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資訊科技研修心得體會(通用3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32W

資訊科技研修心得體會 篇1

短期的遠端教育研修學習結束了,我依然沉湎於遠端研修學習的氛圍中,依然陶醉於學習的快樂中。在這短短的一個月裡,我聆聽了諸位專家教授精闢、獨到、實際的闡述,共享了同學們收穫的快樂,領略了專家的睿智博學,見教了同學勤奮好學的精神。培訓的時間是短暫的,可學習的收穫卻是永恆的。

資訊科技研修心得體會(通用3篇)

回顧這段學習的日子,有著艱辛,但卻充實,倍感喜悅和欣慰:遠端研修學習為我們的成長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每一位學員都認真地陶醉其中,每一位學員都努力克服著學習中遇到的許許多多的困難,我也不例外。

我的遠端研修學習時間大部分是在網路上度過的。加之繁忙的工作使人累得有時真想放棄,但當聆聽到專家們樸實無華、針針見血的講座,得到尊敬的老師們的辛勤輔導,得到同學們的鼓勵,我的堅持著、學習著。

每個專題學習結束後,我都結合教學實際認真完成研修作業。自己的努力也有一定的收穫。每一次的學習、每一次的成功,都傾注了我辛勤的汗水,都令我有重獲新生的感覺。我似乎感悟到了教學的真諦,似乎找到了高職教育的正確道路。遠端研修激發了我繼續學習深造的慾望、信心,也使我更堅定的督促自己努力學習,追求更高的發展目標。

一路走下來,從開始的激動、不知所措到現在教學中的豁然開朗;從被迫學習到現在迫不及待地領略專家教授們授課、指導的風采,這一切讓我的收穫變的燦爛無比。在這期間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著這樣的心聲:“累並收穫著,苦並快樂著”。因為有了這次研修學習,我的業餘生活不再空虛,生活因此而變得分外精彩。

遠端研修無疑是我們開展基礎教育道路上的“指路明燈”;是一場“及時雨”。這次培訓讓我重新燃起了繼續學習的熱情和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的決心和勇氣,堅定了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當中大膽創新、開拓進取的信念。

遠端培訓即將結束,真真有戀戀不捨的感覺。我順利的完成了每一個學習任務,收穫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現總結如下:雖然培訓是短暫的,但面對永恆的認識,充實的收穫,又不得不讓我感覺欣喜和快樂。尊敬的老師們、親切的同學們讓我為了那些渴求知識的學子們,為我校的教育事業,共同追求、勇敢超越,貢獻出我的青春和熱血。

教師遠端研修培訓將結束了,在遠端研修過程中,我收穫頗多,通過“觀看視訊案例分析和主講教師視訊講課,閱讀主講教師講稿、課件和推薦的相關文章,參與線上研討和交流,完成提交作業,完成並提交學習總結”的過程。使我在知識結構上產生了一個極大的飛躍。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理論上和方法上的突破:

一、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對於一線專任教師來說,轉變觀念似乎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也就是說,轉變觀念在認識上容易做到,但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仍然會重複走老路子。通過觀摩和線上交流,使我深刻感到轉變觀念不能只停留在認識上,更應該落到課堂教學中去取得實效;通過觀摩和線上交流,我還知道應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樹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創設豐富有趣生活化的學習情境,開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學媒體,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使每一位學生學有所獲,得到較好的發展。觀摩學習,使我學到了一些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了專業技能,同時,也增強了自己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能力。

遠端研修平臺的課程資源當中的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是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這些課程資源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教學和新方法理念運用上的不足,為我以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

二、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提高自身認識。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受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需要新思想、新理念血液的輸入,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教學中我主要扮演的是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同時我也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遠端研修讓我轉變了思想,更新了觀念。

三、開闊視野,擴充套件見識。遠端研修平臺上的老師都在努力地學習,積極地發表文章和評論,他們的文章觀點獨特新穎、方法行之有效、行文優雅俊秀。在和這些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淺薄,感到加強學習的重要性。遠端研修的過程中,我一直抱著向其他老師學習的態度參與的,多學習他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那些經驗和教訓,對我來說真是彌足珍貴。

專家們的課程深入淺出,大量鮮活生動的教學案例讓我感到就在自己身邊。案例背後的思考與解讀,更是讓我深受啟發、大開眼界,引起深層次的反思。專家們高深的理論見解,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各具特色的授課風格,也深深地吸引了我。這種大空間的遠端研修,從傳統的培訓模式中走向網路平臺時,產生了極大新鮮感和神奇感,更重要的是這個平臺給我提供了無限廣闊的交流空間。我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有許多問題,困惑、思考、收穫很難有機會傾情表達,在這裡我可以通過研修平臺共同與專家團隊、班長、所有線上的萬千同仁們,一起進行交流、研討。通過遠端網路教學研修的學習,使我比較直觀的領略到了教育專家和一線知名教師的風采。

四、幾點收穫:

1、課堂是活動的課堂。我認識到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方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閱讀教材、聽教師講課、做練習之外,也可通過講故事、做遊戲、演示、表演等活動;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也可動手設計、製作和做實驗,還可以通過觀察、探索、歸納等。

在新課程中,每個知識點基本貫穿在一個現實情境中,注意突出知識的實際背景和知識探究過程,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和興趣愛好,立足社會需求,兼顧個人將來實用。力求學習內容生活化以及學習過程經歷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特別是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課堂是討論、合作、交流的課堂。討論、合作是學習小組成員完成學習任務的手段,而交流則促進學生智慧(成果)共享。課堂上的討論、交流、合作首先有利於學生培養自主,自信和學習的主動性,許多平時內向、不善言辭的同學也會活躍起來,勇於發表個人見解,學生個性得到張揚;其次,有利於創造自由、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思維的伸展,這也是愉快學習的一種形式;最後有利於學生培養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這正是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每個人生存的必備條件,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現代教育觀念----邁向學習化社會,提倡終身學習----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與人共事。

3、課堂是承認差異的課堂。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課堂目標是單一的,要求所有人都達到同一個目標要求,都成為“精英”而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認為“不同的人在語文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已從客觀上肯定人的差異性,認為不同的人在學習上會有不同的效果,每個學生只要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就是巨大的成功。

4、課堂是德育教育的課堂。各門課程的每一處知識、每一個背景材料都可以作為德育教育的資料。學習語文所體現的意志品質,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慾望,培養語文的審美觀等諸多方面,一起構成一個立體的德育滲透體系。

5、課堂是應用現代資訊科技的課堂。幻燈片、多媒體制作,使學科知識得以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網際網路則為高職教育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學習資源和舞臺,也提供了一種更為簡潔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工具。資訊科技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對老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手段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五、一點兒感想。在學習的日子裡,每天開啟電腦,開始享受每日的精神大餐線上課程學習。觀看教授的講座,領會其中觀點,感受簡報就這麼忙碌著,眼睛花了,肩膀痛了,可是我的心裡是充實的,甜蜜的。因為我分享著智慧,和大家互動著交流著,得到了大家的鼓勵,和大家一起共同創造著工作帶給我們的幸福,享受成長的喜悅。

而觀看專家講座的視訊:那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更加貼近了課堂;專家們精闢獨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學中該注意什麼,哪些細節需揚棄。學習期間專家們從關於課題學習的教學研討到高校教育模式的詳細闡釋,讓我對教育教學事業從理論和實際上的認識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觀看視訊後是做作業,那是我們自由發揮、暢所欲言的舞臺。在教學中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根據專家的引領,利用業餘時間,無論身心多麼疲憊,都能認真按時完成作業並能積極參與線上討論、交流。

六、一些思考。誠然,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研修學習,但那也只是給我們的日常教學的一個指導作用,具體應該如何實施呢?我作為一名教師,本人會從以下兩方面做起:

1、加強各方面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教學模式的改變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面授的時間少了,但網路資源的利用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改革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組織形式,不斷完善變“教”為“導”的教學模式;加強教學手段的掌握利用,這些都要求教師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這期培訓班辦得非常好,在短期內,我學會了利用網上資源,拓寬了視野,無論從教學上還是從自身的發展來講,這次培訓都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

2、要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設計。要重視教學全過程的設計,認真落實好課程的具體學習步驟,梳理出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幫助學生確立好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根據自身的需求尋找到好的資源。

3、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學校現代遠端開放教育質量的提高,不僅在於教師“教”的質量提高,而且需要學生“學”的配合。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也要轉變觀念。在資訊化社會中,環境變化之快,需要面對不斷出現的新知識、新技術。

隨著遠端研修尾聲的到來,滿心都是深深的不捨,一個月以來,我享受著遠端研修的智慧大餐,方才明白,教育原來可以如此精彩,夢想與智慧的相逢原來可以如此激情澎湃!研修的日子裡我思考著,成長著,收穫著,快樂著!縱然有千般留戀萬般不捨,我們終要分手,只能在心靈一隅,在三尺講臺,在每一寸教育的土地把遠端研修珍藏!雖然再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但更讓我看到我自己的更多不足,這將督促我必須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學生共同成長。

總之,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通過這次網路研修培訓,我學到了許多,我必將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資訊科技研修心得體會 篇2

我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資訊科技學習,提高了資訊科技學科整合的認識,更新了教學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資訊時代已經到來,資訊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教學程序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應用資訊科技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面對二十一世紀教育的出路,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的認識到教育改革的緊迫性和必然性。

二、認識到,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影象、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資訊,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計算機成為能以人類習慣的方式提供資訊服務的一種新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給學生提供介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互動式學習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並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字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資訊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當前科技發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利用多種媒體組合,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首先通過自學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給學生提供自學條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四、把資訊科技與學科進行整合,可以改變教材的觀念和形式,改變教學環境、手段和方法,變革教學模式,有利於面向全體同學發展個性,有利於學生進行獲取資訊,處理資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把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緊迫的。

因此,教育技術培訓對我的教學受益匪淺,我們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教育的優勢,引導學生善於置疑,積極探索,大膽聯想,多方位,多層面地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使學科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這次自主學習學到許多新的知識,但是更讓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我還要努力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我將會對新課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會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搞好資訊科技教育教學工作。

資訊科技研修心得體會 篇3

作為這場變革中站在第一線的我在不斷地學習新課標,嘗試著正確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應用於教學實踐,為資訊科技課程建設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看了那篇文章我覺得有所感觸,所以又去看了有關的知識現把學到的知識和大家一起來學習。

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習方式的變革迫在眉睫!它關係到我們的教育質量,關係到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我們今天必須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標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新課標強調師生互動、互教互學。

引用沃德的一句話說“平庸的老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老師解釋知識;好的老師演示知識;偉大的老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教師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要想讓學生學到東西,學生自己得渴望學習,而不是要老師逼著學。實現這一學習目標的惟一辦法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擔任主角。任何老師都不能讓人學好,學生必須願意學習,而且努力學習才行。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習是一項參與性的活動。學生學習的方式是實踐——不斷實踐,直到學習成為他們的第二本性為止。而無論是自主學習還是合作學習亦或是探究學習體現的正是學生親身的體驗和實踐。聽新課標指導下的老師上課,你會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很少這樣做: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讓學生把每天的講話記錄下來。相反,讓學生主動學習的觀念似乎是頭腦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為。運用蘇格拉底式的教學原則,向學生提問,鼓勵學生討論,對話和辯論,希望學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去嘗試:體驗成功,品嚐失敗,得到提高和進步。這種方法給學生傳達出資訊是:教師尊重學生的意見,而且相信學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話說,如果你認為他們行,他們就行。

多年來,學生已習慣於教師講、學生聽、做筆記、課後背。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老師們確實動了一番腦筋,可當學生真的“動”了起來以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學生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課堂紀律難以控制,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最令人擔心的是考試怎麼辦?課改使學生思維變得活躍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了,甚至敢於向教師挑戰,教師得放下架子,學會蹲下來欣賞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有勇氣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願意與學生共同探討。因此一節課,無論怎麼準備,都不會盡善盡美,課堂上會發生很多事先無法預知的情況,有時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這是很正常的,但學生在某一方面獲得了充分的發展,就應當肯定。

新教材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開放性,並且採用了現在比較流行的任務驅動模式來設計教材。學生並非空著頭腦進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學習生活中,他們已經形成了廣泛而豐富的經驗和背景知識,從自然現象到農家生活、社群活動,他們幾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問題即便他們還沒有接觸過,沒有現成的經驗,但當問題一旦呈現在面前時,他們也可以基於相關的經驗,依靠他們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某種解釋,這並不是胡思亂想,而是從他們的經驗出發來推出的合乎邏輯的假設。所以,教師的備課不僅要備教材,而且要備學生。教師從學生的經驗出發,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問題情境出發,引導學生探究學習、體驗學習。這樣的課堂學習才有的放矢。然而這種全新的編排體例和教學要求上的變化,與教師教學習慣產生強烈的衝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們卻堅信有了矛盾才會有改變、有進步

教材只是一個載體,需要每一個教師去挖掘,去創造。教學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是對課程的不斷髮展、不斷豐富的過程。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拿到教材後,千萬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根據學生髮展的需要對教材進行調適和重組。由於強調開放式教學,課程資源的開發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為惟一的課程資源了。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尋找、開發、製作、整合教學資源和資料。教師在執行新課程計劃中,開發利用校內外的一切課程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