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11W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1

國中化學優質課,我非常有幸聆聽了全體教師的教學活動。參賽選手的激烈的比拼和專家們精彩的點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很想和同仁們一起交流。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精選16篇)

一、感慨優質課的精彩

說真的,一天半聽下來感覺一點都不累,課中高潮迭起,令我們觀摩者心曠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餐。總體的特點有:

1.新課匯入各有千秋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場白為教學任務的完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儘管各位老師的開場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師的開場白卻告訴了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匯入新課應新穎別緻、親切自然、切合主題、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

①複習匯入:如從瞭解學生對水的淨化引到活性炭的作用而進入主題。

②詩歌朗誦匯入:如師生共同朗誦引入《分子和原子》,讓聽課者感到親切自然,另有用鄭板橋的竹子引入《竹子裡的奧祕》等。

③圖片匯入:上課鈴響,老師首先向同學們展示了各個圖片,由此匯入新課。琳琅滿目的美麗圖片把同學們一下子帶入了異彩紛呈的化學世界之中來。

④實驗匯入:用酒精燈的點燃與熄滅引入課題《燃燒與滅火》,生活中聞到桂花香引入《分子和原子》等。

⑤歌曲匯入:未上課之前,幾乎每位老師都用多媒體播放音樂,優美動聽的歌曲把聽課者都帶入了一種美妙的境界之中。這種方式在給聽課者帶來音樂享受的同時,自然地匯出了新課。

2.探究活動實實在在

科學探究既是教學內容也是學習方式,這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9節課中的科學探究真可謂本次活動中的一大亮點:探究主題廣泛,概念、定律、原理、生活知識都成了探究的載體;探究形式多樣,有實驗、討論、尋找規律等;探究活動實在,每一個活動都是形成知識和能力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不象是為了渲染氣氛,貪圖熱鬧的秀場。

3.多媒體應用恰到好處

多媒體的最大優勢就是可達到直觀,高效,生動有趣的效果。從上課教師的表演中,我們真正感受到的選手們多媒體使用的那種絕佳的效果;如《竹子裡的奧祕》,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多媒體獨有音訊、視訊效果,巧妙插入動畫、新聞的片斷,起到獨到的教學效果,如《探究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和《愛護水資源》這樣的例子每一課都有。另外實物投影的配合增加了演示試驗的效果,讓學生看著更真切,如《水的組成》。

4.我的課堂我做主

教學過程其實是師生交往的'過程。9節課明顯以學生活動為主,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主要為學生創設思維空間、思維的範圍、思維的時間,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有些教師的語言幽默時尚,有些教師的聲音優美動聽,在和諧、熱烈、親切、活躍的氣氛中一節課就悄悄結束了。有的教師在下課時還不忘把課堂作為逃生演練場,讓學生在課堂上了學會逃生本領。

5.實驗中頗有創新

在9節課中多數老師做的實驗都有一定的創新,讓學生的知識儘可能得到增長。例如磷的燃燒實驗的改進和課本完全不一樣,一個實驗引出一個結論,而且還防止了環境汙染。電解水實驗中氫氣的檢驗和氫氣性質的實驗和課本也不一樣,把實驗現象一下子變得直觀明瞭,學生也容易掌握。

總之,課程設計的嚴謹;知識過渡和銜接的自然;課題引入的新穎與巧妙;實驗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師生的真切互動和溝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難用幾句話能說清楚。

二、感受課改形勢的改變

教育專家總結了現在的教學形勢。強調這次評比的目的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們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學習的心態和研究的視角來觀摩課。新的形勢下應關注:

1、體現新課程目標、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2、創造性使用教科書(用教科書教)。

3、建設新型的課堂文化:民主、平等、科學、對話、協商。

4、密切聯絡實際:生活、學習、社會發展。

5、課堂的生成性(上課時出現的意外問題)。

6、以科學探究為突破口:多元化學習方式。

7、師生互動。

8、課堂情景。

9、個體差異。

10、促進學習的多元化。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xx月xx日,我在濟寧參加了由山東省教研室主辦的國中數學優質課評選的聽課學習,觀摩了來自山東省各市選送的精彩的數學優質課,聽了專家的點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幾天的聽課學習我收穫很大,下面就這幾天的聽課情況談點自己的感受。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耐心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富有親和力的語言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多種評價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精彩,目的明確,既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又不脫離教材。尤其是一些資訊的蒐集和利用,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非常樂意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著學習。尤其是一些情境的創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學生學生們的學習。尤其是臨沂市張朋老師的《等腰梯形》一課中,就地取材做得非常好,不但取材好,整節課下來流暢自然,有趣味性,效果非常好。

仔細想來,這些課有五大特點:

1、導課形式新穎,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善於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

3、注意了讓學生主動探索,更注重了學生交流。

4、充分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服務於生活這一理念,使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

5、教師有紮實的基礎知識作後盾,有較高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作為一名教育者,我珍惜每次學習的機會。學習可以使自己進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今後的工作中激勵自己不斷進取,能更好的促進自身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工作。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3

一、同類學科,取精去糟

值得慶幸的是,前三節課竟是對口的數學課,三個不同的課題,三種不同的課型,展示出不同的教學設計和獨特的教學風格。首次登臺的是來自河口國小的xx老師,她執教的是二年級下冊的《推理》,對於低年級小朋友來說,確實是既抽象又難於表達,但由於老師的巧妙設計,課堂效果極佳。全課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小動物作客”為主線貫穿始終,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一、猜謎遊戲,引入推理;二、認識客人,初探推理;三、瞭解客人,再探推理;四、幫助客人,運用推理。以上環節層層相扣,知識點由易到難,既符合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又讓學生在娛樂中不知不覺探究新知。我暗自佩服教師的高明之舉,若無斟酌之思,哪來成功之舉!

第二節閃亮登場的是xx市十一小——執教的《繪製家鄉輪廓圖》,課始呈現的家鄉美景圖是:三清山的秀女峰,婺源的篁嶺和萬年的神農宮,吸引在座的眼球,它們都是我們江西上饒的風貌,順勢引入課題。在繪製家鄉輪廓圖的探究活動中,教師大膽放手,每個環節只用簡要語言或重點語言作溫馨提示,讓學生親身經歷以下四個過程:初繪,根據南北東西資料;二繪、對比周長資料;三繪、對比面積資料;四繪、完善具體數量。歷經四次繪製,四次修改,一副副精美的大作展現給每個觀眾,無不拍手稱歎!課後結語“詩山文水,上乘富饒”更高境界地襯托出對家鄉熱愛之情!

接下來的是一節幾何課,由xx縣xx國小xx老師執教,課題是《三角形的內角和》,對於這個熟悉的課題,曾見過多種教法和學法,但我也很期待巢老師的精彩演繹,本課的主要設計意圖是讓學生主動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巢老師引導學生採用測量法、摺疊法、撕拼法等尋找答案,驗證結論。這樣學生的知識生成不再是老師生硬的灌輸,而是經歷了“大膽猜想——動手操作——驗證概括”的活動過程,自然印象深刻,後起的應用以進入“智慧島”參與四次挑戰作為鞏固練習,也遵循了由易到難,拾級而上的教學規律。

二、精彩點評,醍醐灌頂

人無完人,課亦未能盡善盡美,再精彩的課堂都有瑕疵,正所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市教研室數學教研員吳老師對本次獲獎的國小數學課例作了中肯的點評,其主要亮點有:一、創設愛國情境,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二、建立和諧的氛圍,注重民主合作交流;三、講究公正,促進正直人格的形成;四、倡導文明友善,重視文明禮儀的形成。同時也指出了有待思考的問題與建議:1、教學設計要合理有效,緊扣學情;2、關注課堂的現場生成,扶放有度;3、評價語言要豐富多樣,有激勵性;4、關注數學文化與數學課程的整合。本人聽後如同醍醐灌頂,感觸頗深,這不正是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嗎?

三、異類學科,求同存異

隨後,我們還聽了一節《去遠方——首都北京之旅》的綜合實踐課,可能是初次接觸的緣故,我覺得既新鮮又好奇,原來實踐課是這麼上的呀!課前的充分準備可少不了,收集相關資料和材料才是實踐探究的前提保障,在聆聽與觀摩中我受益匪淺。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卻是英語課,儘管自己是個門外漢,卻聽到那般如痴如醉,伴隨著優美的樂聲,教師標準悅耳的發音和孩子們的互動是那麼的和諧生動,這哪是課堂?分明是一場有趣的活動,置身此境,陶醉其中。倘若我能變年輕,真想衝動地當一回英語教師。

這是一次短暫的旅程,也是一次愉悅的學習,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新的認知衝突,不應固步自封,墨守成規,理應學會取捨,大膽放手嘗試,只有充分相信學生,才會有意想不到的奇蹟出現。我願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石,納百家之長,走出自己的風采!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4

這一個月以來,一直在聽課,常規課、示範課、校際課等等,每位老師的課堂都是精彩紛呈,閃光點很多,也讓我終身受用。聽的多了,也竟有些迷茫,不禁自問到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課堂?記得前進國小在一次繼續教育中提出的主題是有效課堂、簡美課堂、學習型課堂,主題很鮮明,也是我們老師在新課改目標下多年“上下而求索”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做到有效教學?

以當天聽的一節四年級的示範課《搭石》為例,“雞蛋裡挑骨頭”,說說自己的感受。

首先這節課給我的直接感受就是震撼,視覺的震撼:整塊黑板呈現給我們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村鄉野圖,清波盪漾、人影綽綽,搭石連連,鋪在水中,呼應著我們學習的課題《搭石》,真是“一道風景”,有效地創設了情境。就是讓美術老師來畫,也不一定畫得如此形象逼真,可見老師為了準備這節課花了很大的功夫;聽覺的震撼:老師為了凸顯人們在過搭石時的協調有序,老師邊讀邊讓孩子做著動作——“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孩子踏踏的'腳步聲,印證著“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像輕快的音樂”。

其次是清晰的邏輯:課堂的匯入就是搭石是家鄉的“一道風景”通過畫面感受美,然後進入2、3、4段感受它為什麼這麼美,分別論述它如何成為“一道風景”;最後總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老師總結美是什麼,讓學生說、寫。教學就在教師的控制下有條不紊地進行了。

再次心中有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設定了語言訓練點——“無論……只要……一定……”,通過設定情景、角色定位、自定主題,一步步加大了語言訓練的難度,這樣有梯度的訓練,可是照顧到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說明老師心中有學生。

再次聯絡實際,為了讓學生對“謙讓之美”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老師找了兩組學生分別在走搭石的過程中扮演年輕人之間的謙讓,和年輕人對老年人的謙讓,轉而對學生提問看到這一幕,你會說什麼?從而讓學生理解“謙讓”在當地人們心裡是“理所當然”的,是“一道風景”。

文中處處緊扣主題“這是一道風景”,縱觀整堂課,無疑這位老師的教學是成功的。可是在感慨之餘不禁陷入沉思:課堂依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問題的提出者、引導者,由誰發言,如何發言都由教師決定。老師課前精心設計,課上循循善誘,步步啟發,左右開導,最後終於使學生符合了老師的“最終意願”。這種“生從師問”形成的學習心理,無疑是消極被動的。那這樣的課堂算不算有效的課堂呢?

我想在有效的課堂裡,也許沒有熱熱鬧鬧的場面,也許沒有令人拍案叫絕的設計,也許沒有華麗的多媒體課件,沒有刻意的作秀,不花裡胡哨,卻流淌著行雲流水般的自然美。

在簡約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實實在在著眼於學生的發展。簡約的本色就是返璞歸真,是一種富有生命張力的美。很欣賞於永正老師的教學風格,在他的課上,學生是他的中心,學生的一舉一動都是他教學閃光點生髮的基礎,這才是大師的風範。我們上課不是為了取悅於人,做給別人看,而是在演繹一段自己的故事,是讓自己和學生一起愉悅,一同進步!

莎士比亞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那我們就要呼籲有效、簡約的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內心需求為主線,倡導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促進教學的民主化、開放化,要用學生的口說學生自己想說的話,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調動他們積極思考,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那就讓我們的教學真正做到迴歸樸素本真、高效務實,用這把鑰匙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5

今天(4月13日)街道舉行了資訊科技優質課評比,我也參加了。這次上課的內容是四年級的最後一課《設計標記》。這是一節對word圖形工具的綜合應用,對學生的軟體操作能力和想象創造能力的要求很高,不過上課的老師都做了很充足的準備,上課下來達到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第一節是太陽希望國小的張迪老師上的,他的課放得比較開,匯入花了沒幾分鐘,接下來的時間基本讓學生模仿書本的例子來操作。總的來說對學生的探索能力的培養很到位,不過放的太開加上模仿性太強,很難發揮學生的創造和想象能力,所以學生的作品沒有新意,希望張迪老師以後能注意創造方面的環節,期待他的好課。

第二節是我自己上的,一開始,我讓學生欣賞一組標誌圖片,圖片放映設定是由單個圖形到組合圖形的過渡,主要意圖是照顧到每個學生設計能力,也為後面可以用單個圖形來設計標誌做了輔墊。欣賞完以後讓學生談談標誌的共同特點來滲透標誌設計中要注意的理念。在學生理解標誌的設計含義的基礎上,教學進入第二個環節,我出示了自己設計的標誌,主要讓學生知道可以使用單個圖形來設計標誌,然後出示了課本例子,讓學生學習組合圖形的製作方法並說明了要注意的地方。此環節學生出現了很多冷場,不能回答我提出的問題,自選圖形工具也沒有辦法找到,主要原因是課前沒有做好預習。第三環節,我採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製作設計標誌。最後學生設計完成以後,通過欣賞、交流、評價,進一步促進本節課情感目標的達成,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結束階段我又給學生欣賞了一組有藝術感的標誌,並展望未來給孩子們提出了希望。我覺得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環節還是比較合理的,只是少了個小結。教學中,我為學生營造寬鬆和諧的氛圍,給學生以自主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掌握了運用自選圖形工具繪製圖形的方法,並能夠熟練地設計製作標誌,同時,通過標誌的設計,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精神,通過欣賞評價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不過自己在突發事件的處理方面和口頭表達能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增強。

第三節是坎東國小的胡楚君老師上的,這節課我比較喜歡,因為老師的調控能力做的很好,是我學習的地方。開始老師情感教學入手,公共設施被破壞自然想到設計“警示牌”,但也因為這樣的環節,學生的設計能力受到了限制,就是把設計標誌限制在設計“警示牌”的範圍,我想胡老師可以再想想好的例子來完美這節課。這堂課我認為最好的環節是在老師講解例子的時候,老師應用“漸出法”把一個例子進行分解,分解過程中教學各種技能和注意的地方,再加上趣味性的操作,很好的突出了重點和突破了難點。

設計一堂好課就像今天的設計標誌一樣,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創造,而我需要更加努力。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6

張振濤老師執教的《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裡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課文移步換景。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著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容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景色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和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讚美之情。選取本課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二是瞭解並學習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模擬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製作了精美的幻燈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製作課件時我考慮到課文介紹的景物較多,如果讓學生圍繞著一個問題“你最想在哪裡攝影留念?”來學習的話,課件的出示就不好掌握,經過再三考慮,我最終決定按照作者的遊覽順序,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來學習。從教學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方法雖然使得教學流程清晰,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應引導學生多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區域性的重點朗讀。

根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並受到思想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點播這美麗畫卷的創造者,使學生感受到勞動人們的偉大,受到情感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了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薰陶,享受審美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改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避免平鋪直敘,在理清順序之後,以朗讀為主要手段,充分調動學生,以讀句子、說詞語、談感受來學習頤和園的美,整個教學思路設計得比較清晰,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學中,注重滲透對學生的語言訓練,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準備,在學生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時,適時引導學生。

因為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為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鬆,所以許多的亮點都捨去了。本課的寫作很有特點,在學生知道本課是按照地點的轉移,長廊——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頂——昆明湖。學習它的寫法,如果能進行一次小練筆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寫遊記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遺憾的是這次小練筆沒有時間進行。

從這一課的教學中,發現的不足很多,但正是有了這些問題,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雖然說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7

12月16日,一個好日子。我們花廳國小語文課改組一行六人,在楊思鋒校長和徐偉前主任的帶著下,五點多就起床,六點鐘動身,七點非常就趕到了上饒縣一小。觀摩了在一小進行的小語課堂改革研討會。此次活動的內容出名師課堂教學、校長評課、網路作文教學等。課型有“主題閱讀”下的以文帶文、展現共享、整體識字、讀寫聯動。還有一場別開生面,大氣雄偉的“百人詩會”深深吸引了我……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細心展現不僅令學生沉醉痴迷,而且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完幾位教師的彙報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字。朱麗華校長親自上陣,在教學《人物描寫一組》時,她先以評書的味道朗讀了《紅樓夢》中描寫王熙鳳外貌的語段,生動形象,別有韻味,受到了大家的欣賞,指導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為學生的讀打好了紮實的根底。課中,她抓住經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寫,引導學生對王熙鳳的“辣”進展細緻的分析。最終,她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以文帶文的形式,對人物的拓展品讀,即對嚴監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讀,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朱校長美麗生動的語言中層層綻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其次、注意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教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汪教師《望天門山》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引發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意引導學生朗讀。

大區域性教師都特別注意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根底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一樣,例如:範教師和王教師的同課異構,教師在上《掌聲》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描寫掌聲的語句,體會那掌聲熱鬧而長久的情感;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掌聲響起的緣由;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英子的感情昇華。學習中還穿插著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悟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特別清楚。

第四、注意學習習慣的養成。

許多教師會在課堂上穿插著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氣解決。例如葉教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於在學習課文時快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準時的訂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教師始終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育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

幾位教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教師運用“你最聰慧、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知我答案了”等來鼓舞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受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漂亮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熟悉。但是還有一絲圓滿:由於時間關係和活動的大型性,有些好課,特殊是網路作文的讀寫聯動課沒聽到。

培育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擅長髮覺、擅長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力量的習得需要語文教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當閱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第六、今後努力方向

1 、必需不斷地學習。我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裡,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進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構造,加強自己的教學根本功訓練,特殊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全部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全部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要擴大自己的學問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閱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2 、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始終是學問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學問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公平地跟學生溝通,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僕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進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進展打下堅實的根底,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進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養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時機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8

作為一名市級語文兼職教研員,很榮幸參加了中央教科所在丹東組織的全國優質課學習活動。整個大賽既隆重熱烈,又體現了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現在回想起那一節節令人嚮往的課堂,收穫頗多,受益匪淺。許多閃光之處熠熠生輝,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這些優質課,包含了語文課堂的各種形式。每位授課教師都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在課堂上讓學生真正學到了大量的課內與課外的東西,課講得實在,而不是華而不實的表演課。

教學中,教師們緊扣文中的重點句段,引導學生讀書——想象—感悟—體驗,並滲透多媒體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課文常識(如修辭、語法等)的淡化,更加偏向於情感的薰陶。許多的課堂,都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將課文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讓學生在無形之中得到情感薰陶,心靈得到進一步地淨化與昇華。所有的講課教師語言生動精準,充滿生活氣息,處處都使我感受到語言“美”,讓我感受到不光是在聽課,而且是在享受。

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山東濟南的聶志婷老師的《矛與盾的集合》一課,設計精巧有新意,看似只為調動情緒的遊戲卻成了貫穿全篇的一條暗線,直到最後的遊戲再次出現,才讓人恍然大悟——原來真身在此!雖說遊戲兩次出現,但是出現的時機不同,用意不同,層次就有所不同。設計之新、之巧,不由得讓人拍案叫絕。還有教學過程中的討論研究性的學習,也都目標明確,分工細緻,讓每個參與活動的學生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知道要達到什麼目標。老師設計遊戲性的挑戰環節讓學生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並勇於探究。整個課堂真正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教師則暗藏其中,只是在學生有所困惑時才“浮出水面”,指點迷津。這樣的課堂對學生敢於放手、敢於信任,大膽創新,了不起!

讚歎之餘,更多的是深思。聶老師之所以能將一節課講到如此精彩之境界,吃透教材是根本。教師的語文功底紮實,語文素養很高,深入研讀教材,瞭解文字背景。其次是駕馭課堂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真正達到了教學目標。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內容,真正實現了“寓教於樂”。

這次外出聽課學習,讓我深悟到語文的最高境界——“三味”(濃濃的語文味,深深的人情味,幽幽的書卷味)是我們最終追求的目標。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努力鑽研,將那些優秀教師身上體現出來的優秀的教育品質滲透、落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9

3月27號下午我參加了高港區組織的中國小音樂優質課展示活動,一共上了四節音樂課,兩節低年級,一節中年級,一節高年級的課,四節課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節低年級的課,我雖然已經工作四年了,但一直都是擔任中年級的音樂教學。低年級的教學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挑戰,一種鍛鍊。

第一節課是田河中心國小的劉曉娟老師執教的。劉老師開始先跟小朋友們互相問好,大家先熟悉一下。然後以“今天有位神祕的小朋友想跟大家見面”來匯入課題,由神祕的好朋友帶來的音樂進入三拍子的練習。先讓小朋友們有節奏的拍手,然後在講解,練習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強弱弱”。(這個環節解除了學拍子的枯燥,乏味)。以多種樂器,不同的方式來練習三拍子的節奏(特別是“走步”教學生以步子的大小來練習三拍子節奏)。劉老師是以兒歌的形式來揭示歌曲的(調動了學生對課堂的積極性)。我覺得在教讀歌詞時應該要加入打擊樂器的伴奏,這樣學生能更好的讀準三拍子。在學唱歌曲前,劉老師先讓學生區分第一句與第二句的不同點(音高的不同)之後,在學唱的。在連音線的地方,劉老師為了能調動學生的情緒,她又是以兒歌的形式介紹連音線給小朋友們認識的。歌曲學完後,以“念,動,奏”三種不同的方法給歌曲伴奏,最後聽著音樂駕著小船離開教室來結束這節課。整節課劉老師的語速都很慢(因為一年級小朋友比較小,如語速快了,他們就有可能聽不懂說的什麼),教態,表情都很大方自然。

第二節課是大泗國小的戴老師上的《小小雨點》。戴老師是以“找春天”來匯入課題的,才剛剛開始上課,戴老師就將課堂推入了高潮,戴老師教態給我印象特別深刻,她上課特別大方,自然,非常有激情。跟小朋友們互動的很自然,真切。在整個學習歌曲的過程中,學生一直都很開心,高興,都很主動,最後以“遊戲,創編歌詞”等方法來反覆練習歌曲。但我覺得在教唱歌曲時,戴老師用鋼琴教的太少了,在教唱的第二小段有音不準的地方,老師也沒有糾正,以至於好多小朋友音唱不準,甚至有些人不會唱。應該用鋼琴多教唱,教學幾遍,在音不準的地方要及時糾正。戴老師的整節課都讓學生在高興,興奮中渡過的。

第三,第四節課分別是海小的陶老師和實小的高老師上的,不管是從教態還是從各個環節的匯入都細緻入微。

總之通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做為一個音樂教師,音樂基本功很重要。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10

xx老師執教的《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裡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課文移步換景。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著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容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景色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和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讚美之情。選取本課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二是瞭解並學習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模擬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製作了精美的幻燈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製作課件時我考慮到課文介紹的景物較多,如果讓學生圍繞著一個問題“你最想在哪裡攝影留念?”來學習的話,課件的出示就不好掌握,經過再三考慮,我最終決定按照作者的遊覽順序,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來學習。從教學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方法雖然使得教學流程清晰,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應引導學生多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區域性的重點朗讀。

根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並受到思想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點播這美麗畫卷的創造者,使學生感受到勞動人們的偉大,受到情感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了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薰陶,享受審美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改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避免平鋪直敘,在理清順序之後,以朗讀為主要手段,充分調動學生,以讀句子、說詞語、談感受來學習頤和園的美,整個教學思路設計得比較清晰,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學中,注重滲透對學生的語言訓練,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準備,在學生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時,適時引導學生。

因為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為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鬆,所以許多的亮點都捨去了。本課的寫作很有特點,在學生知道本課是按照地點的轉移,長廊——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頂——昆明湖。學習它的寫法,如果能進行一次小練筆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寫遊記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遺憾的是這次小練筆沒有時間進行。

從這一課的教學中,發現的不足很多,但正是有了這些問題,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雖然說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11

10月21日到10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XX市國小科學優質課評選觀摩研討活動,認真聽取了17位老師的科學課。他們的課讓我感受頗深,收益匪淺。他們的課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向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也讓我充分領略了科學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各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表現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很高。教學理念先進靈活,面向全體。在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展示出了教師的綜合能力。現將我這次聽課活動總結如下:

1.獨具匠心的課堂設計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這17位老師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陳玉鳳老師的課。從陳玉鳳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教學設計新穎、有趣味性。她完全依據實驗課教學流程精心、創意的設計思路,設計出了一堂好課。她在執教《神奇的水》時,她抓住學生的好玩,好奇特點,變魔術,將紙巾的一端四分之一加入了紅墨水中,由學生回答看到的現象和想知道的問題,引出了課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引導學生繼續探索其它材料放入水中的情況,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自己說出實驗要點,從提煉問題→大膽猜想、創設方案→ 動手操作,觀察現象→分析現象,得出結論→應用結論這一流程有條不紊的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做到了首尾呼應。教師獨具匠心的設計使課堂顯得十分和諧。整節課體現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新課程教學理念。還有陳藝華老師執教的《大氣壓力》讓我也收穫頗多。

2.生命氣息的課堂

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蹟、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離開學生的.主題活動,這個時空就會破滅;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火把的是一個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走出教室的時候仍然面對問好,懷抱好奇。然而科學課堂就是這樣的課堂,是充滿生命氣息的課堂。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就要把真摯的感情投入到課堂教學中,那麼學生的情感也會被感染。學生由此會興趣濃厚、思維活躍。例如,曾冬義老師的執教的《有趣的食物鏈》這節課原本是很枯燥的課,但是曾冬義老師上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他導課時用ppt播放生物為了生存捕食的照片,提問學生看到了什麼現象,用身邊的動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的語言幽默風趣,學生在相對輕鬆的環境下學習。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講解認識食物鏈和食物網,曾冬義老師採用的是做遊戲,讓6個學生扮演6種動物,綵帶代表鏈子,解釋了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意思,接著讓其中的一種動物死了,綵帶斷了,其他動物也跟著死了,讓學生總結出食物網中生物的重要性,用遊戲突破了重難點,也讓整節課變得非常有趣。在課結束時,曾老師還不忘及時的對學生進行保護動物的思想教育。讓整節課堂充滿生命氣息。把原本很無聊的課變得這麼有趣,非常值得我去學習。

3、與生活緊密相連

幾位老師導課都是用生活中有趣的現象,用科學知識解答生活現象。使學生對自然現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樂於參加觀察、實驗、製作、調查等科學活動,並能在活動中克服困難,認真完成預定的任務。將學到的科學知識和日常生活中運用的工具、器具、裝置相聯絡,識別日常生活中科學的應用。

教師的科學素養,能使學生獲得廣闊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和對科學的好奇心。蔡平梅老師和陳藝華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所表現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體現了素質是很高的。在教學觀念上能利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方法靈活、面向全體。在基礎知識的處理上,做到了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小組討論歸納、總結知識規律。在基本功、技能方面,展示了教師的綜合能力、應變能力強,處理突發問題適當合理,從而達到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提高的目的。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真的不虛此行。讓我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讓我重新認識了科學課堂。也更堅定了我認真鑽研教材,虛心求教,上好每一堂科學課的決心。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12

1、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

在這一天的時間裡,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2、多表揚,少批評,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各位老師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很好!說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非常豐富!真聰明!你的解法非常棒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3、在做中學,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及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做中學的基本形式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得出並介紹小組的成果結論小組互相評定,它與課改的思想觀念是不謀而同的。

4、精心設計富有價值的練習

作為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能激發其思維興趣的舞臺,要精心設計富有思維價值的練習,使學生遨遊在廣闊的思維空間,置身於知識的探究過程中。

總體來看,在這幾位老師的課上,整個課堂老師給予了學生及時的評價,語言恰到好處,使人聽起來舒服自然。這樣的評價有利於學生的自主發展,讓學生體驗過程,享受成功,沒有給學生過重的壓力,但都有一定的質量。

對比自己的課堂,感覺自己在課堂教學方法上過於傳統、拘禁。將問題留給學生探討,總有一種不放心的感覺,長此以往,學生已習慣接受老師的灌輸,成績雖然好了,但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小了。今後還要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大膽實踐,構建一個靈活開放與生成發展的數學課堂,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13

縱觀整節課,無論是教師後教環節的循循善誘還是學生自學環節的激烈討論都恰到好處,學習氣氛濃烈,可以說聽這樣一節課是一種享受。

一、楊老師的課堂充滿激情,學生也總是學習熱情高漲

只有充滿激情才能喚起孩子們內心的共鳴,才能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課變得生動而有趣,變得有滋有味。

二、教師教學環節銜接得當,教學語言乾脆利落

特別是匯入環節的設計十分巧妙,兩道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學生直接進行口算,然後相繼出示兩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題,通過對比的方式引出課題,既使得匯入乾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又注重了新舊知識的銜接,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三、學習目標確定準確

可謂是既精準又簡潔,簡簡單單8個字——掌握方法,正確計算,就把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需要掌握的程度顯現出來。

四、自學指導設計準確

做到了有內容,有方法,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學多長時間,為學生的自學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自學指導是學生學習的導航標,正確合理的自學指導能使學生的自學變得更加輕鬆更加有的放矢。特別是教師心思縝密,把自學過程中重要的字詞用不同的顏色標記出來,既醒目又能為學生的自學起到點撥的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法可依,有法可行。

五、建議

1、學習目標的出示時教師應對學生做以簡潔明瞭的詮釋。

雖然學習目標以精簡為主,但教師的適時解釋能使學生對於本節課的學習方向更為明確。所以我想教師何不妨浪費半分鐘的時間對學習目標做簡要的詮釋。

2、後教環節對於學生的放手力度不夠。

學生自學檢測後雖然能及時的發現學生自學中的問題,但是出於對學困生的關注,不敢相信學生,以至於頻頻的講解,頻頻引導。

3、合理整合時間。

本節課的後續練習部分處理的過於浮躁,如果能合理整合時間,相信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14

參加濱州市體育健康優質課評選,共聽19節課。這次學習讓我的思路更開闊了,瞭解課的設計模式,體會到分組評價重要性,這次聽課學習成為我教學道路上的指明燈。

一、思路開闊

在聽課以前,我對健康課的設計僅限於《調節你的情緒》、《預防近視眼》、《禁止吸菸》這三節課。聽完課後讓我豁然開朗,除此以外還有《感冒與抗生素》、《意志品質和自信心的培養》、《生命,不能刪減的旅程》、《勇敢,樂觀》、《合理營養與健康》、《緊急事件處理》等等。這些參評教師不僅能設計出來,而且教授的很順利,學生很喜歡,也學到很到外堂所不能給與的知識,真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在我們學校舉行,也讓我們學生飽嘗一次知識大餐。

二、同課異構

關於情緒方面聽了有七、八節課,卻設計出不同模式,當然教學效果也不同,每節課都有他的閃光點,都有吸引我們眼球的`地方。我也講過兩次關於情緒的課,設計不夠深(影響情緒的顏色、味道,講課老師都設計上,效果很好);花樣不夠新穎,《我的情緒我做主》裡用的“擊鼓傳花”導的課,講自我暗示方法時,小組內共同參加“一、二、三,加油”的方式,瞬間氣氛上來了,在《快樂學習,輕鬆考試》裡“過障礙”的遊戲,很受學生喜愛。在《調節你的情緒》中,“焦點訪談”環節中,學生當記者在班內採訪,讓學生過一把當記者的癮。我還了解到:調節情緒的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三、評價效果

通過聽這十幾節課發現一點,只要老師設計上分組評價的課,這課堂氣氛就很活躍,沒有設計這環節的課堂氣氛很沉悶,即使老師花很大力氣用在調動上,效果很不明顯。發個小禮物:一顆小星星、一張小卡片、一個笑臉,卻很學生打來很大吸引力。學生踴躍回答,抓住每個掙分的機會,學生跟著老師思路一步步進行下去,教師授課也就輕鬆多了。在以後教學中,自己也因該多在這方面下功夫,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這次聽課學習讓我收穫很多,除此以外我還獲得大量課件,並用於以後教學中,吸取其中的精華,讓自己課儘快成長起來!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15

4月14日-17日,濱州市國小語文優質課評選在濱州市第六中學舉行,我有幸聽取了這三天的18節課,這18節課給了我很大的觸動,震撼了我的內心與靈魂,讓我學到了很多,無論是老師們的語言還是精神風貌,無論是他們的思想還是教態,有很多都給我們起了模範帶頭作用,下面我就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 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學信仰。

我們在無數的影視作品中看到了很多光輝的共產黨形象,在那麼嚴酷的刑法面前,大義凜然,毫不畏懼!都是肉軀之身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們?那是共產主義的高尚信仰!而我們教師除了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對工作有一種極度的熱情,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什麼我們就職業倦怠了呢?就再也沒有當初的激情了呢?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缺乏一種支撐我們下去的信仰。而我們的教學信仰是什麼呢?--培養善讀會寫的文化人和文明人。那我們國小語文幹什麼?是為培養善讀會寫的文化人和文明人奠基!因為我們的教學物件是人,而人的發展是個性、多元、複雜的!這也就註定了我們工作的瑣碎與複雜。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自己工作努力的方向。市教研員的理論指導使我們有一種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感覺,也讓我們找到了工作的動力。

二、 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

講優質課的每一位老師素質都很高,可是他們成功的背後卻是全校老師共同努力的結果!在一次次的磨課過程中,年輕老師在進步,在成長。在一次次的反覆推敲下,每一個小小的細節,過度都是如此的完美!一節課的精彩呈現,卻是凝聚著一群人的汗水。與我們同去的有實驗一小的一名老師,邱老師在談這一個問題時,深有體會地說:“我講優質課的時候,我們語文組陪著我上了12遍,改了12遍,真是脫了一層皮!即使這樣,我們校長還是找到我,說‘飛飛,我覺得有一個地方還是不夠好,要不然我們再上一遍?’”通過這一件事,我就很羨慕她,遇到一群這樣的同事與領導,這是一種幸福!

三、《語文課程標準》是每一節課的出發點和中心。

語文要教什麼?怎麼教?是我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這18節課就完美的給我們呈現了這一點。作為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緊緊圍繞課標,每一個環節的設定,都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學情的。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就是識字、寫字。在課上老師對每一個字的讀音都要求讀準,無論是音調、多音字,輕聲字還是兒化音。老師都處理的恰到好處。如:在《棉花姑娘》這節課中,“花”與“娘”本身讀一聲,二聲。可是在“棉花姑娘”這個詞中就讀輕聲,老師還反覆領著孩子體會,落實到位。在《女媧補天》這篇課文中,“露”作為一個重點的多音字,幾乎每一個老師都做了強調,而且講解十分細緻,在口語中讀LOU,在書面語中讀LU,當名詞講的時候讀lu,當動詞講讀lou.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力求準確。

寫字環節也是形式多樣,書寫現在不僅強調工整、正確。還多了一條,那就是整潔。在《醜小鴨》這節課上,老師就把學生寫的字用實物投影儀放了出來,讓孩子來觀察,評價。意識到字不僅要寫的漂亮,還要注意整體的效果。寫字的整潔,第一次作為要求出現在了課堂上,我覺得這一點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每一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注重了寫字方法、寫字姿勢的指導,處處滲透了對孩子的人文關懷。由此也可以看出18位老師都對課標做了深入的研究。

三、 注重對孩子學習方法的指導。

這次聽課感受很深的一點就是這18節課,幾乎都注重了對孩子學習方法的指導。其實我們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孩子學以致用這才是一位智慧的老師應該做的。例如在田老師的《女媧補天》中就告訴孩子想象讀是一種有利於理解課文,理解人物感情的好方法;抓重點詞語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種好方法。而在周老師的《女媧補天》中則告訴孩子“題目擴充套件法”是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好辦法。姜老師也告訴孩子邊讀邊想象畫面是讀神話故事的方法等。寫字方法的指導就更多了,像“一看、二寫、三對照”,“先描後寫”“同桌互相評價,評價後再寫”等等。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許多年過去之後孩子們或許不記得他們今天上課的內容,或許淡忘了上課的老師,可是他們卻學會了運用老師所教的這些方法去閱讀、去寫作。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我想這些也就是我們追求的“高效”吧!孩子只有學會了方法,即使在沒有老師的時候,他們也可以像小鳥一樣在藍天中自由飛翔。

四、 教師的語言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特別是在語文課上,語文老師用自己語言獨特的感染力能夠帶動學生,使作者、文字、讀者之間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在17日最後一節劉老師的《女媧補天》中,使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一點,劉老師樸素的外表下卻蘊含著波濤洶湧的感情,而這種感情正是通過教師的語言傳遞給學生,引起全班學生和所有聽課老師的共鳴,這種課對每一個孩子是一種心靈的震顫,對每一位聽課的老師是一次精神的洗滌,情感的享受。課後,我們會情不自禁的感嘆:原來語文可以上的這麼美!這與老師平時的積累與學習是分不開的,我們或許不會達到這樣的高度,但是我們卻可以朝著這個高度去努力,“不做下一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五、 細節決定成敗。

在這些課上每一位老師的教學環節都是分緊湊,過度十分的自然。當時坐在我身邊的是黃山實驗國小的張蘇老師,我看了一下她寫的教案,那種詳細的程度令人乍舌。老師在每一個環節說什麼,學生回答什麼,老師做什麼樣的評價(每一個評價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在什麼時候點選課件,做什麼手勢在教案上都有詳細的體現。不打無準備之仗。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老師態度的再現,由此及彼,我們可以想象這18位老師背後付出了多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不忽視每一個細節正是他們成功地原因之一。

特別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講完課之後,教研員問她“張老師認為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麼?”因為前面所有講《西門豹》的老師都說這篇文章是民間傳說,可是張老師一上課就說這篇文章是“歷史故事”,或許教研員是想給她個下馬威,因為前一天他剛強調了“你連文章的體裁都搞不清楚,還怎麼教學生?”可是令人想不到的事,張老師對這個問題做了充分地準備,她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足足說了10分鐘,最後她說“基於以上幾點我們認為這篇文章應該屬於‘歷史故事’而不是‘民間傳說’。”教研員聽後沉默了一下,最後說“你們團隊的力量太大了,從中也可以看出你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由此可以推及其他方面也是如此,關注細節,開啟成功。

六、 注重了朗讀的指導。

低年級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的朗讀體驗,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著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在《寓言兩則》這節課上,有一句話是“他一變喘著氣一邊說”老師讓孩子們做了一下喘氣的動作,分析了一下喘氣的原因,最後嘗試孩子用剛才的動作來試著讀這句話。在《女媧補天》中“上山找石”這一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自讀感悟到女媧的艱辛、堅強,勇敢。老師就引導孩子應該用什麼與語氣讀才能體現出女媧的這種精神,然後再讓孩子嘗試,學生互相評價,然後再來試讀。在讀中我們就看到了孩子的進步,這也是教育的成功之處。

七、 注重讀寫結合。

在這些課上很多老師都注重了寫話的訓練,雖然針對年級的不同,形式不同,但是卻不同程度的體現了讀寫結合。而且孩子們通過寫作進一步理解了文章裡面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還鍛鍊了孩子們說話的能力,使語文的聽說讀寫有機結合了起來,並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這18節課令我學到了很多,不僅僅是上面幾點,其實我也明白你感觸到了,領悟到了,這不是最重要的,“學以致用”同樣適用於我們老師,“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我們應該多學習理論知識,熟練掌握課標要求,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化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 篇16

我是一名來自濱城區第二國小的品生品社教師,我轉入專職品生品社學科只有三年的時間,相比各位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老師,學科專業素養可能略顯稚嫩,而相對於富有朝氣的80後教師來說,學習接受能力也已稍遜一籌。但是我依然渴望對我的第二教學專業——品生品社學科能把握的明明白白,讓學生學得紮實有效。因此我更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每一位新老教師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通過四天的鄒平學習,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對於品生品社課程教學組織形式的本質特徵——活動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品生標準》在教學建議中強調“以活動為教與學的基本形式”,《品社標準》也在教學建議中提出“有效組織適宜的教學活動”。縱觀這21節課例呈現的主要形態無一不是追求“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老師們用無痕的活動來代替有形的說教。它不同於過去那種外加的、灌輸式的道德說教,而是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似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種迴歸生活的無痕的教育活動,極其自然地去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感悟,並使其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立足學生生活,活動形式多樣,

低年級品生課上,學生年齡小,教師多組織輕鬆活潑的兒童直接參與的感受體驗活動、遊戲娛樂活動、表演欣賞活動、動手製作活動、作品展示活動等多種活動形式,如在曹xx老師的《保健設施伴我成長》的導課,我來做,你來猜,我來讀,你來猜,我來說你來猜。在探究使用方法中,一邊聽刷牙歌,一起模擬體驗。在劉xx老師的課上《交通規則我遵守》,紅綠燈遊戲,正在斑馬線上,紅燈亮的情景,幫助過沒有紅綠燈的路口,的兒歌,李xx老師的《左手右手好朋友》中體驗左手右手的合作設計的撿豆子、接毛線、七巧板拼圖等各項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做,玩中思”,使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學習,在活動中冒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動中創出新的情感。

中高年級,結合品社課知識點豐富,容量較大的特點,小組合作課題探究式、競賽評比式、模擬演練式、情境體驗活動等形式發揮了最大的作用,如在王xx老師執教的《我們都是一家人》一課中的民族常識大比拼活動,看服飾猜民族,聽音樂猜民族等競賽活動,周xx老師執教的《領略雪域風情》中展現的小組闖關比拼活動,幸運猜猜猜,是真是假我型我秀等利用靈活多樣的競賽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的思維積極活躍,從而達到在在主動探究體驗的過程中發展思維的目的。王xx老師執教的《我們都是一家人》在瞭解增進民族團結,我國的優惠政策環節,則體現了課題探究式活動的組織策略,每組學生自主選擇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保護的任一課題,進行探索研究,通過主體參與、自主探究及小組間的交流和感受,自主地獲取社會知識。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培養了蒐集和處理社會資訊的能力,增強了對社會的責任感。周xx老師的《領略雪域風情》學生親身試穿藏族服裝,親口品嚐酥油茶,親自跳跳藏族舞等一系列真實的情境體驗中,學生不僅主動地輕鬆地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風俗人情,也獲得了一種愉快的心理體驗,愉快的體驗到一種真實的社會生活,也愉快的體驗到了一種品社課的學習方式。對於激發他以後的學習興趣一定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講究活動有序,提升活動內涵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了預設就沒有秩序,沒有了預設也就失去了教學的指導性。因此,在這些優質課上,教師對教學中各種活動的開展都有預案,並視教學的需要遊刃有餘。學生的活動並不是自由的活動,如何分工、活動順序、活動目標、活動形式、活動成果,都呈現的井然有序。也處處彰顯了教師預設活動的可行性。如在王xx老師《有了矛盾怎麼辦》在齊心協力解心結,當眾送出心意卡活動中,一女同學捧著自己的心意卡,面對自己的同學,感動的哽咽難言,繼而情不自禁擁抱自己的同學。臺下教師自發想起熱烈的掌聲。這樣真正通過活動讓學生的心靈有所感觸,她主動反思自身的行為,用真情化解同學間的矛盾。這樣讓我們的教學有血有肉,貼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心靈的活動,真正提升了活動的內涵,也讓我們牢牢記住一切教育活動一定是為了產生品德教育的意義而服務,活動的形式一定要服從品德教育的內涵。這樣的活動教學才能讓學生在“活動”中撞擊出新思想、新創意、新觀念、新問題。

(三)注重活動點撥,達成目標高效。

教學活動講究“放的適度,扶的合理”,在活動中教師充分發揮了引導者的角色,或設定矛盾,或撥開迷霧,指導活動有效地進行,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學生的的活動結果。如在相xx老師《我們去旅行》在分享我的收穫交流活動中,當大家紛紛暢談國家飛速發展的交通時,教師話鋒一轉,在這飛速發展的交通,背後的力量是什麼呢?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向深入,繼而呈現了一組視訊資料,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背後的力量是我們的國家的發展。正是有了教師的點撥引導,才讓探究目標實現了高效。

用相xx老師在課上對學生說的一句話,“一節課也是一次時間的旅程。”四天的觀摩學習對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次時間的旅程呢?四天下來,我亦是行囊鼓鼓,收穫滿滿。我看到了感受到了作為一門活動性的綜合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既是對我們的挑戰,也是教師成長的機遇。中國有句古話叫“聽過就忘,看了記住,做過才懂”經歷對孩子來說很重要,而活動恰恰讓學生經歷後說話,感悟導行。讓品生品社課程真正成為服務於學生和學生喜歡的學科,我也要和老師們一起努力。努力把課堂建設成為活動的超市,追求教育的實效。讓學生“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閃爍活的思維,體驗生命的狂歡。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