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攀登者電影觀後感1000字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4.36K

獻禮祖國70華誕的電影《攀登者》正式上線各大影院,而《攀登者》這部電影主要講述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 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樑、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的真實故事,所以關於觀看《攀登者》電影的觀後感悟,小編準備了以下文章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攀登者電影觀後感1000字

《攀登者》觀後感悟【1】

有些歷史沒人講,我們就會遺忘;

可是有些歷史,我們不應該遺忘。

珠穆朗瑪峰,8848米,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

這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然而珠穆朗瑪峰背後的故事,則沒有多少人知道。國慶檔電影《攀登者》改編自真實歷史,講述的就是我國登山隊和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珠穆朗瑪峰的北坡、西坡和東坡都在中國境內,僅有南坡在尼泊爾境內。1720xx年清政府派出三名人員,專程進入西藏測繪地圖,在1720xx年間完成的《皇輿全覽圖》上,便明確地標上了珠穆朗瑪峰的位置。

雖然珠穆朗瑪峰的發現是在320xx年前,但因其環境極其惡劣,常年積雪、空氣稀薄,暴風雪、雪崩等時常發生,這讓人類對其望而生畏。直到1920xx年,人類才首次對珠峰進行攀登(有明確記載的)。這是一支英國登山隊,從中國境內西藏北坡出發,但他們沒有越過北坳,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

1920xx年,英國第二支登山隊再次從西藏北坡出發,他們越過了北坳,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七人死亡宣告失敗。這之後又有十幾次的攀登,但均告失敗。直到1953年5月29日,尼泊爾嚮導丹增·諾爾蓋和紐西蘭登山家愛德蒙·希拉里在尼泊爾境內從南坡出發,首次成功登頂珠峰。然而南坡攀登珠峰的難度比北坡小。

我們為什麼要攀登珠峰?

1960年,中國正處在最艱難的時期(三年災荒),而就是在這一年,中國組建了一支登山隊,準備攀登珠穆朗瑪峰。國家為什麼要在最困難的時期去登頂珠峰呢?要知道登頂珠峰要花費巨大人力、物力,甚至要面臨著犧牲。

這與政治有著緊密的聯絡。在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與尼泊爾進行邊界談判,商討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而尼泊爾卻嘲諷:你們都沒登上過珠峰,憑什麼說它是你們的?要知道尼泊爾在1953年已成功登頂珠峰。

面對尼泊爾的挑釁,我們只能被迫啟動登頂珠峰計劃。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我們曾向蘇聯求助。1957年中蘇提出了1958年偵查,1959年試登,1960年登頂的計劃。但後來在籌備過程中,因中蘇關係惡化,蘇聯中斷了支援。沒了支援,但我國仍然決定,自己來登頂。

在1958年,印度也開始不斷干涉我國內政。1960年,我國人員在國外購買登山裝備時,得知印度也在暗中籌備登山計劃。一旦印度人捷足先登,勢必會以此在邊界問題上宣傳造勢。這一訊息傳回國內,當時的高層領導就下決定,不惜一切代價要先於印度登頂。

悲壯的成功

迫於形勢,一支登山隊很快組成了,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一共214人。然而每一次的攀登,都伴隨著受傷和犧牲。在6400米營地,蘭州大學學生發生嚴重高原反應,搶救無效去世;在7300米來自北京大學氣象專業的學生因缺氧犧牲;在第三次行軍後,登山隊有超過40名隊員嚴重凍傷,有的凍掉了半截手指,嚴重的失去整條胳膊。等到最後要衝擊頂峰的時候,只剩下四人可以承擔任務。

最終便由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和貢布四人組成突擊隊(在《攀登者》電影中原型人物名稱作了改變),向珠峰頂峰發起挑戰。經過艱難的攀登,他們到達著名的“第二臺階”,這是登頂珠峰的最後一道關卡,但這是一段幾乎90度垂直的巖壁,而當時的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需要帶梯子。

面對這絕壁,他們只好採用“搭人梯”的方法,而這樣的話,就需要脫掉帶冰爪的登山靴才能踩在隊友肩上。屈銀華沒有猶豫,脫下鞋子只穿著毛襪踩著人梯向上爬,後來為了更穩的攀登,他連襪子也脫掉了,因為長時間暴露在低溫中,他的腳很快被凍傷,失去知覺(在下山之後,腳趾和腳底做了切除)。

而劉連滿作為人梯最下面的人,在將隊友屈銀華拖上去後,因體力耗費過度,無法繼續前行。其他三人把剩下的唯一的氧氣瓶留給了他,然後繼續衝頂。就這樣,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及其寒冷的嚴酷條件下,憑藉頑強的意志,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三人成功登頂珠峰。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

再一次的悲壯

電影《攀登者》開頭就是講的1960年的這一次攀登。但這一次攀登因為沒有留下影像資料(攝像機在攀登過程中不慎遺失),國際上並不承認我們登頂。甚至我們自己的學生也會質疑:我們當年究竟登沒登頂?

於是20xx年後的1975年,中國登山隊重新組建,再一次挑戰登頂珠峰。這一次,他們不但要留下影像資料來證明自己,更要對珠峰重新進行測量。在這之前,珠峰的測量都是英國人和印度人完成,也因此,西方普遍以英國測量員埃佛勒斯的名字代指珠峰。

這一次我們要自己測量珠峰的高度,並告訴世界,這座世界第一高峰叫做珠穆朗瑪峰。電影《攀登者》著重講的就是這次攀登。這次的攀登過程更加驚心動魄,充滿波折,但也更充滿人性。場面無法言語描述,希望大家能去電影院親身感受一下。

當年攀登珠峰時的困難除了親歷者,沒有人能感受,我們這代人更是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如果這部電影,能讓我們更真實的感受那段歷史,那些犧牲。能讓我們記住這段歷史,記住有那麼一群人,曾為國家尊嚴勇登高峰,這部電影就有意義。

最後說回電影本身,《攀登者》由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等人主演。從演技來說沒得挑剔,都是實力派;從整體故事來說,劇情飽滿,也足夠吸引人;人物之間的情感戲也很有看頭,尤其吳京和張譯的對手戲。要說缺點,可能就是因為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表達上有些用力,情節上也有點誇張。但總體來說,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攀登者》觀後感悟【2】

國慶節馬上就要到了,今年國慶節的電影市場非常火爆,值得關注的就是國慶獻禮片,今天我們來說說說《攀登者》。這部電影的參演者很多,最讓我們熟悉的就是吳京、章子怡、胡歌等人。9月30號影片就將全國上映,相信到時候一定會口碑爆棚。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時隔59年,由徐克監製、李仁港執導、阿來編劇,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陳龍、劉小鋒、曲尼次仁、拉旺羅布、多布傑主演,成龍友情出演的電影《攀登者》襲來。在致敬海報中,五位演員神情堅毅、目光堅定,傳遞出一往無前的信念和決心。

電影《攀登者》根據真實歷史改編,講述了中國登山隊在1960年與1975年兩次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並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確測量。電影《攀登者》劇組為了真實還原這段歷史故事,影片的主創團隊在前期籌備階段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工作,無論是影片中富有歷史年代感的場景搭建,還是1960年、1975年中國登山隊員所使用的冰鎬、冰爪、氧氣瓶以及登山服等裝備與服裝道具,都遵循史料記載,做到真實還原。據瞭解,為了讓演員表演更加真實,劇組的每一位主演都要揹著重達17公斤的登山裝備進行訓練和拍攝。為體驗高海拔和極寒環境下的真實感受,主演吳京還在去年年底最冷的時節到海拔5200多米的青海崗什卡雪峰,足足體驗了半個月的攀登生活。

在此之前,大概很少有人知道這是中國一段幾乎塵封了60年的歷史,一個關於民族尊嚴與捍衛家國的故事。在剛解放時期,珠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邊境,由於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世紀50年代,中尼雙方因為珠峰的歸屬問題起了爭議。尼方認為珠峰完全在尼泊爾境內,與中國無關。當時中方提議給山峰起一個友好的名字“友誼峰”,尼方也拒絕接受,尼方堅持認為“中國人從來都沒有登上過珠峰,何談珠峰是你們的領土”。為此,國家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登山隊,我們要為了國家的榮譽而戰!攀登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使命一種態度,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歲月,有不同的攀登者,但攀登的精神融匯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裡,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中。攀登的精神不在浩渺無邊的宇宙裡,而在一點一滴的小事與日復一日的堅持中。在這個奮鬥的時代,每一名中國人都是攀登者。14億中華兒女在各自的崗位上,在細碎的生活裡,傳承攀登的精神,追求美好的生活,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

《攀登者》觀後感悟【3】

上海電影人獻給祖國70華誕的電影《攀登者》是一部氣勢恢巨集、極富視覺衝擊力的大片。在1960、1970物質匱乏年代裡,中國登山隊員實現首次從北坡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峰的壯舉本身蘊含了大量看點,極寒氣候、缺氧環境、險峻的大山、陌生的征途、瞬息萬變的極端天氣,構成阻擋主人公登頂的重重障礙,使得影片在呈現人與自然搏鬥的視覺奇觀之外也擁有飽滿的情節張力。

然而《攀登者》真正動人之處卻並非情節和畫面,而是全片洋溢的一種精神,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這種精神貫穿全片、蕩氣迴腸,讓我們走出影院仍激動不已。在筆者眼裡,或者說在《攀登者》這部影片裡,這種攀登者精神有豐富的。

所謂攀登者精神,首先是一種不畏艱險、排除萬難、人定勝天的大無畏精神。 眾所周知,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瑪峰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常年被厚厚的積雪覆蓋,登上它需要超強的體力、耐力和高超的技巧,這是一座讓人望而生畏的神山。而從常年得不到日照的大山的陰面,也就是位於我國境內的珠峰北坡登頂更是難上加難,前無古人。然而,沒有什麼困難能嚇到英雄的中國人民。1960年,在國家還處在三年自然災害的艱苦條件下,中國登山隊員硬是以簡陋的登山裝備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北坡登頂。此後,又在1975年再次登頂,並完成了首次覘標測繪,測得珠峰的高度為8844.43米,這一高度後來為世界採用。

攀登者精神還是一種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事實上,中國的兩次登頂珠峰都並非一帆風順。第一次登頂是在原定的中蘇聯合登山隊突然解散,中國人一缺經驗、二缺裝備的情況下完成的。不幸的是由於這次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資料,國際上一直有質疑的聲音。以影片中的方五洲(吳京飾)為代表的中國登山人即便在“”動盪的歲月裡,也從未放棄再次登頂的目標,始終默默訓練、保持體力,終於在20xx年後,收到了國家再次組建登山隊的召喚,完成了二次登頂的夙願。胡歌飾演的登山隊員楊光在經歷了登頂失敗並承受截肢之痛後,幾十年不放棄,終於在暮年完成了全球第一例靠假肢登頂的壯舉。

攀登者精神還是一種甘為人梯、甘於奉獻的自我犧牲精神。 片中,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在第一次登頂時為了協助隊友征服8680米處的第二臺階——一處無法固定鋼錐的4米高峭壁,一處讓英國登山家無功而返的天然屏障,毅然決定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上去,在極度缺氧的環境裡冒著生命危險搭起了人梯,而張譯飾演的曲松林為了避免踩傷隊友脫掉了登山靴,以至於凍傷腳趾留下殘疾。此後,曲松林雖然無法再次登頂,但他承擔起了訓練新一批隊員的重任,甘為1975年二次登頂的人梯。胡歌飾演的登山隊員楊光則是因為途中休息時把睡袋留給需要的隊友,自己在高寒的風雪中苦熬,才不得不截肢的。中國人之所以歷經幾千年的苦難而愈挫愈強,就是因為有這些甘為人梯、甘於犧牲奉獻的民族脊樑在。

攀登者精神還是一種團結一致、相互協作、共克難關的集體主義精神。 中國登山隊在國家條件艱苦的歲月裡能夠完成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上有國家的重視和支援,擠出經費支援購置必要的裝備,支援訓練,還有當地駐軍和藏族同胞在高寒地區修築道路、保障後勤。具體到登山隊,則離不開氣象、通訊、醫療、後勤各部門的協作和保障,離不開現場的指揮。雖然最後登頂的只有幾個人,但是整個登山隊卻是由數百人組成。章子怡飾演的徐纓作為一位留蘇回國的氣象專家就為登山任務的指揮和實施提供了有效的氣象資料和及時的氣象預警。作為非職業登山運動員,在高海拔地區工作,他們面臨的危險一點也不比登山運動員差。但為了保障任務完成,無數幕後英雄都在默默奉獻著,因為集體主義精神早已浸透在共和國一代的血脈裡。

攀登者精神更是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 1960年中國人的攀登珠峰與今天登山運動愛好者們征服天險不同,既有宣示主權的目的,也有為中國人爭氣的目標,是一次為國登頂。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愛國主義是引領攀登者們的最高精神。正是為了祖國利益,攀登者們才不畏艱險、勇於攀登,才自我犧牲、甘於奉獻,才不計得失、團結協作,才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因此,觀眾在電影《攀登者》中感受到的不是一種征服自然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中華民族昂首世界之林的民族自豪感,是一種生為中國人、深愛共和國的愛國情懷。

因此,在我們感謝包括香港電影人在內的電影工作者所付出的辛苦、讚許他們的藝術才華的同時,也必須認識到,電影《攀登者》的成功,首先在於這一歷史事件及其所體現的攀登者精神偉大而寶貴,同時得益於我們廣大觀眾是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驕傲的中國人。

《攀登者》觀後感悟【4】

有幸觀看了電影《攀登者》的北京點映,觀影之前做了一些功課,瞭解了電影的歷史背景和人物原型。

我終於明白,電影海報上的“為國登頂,寸土不讓”究竟意味著什麼。

攀登珠峰為了什麼?

為了捍衛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為了捍衛祖國的尊嚴。

如果你覺得,這兩句話寫在這裡顯得有些空洞,不妨回憶一下我們國家從鴉片戰爭以後一路走來的歷程。

當國家積貧積弱,只能任人宰割、任人奴役,那一條條不平等條約,那一個個外國租界…

當是時,我們的國,我們的家,卻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如果你明白這種滋味,就能明白1960年我國登山隊員冒死攀登珠峰的意義。

晚清之際,我們的國家任人凌辱,我們的國民任人奴役,我們的國土任人踐踏,這究竟是為什麼?難道僅僅因為西方的船堅炮利?僅僅因為西方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

我想,不僅如此,還因為晚清之際,直到民國,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上到下都丟了魂。

那麼如今呢?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背影已經遠去了,但似乎還在人們的潛意識裡留下了揮之不去的烙印。

“外國的月亮就是圓”這種崇洋媚外,奴顏卑膝的思想,還不能完全從國民心理中抹去。

所以,《攀登者》這部作品講的是什麼?看完電影我覺得,它應該是一部希望為中華民族喚起中國心,中國魂的作品。

這心,這魂,自古就在。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那麼,在這部電影中,便是——

在徐纓子筆,在李國樑刃。

為方五洲肩,為曲松林足。

而我對電影中的“中國魂”,感觸最深的有三點。

第一點是,血脈相連,息息相通。

或許由於真摯得堪稱“掏心窩”的表演,從沒有一部電影如《攀登者》一般,讓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人和人是連在一起的。

正如主題曲中所唱的“不必有我,登上絕頂”,當第一次登頂時,方五洲用自己的肩膀搭成人梯,當十五年後,他因為受傷只能困守大本營中仰望著不屬於自己的珠峰,他的眼神中或許有一絲壯志難酬的落寞與不甘,但更多的是心願得遂的欣慰與成全。

曲松林亦然,他望方五洲、李國樑成功比望自己成功還切。

而電影中出現的藏族同胞們,也讓人感覺這麼親。

同一個使命,同一個珠峰,讓他們的心,他們的命,早就連在一起,水乳交融了。

所以是你,還是我,又有什麼分別呢?

第二點是,前仆後繼,生生不息。

當方五洲臨危受命接過老隊長的棒,當他將那根接力棒交到李國樑的手中…這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傳承,讓我想起《愚公移山》中的句子: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正如某位影評人所言:中國梯,其中的精神是傳承。

第三點是,不拋棄,不放棄,讓事情是它本來應該的那個樣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義。

而“義”的意思是,不問值不值,只問該不該,無論何時,都只做該做的事情。

於是當李國樑在大風口猶豫了一下,無奈但又決然地繼續邁開腳步;當他在懸崖上割斷命懸一線的繩索,然後用僅存的力氣將攝影機拋向同伴:“我要你們繼續。”

當方五洲逆風而行,向著雪崩的方向,用血肉之軀守護升起國旗的覘標。

當方五洲用沉靜的聲音緩緩說道:“我會選擇死,保住攝影機。”

我深深體會到,什麼是事情本來應該的那個樣子。

這就是我心中眼中,《攀登者》的中國魂。

下面寫寫我喜歡的人物。

個人最喜歡的人物是曲松林,之所以喜歡他,因為劇作家為這個人物設定了複雜的規定情境,更容易塑造出血肉豐滿的人性。他在每一個情境的變換之下,每一個人性的轉折,都非常動人。

電影開場,一次雪崩帶走了老隊長的生命,方五洲臨危受命接任隊長,他帶領著曲松林、傑布登頂珠峰,曲松林是攝影師,本應在峰頂留下影像,卻因意外,方五洲為了保住曲松林的性命,替他扔掉了攝影機。

“如果讓你選擇,你是願意拼死保住攝影機裡的那些資料呢?還是願意丟掉攝影機,自己活命呢?”

自從下珠峰之後,他的人生就活成了這樣一個執念。

生命與榮譽,小我與大我的兩難抉擇,曲松林和方五洲對飲的這場戲,處處充滿尖銳的拷問和凌厲的機鋒。

“沒能留下資料,都是因為我。”

放棄寶貴資料換來的生命,在曲松林而言,只是一具行屍走肉而已。

他想用生命給祖國一個答案,可是這個答案,卻永遠給不出去了。

老隊長的遺像前,他毅然拂袖而去,打落一個空啤酒瓶。

那一刻,彷彿他的性命,也如同這啤酒瓶一樣玉碎了。

那是他用他已經許給祖國但沒能許出去的性命,逼著方五洲誓師。

在電影前半段的這種種情境裡,演員張譯的表演總是斬釘截鐵。他的聲線句句朝下,殺伐決斷,擲地有聲。

很喜歡登山隊訓練營,曲松林化身魔鬼教練的戲份。

當他說出:“有人能做到。”帶著欣慰的笑容看向方五洲,那一眼,就好像他自己活在了方五洲的身上,活在了方五洲頂天立地的膝蓋上,活在了方五洲揹負千斤的肩膀上,活在了方五洲屏住呼吸的胸腔裡…

而之後,他把他的命許給了方五洲的繼任者——李國樑。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珍惜你。”

張譯本人解釋:曲松林化身魔鬼教練是因為珍惜李國樑的生命,希望他登上珠峰,活著回來。

而我從曲松林身上看見的分明不是這樣,我只看見他將他的心,他的眼,他的腿,都託在了李國樑的身上。

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眼,我的腿,我的心。我的未竟之志,希望活在你的身上…

也許正因如此,他在李國樑身上一手導演了他一直想要完成卻沒能完成的“玉碎”劇本。

拖回李國樑屍體的時候,他步伐沉重,如同一下子老了十歲。

“我錯了…”

唉,這真是,一生一死兩難忘…萬古只有雪茫茫。

寫完喜歡的人物,最後再寫寫個人心目中,這部作品的遺憾吧。

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愛情線相對多餘,分散了作品的核心主題。

愛情固然是藝術永恆的主題,但這部作品最核心的主題仍然是愛國。所以愛情如果不能與愛國融合在一起的話,就會打散了一部作品的“神魂”。

好的作品應當是“形散而神不散”,個人理解,“神不散”的意思就是,主題只能有一個。

正如某位影評人所說的,一部作品只能有一個核心矛盾。

章子怡的表演很好,但徐纓這個人物是一個愛情至上的小女人,不是說她不愛國,而是說她的最高任務和貫穿動作是愛情。

那麼李國樑和黑牡丹、楊光和趙醫生的愛情戲,其實也沖淡了作品那種“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感覺。

甚而楊光這個人物的動機設定,也與影片的主旋律頗不協調。

也正因為主題被打散了,所以使得每個人物的心、力無法擰成一股繩兒。

其次,劇作家、導演、剪輯師對情節結構、節奏的把握還有一些不足。

如果說,愛情線的設定是這個劇本的先天不足。那麼,登山戲的節奏,則是作品的重大遺憾。

本來就是一部登山題材的作品,但登山的驚險場面運用太多,後面高潮上不去,容易審美疲勞。

所以,中間那次登山拉練,是不是可以考慮取消?

劇本的起承轉合,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是不是可以再好好斟酌一下?

如若不然,就顯得情節有些平,不說流水賬吧,也有平鋪直敘的感覺。

最後一點,可能是我個人的高標準要求了。

那就是不妨思考一下,影片的藝術性如何提高?

目前作品對登山的表現,還是偏於寫實。

這就容易使那些攀登場面變得只是攀登了。

而攀登背後蘊含的精神,卻並沒有從鏡頭語言中體現出來。

導演本身是動作片出身的,而演員吳京也以驚心動魄的動作見長。

突出動作,這並沒有錯,但如何使得動作背後蘊藏的精神和,以一種近乎象徵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便考驗導演的功力了。

寫到這裡,我不由想起陳凱歌拍攝《黃土地》時對演員說的話:“你肩上擔的那不是黃河水,那是五千年的中華文化。”

技術本身是電影的外在形式,那麼如何做到“以形會意,意因形生”?如何進一步做到“以神馭形”乃至“惟存一神,脫略形跡”?

這便是劇作家、導演值得思索之處。

作為觀眾而言,比起驚心動魄的動作戲,我更加希望看到,攀登者的每一個腳步,是如何走出信仰,走出神魂的。

是想通過登山場面,看到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是如何站起來的。

而不僅僅是感官上的驚險、刺激乃至懸念。

補充一點遺憾,正如本文評論中的所言的,影片未能突出登頂珠峰的歷史意義。

整部作品的兩次登峰行動,都沒有與時代背景緊密結合起來,因此其中蘊含的國家、民族感情,也不容易呈現。

其實這部作品如果處理不好,容易拍成一部純登山題材的動作片,目前的呈現不能說盡如人意,如果能將當時的歷史背景、國際關係,好好寫一寫,不是以方五洲個人為視角,而是以國家為視角,去寫寫我們國家的處境。則愛國主題更加凸現,而國家和個人之間,也能夠聯絡得更加緊密了。

愛國愛國,立場自然是國,不站在國的立場上,愛國感情自然難以呈現。(這一點《走向共和》就很好)

《攀登者》觀後感悟【5】

昨天我朋友說一句話挺對的:主旋律的電影其實挺好拍的,因為基調已經定了。

攀登者沒拍好,說實話真的是挺匪夷所思的,因為這個演員陣容和題材,按理說,就按照最簡單的故事線拍出來都不會太差。

可結果是這電影還是拍砸了。讓我們來看看導演到底是進行了哪些騷操作

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故事連貫性太差了,各種片段強行剪輯到一起。

吳京回憶自己第一次珠峰登頂,吳京和章子怡跑酷表白,吳京受委屈下鍋爐房,井柏然和藏族姑娘掉冰溝里人工呼吸,楊光和大夫說自己為了父親的夢想,雪山拉練等等,混亂的拼湊到一起,看的人忍不住想問導演:你到底想表達什麼?友情?愛情?父子情?

想展現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情感當然可以,但是和主線配合不好,硬凹,就成了一鍋粥。

另一個問題是電影的節奏。上來就是一段巨集大音樂背景下的登頂回憶,讓人忍不住問一句電影已經結束了是嗎?電影本義如果是想講愛國和登山,就應該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節奏,才會有中間或結尾情緒高潮的爆發,但是這個電影怎麼做的呢?意圖激動人心催人淚下的bgm幾乎貫穿整個電影,後續的二次登山會碰到狀況,例如雪崩,成員犧牲,登頂等大場面在吳京的第一次回憶和後面的雪山拉練中都伴隨著bgm反覆出現了,因此本來應該情緒緊張,情節高潮的點看到後面已經覺得乏味。

其次,這電影的梗太爛了,井柏然和藏族姑娘一起跌落冰溝,然後人工呼吸,吳京章子怡愛而不能在一起,最後子怡吐血而亡,成員們吸著氧發著抖聽他們倆談戀愛這種情節,讓人懷疑導演是偶像劇看多了嗎?還是那種臺灣古早偶像劇。以及第一次登珠峰吳京選擇保張譯的命不要相機,後面就對應井柏然為了相機犧牲自己,同時大聲命令隊友一定要登頂的情節,導演,這種對比手法真的看的人昏昏欲睡,在井柏然要當隊長的時候全電影院的人就知道你要這樣拍了,而且你竟然能毫無懸念的就出現這段情節,當時我就理解了導演,他只是一個上班摸魚完成任務的普通人!

再者,bug太多了,比如子怡是氣象學家,張譯作為副指揮卻一次又一次不聽她的,還是讓大家沖沖衝。再比如在雪山裡,談戀愛要大聲吼,找人要大聲吼,跌落懸崖臨死前命令大家的時候還在大聲吼,同志們,會雪崩的啊!

至於後期配音和口型對不上這種問題都懶得說了。

說實話,看電影的時候,能感受到演員的身體和精神都很辛苦,付出了足夠體力和感情,整體感覺就是挺可惜的。

電影本身想傳達的愛國主義和攀登情懷,在這鍋粥中變成了空洞乏味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