悔改,男主轉身說是要去買口琴的時候對妻子說:我是個沒本事的男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擋在你們面前。這個時候已經堅定了要去自首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