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清明節個人感想(精選19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73W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

今天是清明節,這是一個祭拜我們去世親人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清明節個人感想(精選19篇)

同學們都知道清明節要掃墓,可您知道該帶些什麼嗎?哈哈,猜不出來了吧,還是我來告訴您們吧。現代清明節掃墓時要帶鮮花,酒和水果,或者死者生前喜歡吃的食物。古時候在祭拜完之後,要把帶去的食物分著吃掉,這叫“吃福根”,“吃福根”可以給人們帶來好福氣。清明節也叫寒食節,古代,在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飯,所以人們要多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因此清明節也是一個大力提倡體育鍛煉的節日,比如說盪鞦韆,還可以放風箏,風箏有各式各樣的,有大雁的,有蜻蜓的,有鯊魚的.,真是漂亮極了!古人說:“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裡的紙鳶,說的就是風箏。

清明節除了掃墓還可以去踏青,可以去河邊看花,有雪白的梨花,像一朵朵迎風綻放的雪花;有白裡透紅的杏花,杏花還沒有開放的時候,是粉紅的,開放了以後,好像有一朵白雲鑽了進去,就變成了粉白色的了;金黃的迎春花和油菜花則倒映在河裡,一群群的小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遊著,它們游到東,游到西,游過來游過去,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隔著水光好奇地看著您,而您也恰好在出神地看著它們,好像是多年沒見的老朋友似的,有趣極了。

清明節也是種瓜,種豆和植樹的好時間,有一句諺語說的好:“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當您種下一棵小樹,讓它伴隨著您一起茁壯成長,該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種下一片綠蔭,收穫得可是無窮的樂趣啊。同學們,您不想試一試嗎?

啊!清明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采呀!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2

轉眼又是一年清明,中國這個傳統節日,也隨時代提高從意義和形式上都有著巨大升級變化。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提倡破舊立新,很多工程浩大的陵墓都拆下石頭修山塘水壩,人們心裡僅有這個節日,沒有人去憑弔逝去的親人。七十年代祖墳前僅見幾張黃白紙飄動。八十年代以來,墳前就開始出現祭奠用的鮮花、酒菜、果品,彩紙、燈籠、繡球繞滿墳墓。這幾天時間只看到燒紙升起的濃煙,只聽到鞭炮震盪山谷的聲音。一些官場顯貴的.人,不但腰包裡硬,還利用職權,給祖墳山上專門拉上電線,開著音響、彩燈七天七夜通宵閃爍。

改革開放以來,全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這個節日,大到官場,小到民間,攀比成了風氣,演變成時尚。不少人為了顯貴,特意為祖墳修了水泥路,墳前停一長排小車,鞭炮燃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錢。這個節日,再也不是從前緬懷先人那種沉痛的氣氛了,成了炫富顯達的排場。很多人就是認為先人在世的時候自我沒有盡孝,等親人到了極樂再好好報效,期望先人在天有靈,保佑子孫後代永遠大富大貴。有錢,誰都任性。

清明節主要是緬懷逝去的親人,證明自我沒有忘本。活在世上的親人,這一天相聚在一起,到山上掛墳,親近大自然,對心身都有健康。聯絡感情,交流思想,能夠增加親友間信任,千萬不要有攀比心態,勤儉節儉才是立身之本。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3

我的家鄉是在江蘇海門的一個小鄉村,它地處長江邊,氣候四季宜人。家鄉人一直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都重視過節,而且每個節都有不同的講究和過法,但,清明節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節日,因 為清明,總是帶著些許淡淡的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

今年的清明節照樣是在海門鄉下度過的。但它又和以往有所不同,更令我記憶猶新。清明節一大早,我和媽媽就來到了鄉下親婆家,爸爸因為遠在南美洲蓋亞那進行援外醫療,沒有與我們同行。相比較 往年去墓地掃墓不同的是這次我們首先在鄉下家中進行了祭祀活動。因為今年是第一次為剛去世的親公祭祀。在我的記憶中,親公是個比較嚴肅、不苟言笑的人,他脾氣很火爆,喜歡和親婆吵架,而且 每次吵得都特別凶。但他對我說話從來都是輕聲細語,和藹可親。每次我一去鄉下,他總是放下手上的農活,把手洗了不知道多少遍後,輕輕地把我抱起來,親了又親,在空中拋了又拋,直到聽到我“ 咯咯……”大聲的笑聲,他才鬆手放我下來。然後帶我到他的屋裡,從他藏著的“百寶箱”中拿出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來,什麼花生呀,桂圓呀,香蕉呀,蘋果呀等等。看著我吃了個飽,他就高興地帶 我到鄉下各處去玩,領我看小羊歡快地吃草,小雞艱難地下蛋,小鴨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嬉……每到一戶農家玩耍,他都驕傲地介紹說:“這是我孫子!”“小寶,來磕個頭!”親婆的喊聲打斷了我的 回憶,我連忙拿出媽媽事先給親公買的紙衣服、紙手機、紙燒酒等,這些都是親公的最愛,把它們放在香爐中,隨後看著一縷縷青煙緩緩升起,點點火光在閃爍,我彷彿又看到了親公……最後我對著親 公的照片恭敬地磕了三個頭。

祭祀親公小屋旁邊的就是一條小河,小河的水清清的,河裡一條條歡快的魚兒就是親公生前餵養的,如今它們都已經長大了。我撿起一塊石頭,往河裡扔,河水馬上濺起一朵美麗的水花,彷彿是親公的 笑臉,他好像在笑著說:“小寶,你又長高了,好好學習呀。”這時我的眼睛有些溼潤了。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4

籠山給奶奶掃墓。剛進墓地,沒有一個人,爸爸送上花圈,點上香。然後,在碑文上描畫,我瞭解到了“妣”就是女的,“考”就是指男的。我還留意了周圍的墓地,有的是信基督教的,有的娶了兩個妻子。

忽然,有一群年輕人嘻嘻哈哈地走過來,手裡還拿著一袋零食。他們走到一個墓前,安排一個人在掃墓,其餘的人都在玩手機QQ,不時發出“滴滴滴”的聲音,令人看了都覺得很噁心。後來,墓掃好了,他們也不走,就在那邊吃零食和水果,一邊吃一邊還打鬧。他們離開的時候,墓地上都是垃圾、果皮、瓜子殼、零食袋。不僅如此,墓碑邊上的樹都掛滿了零食袋,不知道他們是掃墓的還是來吃來玩的。

看到這一幕,我感慨萬千:清明節是用來祭拜祖先的節日,而不是用來嘻哈打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流傳至今,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嬉哈打鬧,我們要怎樣繼續傳統呢!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5

清明節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祭祖節日,在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去祭祖,而且在祭祖之前還在家裡準備一些東西!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要去祭拜祖先,因為下了一場雨,所以路很滑,但是我們還是上了山。

走了一陣山路,我們來到“太爺”墳墓前,爸爸和叔叔把墓上的雜草割掉,媽媽把上等美食擺放在墳墓前,奶奶點了幾根香在“太爺'的墓前不知說了什麼話,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默默地在心裡念著:“老太爺啊,您一定要保佑親愛的爺爺奶奶健康長壽!”之後,奶奶燒了一疊金黃金黃的紙,放了一串長長的鞭炮。我們把東西收好,高高興興地下了山,回家了。

雖然今天下著雨,去祭祖的路也不好走,但我還是覺得很值得,因為是去拜祭我們的祖先,再辛苦也不怕。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一下子來到了我的心田,因為今天是清明節。

當我還在做著美夢時。“起床了,起床了,小懶蟲,今天你還睡懶覺”媽媽怨聲載道。聽到了到如雷貫耳的聲音,我馬上起床穿好衣服。媽媽跟爸爸又齊聲說:“今天是四月五日清明節是給去世的親人掃墓。”我們一家人,把祭祀的東西準備的一清二楚,出發了我們爬了好久的山。終於,我們看到了爺爺的墳墓,我拿著花,頓時,我傷心地說:“爺爺,請您安息吧,您一定要在天堂好好的。”我們拜完爺爺的墳墓後準備繞著原路回家,突然,我一不小心踩到一塊石頭,從山頭這滾了下去,媽媽聽到一陣響聲,回頭一看,沒有見到我,便跟爸爸急忙地找起來,我也彷彿失去意識,滾到了一個枝葉繁茂的樹下瞬間清醒了。雖然此刻我的頭暈暈的但我的潛意識告訴自己,要馬上爬起來,我緩緩地爬起來了,艱難的向前走著,走了很長時間才見到爸爸,我說:“爸爸,我在這裡。”爸爸好像聽到一點聲音,向我這個方向跑來,媽媽也跟著爸爸跑,他們找到了我聲音溫跟的說:“要不要去醫院。”我說:“不用,我們繼續去掃墓吧。”

回到家,我還想起今天發生的事,想起爸爸媽媽為我擔心的樣子,汗流浹背的樣子。想著媽媽剛才那淚流滿面的神情。我想起一句奶奶說過的話:“世上的父母最偉大!”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7

四月五日,一個非常傳統的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在那一天,要禁火吃冷食,要去踏青、郊遊、盪鞦韆、打馬球、插柳、拔河等戶外活動。

在清明節那一天,我和哥哥陪奶奶去祭奠去世10年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奶奶帶了好多青糰子,有豆沙餡的,芝麻餡的,奶奶說曾祖父和曾祖母喜歡吃,所以做這麼多,還帶了一些用紙做的錢幣,還有冥幣,說給他們送點錢,不要受苦了。來到墓地後,平時十分堅強的奶奶,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地往下掉。看見奶奶哭了,我和哥哥連忙上前勸阻,咱們拉著奶奶說:奶奶,不要哭了,人都已經走了,他們二老在天堂看見您這樣會更加傷心的呀!奶奶聽了咱們的勸阻停止了哭泣,說:乖,我不哭了,你們拜拜他們吧!咱們拜完後,便去給曾祖父母的墳頭除除草,灑灑酒。

祭拜完曾祖父母后,我和哥哥便按照習俗去插柳,顧名思義就是把柳枝插進土裡,其意義就是柳條插土救火,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在插柳前,我和哥哥先去路邊每人折下一根柳枝,然後在路邊泥土堆裡挖一個小坑,然後把柳枝栽進去,雖然插得東倒西歪,但咱們兄妹還是很高興。因為咱們給予了那兩棵小柳樹生命!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8

很久很久以前,媽媽跟我說過,一個人死後,就等於沒有了那顆善惡不分的靈魂,對啊,靈魂是作為一個人的必需品,在清明節,我不禁想起了一個個不珍惜生命的人,也可以說是不重視靈魂的人。

實力明星張國榮

那一個在舞臺上自信的人,那一個在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人,那一個家產有幾個億的人。那個人就是實力明星張國榮,他竟然毫不猶豫的從酒店樓上跳下來,誰,也不知道那個人在想什麼,難道,他們在抱怨世界嗎?他是娛樂圈亮麗的風景線,他為何要選擇輕生,難道他不知道那些愛他的親人,那些愛他的粉絲有多擔心嗎?他這樣的不辭而別,給世界的只會是一個疑團,他這樣做,上天能容忍他嗎?今年清明節,她的家人又淚流滿面的去給他掃墓,他讓他的親人變的臉色蒼白,本來以他為榮,可是現在卻……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9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了。

星期六爸爸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裡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裡面,以免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她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放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一旁的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清明節時與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我想起這兩句詩,奶奶熟悉又慈祥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眼前。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此詩,上句寫出了天意,下句表達了人情。今日,雨下個不停。雨,可不能夠認為似乎就是蒼天在流淚,下雨似乎是清明的標誌,營造一種特定的氛圍,與有情天懷念故人。

清明是懷念去世親人的傳統節日。雖然不少地方的群眾用燒紙錢的方式來表達對已故者的感恩,這種行為看似很愚蠢,卻表現生者對死者的懷念。這是一個很異常的節日,沒有像人剛去世時那般難過及那種悲痛所表現出來的嚎啕大哭。但那種說不盡,道不出懵懂依稀的感覺,著實讓人懷念、傷感。

鞭炮聲不時地從一個又一個墳前傳來,據說是為了讓死去的人更開心,快來收錢。誰都明白這種“愚蠢”的行為是一種迷信,是自欺欺人,可是誰又忍心破壞這份“愚蠢”的完美,這份沒有結果的依戀;我們也只能如此來悼念那不知在何方的親人朋友,來藉此表達我們的一些心願罷了。與其說這是一種迷信,還不如說這是一種憧憬,不是嗎?

雨阻止了不人們的腳步,更阻擋不住我們想念親人的那顆心。前方的路雖然遙遠,但我們有心中信念,憧憬。活著的人應快和的生活,死去的人應含笑九泉。清明,清明節不正是這種情感寄託?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1

今天是清明節,奶奶、父親和我一起回家上墳。天空中飄著濛濛細雨,路上的行人在匆匆忙忙的趕路,人們的心情就跟這天氣一樣溼漉漉的。

大約30分鐘後,我們來到了老爺的墳墓前,奶奶在這個墳前擺放了幾樣點心,然後在墳前畫了一個圈,往個圈裡放了些金元寶和銀元寶,奶奶一邊燒著元寶,一邊說著什麼。元寶燒完後,父親放了一串長長的鞭炮。我們把東西收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父親告訴我,清明節上墳是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父親還教我了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2

今天,我們去金華市革命先烈的紀念碑前掃墓。站在紀念碑前,我們的隊伍筆直筆直的,只聽大隊委一聲號令說:“第一項是默哀三分鐘”。同學們不約而同的把頭低了下來,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想當年先烈們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美滿的生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生活,你們都是好樣的。接著大隊委又宣佈第二項,是獻小百花。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到了紀念碑旁,一個個都帶著沉重的心情,向先烈們獻出了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白花。終於輪到我獻小白花了,我把小白花系在了指定的大樹上,我心裡默默地念叨:"先烈們。你們安息吧!你們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心中”!

這次掃墓,讓我體會到了先烈們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還讓我懂得了“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的意義,明白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學習你們的精神,努力學習好本領,長大後報效祖國,我要把你們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我們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強盛,更加美麗!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3

每年的4月4日是清明節,是祭祖的日子。星期六那天我們一家照常回到家鄉祭祖。

“清明時節雨紛紛”詩人杜牧說得真對,清明下了整整一天的牛毛細雨,不過並沒有掃我們一家回鄉下祭祖的興。因為爸爸說:“下雨‘水’指的是財,表示這一年我們一家將會財源滾滾。”

中午雨稍微停了,我們去祠堂拜完後,就上山了。因為下雨,所以路特別泥濘,很滑。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來到墳頭,只見周圍到處長滿雜草,爸爸要我們一人拿一把鋤頭,鏟去雜草。做完著一些後便拿出祭品,擺在墓前。然後拜神,人人告訴祖先自己的願望,告訴你吧,我像祖先許的願望是:今年希望能考上重點中學。不過我知道,光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應該實力加運氣才行。拜完後,便敬酒了,哥哥裝酒裝了滿滿的三杯,說:“讓他們喝醉點吧!”然後開始燒冥幣、汽車、麻將等,真是應有盡有啊!燒完冥紙後,開始鞭炮了!“霹靂拍啦、霹靂拍啦、霹靂拍啦....”鞭炮很響,震耳欲聾,媽媽說:“鞭炮越響,越有福氣!”一切做完後,我默默地在心裡對祖先們說:“明年的今天,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安息吧!”

的確,人的一生很快就會過去,時光不等人啊,同學們一定要捉緊時間,做好每一件應該做的事。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4

清明節期間,我跟隨丈夫回到莊浪老家,一個偏僻不為人知的小山村——大莊鄉青龍溝村,參加了掃墓祭祖活動,並深入村社農戶、田間地頭,走訪了家鄉幹部和黨員群眾代表,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拉家常、話致富,開展交流,廣泛徵求意見建議,感慨良多,現列舉二三事。

(一)祭祖

我的孃家在崇信,婆家在莊浪。往年都是丈夫回莊浪,我回崇信過節,兩邊跑時間上緊張,於是只能各奔東西、“各為其主”。今年是個例外。為什麼呢?我想,我們的女兒已經上一年級了,應該回老家去看看她的爺爺奶奶,趁掃墓祭祖之際,接受一次傳統文化和親情教育,讓她幼小的心靈知道什麼是親情、真情,從而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父母。說實在的,每到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在外工作、生活的遊子,就特別思念家鄉和親人,想方設法尋找機會回家鄉見見親人和同學朋友,就算一天二天或者幾個小時也很滿足了。這次清明節我就感受到這種氣氛,感受到親情的可貴,感受到家鄉父老兄弟的真誠好客,感受到濃濃的鄉情。

4月5日一大早,我們從平涼出發,先到莊浪縣城,再到大莊鄉,最後沿著彎彎曲曲的土路到青龍溝村。這個村十分偏僻,零星住著十幾戶人家,依山呈階梯狀分佈,歷聽說出過大人物,曾經有過青龍現身於溝底的神祕傳說,故名青龍溝。龐氏家族算是個大家族,人口也多,但由於交通不便和生活困苦大部分已外遷到新疆、內蒙、山西等地,參加拜祭掃墓活動的人只有父母和我們三人。

下午15點30分,我們一行拿著準備好的供品、檀香和冥幣來到老祖宗墓前,清理完墓周圍的雜草、垃圾。父母開始佈置祭品,按風俗習慣在墓的周邊放12張草紙,同時安放鞭炮。拜祭開始,父親點燃三支香肅立在墓前嘴裡唸唸有詞:祈禱老祖宗保護各家各戶平安,幸福,安康,老年人身體健康,財丁兩旺,生活進小康。做生意的財源廣進,工作的步步高昇,事業有成,讀書的學習進步,都爭取能考上大學,等等。唸叨完以後,把香插在地上,燒冥紙,奠酒,放“獻飯”,燃放鞭炮,拜祭活動經歷了約半小時。

返回家後,母親就一頭扎進廚房,不到半個小時,就端上了涼拌苜蓿和蕎麵涼粉,這些都是我們愛吃的,也是母親花了幾天功夫準備的,為了讓父母高興,我們都儘量吃得很香、很多。看著父母目不轉睛的盯著我們看不夠,一種心酸湧上了心頭。我深深感到,父母老了,他們的精神安慰就是兒女過得好,兒女們經常能陪在身邊就是他們的幸福。我也深深感到,自己作為晚輩做得還很不夠,以後應該儘量抽時間帶著孩子多回家看望父母,讓他們知道我們過得很好,減少他們的牽掛,同時也讓孩子從小接受親情薰陶和孝道教育,讓她知道父母的不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聚會

這次清明節回鄉的另一個收穫,就是丈夫見到了從外地回來的和在縣城、鄉鎮工作、生活的同學和校友。雖是他的同學,但我也感到非常親切。4月6日下午,我們到丈夫的母校萬泉中學參觀,重點參觀了學校的教學大樓。這座大樓是由香港愛心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資修建的,在當地影響很大,培養出了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4月6日晚,大家又相約去拜訪他們曾經的班主任邵小強,見到邵老師時,大家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一個個爭相握著邵老師的手,邵老師親熱地叫著他們一個個的名字,我被這種濃濃的師生情深深感染,看著邵老師身體硬朗、精神矍鑠,我也由衷的為他高興。邵老師說起他一個叫周繼德學生,顯得很自豪,周繼德現在莊浪縣工信委工作,擔任副主任,他兒子去年大學聯考考了629分,被北京大學醫學院錄取;他女兒現在上莊浪一中高三,目前在全級一直穩居第一名,並且比第二名高出30多分,按照這樣保持下去,今年考個清華北大應該不成問題。一門出雙狀元,這在莊浪歷還從來沒有,在平涼市也好像沒有。我為莊浪有著這樣的典型而驚訝,也為他們能夠心想事成而祝福。聚會氣氛熱烈,談論最多的話題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我也在心裡默唸,一定要讓女兒接受良好的教育,健康地成長,以後爭取考個大學,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走訪

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當前,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處在學習教育、徵求意見環節“回頭看”的重要時段。為此,我們把進一步瞭解民情民意、聽取群眾意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力爭深入基層群眾“接地氣”、零距離接觸,在與群眾密切接觸中增進感情、錘鍊黨性,改進作風、提升能力。

4月7日上午,我們專門去拜訪了青龍溝村村支書——李存軍,首先了解他對黨的方針政策和組織工作的知曉情況。他說,他每天堅持看新聞聯播,看黨報黨刊,瞭解國內外大事。當他說起當前形勢,說起中央關於“老虎蒼蠅一起打”、決心懲治腐敗問題的英明決策時,豎起大拇指誇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新一屆領導,真是順應了黨心、民心,群眾拍手稱快,無不齊聲叫好。這位支書是新選任的年輕人,思路清晰,頭腦清楚,說起國家大事和黨的方針政策時,一五一十,頭頭是道,令人佩服。

他說,組織部門群眾很關注,特別是人事調整、大學生就業,因為這牽扯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他認為,組織部門應該更好地接近群眾,瞭解群眾的所需所想,在制定政策時,要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利益。談到基層組織建設時,他提出在村部建設上還不能很好地兼顧平衡,一些領導常去的、交通方便的村,設施配備完善,他們這類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村,很少有人來,也很少有人關注,設施不完善,加之村幹部待遇低,沒有保障,教育培訓不是很及時,班子人員思想覺悟不高,內部很難管理,甚至有些村幹部在涉及百姓利益的低保、五保、危房改造等方面動歪腦筋,傷害群眾利益。希望以後能經常走訪村級班子,多談心,多交流,以便於更好地掌握基層情況。

在走訪完李存軍後,我們又去走訪了幾戶村民,他們對取消農業稅、種糧補貼、村村通自來水讚不絕口,說共產黨還是好,農民享受到了幾千年來沒有享受到的好政策,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百姓的可親可愛。他們也反映了很多問題,反映最多的還是行路難、就醫難、貸款難,低保發放不公平,危房改造款項沒有享受到,政策宣傳不到位,村務不公開,村幹部作風不夠好等。他們普遍希望一些對農民的優惠政策、補貼補助、村級事務能在村裡公開,接受大家監督。

對於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他們普遍反映群眾路線教育很及時,他們認為,鄉鎮黨委和村委會是與群眾打交道最多的基層黨組織,幹部作風的好壞對他們來說,最直接的反映來自於鄉鎮幹部和村幹部,如果鄉鎮幹部和村幹部只為自己考慮不想群眾利益,群眾根本不會擁護他們,群眾也會對黨的領導失去信心。現在黨的政策這麼好,關鍵要在基層得到落實。村幹部與群眾接觸最為密切,如果他們把黨的方針政策貫徹不到位,就是的腐敗。“老虎太遠,蒼蠅每天撲面”,習近平總書記對基層工作的瞭解,真是太深刻了!

清明假期雖然只有三天時間,但對我的教育卻遠遠不止三天。作為一名黨的組工幹部,我一定要認真思考一些問題,懷著對農村、對農民的深厚感情,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多做利民、為民、惠民的好事、實事。我熱愛這份工作,更熱愛支援我們工作的廣大群眾。他們,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我前進的動力,是我向上的源泉,是我服務的物件,是我永遠的依託。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5

清明節早上,天氣霧濛濛的,帶著一絲兒水汽,我懷著愉快的心情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爬臨平山,我們出行乘的是地鐵,到達那裡時都快中午了。

臨平山很大很美,山上有許多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我們經過了很多美麗的景點,還有革命烈士墓。那一天,我揹著很多零食和水走了十多公里的路,雖然很累,但媽媽說這樣可以看到更多的風景,呼吸到更多新鮮的空氣。我還見到了很多很多五顏六色的花朵,有我認識的紫荊花、迎春花、桃花……,也有我不認識的。

我還去了山上的東來閣,我們還爬上了最高的樓頂,這是用金屬建造成的樓閣,非常有意思。讓我最感興趣的是東來閣裡面很像一個迷宮。

差點忘了介紹那臨平山上還有遊樂園、動物園,可惜我沒有玩成,因為我們爬山時間太長了,到達那裡時已經傍晚了,天空佈滿了烏雲,還下起了毛毛雨,所以我們不得不回家了。

這次遊玩又累又高興,下次再來玩個夠哦!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6

每年的清明節,媽媽都要煎一鍋鍋貼,吃著香酥酥的鍋貼,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此刻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貴州人,生前最愛吃鍋貼了,不用說了,包鍋貼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絕活,記得我7歲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廚房裡忙活著摘菜,洗菜、切菜,一會兒一大鍋香噴噴的“匯菜”就出此刻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問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飯,光炒菜,並且還這麼大一鍋,我們怎樣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對我說:“小饞貓,別急,好東西在後頭,一會兒保準你饞得流口水。”老外婆像變戲法似的從櫥櫃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麵糰,拿起趕麵杖開始忙了起來。哦,原先老外婆是要包鍋貼給我們吃。

原先只明白吃現成的,我還從來沒看過鍋貼是怎樣包出來的。看著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裡癢癢的,總想去包幾個試試,嗨,這包鍋貼有啥難的,不就是麵皮裡包點菜,再把麵皮合攏,鍋貼不就完成了嗎!於是我就自告奮勇地對老外婆說:“老外婆我和您一齊包好嗎?”“好吧”老外婆慈詳地說,只見老外婆手裡拿著一張麵皮兒,簡便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麵皮上兩手一合然後捏幾下“面嘴”一個鍋貼就包好了,像個吃飽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麵皮上放著一大坨菜,不是麵皮包不攏,就是菜跑到皮兒下邊去了怎樣包也包不攏,再看看老外婆,已經包了好幾個放在盤子裡了!急得我團團轉,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著頭皮包!

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說:“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則一事無成!”我聽了,心裡愧疚極了,真想找地縫鑽進去。總結經驗,自我就異常仔細地觀察老外婆包鍋貼的每一個動作,看了幾次以後,我學著老外婆的樣貌,拿一塊麵皮放在手心裡,從菜盆裡打一小匙菜放在麵皮上,然後雙手一合,把兩個半圓的麵皮捏緊,一個鼓鼓的小船就“遊”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揚了我,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幾年了,每當清明節,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鍋貼的情形!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7

這個月裡的清明節,是個感情色彩很濃郁的節日。我們的一位小記者因遠在他鄉而不能與親人團聚、給故人上墳掃墓,心頭的滋味很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衣衫與眼眶俱溼,觸景傷懷,這又平添了一層愁緒。在這樣的思緒和感傷之中,小記者對“路上行人慾斷魂”感同身受,不由得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又是一年清明節,今年爸爸單位有事,我們一家人遠在他鄉,不能在清明佳節給逝去的曾祖母掃墓。仰望天空,看看大地,曾祖母的身影不禁又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把真誠祈禱送給遠在天堂的曾祖母,希望她在那個世界裡能一切安好,沒有疾病,沒有寂寞。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微風吹拂著我的臉龐,一陣憂傷不禁湧上心頭。這已不是什麼苦楚,而是一種心靈的烙印,雲端不時地出現曾祖母蒼老的身影,我不禁淚如雨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千多年前,杜牧曾經以酒澆愁,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句,以此來思念已經逝去的親人。一千多年後,當我們站在墳前,看著刻在墓碑上的飽經風霜的一行行文字,禁不住眼角溼潤。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去親人的墳上除草、培土、獻花,來表達自己的一片情懷。親人固已逝,情意必永存!這是對他們的紀念!

想著曾祖母,也想起了往事。在我的記憶中,和曾祖母一起玩遊戲,往往是充滿歡樂、幸福的。我小時候,我們常常一起玩捉迷藏,那時,笑聲、叫聲遍佈了房間,曾祖母時常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和我一起玩。後來,她因為病魔纏身,死在了鄉下的那間小屋中。她嘴邊帶著一絲微笑,似乎並沒有煩惱。臨終前,當我們聚在床邊時,曾祖母奄奄一息地說:“位力呀,我……我……要到……很遙遠的地方去了,你……要……好好……學習,別……像我一樣沒文化……”說著,她望了望我們,眼角流著淚水。那時,幼小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直到現在仍感受到悲傷。

小雨還在下著,那股涼涼的感覺衝到臉上,免不了讓我發出一絲淡淡的嘆息。“金魂一縷入雲霄,月來頂峰登意消。”清明,是涼的,是酸的,是掏不盡心腸肺腑的思念。也許正因為有了思念,才有了涼雨和微風的伴奏。

又是一年清明時……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8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代的時候,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而非節日,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那才是真正的節日。而作為節氣的清明節,卻晚了一天,可是他卻意味著春天的到來。

清明時,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純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

寫到那裡有人會問掃墓的習俗呢?—掃墓的習俗出此刻漢代,最初的清明節僅僅只有踏青的習俗,清明代表的是踏青的季節。

掃墓的出現是因為漢朝的皇帝經常在清明節時祭拜祖先,所以老百姓們也開始在這一時節掃墓了。唐朝時,皇帝在這一節日裡還發過禁令,‘禁止在清明節是掃墓和踏青一齊進行。’因為很多人在掃墓時哭哭啼啼,踏青時有嘻嘻哈哈,朝廷覺得不嚴肅所以才釋出的。

可是實際上,古故人們把清明這個節氣看作生命轉化的節氣,因為它意味著過去一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也意味著人和自然的交匯。

此刻的清明節,它不僅僅僅是人們祖先和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之人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維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個人感想 篇19

又到了清明節,望著窗外的景色,我腦海中不時浮現出一個個在苦難中咀嚼苦難中變得堅強的前人。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公元1080年因“烏臺詩案”而被貶黃州的蘇子咀嚼著苦難,默默地墾荒種地,建造了“東坡雪堂”,寫下一首首流傳千古的詩篇。

心懷亡國之恨的勾踐,在吳國的牢獄中飽嘗艱辛之餘,為了激勵自己,他每日一面品嚐著奇苦的膽汁,一面在心中勾畫著復國的藍圖。最終越國滅吳,成為一代強國,這成為千古佳話,勾踐也因此名垂千古。

雙耳失聰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是致命的打擊,但貝多芬卻對命運說“我要遏住命運的咽喉”。他在苦難的深淵中,用心體驗耳聾的痛苦、眾人的嘲諷,將苦難的果實整個吞下,用顫抖的雙手彈奏出一首首激勵人心的、美妙的樂曲。

清明節中,我們懷念古人,從前人的腳步中,我們知道,苦難本身是一種磨難、歷練,但是它也是一種激勵人奮進的機會。在遇到苦難時,咀嚼苦難,我們才能活得坦然。咀嚼苦難,我們才能超越自我。咀嚼苦難,我們才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