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通用28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73W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

作為一名大學生,深刻、全面地瞭解國內外的形勢是非常必要的,而學習這一門課程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和觀點。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通用28篇)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現在的世界,當代的社會需要的是對形勢與政策有著敏銳洞察力,能夠正確把握形勢與政策的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不能做到“識時務者”,一心只知道埋頭苦讀,不關心國內外形勢的井底之蛙只能被自己狹隘的目光所束縛,禁錮,最終留於平庸。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大環境,環境制約著一個當代大學生成功的機率,試想在一個戰火紛飛的國度,發展與進步必然受到其影響,個人尋求更大發展的機會也必然會減少。當代大學生如果不能認識與把握當下的形勢與政策,充分了解決定政策的形勢,準確判斷政策如何改變未來的形勢,逆者社會的大形勢而為,可以想象失敗是最終必然的結果。因此只有準確靈活的掌握當下的形勢與政策,我們才能接著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與劣勢,結合自己的目標,制定最終可行的發展方案與計劃,並憑藉著自己不斷的刻苦努力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實現自我的發展並最終取得最後的勝利。

瞭解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才能更好地幫助發展中國,認識中國,瞭解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身的大理想,大發展。 形勢與政策教育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特點,幫助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當前國際形勢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區域性性的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國際競爭中,為什麼有的國家勝出,有的卻一敗塗地?德國為什麼會成為世界諸多豪華車主要生產廠商的大本營?中國現在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世界局勢如此動盪的情況下,中國如果能夠抓住機遇,就可以以此作為跳板,無論在經濟或國際地位都會上身一個等級。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會有很多的阻礙,因為其他國家會眼紅,中國威脅論因此而出,但在金融危機時期,外界卻把中國比喻為“救世主”。中國並不是什麼“救世主”也不存在對外國的威脅,中國只是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xx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有了深刻、全面、真實的瞭解,雖然大學期間只有短暫的一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老師結合了現實生活我們身邊發生的大小事情與國家巨集觀政策,給我們分析了當前國家形勢,解答了我們對法治發展所關心的問題。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古語也有“國無常治,又無常亂,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可見,法治的概念古已有之。然而,現今中國仍然時有出現權大於法的法治崩弛現象,例如官員貪汙、官商勾結、非法拆遷等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執政黨需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提出更高要求的法治概念,把權力裝進籠子裡,用制度來約束、規範我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

報告明確了中國的法治程序,即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xx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而報告則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從巨集觀到微觀的變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後,需要構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從法律體系再到法治體系是目前中國法治程序的一大特點。當法治體系構築起來之時,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局面形成之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中的法治目標就會實現。

黨的報告指出:要“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到20xx年實現“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報告關於推進“依法治國”的“空間”要求。推進“依法治國”是涉及中國各領域、各方面的一項政治任務。“全面性”表現在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使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要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報告關於推進“依法治國”的“時間” 要求。“依法治國”方略自從黨的xx大確立,在黨的統一領導下貫徹實施20xx年來,已經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依然存有不少差距。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的承上啟下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加快法治建設的步伐,到20xx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巨集偉目標時,“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在總體佈局上,報告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個方面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安排和協調推進。強調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使法治在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中相互聯絡、相互貫通,發揮全域性性、基礎性的作用。報告的這些重要內容,是對憲法精神和憲政制度的再次宣示,維護了憲法權威、弘揚了法治決心,必將成為今後一個時期推進依法治國的強大動力。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科學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國不是口號,僅僅止於鼓而呼,它是人民權益實實在在的保護神。因此,法律的“模樣”應該符合老百姓的想象,決不能“中看不中用”。科學立法,就意味著,對立法專案開展立法前論證,下基層,聽民意,延長立法鏈條,讓走出“閨房”的法律法規更加被群眾所熟悉。亞里士多德言“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只有科學立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才有章可循。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嚴格執法是手段。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再好的法律也會是一紙空文。執法者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每一個執法者都身肩使命。執政者如何執法,浸潤在最貼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最直接的行動傳遞著法治建設的脈動。因此,在執法過程中,必須要有清晰的執法依據和充分的資訊公開,有了這兩樣法寶,群眾才有辦法凡事都問個“是否合法”, 嚴格執法才能建立充分的公信力。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公正司法是核心。建立公正司法,就是要彰顯文明,懲處邪惡,不讓誠信者吃虧,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培根談公平時曾經說到“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髒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司法就是水源,如果司法不公,那麼整個國家的法治建設也將成為無源之水,必將乾涸。在人的主體性伴隨資訊爆炸不斷覺醒的時代,人民更加期待公平正義。更是談到“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期待公正司法能夠摒棄“司法神祕主義”,利用好多元的司法公開載體向群眾展現何為高效司法、權威司法。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民守法是目的。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即“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依法治國的最大語境不是國家,而是人民,只有人民自覺地守法,敬畏法律,依法治國才能真正實現。在契約社會,規則必不可少,在社會主義面前,法律必不可缺。

法治思維是以合法性為判斷起點而以公平正義為判斷重點的一種邏輯推理方式。其包含四方面內容並要相統一:“合法性思維”,即任何行政措施的採取、任何重大決策的作出都要合乎法律;“程式思維”,要求權力必須在既定程式及法定許可權內執行;“權利義務思維”,即以權利義務作為設定人與人關係及人與公共權力關係的準則;“公平正義思維”,即公權力要以追求、維護公平與正義為價值尺度。報告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就是要用平等的憲法原則去“反人治”“反特權”“反腐敗”。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徵。報告強調的就是要把領導幹部已習慣的行政思維、領導思維、管理思維轉變為法治思維。領導幹部要成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範。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應成為領導幹部“依法執政”和管理社會的基本功。中共提出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其中法治又有新目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中國法治建設有三個關鍵問題:一解決黨的依法執政問題,只要黨能夠依法執政,法治國家就有保證;二是建成法治政府的問題,只要能夠依法行政,法治國家就有希望;三是司法公正問題,只有公正司法,人們才會信賴法律。

在推進依法治國的程序中要注意兩個“權威”一是法律的權威,即憲法法律至上;另一個是司法的權威,它是維護法律權威的權威。沒有後一種權威,前一種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司法是法治的“最後一道防波堤”。報告就此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深化司法改革的關鍵,應繼續深化司法職權配置,把法治的重心建立在司法之上,黨和國家要逐步習慣通過司法實現長期執政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將憲法賦予的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落到實處;通過提升司法機關的政治地位和落實其憲法地位來樹立司法權威

20xx年,法治中國路蹣跚前行,從1997年,依法治國首次進入中國國家決策到今天中央全會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在歷史上,人民對法治的期待從未如此熱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沿著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實現路徑。在這一漫長而坎坷的路途中,貴在樹立法治理念,貴在追求法治精神,當人們對法治形成一種信仰,那麼法治也必將沁入人心!讓我們以此中央全會為起點,期待法治中國更光明的未來!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3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不久也將步入社會,會成為建設祖國的一份子,祖國“”的實現離不開我們,所以,我們更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要有正義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積極向上,學好專業知識,關心國家大事,為黨的事業做貢獻,提升自我能力。

所以在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淺顯的認識。雖然只是短暫的幾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我平時很少看新聞,很少關注國家政策、社會形勢,因此對社會形勢政策基本不瞭解。而《形勢政策》這門課,正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幫我們瞭解和分析形勢與政策。

我們上課的形式是老師講解配合ppt演示。雖然每週只有一堂課,但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同學們得興趣也很大。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眾能力,在課堂上,我們不僅享受著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欽佩他,是因為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隨著世界的不斷變化,社會的不斷髮展,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事,形勢與政策也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在不斷的變化著。而這些形勢與政策的變化也對我們的生活有著一定的影響。

作為一名大學生,對社會的瞭解是必須的。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發展,形勢與政策的變化也決定著我們的未來發展。大發展決定小發展,形勢與政策的變化應該是必須去關注的。我們未來的發展離不開這個社會的大環境,周圍的各種變化都會影響著我們的發展之路,特別是形勢與政策的變化,這是一個社會的制度和約束的體現,這是對我們所選擇的道路與發展方向的一個約束和限制,所以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

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深入瞭解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運用政策幫助我們發展,懂得變通,更應該在此基礎上來進行創新。同時,我們應順應形勢和政策的發展和變化去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

作為一名在校學習的學生,我覺得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課程的認知出現一些比較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重要性的認知存在矛盾。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不願意”,個別學生認為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專業課的學習,掌握專業技能,這些是硬本領,而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則是軟任務,不一定要學;二是“不重視”,部分學生認為專業課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根本沒有功夫再來學習形式與政策教育課;三是“不必要”,不少學生認為要了解形勢與政策,看報紙、上網、聽收音機就行,不必非要來上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程價值的認知出現了反差或者矛盾,這種消極的認知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課程的態度,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個特點: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學生自我評價消極的矛盾。

《形勢與政策》課教育大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主動思考,而事實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反應,上課沒有積極性。在周圍的同學中,我覺得大多數同學對課程感到滿意,但是隻有部分同學能夠認真聽課,經過課堂教學,只有小部分同學對形勢與政策有了興趣和收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課堂教學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部分同學感到未能從課程學習中直接受益,課程講授也未能真正滿足大多數同學希望能從課程中增強政治敏感性、瞭解形勢與政策以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的意願。

以上是我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內容的體會,和我對這門課的認識,以及根據周圍同學對這門課的認識提出的幾點建議。總之,我覺得學習這門課是必要的,要使這門課真正發揮其作用,不僅要從學生自身方面加以認真對待,而且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課程內容方面也應得到完善。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4

當今國際形勢變幻莫測,戰爭爆發、皇朝更換接連發生,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國家未來的希望,我們有必要了解當今國際形勢的變化,不斷地提高自己.

上了《形勢與政策》後自己對國際形勢的瞭解加深了很多.這不僅由於大學自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瞭解外面形勢的渠道多了很多,更由於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形勢與政策》課,使我們能夠正確瞭解國際形勢的發展.

日本選舉、韓國人被綁架、中國臺灣局勢這些看起來好像都與我們大學生無關,但想深一層事實是否是這樣呢。回顧中國的近現代史,在打敗帝國主義、日本主義和推動社會發展上,大學生不可置疑地被認為是一股強大而不可缺少的力量。五四運動、各種愛國報紙的出版,無疑給了中國革命帶來了莫大的幫助。

在國家動盪時期需要大學生的力量,而如今社會已經安穩,國家經濟蓬勃發展,我們大學生是否對國家形勢的發展有所幫助呢?

作為現代的主流,大學生對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國家早幾年實施了大學擴招政策大學生的隊伍越來越強大,不容忽視。其次大學生是經過十多年勤工苦讀,大學聯考等考驗而挑選出來的人才,他們的素質和綜合能力比較強。再次,學生從小就接受愛國主義的教育,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有他們的身影,涉及的面之廣,程度之深,實在不可估量。

我們作為當代的大學生肩負著國家復興的責任,究竟要怎麼做才可以瞭解國家形勢,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呢?首先我們必須瞭解,我們是學生,雖然我們沒有了升學的壓力,雖然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自由擴大了,但我們始終是一名學生。作為學生就應該以學習為重任,無論怎樣都應先把學習搞好。但我們不單是學生,我們也是半個社會人,所以毫無疑問,瞭解國際形勢就成了我們人生中的必修課。瞭解國際形勢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媒介和資訊工具,如電視報紙和電腦。另外我們還要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如圖書館。在我們學校還開展了形勢政策教育,我們要認真聽課還可以和老師一起討論,加強了解。

大二的生活轉眼間過去了,即將面對的是大三的生活。在過去的一年間我雖然成長了不少,對國內外形勢的瞭解也有所加深。但對於大學生來說我所瞭解的還遠遠不夠。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認真學習和了解時事將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經過大學的生活和學習我會褪掉以前的青澀和懵懂,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

主權是大國崛起的邏輯起點。中國是一個主權國家,但中國又是一個主權尚未完全統一的國家。前者決定中國的崛起應當是一個被國際社會平等地接受,而不是強迫世界接受的過程。在國際法的框架下與國際社會和平互動,按自由貿易原則平等地分享國際資源是貫穿中國崛起始終的原則。此間,中國國力使用是有限的,軍事的性質僅屬於自衛性的。後者決定中國的崛起又是中國完全實現主權統一的過程。與“勢力”鬥爭,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對中國來說,是不容討論和不能妥協的原則。從這兩方面看,中國崛起的認識邏輯是有限與無限,相對與絕對的統一。

政治文明是中國崛起的邏輯主線,也是中國未來可持續崛起的政治保證。中國對政治文明的訴求是國際民主與國家民主的統一。國際體系的本質是一個國際資源分配體系。現存的國際資源短缺是絕對不平等的國際資源分配體系的結果。長時期的經濟高速增長造成的中國國內資源供給日益短缺狀況,使中國對外部國際體系,尤其是資源分配體系有了更迫切的國際民主訴求。國際民主,本質是主權國家對國際資源,尤其是極難再生的稀缺資源的平等共享的權利體系。世界上絕少有國家為陽光打仗,因為陽光是充足的。各國經濟發展造成資源短缺,由此造成日益嚴重的南方國家對國際資源的依賴,這種依賴使南方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共享國際資源的權利。這些權利便是當代國際民主的核心內容。

中國崛起的過程,也同時是一個實行國家政治文明和制度創新的過程。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是在國內工農大量貧困,政治文明日益衰落中崛起。中國崛起不僅需要物質支撐,同時還有精神的支撐。而精神支撐是需要文明的制度保障的。在國體不變和資源條件充分的前提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的國家發展目標的實現,需要用不同政體最大限度地動員民眾參與。19世紀的美國崛起,也不是牧歌般的程序:它對國內階級鎮壓也是出奇的嚴厲。只是當這些國家走向世界,並從世界獲得更多的利潤和資源迴流補償後,國內階級矛盾才因外化為國際民族矛盾而開始緩和。居民的階級身份,逐漸轉向公民身份,國家階級專政政體便轉變為建立在政府與公民契約制度上的法制政制。

中國政治文明的邏輯,不僅具有世界文明的共性,也具有中國的個性。今天的中國仍是工農居於絕對多數而在短期內又不能使之轉化為中產階層的國家;與此相應,在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保護工人和農民的基本權利在中國公民國家制度建設中就具有了基礎性的意義,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體對政體改革的絕對要求,而且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時期工農聯盟的成功實踐在依法治國時期的合理延伸。用國家的力量保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不是損害他們的利益,是中國未來持續崛起的政治保證。總之,我們要找到一種不僅與人類一般文明而且還與中國特殊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相適應的政治體制和社會管理制度,最終目的是“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域性。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

最後,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為, 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5

從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看,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一方面,對此,為穩定經濟的發展,我們應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縱觀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導致腐敗增生,腐敗是人類尚未攻克的頑疾,它的出現時經濟發展帶來的結果。對此,我們現正在積極應對,以來,黨中央對反腐敗從戰略上予以高度重視,實施了多項措施,包括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上打出“組合拳”,紮實推進反腐敗行動,反腐敗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再次是反腐敗不留死角,法律面前不分國企、外企、和私企,反腐子彈不長眼,不管你是教授、官員、醫生還是高人,擊中誰就是誰,打‘老虎‘’蒼蠅’絕不手軟。20_年反腐有一新亮點,就是糾正不正之風,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列為“靶心”動員全黨對作風上的弊垢掃除,全面改革以清除腐敗土壤。同時加強監督力度,監察機構履職能力大幅提升。國內大學畢業生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外部原因影響了大學生就業的大環境,高等教育體制、培養模式和學生就業觀念與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不相匹配。造成了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困難,還有一些大學生雖然落實了工作,但就業狀況不好,進退維谷。這一批不得志的大學生構成了“蟻族”等“族化”群體,破解“族化”應從幾方面入手,政府上,健全相關政策措施,加大相關領域的改革力度;社會上,營造良好的有利於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環境;教育主體上,結合社會需求全方位培養大學生;大學生自身層面上,正確定位,做好自身發展。我國還面臨著產能過剩的現狀,產能過剩呈現著全面化特徵,傳統產業和部分。戰略新興產業均出現了明顯的產能過剩,部分產業出現絕對和長期產能過剩。

近幾年,集中投資造成了產能增長過快,而且新產能還在不斷地釋放和形成。原因是由於自由競爭,政府行政力量推動產業發展,經濟波動性大,政策有效性不高,政府服務資訊不足,國際金融危機使供求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對此,我們應該創造有效的需求,消化一批產能,還有就是增強企業跨國的經營能力,向境外有序轉移一批產能;優化產業結構;嚴格執行環保、安全、能耗等市場準入標準,淘汰一批落後產能,而最根本的還是要有效地發揮市場機制。當今形勢下的中國面臨著國內外的複雜環境,只有不斷加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以事業的發展,不斷開闊周邊外交工作新局面,積極應對世界經濟結構大調整,才能更好的建設好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6

從20__年9月至20__年1月,我積極參加《形勢與政策》教學實踐活動,主要參加了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程、參加調查社會就業形勢調查、組織班級就業大討論團日活動等活動,總計2周時間。下面我就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程方面的活動談談自己的個人體會。通過認真學習形勢與政策後,加深我對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的形勢與政策認識,使之達到一個全新臺階、新高度,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為我們今後面對世界的分析能力奠定基礎。從形勢與政策的學習中,我瞭解它對我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仍要繼續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八字方針。時代發展極大程度影響著我們發展的道路,根據時代發展趨勢,從而提高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認真學習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我們必須從不斷學習中提高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樹立個人目標,從一個個小目標開始,努力奮鬥,一步步努力完成,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四有"的優秀大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積極結合自身,我們應該抓住新的戰略機遇。

只有國家的昌盛,才有個人的好發展。同樣在這個滄桑鉅變的時代,如何做到順應時代的潮流,更好的為國家做貢獻。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的發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發展,世界驚呼: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展,同時也帶來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國際事務上越來越顯得舉足輕重,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隨之而來的起了"中國威脅論"這一說,但這實一些國家的無稽之談。基於以上分析我認為中國的發展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保證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不要錯過珍貴的和平年代。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使國防、科技、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國家安全,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7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年來,中國由貧困走向初步昌盛,由封閉走向全面開放,由求溫飽初步走向小康,發展迅速,大大超出國際上多數人的預想。30年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歷史性的變化。中國正運用他獨特的魅力與激情實現著世界的和諧進步之路,實現著中國的自強發展之路。

30年過去了,中國某個鄉村發生的事情成為世界媒體的報道焦點,地球某地的中國人成為全球新聞中的主角,似乎已經顯得平常。當我們將目光回溯到中國融入世界現代化潮流的起點,並用心去觸控這30年的變遷時,我們尤為深切地體會到,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中國與世界的前途命運更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一個偉大的轉折已經完成,中國與世界彼此相互影響的時代已經開啟。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深刻歷史感的民族,對於“歷史性的變化”有著同樣深沉的感悟。整整220xx年前,拿破崙率領下的法軍大舉用兵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狼煙四起。貝多芬於1820xx年完成了《命運》交響曲的創作,然而叩響中國命運之門的卻是又一個多舛的百年。整整一百年,韌性的抗爭書寫著崢嶸歲月,當光陰又過百年之後,20xx年發生的一切告訴世界,已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華民族,已經、正在並將繼續主動積極地在國際社會中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這一作用已在全球範圍內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一.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xx年的5%以上,中國進出口總額佔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xx年的約8%。中國的發展為國際資本提供了廣闊市場,中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7800億美元,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也在大幅增長。

二.中國發展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

1978年以來,中國年均進口增速達到16.7%,已成為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進口市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對國際貿易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2%。20xx年以來,中國年均進口額近5600億美元,為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約1000萬個就業機會。

三.中國已經成為國際體系的重要成員

中國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了300多個國際公約。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認真履行相應的國際責任。迄今,中國共參與22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人員上萬人次,現正在執行維和任務的有1900多人,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

3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告訴我們,中國發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在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加速推進的世界大勢之下,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絡在一起。

四.中國將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

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作出的戰略抉擇。這個戰略抉擇,立足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體現了中國對內政策與對外政策的統一、中國人民根本利益與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不干涉別國內部事務,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致力於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在開放的過程中,中國開始學會用世界的眼光思考自己的發展,並以一系列合作共贏的實際舉動逐漸打消了各方的猜疑與憂慮,創造了對自身發展更有利的國際環境。中國用自己的真誠,塑造了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和平形象。30年來,中國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發展帶來的機遇發展了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更好地維護了世界和平,促進了共同發展。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五.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中國致力於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堅持按照通行的國際經貿規則擴大市場準入,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支援國際社會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改善民生,支援完善國際貿易和金融體制、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援各國共同防範金融風險、維護能源安全,堅持通過磋商協作妥善處理經貿摩擦,推動各國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各種挑戰。

六.中國將始終不渝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作為一個大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在政治、經濟、安全等諸多領域,中國真正融入國際社會,卻始於改革開放。走過30年的歷程,中國已經在當今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建設性作用。中國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在國際關係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尊重人類文明多樣性,繼續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積極參與反恐、防擴散、氣候變化、環境保護、流行性疾病防治等領域國際合作,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以往的歷史表明,中國更多的是被動地承受著來自外部世界的撞擊,並在撞擊中覺醒,在撞擊中探索強國之路。21世紀的到來是個偉大的轉折點,中國的發展表明,她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外部世界的影響,而是在積極借鑑、學習人類文明先進成果的同時,也為世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寶庫不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與財富。

走過30年開放路程的中國人深深懂得,世界對中國發展道路的理解和認同將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過程。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新問題、新摩擦甚至新衝突。這將是21世紀幾代中國人所面臨的嚴峻考驗。同和諧,共發展已經成為了中國在歷史新階段的一面旗幟。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我們堅信,只要堅持和平發展,我們就一定能夠贏得更多的理解與信任,為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8

其實,“形勢與政策”教學內容包含形勢與政策兩大部分:形勢是國際和國內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的狀況和態勢;政策是國家為實現一定時期的目標和任務而制定的行為準則。政策的制定要以國內外形勢為客觀依據。而形勢的發展變化必然導致政策的相應調整。身處在不斷變革時代的大學生,從客觀方面看,沒有對形勢和政策的準確把握和理解,沒有心懷祖國、胸裝天下的視野,就有可能走彎路。同時要想成才立業是非常困難的。

高等院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人才培養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國家提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要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面對新形勢、新情況,要求高校,培養的人才必須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必須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腳踏實地、情繫人民,這必然要求大學生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將形勢與政策課程融入人才培養過程,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與人才培養的緊密結合。同時,形勢與政策課的設定,就是為了使大學生客觀、正確理解國家方針、政策,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學生德育工作,即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思想。因此,我認為形勢與政策課應成為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9

今年初春,單位開展形式與政策教育活動,作為我們政府機關財政部門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多少年來我們都以“服務三農”為具體工作,對於形式與政策的瞭解與宣傳做的甚少,藉此機會進一步去學習、去做.....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我國行政機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重要形式。近十幾年來,黨和國家對加強公務員形勢與政策教育越來越重視。

首先,加強機關公務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使工作人員思想上獲得全面發展,明確“以人為本”是加強和改進公務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促使人們追求自我完善,獲得整體的全面發展。------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指出:“不論是知識分子,都應努力學習,除了學習專業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進步,政治上也要有所進步,這就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時事政治。”我們這些公務員應該把握形勢政策,但是,一些情況可能使他們不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有些工作人員忙於專業知識學習,忽視了對形勢政策的瞭解;有些工作人員不關心政事、時事,上網只是聊天、玩遊戲或看電影,其中一些人甚至連基本的時事常識也不明白;有些公務人員雖然關注形勢政策,但由於自身學識、閱歷、方法等方面的侷限性,不能正確地把握形勢政策;因此,加強政府機關人員形勢與政策教育,才可能比較好地解決公務員正確把握形勢政策的問題。

其次,加強政府機關公務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加強和改進人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我國現在思想政治教育特別強調實效性。有實效才真正解決問題,才有質量,才有素質。因此,體現實效性成為我國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奮鬥目標和評估標準。努力提高政府機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可以從多方面著手,加強機關公務員形勢與政策教育應是一項很有效的措施。形勢與政策教育往往是就國內外重大事件及其對策開展教育,這種教育是具體的、生動的。人的認識總是從具體走向抽象。因此,形勢與政策教育能使人產生興趣,容易理解,印象深刻,樂於接受。

綜上所述,形勢與政策教育在公務員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堅持形勢與政策教育。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作為公務員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提高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擁抱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0

史有“識時務者為俊傑”,今應為“適時務者為俊傑”。在形勢與政策的課程上老師曾說,我們是失落的一代。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

當今國際形勢變幻莫測,戰爭爆發、皇朝更換接連發生,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國家未來的希望,我們有必要了解當今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不斷地提高自己。

2019年,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經濟回暖跡象。中國和印度等亞洲主要國家表面上都得到了經濟復甦強勁,但實際上我們都面臨物價上漲、經濟過熱的風險。這些都源於金融危機的刺激政策的副作用——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經濟過熱、資產泡沫——開始顯現,但在世界經濟還沒有恢復元氣的時候,貿然採取緊縮政策又會釜底抽薪,打擊實體經濟,加劇社會矛盾。今年世界經濟將繼續增長,至於增勢是否減緩則存在未定因素。 由金融危機我們可以知道,雖說多極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不會被撼動。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無可爭議的唯一超級大國,它認為應該由它來主宰一切國際事務,因此它向全世界推行它的價值觀,美國的外交處處凸顯單邊主義,全然不顧其他國家的想法,並時刻推行它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這也許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美國以種種藉口打擊了它認為邪惡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個國家,並還一心想除掉朝鮮和伊朗等“心腹大患”。美國與我國也有很深的矛盾。1999年,美國轟炸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三名傑出的新聞工作者殉職;2019年,美國的飛機駛入中國的領空,我國的飛行員王偉去攔截,被美國的飛機撞到,墜入海中,以身殉職。在這兩件事上,美國找了很多借口搪塞我們,總說是“意外”。可是究竟是不是意外,我想明眼人應該能看個清楚,就更不用說美國對純屬我國內政的中國臺灣的問題的粗涉了,它的企圖任何人都應該看得很明白。

鑑於以上原因,我們國家一定要努力發展高科技,只有這樣才能在當今世界形勢中處於不敗之地,才能振興我們的民族。“科教興國”戰略正是如此。上面的“神舟”號飛船成功的事實,已經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作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肩負了祖國的未來,深感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養和期望。

毫無疑問,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條件下,美國為求其生存和發展,會更多地倚重自己的“軟實力”和“巧實力”,但決不會放棄其“硬實力”。

我們現在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但挑戰也世所罕見。我們該怎麼辦?必須在國際形勢變化中加強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戰略地位。1)整合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教育、科技、外交、軍事等各個領域,加強國家安全發展戰略的研究。因為國家安全發展戰略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最終體現。2)高度重視黨的理論。3)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為文化軟實力提供堅實的基礎。4)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正確處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關係。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正確處理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關係,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只有瞭解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才能更好地幫助發展中國,認識中國,瞭解我們與世界的

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

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身的大理想,大發展。 形勢與政策教育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特點,幫助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綜上所述,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1

這學期的形勢政策課涉及到國際國內形勢、國內政策等巨集觀問題。老師通過滔滔不絕的講述和豐富多彩的素材讓我們領略到了一個真正思維活躍的人的不凡表現力,形勢政策讓我們深刻的認識到,瞭解當今局勢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發展更關係到整個民族的復興。社會的大發展早以成為決定個人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大學生又是受社會的大環境影響比較大的群體,我們未來的工作生活受到這個社會大環境的制約。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利用形勢與政策的導向作用,把握住當前的發展方向,讓其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和能力。

在學習農村土地改革政策的時候,我有更多的學習心得與體會。在深化農村改革方面提出的重大理論和政策突破是: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賦予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承包經營權向農業企業流轉,允許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選擇試點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允許企業和社會組織在農村興辦各類事業,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範接入城鎮社保體系,完善對被徵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統籌發展,改革農業補貼制度,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這些重大論斷和政策突破,必將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發展方向。從理論上講,工農關係、城鄉關係的內在聯絡決定了城鄉要一體化發展。

農業和工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個支柱產業,農村和城市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兩個基本區域。工業和農業之間、城市和農村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有機的聯絡,彼此是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農業和農村發展,離不開工業和城市的輻射和帶動;同樣,工業和城市發展,也離不開農業和農村的支撐和促進。

城鄉一體化發展,就是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有機統一整體,充分發揮彼此相互聯絡、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作用,特別是充分發揮工業和城市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如果把農業與工業、農村與城市割裂開來,使它們失去相互聯絡,形成兩個封閉的體系,那麼農業和農村的健康發展就會遇到極大障礙,農業和農村就發展不好;工業和城市的健康發展也會遇到極大困難,工業和城市也發展不好。也就是說,城鄉分割,城市和農村都發展不好。只有城鄉一體,才能實現農業和農村、工業和城市的持續健康發展,才能實現整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深刻了解當今國內國際的形勢與政策不僅是幫助我們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藥,同時也是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種有效途徑。形勢與政策課作為一門政治素質教育的必修課,不僅拓寬了我們的視野,也提高了我們的政治素質修養,幫助我們深刻理解當今時代的主題。

形勢與政策課程幫助我們在反思當今世界中國落後的癥結,總結當今世界中國進步的原因,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樹立為祖國繁榮富強而努力、發奮圖強的精神信念。只有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下,在理想信念的激勵下,作為現代社會的主流,當代大學生才能肩負起國家蓬勃發展的重任,利用自己的所學的知識,實現自我價值,報效祖國,使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形勢與政策課,這門課程讓我受益匪淺!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學校老師給我們上了堂《形勢與政策》課後,我對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認識了什麼是《形勢與政策》,弄清楚了他們關係,我想這形勢就是我們面臨無形的推人前進的壓迫感吧!而政策就是我們的按照客觀事實制訂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吧!它們的關係就是互補互促進的關係吧!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陣地,是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豐富“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改進“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方法,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效果,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形勢與政策”課是一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為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高校培養目標為依據,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緊密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對大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它的草本任務是通過適時地進行形勢政策、世界政治經濟、國際關係草本知識的教育,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及時瞭解和正確對待國內外重大時事,使大學生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下有堅定的立場、有較強的分析和適應能力。

基本形勢和熱點問題對於學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淪,對於掌握形勢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勢是變化的,但在一個時期內,形勢的發展有其規律性和必然性,如當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國之間的關係、國內改革開放的總趨勢等,在一段時間乃至更長時期都是相對穩定的,把國際形勢、國內形勢中相對穩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規律性的內容進行歸納,可以構成基本形勢的框架。

熱點問題是形勢的發展變化中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有時形勢(尤其是國際形勢)受偶然性囚素影明而發生突然性的較大變化,由這種變化引發的、產生一定程度影響的問題,我們稱之為熱點問題這一部分內容業然也遵循形勢發展變化的大趨勢和總的變化規律,但由於時問的不確定性、突發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響.因而在一段時期內有其自身的特點。

首先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為俊傑”,今應為“適時務者為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環境、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域性。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例如神舟六號飛天成功。這都是值得我們高興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取得積極進展。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從總體上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經濟發展付出了很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如旱災害,森林退化,空氣汙染,黨的xx大五中全會提出,時期必須統一規劃,實施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發展就要了解國際局勢,當前國際處在深度複雜的變化之中,總來說和平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流。國際形勢總體穩定,我國又是WTO的成員國,給我國經濟發展和我們大學生就業提供了難得機會,同時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挑戰,因此我們大學生要抓住機會。但是我國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如在一些偏遠的地區,在的孩子還沒有上學唸書,有的人還過著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還不過百元,還沒有擺脫貧困,這就需要我們大學生努力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中去,要不斷努力創新,實現現代化建設。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形勢,但這並不表明我國大學生絕對過剩,資料統計說明,美國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數佔全國總人數的比重為25%和23%,而我國僅為5%,顯然我國大學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學生就業困難其實原因有二:其一我國高校畢業生增長速度超過了社會新提供的比較理想的崗位的增速,從而導致大學生就業競爭加劇,獲取同樣崗位難度與過去相比明顯增大,例如有個高校輔導員崗位竟然有1000多個大學生去競爭。第二,一些大學生擇業時“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選擇性的怪圈子。所以要從根本改變大學生選擇性失業問題,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更好地符合國際形勢趨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開設《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為,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3

經過這幾天學習形勢政策課及查詢資料,使我感觸很深!

首先,我上網聽了20_年x月25日由國家民委辦公廳劉寶明副主任所作的“形勢與政策”專題講座,為我們開闊了視野,增強了信心。他滔滔不決的話語,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現了一位國家高幹所具備的良好素養和出眾能力。在這裡我們不僅享受著因知識的積澱所帶來的無限歡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讚美他,是因為他優秀;我們欽佩他,是因為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容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常言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又曰:“北人學問淵綜廣博,南人學問清通簡要。”出生南方屬地的劉博士更是見學精要,這充分體現在其講演過程之中。對20__年關於民族方面的八件大事的精闢敘述,以及對國家民族政策的有力詮釋,都體現出作為一名民族工作者精深的專業素養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而對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就業形勢的獨到分析和良好的建言,更增進了我們的感激之情。但是,正因為這些,我們在感慨之餘不禁產生了幾許遺憾。(不知是否正確請諒解)

第一、全國的貧富差距在繼續拉大,特別是廣大的西部民族地區長期貧窮落後,並看不到縮小差距的跡象,這對於全國所有的民族工作者來說都負有責無旁貸的責任。用現今國家上通行的衡量貧富差距的指標——基尼係數來計算,雖然統計的口徑各不一樣,結果也存在爭議,但檢視大多報刊、雜誌上散佈的各個計算結果,可以肯定,我國的基尼係數已經超過國際警戒線,關於這一點,大家是有共識的。可以說,如此巨大的貧富差距主要來自東西部,特別是西部廣大的農村地區貧窮落後。

第二、政府的巨集觀經濟目標是保持幣值的穩定還是要促進充分就業?當一國的就業壓力大到連作為“精英”的大學生們都無法獲得工作時,我們是否考慮過是不是我們的機制出了問題?抑或我們的指導思想有偏差?我們有一個通行的想法,那就是把大學生作為人才引向西部,幫助當地建設和致富,但這樣做會產生幾個問題。一是把他們引到西部會加重西部地區的就業負擔,對本已嚴重的就業形勢有如火上焦油。廣大的西部地區學歷不高這是事實,中專或大專文憑的工作者比比皆是,大學本科甚至研究生們擁入西部,不但會擠掉他們的飯碗,還會給現在正就讀的中專或大專學習者以致命的打擊,而一旦沒有了工作,脫貧致富、小康等各種目標的實現談何容易。二是把他們引到西部能否該政策的實現預期效果值得商榷。我們都知道,人們在作投資時總要考慮回報,而一旦投資產生無回報或低迴報時,便會引起撤資或在下一階段無法融資,大學生到西部去很有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投資”現象。所以說,在政府無法實現充分就業目標的情況下,將就業壓力轉移給西部地區未必是明智之舉。

第三、過分強調民族性與特殊性,是否會掩蓋某些問題的`存在和延緩擱置解決現存問題的良策?

1)再就是我感覺我們國人缺少那創新精神,記得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報道,是關於索尼創始人的經歷。索尼,是個很為人知的大品牌大公司了,但多少年前他不也是像雛鳥一樣嗎?她從一個小小的工廠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靠的是創新,是過硬的技術!當索尼還是小工長的時候,老闆就聘請許多研究人員參與研究,只要他們有所創新就讓他們做,不管出多少錢,結果如何!從錄音機創新到隨身聽多麼巨大的進步啊!中國人缺少的就是這個,就是這種精神!不創新,哪來新產品?哪來祖國的繁榮?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也是大家值得思考的一個大問題!動手能力較弱的中國人只會學前人遺留的,而很少會在他們的肩膀上站的更高,望的更遠!

2)我們大學需要社交能力,也就是會說話,這樣到社會上能很好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能夠很好的瞭解社會這樣我們大學生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

3)我感覺我們國人太認錢,很多有能力的大學生博士生很多都在外國,根本沒有我們錢爺爺的愛國精神,他好不利己,為了國家的強大,放棄了榮華富貴,為我們國家作貢獻;而切我們國家的裝置也不是很高,有很多有用人才在我們國土根本發揮不出來他們的真正水平,這樣我們又會失去很多人才。

第四、對現在專業學生就業分析:

1);注重知識積累的同時重視能力的培養。觀察了用人單位,需要的不僅是專業知識上的過關,還有綜合能力的培養,比如師範類專業的學生,他們需要的不但是豐富的知識來具備教師的資格,還要有更好的能力,這個能力就體現在講課的方面,講課的好與壞正是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的第一步篩選,那麼做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生,技術尤為重要,那技術就體現在平時的實驗中,應重視起來!

2);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積極的心態,就比如剛開始覺得實驗蠻好玩的,但做久了,開始感覺到實驗的煩瑣和時間消耗過多,從現在開始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去思考。在實驗中獲取知識,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3);學習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應該盲目的隨大流,對於學習要有針對性,我們現今大學生都缺乏信心和耐性,這樣就會使很多大學生失去發展,同時也增加了社會就業問題的難度。

4);善於總結。我有較好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這些都歸於我經常做總結的好處,在做每一件事情的當時也許注意不到的問題在事後發現後應該及時總結並提醒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就能更正,同時還能獲得更多的東西。

5);創造自己的可取點勿杞人憂天。每年有很多的大學生畢業,就業率非常的不樂觀,那麼在其中想獲得自己理想的職業的時候就要具備自己的與眾不同點。不應太悲觀,要努力出擊,讓自己更為優秀,適應社會的需要。

總之,我們大學生的就業與我們國家發展息息相關,構件和諧社會,必須有人才的發展空間,任何問題的解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並不表示我們無所作為,只要我們本著情為民所繫、力為民所用的心態,為國家為自己能更好的發展,增強我們的創新精神、有毅力耐心,腳踏實地,刻苦專研,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必定會欣欣向榮!不斷向前蓬勃發展!

以上是我目前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但是他可以見證我以後的成長,從中獲取動力。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4

到現在為止,我們學習《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已經有幾個星期了,我們從沒接觸這門課程到學習了這門課程之間的思想轉變真的是天壤之別。在我們沒有學習《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之前,我們根本不瞭解這門課程是學什麼的,學這門課程是幹什麼的,有什麼意義,覺得這門課程與那些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沒什麼區別,上課的老師授課的時候肯定像上這些課程一樣的枯燥、無味,可是,到我們上完了第一天的兩節課之後,才發覺,原來我們的所想的、所擔心的、所憂慮的都是錯誤的,《形勢與政策》並非像我們所想的那樣枯燥、無味;也並非像我們說說的那樣沒什麼用、沒意義,相反的,《形勢與政策》直接與我們現在和未來掛鉤,可以說是我們未來去向的指引燈。下面是我們組集體討論出來的學習形勢與政策的意義與體會:

《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同時,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包括了總結過去經驗、指導我們的現在和未來,對我們的發展和生存具有重要意義。歷史有“識時務者為俊傑”,今應為“適時務者為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對家庭有貢獻的成功人士!

另外,我們也認識到,我們必須要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世界不斷在更新變化,地球村裡的變化也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我們需要的不是靜靜地呆在教室裡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四角書櫥,我們需要的更是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授課的葉老師也經常跟我們說,她希望她的學生能夠到社會上走一走,走的地方、越多、越遠越好,因為她總說“一個人走得越遠,心就會越大”。見識多了,才能夠把握好自身發展的條件。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域性。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根據如今的形勢與政策,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發展自己,力求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有知識、有才能、有人品的優秀人才,為未來的祖國、社會、家庭作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得到的總結是: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而且非常有意義。因為,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思想進步了,才能夠把握住現在的形勢,力求做到更高的人生目標。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5

作為一名大三的學生,隨著對專業知識的深入學習以及對專業形式的瞭解,面對剩餘不多的學習生活,越發覺得學習時間的緊迫,感嘆時光的飛逝,感覺大學的生活越來越短暫,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有著更多的期待的同時卻不免有一些茫然與恐懼。慶幸學校開展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雖然在過去的教學中也曾經學習過,但大一時的懵懂以及大二時的不夠成熟讓我在學習之餘還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學習的動力好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發減少。豐滿的理想總是在骨感的現實中變得那麼虛無縹緲。有著一股刻苦學習的幹勁卻偶爾也會

因為茫然而悄悄停下前進的腳步,未曾真正感到就業壓力的巨大。每天習慣花大量的時間認真專研自己的學習,覺得遨遊在知識的海洋是一種無以言比的幸福。不願意這麼早就面對未來的社會,就像個不願意長大的孩子一樣,偶爾會逃避似的不去了解時事,不去關心當前的形式政策。但理智又把自己拉回現實,我是當代的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域性。從我做起,才能談祖國之未來,民族之希望,我不能在這象牙塔裡做只十足的井底之蛙。於是又不斷的給自己充電,不斷了解時事,緊跟時代步伐,學習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自己學習的信心與決心,發奮努力。通過對形式與政策課程的進一步學習,我慶幸自己還有戰勝逃避現實的理智頭腦,更感謝老師的授業解惑。偶爾茫然的自己似乎找回了信心與希望。面對未來,不再是那麼懼怕。前進道路的方向更加清晰,目標也更加明確了。思想再次得到了昇華,就算不那麼偉大的說成是為了為國家,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而是為了能讓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自己的人生過得更精彩而努力學習吧。老師的講解讓我更加理解當前形式與政策的重要性,增強了我對社會的緊迫感,讓我更加全面正確地瞭解和認識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式和任務,把握時代命脈,增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巨集偉目標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

時代在進步,我也不能落後,跟緊時代的步伐,不做社會前進的絆腳石。深刻的認識到不全面的自己還需要不斷努力的學習,我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有理想的人,努力奮鬥,這樣才能爭取早日把自己培養成為符合社會主義的人才。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6

《形勢與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校從20__年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程以來,經過十年的不斷探索,現在課程設計理念科學化、教學管理模式制度化、教學活動規範化,業已形成一套頗具特色的形勢與政策教學體系,在引導大學生理性認識國內外形勢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我校《形勢與政策》20__年還被評為四川省級精品課程。本文將從課程設計理念、教學管理模式和教學活動管理三個方面具體談談我校的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體系。

一、創新課程設計理念,將培養學生自主、可持續學習的能力作為課程設計的最終目標

本門課程設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培養學生自主、可持續學習的能力作為課程設計的最終目標。我們在長期的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逐漸發現只對學生介紹形勢、宣傳政策,學生極易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單純為了考試而學習,僅僅將自己作為教學的客體,課程結束,學生不再主動學習、研究時事政治。為改變這一狀況,為了讓學生成為課程學習的主人,我們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著重培養學生主觀上對時事政治的興趣,二是讓學生客觀上具備獨立、正確、理性分析時事政治事件的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興趣愛好是學習的“內動力”,可以使人在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慾,精力集中有效地學習、探索相關知識,並樂此不疲。培養同學們對時事的持續性的興趣,不光有利於提高同學們學習《形勢與政策》的質量和效果,更對同學們日後持續關注與研究時事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學活動中,《形勢與政策》的老師普遍採用啟發式、參與式、互動式、案例式教學方式教學,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積極調動同學學習的積極性,而PPT課件及FLASH等現代教學手段的廣泛運用,使得教學內容圖文並茂,形象直觀,既讓形勢與政策的介紹變得更生動、有趣,又便於同學們通過直觀感知到的資訊形成對時事的感性認識,為同學們領會時事之實質造就一個良好的開端,為同學培養學習時事的熱情和興趣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形勢與政策的授課過程中,我們不光向同學們介紹清楚當前的形勢及該形勢之下采取的應對之策,更是將重點放在幫助同學們構建時事認知策略上,著重幫助學生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方法。我們通過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熱點、焦點問題的闡述,由形勢介紹而引申出相關的政策,並透過政策闡釋政策制定的政治經濟學方面的原理,引導同學用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去思考為什麼這樣的形勢之下會採取這樣的政策,教會同學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為同學看世界、知世界提供方法論的指導,使學生具備自主、持續學習的能力,一生有用。

總之,主觀興趣的激發與客觀能力的培養,兩管其下,確保了學生不管在課程學習中,還是課程結束後,都能自主、可持續的學習、研究時事政治。

二、教學管理模式制度化,“三統一”的管理模式確保教學效果

在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之下,經過近十年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我校形勢與政策教學體系得到不斷的完善,在教學管理模式上,我們創新出統一排課、統一教研、統一考核的“三統一”規範管理模式,從制度上保障我校《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效果優良的實現。

(一)統一排課,納入課表

我校將《形勢與政策》納入學生教育培養方案和課程建設體系,並交與教務處統一管理,將《形勢與政策》的上課時間安排在正常的教學時間之內,為《形勢與政策》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創造了前提條件。

(二)統一教研,集體備課

統一教研是指我們形勢與政策教研室實行集體備課制與專題專人負責制,任課教師在分組按專題共同備課的基礎上實行資源共享,使用各組統一製作的課件、教案進行教學,確保教學內容和質量的統一。每學期教研室根據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下發的《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確定四到五個時事熱點問題作為教學內容,之後,全教研室老師按照自身背景知識結構及個人興趣愛好,採取教研室安排及自我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組成相應的熱點問題專題教學組。專題教學組組織本組教師集體商議,確定教學內容大體框架、以及教學重點難點,然後採取專題專人負責的方式,指定一位在該領域具有專長的的教師負責備課,編寫詳細教案、課件,收集相關資訊資料。最後專題教學組再集體研討,確定比較規範一致的教案、課件,讓教研室的全體教師都以此為藍本授課,確保授課質量的統一。

(三)統一考核,嚴格管理

我校《形勢與政策》課程採取分年級統一的考核方式,統一命題,統一改卷,建立客觀的考評體系。對大一學生主要採取寫論文、寫心得體會的方式考試,讓學生談談對國際國內時事的看法,對大二與大三的學生則主要制卷考試,側重於考察學生的時事思維分析能力。規範、統一的考核體系可更好地檢查與總結教學效果,反饋教學過程中的各種資訊,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得失,為教學活動的嚴格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規範化的教學活動,提高了教學效果的實效性

在教學管理規範化的同時,形勢與政策教研室進一步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教學團隊建設三方面規範教學活動的管理,實現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內容的專題化,實踐教學的常規化,教學團隊建設的常態化,大大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的實效性。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7

我本學期的授課物件是足球學院20xx級的大二學生。學生的專業特點非常鮮明:運動成績突出,對於政治理論關注度不高,但是作為大二學生,對於大學生活和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定位相對比較明晰。比起大一才入校的新生,對學校的校紀校規和社會生活中不同層面存在的問題認識深刻,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較為客觀而且全面的認識,針對第一專題中的黨紀問題,因為大二已經有同學被確立為積極分子,對黨的知識有部分了解,其他的同學也有這方面的訴求,以此來切入主題,是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的。

與此同時,在課堂上還應該將形勢政策課專題講課貼近學生的學業和校園生活以及學生的人生規劃中,鼓勵學生客觀而全面的認識當前的國際和國內發展形勢,並立足於此來教育學生在社會發展的大潮流中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8

近幾年,我國對內的經濟制度的改革和經濟對外開放都面臨著新的挑戰。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轉變後,我國對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變,傳統的沿線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另外,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沿線經濟的經濟產業,也相應的發生了一些變化,在沿線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狀態下,使我國的經濟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理念,“一帶一路”不僅為我國對外的發展中提供了新的方向,也為我國的沿線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挑戰機遇,更起到了帶頭的組作用。本文就對“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問題研究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對其發展的優勢即興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同時也給我國沿線城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為我國沿海城市的經濟轉移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也有效地促進了“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戰略的發展。

一、對我國貿易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戰略,均為一些正在發展中的國家,這些國傢俱有較多的人口數量,需要較大的經濟市場。但是,在這些國家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由於經濟水平較低,人均消費也是有限的。我國作為發展國家的一大強國,要積極的做好帶頭作用。在建設的過程中,中國與“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將貿易經濟發展中存在弊端在程度上見到最低,有效的促進了我國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在我國的產業結構中,不僅僅可以大量的生產出物美價廉的生活用品,並且品種也是多樣化,同時也向我國城市供應了先進的技術和裝置等。同時在“一帶一路”的沿線發展中,大部分都是新型的經濟體制和發展中的國家,這些國家都處於上升期,它們對公路、鐵路、建材、通訊等產業,都有著不同的需求,這些產業正好是我國產業結構發展中含有的,並且在技術領域中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近幾年,我國作為亞洲沿海發展較為快速的國家,也是全球的製造業國家。

二、“一帶一路”的沿線經濟促進了我國合作的道路

習近平出席在講話中說過,明確的提出了“一帶一路”沿線經濟戰略理念。“一帶一路”沿線經濟是國際間產業經濟合作之路,它不僅僅給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也給我國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創造了新的就業率,有效的增強了我國城市的生產力,促進了我國城市經濟風險抵抗的能力。儘管每一個國家都在“一帶一路”的沿線經濟發展的推動下,都有著不同的經濟發展目標。但是,在“一帶一路”的沿線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卻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在經濟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每一個國家都在制定適合自己國家的沿線經濟發展戰略。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本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發展經濟戰略,這樣可以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在我國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將“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戰略,與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這樣的可以有效的調整我國沿海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的產業結構,同時也是我國在世界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優勢,實現我國與其他國家互補的優勢。目前,我國與許多國家都建立了相互合作的機制。

例如: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我國的農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總理講話的過程中,明確的提出了中國高鐵建設與泰國大米進行互換的建議,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了我國的糧食在生產過程中的保障,也推動我國與一些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換句話說,我國與一些沿線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樣可以使我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滿足了我國對經濟發展的需要,也促進了我國城市對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滿足了工業製成品、製造業材料、輕工業產品等產業結構的需要。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大發展的過程中,這也包括能源、交通、農業、金融、旅遊等基礎建設,促進了我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最終實現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了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

三、“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帶動了我國金融貿易的發展

進入21世紀,我國的經濟正在高速的發展,使我國的金融行業發展呈現上漲的狀態。在現階段,在我國的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以“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的理念。在我國金融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和一些沿線國家進行貿易交易,這樣可以讓我國的貨幣,成為世界貿易交易過程中,主要的交易貨幣。這樣也可以促進我國貨幣在貿易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接受性,不僅僅能促進了我國貨幣走向了世界,也促進了我國金融貿易的發展。“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在實行的過程中,我國的金融貿易發展的重要經濟理念,並且發展的領域不斷的擴大,有效的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在我國貨幣的貿易交易圈,使我國的金融貿易走向了世界。

四、促進了我國沿海城市的對外經濟發展

根據我國相關的部門的調查和統計,我國的外匯儲備量達到3.84萬美元。但是,在信用貨幣的時代,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這無疑是對中國的發展帶來的巨大的負擔。目前,我國的儲備外匯的邊緣成本已經超出了實際的收益。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大量的外匯儲備,我國應當的根據“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的理念,要引導我國沿海城市的對外發展,這也是我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新的一輪經濟發展機遇。同時,在“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對我國沿海城市對外發揮在那的過程中,有效的幫助了我國解決這一難題,將外匯儲備打造了一條全新的經濟路徑。若是我國沿海城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大量的外匯儲備,用於對外投資專案的發展,這無疑是將中國對外的金融產業從外匯的儲備、投資等金融產業結構進行了有效的轉變,實現中國對位輸出資本和投資實體經濟的模式。在“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戰略的推動下,我國加強了對沿海城市經濟的對外發展,也為我國的經濟國際經濟發展中佔有一席之地。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9

民生財政,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財政體系,伴隨著我國對民生財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生財政建設引發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大關注,特別是在教育領域、生活保障領域、就業領域等重點領域,民生專案的投資更是呈直線增加態勢。無容置疑,民生財政建設已成為了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重點專案,在當今社會經濟體系不斷深入改革的今天,我們如何從“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角度出發,對關於民生財政建設做出詳細思考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民生財政建設的現實意義分析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呈現出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伴隨著經濟的良好發展,社會事務需求也不斷增多,與此同時也引發出來越來越多的人民利益訴述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改善民生建設的難度,民生建設改善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要知道,民生財政是“庶政之母”,加強民生財政建設能有效緩解社會經濟壓力,消除社會經濟矛盾,確保社會經濟得以長久穩定發展。以下就民生財政建設的現實意義展開分析。

1.1、是實現“中國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

改善民生財政建設,巨集觀角度上是要求財政建設從社會經濟體系架構改革出發,立足社會經濟發展實際,跟隨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而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創新,特別是在社會保障領域、教育領域、住房保障領域、公共衛生領域等民生方面的財政消耗,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種不同的社會需求,進而達到“中國夢”與“人民夢”的相互統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民生基礎。

1.2、是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現實需要

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需要多方面要素支援,巨集觀角度上要求通過科學規劃合理配置充分發揮財政分配功能作用與地位,著重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把財政支出向人民群眾保障領域轉移,重點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包括公共衛生醫療裝置、教育、社會住房等社會服務問題,進一步緩解社會民生矛盾。

1.3、是推動社會基本公共服務建設的具體體現

資料表明,20xx年,全國31個省(區)市的財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普遍增長,且多數地方佔到了當地公共財政支出的50%以上。以安徽省為例,據財政廳廳長羅建國說:“20xx年,安徽省民生支出3161.2億元,增加553.8億元,增長21.2%,佔全省財政支出近80%。”一系列資料說明了民生支出比重正在不斷優化。可見,加強民生財政建設,必須把財政支出重點向人民群眾公共需要或公共服務轉移,解決公共服務不到位的局面,進一步推動社會基本公共服務建設。

2、民生財政建設面臨的問題

2.1、管理體制問題

隨著社會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財政撥款的形式也向複雜化、多樣化趨勢發展,政府投資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財政管理體制中的事權和財權不匹配,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決策權都在上級領導手上,下級領導空有管理頭銜,卻無法實施正確的管理許可權。這種不平衡的決策方式,使得地方政府壓力加大,導致很多民生政策無法落到實處。除外,由於財政局財政管理的組織建設不完善、財政管理人員配置不合理、職能分配不明確。財政局在進行財政管理工作時,缺乏健全的財政管理監督與控制體系,甚至出現私自挪用單位內部資金、私設賬外賬,避開財政監督把單位預算外的收入據為私有,進行公款玩樂等情況,嚴重影響了財政局的經濟利益,民生財政建設受到影響。

2.2、財政約束問題

從現階段我國政府的財政決算預算看來,財政管理模式單一,無法精確、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債務、資金等情況。從財政局釋出的財政預算資訊來看,財政報告不夠全面,對資金使用細化不到位,存在多方面不足,極容易滋生腐敗行為。由於財政資金管理缺乏足夠的公開透明度,這種模式下的財政報告也缺乏足夠的約束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生建設工作開展的難度。

2.3、資金管理問題

首先是資金來源渠道單一。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等相關的一些民生領域尚未完全向社會資金開放,再加上社會公益、慈善等民生領域制度建設不健全,使得社會資金流入民生建設領域的渠道單一,民生建設支出仍然需要附屬財政投入。

其次是民生資金使用存在“越位”與“缺位”現象。民生建設專案雖然遍佈社會各大民生領域,然而發達地區卻相比於經濟欠發達或者偏遠地區更為深入。

在經濟發達地區,由於經濟水平較高,在這種經濟條件較好的大環境背景下,出現“越位”的情況就比較多;而在經濟落後地區,由於受到經濟限制,一些應用政府承擔的民生領域得不到相應的建設,多會出現“缺位或不到位”的狀況。顯而易見,民生建設現階段還存在明顯的資金管理難題,出現地區建設不平衡現象。

3、完善民生建設的幾點可行性策略

民生建設工程意義重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針對當前民生建設工程存在的種種問題,必須加以改變,才能提高民生建設水平,以更好地發揮民生財政對擴內需、調結構,促和諧的多重效應。

3.1、在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領域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嚴格控制行政經費的過快增長。通過把財政支出向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教育、社會保障和社會公共設施等方面轉型,凸顯社會公共保障在國民經濟總值當中的比重,加大公共裝置與產品的供給,努力做到經濟性公共服務與社會性公共服務相互統一,讓民生建設專案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得以服務大眾,服務社會。

3.2、要以財政改革為先導,強化政府的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加快向服務型政府的轉型。實踐證明,行政改革與財政建設制度的變革有著密切的聯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財政建設制度的變革會引發行政建設改革同步改革。因此,財政制度改革可以作為先導,現行一步進行改革,引導政府行政改革。例如通過將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等整合到統一的平臺,加強對單位基層和管理層的內部控制,確保財政管理記錄、財政報告資訊和其他財務管理資訊的及時性、真實性、完整性。在企業崗位設定上,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機制、執行機制、激勵機制、決策機制,建立科學的考核標準,制定比較合理的,操作性強,有激勵性的考核方案,形成相互激勵、相互制約為主體的運作模式,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人民生活問題上。

3.3、繼續改革和完善轉移支付制度,進一步照顧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政府。民生建設工作不僅聯絡著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與處室,與千家萬戶也有著緊密的聯絡。在當前的分稅制財政體制下,一些欠發達地區及基層政府事權、財權不匹配,財政財力不足。民生建設要因地制宜,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進行不同建設。對於一些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應重點建設,而一些地處偏遠,遠離中心城區的地區應充分放權,給予優惠政策,大力鼓勵其快速發展。

4、結語

民生財政建設工作的進行,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其目的不單是為了優化民生管理,同時也是為了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配置使民生財政建設發揮的功能效應,從而改變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事業的發展。對關於民生財政建設做出思考,以找出提高建設水平的可行性策略,對於實現民生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其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0

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淺顯的認識。雖然只是短暫的幾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我平時很少看新聞,很少關注國家政策、社會形勢,因此對社會形勢政策基本不瞭解。而《形勢政策》這門課,正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幫我們瞭解和分析形勢與政策。

學習這門課,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十二五規劃的學習。學習十二五規劃,我有以下心得。

首先,我瞭解到了十二五規劃的背景。十二五規劃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攻堅時期。“十二五”規劃,必須根據國際環境的新變化和國內發展的新要求,充分體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戰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要求。

其次,我也瞭解到了十二五規劃要解決的問題及主要大思路。經濟:平穩快速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全會公報提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全會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文化: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會提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全會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和改善巨集觀調控,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黨建: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要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改革: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全會強調,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不久也將步入社會,會成為建設祖國的一份子,祖國“十二五”的實現離不開我們,所以,我們更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要有正義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積極向上,學好專業知識,關心國家大事,為黨的事業做貢獻,提升自我能力。

我們上課的形式是老師講解配合ppt演示。雖然每週只有一堂課,但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同學們得興趣也很大。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眾能力,在課堂上,我們不僅享受著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欽佩他,是因為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環境、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應知道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域性。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為,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作為一名在校學習的學生,我覺得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課程的認知出現一些比較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重要性的認知存在矛盾。

在校學生對形勢與政策普遍渴望的熱情還缺乏具體內容,比較空泛、抽象,在涉及到具體的指向時,往往出現價值困惑,從而出現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幾種消極認知,影響到課程教學的效果:一是:“不願意”,個別學生認為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專業課的學習,掌握專業技能,這些是硬本領,而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則是軟任務,不一定要學;二是“不重視”,部分學生認為專業課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根本沒有功夫再來學習形式與政策教育課;三是“不必要”,不少學生認為要了解形勢與政策,看報紙、上網、聽收音機就行,不必非要來上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程價值的認知出現了反差或者矛盾,這種消極的認知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課程的態度,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個特點: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學生自我評價消極的矛盾。

《形勢與政策》課教育大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主動思考,而事實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反應,上課沒有積極性。在周圍的同學中,我覺得大多數同學對課程感到滿意,但是隻有部分同學能夠認真聽課,經過課堂教學,只有小部分同學對形勢與政策有了興趣和收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課堂教學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部分同學感到未能從課程學習中直接受益,課程講授也未能真正滿足大多數同學希望能從課程中增強政治敏感性、瞭解形勢與政策以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的意願。

《形勢與政策》課不僅僅是貫徹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傳聲筒,更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催化劑和必要支撐;不僅僅是依靠課堂教學就能夠全部完成的一般性課程,更應該把形勢與政策課滲透於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個環節中來。我覺得《形勢政策》課要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形勢與政策》課要強化服務功能,凸顯人文精神,實現《形勢與政策》課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統一。形勢與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對受教育者來說,一方面要通過接受形式與政策教育瞭解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另一方面,又要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認真分析自己所處的社會形勢,學會認識、把握形勢與政策,思考應對策略,順應、利用好個人成長髮展所處的社會環境。但是,目前形勢與政策教育在教學實踐中偏重的是傳達、貫徹的工具理性目的,把學生當作被動受教的一方,大部分時間講授國內外政策、形勢,很多同學感到講授的內容實用價值偏小,更無法理解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要意義。因此,在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中,應切實轉變急於灌輸政治理念的觀念,深入體察學生的內在需求,滲透人文精神,實現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在《形勢與政策》課中的交融統一。

(2)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中融入《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形勢與政策》課與個人的長遠發展、持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很多學生認為,課程內容和自己的學習生活相距甚遠,感覺不到這樣的課程對自己的發展有什麼好處和價值。大學生的思維具有直觀、活躍的特點,但是在思維的深廣度上有所欠缺,造成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價值認識不夠,教學接受的過程中消極被動應付,導致教學效果自我評價中評價過低,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應該切實加強對《形勢與政策》課價值和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形勢政策及其教育與個人發展的直接關聯。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課價值意義的深入教育。一是形勢與政策大環境決定著大學生個人的自我發展空間的上限和個人的發展方向;二是形勢與政策也制約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只有客觀準確的把握形勢,順應政策,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正確定位,為自己的發展確定合理的行業和職業①。因此,對大學生應當進行形勢與政策課重要價值意義的教育,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形勢與政策》課在自身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強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讓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進入學生頭腦。

(3)利用多種形式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形成教學與管理的良性互動。

課堂教學作為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主渠道,在傳授知識、培養興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單一的知識傳授和灌輸以及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能完全達到教學目的,需要對課堂教學成果作進一步的鞏固。一是要對課堂上反饋回來的資訊給予重視,作為調整教學內容、方式等工作的依據,形成教學與管理的良性互動。二是要通過多種形式切準學生思想脈搏,瞭解學生的思想興奮點。三是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第一課堂,把形勢與政策教育貫穿在學生生活學習的全過程。舉辦知識競賽、主題徵文、專家講座等活動鞏固好《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成果,培養起同學們對時事政策敏銳的把握能力和持久的興趣,限度的把形勢與政策教育延伸到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來。

以上是我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內容的體會,和我對這門課的認識,以及根據周圍同學對這門課的認識提出的幾點建議。總之,我覺得學習這門課是必要的,要使這門課真正發揮其作用,不僅要從學生自身方面加以認真對待,而且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課程內容方面也應得到完善。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1

最近,通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形勢與政策對我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為俊傑”,今應為“適時務者為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環境、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意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開設《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為,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2

通過認真學習形勢與政策後,加深我對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的形勢與政策認識,使之達到一個全新臺階、新高度,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我國是一個人均自然資源短缺的國家。長期以來的粗放型經濟增長雖然實現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但在資源環境上卻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單位GDP能源消耗持續上升。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大規模進口國外資源和大氣汙染的加劇又使我國面臨著巨大的國際壓力。

通過觀看這次的視訊後,我認為造成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的問題主要有:

第一,資源供給總量不足,國內保證率低。比如:我國水資源總量不足;我國重要礦產資源國內保證率低,開採成本高、品位差。近年來由於國內礦產資源消費大幅度上升,礦產供需缺口日益加大,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目前鐵礦石、氧化鋁、石油、銅礦資源平均有50%依賴進口。由此,這幾年也實施“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政策。

第二,以煤為主的一次能源大量消費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我國一次能源自給率雖然佔90%以上,但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例的近70%。

第三,國際上要求我國節約資源和減少汙染排放的壓力明顯增加。我國對國外資源需求的增長推動了全球資源需求總量上升。

第四,工業化、城市化和國際化的快速發展客觀上推動高能耗、高汙染產業快速成長。我國正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城市化和國際化在快速發展。在此階段,正是能源消耗強度和環境汙染程度明顯增加的階段。

面臨現在的環境與資源形勢,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在產業政策上。應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形成一個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產業體系。進一步推動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等行業的企業兼併重組;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迴圈利用;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有序發展替代能源。

在投資政策上。繼續把好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門檻,加強對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上節約能源消耗和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在信貸政策上。建立健全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機制。

在稅收政策和價格政策上。積極發揮價格槓桿的作用,完善資源性產品的價格,促進資源的節約和高效使用。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3

史有“識時務者為俊傑”,今應為“適時務者為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環境、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

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域性。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4

這次形勢與政策的課程學習,學生與老師無法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我們只能在家中自行進行學習,是一次對學生自制力、學習方式的考驗。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我們有了更多思考的時間,也使了我們對中國治理、國家優勢、愛國力量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在此次疫情中,我們感動於每一位勇往直前的逆行者,他們用生命幫助中國渡過難關,每次聽到逆行者的故事,我都熱淚盈眶;我們驚歎於國家的反應速度,國家及時地對疫情做出反應,立即釋出居家隔離命令以及各種治理措施,看到逐漸減少的確診人數、疑似人數,我都為我的祖國無比自豪;同時,我們憂心於野生動物的保護問題,思考人與自然該如何得到和諧共處,我相信,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此次疫情的傷害,不會繼續進行野生動物的販賣活動。

針對我們個人來說,在家中如何面對疫情帶來的各種心理應激反應至關重要。在課堂上老師為我們分析了疫情會產生的多種心理反應,生氣憤怒、悲傷洩氣或事不關己,有的甚至產生無助絕望的感覺,這些不良情緒雖然是自身的正常心理反應,但也需要進行調整,使自己能夠在疫情期間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能夠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共度難關。心理健康教育能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有效應對心理應激反應以及如何調節好自身情緒,因此學習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對於如何面對不良心理情緒,老師教給我們許多方法,首先是注意觀察自身情況,及時進行自我的心理調節,而在我看來,只有自己最瞭解自己,因此,自我的調節是最簡單直接的調節方式;在調節自身的同時,要關注外界資訊,適度關注疫情情況、瞭解防護知識,減少接受負面資訊以及不信謠、傳謠,通過對疫情的瞭解來保持積極的心態;之後則是學會科學有效地防控,避免讓自己產生焦慮、害怕心理;保持與家人、朋友的聯絡以維持順暢的人際關係,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有一定的出口;最後是試著恢復自己原本的生活節奏,進行適當鍛鍊或者發展一項技能,這是讓自己變得充實、忙碌起來的一種方法,使自己忘記負面的心理狀況,進而有效地幫助進行心理上的調節。不僅如此,在面對緊張情緒時,腹式呼吸法、漸進式肌肉放鬆技術和著陸技術等方法也可以幫助你有效放鬆。

疫情期間,國家與人民展現出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優良品質,體現出中華兒女攻堅克難的精神。我們要採用正確的方法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況,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攜手共度此次難關。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5

不知不覺,學習《形勢與政策》已經兩年了,雖然每學期的課很少,但瑣碎之中卻盡是精華,無論是構建和諧社會還是奧運與中國,西藏問題等都深刻揭示了當代我國面臨的抉擇,問題和不朽記憶。每一次課都是更深一步認清我國現實和國家政策的機會,每一次課都必將提升自己對時事和政策的理解能力。

作為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修課程,《形勢與政策》對於我們大學生關注熱點問題,分析當代我國形勢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幾次課的接觸,對老師淵博的知識面,開闊的視野和精準的蒐集資料的能力印象非常深刻。每次上課,伴隨著老師激情的演講,都感覺自己的民族主義在燃燒,對內團結,一致對外的想法我想每個同學都會湧上心頭。就我對形勢與政策的理解弄清了形勢才能更加體會到國家政策的良苦用心,堅信並支援國家的政策才能緩解形勢的緊張。當代我國很多人對國家的某些合適的政策心存偏見,往往是由於自己沒有對整體形勢有良好的把握而失去了獨立辯解政策適合與否的能力,只偏信於媒體或者某一個人的宣講,導致了很多政策不能一致的貫徹下去,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人力浪費。同樣,有很多人根本就是對國家政策曲解,對政策心存懷疑,這樣社會和國際形勢能好起來嗎?我想,如果我們能夠更好地,更真誠地的去了解形勢,理解政策,政府和人民間的關係一定會親切起來,全中國人才能同心協力,共同朝著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前進。

我認為本課非常之有必要,因為我們大學生雖然知識來源面很廣,但很少能對某一具體問題做出深刻的揭示,通過此種講座形式的交流後,極大的提高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開拓了我們的胸懷視野,提高了社會責任感,而且學習的過程也是提高如何分析當代形勢與政策能力的過程。

對自己而言,雖然平時經常刻意的去關注國內外重大新聞,但總感覺理解的缺乏根據或者說只是一種表象,潛意識的認識,上過幾次課後,雖然並沒有完全擺脫靠媒體本身分析事件的苦惱,但基本上有了怎樣去認識,怎樣認識以及有怎樣的認識這些基本的概念,我想這是最大的收穫吧!

當然,積極肯定《形勢與政策》取得的成績外,自己也有些小小的建議。首先是老師的立足點問題, 全校教授本課程的老師非常少,每位老師身上的負擔非常重,因此責任就顯得很大,想想幾乎要跟全校的學生上課,真是既恐懼又興奮,如果能做出精品的課程並取得良好的效果,那麼給學生的影響將會有多大?其次就是除了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外,我希望老師能準備一些關係國家民族命運的話題,關注學生切身利益的主題,如當前民族企業的現狀,當今中國純粹的國產品牌還有哪些,民族主義的利與弊,大學生如何更好的就業,當代中國高等教育何去何從,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緊迫性等主題,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老師的特殊地位激發學生心中的愛國主義情懷,指導他們做真正的對民族有利的選擇,這樣也許功效會更大,學校的精神面貌和學生的政治感悟會改善很多。最後就是每次課前可以試著讓學生去搜集,分析關於某話題的資料,我想這必定會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呢,非常感謝《形勢與政策》的老師們帶來如此精彩的課程,望老師們推出更具啟發性,對民族國家發展更有益的精品講座。謝謝你們了!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6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淺顯的認識。雖然只是短暫的幾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我平時很少看新聞,很少關注國家政策、社會形勢,因此對社會形勢政策基本不瞭解。而《形勢政策》這門課,正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幫我們瞭解和分析形勢與政策。

學習這門課,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規劃的學習。學習規劃,我有以下心得。

首先,我瞭解到了規劃的背景。規劃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攻堅時期。規劃,必須根據國際環境的新變化和國內發展的新要求,充分體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戰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要求。

其次,我也瞭解到了規劃要解決的問題及主要大思路。經濟:平穩快速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全會公報提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全會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文化: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會提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全會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和改善巨集觀調控,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黨建: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實現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要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改革: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全會強調,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不久也將步入社會,會成為建設祖國的一份子,祖國的實現離不開我們,所以,我們更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要有正義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積極向上,學好專業知識,關心國家大事,為黨的事業做貢獻,提升自我能力。

我們上課的形式是老師講解配合ppt演示。雖然每週只有一堂課,但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同學們得興趣也很大。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眾能力,在課堂上,我們不僅享受著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欽佩他,是因為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環境、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應知道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域性。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為,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作為一名在校學習的學生,我覺得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課程的認知出現一些比較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重要性的認知存在矛盾。

在校學生對形勢與政策普遍渴望的熱情還缺乏具體內容,比較空泛、抽象,在涉及到具體的指向時,往往出現價值困惑,從而出現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幾種消極認知,影響到課程教學的效果:一是:“不願意”,個別學生認為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專業課的學習,掌握專業技能,這些是硬本領,而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則是軟任務,不一定要學;二是“不重視”,部分學生認為專業課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根本沒有功夫再來學習形式與政策教育課;三是“不必要”,不少學生認為要了解形勢與政策,看報紙、上網、聽收音機就行,不必非要來上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程價值的認知出現了反差或者矛盾,這種消極的認知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課程的態度,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個特點: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學生自我評價消極的矛盾。

《形勢與政策》課教育大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主動思考,而事實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反應,上課沒有積極性。在周圍的同學中,我覺得大多數同學對課程感到滿意,但是隻有部分同學能夠認真聽課,經過課堂教學,只有小部分同學對形勢與政策有了興趣和收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課堂教學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部分同學感到未能從課程學習中直接受益,課程講授也未能真正滿足大多數同學希望能從課程中增強政治敏感性、瞭解形勢與政策以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的意願。

《形勢與政策》課不僅僅是貫徹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傳聲筒,更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催化劑和必要支撐;不僅僅是依靠課堂教學就能夠全部完成的一般性課程,更應該把形勢與政策課滲透於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個環節中來。我覺得《形勢政策》課要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形勢與政策》課要強化服務功能,凸顯人文精神,實現《形勢與政策》課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統一。形勢與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對受教育者來說,一方面要通過接受形式與政策教育瞭解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另一方面,又要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認真分析自己所處的社會形勢,學會認識、把握形勢與政策,思考應對策略,順應、利用好個人成長髮展所處的社會環境。但是,目前形勢與政策教育在教學實踐中偏重的是傳達、貫徹的工具理性目的,把學生當作被動受教的一方,大部分時間講授國內外政策、形勢,很多同學感到講授的內容實用價值偏小,更無法理解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要意義。因此,在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中,應切實轉變急於灌輸政治理念的觀念,深入體察學生的內在需求,滲透人文精神,實現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在《形勢與政策》課中的交融統一。

(2)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中融入《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形勢與政策》課與個人的長遠發展、持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很多學生認為,課程內容和自己的學習生活相距甚遠,感覺不到這樣的課程對自己的發展有什麼好處和價值。大學生的思維具有直觀、活躍的特點,但是在思維的深廣度上有所欠缺,造成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價值認識不夠,教學接受的過程中消極被動應付,導致教學效果自我評價中評價過低,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應該切實加強對《形勢與政策》課價值和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形勢政策及其教育與個人發展的直接關聯。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課價值意義的深入教育。一是形勢與政策大環境決定著大學生個人的自我發展空間的上限和個人的發展方向;二是形勢與政策也制約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只有客觀準確的把握形勢,順應政策,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正確定位,為自己的發展確定合理的行業和職業①。因此,對大學生應當進行形勢與政策課重要價值意義的教育,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形勢與政策》課在自身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強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讓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進入學生頭腦。

(3)利用多種形式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形成教學與管理的良性互動。

課堂教學作為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主渠道,在傳授知識、培養興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單一的知識傳授和灌輸以及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能完全達到教學目的,需要對課堂教學成果作進一步的鞏固。一是要對課堂上反饋回來的資訊給予重視,作為調整教學內容、方式等工作的依據,形成教學與管理的良性互動。二是要通過多種形式切準學生思想脈搏,瞭解學生的思想興奮點。三是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第一課堂,把形勢與政策教育貫穿在學生生活學習的全過程。舉辦知識競賽、主題徵文、專家講座等活動鞏固好《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成果,培養起同學們對時事政策敏銳的把握能力和持久的興趣,限度的把形勢與政策教育延伸到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來。

以上是我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內容的體會,和我對這門課的認識,以及根據周圍同學對這門課的認識提出的幾點建議。總之,我覺得學習這門課是必要的,要使這門課真正發揮其作用,不僅要從學生自身方面加以認真對待,而且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課程內容方面也應得到完善。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7

現代化建設時期就需要現代化建設人才,我們這代是社會建設的接班者,但同時有更多的聲音在對我們提出質疑。我認為凡事要以身作則,不管幾零後,都是一樣的。不論別人怎麼評價關鍵是自己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讓人刮目相看,自古都是如此,與時代無關。時勢造英雄,什麼樣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當代大學生需要具備的不僅僅是愛國熱情,還要具備現代建設需要的各種素質。

善於把握學習機會,有時間的人不能成功,擠時間的人才能成功。有學習才有選擇權,沒有知識,要有常識,沒有常識,走進教室。不是社會發展太快,是我們思維反應太慢,為什麼我們思維太慢,是我們沒有跟上學習。一個人不學習,就會與社會脫節,跟不上時代步伐,人活在21世紀,思想在20世紀,究竟學什麼?不是隻學會打工的技術,而是要學創業的本領。

控制脾氣,能忍則忍。古人說:小不忍要亂大謀。脾氣來了,福氣走了。心理學家總結四種情商的結局:

1)有能力有脾氣的人–懷才不遇

2)有能力沒脾氣的人–春風得意

3)沒能力有脾氣的人–一事無成

4)沒能力沒脾氣的人–貴人相助

與他人合作,善於利用團隊。適當的時候,懂得利用巨人的肩膀,21世紀是英雄退位團隊進位的時代,抱團打天下已是趨勢,誰擁有人群,誰擁有市場,

玻璃心,心理脆弱容易受傷害的人難成大事。面對社會的壓力,沒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很快會被淘汰。百折不撓千錘百煉是中國人發明的詞。

對新生事物反應敏銳,眼光長遠,觀念更新。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都與巨大的商機掛鉤。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又都在一片反對懷疑拒絕中悄然來臨。21世紀的新生事物一定和趨勢有關,但趨勢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眼光來判斷的。誰抓住趨勢誰就抓住了未來。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8

通過過學習《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知道了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網際網路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同時,網際網路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迫切需要國際社會認真應對、謀求共治、實現共贏。

中國願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則,深化國際合作,尊重網路主權,維護網路安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路空間,對中國乃至世界和平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所以如何治理網際網路、用好網際網路都是各國的關注,各國也在研究這個問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在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資訊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資訊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網際網路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我國網際網路和資訊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網路走入千家萬戶,網民數量世界第一,我國已成為網路大國。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後,區域和城鄉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頻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網際網路發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強調,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要認清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

做好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係,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中國倡導的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主張各國制定符合自身國情的網路公共政策,我們重視發揮網際網路對經濟建設的推動作用,實施網際網路+政策,鼓勵更多產業利用網際網路實現更好發展。秉持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的理念,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對外交流合作中,中國取得了豐富而卓越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