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古田軍號》觀後感心得感悟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59W

《古田軍號》這部電影以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講述了革命前輩在艱難的歲月裡所堅守的初心,展現了在國民黨圍剿下毛主席對革命道路的堅定,體現了一種紅色文化及紅色基因的傳承。這部電影裡的主旋律就是傳承,是信念的傳承,道路的傳承,作風的傳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古田軍號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古田軍號》觀後感心得感悟

古田軍號觀後感篇一

“嘟嘟嘟……”古田軍號響起了,無盡的炮火轟炸在紅四軍的頭頂,他們冒著槍林彈雨衝出井岡山。紅四軍浴血奮戰,突圍成功了。

這是影片中催人淚下的一幕。整部電影很感人,我差不多哭了一大半的時間。電影裡,我看到了熱血、傳承,還有值得尊敬和銘記的人;電影裡,我明白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忘初心,心齊成龍”。

從生命垂危的小兵身上,我看到了熱血。他在戰場上受了重傷,臉被炸得不成樣子,血肉模糊,身上綁滿繃帶。鮮紅的血滲透了繃帶,將它染成了紅色,乍一看很像我們帶的紅領巾。他顫抖著雙手,遊離之際告訴毛委員:“我想戰鬥,我想要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他看起來最多也就二十歲,可卻為國捐軀了。當毛委員含著淚,啞聲告訴他:“恭喜你,你以後是一位黨員了。”這時,淚水順著我的眼角悄無聲息地滾落,我用手抹,卻發現怎麼也抹不幹,淚珠順著臉頰一個勁兒地滾落,打溼了衣服。是啊,他燃燒了曾經火熱的生命,完成了願望,成為共產黨員,只可惜他再也不會知道了。

在身板瘦弱的小戰士身上,我看見了傳承。記得有一幕,一位小戰士左手插著腰,挺著瘦小的身板,頭抬起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右手架在空中,舉著那隻哥哥送的號角,吹著衝鋒號。戰士們在號角聲下整齊地走著,那隻小小的號角彷彿和哥哥生前吹號的背影重合,承載著千萬人的信念傳向遠方。這是哥哥將號角傳承給弟弟,弟弟以自己的能力帶動整個軍隊衝鋒陷陣。在那一刻,我明白了什麼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這把火,點燃了我心中的愛國熱情。

在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兵身上,我看到了堅持。他坐在“古田會議永放光芒”的石碑前,背影震撼了我,就像看到了抗戰老兵乘車再次接受人民檢閱時,顫顫巍巍的行軍禮的感覺一樣。英雄遲暮,豪情依舊。他代表了曾經為和平而奮鬥的軍人們,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

就像電影結尾的一句旁白:“爺爺讓我好好活著,替毛委員、朱總司令他們看著現在的幸福生活。”它彷彿在告訴我,告訴我們:是的,我們要好好活著,那是多少革命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曾經的硝煙四起,戰火紛飛,那是我們不能遺忘的歷史,如今的和平年代,戰爭不再,我們需不忘初心,心齊成龍,一起走向美好未來。

古田軍號觀後感篇二

作為中共黨員要有服務精神。古田會議的核心是規定了黨和紅軍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每一位黨員應該時刻牢記,離開了這個宗旨,談職能、談工作、談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國家領導人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員需要牢記的初心,否則我們的工作和奮鬥就失去了蘊含的意義。

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加強學習。影片中劉安恭這個角色讓人印象深刻,刻板教條,但是其傳達到學習教育精神值得深思,一個組織一個團隊,都需將學習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注重學習質量,提高學習效果,並將學到的運用到工作生活當中。

要有團隊意識,加強組織紀律性。中國共產黨從開始50多人的小黨,逐步發展成現在治國安邦的執政黨。靠的是有組織有紀律,將其融入到我黨的精髓。加強組織紀律不僅僅是不遲到、不早退。更是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內控。在工作中應該服從組織領導的安排,嚴禁單幹蠻幹。

要有責任意識,勇於擔當。在其位,謀其政,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工作中要堅守工作職責,在矛盾和問題面前敢抓敢管敢於碰硬。面對重大原則問題要立場堅定。面對改革發展深層次矛盾問題要迎難而上,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面對各種歪風邪氣要敢於較真、敢抓敢管。

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的精神。回望,我們不忘初心。前行,更加牢記使命。片尾有當年的小號手真人出鏡,背後仍然是古田那片安靜的土地,好像還在等著毛澤東回來。他進入到小號手的生命裡,短短一陣子,卻照亮了小號手的一輩子。

古田軍號觀後感篇三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週年,由陳力導演執導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於8月1日全國公映了。今天,我們就在公司黨支部的安排下觀看了這部史詩級的影片。

《古田軍號》這部電影以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講述了革命前輩在艱難的歲月裡所堅守的初心,展現了在國民黨圍剿下,毛主席對革命道路的堅定,體現了一種紅色文化及紅色基因的傳承。電影將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相結合,展現出了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初心和使命,讓我們感受到在那個年代,革命軍民為了國家所做出的無私奉獻和無畏犧牲,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作為黨員,我們要認真學習古田會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盡心盡力地幹好本職工作,並且我們有責任傳承好、發揚好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化使命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我們的力量。

古田軍號觀後感篇四

對軍人而言,軍號就是命令。

在我眼裡,軍號是命令的符號象徵。無論是枕戈待旦還是衝鋒陷陣,我腦裡均會閃現軍人不怕困難、流血犧牲的英姿,呈現其堅韌不拔、雄視一切的豪邁氣概。當一把古銅色軍號,出現在電影《古田軍號》片頭,並作為“特寫”推出時,讓我倍感振奮與激動。

在我心裡,“古田軍號”就是當年吹響在福建上杭上空的“集結號”。她告訴人們:紅軍是“為誰扛槍,為誰打仗,為誰服務”,其核心是“黨指揮槍”。從此,紅軍隊伍以“星火燎原”之勢,發展壯大,而成千上萬的閩西兒女則聚攏在“古田軍號”下,聽黨話,跟黨走,堅持革命鬥爭長達20餘年,不僅為福建上杭贏得了“紅旗不倒”的榮譽,也讓我們看見當年紅軍及閩西兒女是如何用生命捍衛、踐行“初心”的。雖然“古田軍號”的吹響距今已有90年之久,但它所承載著那段輝煌的歷史,卻深深烙在你我心底,並隨“古田會議永放光芒”,閃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古田軍號》“吹響”的是凝心聚力的“集結號”,其核心“音符”是告訴人們這是支什麼樣的軍隊。

影片將鏡頭對準毛澤東、朱德、陳毅、劉安恭等青年領袖之間對如何鑄造紅軍這支新型隊伍這一問題未達共識而產生激烈爭辯,以中央特派員劉安恭為代表持“單純軍事觀點”,力主“軍人就是要能打仗,不是修房子種地,念三個紀律六個注意”。軍長朱德推行極端民主思想,迎合群眾落後意識,對違紀部下處罰“手軟”,抹不開情面,給部隊帶來“一盤散沙”。前委書記毛澤東則旗高一著,高瞻遠矚,他預見到要從根本上解決當前“紅旗還能扛多久”的問題,就必須把思想集中統一到“黨和軍隊的一切權力,必須集中在前委領導下”,“紅軍扛槍是為窮苦人翻身解放”這一認識高度上。他嚴肅批評了劉安恭、朱德兩人思想中錯誤的一面,併力陳紅軍為百姓扛槍,這是當前“在國民黨大兵壓境、敵眾我寡、四面楚歌的時候”,“老百姓寧願獻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捍衛我們的這支軍隊”的原因所在,也是紅軍重振旗鼓,“星火燎原”發展壯大的根基。

影片以“青蜓點水”“畫龍點睛”之筆,將青年領袖之間為共同信仰,同甘共苦,走到一起,又為怎樣實踐信仰產生不同見解,各抒已見,還有脾氣,互不相讓,使得這場激烈爭辯持續不下,幾經回合,在經歷血的教訓後,特別是古田會議的召開後,終於“握手言歡”。於是,我們在影片吹響的“集結號”聲中看到,“黨指揮槍”不僅在紅軍高層領導之間,也在戰士們心間“落地生根”,並營造出了軍隊與閩西百姓間“魚水情深”般的情感,最終才有了我們今天的革命勝利。這就是古田會議期間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這一人民軍隊軍魂鑄就的過程,也是影片“集結號”的主旋律。

古田軍號觀後感篇五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週年,由陳力導演執導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將於8月1日全國公映。今日,影片公佈“軍號嘹亮”版海報並宣佈定檔。《古田軍號》取材於1920xx年古田會議前後的一段歷史,以一名紅軍小號手的視角,講述了紅軍從井岡山突圍到閩西期間,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青年革命領袖帶領紅軍在絕境中探索真理,開闢中國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歷程。

衝鋒號角嘹亮 “紅色男團”激盪歷史展英姿

1920xx年12月28日,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召開,史稱“古田會議”。這次會議在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發展史上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思想建黨 政治建軍”這一永恆不變的軍魂在此鑄就。在今日片方曝光的“軍號嘹亮”版海報中,一支軍號在飄舞的紅旗映襯下格外醒目,在軍號後方星星點點的火光,寓意星星之火可呈燎原之勢。在90年前的閩西革命戰場上,嘹亮的衝鋒號也曾穿透戰火硝煙,紅四軍戰士衝鋒陷陣為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拋頭顱、灑熱血。從那一刻,這堅定有力的軍號聲便響徹時空經久不衰,至今依然鼓舞人心。

當年的紅色軍團用血汗鑄就革命史詩,90年後一批不忘初心的實力青春演員和老戲骨組成“紅色男團”,共同塑造革命先輩的熱血青春奮鬥史。電影中毛澤東飾演者王仁君、陳毅飾演者劉智揚等青年演員均首次出演革命偉人,全心投入呈現青年革命者不凡氣度。而此前已經詮釋過諸多經典角色的王志飛與著名演員胡兵,此次也突破自我,分別飾演重要角色朱德、劉安恭。此外,電影還特別邀請到著名錶演藝術家孫維民與李幼斌出演,兩位老戲骨在影片中化身閩西百姓,演繹戰亂中的黎民之苦與民眾覺醒,他們嫻熟的演技也是影片一大看點。“紅色男團”集結並在導演陳力的執導下將為1920xx年發生在古田的這段激盪歷史賦予更多新時代的解讀。

跨越90載時空見證初心的誕生

《古田軍號》導演陳力作為國家一級導演,從影數十年,與紅色主旋律結下不解之緣,她此前執導的《血戰湘江》《海棠依舊》《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等作品均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稱讚。“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是陳力導演一直以來的堅守。她也把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提高質量當作文藝工作者的生命線。這一次她執導的《古田軍號》,歷經8年時間悉心打磨。導演陳力攜主創多次深入閩西革命老區,採訪當地百姓,力求還原當年歷史。這樣原景鄉音的薰陶與沉浸,也讓影片在呈現上更加豐滿立體,更具有歷史和藝術。

在此前成功召開的“古田再出發—電影《古田軍號》研討會”上,導演曾表示“《古田軍號》是一部與歷史深情對望的電影”。影片用跨越90年時空的藝術表達,以一個紅軍小號手後代的視角,講述了1920xx年紅四軍到達閩西后那段鮮為人知的崢嶸歲月。這種“古今對望”、將歷史融入新時代語境的表現形式,是革命史詩影片在藝術表達上的大膽創新。此外在內容上,影片更是突破性展現了紅四軍內部激烈爭論的一段歷史。革命領袖毛澤東、朱德、陳毅在經過激烈的意見衝突後,實事求是,投樂彩,最終達到思想和認識上更加高度的統一。在探索之路上雖有意見分歧,但初心始終一致,在共同的共產主義信仰引導下,歷經磨難,百鍊成鋼,終於奠定了人民軍隊的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